首页 / 技术领域 / 尾旋翼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一种考虑旋翼干扰的平尾动态气动载荷分析方法 CN202011192659.3 2020-10-30 CN112380619B 2022-10-28 辛颖; 牛嵩; 冯胜全; 张威
发明属于直升机气动面设计分析领域,涉及旋翼干扰下的平尾动态气动载荷分析方法。本发明包括两个计算阶段:第一阶段,计算旋翼对平尾处的下洗系数;第二阶段,利用CFD方法,计算平尾动态气动载荷。分析了旋翼下洗干扰影响,以及利用CFD方法对直升机的平尾动态气动载荷进行了计算,在前期设计过程中,为平尾设计提供依据及支撑。考虑了旋翼干扰下平尾的动态气动载荷,无需进行实际试验就能计算得到平尾动态气动载荷,步骤简化,结果更加准确,为平尾的设计提供更严格的支撑,相比洞试验和试飞试验,不仅节省时间,还大大节省了人、物力以及财力。
122 一种无轴承旋翼尾桨柔性梁静试验载荷表征和调试方法 CN201911227728.7 2019-12-04 CN110884681B 2022-05-06 杨昌; 吴堂珍; 陶宪斌; 王玉合; 余洵; 付裕
发明提供一种无轴承旋翼尾桨柔性梁静试验载荷表征方法,所述载荷表征方法包括,确定柔性梁静力试验的载荷要素:基于确定的载荷要素,计算柔性梁静力试验时柔性梁考核区的挥舞弯曲刚度EIB0和摆振弯曲刚度EIT0,选择挥舞弯曲刚度EIB0和摆振弯曲刚度EIT0中弯曲刚度较小的值所对应的加载方向为静力试验载荷优化后的加载方向;根据所述试验载荷优化后的加载方向,将挥舞弯曲刚度EIB0和摆振弯曲刚度EIT0中弯曲刚度较大的值所对应的弯矩,按照同等应变的方式等效为挥舞弯曲刚度EIB0和摆振弯曲刚度EIT0中弯曲刚度较小的值所对应的弯矩。
123 基于级联滤波器的旋翼和尾桨气动噪声分离方法 CN202111194821.X 2021-10-14 CN113643679B 2021-12-31 魏春华; 张卫国; 王勇; 马帅; 郑谢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级联滤波器的旋翼和尾桨气动噪声分离方法,其包括:使用Vold‑Kalman滤波器来跟踪叶片通过频率谐波的特定级数,以分别提取主旋翼噪声和尾桨谐波噪声;利用宽带噪声的二阶循环平稳特征,利用循环维纳滤波器对剩余的宽带噪声进行过滤,以实现对主旋翼宽带噪声和尾桨宽带噪声的过滤。本发明具有原理简单、操作简便、精度高等优点。
124 基于级联滤波器的旋翼和尾桨气动噪声分离方法 CN202111194821.X 2021-10-14 CN113643679A 2021-11-12 魏春华; 张卫国; 王勇; 马帅; 郑谢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级联滤波器的旋翼和尾桨气动噪声分离方法,其包括:使用Vold‑Kalman滤波器来跟踪叶片通过频率谐波的特定级数,以分别提取主旋翼噪声和尾桨谐波噪声;利用宽带噪声的二阶循环平稳特征,利用循环维纳滤波器对剩余的宽带噪声进行过滤,以实现对主旋翼宽带噪声和尾桨宽带噪声的过滤。本发明具有原理简单、操作简便、精度高等优点。
125 一种抑制旋翼桨-涡干扰噪声的尾缘气流控制方法 CN202010689172.X 2020-07-17 CN111792022B 2021-10-15 陈荣钱; 占柠瑀; 邱若凡; 尤延铖
发明公开一种抑制旋翼桨‑涡干扰噪声的尾缘气流控制方法,属于主动流动控制技术。在直升机飞行过程中,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根据飞行状态,调节旋翼尾缘气流的速度和流动方向,从而改变旋翼桨叶表面的载荷分布,达到降低BVI噪声的效果。当气流控制装置无需开启时,由于气流控制装置紧贴翼型表面,跟原始外形几乎一致,不会对气动性能造成影响。相比ACF,本发明的方法没有了运动部件,无需调节机构,耗费功率更少,结构实现起来更加简单,能够达到与ACF相同甚至更好的BVI噪声抑制效果,是一种较优选择。
126 一种无尾桨高速单旋翼两栖探测直升机及其操控方法 CN201810930476.3 2018-08-15 CN108859638B 2021-05-04 陈璞; 周翔; 何洪滔
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尾桨高速单旋翼两栖探测无人直升机,包括单旋翼动系统、矢量推力系统、机壳、船体、机架太阳能电池、雷达、激光探测器和电源;主要特点是在机身两侧指定位置安装两轴推力矢量动力系统,不仅可产生较大的前向推力,还可通过两套系统的推力矢量偏航差动,在平衡主桨扭矩的同时产生偏航控制力矩,同时还可通过两轴推力矢量系统的俯仰联动和差动形成对机身的俯仰及滚转控制力矩,克服单旋翼无人直升机在高速飞行过程中因桨叶前后行速度差导致升力不平衡造成的影响,船体配合单旋翼动力系统和矢量推力系统,在面上无人直升机也能具有优异的机动性能,机尾安装有声呐装置,可对水下进行探测作业,并可以适时调换不同的位置。
127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实时尾迹的仿真分析系统及方法 CN201910831009.X 2019-09-04 CN112441253A 2021-03-05 黄健哲; 敬忠良; 董鹏; 陈务军; 顿向明; 潘汉; 陈家耕; 高颖
发明提供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实时尾迹的仿真分析系统与方法。操纵输入模读取操纵杆的输入指令,并将其转换成相应的整体电机量以及飞行目标量。飞控模块接收多旋翼无人机的姿态位置及速度数据,并与预先设定的飞行姿态数据相比较,输出各电机油门的转速分配。螺旋桨模块计算各旋翼叶片的分段升、总推力和总推力矩。流场模块用于计算旋翼盘产生的平均诱导速度。飞行动力学模块根据总推力、总推力矩及电机转矩,得到多旋翼无人机的姿态和速度数据。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模拟入流速度增加对旋翼推力平均值和波动量的影响,提高中高速入流下的飞行仿真精度,让得到的仿真飞行状态更接近于实际运动状态。
128 一种考虑旋翼干扰的平尾动态气动载荷分析方法 CN202011192659.3 2020-10-30 CN112380619A 2021-02-19 辛颖; 牛嵩; 冯胜全; 张威
发明属于直升机气动面设计分析领域,涉及旋翼干扰下的平尾动态气动载荷分析方法。本发明包括两个计算阶段:第一阶段,计算旋翼对平尾处的下洗系数;第二阶段,利用CFD方法,计算平尾动态气动载荷。分析了旋翼下洗干扰影响,以及利用CFD方法对直升机的平尾动态气动载荷进行了计算,在前期设计过程中,为平尾设计提供依据及支撑。考虑了旋翼干扰下平尾的动态气动载荷,无需进行实际试验就能计算得到平尾动态气动载荷,步骤简化,结果更加准确,为平尾的设计提供更严格的支撑,相比洞试验和试飞试验,不仅节省时间,还大大节省了人、物力以及财力。
129 一种共轴双旋翼带尾推直升机传动系统及直升机 CN202010713241.6 2020-07-22 CN111874240A 2020-11-03 石前列; 丁文强; 胡强; 孙玉飞; 吴志广; 梁鸿章
发明属于直升机领域,公开了一种共轴双旋翼带尾推直升机传动系统及直升机,传动系统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一换向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换向锥齿轮、尾推输出轴、第三锥齿轮、第三换向锥齿轮和星形齿轮系,第一锥齿轮与动输入轴连接,第一换向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与第一换向齿轮传动连接,第二换向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二换向锥齿轮与尾推输出轴连接,尾推输出轴与尾推进桨传动连接;第三锥齿轮与第二换向锥齿轮传动连接,第三换向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第三换向锥齿轮与星形齿轮系传动连接。本发明尾推进桨传动设置为两级传动输出,共轴双旋翼设置为四级传动输出,可同时满足尾推进桨和共轴双旋翼的功率输出需求。
130 一种抑制旋翼桨-涡干扰噪声的尾缘气流控制方法 CN202010689172.X 2020-07-17 CN111792022A 2020-10-20 陈荣钱; 占柠瑀; 邱若凡; 尤延铖
发明公开一种抑制旋翼桨-涡干扰噪声的尾缘气流控制方法,属于主动流动控制技术。在直升机飞行过程中,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根据飞行状态,调节旋翼尾缘气流的速度和流动方向,从而改变旋翼桨叶表面的载荷分布,达到降低BVI噪声的效果。当气流控制装置无需开启时,由于气流控制装置紧贴翼型表面,跟原始外形几乎一致,不会对气动性能造成影响。相比ACF,本发明的方法没有了运动部件,无需调节机构,耗费功率更少,结构实现起来更加简单,能够达到与ACF相同甚至更好的BVI噪声抑制效果,是一种较优选择。
131 用于自动旋翼飞行器尾部撞击保护的系统和方法 CN201810361277.5 2018-04-20 CN110196600A 2019-09-03 卢克·道菲德·吉莱特
公开了用于自动旋翼飞行器尾部撞击保护的系统和方法。实施方式的旋翼飞行器包括:主旋翼;一个或更多个飞行控制装置,其连接至主旋翼并且被操作成通过使旋翼飞行器的机头上仰来控制主旋翼的飞行特性;以及飞行控制计算机(FCC),其能够操作成确定姿态命令并且通过根据旋翼飞行器的距离地面(AGL)高度调整姿态命令的大小来生成调整后姿态命令。FCC还能够操作成通过将调整后姿态命令发送到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飞行控制装置来控制旋翼飞行器的飞行特性。
132 一种带尾桨式、折叠、油电混合动五旋翼无人飞行器 CN201910455142.X 2019-05-28 CN110077582A 2019-08-02 宗剑; 浦黄忠; 戴金跃
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尾桨式、折叠、油电混合动五旋翼无人飞行器,包括五旋翼无人飞行器机架和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所述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安装在五旋翼无人飞行器机架上,所述五旋翼无人飞行器机架包括构架式起落架、第一电动旋翼支撑杆、发电传动系统安装架和复合支撑杆,所述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包括电动旋翼、单杠活塞发动机、动力电池、发电带传动系统和主旋翼,电动旋翼和主旋翼均安装在五旋翼无人飞行器机架上且由通过活塞发动机安装架安装在五旋翼无人飞行器机架的单杠活塞发动机驱动转动。本发明设计新颖,通过设置的发电机及动力电池可有效增加旋翼类飞行器航行时间,提高动力系统可靠性,同时有效的降低了油耗。
133 摆动油缸式直升机尾旋翼系统配套组合关节轴承试验机 CN201510505056.7 2015-08-18 CN105136459B 2017-12-08 杨育林; 王占山; 刘喜平
发明公开一种摆动油缸式直升机尾旋翼系统配套组合关节轴承试验机。所述试验机的伺服驱动油缸通过油缸支架固定在上平台上,支撑套由螺栓固定在试验机框架上平台的中心,与支撑套相配合的操纵杆的上端与伺服驱动油缸的活塞螺纹连接,操纵杆的下端与总距叉架相连;加载器箱体由螺栓固定在下平台上,加载器箱体上安装低频摆动缸,其输出端与低频摆动轴的左端键连接;所述四个立柱上分别通过液压缸支架和滑轮支架固定拉杆式液压缸和滑轮组件。该试验机能够满足四支臂的尾旋翼配套组合关节轴承综合服役寿命试验,能够准确模拟各关节轴承工作中所承受的载荷、运动等真实工况条件,而且具有结构紧凑、外形美观和操作方便等优点。
134 具有可提供升或推进力的抗扭矩尾翼的旋翼飞行器 CN201410858334.2 2014-12-17 CN104743111B 2017-04-12 P·普鲁多姆-拉克洛斯; O·比斯图尔
一种具有抗扭矩尾翼(3)的旋翼飞行器,尾翼具有方向保持不变的驱动轴线(6)和设置在尾桁一侧的旋翼盘。用于控制尾翼桨叶的控制机构(14)包括旋转控制板(27),其啮合到桨叶上且通过沿着驱动轴线(6)延伸的控制杆(21)是可运动。控制板设置在固定安装平面(PM)上并为桨叶节距提供固定周期变化。转动控制杆(21)改变桨叶的节距周期变化的方式,控制杆的转动可改变用来提供对旋翼飞行器升的贡献和用来提供对旋翼飞行器推力的贡献的方式,该操作取决于控制板(27)在其安装平面(PM)内的度方向。
135 一种带有固定机翼,可折叠尾翼的对转旋翼飞机 CN201210483791.9 2012-11-26 CN103832584B 2016-01-27 罗勇
发明之飞机是一种带有可以折叠尾翼的对转双旋翼飞机。它的尾翼可以折叠,可以作飞机的升降和方向舵,也可以作飞机的起落架使用。本发明之飞机带有的对转双旋翼,它是由差速器向两个旋翼传输动,通过装在旋翼传动轴和传动套轴上的刹车系统控制转矩的大小的对转双旋翼。本发明之飞机可以进行固定翼飞机和直升飞机两种状态下的飞行。可以在两种模式间灵活的转换。是一种具备悬停、较高速度、大航程、节能、环保、安全的飞机。
136 一种带有固定机翼,可折叠尾翼的对转旋翼飞机 CN201210483791.9 2012-11-26 CN103832584A 2014-06-04 罗勇
发明之飞机是一种带有可以折叠尾翼的对转双旋翼飞机。它的尾翼可以折叠,可以作飞机的升降和方向舵,也可以作飞机的起落架使用。本发明之飞机带有的对转双旋翼,它是由差速器向两个旋翼传输动,通过装在旋翼传动轴和传动套轴上的刹车系统控制转矩的大小的对转双旋翼。本发明之飞机可以进行固定翼飞机和直升飞机两种状态下的飞行。可以在两种模式间灵活的转换。是一种具备悬停、较高速度、大航程、节能、环保、安全的飞机。
137 采用推尾桨和滑流进行操纵和推进的倾转旋翼飞机 CN200810239048.2 2008-12-05 CN101423117A 2009-05-06 吴大卫; 胡继忠; 曾洪江
一种采用推尾桨和滑流进行操纵和推进的倾转旋翼飞机,采用并列双旋翼、常规气动布局的设计,它是由机身、机翼、尾翼、推力尾桨和滑流舵系统、起落架、动力和燃油系统、传动系统、旋翼系统、旋翼短舱、旋翼短舱倾转系统组成。该机采用推力尾桨和滑流舵系统进行垂直起降和前飞状态的俯仰偏航操纵,该系统由推力尾桨、升降舵、方向舵组成并安装在尾翼上;可倾转翼梢是安装在旋翼短舱外侧并与旋翼短舱同步倾转的小面积机翼,可倾转翼梢的平面形状为前缘后掠,后缘前掠的梯型,展弦比为1.5,面积约占整个机翼面积的15%-20%,并与旋翼短舱外形融合为一体,该可倾转翼梢与短舱锥齿轮箱固连;它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和光明前途的新机种。
138 一种带尾部平衡旋翼的消防无人机及其平衡控制方法 CN202410034754.2 2024-01-09 CN117622483A 2024-03-01 高书娜
发明公开一种带尾部平衡旋翼的消防无人机及其平衡控制方法,涉及消防装置领域。所述带尾部平衡旋翼的消防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尾部平衡旋翼组件以及消防组件;无人机本体顶部具有四个旋翼,无人机本体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无人机本体前端安装有激光测距仪,用于检测消防无人机与建筑物之间的当前距离;尾部平衡旋翼组件包括安装支架、尾部平衡旋翼以及转速传感器;消防组件包括消防枪、流速传感器安装管道、流速传感器、金属弯管、消防水带以及高扬程水;控制器通过PID闭环控制系统和位置PID闭环控制系统进行尾部平衡旋翼转速控制,实现了消防无人机工作时的力平衡和位置平衡,提高了灭火操作的稳定性
139 辅助倾转三旋翼飞翼无人机稳定的尾电机座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CN202311310679.X 2023-10-11 CN117163339A 2023-12-05 王孟恬; 冯海; 金台; 吴阳阳; 刘天圻
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控制倾转三旋翼飞翼无人机稳定的尾电机座机构及其工作方法。由于采用飞翼布局在利用升阻特性和装载空大等优势的同时,存在布局本身航向阻尼较低的问题,基于此,设计一款可以使三旋翼中的电机和尾旋翼沿机身中轴线旋转的机构。当无人机发生偏航时,借助飞行控制系统自动调节电机的倾斜度,使尾旋翼产生同方向拉,修正航向;同时也可以替代方向的作用,通过操纵调整无人机航向。本发明在不增加安定面的基础上解决了传统飞翼布局的倾转三旋翼机的航向不稳定性问题,使无人机平飞阶段飞行性能更稳定,安全,操纵性能更优异。
140 一种具有组合式操纵面的尾座式四变距旋翼飞行器 CN202310413670.5 2023-04-18 CN116513455A 2023-08-01 周建波; 朱俊杰; 陈律; 江游; 李焯晨; 沈宇峰; 张锐; 贺东京
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组合式操纵面的尾座式四变距旋翼飞行器,包括机身、上机翼、下机翼、动系统、变距系统和组合式操纵舵面;飞行器采用尾座式加四旋翼飞行器的气动布局,在垂直起降、悬停和过渡阶段为四旋翼飞行器模式,在平飞阶段为固定翼飞行器模式;上机翼、下机翼分别设置在飞行器处于平飞状态时机身的上端、下端;动力系统为四组,分别设置在上机翼、下机翼的两侧;所述变距系统与所述动力系统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变距系统可以调整旋翼的桨距;所述组合式操纵舵面由四个操纵舵面组成,可兼具副翼、升降舵和方向舵功能。与其他的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相比,本发明具有操纵性高、可靠性高、飞行效率高、结构简单、重量轻和航程远等优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