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2210294139.6 申请日 2022-03-24 公开(公告)号 CN114586953B 公开(公告)日 2024-04-30
申请人 海南博亿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雷学锋; 宋美玲; 赖永福; 叶勇; 郭建永;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及其制备方法,爆爆珠由外衣和包埋在爆爆珠外衣内的芯材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爆珠外衣包括复合胶体、可溶性 钙 盐和 水 ,所述芯材包括 增稠剂 、稳定剂、水和芦荟粒;外衣和芯材分别筛选较佳的原料组成,科学配比,协同发挥各自作用,运用了分子料理中的晶球化处理的方法,通过包埋的方式,得到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其中还使用 葡萄糖 酸钙溶液进行浸泡,对爆爆珠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破裂,是一款饮品的最佳配料。
权利要求

1.一种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由爆爆珠外衣和包埋在爆爆珠外衣内的芯材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爆珠外衣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复合胶体12 35份、可溶性盐40 60份、~ ~
800 1000份,所述芯材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增稠剂7 15份、稳定剂8 20份、水100 300份~ ~ ~ ~
和芦荟粒400 600份,所述可溶性钙盐为酸氢钙;
~
所述增稠剂为质量比11 20:3 5:10的海藻酸钠、秋葵多糖和山药黏蛋白;
~ ~
所述稳定剂为质量比3 10:1 3:2 8的葡萄糖酸内酯、柠檬酸、乳酸钙;
~ ~ ~
所述复合胶体为质量比3 5:8 10:20的瓜尔豆胶、魔芋凝胶、乳清蛋白;
~ ~
所述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芦荟粒的制备:将芦荟粒洗净切丁,榨成芦荟粒汁,过滤,备用;
S2、芯材制备:将增稠剂、稳定剂倒入水中,浸泡3 8小时,搅拌至粘稠状,加入上述芦荟~
粒汁混合搅拌,放置‑10 0℃下静置8 12h,制得芯材;
~ ~
S3、外衣的制备:将复合胶体、可溶性钙盐和水搅拌化开,制得外衣溶液;
S4、包埋:将步骤S2的芯材缓慢掉入外衣溶液中,形成圆球颗粒为芦荟粒爆爆珠,再将其捞出,放置0.5 1wt%的葡萄糖酸钙溶液中浸泡,得到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浸泡的温度为40 50℃。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搅拌的速率为200 400rpm。
~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浸泡的时间为0.5 1.0h。
~

说明书全文

一种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爆爆珠是近几年才开始流行的,最开始流行于奶茶,奶茶店为了吸引顾客,会制作很多的配料,放入奶茶中会增加奶茶的口感,而爆爆珠,顾名思义会爆,爆爆珠其实就是将果汁包裹在一层薄薄的寒天膜里面,受到挤压之后,寒天膜会破碎,溢出甜甜的果汁,口感十分奇特,因此被称为爆爆珠,爆爆珠不仅可以用于奶茶之中,也可加入果冻、淇淋、酸奶等甜品里面,都能够带来非常好的口感。而目前制成爆爆珠的原料就是海藻酸钠和以及果汁,将果汁和海藻酸钠混合,再滴入碳酸钙溶液中,会凝结成一个个小颗粒,经过煮沸、冷却等程序之后制作而成;在这传统的原料和做法中爆爆珠包埋性差,溶胀率高,混入奶茶或者冰淇淋中易于涨破,缩短最佳饮用时间,并且海藻酸钠在与钙离子结合前,会发生凝胶化无法起到将果汁包埋在凝胶珠中,导致果汁营养成分损失。

发明内容

[0003] 鉴以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由爆爆珠外衣和包埋在爆爆珠外衣内的芯材组成,所述爆爆珠外衣包括复合胶体、可溶性钙盐和,所述芯材包括增稠剂、稳定剂、水和芦荟粒,所述可溶性钙盐为乳酸钙、葡萄糖酸钙酸钙、碳酸氢钙中任一种。
[0005] 进一步的,所述外衣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复合胶体12~35份、可溶性钙盐40~60份、水800~1000份。
[0006] 进一步的,所述芯材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增稠剂7~15份、稳定剂8~20份、水100~300份和芦荟粒400~600份。
[0007] 进一步的,所述增稠剂为质量比11~20:3~5:10的海藻酸钠、秋葵多糖和山药黏蛋白。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稳定剂为质量比3~10:1~3:2~8的葡萄糖酸内酯、柠檬酸、乳酸钙。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胶体为质量比3~5:8~10:20的瓜尔豆胶、魔芋凝胶、乳清蛋白。
[0010] 进一步的,一种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 S1、芦荟粒的制备:将芦荟粒洗净切丁,榨成芦荟粒汁,过滤,备用;
[0012] S2、芯材制备:将增稠剂、稳定剂倒入水中,浸泡3~8小时,搅拌至粘稠状,加入上述芦荟粒汁混合搅拌,放置‑10~0℃下静置8~12h,制得芯材;
[0013] S3、外衣的制备:将复合胶体、可溶性钙盐和水搅拌化开,制得外衣溶液,[0014] S4、包埋:将S2的芯材滴入外衣溶液中,形成圆球颗粒为芦荟粒爆爆珠,再将其捞出,放置5~20wt%的葡萄糖酸钙溶液中浸泡,得到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
[0015] 进一步的,所述S2中浸泡的温度为40~50℃。
[0016] 进一步的,所述S2的搅拌速率为200~400rpm。
[0017] 进一步的,所述S4中浸泡时间为0.5~1.0h。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9] 本发明制得的天然芦荟粒爆爆珠具有较高的包埋率,溶胀率较低,爆爆珠中芦荟粒苷的营养成分的损失率较少,性质较稳定,更易于贮存,更多的保留天然芦荟粒的营养成分;本发明爆爆珠由外衣和包埋外衣内的芯材组成,外衣和芯材分别筛选较佳的原料组成,科学配比,协同发挥各自作用,外衣通过复合胶体更易于降低爆爆珠的溶胀,使得爆爆珠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在制成饮品配料时更加延长最佳食用时间;芯材通过增稠剂的选择调配,使用秋葵多糖和山药黏蛋白与海藻酸钠结合能够更好的提高芯材的粘度和形成凝胶、保持体系相对稳定的物质,有效的改变芯材的物理性状,并且兼有乳化、稳定的作用,秋葵多糖还具有较高的保水作用,因而能够保证芦荟粒果汁中的营养成分得到最佳保留;稳定剂采用特定的配比制得;另外,运用了分子料理中的晶球化处理的方法,通过包埋的方式,得到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其中还使用葡萄糖酸钙溶液进行浸泡,对爆爆珠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破裂,是一款饮品的最佳配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1]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2]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3] 实施例1
[0024] 一种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由爆爆珠外衣和包埋在爆爆珠外衣内的芯材组成,所述爆爆珠外衣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复合胶体12份、可溶性钙盐40份、水800份,所述芯材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增稠剂7份、稳定剂8份、水100份和芦荟粒400份,所述可溶性钙盐为乳酸钙,所述增稠剂为质量比11:3:10的海藻酸钠、秋葵多糖和山药黏蛋白,所述稳定剂为质量比3:1:2的葡萄糖酸内酯、柠檬酸、乳酸钙,所述复合胶体为质量比3:8:20的瓜尔豆胶、魔芋凝胶、乳清蛋白。
[0025] 实施例2
[0026] 一种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由爆爆珠外衣和包埋在爆爆珠外衣内的芯材组成,所述爆爆珠外衣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复合胶体35份、可溶性钙盐60份、水1000份,所述芯材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增稠剂15份、稳定剂20份、水300份和芦荟粒600份,所述可溶性钙盐为葡萄糖酸钙,所述增稠剂为质量比20:5:10的海藻酸钠、秋葵多糖和山药黏蛋白,所述稳定剂为质量比10:3:8的葡萄糖酸内酯、柠檬酸、乳酸钙,所述复合胶体为质量比5:10:20的瓜尔豆胶、魔芋凝胶、乳清蛋白。
[0027] 实施例3
[0028] 一种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由爆爆珠外衣和包埋在爆爆珠外衣内的芯材组成,所述爆爆珠外衣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复合胶体25份、可溶性钙盐50份、水900份,所述芯材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增稠剂11份、稳定剂14份、水200份和芦荟粒500份,所述可溶性钙盐为碳酸氢钙,所述增稠剂为质量比15:4:10的海藻酸钠、秋葵多糖和山药黏蛋白,所述稳定剂为质量比7:2:6的葡萄糖酸内酯、柠檬酸、乳酸钙,所述复合胶体为质量比4:9:20的瓜尔豆胶、魔芋凝胶、乳清蛋白;
[0029] 上述实施例1~3采用以下制备方法:
[0030] S1、芦荟粒的制备:将芦荟粒洗净切丁,榨成芦荟粒汁,过滤,备用;
[0031] S2、芯材制备:将增稠剂、稳定剂倒入水中,于45℃浸泡5小时,搅拌至粘稠状,加入上述芦荟粒汁混合搅拌,搅拌速率为300rpm,放置‑5℃下静置10h,制得芯材;
[0032] S3、外衣的制备:将复合胶体、可溶性钙盐和水搅拌化开,制得外衣溶液,[0033] S4、包埋:将S2的芯材滴入外衣溶液中,形成圆球颗粒为芦荟粒爆爆珠,再将其捞出,放置15wt%的葡萄糖酸钙溶液中浸泡0.7h,得到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
[0034] 实施例4
[0035] 一种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由爆爆珠外衣和包埋在爆爆珠外衣内的芯材组成,所述爆爆珠外衣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复合胶体25份、可溶性钙盐50份、水900份,所述芯材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增稠剂11份、稳定剂14份、水200份和芦荟粒500份,所述可溶性钙盐为乳酸钙,所述增稠剂为质量比15:4:10的海藻酸钠、秋葵多糖和山药黏蛋白,所述稳定剂为质量比7:2:6的葡萄糖酸内酯、柠檬酸、乳酸钙,所述复合胶体为质量比4:9:20的瓜尔豆胶、魔芋凝胶、乳清蛋白;
[0036] 采用以下制备方法:
[0037] S1、芦荟粒的制备:将芦荟粒洗净切丁,榨成芦荟粒汁,过滤,备用;
[0038] S2、芯材制备:将增稠剂、稳定剂倒入水中,于40℃浸泡3小时,搅拌至粘稠状,加入上述芦荟粒汁混合搅拌,搅拌速率为200rpm,放置‑10℃下静置8h,制得芯材;
[0039] S3、外衣的制备:将复合胶体、可溶性钙盐和水搅拌化开,制得外衣溶液,[0040] S4、包埋:将S2的芯材滴入外衣溶液中,形成圆球颗粒为芦荟粒爆爆珠,再将其捞出,放置5wt%的葡萄糖酸钙溶液中浸泡0.5h,得到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
[0041] 实施例5
[0042] 一种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由爆爆珠外衣和包埋在爆爆珠外衣内的芯材组成,所述爆爆珠外衣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复合胶体25份、可溶性钙盐50份、水900份,所述芯材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增稠剂11份、稳定剂14份、水200份和芦荟粒500份,所述可溶性钙盐为乳酸钙,所述增稠剂为质量比15:4:10的海藻酸钠、秋葵多糖和山药黏蛋白,所述稳定剂为质量比7:2:6的葡萄糖酸内酯、柠檬酸、乳酸钙,所述复合胶体为质量比4:9:20的瓜尔豆胶、魔芋凝胶、乳清蛋白;
[0043] 采用以下制备方法:
[0044] S1、芦荟粒的制备:将芦荟粒洗净切丁,榨成芦荟粒汁,过滤,备用;
[0045] S2、芯材制备:将增稠剂、稳定剂倒入水中,于50℃浸泡8小时,搅拌至粘稠状,加入上述芦荟粒汁混合搅拌,搅拌速率为400rpm,放置0℃下静置12h,制得芯材;
[0046] S3、外衣的制备:将复合胶体、可溶性钙盐和水搅拌化开,制得外衣溶液,[0047] S4、包埋:将S2的芯材滴入外衣溶液中,形成圆球颗粒为芦荟粒爆爆珠,再将其捞出,放置20wt%的葡萄糖酸钙溶液中浸泡1.0h,得到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
[0048] 对比例1
[0049]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爆爆珠外衣不含有复合胶体。
[0050] 具体为一种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由爆爆珠外衣和包埋在爆爆珠外衣内的芯材组成,所述爆爆珠外衣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可溶性钙盐50份、水900份,所述芯材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增稠剂11份、稳定剂14份、水200份和芦荟粒500份,所述可溶性钙盐为乳酸钙,所述增稠剂为质量比15:4:10的海藻酸钠、秋葵多糖和山药黏蛋白,所述稳定剂为质量比7:2:6的葡萄糖酸内酯、柠檬酸、乳酸钙,
[0051] 采用以下制备方法:
[0052] S1、芦荟粒的制备:将芦荟粒洗净切丁,榨成芦荟粒汁,过滤,备用;
[0053] S2、芯材制备:将增稠剂、稳定剂倒入水中,于45℃浸泡5小时,搅拌至粘稠状,加入上述芦荟粒汁混合搅拌,搅拌速率为300rpm,放置‑5℃下静置10h,制得芯材;
[0054] S3、外衣的制备:将可溶性钙盐和水搅拌化开,制得外衣溶液,[0055] S4、包埋:将S2的芯材滴入外衣溶液中,形成圆球颗粒为芦荟粒爆爆珠,再将其捞出,放置15wt%的葡萄糖酸钙溶液中浸泡0.7h,得到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
[0056] 对比例2
[0057]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增稠剂中秋葵多糖替换为等量的卡拉胶;具体为一种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由爆爆珠外衣和包埋在爆爆珠外衣内的芯材组成,所述爆爆珠外衣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复合胶体25份、可溶性钙盐50份、水900份,所述芯材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增稠剂11份、稳定剂14份、水200份和芦荟粒500份,所述可溶性钙盐为乳酸钙,所述增稠剂为质量比15:4:10的海藻酸钠、卡拉胶和山药黏蛋白,所述稳定剂为质量比7:2:6的葡萄糖酸内酯、柠檬酸、乳酸钙,所述复合胶体为质量比4:9:20的瓜尔豆胶、魔芋凝胶、乳清蛋白;
[0058] 采用以下制备方法:
[0059] S1、芦荟粒的制备:将芦荟粒洗净切丁,榨成芦荟粒汁,过滤,备用;
[0060] S2、芯材制备:将增稠剂、稳定剂倒入水中,于45℃浸泡5小时,搅拌至粘稠状,加入上述芦荟粒汁混合搅拌,搅拌速率为300rpm,放置‑5℃下静置10h,制得芯材;
[0061] S3、外衣的制备:将复合胶体、可溶性钙盐和水搅拌化开,制得外衣溶液,[0062] S4、包埋:将S2的芯材滴入外衣溶液中,形成圆球颗粒为芦荟粒爆爆珠,再将其捞出,放置15wt%的葡萄糖酸钙溶液中浸泡0.7h,得到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
[0063] 对比例3
[006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增稠剂中山药黏蛋白替换为等量的黄原胶,具体为一种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由爆爆珠外衣和包埋在爆爆珠外衣内的芯材组成,所述爆爆珠外衣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复合胶体25份、可溶性钙盐50份、水900份,所述芯材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增稠剂11份、稳定剂14份、水200份和芦荟粒500份,所述可溶性钙盐为乳酸钙,所述增稠剂为质量比15:4:10的海藻酸钠、秋葵多糖和黄原胶,所述稳定剂为质量比7:2:6的葡萄糖酸内酯、柠檬酸、乳酸钙,所述复合胶体为质量比4:9:20的瓜尔豆胶、魔芋凝胶、乳清蛋白;
[0065] 采用以下制备方法:
[0066] S1、芦荟粒的制备:将芦荟粒洗净切丁,榨成芦荟粒汁,过滤,备用;
[0067] S2、芯材制备:将增稠剂、稳定剂倒入水中,于45℃浸泡5小时,搅拌至粘稠状,加入上述芦荟粒汁混合搅拌,搅拌速率为300rpm,放置‑5℃下静置10h,制得芯材;
[0068] S3、外衣的制备:将复合胶体、可溶性钙盐和水搅拌化开,制得外衣溶液,[0069] S4、包埋:将S2的芯材滴入外衣溶液中,形成圆球颗粒为芦荟粒爆爆珠,再将其捞出,放置15wt%的葡萄糖酸钙溶液中浸泡0.7h,得到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
[0070] 对比例4
[007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稳定剂为质量比2:5:10的葡萄糖酸内酯、柠檬酸、乳酸钙,具体为一种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由爆爆珠外衣和包埋在爆爆珠外衣内的芯材组成,所述爆爆珠外衣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复合胶体25份、可溶性钙盐50份、水900份,所述芯材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增稠剂11份、稳定剂14份、水200份和芦荟粒500份,所述可溶性钙盐为乳酸钙,所述增稠剂为质量比15:4:10的海藻酸钠、秋葵多糖和山药黏蛋白,所述稳定剂为质量比2:5:10的葡萄糖酸内酯、柠檬酸、乳酸钙,所述复合胶体为质量比4:9:20的瓜尔豆胶、魔芋凝胶、乳清蛋白;
[0072] 采用以下制备方法:
[0073] S1、芦荟粒的制备:将芦荟粒洗净切丁,榨成芦荟粒汁,过滤,备用;
[0074] S2、芯材制备:将增稠剂、稳定剂倒入水中,于45℃浸泡5小时,搅拌至粘稠状,加入上述芦荟粒汁混合搅拌,搅拌速率为300rpm,放置‑5℃下静置10h,制得芯材;
[0075] S3、外衣的制备:将复合胶体、可溶性钙盐和水搅拌化开,制得外衣溶液,[0076] S4、包埋:将S2的芯材滴入外衣溶液中,形成圆球颗粒为芦荟粒爆爆珠,再将其捞出,放置15wt%的葡萄糖酸钙溶液中浸泡0.7h,得到包埋天然芦荟粒爆爆珠。
[0077] 对比例5
[0078]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制好的芦荟粒爆爆珠未放置在葡萄糖酸钙溶液中浸泡,其余操作一样。
[0079] 一、效果测定
[0080] 1、包埋率测定:将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制备好的天然芦荟粒爆爆珠破碎后,4000rpm下离心5min,提取上清液,测量上清液中芦荟粒苷含量H1,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各例的芯材中芦荟粒苷含量H2,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出包埋率:
[0081] 包埋率(%)=(H1/H2)×100
[0082] 2、溶胀率测定:称取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制备的天然芦荟粒爆爆珠重量为M1,于室温下将其置于10mL蒸馏水中10min,取出爆爆珠,擦掉爆爆珠表面水渍后,称取重量M2,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溶胀率:
[0083] 溶胀率(%)=(M2‑M1)/M1×100
[0084] 结果如下:
[0085]  包埋率(%) 溶胀率(%)
实施例1 84.6 1.45
实施例2 88.2 1.53
实施例3 89.6 1.43
实施例4 86.5 1.51
实施例5 84.2 1.49
对比例1 79.3 2.35
对比例2 72.2 2.14
对比例3 73.5 2.10
对比例4 70.6 2.29
对比例5 75.9 2.30
[0086] 由上述结果可知,本发明的天然芦荟粒爆爆珠包埋率高,范围在84.2‑89.6%,表示本发明制得的芦荟粒爆爆珠中芦荟粒苷的营养成分的损失率较少,溶胀率较低,范围在1.43‑1.53%,表明爆爆珠性质较稳定,更易于贮存,更多的保留天然芦荟粒的营养成分;
[0087] 与对比例1比较,爆爆珠外衣的复合胶体更易于降低爆爆珠的溶胀,使得爆爆珠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在制成饮品配料时更加延长最佳食用时间;
[0088] 与对比例2、3比较,秋葵多糖和山药黏蛋白与海藻酸钠结合能够更好的提高芯材的粘度和形成凝胶、保持体系相对稳定的物质,有效的改变芯材的物理性状,并且兼有乳化、稳定的作用,秋葵多糖还具有较高的保水作用,因而能够保证芦荟粒果汁中的营养成分得到最佳保留;
[0089] 与对比例4比较,说明本发明葡萄糖酸内酯、柠檬酸、乳酸钙在特定的比例下能更好的保持芯材的形态、质地的稳定,从而溶胀率更高;
[0090] 与对比例5比较,葡萄糖酸钙溶液能对爆爆珠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爆爆珠破裂。
[009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