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及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2310413426.9 申请日 2023-04-18 公开(公告)号 CN116356653A 公开(公告)日 2023-06-30
申请人 温州华路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雪素; 吴思庆; 陈崇威; 叶礼锦; 黄宁孟; 陈松星;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及施工方法,包括中间箱和两个侧边桩,所述中间箱与侧边桩通过拉扯组件连接,所述拉扯组件包括 锁 紧板和连接板,所述锁紧板与侧边桩 侧壁 固定,所述连接板与中间箱侧壁固定,所述连接板的端部转动连接有连接 螺柱 ,包括以下步骤,打桩预埋,预紧调节,侧边桩预处理,浇筑稳定,循环操作,安装多组直至 覆盖 整个缝隙。优点在于:中间箱位于道路缝隙 位置 ,而两个侧边桩分别位于缝隙两侧,再通过拉扯组件连接,使得缝隙两侧得到连接,进而由拉扯组件受 力 ,避免路基受力导致缝隙进一步增大,有效修复路基缝隙。
权利要求

1.一种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包括中间箱(1)和两个侧边桩(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箱(1)与侧边桩(2)通过拉扯组件连接,所述拉扯组件包括紧板(3)和连接板(301),所述锁紧板(3)与侧边桩(2)侧壁固定,所述连接板(301)与中间箱(1)侧壁固定,所述连接板(301)的端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螺柱(302),所述锁紧板(3)的端部开设有锁紧螺孔(303),所述连接螺柱(302)与锁紧螺孔(303)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螺柱(302)的侧壁螺纹连接有密封(304),所述密封块(304)与锁紧板(3)端部相抵,所述锁紧螺孔(303)的侧壁贯穿开设有注液孔(305),所述注液孔(305)的内部安装有防漏塞(3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桩(2)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偏转槽(201),所述偏转槽(20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偏转板(202),所述偏转板(202)的侧壁固定有深插尖头(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桩(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挤压块(205),所述挤压块(205)的上端固定有撞击板(2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箱(1)的上端开设有让位槽(101),所述让位槽(101)的底部贯穿滑动连接有支撑柱(102),所述支撑柱(102)的上端固定有减速台(103),所述支撑柱(102)的底部固定有挤压板(104),所述挤压板(104)底部连接有缓冲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受箱(107),所述受力箱(107)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板(106),所述支撑板(106)与中间箱(1)的内底部共同固定有支撑弹簧(1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箱(107)的内部安装有形变囊(110),所述挤压板(104)与受力箱(107)上端贯穿滑动且与形变囊(110)顶部相抵,所述形变囊(110)内部填充有流体,所述受力箱(107)的侧壁贯穿滑动连接有侧推块(111),所述侧推块(111)与形变囊(110)的侧壁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箱(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108),所述转轴(108)的侧壁固定有杠杆板(109),所述杠杆板(109)与受力箱(107)侧壁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01)的内部开设有冲击槽(30101),所述冲击槽(30101)的内壁通过受力弹簧(30106)连接有压力块(30103),所述压力块(30103)的端部固定有压力板(30104),所述压力板(30104)与冲击槽(30101)贯穿滑动连接,所述压力板(30104)的侧壁固定有压电板(30108),所述压电板(30108)与杠杆板(109)共同固定有挤压弹簧(30107)。
9.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打桩预埋,在路面缝隙位置和其两侧位置打孔设基坑,将中间箱(1)和侧边桩(2)放置在基坑内;
S2:预紧调节,转动连接螺柱(302)使得锁紧板(3)和连接板(301),将已经做过基础长度调节的锁紧板(3)和连接板(301)进行进一步间距调整;
S3:侧边桩预处理,挤压撞击板(204),使其带动挤压块(205)下移,从而推动偏转板(202)转动,进而使得深插尖头(203)上插入土,提高稳定性
S4:浇筑稳定,对侧边桩(2)内部以及中间箱(1)所在基坑内注入混凝土,从而实现整体加固;
S5:循环操作,安装多组直至覆盖整个缝隙。

说明书全文

一种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行车运营提供必要条件,路基能够承受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因此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
[0003] 目前道路的设计年限通常只有十几年,若道路的路基出现裂缝,则会大大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还会影响车辆的行驶质感,现在修复裂缝的基桩只是单纯在基桩孔内简单的浇筑,其稳定性较差,基桩又长期收动载荷等因素影响,自身稳定性随时间推移变差,整体的可靠性降低,路基裂缝还是会进一步扩大,道路修复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间隙修复效果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及施工方法。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包括中间箱和两个侧边桩,所述中间箱与侧边桩通过拉扯组件连接,所述拉扯组件包括紧板和连接板,所述锁紧板与侧边桩侧壁固定,所述连接板与中间箱侧壁固定,所述连接板的端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螺柱,所述锁紧板的端部开设有锁紧螺孔,所述连接螺柱与锁紧螺孔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螺柱的侧壁螺纹连接有密封,所述密封块与锁紧板端部相抵,所述锁紧螺孔的侧壁贯穿开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的内部安装有防漏塞。
[0006] 在上述的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中,所述侧边桩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偏转槽,所述偏转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偏转板,所述偏转板的侧壁固定有深插尖头。
[0007] 在上述的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中,所述侧边桩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上端固定有撞击板。
[0008] 在上述的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中,所述中间箱的上端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底部贯穿滑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固定有减速台,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底部连接有缓冲机构。
[0009] 在上述的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中,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受力箱,所述受力箱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中间箱的内底部共同固定有支撑弹簧
[0010] 在上述的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中,所述受力箱的内部安装有形变囊,所述挤压板与受力箱上端贯穿滑动且与形变囊顶部相抵,所述形变囊内部填充有流体,所述受力箱的侧壁贯穿滑动连接有侧推块,所述侧推块与形变囊的侧壁固定。
[0011] 在上述的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中,所述中间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壁固定有杠杆板,所述杠杆板与受力箱侧壁相抵。
[0012] 在上述的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中,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冲击槽,所述冲击槽的内壁通过受力弹簧连接有压力块,所述压力块的端部固定有压力板,所述压力板与冲击槽贯穿滑动连接,所述压力板的侧壁固定有压电板,所述压电板与杠杆板共同固定有挤压弹簧。
[0013] 一种使用上述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 S1:打桩预埋,在路面缝隙位置和其两侧位置打孔设基坑,将中间箱和侧边桩放置在基坑内;
[0015] S2:预紧调节,转动连接螺柱使得锁紧板和连接板,将已经做过基础长度调节的锁紧板和连接板进行进一步间距调整;
[0016] S3:侧边桩预处理,挤压撞击板,使其带动挤压块下移,从而推动偏转板转动,进而使得深插尖头上插入土,提高稳定性;
[0017] S4:浇筑稳定,对侧边桩内部以及中间箱所在基坑内注入混凝土,从而实现整体加固;
[0018] S5:循环操作,安装多组直至覆盖整个缝隙。
[0019]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20] 1、中间箱位于道路缝隙位置,而两个侧边桩分别位于缝隙两侧,再通过拉扯组件连接,使得缝隙两侧得到连接,进而由拉扯组件受力,避免路基受力导致缝隙进一步增大,有效修复路基缝隙;
[0021] 2、通过转动连接螺柱即可实现连接螺柱深入锁紧螺孔的深度,从而调节锁紧板和连接板的间距,进而使得拉扯组件整体长度可以调整,进而能够适应多种宽度的路面,同时弥补侧边桩安装过程的基坑误差,保证实现有效拉扯;
[0022] 3、由于液体的压缩难度大,故而填充后,锁紧螺孔内部螺纹与连接螺柱的微小间隙被填补,从而后续受力间隙增大的难度变大,进而提高了整体连接的稳定性;
[0023] 4、偏转板上的深插尖头由下向上偏转,过程中插入基坑内部土层,进而使得侧边桩得到更好的固定,后续注入混凝土后,整体向上移动难度增大,整体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
[0024] 5、形变囊内部填充有牛顿流体,在车辆快速通过减速台时,减速台的下移让位幅度小,车辆通过时受到的阻碍和颠簸较强,使得车辆后续经过时能够主动减速,在车辆缓慢经过减速台时,减速台到达最大让位位置,使得车辆经过时能够受到最小程度的颠簸,从而使得对车辆行驶进行人性化处理;
[0025] 6、外部作用力最终作用在压力板上,且对于压力板的作用力是朝向路基缝隙中心位置的,从而该作用力有拉动两侧路基向缝隙中间移动的趋势,从而一定程度抵消外部冲击导致的,路基缝隙进一步的向外扩张,使得路基缝隙修复后能够更好的承受外部冲击。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的拉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的侧边桩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的拉扯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0030]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的侧边桩的半剖轴侧视图;
[0031]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的侧边桩的半剖正面视图;
[0032]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的中间箱的半剖轴侧视图;
[0033]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的中间箱的半剖正面视图;
[0034]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的受力箱部分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的受力箱部分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的受力箱的半剖视图。
[0037] 图中:1中间箱、101让位槽、102支撑柱、103减速台、104挤压板、105支撑弹簧、106支撑板、107受力箱、108转轴、109杠杆板、110形变囊、111侧推块、2侧边桩、201偏转槽、202偏转板、203深插尖头、204撞击板、205挤压块、3锁紧板、301连接板、302连接螺柱、303锁紧螺孔、304密封块、305注液孔、306防漏塞、30101冲击槽、30102受力弹簧、30103压力块、30104压力板、30105带动块、30106受力弹簧、30107挤压弹簧、30108压电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39] 实施例
[0040] 参照图1‑11,一种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包括中间箱1和两个侧边桩2,中间箱1与侧边桩2通过拉扯组件连接,中间箱1位于道路缝隙位置,而两个侧边桩2分别位于缝隙两侧,再通过拉扯组件连接,使得缝隙两侧得到连接,进而由拉扯组件受力,避免路基受力导致缝隙进一步增大,有效修复路基缝隙;
[0041] 拉扯组件包括锁紧板3和连接板301,锁紧板3与侧边桩2侧壁固定,连接板301与中间箱1侧壁固定,连接板301的端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螺柱302,锁紧板3的端部开设有锁紧螺孔303,连接螺柱302与锁紧螺孔303内壁螺纹连接,通过转动连接螺柱302即可实现连接螺柱302深入锁紧螺孔303的深度,从而调节锁紧板3和连接板301的间距,进而使得拉扯组件整体长度可以调整,进而能够适应多种宽度的路面,同时弥补侧边桩2安装过程的基坑误差,保证实现有效拉扯;
[0042] 连接螺柱302的侧壁螺纹连接有密封块304,密封块304与锁紧板3端部相抵,密封块304用来密封锁紧螺孔303,锁紧螺孔303的侧壁贯穿开设有注液孔305,注液孔305的内部安装有防漏塞306,在连接螺柱302与锁紧螺孔303连接后,通过注液孔305向防漏塞306内部注入液体,再用防漏塞306密封,由于液体的压缩难度大,故而填充后,锁紧螺孔303内部螺纹与连接螺柱302的微小间隙被填补,从而后续受力间隙增大的难度变大,进而提高了整体连接的稳定性。
[0043] 侧边桩2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偏转槽201,偏转槽20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偏转板202,偏转板202的侧壁固定有深插尖头203,深插尖头203位于偏转板202远离侧边桩2的一侧,且深插尖头203尖头朝上,侧边桩2下放时偏转板202与侧边桩2侧壁贴合,深插尖头203位于偏转槽201下部位置,便于整体下放。
[0044] 侧边桩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挤压块205,挤压块205的上端固定有撞击板204,通过外部设备作用在撞击板204上,使得挤压块205被推动而下移,过程中推动偏转板202端部,导致偏转板202转动,进而导致偏转板202上的深插尖头203由下向上偏转,过程中插入基坑内部土层,进而使得侧边桩2得到更好的固定,后续注入混凝土后,整体向上移动难度增大,整体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
[0045] 中间箱1的上端开设有让位槽101,让位槽101的底部贯穿滑动连接有支撑柱102,支撑柱102的上端固定有减速台103,减速台103上端面为圆弧结构,支撑柱102的底部固定有挤压板104,挤压板104底部连接有缓冲机构,减速台103在缓冲机构的支撑下,具有对路面车辆的减速作用,从而使得车辆在经过路基缝隙位置时,可以减速慢行,从而降低对路基的损伤。
[0046] 缓冲机构包括受力箱107,受力箱107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板106,支撑板106与中间箱1的内底部共同固定有支撑弹簧105,在减速台103受到外力挤压时,作用下会传递到支撑弹簧105上,从而由支撑弹簧105受力,同时做出小幅的收缩让位,降低整体受到的冲击。
[0047] 受力箱107的内部安装有形变囊110,挤压板104与受力箱107上端贯穿滑动且与形变囊110顶部相抵,形变囊110内部填充有非牛顿流体,所述受力箱107的侧壁贯穿滑动连接有侧推块111,所述侧推块111与形变囊110的侧壁固定,非牛顿流体在受到外部瞬间高速冲击时,将不会柔软凹陷流动,而是直接阻碍外部深入,因此,在车辆快速通过减速台103时,减速台103受到瞬间高速冲击,从而使得挤压板104与形变囊110之间产生高速碰撞,进而使得形变囊110推动受力箱107移动,而支撑弹簧105劲度系数大,故而减速台103的下移让位幅度小,车辆通过时受到的阻碍和颠簸较强,使得车辆后续经过时能够主动减速;
[0048] 在车辆缓慢经过减速台103时,与减速台103之间产生的冲击较小,挤压板104能够相对缓慢推动形变囊110凹陷形变,而形变囊110上端凹陷,将使得下部凸出,进而推动侧推块111移动让位,最终减速台103与让位槽101内底部相抵,减速台103到达最大让位位置,使得车辆经过时能够受到最小程度的颠簸,从而使得对车辆行驶进行人性化处理。
[0049] 中间箱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108,转轴108的侧壁固定有杠杆板109,杠杆板109与受力箱107侧壁相抵,在受力箱107整体下移,或者侧推块111推出时,均会推动杠杆板109偏转,并且由于受力箱107更接近杠杆板109中心位置,受力箱107整体下移时,对杠杆板109的推动程度更加显著。
[0050] 连接板301的内部开设有冲击槽30101,冲击槽30101的内壁通过受力弹簧30106连接有压力块30103,压力块30103的端部固定有压力板30104,压力板30104受到的外力将通过受力弹簧30106传递给连接板301;
[0051] 压力板30104与冲击槽30101贯穿滑动连接,压力板30104的侧壁固定有压电板30108,压电板30108与杠杆板109共同固定有挤压弹簧30107,在杠杆板109受到推动而偏转时,其上部位置将转动并通过挤压弹簧30107,将作用力转移至压电板30108及压力板30104上,对于压力板30104的作用力是朝向路基缝隙中心位置的,从而该作用力有拉动两侧路基向缝隙中间移动的趋势,从而一定程度抵消外部冲击导致的,路基缝隙进一步的向外扩张,使得路基缝隙修复后能够更好的承受外部冲击;
[0052] 并且外冲击力越大,杠杆板109偏转程度越大,给予的作用力也越大,从而更好的抵消外部扩张作用力,使得路基承受冲击的能力得到提升,并且将充入锁紧螺孔303内部的液体选为电流变液后,受到挤压的压电板30108产生的电力,将供应给电流变液,从而使得电流变液有液态转变为固态,从而使得锁紧螺孔303与连接螺柱302的连接更加稳定,在承受强力冲击时能够更好的保持稳定连接。
[0053] 一种使用道路施工用路基修复设备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4] S1:打桩预埋,在路面缝隙位置和其两侧位置打孔设基坑,将中间箱1和侧边桩2放置在基坑内;
[0055] S2:预紧调节,转动连接螺柱302使得锁紧板3和连接板301,将已经做过基础长度调节的锁紧板3和连接板301进行进一步间距调整;
[0056] S3:侧边桩预处理,挤压撞击板204,使其带动挤压块205下移,从而推动偏转板202转动,进而使得深插尖头203上插入土,提高稳定性;
[0057] S4:浇筑稳定,对侧边桩2内部以及中间箱1所在基坑内注入混凝土,从而实现整体加固;
[0058] S5:循环操作,安装多组直至覆盖整个缝隙,多组中间箱1彼此贴合,从而形成一条减速带,起到覆盖和警示的作用。
[005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