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行道施工工艺及其施工组件

申请号 CN202210986490.1 申请日 2022-08-17 公开(公告)号 CN115198601B 公开(公告)日 2024-04-09
申请人 安徽省佳鑫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马新杰; 汪光东; 王芹; 胡本军; 马国飞; 樊家程; 廖磊; 刘进进; 尹敏; 刘合珍;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人行道施工工艺及其施工组件,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施工规范对人行道 基层 、垫层以及两侧路缘石进行施工;S2、在人行道施工起始段外边缘进行 挡板 支护,挡板内侧平面与两侧路缘石垂直。本发明中,通过施工组件将此列透 水 砖 挤压 至与上列透水砖贴合,从而降低相连列透水砖之间的缝隙,再通过施工组件向下挤压透水砖,从而带动透水砖向下挤压过盈的 找平层 材料向外流动,从而保障了透水砖底部平层材料充足且密实度高,一列透水砖在冲击下向两端的路缘石方向展开,挤压展开过程中,相邻透水砖紧密贴合,防止相邻透水砖之间缝隙较大,解决了施工过程中透水砖底部容易存在空鼓以及相邻透水砖之间缝隙大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人行道施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组件包括装载找平层材料的车体(1),所述车体(1)上铰接有可转动制动的伸缩驱动部件,所述伸缩驱动部件上安装有推动找平层材料与挡板或上一列透砖贴合的推料部件,所述伸缩驱动部件上安装有推动一列透水砖向后与所述挡板或上一列透水砖贴合的抵紧部件,所述伸缩驱动部件上安装有用于将一列透水砖向下锤击夯实的夯实组件,所述车体(1)上安装有找平层材料输送装置,且所述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位于所述推料部件和所述夯实组件之间;
所述伸缩驱动部件包括与所述车体(1)铰接的转(2),所述转块(2)的侧壁安装有第一液压缸(3),所述第一液压缸(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所述车体(1)上安装有用于所述转块(2)转动制动的刹车限制组件(19);
所述夯实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板(4)顶部的定位柱(8),所述定位柱(8)的外部套设有上下滑动的滑套(9),所述滑套(9)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呈倒扣型结构的连接架(10),所述连接架(10)的另一端底部铰接有支撑转板(11),所述支撑转板(11)的前侧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两个滚柱(12),所述支撑转板(1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的外部套设有上下滑动的连接板(16),所述支撑柱(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5),所述连接板(16)的外部位于所述支撑块(15)和所述连接板(16)之间套设有挤压弹簧(14),所述连接板(16)和所述支撑转板(11)之间设置有凸轮(22),所述支撑转板(11)的顶部安装有驱动所述凸轮(22)转动的驱动电机(21),所述连接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夯实板(17),所述夯实板(17)为多个板件组合而成的组合式结构,所述夯实板(17)向下移动至极限位置的底部与所述滚柱(12)的底部齐平;
所述推料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板(4)侧壁的推料板(5),所述抵紧部件包括通过第二液压缸(6)安装在所述安装板(4)顶部的抵紧板(7),所述推料板(5)和所述抵紧板(7)均为多个板件组合而成的组合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行道施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平层材料输送装置包括用于所述车体(1)内找平层材料输送的出料机体(18),所述出料机体(18)的输出端安装有出料度可调的多个出料头(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行道施工组件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施工规范对人行道基层、垫层以及两侧路缘石进行施工;
S2、在人行道施工起始段外边缘进行挡板支护,挡板内侧平面与两侧路缘石垂直;
S3、将找平层材料倾倒至人行道施工起始段,通过推料板将找平层材料推动至与挡板贴合,且找平层材料两侧与路缘石贴合,并且,其宽度和深度分别大于即将摊铺的呈矩形分布的一列透水砖的宽度以及规范要求的找平层深度;
S4、将一列透水砖摆放在找平层材料上方,通过施工组件将一列透水砖后侧挤压至与挡板内侧平面贴合,同时,其相对侧在施工组件的持续挤压下也位于同一平面,再通过施工组件从上往下往复挤压一列透水砖,使其顶面在冲击作用下趋于与两侧路缘石顶部齐平,且其两端向两侧展开与路缘石抵接,透水砖底部多余的找平层材料在挤压作用下向前流动,由此完成对首列透水砖的摊铺以及夯实;
S5、重新添加找平层材料,通过推料板将找平层材料推动至与上一列透水砖侧壁贴合,且平层材料两侧与路缘石贴合,并且,其宽度和深度分别大于即将摊铺的呈矩形分布的一列透水砖的宽度以及规范要求的找平层深度;
S6、将一列透水砖摆放在找平层材料上方,通过施工组件将一列透水砖后侧挤压至与上一列透水砖内侧壁平面贴合,同时,其相对侧在施工组件的持续挤压下也位于同一平面,再通过施工组件从上往下往复挤压一列透水砖,使其顶面在冲击作用下趋于与两侧路缘石顶部齐平,且其两端向两侧展开与路缘石抵接,透水砖底部多余的找平层材料在挤压作用下向前流动,由此完成对下一列透水砖的摊铺以及夯实;
S7、往复步骤S5和S6,完成后续透水砖的摊铺和夯实。

说明书全文

一种人行道施工工艺及其施工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人行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行道施工工艺及其施工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人行道指的是道路中用路缘石或护栏及其他类似设施加以分隔的专供行人通行的部分,由于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城市人行道采用透结构的越来越多,透水人行道包基层、垫层、找平层面层组成。
[0003] 传统的透水人行道在施工时,找平层大多采用中粗砂进行找平,施工过程中,在基层和垫层施工完毕后,将中粗砂间隔倾倒在人行道路段上,通过细杆将中粗砂推平至等高程,完成找平层施工,再将透水面砖摊铺摆放在人行道上,之后再进行夯实,最后进行砂土填缝完成施工,此施工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找平层在找平时,难以保障全路段均匀找平,在实际施工时,会由于部分地段找平不完整导致透水砖底部空鼓,虽然后期夯实能对部分空鼓进行填补,但会导致此透水砖高程降低,在长时间使用时,会导致透水砖断裂以及一端翘起等问题,存在施工过程中透水砖底部容易存在空鼓的问题,其次,由于透水砖是通过人工依次摊铺摆放在找平层上,在人工摆放过程中,难以保障相邻透水砖之间紧密贴合,导致缝隙较大,在长期使用时会导致透水砖松动等问题,存在相邻透水砖之间缝隙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施工过程中透水砖底部容易存在空鼓以及相邻透水砖之间缝隙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人行道施工工艺及其施工组件。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人行道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 S1、按照施工规范对人行道基层、垫层以及两侧路缘石进行施工;
[0008] S2、在人行道施工起始段外边缘进行挡板支护,挡板内侧平面与两侧路缘石垂直;
[0009] S3、将找平层材料倾倒至人行道施工起始段,通过推料板将找平层材料推动至与挡板贴合,且找平层材料两侧与路缘石贴合,并且,其宽度和深度分别大于即将摊铺的呈矩形分布的一列透水砖的宽度以及规范要求的找平层深度;
[0010] S4、将一列透水砖摆放在找平层材料上方,通过施工组件将一列透水砖后侧挤压至与挡板内侧平面贴合,同时,其相对侧在施工组件的持续挤压下也位于同一平面,再通过施工组件从上往下往复挤压一列透水砖,使其顶面在冲击作用下趋于与两侧路缘石顶部齐平,且其两端向两侧展开与路缘石抵接,透水砖底部多余的找平层材料在挤压作用下向前流动,由此完成对首列透水砖的摊铺以及夯实;
[0011] S5、重新添加找平层材料,通过推料板将找平层材料推动至与上一列透水砖侧壁贴合,且平层材料两侧与路缘石贴合,并且,其宽度和深度分别大于即将摊铺的呈矩形分布的一列透水砖的宽度以及规范要求的找平层深度;
[0012] S6、将一列透水砖摆放在找平层材料上方,通过施工组件将一列透水砖后侧挤压至与上一列透水砖内侧壁平面贴合,同时,其相对侧在施工组件的持续挤压下也位于同一平面,再通过施工组件从上往下往复挤压一列透水砖,使其顶面在冲击作用下趋于与两侧路缘石顶部齐平,且其两端向两侧展开与路缘石抵接,透水砖底部多余的找平层材料在挤压作用下向前流动,由此完成对下一列透水砖的摊铺以及夯实;
[0013] S7、往复步骤S5和S6,完成后续透水砖的摊铺和夯实。
[0014]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 一种人行道施工工艺的施工组件,所述施工组件包括装载找平层材料的车体,所述车体上铰接有可转动制动的伸缩驱动部件,所述伸缩驱动部件上安装有推动找平层材料与挡板或上一列透水砖贴合的推料部件,所述伸缩驱动部件上安装有推动一列透水砖向后与所述挡板或上一列透水砖贴合的抵紧部件,所述伸缩驱动部件上安装有用于将一列透水砖向下锤击夯实的夯实组件,所述车体上安装有找平层材料输送装置,且所述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位于所述推料部件和所述夯实组件之间。
[001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 所述伸缩驱动部件包括与所述车体铰接的转,所述转块的侧壁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车体上安装有用于所述转块转动制动的刹车限制组件。
[0018]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 所述推料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侧壁的推料板,所述抵紧部件包括通过第二液压缸安装在所述安装板顶部的抵紧板,所述推料板和所述抵紧板均为多个板件组合而成的组合式结构。
[002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1] 所述找平层材料输送装置包括用于所述车体内找平层材料输送的出料机体,所述出料机体的输出端安装有出料度可调的多个出料头。
[002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3] 所述夯实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板顶部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外部套设有上下滑动的滑套,所述滑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呈倒扣型结构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底部铰接有支撑转板,所述支撑转板的前侧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两个滚柱,所述支撑转板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部套设有上下滑动的连接板,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连接板的外部位于所述支撑块和所述连接板之间套设有挤压弹簧,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支撑转板之间设置有凸轮,所述支撑转板的顶部安装有驱动所述凸轮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夯实板,所述夯实板为多个板件组合而成的组合式结构,所述夯实板向下移动至极限位置的底部与所述滚柱的底部齐平。
[0024]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5] 在每列透水砖摊铺前,在此列透水砖安装处的下方设置过盈的找平层材料,再加个一列透水砖摆放在过盈的找平层材料上方,通过施工组件将此列透水砖挤压至与上列透水砖贴合,从而降低相连列透水砖之间的缝隙,再通过施工组件向下挤压透水砖,从而带动透水砖向下挤压过盈的找平层材料向外流动,从而保障了透水砖底部平层材料充足且密实度高,并且,施工组件向下往复挤压透水砖时,一列透水砖在冲击下向两端的路缘石方向展开,挤压展开过程中,相邻透水砖紧密贴合,防止相邻透水砖之间缝隙较大,解决了施工过程中透水砖底部容易存在空鼓以及相邻透水砖之间缝隙大的问题。附图说明
[0026]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夯实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例说明:
[0030] 1、车体;2、转块;3、第一液压缸;4、安装板;5、推料板;6、第二液压缸;7、抵紧板;8、定位柱;9、滑套;10、连接架;11、支撑转板;12、滚柱;13、支撑柱;14、挤压弹簧;15、支撑块;16、连接板;17、夯实板;18、出料机体;19、刹车限制组件;20、出料头;21、驱动电机;22、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2] 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人行道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3] S1、按照施工规范对人行道基层、垫层以及两侧路缘石进行施工;
[0034] S2、在人行道施工起始段外边缘进行挡板支护,挡板内侧平面与两侧路缘石垂直;
[0035] S3、将找平层材料倾倒至人行道施工起始段,通过推料板将找平层材料推动至与挡板贴合,且找平层材料两侧与路缘石贴合,并且,其宽度和深度分别大于即将摊铺的呈矩形分布的一列透水砖的宽度以及规范要求的找平层深度;
[0036] S4、将一列透水砖摆放在找平层材料上方,通过施工组件将一列透水砖后侧挤压至与挡板内侧平面贴合,同时,其相对侧在施工组件的持续挤压下也位于同一平面,再通过施工组件从上往下往复挤压一列透水砖,使其顶面在冲击作用下趋于与两侧路缘石顶部齐平,且其两端向两侧展开与路缘石抵接,透水砖底部多余的找平层材料在挤压作用下向前流动,由此完成对首列透水砖的摊铺以及夯实;
[0037] S5、重新添加找平层材料,通过推料板将找平层材料推动至与上一列透水砖侧壁贴合,且平层材料两侧与路缘石贴合,并且,其宽度和深度分别大于即将摊铺的呈矩形分布的一列透水砖的宽度以及规范要求的找平层深度;
[0038] S6、将一列透水砖摆放在找平层材料上方,通过施工组件将一列透水砖后侧挤压至与上一列透水砖内侧壁平面贴合,同时,其相对侧在施工组件的持续挤压下也位于同一平面,再通过施工组件从上往下往复挤压一列透水砖,使其顶面在冲击作用下趋于与两侧路缘石顶部齐平,且其两端向两侧展开与路缘石抵接,透水砖底部多余的找平层材料在挤压作用下向前流动,由此完成对下一列透水砖的摊铺以及夯实;
[0039] S7、往复步骤S5和S6,完成后续透水砖的摊铺和夯实。
[0040] 本申请中,在每列透水砖摊铺前,在此列透水砖安装处的下方设置过盈的找平层材料,再加个一列透水砖摆放在过盈的找平层材料上方,通过施工组件将此列透水砖挤压至与上列透水砖贴合,从而降低相连列透水砖之间的缝隙,再通过施工组件向下挤压透水砖,从而带动透水砖向下挤压过盈的找平层材料向外流动,从而保障了透水砖底部平层材料充足且密实度高,并且,施工组件向下往复挤压透水砖时,一列透水砖在冲击下向两端的路缘石方向展开,挤压展开过程中,相邻透水砖紧密贴合,防止相邻透水砖之间缝隙较大,解决了施工过程中透水砖底部容易存在空鼓以及相邻透水砖之间缝隙大的问题。
[0041] 具体的,如图1‑3所示,一种人行道施工工艺的施工组件,施工组件包括装载找平层材料的车体1,车体1上铰接有可转动制动的伸缩驱动部件,伸缩驱动部件上安装有推动找平层材料与挡板或上一列透水砖贴合的推料部件,伸缩驱动部件上安装有推动一列透水砖向后与挡板或上一列透水砖贴合的抵紧部件,伸缩驱动部件上安装有用于将一列透水砖向下锤击夯实的夯实组件,车体1上安装有找平层材料输送装置,且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位于推料部件和夯实组件之间。
[0042] 通过车体1移动至人行道施工处,转动伸缩驱动部件,使得伸缩驱动部件伸缩方向与人行道施工方向箱体,通过找平层材料输送装置将找平层材料输送至推料部件和夯实组件之间,通过伸缩驱动部件驱动推料部件将找平层材料推动至挡板或上一列透水砖贴合,此时找平层材料的厚度大于实际所需的找平层厚度,通过人工将一列透水砖线性摆放在找平层上方,通过抵紧部件挤压一列透水砖侧壁与挡板或上一列透水砖贴合,使得每列透水砖之间稳定抵接贴合,此时,通过夯实组件向下对一列透水砖向下冲击,从而将透水砖底部多余的平层材料向外侧挤压,同时,一列透水砖在夯实组件的冲击下,一列透水砖向两端的路缘石方向展开,挤压展开过程中,相邻透水砖紧密贴合,防止相邻透水砖之间缝隙较大,并且,通过将多余的平层材料挤压排出的方式,保障了透水砖底部平层材料充足且密实度高,由此解决了施工过程中透水砖底部容易存在空鼓以及相邻透水砖之间缝隙大的问题,再此列透水砖摊铺完毕后,伸缩驱动部件,再往复上述操作,可实现每列透水砖的连续摊铺。
[0043] 具体的,如图2所示,伸缩驱动部件包括与车体1铰接的转块2,转块2的侧壁安装有第一液压缸3,第一液压缸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车体1上安装有用于转块2转动制动的刹车限制组件19。
[0044] 通过转块2的转动带动第一液压缸3的转动,通过转动转块2,使得第一液压缸3的伸缩方向与人行道摊铺施工方向相同,通过第一液压缸3带动安装板4进行伸缩移动,通过刹车限制组件19对转块2的转动进行制动。
[0045] 具体的,如图2所示,推料部件包括固定在安装板4侧壁的推料板5,抵紧部件包括通过第二液压缸6安装在安装板4顶部的抵紧板7,推料板5和抵紧板7均为多个板件组合而成的组合式结构。
[0046] 通过第二液压缸6带动推料板5移动,可通过推料板5将找平层材料向前一列透水砖方向移动,通过第二液压缸6末端抵紧板7的设置,通过第二液压缸6带动抵紧板7向需要摊铺的此列透水砖方向移动,将此列透水砖挤压至与上列透水砖抵接,通过推料板5和抵紧板7均为多个板件组合而成的组合式结构,通过组合不同长度的推料板5和抵紧板7,从而适用于不同宽度的人行道的施工。
[0047]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找平层材料输送装置包括用于车体1内找平层材料输送的出料机体18,出料机体18的输出端安装有出料角度可调的多个出料头20。
[0048] 通过出料机体18将找平层材料输送至出料头20中,通过角度可调的多个出料头20的设置,从而可调剂出料的范围,从而适用于不同宽度的人行道施工。
[0049] 具体的,如图2所示,夯实组件包括固定在安装板4顶部的定位柱8,定位柱8的外部套设有上下滑动的滑套9,滑套9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呈倒扣型结构的连接架10,连接架10的另一端底部铰接有支撑转板11,支撑转板11的前侧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两个滚柱12,支撑转板1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3,支撑柱13的外部套设有上下滑动的连接板16,支撑柱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5,连接板16的外部位于支撑块15和连接板16之间套设有挤压弹簧14,连接板16和支撑转板11之间设置有凸轮22,支撑转板11的顶部安装有驱动凸轮22转动的驱动电机21,连接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夯实板17,夯实板17为多个板件组合而成的组合式结构,夯实板17向下移动至极限位置的底部与滚柱12的底部齐平。
[0050] 通过定位柱8的设置,用于滑套9和连接架10的竖直稳定滑动,连接架10底部铰接的支撑转板11的设置,连接架10向下滑动至支撑转板11每侧的两个滚柱12分别与人行道两侧路缘石顶部抵接,从而使得支撑转板11转动至与路缘石顶部齐平,从而完成支撑转板11的调平,通过驱动电机21驱动凸轮22转动,通过凸轮22带动连接板16和夯实板17向上移动,随着凸轮22继续转动,通过挤压弹簧14挤压连接板16和夯实板17向下移动对透水砖夯实,由于夯实板17向下移动至极限位置的底部与滚柱12的底部齐平,从而使得夯实后的透水砖与路缘石顶部齐平,夯实板17为多个板件组合而成的组合式结构,从而适用于不同宽度的人行道施工。
[005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