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2311315194.X 申请日 2023-10-11 公开(公告)号 CN117144781A 公开(公告)日 2023-12-01
申请人 中建八局西北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延钊; 李亮亮; 冯玉辉; 雷霜; 靳哲; 郭帆; 王文钊; 周洋;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桥板,其相对两端的顶部分别形成有导向坡面,其相对两端的底部铺设有防滑垫层,其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 耳 板;两顶撑板,设置于桥板的相对两端的下方;伸缩组件,包括两承插 套管 和插接管,两承插套管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两顶撑板的相对侧,插接管的两端分别可活动地插设于两承插套管的另一端中,承插套管中安装有弹性 支撑 件,插接管连接于桥板的底部;驱动组件,包括可转动地安装于桥板的底部的定 滑轮 和缠绕于定滑轮的牵引索,牵引索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于耳板,牵引索的另一端可活动地穿设于穿孔中并连接于承插套管中。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地沟临时通行方法,不安全且重复利用率低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桥板,所述桥板的相对两端的顶部分别形成有导向坡面,所述导向坡面的上沿连接于所述桥板的顶面,所述桥板的相对两端的底部铺设有防滑垫层,所述桥板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板;
两顶撑板,设置于所述桥板的相对两端的下方;
伸缩组件,包括两承插套管和插接管,两所述承插套管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顶撑板的相对侧,所述插接管的两端分别可活动地插设于两所述承插套管的另一端中,所述承插套管中安装有用于顶推所述插接管的弹性支撑件,所述插接管通过吊杆连接于所述桥板的底部;
驱动组件,包括定滑轮和牵引索,所述定滑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桥板的底部,所述牵引索的中部缠绕于所述定滑轮,所述牵引索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耳板,所述插接管开设有穿孔,所述牵引索的另一端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穿孔中并连接于所述承插套管中,在拉拽所述牵引索的一端后,所述牵引索的另一端驱动两所述承插套管相向移动,使得两所述顶撑板之间的距离适配于地沟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为螺旋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插接管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有转向滑轮,所述转向滑轮与所述穿孔相对设置,所述牵引索的另一端缠绕于所述转向滑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桥板的底部可转动地安装有张紧滑轮,所述牵引索的中部缠绕于所述张紧滑轮,所述张紧滑轮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定滑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板的底部形成有加固肋条,所述加固肋条沿所述桥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肋条形成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加固肋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承插套管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上端滑设于所述滑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板开设有竖向通孔,所述牵引索的一端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竖向通孔中,所述牵引索的一端连接有卡,所述卡块抵靠于所述耳板的上部。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桥板沿地沟的宽度方向设置;
拉拽驱动组件的牵引索的一端后,所述牵引索的另一端驱动两伸缩组件的承插套管相向移动,使得两顶撑板之间的距离适配于伸缩地沟的宽度;
将所述桥板的相对两端的防滑垫层分别搁置于所述地沟的相对两侧的地平面层,使得两所述顶撑板嵌设于所述地沟中;
释放所述牵引索的一端,使得两所述顶撑板顶撑于所述地沟的相对的两沟壁。

说明书全文

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地下室、设备机房等及厂房项目中,普遍存在以地沟形式用以排、管道和电缆等的排布与组织,但此类地沟的宽度与深度不统一,如何降低因地沟造成的区域分割导致的平面运输效率低是目前现场施工的一个困扰项。
[0003] 地沟的施工工序为:开挖沟槽、沟槽整平、地沟垫层施工、地沟筋绑扎、地沟模板支设、地沟混凝土浇筑、地沟模板拆除、企口焊接、地坪垫层浇筑、地坪面层混凝土浇筑、安装地沟盖板篦子。地沟过程工序繁杂,时间跨度久影响范围大。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及设备经常需要通过地沟。施工现场大多采用模板木方或填土地沟以构成临时通道。此类方法既不安全也不经济,属于一次性通道。
[0004]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05]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地沟临时通行方法,不安全且重复利用率低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包括:
[0007] 桥板,所述桥板的相对两端的顶部分别形成有导向坡面,所述导向坡面的上沿连接于所述桥板的顶面,所述桥板的相对两端的底部铺设有防滑垫层,所述桥板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板;
[0008] 两顶撑板,设置于所述桥板的相对两端的下方;
[0009] 伸缩组件,包括两承插套管和插接管,两所述承插套管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顶撑板的相对侧,所述插接管的两端分别可活动地插设于两所述承插套管的另一端中,所述承插套管中安装有用于顶推所述插接管的弹性支撑件,所述插接管通过吊杆连接于所述桥板的底部;
[0010] 驱动组件,包括定滑轮和牵引索,所述定滑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桥板的底部,所述牵引索的中部缠绕于所述定滑轮,所述牵引索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耳板,所述插接管开设有穿孔,所述牵引索的另一端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穿孔中并连接于所述承插套管中,在拉拽所述牵引索的一端后,所述牵引索的另一端驱动两所述承插套管相向移动,使得两所述顶撑板之间的距离适配于地沟的宽度。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支撑件为螺旋弹簧
[0012] 进一步的,插接管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有转向滑轮,所述转向滑轮与所述穿孔相对设置,所述牵引索的另一端缠绕于所述转向滑轮。
[0013] 进一步的,桥板的底部可转动地安装有张紧滑轮,所述牵引索的中部缠绕于所述张紧滑轮,所述张紧滑轮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定滑轮。
[0014] 进一步的,所述桥板的底部形成有加固肋条,所述加固肋条沿所述桥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0015]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肋条形成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加固肋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承插套管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上端滑设于所述滑槽中。
[0016] 进一步的,所述耳板开设有竖向通孔,所述牵引索的一端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竖向通孔中,所述牵引索的一端连接有卡,所述卡块抵靠于所述耳板的上部。
[0017]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 将桥板沿地沟的宽度方向设置;
[0019] 拉拽驱动组件的牵引索的一端后,所述牵引索的另一端驱动两伸缩组件的承插套管相向移动,使得两顶撑板之间的距离适配于伸缩地沟的宽度;
[0020] 将所述桥板的相对两端的防滑垫层分别搁置于所述地沟的相对两侧的地平面层,使得两所述顶撑板嵌设于所述地沟中;
[0021] 释放所述牵引索的一端,使得两所述顶撑板顶撑于所述地沟的相对的两沟壁。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的承载高,与常规木方、模板相比,桥板采用钢材,通过焊接竖向劲性钢梁,大幅提升了平面承载能力和抗弯能力,能够有效承载人员及小型施工机械通过。本发明的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的安拆具有便携性,通过牵引索、转轴、承插套管及弹簧的共同协作,使得装置可快速安装及拆除。本发明的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可重复利用,通过改变承插套管结构尺寸,可在一定范围内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沟壁,在某一片区使用完毕后,仅需简单维护即可投入使用。
附图说明
[0023]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4]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的剖视图。
[0026]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0029]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30]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包括:桥板1、顶撑板2、伸缩组件3、驱动组件4。
[0031] 在本实施例中,桥板1呈长条形。桥板1的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两端的顶部分别形成有导向坡面10。导向坡面10的上沿连接于桥板1的顶面。
[0032] 桥板1的相对两端的底部铺设有防滑垫层11。在本实施例中,防滑垫层为橡胶层或胶层。
[0033] 参阅图3和图4所示,桥板1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耳板12。
[0034] 顶撑板2的数量为两块。两块顶撑板设置于桥板1的相对两端的下方。
[0035] 伸缩组件3包括承插套管31、插接管32、吊杆33、弹性支撑件34。
[0036] 其中,承插套管31的数量为两根。两承插套管31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两顶撑板2的相对侧。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撑板铰接于承插套管的一端。
[0037] 插接管32的两端分别可活动地插设于两承插套管31的另一端中。承插套管31中安装有弹性支撑件34。弹性支撑件34用于顶推插接管32。插接管32通过吊杆33连接于桥板1的底部。
[0038] 在本实施例中,伸缩组件沿桥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吊杆设置于插接管的中部。弹性支撑件34为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插接管的一端,螺旋弹簧的另一端则连接于承插套管。螺旋弹簧沿承插套管的轴向方向设置。
[0039] 驱动组件4包括定滑轮41和牵引索42。定滑轮41可转动地安装于桥板1的底部。其中,定滑轮的数量为两个。两根定滑轮分别设置于桥板的相对两侧的底部。
[0040] 牵引索的数量为两根。具体的,每一根牵引索42的中部缠绕于定滑轮41。牵引索42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于耳板12。插接管32开设有穿孔。牵引索42的另一端可活动地穿设于穿孔中并连接于承插套管31中。
[0041] 在拉拽牵引索42的一端后,牵引索42的另一端驱动两承插套管31相向移动,使得两顶撑板2之间的距离适配于地沟5的宽度。
[0042]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继续参阅图2和图3所示,插接管32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有转向滑轮35。转向滑轮35与穿孔相对设置。牵引索42的另一端缠绕于转向滑轮35。
[0043] 在本实施例中,桥板1的底部可转动地安装有张紧滑轮43。牵引索42的中部缠绕于张紧滑轮43。张紧滑轮43的设置高度高于定滑轮41。张紧滑轮、定滑轮和转向滑轮呈三角形设置。
[0044] 参阅图1所示,桥板1的底部形成有加固肋条13。加固肋条13沿桥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
[0045] 在本实施例中,加固肋条13形成有滑槽。滑槽沿加固肋条13的长度方向设置。承插套管31连接有导向杆36。导向杆36的上端滑设于滑槽中。
[0046] 参阅图3和图4所示,耳板12开设有竖向通孔。牵引索42的一端可活动地穿设于竖向通孔中。牵引索42的一端连接有卡块37。卡块37抵靠于耳板12的上部。
[0047]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8] S1、将桥板1沿地沟5的宽度方向设置。
[0049] S2、拉拽驱动组件4的牵引索42的一端后,牵引索42的另一端驱动两伸缩组件3的承插套管31相向移动,使得两顶撑板2之间的距离适配于伸缩地沟5的宽度。
[0050] S3、将桥板1的相对两端的防滑垫层11分别搁置于地沟5的相对两侧的地平面层6,使得两顶撑板2嵌设于地沟5中。
[0051] S4、释放牵引索42的一端,使得两顶撑板2顶撑于地沟5的相对的两沟壁。
[0052] 本发明的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用于承担荷载的桥板,和用于固定安装的闭结构。
[0053] 桥板主要为钢结构,与地面接触部分为防滑垫层,防滑垫层为耐磨柔性材料。桥板整体呈棱台状,分为坡度区与承载区。坡度区形成有导向坡面,呈小坡度上倾,使重型机械登上承载区。承载区为桥板的中部区域,桥板的底部沿构件受弯方向设有竖向抗弯构件(如加固肋板),使承载区在重型机械通过时能有效抵抗其施加的重力。
[0054] 桥板的主要力学构件为钢构件,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其与地面接触部分为柔性耐磨材料,例如橡胶、硅橡胶等,为在不被压坏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护地面,同时其本身能重复多次使用,且易更换。
[0055] 顶撑板沿垂直于地沟走向的方向运动,在弹性支撑件的作用下,使顶撑板在外部扰动下能有效与地沟的沟壁内侧产生足够的摩擦力,足够支撑整个装置。
[0056] 顶撑板铰接于承插套管,使得顶撑板可以呈一定角度与沟壁侧壁接触。
[0057] 在牵引索的作用下,通过改变螺旋弹簧的变形量,进而使滑动承插套管产生位移,使得顶撑板完成与沟壁侧壁的接触与分离。
[0058] 在将本发明的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搬运至指定地点,在需要设置装置的部位进行操作安装。
[0059] 在沟壁处将装置提起,拉起两侧耳板的卡块,通过牵引索使螺旋弹簧向内压缩,螺旋弹簧压缩带动滑动承插套管收缩,进而使顶撑板向内回收,螺旋弹簧压缩完成后保持其形变量不变将装置放入沟壁内,随后释放牵引索,螺旋弹簧形变量部分消除,滑动承插套管在螺旋弹簧作用下向外舒张,使顶撑板紧密挤压于沟壁侧壁,以产生足够的摩擦力支撑整个系统,至此装置安装完成。当需要拆除装置时,再次将通过牵拉牵引索压缩螺旋弹簧,使顶撑板与沟壁侧壁分离,最后提升装置释放牵引索即可取出装置。
[0060] 在顶撑板不足以产生足够的摩擦力支持装置固定的情况下,也可由装置的桥板直接坐落于沟壁侧壁顶部,此时的锁闭机构起辅助作用,帮助整个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随意晃动。
[0061] 本发明的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的承载力高,与常规木方、模板相比,桥板采用钢材,通过焊接竖向劲性钢梁,大幅提升了平面承载能力和抗弯能力,能够有效承载人员及小型施工机械通过。
[0062] 本发明的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的安拆具有便携性,通过牵引索、转轴、承插套管及弹簧的共同协作,使得装置可快速安装及拆除。
[0063] 本发明的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可重复利用,通过改变承插套管结构尺寸,可在一定范围内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沟壁,在某一片区使用完毕后,仅需简单维护即可投入使用。
[0064] 在地沟整个施工过程中,涉及沟壁的三种形态,其一是基土状态下的沟壁,其二是地沟主体阶段,最后是地坪完成后盖板篦子安装前,这三种状态下,均可通过本发明的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的顶撑板使装置与沟壁侧壁接触,从而产生摩擦力固定装置,其次本发明的自适应地沟临时通行装置的材料为钢结构,上部桥板也可直接坐落于平面,综上所述,本装置适用于地沟施工的全生命周期。
[0065]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