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岸基高桩码头的临时施工通道的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2311242056.3 申请日 2023-09-25 公开(公告)号 CN117107584A 公开(公告)日 2023-11-24
申请人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鹏飞; 冯先导; 文定旭; 郭强; 薛志武; 吴睿; 余汉锦; 唐黎明; 李立威; 胡琦; 周霞; 余龙飞; 曹煜; 屈建明; 刘益平; 胥奇;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基于岸基高桩码头的临时施工通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现场的条件和预制件的存放 位置 ,选择合适的施工起始点;S2、在施工起点的相关区域对临时施工通道的安装面积和位置进行合理布置转位单元;S3、观察安装区域内的桩帽、桩柱、预应 力 装配横梁和预 应力 装配 纵梁 的安装情况;S4、通过吊绳挂载吊 耳 上然后将承重 框架 吊装至设计位置并落位;S5、调整承重框架下部的旋转盘和升降千斤顶,保证承重框架上部处于 水 平状态;S6、相邻的两个承重框架之间通过对准管限位,并微调两个承重框架之间的接缝;S7、在承重框架的顶部安装 钢 板同时充分固定。本发明设计巧妙,能大幅度提高整体的安装效率,保证施工的安全,经济性更好。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岸基高桩码头的临时施工通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现场的条件和预制件的存放位置,选择合适的施工起始点;
S2、在施工起点的相关区域对临时施工通道(10)的安装面积和位置进行合理布置转位单元(6);
S3、观察安装区域内的桩帽(8)、桩柱(9)、预应装配横梁(11)和预应力装配纵梁(12)的安装情况;
S4、通过吊绳挂载吊(1003)上然后将承重框架(1002)吊装至设计位置并落位;
S5、保证承重框架(1002)上部处于平状态;
S6、微调两个承重框架(1002)之间的接缝;
S7、在承重框架(1002)的顶部安装板(1001)同时充分固定;
S8、在不同的钢板(1001)上分别对预应力装配横梁(11)和预应力装配纵梁(12)进行暂存;
S9、沿着施工的方向调整不同的承重框架(1002)的位置,直至施工完成;
S10、当施工至设计终点时,依次将不同的承重框架(1002)拆卸并移出临时施工通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岸基高桩码头的临时施工通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
S2中为了施工的便利,选择第一平台(3)、第二平台(4)和第三平台(5)形成临时施工通道(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岸基高桩码头的临时施工通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
承重框架(1002)上对称设有缺口(1011),吊耳(1003)固设在承重框架(1002)内,吊耳(1003)的最高点低于钢板(1001)的顶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岸基高桩码头的临时施工通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
S5中,调整承重框架(1002)下部的旋转盘(1008)和升降千斤顶(1005),升降千斤顶(1005)通过升降支腿(1004)和承重框架(1002)连接,升降支腿(1004)顶部设有底座(1010),支撑盘(1007)固设在承重框架(1002)底部,通过调整旋转盘(1008)和升降千斤顶(1005),补偿基础的高度差;S6中,相邻的两个承重框架(1002)之间通过对准管(1006)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基于岸基高桩码头的临时施工通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
旋转盘(1008)套设在支撑盘(1007)上,旋转盘(1008)和支撑盘(1007)螺纹连接,旋转盘(1008)外部设置有转杆(100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岸基高桩码头的临时施工通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
S8中利用运梁小车在不同的钢板(1001)之间进行预制面板(2)、预应力装配横梁(11)和预应力装配纵梁(12)的位置转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岸基高桩码头的临时施工通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
初始时在靠近岸基(1)的一侧安装第一平台(3),在第一平台(3)远离岸基(1)的一侧安装第二平台(4)和第三平台(5),然后利用龙吊(7)进行吊装施工,根据施工的需要调整第一平台(3)、第二平台(4)和第三平台(5)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基于岸基高桩码头的临时施工通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
包括以下步骤:
S11、在第一平台(3)一侧的第一安装位(13)上安装预应力装配横梁(11)和预应力装配纵梁(12),然后在预应力装配横梁(11)和预应力装配纵梁(12)上落位预制面板(2);
S12、将第一平台(3)拆卸后移至第三平台(5)的一侧,并固定充分,然后在第一平台(3)的原始位置第二安装位(14)上依次完成预应力装配横梁(11)和预应力装配纵梁(12)的安装,并落位预制面板(2);
S13、将第二平台(4)拆卸后移至预制面板(2)的一侧,并固定充分,然后在第二平台(4)的原始位置第三安装位(15)上依次完成预应力装配横梁(11)和预应力装配纵梁(12)的安装,并落位预制面板(2);
S14、将第三平台(5)拆卸后移至第一平台(3)的一侧,并固定充分,然后在第三平台(5)的原始位置第四安装位(16)上依次完成预应力装配横梁(11)和预应力装配纵梁(12)的安装,并落位预制面板(2);
循环S11 S14直至完成所有施工。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基于岸基高桩码头的临时施工通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
在已安装的两排预制面板(2)的大致中间位置预留空出,在两侧预存预应力装配横梁(11)和预应力装配纵梁(1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基于岸基高桩码头的临时施工通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落位预制面板(2)后,在节点位置完成浇筑施工。

说明书全文

基于岸基高桩码头的临时施工通道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码头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岸基高桩码头的临时施工通道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高桩码头结构是港口建筑物的主要型式之一,应用十分普遍,具有构件类型多、水上施工量大、工期长等特点,特别适合采用装配式结构。预制装配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不仅仅在桥梁施工领域逐渐开始应用,在码头的建造中预制装配化也逐渐开始取代现浇施工方法。桥梁多为沿纵桥向施工,采用架桥机沿纵桥向逐跨施工则可以很好地解决预制构件的架设问题。但是码头不同于桥梁,平面预制构件较多,并且可供架桥机站位的空间小甚至没有。在完成桩帽的施工后,需要进行横梁和纵梁的吊装,然后进行面板的安装,并醉酒完成节点的浇筑。
[0003] 中国专利文献CN 115233533 A记载了一种高桩码头栈桥水陆衔接结构及施工方法,但是该结构无法根据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施工通道为一次施工,无法保证桥面板的安装,使用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岸基高桩码头的临时施工通道的施工方法,解决了施工空间相对小,不同的面板吊装转位麻烦,需要对吊装设备长时间占据,施工窗口期受限的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岸基高桩码头的临时施工通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现场的条件和预制件的存放位置,选择合适的施工起始点;
S2、在施工起点的相关区域对临时施工通道的安装面积和位置进行合理布置转位单元;
S3、观察安装区域内的桩帽、桩柱、预应装配横梁和预应力装配纵梁的安装情况;
S4、通过吊绳挂载吊上然后将承重框架吊装至设计位置并落位;
S5、调整承重框架下部的旋转盘和升降千斤顶,保证承重框架上部处于水平状态;
S6、相邻的两个承重框架之间通过对准管限位,并微调两个承重框架之间的接缝;
S7、在承重框架的顶部安装钢板同时充分固定;
S8、在不同的钢板上分别对预应力装配横梁和预应力装配纵梁进行暂存;
S9、沿着施工的方向调整不同的承重框架的位置,直至施工完成;
S10、当施工至设计终点时,依次将不同的承重框架拆卸并移出临时施工通道。
[0006] 优选的方案中,S2中为了施工的便利,选择第一平台、第二平台和第三平台形成临时施工通道。
[0007] 优选的方案中,承重框架上对称设有缺口,吊耳固设在承重框架内,吊耳的最高点低于钢板的顶端面。
[0008] 优选的方案中,S5中,调整承重框架下部的旋转盘和升降千斤顶,升降千斤顶通过升降支腿和承重框架连接,升降支腿顶部设有底座,支撑盘固设在承重框架底部,通过调整旋转盘和升降千斤顶,补偿基础的高度差;S6中,相邻的两个承重框架之间通过对准管限位优选的方案中,旋转盘套设在支撑盘上,旋转盘和支撑盘螺纹连接,旋转盘外部设置有转杆。
[0009] 优选的方案中,S8中利用运梁小车在不同的钢板之间进行预制面板、预应力装配横梁和预应力装配纵梁的位置转换。
[0010] 优选的方案中,初始时在靠近岸基的一侧安装第一平台,在第一平台远离岸基的一侧安装第二平台和第三平台,然后利用龙吊进行吊装施工,根据施工的需要调整第一平台、第二平台和第三平台的位置。
[0011] 优选的方案中,包括以下步骤:S11、在第一平台一侧的第一安装位上安装预应力装配横梁和预应力装配纵梁,然后在预应力装配横梁和预应力装配纵梁上落位预制面板;
S12、将第一平台拆卸后移至第三平台的一侧,并固定充分,然后在第一平台的原始位置第二安装位上依次完成预应力装配横梁和预应力装配纵梁的安装,并落位预制面板;
S13、将第二平台拆卸后移至预制面板的一侧,并固定充分,然后在第二平台的原始位置第三安装位上依次完成预应力装配横梁和预应力装配纵梁的安装,并落位预制面板;
S14、将第三平台拆卸后移至第一平台的一侧,并固定充分,然后在第三平台的原始位置第四安装位上依次完成预应力装配横梁和预应力装配纵梁的安装,并落位预制面板;
循环S11 S14直至完成所有施工。
~
[0012] 优选的方案中,在已安装的两排预制面板的大致中间位置预留空出,在两侧预存预应力装配横梁和预应力装配纵梁。
[0013] 优选的方案中,在落位预制面板后,在节点位置完成浇筑施工。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第一平台、第二平台和第三平台,可以保证面板、预应力装配横梁和预应力装配纵梁进行暂存,保证了施工时的取材方便,利用运梁小车将不同的预制件进行转位,从而便于后续的快速吊装落位,承重框架整体制作方便,设置的升降千斤顶和旋转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顶部钢板的水平状态,从而适应安装到不同桩帽上的高度差,本发明操作便捷,能提高整体的施工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状态一;
图2是本发明的临时施工通道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临时施工通道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状态二;
图5是本发明的临时施工通道施工工序一;
图6是本发明的临时施工通道施工工序二;
图7是本发明的临时施工通道施工工序三;
图8是本发明的临时施工通道施工工序四;
图9是本发明的临时施工通道施工工序五;
图10是本发明沿纵向的多个临时通道同步施工的示意图。
[0016] 图中:岸基1;预制面板2;第一平台3;第二平台4;第三平台5;转位单元6;龙门吊7;桩帽8;桩柱9;临时施工通道10;钢板1001;承重框架1002;吊耳1003;升降支腿1004;升降千斤顶1005;对准管1006;支撑盘1007;旋转盘1008;转杆1009;底座1010;缺口1011;预应力装配横梁11;预应力装配纵梁12;第一安装位13;第二安装位14;第三安装位15;第四安装位
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如图1‑4中,一种基于岸基高桩码头的临时施工通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现场的条件和预制件的存放位置,选择合适的施工起始点;
S2、在施工起点的相关区域对临时施工通道10的安装面积和位置进行合理布置转位单元6;
S3、观察安装区域内的桩帽8、桩柱9、预应力装配横梁11和预应力装配纵梁12的安装情况;
S4、通过吊绳挂载吊耳1003上然后将承重框架1002吊装至设计位置并落位;
S5、调整承重框架1002下部的旋转盘1008和升降千斤顶1005,保证承重框架1002上部处于水平状态;
S6、相邻的两个承重框架1002之间通过对准管1006限位,并微调两个承重框架
1002之间的接缝;
S7、在承重框架1002的顶部安装钢板1001同时充分固定;
S8、在不同的钢板1001上分别对预应力装配横梁11和预应力装配纵梁12进行暂存;
S9、沿着施工的方向调整不同的承重框架1002的位置,直至施工完成;
S10、当施工至设计终点时,依次将不同的承重框架1002拆卸并移出临时施工通道
10。
[0018] 通过承重框架1002搁置在桩帽9或预应力装配横梁11或预应力装配纵梁12上后,由于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存在误差,且本身预应力装配横梁11或预应力装配纵梁12就具有一定的高度,调整旋转盘1008和升降千斤顶1005补偿了高度差,,保持自身的状态水平,进而形成临时的施工平台,便于后续的吊装施工。
[0019] 优选的方案中,S2中为了施工的便利,选择第一平台3、第二平台4和第三平台5形成临时施工通道10。第一平台3、第二平台4和第三平台5可采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其结构为承重框架1002和钢板1001,并根据需要快速的安装升降支腿1004、升降千斤顶1005、支撑盘1007和旋转盘1008等部件,保证安拆的快速,同时安装后整体结构稳定,承载力更强,在使用时,根据项目的要求和施工的工程量,也可以只采用第一平台3和第二平台4,进而第一平台3和第二平台4这两个平台相互配合,为调转物料提供施工通道,保证施工的便利高效。
[0020] 优选的方案中,承重框架1002上对称设有缺口1011,吊耳1003固设在承重框架1002内,吊耳1003的最高点低于钢板1001的顶端面。由此结构,以使得吊装时方便,且吊装落位后,不会发生由于吊耳1003凸出导致形成阻碍的问题。
[0021] 优选的方案中,S5中,升降千斤顶1005通过升降支腿1004和承重框架1002连接,升降支腿1004顶部设有底座1010,支撑盘1007固设在承重框架1002底部,通过调整旋转盘1008和升降千斤顶1005,补偿基础的高度差。整体调节便捷,底座1010支撑在承重框架1002下方,接触面积大,受力均衡,升降千斤顶1005具有较大的行程范围,而调整旋转盘1008行程范围较升降千斤顶1005更小,调节灵活。
[0022] 优选的方案中,旋转盘1008套设在支撑盘1007上,旋转盘1008和支撑盘1007螺纹连接,旋转盘1008外部设置有转杆1009。由此结构,以使得转动方便,支撑稳定,受力更好。
[0023] 优选的方案中,S8中利用运梁小车在不同的钢板1001之间进行预制面板2、预应力装配横梁11和预应力装配纵梁12的位置转换。运梁小车采用龙门式结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吊装稳定,整体移位方便。
[0024] 优选的方案中,初始时在靠近岸基1的一侧安装第一平台3,在第一平台3远离岸基1的一侧安装第二平台4和第三平台5,然后利用龙门吊7进行吊装施工,根据施工的需要调整第一平台3、第二平台4和第三平台5的位置。通过对第一平台3、第二平台4和第三平台5进行合理的设置,保证了后续施工的便利,不断推进第一平台3、第二平台4和第三平台5,从而较快速的完成所有预制面板2的安装。
[0025] 如图5‑10中,优选的方案中,包括以下步骤:S11、在第一平台3一侧的第一安装位13上安装预应力装配横梁11和预应力装配纵梁12,然后在预应力装配横梁11和预应力装配纵梁12上落位预制面板2;
S12、将第一平台3拆卸后移至第三平台5的一侧,并固定充分,然后在第一平台3的原始位置第二安装位14上依次完成预应力装配横梁11和预应力装配纵梁12的安装,并落位预制面板2;
S13、将第二平台4拆卸后移至预制面板2的一侧,并固定充分,然后在第二平台4的原始位置第三安装位15上依次完成预应力装配横梁11和预应力装配纵梁12的安装,并落位预制面板2;
S14、将第三平台5拆卸后移至第一平台3的一侧,并固定充分,然后在第三平台5的原始位置第四安装位16上依次完成预应力装配横梁11和预应力装配纵梁12的安装,并落位预制面板2;
循环S11 S14直至完成所有施工。
~
[0026] 工序合理,调节方便,保证了施工的高效。
[0027] 优选的方案中,在已安装的两排预制面板的大致中间位置预留空出,在两侧预存预应力装配横梁和预应力装配纵梁。由此结构,空间利用更好,占用吊装设备的数量和时间更短,经济性更好,中间空出的大部分区域作为人员和物料的移动空间,而两侧则作为临时的暂存区域,整体操作更便捷,协调。
[0028] 优选的方案中,在落位预制面板2后,在节点位置完成浇筑施工。由此结构,保证整体的受力稳定。
[0029]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