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引导盲人行走的场地小车

申请号 CN202123112044.8 申请日 2021-12-13 公开(公告)号 CN216580132U 公开(公告)日 2022-05-24
申请人 上海海洋大学; 发明人 李晓康; 吴子岳; 杨琛; 凌泽宇; 赖赞远; 任威宇; 顾子怡; 姜嘉辉; 曾小丫;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引导盲人行走的场地小车,场地的表面设有跑道式地槽,在地槽内有地轨,在地槽的内部 侧壁 有限位槽;小车包括车架以及安装在车架上的前槽轮、后 驱动轮 、第一驱动机构、限位机构和按压 开关 ,前槽轮和后驱动轮分别安装在车架前后两侧的 转轴 上,后驱动轮与第一驱动机构相连,限位机构包含有滑杆。按下开关后,后驱动轮转动驱动小车前进,并且限位机构的滑杆向外伸出并卡在限位槽中,让盲人可以在场地内受到小车的引导而前行;而当使用者脱手时,这样 电机 停止转动并且滑杆回缩,从而让车辆停车以及便于让引导车从跑道 导轨 上脱离,整体安全也使用维护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引导盲人行走的场地小车,小车在带有地轨(14)的场地中使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场地的表面设有跑道式地槽(15),在所述地槽(15)内底面固定有所述地轨(14),在所述地槽(15)至少一侧的内部侧壁设置有沿所述地槽(15)长度方向分布的限位槽(18);
所述小车包括车架以及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前槽轮(8)、后驱动轮(3)、第一驱动机构、限位机构和按压开关(6),所述前槽轮(8)和所述后驱动轮(3)分别安装在所述车架前后两侧的转轴上,所述后驱动轮(3)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相连,所述限位机构包含有与所述转轴同向的滑杆(22),按下按压开关(6)使所述滑杆(22)向外伸出并卡在所述限位槽(18)中,以保证所述小车的前槽轮(8)始终与所述地轨(14)滚动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引导盲人行走的场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驱动轮(3)有两个并呈左右对称的设置在所述车架尾部的左右两侧,两个后驱动轮(3)在地轨(14)两侧的地槽(15)中行走,两个后驱动轮(3)之间连接有后轮转轴(4),该后轮转轴(4)左右贯穿车架,且车架内设有多个转动支撑后轮转轴(4)的轴座;
车架前侧底部居中安装有“Y”形前叉(7),所述前叉(7)顶部通过碗组转动安装在车架前侧,前槽轮(8)通过前轮转轴(9)转动安装在前叉(7)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引导盲人行走的场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含有安装(16),安装块(16)固定在前叉(7)上并位于前轮转轴(9)下方;
在所述安装块(16)内设置有横向的安装腔(19),在所述安装块(16)靠近所述限位槽(18)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在所述安装腔(19)内设有所述滑杆(2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引导盲人行走的场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含有用于驱动所述滑杆(22)在所述安装腔(19)内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电磁(20)、相斥磁极(21)和弹簧(24),所述电磁铁(20)安装在所述安装腔(19)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并通过导线和所述按压开关(6)相连,所述电磁铁(20)通电后与所述相斥磁极(21)相斥将相斥磁极(21)向开口侧推送,在所述安装腔(19)内设有位于带孔导板(23),所述滑杆(22)的一端穿过所述导板(23)并与相斥磁极(21)固定连接,相斥磁极(21)的直径大于导板(23)的穿孔,
在所述滑杆(22)的另一端连接有限位杆(17),所述限位杆(17)的直径大于所述滑杆(22)直径,所述弹簧(24)套置在所述滑杆(22)上并抵接在导板(23)和限位杆(17)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引导盲人行走的场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2)为安装在所述安装腔(19)内的直线推杆,所述直线推杆通过导线和所述按压开关(6)相连。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引导盲人行走的场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2)为丝杠,在所述安装腔(19)内安装有与所述滑杆(22)螺纹配合的旋转螺母,所述旋转螺母与伺服电机相连,所述伺服电机通过导线和所述按压开关(6)相连。
7.如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引导盲人行走的场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开关(6)设置在车架后侧的把手上并且还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引导盲人行走的场地小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槽(15)两侧的内部侧壁均设有所述限位槽(18);
在前叉(7)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组限位机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引导盲人行走的场地小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架前侧设有红外传感组件以及语音组件。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引导盲人行走的场地小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小车,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引导盲人行走的场地小车。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盲人来说,户外场地或者室内场地锻炼较为不方便,由于视觉受损,难以在一定场所内实现运动行走,其通常需要人为的实现引导,这样对于盲人的场地锻炼来说受到较大的限制。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引导盲人行走的场地小车,小车在带有地轨的场地中使用,
[0004] 所述场地的表面设有跑道式地槽,在所述地槽内底面固定有所述地轨,在所述地槽至少一侧的内部侧壁设置有沿所述地槽长度方向分布的限位槽;
[0005] 所述小车包括车架以及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前槽轮、后驱动轮、第一驱动机构、限位机构和按压开关,所述前槽轮和所述后驱动轮分别安装在所述车架前后两侧的转轴上,所述后驱动轮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相连,所述限位机构包含有与所述转轴同向的滑杆,按下按压开关使所述滑杆向外伸出并卡在所述限位槽中,以保证所述小车的前槽轮始终与所述地轨滚动配合。
[0006] 进一步的,所述后驱动轮有两个并呈左右对称的设置在所述车架尾部的左右两侧,两个后驱动轮在地轨两侧的地槽中行走,两个后驱动轮之间连接有后轮转轴,该后轮转轴左右贯穿车架,且车架内设有多个转动支撑后轮转轴的轴座;
[0007] 车架前侧底部居中安装有“Y”形前叉,所述前叉顶部通过碗组转动安装在车架前侧,前槽轮通过前轮转轴转动安装在前叉底部。
[0008]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含有安装,安装块固定在前叉上并位于前轮转轴下方;
[0009] 在所述安装块内设置有横向的安装腔,在所述安装块靠近所述限位槽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在所述安装腔内设有所述滑杆。
[0010]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含有用于驱动所述滑杆在所述安装腔内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电磁、相斥磁极和弹簧,所述电磁铁安装在所述安装腔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并通过导线和所述按压开关相连,所述电磁铁通电后与所述相斥磁极相斥将相斥磁极向开口侧推送,在所述安装腔内设有位于带孔导板,所述滑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导板并与相斥磁极固定连接,相斥磁极的直径大于导板的穿孔,
[0011] 在所述滑杆靠近开口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直径大于所述滑杆直径,所述弹簧套置在所述滑杆上并抵接在导板和限位杆之间。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滑杆为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的直线推杆,所述直线推杆通过导线和所述按压开关相连。
[0013] 进一步的,所述滑杆为丝杠,在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与所述滑杆螺纹配合的旋转螺母,所述旋转螺母与伺服电机相连,所述伺服电机通过导线和所述按压开关相连。
[0014]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开关设置在车架后侧的把手上并且还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相连。
[0015] 进一步的,在所述地槽两侧的内部侧壁均设有所述限位槽;
[0016] 在前叉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组限位机构。
[0017] 进一步的,在所述车架前侧设有红外传感组件以及语音组件。
[001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利用电机使得引导车引导前行,而滑杆则起到车辆与跑道导轨之间的相对限位,该种形式让盲人可以在场地内受到小车的引导而前行,而当使用者脱手时,由于按压开关没有收到按压而断开,这样电机停止转动并且滑杆回缩,从而让车辆停车以及便于让引导车从跑道导轨上脱离,整体安全也使用维护方便。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结构的示意图。
[0022] 图3是跑道导轨的设置示意图。
[0023] 图4是本实用新型前槽轮的限位安装示意图。
[0024]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跑道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前槽轮限位结构的示意图。
[0026] 图中:1‑车身、2‑车身连接架、3‑后驱动轮、4‑后轮转轴、5‑把手、6‑按压开关、7‑前叉、8‑前槽轮、9‑前轮转轴、10‑从动齿轮、11‑主动齿轮、12‑电机、13‑电池、14‑地轨、15‑地槽、16‑安装块、17‑限位杆、18‑限位槽、19‑ 安装腔、20‑电磁铁、21‑相斥磁极、22‑滑杆、23‑导板、2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28]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0029]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引导盲人行走的场地小车,小车在带有地轨14的场地中使用。
[0030] 跑道导轨组件适用于引导引导小车行进的组件,其包括开设在跑道内的跑道式地槽15,以及安装在跑道式地槽15内的地轨14,地轨14居中固定设置在跑道式地槽15的底部位置,其固定方式采用地钉或者预埋的形式固定;地轨14与跑道式地槽15的内侧面之间设有安装间隙,且地轨14的中部位置设有左右贯通式的限位槽18,限位槽18沿着地轨14的走向延伸;跑道式地槽15以及地轨14是用于匹配引导小车的前槽轮8设置的,当小车的前槽轮8 滚动嵌套在地轨14上时,基于后驱动轮3的驱动,使得引导小车沿着地轨14 的走向前行。
[0031] 小车包括车架以及安装在车架上的前槽轮8、后驱动轮3、第一驱动机构、限位机构和按压开关6,前槽轮8和后驱动轮3分别安装在车架前后两侧的转轴上,后驱动轮3与第一驱动机构相连,限位机构包含有与转轴同向的滑杆 22,按下开关6使滑杆22向外伸出并卡在限位槽18中,以保证小车的前槽轮8始终与地轨14滚动配合。
[0032] 在本实用新型中,车架由车身1以及安装在车身1前侧的车身连接架2 构成,在车身1内安装有蓄电池13以及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如图2 所示,包括从动齿轮10、主动齿轮11、电机12,从动齿轮10同轴固定套设在后轮转轴4的中部位置,从动齿轮10与主动齿轮11传动啮合设置,主动齿轮11固定套在电机12的电机轴上,基于电机12的转动驱动,并通过齿轮传动的形式使得后轮转轴4转动,从而实现引导小车的行进;蓄电池13用于提供给电机12电供应,其通过导线连接电机12。后驱动轮3有两个并呈左右对称的设置在车架尾部的左右两侧,两个后驱动轮3在地轨14两侧的地槽 15中行走,两个后驱动轮3之间连接有后轮转轴4,该后轮转轴4左右贯穿车身1,且车身1内设有多个转动支撑后轮转轴4的轴座。基于轴座内的轴承转动支撑后轮转轴4,使得后轮转轴4可转动,相应的后驱动轮3也可以实现转动。
[0033] 车身连接架2前侧底部居中安装有“Y”形前叉7,前叉7的顶部通过碗组转动安装在车身连接架2上,前槽轮8通过前轮转轴9转动安装在前叉7 底部。
[0034]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限位机构包含有安装块16,安装块16固定在前叉 7上并位于前轮转轴9下方;在安装块16内设置有横向的安装腔19,在安装块16靠近限位槽18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在安装腔19内设有滑杆22。限位机构包含有用于驱动滑杆22在安装腔19内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电磁铁20、相斥磁极21和弹簧24,电磁铁20安装在安装腔19远离开口的一侧并通过导线和按压开关6相连,电磁铁20通电后与相斥磁极21 相斥将相斥磁极21向开口侧推送,在安装腔19内设有位于带孔导板23,滑杆22的一端穿过导板23并与相斥磁极21固定连接,相斥磁极21的直径大于导板23的穿孔,在滑杆22靠近开口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杆17,限位杆17的直径大于滑杆22直径,弹簧24套置在滑杆22上并抵接在导板23和限位杆 17之间。在实际使用时,工作人员先将前槽轮8滚动嵌入在跑道导轨14上,随后盲人使用者手扶把手5,同时触压按压开关6,此时电机12以及电磁铁 20均通电,一方面利用电机12使得引导车引导前行,另一方面,电磁铁20 通电后将相斥磁极21向外推,将限位杆17推出安装腔19并伸入到限位槽18 中,起到车辆与跑道导轨14之间的相对限位,该种形式让盲人可以在场地内受到小车的引导而前行,而当使用者脱手时,由于按压开关6没有收到按压而断开,这样电机12以及电磁铁20均断电,从而让车辆停车以及便于让引导车从跑道导轨14上脱离,整体安全也使用维护方便。
[0035] 除了利用电磁铁来作为驱动滑杆22滑动的机构,还可以有其他多种驱动形式,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滑杆22为设于在安装腔19内的直线推杆,直线推杆通过导线和按压开关6相连;又或者将滑杆22设置为丝杠,在安装腔 19内安装有与滑杆22螺纹配合的旋转螺母,旋转螺母与伺服电机相连,伺服电机通过导线和按压开关6相连。以上方式都可以实现驱动滑杆22在安装腔 19内进行滑动,但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直线推杆还是丝杠副,在按压开关 6松开后,都会有一个自动复位的步骤,即直线推杆回缩或者旋转螺母翻转,以使得滑杆22归位。
[0036]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地槽15两侧的内部侧壁均设有限位槽18,相应的,在前叉7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组限位机构。通过在车架两侧均设置限位机构,在按下按压开关6后可以使得小车与跑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不易脱离。
[0037] 车身连接架2上可安装有红外传感组件以及语音组件,可选用现有模块,其目的在于功能的扩展,但前方有行人时,基于红外传感组件的检测以及语音组件的语音报警可以提醒盲人使用者。
[0038]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