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停车平台的具有单向交通功能的悬挂式垂直循环停车场

申请号 CN202110418375.X 申请日 2021-04-19 公开(公告)号 CN113152954A 公开(公告)日 2021-07-23
申请人 合肥银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庆; 黄银; 黄波; 陈晨; 何超;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带有停车平台的具有单向交通功能的悬挂式垂直循环 停车场 ,包括固定在地面上方的上 支撑 框架 和下支撑框架,上支撑框架的底部固定有主轨道,下支撑框架的顶部固定有稳定轨道;主轨道和稳定轨道之间设有用于承载车辆的自行单元;自行单元包括用于停放车辆的垂直循环停车机构、以及自驱动行车机构和稳定行车机构;本发明提供的带有停车平台的具有单向交通功能的悬挂式 单层 停车场兼顾交通和停车场两者功能,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停车场与公路交通冲突的问题。此外,整个结构中只有立柱和停车平台占用地面面积,占地面积小,能够合理利用城市空间,提供大量 停车位 ,实现高 密度 停车。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停车平台的具有单向交通功能的悬挂式垂直循环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地面上方的上支撑框架和下支撑框架,所述下支撑框架位于上支撑框架的正下方且与上支撑框架结构相同;所述上支撑框架的底部固定有主轨道,所述下支撑框架的顶部固定有稳定轨道;所述主轨道和稳定轨道的结构相同,均为工字形单轨;所述主轨道和稳定轨道之间设有多个用于承载车辆的自行单元;其中:
所述主轨道包括位于中部的行驶轨道以及对称布置在所述行驶轨道两侧的多个停靠轨道;所述行驶轨道包括多节间断设置的固定轨道以及位于两个相邻固定轨道之间的连接轨道;所述固定轨道固定在上支撑框架的底部,所述连接轨道通过变轨机构与上支撑框架滑动连接;所述停靠轨道包括用于供自行单元停留的停靠段以及对称固定在停靠段两端的用于连通停靠段和连接轨道的一对弧形段;所述连接轨道包括平行对称设置的两个单轨,在变轨机构的驱动下,两个单轨中的一个单轨能够与任一侧停靠轨道中的弧形段对接连通,同时另一个单轨能够与固定轨道连通;
所述自行单元包括用于停放车辆的垂直循环停车机构、以及自驱动行车机构和稳定行车机构;所述垂直循环停车机构的顶部通过自驱动行车机构固定在主轨道的下方,所述垂直循环停车机构的底部通过稳定行车机构固定在稳定轨道的顶部;
所述垂直循环停车机构包括固定支撑架,所述固定支撑架的下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平布置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固定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对称安装有一对驱动链轮;所述固定支撑架的上部通过被动轴安装有一对被动链轮,所述被动链轮与驱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链条上固定有若干个用于停放车辆的车厢,所述车厢随着链条的转动能够变换位置;所述固定支撑架的下部对应最低处的车厢位置处开设有供车辆通过的口字型通道;
所述行驶轨道的下方设有至少一个停车平台,所述停车平台包括底部与地面相连的斜坡,所述斜坡的顶部连接有平台;所述平台的高度与所述口字型通道的底部的高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停车平台的具有单向交通功能的悬挂式垂直循环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轨机构包括与连接轨道固定连接的至少两组滑轨,所述滑轨与上支撑框架滑动连接;所述变轨结构还包括位于连接轨道一侧的固定在上支撑框架底部的变轨驱动装置,所述变轨驱动装置的导杆与滑轨固定连接,在变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滑轨能够沿着垂直于连接轨道的方向进行往复滑动,从而改变连接轨道与两侧停靠轨道的连接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停车平台的具有单向交通功能的悬挂式垂直循环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驱动行车机构包括悬挂受组件和驱动组件;其中:
所述悬挂受力组件包括竖直对称固定在主轨道两侧的第一连接支架板和第二连接支架板,所述第一连接支架板和第二连接支架板的下部通过双头螺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支架板和第二连接支架板的下部还固定有销孔双头螺柱,所述销孔双头螺柱通过转向组件与固定支撑架转动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一连接支架板内侧的驱动车轮以及固定在第二连接支架板内侧的从动车轮,所述驱动车轮和从动车轮分别位于主轨道的腹板的两侧,且均位于主轨道的下翼缘上;所述第一连接支架板的外侧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减速箱与驱动车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电源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停车平台的具有单向交通功能的悬挂式垂直循环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轨道上通过供电支架固定有供电滑轨,所述供电滑轨与电源相连;
所述自驱动行车机构还包括能够在供电滑轨上滑行刷,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碳刷在供电滑轨上滑行接触获得电源;所述碳刷通过碳刷支架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停车平台的具有单向交通功能的悬挂式垂直循环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架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梁;所述转向组件包括穿设销孔双头螺柱的柱销连接轴,以及对称固定在柱销连接轴两端的第一平面轴承和第二平面轴承;所述第一平面轴承位于销孔双头螺柱的上方,第一平面轴承通过第一紧件固定在柱销连接轴上;所述第二平面轴承位于连接梁的内部,第二平面轴承通过第二锁紧件固定在柱销连接轴上;所述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的结构相同,从内向外依次包括螺母和止动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停车平台的具有单向交通功能的悬挂式垂直循环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行车机构包括位于稳定轨道的上翼缘顶部的横向稳定导向轮以及对称设置在稳定轨道的腹板两侧的侧向稳定导向轮;所述固定支撑架的底部位于稳定轨道的两侧竖直对称固定有支杆,所述横向稳定导向轮的两端通过横向导向轮轴与支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杆的底部与侧向稳定导向轮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停车平台的具有单向交通功能的悬挂式垂直循环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轨道通过轨道支架固定在上支撑框架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带有停车平台的具有单向交通功能的悬挂式垂直循环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架的中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电机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变速箱、齿轮箱与驱动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停车平台的具有单向交通功能的悬挂式垂直循环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框架和下支撑框架通过多根立柱固定在地面的上方,所述上支撑框架包括多组固定连接的上横梁和上竖梁,所述下支撑框架包括多组固定连接的下横梁和下竖梁;所述下支撑框架距离地面的高度≥3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有停车平台的具有单向交通功能的悬挂式垂直循环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的内部底面固定有限位带。

说明书全文

一种带有停车平台的具有单向交通功能的悬挂式垂直循环停

车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立体交通及其停车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停车平台的具有单向交通功能的悬挂式垂直循环停车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公路交通和高架轨道交通基本为各自独立的运行体系,公路交通和高架轨道交通存在地面资源的冲突。不管是高架轨道交通与公路交通交叉,公路交通停让高架轨
道交通;还是高轨道在所经过公路时,支撑高架桥梁的立柱矗立在公路上,影响公路路面交通通行状态,都是会优先考虑高架轨道交通,影响公路交通效率。
[0003] 公路交通和停车场基本也为各自独立的运行体系,公路交通和停车场也存在地面资源的冲突,停车位多为路面停车位,路面停车位占用了公路路面,使公路路面变窄,挤占了部分交通功能,在车辆较多时,容易拥堵,影响公路交通效率。现在也有立体停车场技术,但是现有立体停车场都是需要直接占用较为完整的地面面积,现有的路面或者地面在没有
规划时,现有的立体停车场都不好设置。

发明内容

[0004]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停车平台的具有单向交通功能的悬挂式垂直循环停车场,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停车场与公路交通冲突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带有停车平台的具有单向交通功能的悬挂式垂直循环停车场,包括固定在地面上方的上支撑框架和下支撑框架,所述下支撑框架位于上支撑框架的正下方且与上支撑
框架结构相同;所述上支撑框架的底部固定有主轨道,所述下支撑框架的顶部固定有稳定
轨道,具体的,稳定轨道通过固定压板和固定螺母固定在下支撑框架的顶部;所述主轨道和稳定轨道的结构相同,均为工字形单轨;所述主轨道和稳定轨道之间设有多个用于承载车
辆的自行单元,稳定行驶机构使自行单元只能沿着轨道运动,不受运动惯性或作用出
现前、后、左、右方向的摇摆晃动,使自行单元行驶安全可靠、快速稳定;其中:
[0007] 所述主轨道包括位于中部的行驶轨道以及对称布置在所述行驶轨道两侧的多个停靠轨道;所述行驶轨道包括多节间断设置的固定轨道以及位于两个相邻固定轨道之间的
连接轨道;所述固定轨道通过轨道支架固定在上支撑框架的底部;所述连接轨道通过变轨
机构与上支撑框架滑动连接;所述停靠轨道包括用于供自行单元停留的停靠段以及对称固
定在停靠段两端的用于连通停靠段和连接轨道的一对弧形段;所述连接轨道包括平行对称
设置的两个单轨,在变轨机构的驱动下,两个单轨中的一个单轨能够与任一侧的停靠轨道
对接连通,同时另一个单轨与固定轨道连通;这样能够保证连接轨道在任一次变轨后,中部的行驶轨道始终通畅,自行单元进入或驶出停靠段只需与之相联接的变轨机构一次变轨即
可,减少变轨次数。
[0008] 所述自行单元包括用于停放车辆的垂直循环停车机构、以及自驱动行车机构和稳定行车机构;所述垂直循环停车机构的顶部通过自驱动行车机构固定在主轨道的下方,所
述垂直循环停车机构的底部通过稳定行车机构固定在稳定轨道的顶部。进一步的,所述垂
直循环停车机构包括固定支撑架,所述固定支撑架的下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
连接有平布置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固定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对称安
装有一对驱动链轮;所述固定支撑架的上部通过被动轴安装有一对被动链轮,所述被动链
轮与驱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链条上通过链节板固定有若干个用于停放车辆的车厢,
所述车厢随着链条的转动能够变换位置;所述固定支撑架的下部对应最低处的车厢位置处
开设有供车辆通过的口字型通道。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撑架的中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电机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变速箱、齿轮箱与驱动轴连接;电动机经变速箱减速再经齿轮箱传递动力于驱动轴,驱动轴带动两侧的驱动链轮同步旋转,再由两侧所绕
在被动链轮和驱动链轮之间的链条传递动力,带动两侧的被动链轮与驱动链轮作同步旋
转。在两个链条绕被动链轮和驱动链轮运动时,固定在链条上的车厢沿着链条的运动轨迹
作垂直循环运动。
[0009] 所述行驶轨道的下方设有至少一个停车平台,所述停车平台包括底部与地面相连的斜坡,所述斜坡的顶部连接有平台;所述停车平台包括底部与地面相连的斜坡,所述斜坡的顶部连接有平台;所述平台的高度与所述车厢的入口处高度相同。斜坡可以为直斜坡、折叠斜坡或螺旋斜坡,当自行单元到达驶入平台时,控制垂直循环停车机构使未停有车辆的
车厢位于链条位置的最下方,人们将车辆驶入车厢内,然后控制自行单元使其行驶进入停
靠段停放,即完成停车动作;当需取车时,控制载有待取目标车辆的自行单元使其达到驶出平台处,控制垂直循环停车机构使停有目标车辆的车厢位于链条位置的最下方,此时即可
将车辆驶出车厢,完成取车。根据自行单元使用停车平台的时间频率,设定多少个独立的自行单元共用一个停车平台,合理配置停车平台数量,节约占地面积。本方案提供的停车场的结构特点是同时具有停车场功能和行车通道功能。当发挥停车场作用时,可用于停放车辆,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当发挥交通作用时,相当于在现有公路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一个
行车通道,能够缓解交通压力。由于行驶轨道为单轨,因此当其发挥交通作用作为行车通道使用时,自行单元只能沿某一特定方向进行单向行驶。
[001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变轨机构包括与连接轨道固定连接的至少两组滑轨,所述滑轨与上支撑框架滑动连接;所述变轨结构还包括位于连接轨道一侧的固定在上支撑
框架底部的变轨驱动装置,所述变轨驱动装置的导杆与滑轨固定连接,在变轨驱动装置的
作用下,滑轨能够沿着垂直于连接轨道的方向进行往复滑动,从而改变连接轨道与两侧停
靠轨道的连接状态。
[0011]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自驱动行车机构包括悬挂受力组件和驱动组件;其中:
[0012] 所述悬挂受力组件包括竖直对称固定在主轨道两侧的第一连接支架板和第二连接支架板,所述第一连接支架板和第二连接支架板的下部通过双头螺柱固定连接;所述第
一连接支架板和第二连接支架板的下部还固定有销孔双头螺柱,所述销孔双头螺柱通过转
向组件与固定支撑架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撑架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梁;所述转向组件包括穿设销孔双头螺柱的柱销连接轴,以及对称固定在柱销连接轴两端的第一平面轴
承和第二平面轴承;所述第一平面轴承位于销孔双头螺柱的上方,第一平面轴承通过第一
紧件固定在柱销连接轴上;所述第二平面轴承位于连接梁的内部,第二平面轴承通过第
二锁紧件固定在柱销连接轴上;所述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的结构相同,从内向外依次
包括螺母和止动螺母。本方案提供的自驱动行车机构为单轨行驶机构,与其配合的转向组
件可360°任意旋转,转弯半径≤6m,具有旋转功耗小、转弯半径小的特点,可使自行单元在较小的空间内完成转弯动作,使本停车场的结构紧凑,更易设置。
[0013]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一连接支架板内侧的驱动车轮以及固定在第二连接支架板内侧的从动车轮,所述驱动车轮和从动车轮分别位于主轨道的腹板的两侧,且均位
于主轨道的下翼缘上;所述第一连接支架板的外侧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减
速箱与驱动车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电源相连。
[0014] 进一步的,所述主轨道上通过供电支架固定有供电滑轨,所述供电滑轨与电源相连;所述自驱动行车机构还包括能够在供电滑轨上滑行刷,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碳刷在
供电滑轨上滑行接触获得电源;所述碳刷通过碳刷支架固定。此外,驱动电机还可通过弹力弓滑行接触电源线获得电源。较低速度的自行单元的驱动组件采用碳刷在供电滑轨上滑行
接触获得电源的方法,较高速度的自行单元的驱动组件采用弹力弓滑行接触电源线获得电
源的方法,在一个一种带有停车平台的悬挂式垂直循环停车场内原则上只用上述方法中的
一种。此外,该电源还能够为电动轿车充电提供电源。
[001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稳定行车机构包括位于稳定轨道的上翼缘顶部的横向稳定导向轮以及对称设置在稳定轨道的腹板两侧的侧向稳定导向轮;所述固定支撑架的底
部位于稳定轨道的两侧竖直对称固定有支杆,所述横向稳定导向轮的两端通过横向导向轮
轴与支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杆的底部与侧向稳定导向轮转动连接。
[0016]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支撑框架和下支撑框架通过多根立柱固定在地面的上方,所述上支撑框架包括多组固定连接的上横梁和上竖梁,所述下支撑框架包括多组固
定连接的下横梁和下竖梁;所述下支撑框架距离地面的高度≥3m,以减少其对地面原有设
施功能的影响,下支撑框架可直接设置在原有公路的上方;此外,上支撑框架的上方无遮
挡,上支撑框架的上方可以设置公路交通或轨道交通;本一种带有停车平台的悬挂式垂直
循环停车场只有立柱和停车平台占用地面面积,在建造时,可将立柱和停车平台设置在不
影响或影响路面功能较小的位置处。
[0017]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自行单元的控制可通过自动控制,也可通过手动控制,这两方式均是本领域常规的控制方式,在此处不作累述。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9]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有停车平台的具有单向交通功能的悬挂式垂直循环停车场是轨道交通、停车场甚至还有公路交通的融合体,兼顾交通和停车场两者功能,交通功能适合通车、运输货物,停车场功能适合人们停车。本结构更加适合设置在公路交通拥挤地段的上方,其中的行驶轨道相当于在现有公路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一个行车通道,能够缓解交
通压力。
[0020] 本发明提供的悬挂式垂直循环层停车场,只有立柱和停车平台占用地面面积,占地面积小;在建造时,可将立柱和停车平台设置在不影响或影响路面功能较小的位置处,易设置,能够合理利用城市空间,提供大量停车位,实现高密度停车,能够有效解决城市中现有停车场紧缺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带有停车平台的具有单向交通功能的悬挂式垂直循环停车场的主视图;
[0022] 图2为图1中C部放大图;
[0023] 图3为图1中D部放大图
[0024] 图4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0025] 图5为图4中B‑B方向的剖视图
[0026] 图6为停车平台与自行单元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0027] 附图标记:1‑上支撑框架,101‑上横梁101,102‑上竖梁,2‑下支撑框架,201‑下横梁,202‑下竖梁,3‑主轨道,31‑行驶轨道,311‑固定轨道,312‑连接轨道,313‑轨道支架,32‑停靠轨道,321‑停靠段,322‑弧形段,33‑变轨机构,331‑滑轨,332‑变轨驱动装置,4‑稳定轨道,41‑固定压板,42‑固定螺母,5‑自行单元,50‑垂直循环停车机构,501‑固定支撑架,502‑电机,503‑驱动轴,504‑驱动链轮,505‑被动轴,506‑被动链轮,507‑链条,508‑链节板,509‑口字型通道,510‑安装板,511‑变速箱,512‑齿轮箱,51‑车厢,52‑自驱动行车机构,521‑悬挂受力组件,5211‑第一连接支架板,5212‑第二连接支架板,5213‑双头螺柱,5214‑销孔双头螺柱,5215‑柱销连接轴,5216‑第一平面轴承,5217‑第二平面轴承,5218‑螺母,5219‑止动螺母,522‑驱动组件,5221‑驱动车轮,5222‑从动车轮,5223‑驱动电机,5224‑减速箱,5225‑电源,5226‑供电滑轨,5227‑碳刷,5228‑碳刷支架,5229‑供电支架,53‑稳定行车机构,531‑横向稳定导向轮,532‑侧向稳定导向轮,533‑支杆,534‑横向导向轮轴,54‑限位带,
6‑停车平台,61‑斜坡,62‑平台,7‑连接梁,8‑立柱,10‑车辆,100‑地平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9]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表示相互连接的两部件之间是固定在一起,一般是通过焊接、螺钉或胶粘等方式固定在一起。“滑动连接”是指两部件连接在一起并能相对运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0]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
不能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0031] 参考图1‑图6,一种带有停车平台的具有单向交通功能的悬挂式垂直循环停车场,包括固定在地面上方的上支撑框架1和下支撑框架2,下支撑框架2位于上支撑框架1的正下方且与上支撑框架1结构相同。上支撑框架1和下支撑框架2通过多根立柱8固定在地面的上
方,上支撑框架1包括多组固定连接的上横梁101和上竖梁102,下支撑框架2包括多组固定
连接的下横梁201和下竖梁202;下支撑框架2距离地平线100的高度≥3m,以减少其对地面
原有设施功能的影响,下支撑框架2可直接设置在原有公路的上方;此外,上支撑框架1的上方无遮挡,上支撑框架1的上方可以设置公路交通或轨道交通;本悬挂式垂直循环停车场只有立柱8和停车平台6占用地面面积,在建造时,可将立柱8和停车平台6设置在不影响或影
响路面功能较小的位置处。
[0032] 上支撑框架1的底部固定有主轨道3,下支撑框架2的顶部固定有稳定轨道4,具体的,稳定轨道4通过固定压板41和固定螺母42固定在下支撑框架2的顶部;主轨道3和稳定轨道4的结构相同,均为工字形单轨;主轨道3和稳定轨道4之间设有多个用于承载车辆10的自行单元5,稳定行驶机构使自行单元5只能沿着轨道运动,不受运动惯性或风力作用出现前、后、左、右方向的摇摆晃动,使自行单元行驶安全可靠、快速稳定;其中:
[0033] 主轨道3包括位于中部的行驶轨道31以及对称布置在所述行驶轨道31两侧的多个停靠轨道32;行驶轨道31包括多节间断设置的固定轨道311以及位于两个相邻固定轨道311
之间的连接轨道312;固定轨道311通过轨道支架313固定在上支撑框架1的底部;连接轨道
312通过变轨机构33与上支撑框架1滑动连接;停靠轨道32包括用于供自行单元5停留的停
靠段321以及对称固定在停靠段321两端的用于连通停靠段321和连接轨道312的弧形段
322;连接轨道312包括平行对称设置的两个单轨;变轨机构33包括与连接轨道312固定连接的至少两组滑轨331,滑轨331与上支撑框架1滑动连接;变轨结构还包括位于连接轨道312
一侧的固定在上支撑框架1底部的变轨驱动装置332,具体的,变轨驱动装置332可选用气
缸,气缸的导杆与滑轨331固定连接,在变轨驱动装置332的作用下,滑轨331能够沿着垂直于连接轨道312的方向进行往复滑动,从而改变连接轨道与两侧停靠轨道32的连接状态。在变轨机构33的驱动下,两个单轨中的一个单轨能够与任一侧的停靠轨道32对接连通,同时
另一个单轨与固定轨道311连通;这样能够保证连接轨道312在任一次变轨后,中部的行驶
轨道31始终通畅,自行单元5进入或驶出停靠段321只需与之相联接的变轨机构33一次变轨
即可,减少变轨次数。
[0034] 所述自行单元包括用于停放车辆的垂直循环停车机构50,所述垂直循环停车机构50的顶部通过自驱动行车机构固定在主轨道的下方,所述垂直循环停车机构50的底部通过
稳定行车机构固定在稳定轨道的顶部;自驱动行车机构52包括悬挂受力组件521和驱动组
件522;所述垂直循环停车机构50包括固定支撑架501,所述固定支撑架501的下部安装有电机502,所述电机502的输出端连接有水平布置的驱动轴503,所述驱动轴503与固定支撑架
50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503的两端对称安装有一对驱动链轮504;所述固定支撑架501的
上部通过被动轴505安装有一对被动链轮506,所述被动链轮506与驱动链轮504通过链条
507连接;所述链条507上通过链节板508固定有若干个用于停放车辆的车厢,所述车厢随着链条507的转动能够变换位置;每个车厢的内部底面固定有限位带54,用于限制车辆的停车位置;所述固定支撑架501的下部对应最低处的车厢位置处开设有供车辆通过的口字型通
道509。该结构的特点是含有较多的车厢数量,能够提高停车密度;但另一方面,其所受到的载荷较大,故垂直循环停车机构50顶部的自驱动行车机构数量较多,在实施例中,垂直循环停车机构50顶部的具有四组自驱动行车机构,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撑架501的中部固定有安装板510,所述电机502固定在安装板510上,所述电机
502的输出端通过变速箱511、齿轮箱512与驱动轴503连接;电动机经变速箱511减速再经齿轮箱512传递动力于驱动轴503,驱动轴503带动两侧的驱动链轮504同步旋转,再由两侧所
绕在被动链轮506和驱动链轮504之间的链条507传递动力,带动两侧的被动链轮506与驱动
链轮504作同步旋转。在两个链条507绕被动链轮506和驱动链轮504运动时,固定在链条507上的车厢沿着链条507的运动轨迹作垂直循环运动。
[0035] 参考图2,悬挂受力组件521包括竖直对称固定在主轨道3两侧的第一连接支架板5211和第二连接支架板5212,第一连接支架板5211和第二连接支架板5212的下部通过双头
螺柱5213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支架板5211和第二连接支架板5212的下部还固定有销孔双头
螺柱5214,销孔双头螺柱5214通过转向组件与固定支撑架501转动连接;固定支撑架501的
顶部固定有连接梁7;转向组件包括穿设销孔双头螺柱5214的柱销连接轴5215,以及对称固定在柱销连接轴5215两端的第一平面轴承5216和第二平面轴承5217;第一平面轴承5216位
于销孔双头螺柱5214的上方,第一平面轴承5216通过第一锁紧件固定在柱销连接轴5215
上;第二平面轴承5217位于连接梁7的内部,第二平面轴承5217通过第二锁紧件固定在柱销连接轴5215上;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的结构相同,从内向外依次包括螺母5218和止动
螺母5219。本方案提供的自驱动行车机构为单轨行驶机构,与其配合的转向组件可360°任
意旋转,转弯半径≤6m,具有旋转功耗小、转弯半径小的特点,可使自行单元5在较小的空间内完成转弯动作,使本停车场的结构紧凑,更易设置。
[0036] 驱动组件522包括固定在第一连接支架板5211内侧的驱动车轮5221以及固定在第二连接支架板5212内侧的从动车轮5222,驱动车轮5221和从动车轮5222分别位于主轨道3
的腹板的两侧,且均位于主轨道3的下翼缘上;驱动车轮5221和从动车轮5222的行驶速度一般为1~20m/s,低速行驶时速度≤0.5m/s;第一连接支架板5211的外侧固定有驱动电机
5223,驱动电机5223通过减速箱5224与驱动车轮5221连接;驱动电机5223与电源5226相连。
进一步的,主轨道3上通过供电支架5229固定有供电滑轨5226,供电滑轨5226与电源5226相连;自驱动行车机构52还包括能够在供电滑轨5226上滑行的碳刷5227,驱动电机5223通过
碳刷5227在供电滑轨5226上滑行接触获得电能;碳刷5227通过碳刷支架5228固定。此外,驱动电机5223还可通过弹力弓滑行接触电源5226线获得电能。较低速度的自行单元5的驱动
组件522采用碳刷5227在供电滑轨5226上滑行接触获得电能的方法,较高速度的自行单元5
的驱动组件522采用弹力弓滑行接触电源线获得电能的方法,在一个一种带有停车平台的
悬挂式垂直循环停车场内原则上只用上述方法中的一种。此外,该电源5226还能够为电动
轿车充电提供电源。
[0037] 参考图3,稳定行车机构53包括位于稳定轨道4的上翼缘顶部的横向稳定导向轮531以及对称设置在稳定轨道4的腹板两侧的侧向稳定导向轮532;固定支撑架501的底部位
于稳定轨道4的两侧竖直对称固定有支杆533,横向稳定导向轮531的两端通过横向导向轮
轴534与支杆533转动连接;支杆533的底部与侧向稳定导向轮532转动连接。
[0038] 参考图6,主轨道3的下方设有至少一个停车平台6,停车平台6包括底部与地面相连的斜坡61,斜坡61的顶部连接有平台62;平台62的高度与口字型通道的底部的高度相同。
斜坡61可以为直斜坡61、折叠斜坡61或螺旋斜坡61。根据自行单元使用停车平台的时间频
率,设定多少个独立的自行单元共用一个停车平台,合理配置停车平台数量,节约占地面
积。
[0039]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有停车平台的具有单向交通功能的悬挂式垂直循环停车场,当发挥停车场作用时,关于停车、取车过程为:
[0040] 当需要在本停车场停车时,控制行车单元行驶至停车平台6处,同时控制垂直循环停车机构使未停有车辆的车厢位于链条位置的最下方,此时人们可驾驶车辆10经斜坡61开
到平台62,再缓慢驶入自行单元5中的车厢51内,在车厢51限位带54内停止,则完成一个车厢51的停车工作;重复上述操作,直至自行单元5中所有车厢51已停满车。
[0041] 停有车辆10的自行单元5通过行驶轨道31驶入本停车场内,在连接轨道312和变轨机构33的作用下,停有车辆10的自行单元5驶入停靠轨道32内,从而完成停车过程;其中自行单元5驶入停靠轨道32内的过程为:首先自行单元5通过固定轨道311驶入连接轨道312
中,然后变轨机构33动作,带动滑轨331滑动,此时原与固定轨道311连接的连接轨道312中的单轨变成与停靠轨道32中的弧形段322连接,此时自行单元5即可通过弧形段322行驶到
停靠轨道32处。
[0042] 当需要取车时,控制停有车辆10的自行单元5驶出停靠轨道32,并进入至相应的停车平台6处,控制垂直循环停车机构停有待取目标车辆的车厢位于链条位置的最下方,此时即可将车辆10驶出车厢51,完成取车过程。其中,停有车辆10的自行单元5驶出停靠轨道32的具体过程为:首先停有车辆10的自行单元5通过停靠轨道32中的弧形段322驶入连接轨道
312中,然后变轨机构33动作,带动滑轨331滑动,此时原与弧形段322连接的连接轨道312中的单轨变成与固定轨道311连通,此时自行单元5即可通过行驶轨道31行驶到特定的停车平
台6处。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完成停车、取车过程。
[0043]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有停车平台的具有单向交通功能的悬挂式垂直循环停车场,当发挥交通作用时,将其设置在公路交通拥挤地段的上方。其两侧的停靠轨道32同样用于
提供停车位,停车、取车过程同上文内容;其中间的行驶轨道31相当于在现有公路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一个行车通道,通过停车平台6将车辆驶入车厢后,通过控制自行单元5在行驶
轨道31上行驶即可带动车辆移动,从而将车辆转移至适当位置,能够缓解交通压力。需要说明的是,当本停车场发挥交通作用时,其行驶轨道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能够同时满足长距离、短距离交通的需求,环境适应性强,易于设置。
[0044]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