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开挖护脚墙与排沟联合结构

申请号 CN202410158384.3 申请日 2024-02-04 公开(公告)号 CN117988384A 公开(公告)日 2024-05-07
申请人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志峰; 陈星; 吴志刚; 陶文斌; 李翻翻; 吴磊磊; 王晓; 张高展; 朱方华; 李明;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非开挖护脚墙与排 水 沟联合结构,路基左右两侧坡面设有护坡,护坡坡脚处设有护脚墙,所述护脚墙打入地基中,所述护脚墙外侧设有排水沟;所述护脚墙由护脚墙 板桩 构件拼接而成,所述排水沟由排水沟构件拼接而成,所述排水沟构件设有排水沟构件排水孔,所述护脚墙板桩构件设有护脚墙板桩构件排水孔,所述排水沟构件与所述护脚墙板桩构件组合后形成的排水孔是联通的。通过在填方路堤坡面相应 位置 打入护脚墙板桩构件拼接成护脚墙,然后将排水沟构件固定在护脚墙板桩构件上,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快速组装成非开挖护脚墙与排水沟联合结构,可实现节约工期、缩小征地范围等效果,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
权利要求

1.一种非开挖护脚墙与排沟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路基左右两侧坡面设有护坡,护坡坡脚处设有护脚墙,所述护脚墙被打入地基中,所述护脚墙外侧设有排水沟;
所述护脚墙由护脚墙板桩构件拼接而成,所述排水沟由排水沟构件拼接而成,所述排水沟构件设有排水沟构件排水孔,所述护脚墙板桩构件设有护脚墙板桩构件排水孔,所述排水沟构件与所述护脚墙板桩构件组合后形成的排水孔是联通的。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非开挖护脚墙与排水沟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脚墙由护脚墙板桩构件通过拼接凹槽拼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非开挖护脚墙与排水沟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由排水沟构件通过排水沟构件拼接凸起与排水沟构件拼接插槽拼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非开挖护脚墙与排水沟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构件通过挂板固定在护脚墙板桩构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非开挖护脚墙与排水沟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施工方法主要步骤如下:
1)根据路基沿线设计的排水系统,确定各段所需的护脚墙板桩构件、排水沟构件数量及构件安装高程;
2)测量放线,根据设计要求施工路基,分层填筑并压实至护脚墙顶部设计高程上方1米处,在路基两侧坡面设计位置打入护脚墙板桩构件,通过拼接凹槽拼接成护脚墙;
3)分层填筑并压实至路基顶面设计高程;
4)将排水沟构件通过挂板固定在护脚墙板桩构件上,同时保证排水沟构件排水孔与所述护脚墙板桩构件排水孔组合后处于联通状态;排水沟构件之间通过排水沟构件拼接凸起与排水沟构件拼接插槽拼接成排水沟;拼接而成的排水沟直接放置在整平的地面上或根据实际地形情况设置为悬空状态;
5)在路基两侧坡面上修筑护坡,护坡底部与护脚墙顶部相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非开挖护脚墙与排沟联合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路基防排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开挖护脚墙与排水沟联合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护脚墙是指位于填方路堤边坡坡脚处的挡土墙,护脚墙的作用是收缩坡脚或防水侵蚀坡脚。一方面,传统护脚墙、排水沟需要开挖基槽或场地平整,在临近沟塘水域附近往往无法直接施工;另一方面,传统护脚墙、排水沟常采用混凝土材料浇筑或预制安装,不仅工序多、造价高、排放高,而且消耗大量的资源不利于环保。此外,传统护脚墙和排水沟之间设有护道,需要征用土地,增大工程成本。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非开挖、普适性强、经济环保的护脚墙与排水沟联合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开挖、低碳环保、节约占地、快速施工、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的护脚墙与排水沟的联合结构。
[0004]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非开挖护脚墙与排水沟联合结构,路基左右两侧坡面设有护坡,护坡坡脚处设有护脚墙,所述护脚墙打入地基中,所述护脚墙外侧设有排水沟;
[0006] 所述护脚墙由护脚墙板桩构件拼接而成,所述排水沟由排水沟构件拼接而成,所述排水沟构件设有排水沟构件排水孔,所述护脚墙板桩构件设有护脚墙板桩构件排水孔,所述排水沟构件与所述护脚墙板桩构件组合后形成的排水孔是联通的。
[0007]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
[0008] 优选的,所述护脚墙由护脚墙板桩构件通过拼接凹槽拼接而成。
[0009] 优选的,所述排水沟由排水沟构件通过排水沟构件拼接凸起与排水沟构件拼接插槽拼接而成。
[0010] 优选的,所述排水沟构件通过挂板固定在护脚墙板桩构件上。
[0011] 优选的,所述护脚墙板桩构件与所述排水沟构件所用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
[0012] 优选的,所述非开挖护脚墙与排水沟联合结构不仅适用于路堤边坡,还适用于挖方段边坡并且在地势低洼区域排水沟可悬空设置。
[0013] 优选的,施工方法主要步骤如下:
[0014] 1)根据路基沿线设计的排水系统,确定各段所需的护脚墙板桩构件、排水沟构件数量及构件安装高程;
[0015] 2)测量放线,根据设计要求施工路基,分层填筑并压实至护脚墙顶部设计高程上方1米处,在路基两侧坡面设计位置打入护脚墙板桩构件,通过拼接凹槽拼接成护脚墙;
[0016] 3)分层填筑并压实至路基顶面设计高程;
[0017] 4)将排水沟构件通过挂板固定在护脚墙板桩构件上,同时保证排水沟构件排水孔与所述护脚墙板桩构件排水孔组合后处于联通状态;排水沟构件之间通过排水沟构件拼接凸起与排水沟构件拼接插槽拼接成排水沟;拼接而成的排水沟直接放置在整平的地面上或根据实际地形情况设置为悬空状态;
[0018] 5)在路基两侧坡面上修筑护坡,护坡底部与护脚墙顶部相接。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0] 本发明所涉及的联合结构,不仅结构简单、便于施工,而且还可以减少征地、经济环保,通过在填方路堤坡面相应位置打入护脚墙板桩构件拼接成护脚墙,然后将排水沟构件固定在护脚墙板桩构件上,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快速组装成非开挖护脚墙与排水沟联合结构,可实现节约工期、缩小征地范围等效果,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1为一种非开挖护脚墙与排水沟联合结构效果图;
[0023] 图2为护脚墙板桩构件拼接图;
[0024] 图3为排水沟构件拼接图;
[0025] 图4为排水沟构件与护脚墙板桩构件组合图
[0026] 图中:1、排水沟;1‑1、排水沟构件;1‑1‑1、排水沟构件拼接凸起;1‑1‑2、排水沟构件排水孔;1‑1‑3、挂板;1‑1‑4、排水沟构件拼接插槽;1‑2‑1、护板;1‑2‑2、平台;2、地基;3、护脚墙;3‑1、护脚墙板桩构件;3‑1‑1、拼接凹槽;3‑1‑2、护脚墙板桩构件排水孔;3‑2‑1、第一板;3‑2‑2、第二板;3‑2‑3、第三板;3‑2‑4、卡槽;4、路基;5、护坡;6、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8]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
[0029] 如图1‑4,实施例1,一种非开挖护脚墙与排水沟联合结构,包括路基4、护脚墙3与排水沟1,所述路基4左右两侧坡面设有护坡5,所述护坡5坡脚处设有护脚墙3。
[0030] 所述护脚墙3由护脚墙板桩构件3‑1拼接而成,所述护脚墙板桩构件包括设有拼接凹槽3‑1‑1的第一板3‑2‑1、作为插板的第二板3‑2‑2和位于第一板3‑2‑1与第二板3‑2‑2中间向外凸起的第三板3‑2‑3,护脚墙板桩构件3‑1的第二板3‑2‑2与相邻护脚墙板桩构件3‑1的第一板3‑2‑1的拼接凹槽3‑1‑1承插组装,所述第三板3‑2‑3正面设有护脚墙板桩构件排水孔3‑1‑2,顶部设有卡槽3‑2‑4;
[003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护脚墙板桩构件中的第三板位于中间,且向外凸起,整体呈 状,相对于平面的墙板,更抗折弯,对护坡的支撑效果更好。
[0032] 所述排水沟1由排水沟构件1‑1拼接而成,所述排水沟构件1‑1为一个集水槽,槽底为平面,两侧设有护板1‑2‑1,其中一侧的护板1‑2‑1上设有挂板1‑1‑3,挂板1‑1‑3上设有排水沟构件排水孔1‑1‑2,挂板1‑1‑3挂扣在第三板3‑2‑3顶部,且卡在卡槽3‑2‑4内,所述排水沟构件1‑1一侧设有向下凸起的排水沟构件拼接凸起1‑1‑1,另一侧设有排水沟构件拼接插槽1‑1‑4,排水沟构件1‑1的排水沟构件拼接凸起1‑1‑1与相邻排水沟构件1‑1的排水沟构件拼接插槽1‑1‑4对插组装。
[0033] 本实施例中,相邻的排水沟构件组装后,集水槽的槽底齐平,不影响排水。
[0034] 所述排水沟构件1‑1与所述护脚墙板桩构件3‑1组合后形成的排水孔6是联通的。
[0035] 所述挂板1‑1‑3顶面与第三板3‑2‑3顶面齐平。
[0036] 所述排水沟构件1‑1与所述护脚墙板桩构件3‑1整体呈垂直状。
[0037] 所述排水沟构件1‑1护板1‑2‑1两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平台1‑2‑2,所述排水沟构件拼接凸起1‑1‑1设置在一侧平台1‑2‑2的下方,排水沟构件拼接插槽1‑1‑4设置在另一侧平台1‑2‑2的侧方,两侧平台与护板形成一个C型槽口,第三板3‑2‑3卡在C型槽口内。
[0038] 上述结构可以实现排水沟构件1‑1一侧与护脚墙板桩构件3‑1全面贴合,贴合更加紧密,结构紧凑,相互之间可以起到稳定结构的作用。
[0039] 所述护脚墙板桩构件3‑1与所述排水沟构件1‑1所用材料可为高分子聚合物。
[0040] 所述非开挖护脚墙与排水沟联合结构不仅适用于路堤边坡,还适用于挖方段边坡并且在地势低洼区域排水沟可悬空设置。
[004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开挖护脚墙与排水沟联合结构施工方法,施工方法主要步骤如下:
[0042] 1)根据路基4沿线设计的排水系统,确定各段所需的护脚墙板桩构件3‑1、排水沟构件1‑1数量及构件安装高程。
[0043] 2)测量放线,根据设计要求施工路基4,分层填筑并压实至护脚墙3顶部设计高程上方1米处,在路基4两侧坡面设计位置打入护脚墙板桩构件3‑1,通过拼接凹槽3‑1‑1拼接成护脚墙3。
[0044] 3)分层填筑并压实至路基4顶面设计高程。
[0045] 4)将排水沟构件1‑1通过挂板1‑1‑3固定在护脚墙板桩构件3‑1上,同时保证排水沟构件排水孔1‑1‑2与所述护脚墙板桩构件排水孔3‑1‑2组合后处于联通状态。排水沟构件1‑1之间通过排水沟构件拼接凸起1‑1‑1与排水沟构件拼接插槽1‑1‑4拼接成排水沟1。拼接而成的排水沟1可以直接放置在整平的地面上,也可以根据实际地形情况设置为悬空状态。
[0046] 5)在路基4两侧坡面上修筑护坡5,护坡5底部与护脚墙3顶部相接。
[0047]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