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泡沫混凝土桥台台背回填的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2310937317.7 申请日 2023-07-28 公开(公告)号 CN116927091A 公开(公告)日 2023-10-24
申请人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晓亮; 陶月长;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轻质 泡沫 混凝土 桥台 台背回填的施工方法,涉及桥台台背回填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施工准备; 桥梁 台背反开挖:纵断面方向与正常路基段 接触 处开挖成台阶面,并铺设HDPE防渗 土工膜 ; 泡沫混凝土 层基底部分施工:首先清宕渣填筑换填到承台底部,然后铺设C25混凝土板、30cm级配碎石调平层,并安装Φ50mm的PVC排 水 管,铺设透水土工布; 钢 筋砼护壁施工;泡沫混凝土层浇筑:在混凝土搅拌站拌制好 水泥 粉 煤 灰 浆体,通过调整气泡的发泡量来控制泡沫混凝土的容重;路面结构及其附属施工:浇筑混凝土搭板及其 沥青 混凝土 施工;施工监测:通过埋设沉降板来观察台背的沉降;本发明将轻质泡沫混凝土用于桥台台背回填,来改善桥梁与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轻质泡沫混凝土桥台台背回填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施工准备:桥梁已施工完成并且路侧承台底部重挡墙已施工完成;
轻质泡沫混凝土试验配合比验证完成,原材料符合要求;
现场机械设备到位并已调试好、现场施工人员已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步骤s2、桥梁台背反开挖:纵断面方向与正常路基段接触处开挖成台阶面,台阶高度1米、宽度1米、纵向坡度4度,台阶上铺设HDPE防渗土工膜,其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
步骤s3、泡沫混凝土层基底部分施工:首先清宕渣填筑换填到承台底部,并检验其承载力,然后铺设C25混凝土板、30cm级配碎石调平层,并在其安装Φ50mm的PVC排管,最后铺设透水土工布,其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
步骤s4、筋砼护壁施工:在两侧分别施工30cm的钢筋砼护壁,在浇筑其基础时预留好渗水盲沟的出水空间,并预留好护壁的拉杆,以便后序连接;
步骤s5、泡沫混凝土层浇筑:在混凝土搅拌站拌制好水泥灰浆体,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调整气泡的发泡量来控制泡沫混凝土的容重;
通过检验泡沫混凝土的湿容重、流动度、标准沉陷间距、湿密度增加率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再结合现场同条件养护试评价泡沫混凝土层的强度;
单个浇注区单层浇筑泡沫混凝土时,浇注施工时间需控制在水泥浆初凝时间内;浇筑分层进行,应在下一层硬化后再进行上一层浇筑,逐层浇筑至开挖成槽的顶面;
步骤s6、路面结构及其附属施工:浇筑混凝土搭板及其沥青混凝土施工;
步骤s7、施工监测:通过埋设沉降板来观察台背的沉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泡沫混凝土桥台台背回填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在混凝土搅拌站内加入质量比为水:水泥:粉煤灰:砂=250:300:125:125的混合料,并控制搅拌物体积为30L以下时4~5min;搅拌物体积为30L‑‑50L时,5~9min;搅拌物体积为大于51L时,时间大于9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泡沫混凝土桥台台背回填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泡沫混凝土层浇注厚度控制在0.3‑0.8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泡沫混凝土桥台台背回填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泡沫混凝土层的顶部分别设置有15cmC30钢筋混凝土板、32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3cm沥青混凝土面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泡沫混凝土层桥台台背回填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15cmC30钢筋混凝土板内部包括φ12mm钢筋,且φ12mm钢筋横纵分布排列,且间隔15cm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泡沫混凝土层桥台台背回填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5cmC30钢筋混凝土板的底部设置有阶梯状凿毛,15cmC30钢筋混凝土板与泡沫混凝土层之间现场浇筑C30混凝土。

说明书全文

一种轻质泡沫混凝土桥台台背回填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提供一种轻质泡沫混凝土桥台台背回填的施工方法,涉及桥台台背回填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需高填方的桥梁建设中,在路桥结合部的桥台背、主桥与引桥间搭板下软连接等部位,常规采用低压缩比的土来进行填筑。施工时,每填筑一定量的土需进行碾压、夯实,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下一层填筑、碾压、夯实,填筑达到设计标高后,需经过较长时间的工后沉降期才能进行路面结构层铺设。由于工后沉降期较长,这与桥梁建设的时效性、工程的经济性矛盾。
[0003] 当高速公路路桥台背回填较高时,普通回填料自重大,对桥台的侧压较大,易产生差异沉降,且桩柱式桥台的挡墙过高,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也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将轻质泡沫混凝土用于桥台台背回填,来改善桥梁与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经过实践和总结得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06] 一种轻质泡沫混凝土桥台台背回填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步骤s1、施工准备:桥梁已施工完成并且路侧承台底部重力式挡墙已施工完成;
[0008] 轻质泡沫混凝土试验配合比验证完成,原材料符合要求;
[0009] 现场机械设备到位并已调试好、现场施工人员已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0010] 步骤s2、桥梁台背反开挖:纵断面方向与正常路基段接触处开挖成台阶面,台阶高度1米、宽度1米、纵向坡度4度,台阶上铺设HDPE防渗土工膜,其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
[0011] 步骤s3、泡沫混凝土层基底部分施工:首先清宕渣填筑换填到承台底部,并检验其承载力,然后铺设C25混凝土板、30cm级配碎石调平层,并在其安装Φ50mm的PVC排管,最后铺设透水土工布,其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
[0012] 步骤s4、筋砼护壁施工:在两侧分别施工30cm的钢筋砼护壁,在浇筑其基础时预留好渗水盲沟的出水空间,并预留好护壁的拉杆,以便后序连接;
[0013] 步骤s5、泡沫混凝土层浇筑:在混凝土搅拌站拌制好水泥灰浆体,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调整气泡的发泡量来控制泡沫混凝土的容重;
[0014] 通过检验泡沫混凝土的湿容重、流动度、标准沉陷间距、湿密度增加率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再结合现场同条件养护试评价泡沫混凝土层的强度;
[0015] 单个浇注区单层浇筑泡沫混凝土时,浇注施工时间需控制在水泥浆初凝时间内;浇筑分层进行,应在下一层硬化后再进行上一层浇筑,逐层浇筑至开挖成槽的顶面;
[0016] 步骤s6、路面结构及其附属施工:浇筑混凝土搭板及其沥青混凝土施工;
[0017] 步骤s7、施工监测:通过埋设沉降板来观察台背的沉降;
[0018] 待桥梁施工完成后,对台背进行反开挖,形成台阶段;承台底部以下位置换填清宕渣,并对泡沫混凝土底部进行处理;然后施工其两侧的钢筋砼护壁,分层浇筑泡沫混凝土;最后施工路面结构及其附属工程。
[0019] 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步骤s5中,在混凝土搅拌站内加入质量比为水:水泥:粉煤灰:砂=250:300:125:125的混合料,并控制搅拌物体积为30L以下时4~5min;搅拌物体积为30L‑‑50L时,5~9min;搅拌物体积为大于51L时,时间大于9min。
[0020] 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泡沫混凝土层浇注厚度控制在0.3‑0.8m。
[0021] 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泡沫混凝土层的顶部分别设置有15cmC30钢筋混凝土板、32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3cm沥青混凝土面层
[0022] 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15cmC30钢筋混凝土板内部包括φ12mm钢筋,且φ12mm钢筋横纵分布排列,且间隔15cm设置。
[0023] 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15cmC30钢筋混凝土板的底部设置有阶梯状凿毛,15cmC30钢筋混凝土板与泡沫混凝土层之间现场浇筑C30混凝土。
[0024] 有益效果:
[0025] 桥台台背采用泡沫混凝土作为路基填料,大大减轻了台后回填料的自重,从而降低了地基承载力要求,部分路段地基甚至无需进行特殊处理。同时,当台后填方越高、自重越大时,桥台柱所受的侧压力也就越大,这就大大影响了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度。由于桥台台背回填施工工作面较狭窄,采用压路机施工困难较大,且不易压实。采用泡沫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可利用其整体性好的特点将两相邻构造物结合成一个整体,无需考虑其压实度的问题。采用泡沫混凝土能更好的控制沉降,公路运营多年后不易造成桥头“跳车”现象。附图说明
[002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 图1为本发明泡沫混凝土台背回填立面图;
[0028] 图2为本发明泡沫混凝土断面示意图;
[0029]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0030] 图4为本发明泡沫混凝土台背回填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32]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0033] 实施例1
[0034] 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一种轻质泡沫混凝土桥台台背回填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 步骤s1、施工准备:桥梁已施工完成并且路侧承台底部重力式挡墙已施工完成;
[0036] 轻质泡沫混凝土试验配合比验证完成,原材料符合要求;
[0037] 现场机械设备到位并已调试好、现场施工人员已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0038] 步骤s2、桥梁台背反开挖:纵断面方向与正常路基段接触处开挖成台阶面1,台阶高度1米、宽度1米、纵向坡度4度,台阶面1上铺设HDPE防渗土工膜,其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
[0039] 步骤s3、泡沫混凝土层8基底部分施工:首先清宕渣填筑2换填到承台底部,并检验其承载力,然后铺设C25混凝土板3、30cm级配碎石调平层4,并在其安装Φ50mm的PVC排水管5,最后铺设透水土工布6,其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
[0040] 步骤s4、钢筋砼护壁7施工:在两侧分别施工30cm的钢筋砼护壁7,在浇筑其基础时预留好渗水盲沟的出水空间,并预留好护壁的拉杆,以便后序连接;
[0041] 步骤s5、泡沫混凝土层8浇筑:在混凝土搅拌站拌制好水泥粉煤灰浆体,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调整气泡的发泡量来控制泡沫混凝土的容重;在混凝土搅拌站内加入质量比为水:水泥:粉煤灰:砂=250:300:125:125的混合料,并控制搅拌物体积为30L以下时4~5min;搅拌物体积为30L‑‑50L时,5~9min;搅拌物体积为大于51L时,时间大于9min。对应搅拌物体积选择合适时间,常取各个时间段的中位数。
[0042] 通过检验泡沫混凝土的湿容重、流动度、标准沉陷间距、湿密度增加率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再结合现场同条件养护试块评价泡沫混凝土层8的强度;
[0043] 单个浇注区单层浇筑泡沫混凝土时,浇注施工时间需控制在水泥浆初凝时间内;浇筑分层进行,应在下一层硬化后再进行上一层浇筑,逐层浇筑至开挖成槽的顶面;单层泡沫混凝土浇注厚度控制在0.3‑0.8m。
[0044] 步骤s6、路面结构及其附属施工:浇筑混凝土搭板及其沥青混凝土施工;
[0045] 步骤s7、施工监测:通过埋设沉降板来观察台背的沉降;
[0046] 如图2所示,所述泡沫混凝土层8的顶部分别设置有15cmC30钢筋混凝土板9、32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0、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1、13cm沥青混凝土面层12。
[0047] 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15cmC30钢筋混凝土板9内部包括φ12mm钢筋13,且φ12mm钢筋13横纵分布排列,且间隔15cm设置。
[0048] 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15cmC30钢筋混凝土板9的底部设置有阶梯状凿毛,15cmC30钢筋混凝土板9与泡沫混凝土层8之间现场浇筑C30混凝土14。
[0049] 桥台台背采用泡沫混凝土作为路基填料,大大减轻了台后回填料的自重,从而降低了地基承载力要求,部分路段地基甚至无需进行特殊处理。同时,当台后填方越高、自重越大时,桥台柱所受的侧压力也就越大,这就大大影响了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度。由于桥台台背回填施工工作面较狭窄,采用压路机施工困难较大,且不易压实。采用泡沫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可利用其整体性好的特点将两相邻构造物结合成一个整体,无需考虑其压实度的问题。
[005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0051]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