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入式抗车辙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2210781009.5 申请日 2022-07-04 公开(公告)号 CN114960320A 公开(公告)日 2022-08-30
申请人 南通交融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余兵; 胥建军; 成志祥; 王文勇; 朱熔华;
摘要 本 申请 涉及本申请涉及一种灌入式抗车辙路面及其施工方法,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一种灌入式抗车辙路面,包括 基层 和位于基层上方的灌注层,所述灌注层包括 沥青 和灌注于沥青内的 水 泥浆料;所述基层包括若干预制 块 ;所述预制块的其中一侧设置有 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设置有连接块;所述预制块背离连接杆的一侧的 侧壁 设置有供另一预制块的连接杆和连接块容纳的连接孔;所述预制块的上表面设。预制块通过预制制成,有利于缩短施工周期。
权利要求

1.一种灌入式抗车辙路面,包括基层和位于基层上方的灌注层(1),所述灌注层(1)包括沥青和灌注于沥青内的泥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包括若干预制(2);所述预制块(2)的其中一侧设置有连接杆(261),所述连接杆(261)设置有连接块(2611);所述预制块(2)背离连接杆(261)的一侧的侧壁设置有供另一预制块(2)的连接杆(261)和连接块(2611)容纳的连接孔(27);所述预制块(2)的上表面设置有与连接孔(27)相通的让位孔(28);所述灌注层(1)的沥青可由让位孔(28)移动至连接孔(2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入式抗车辙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块(2)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插接杆(21),所述插接杆(21)设置有延伸杆(211),所述延伸杆(211)远离插接杆(21)的一端沿插接杆(21)的径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灌入式抗车辙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层(1)内设置有连结网(22),所述插接杆(21)的上端插设于连结网(22)的网孔内;所述插接杆(21)设置有用于压紧连结网(22)的压紧杆(2121)。
4.根据权利要求3述的一种灌入式抗车辙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杆(2121)设置有套设于插接杆(21)上的对接环(212);所述插接杆(21)螺纹连接有用于与对接环(212)的上侧抵紧的抵紧套筒(2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入式抗车辙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611)转动设置有抵接板(3),所述连接孔(27)的内侧壁设置有供抵接板(3)转动的抵接槽(271);所述连接块(2611)设置有用于与抵接板(3)背离对应的连接杆(261)的一侧的侧壁抵接的限位块(4);所述抵接槽(271)与让位孔(28)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灌入式抗车辙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4)沿连接杆(261)的轴向滑移设置有固定杆(411),所述抵接板(3)设置有供固定杆(411)的一端插设的固定孔(31);所述固定杆(411)设置有用于驱动固定杆(411)向抵接板(3)方向移动的弹性件(4112);当所述抵接板(3)与限位块(4)抵接时,所述固定孔(31)与固定杆(411)对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入式抗车辙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块(2)沿自身宽度方向的其中一侧的侧壁设置有插接块(23),另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另一所述预制块(2)的插接块(23)插接配合的插接槽(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灌入式抗车辙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块(2)的上表面向下贯穿开设有与插接槽(24)相通的安装孔(25),所述插接块(23)设置有与安装孔(25)对齐的对接孔(231);所述安装孔(25)和对接孔(231)内共同插接有预固杆(25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入式抗车辙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块(2)位于连接杆(261)的位置设置有连接筒体(26),所述连接杆(261)与连接筒体(26)的内侧壁螺纹连接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灌入式抗车辙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步骤:
整平:对施工位置进行整平;
铺设基层:将预制块(2)调运至整平后的位置,并将预制块(2)相互拼装形成基层;
铺设灌注层(1):在基层的上表面铺设沥青并灌注水泥浆料。

说明书全文

一种灌入式抗车辙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灌入式抗车辙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灌入式路面是一种新型路面结构,也称为半柔性路面,其具有抗车辙、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0003] 灌入式路面施工时,先通过铣刨机将原路面刮去;然后铺设大空隙沥青混合料,并将沥青混合料碾压平整;然后向碾压平整的沥青路面灌注专用的泥浆料;待水泥浆料凝固后即可正常通车。灌注的水泥浆料可沿沥青混合料之间的间隙流动并填充于沥青混合料之间的间隙。水泥浆料凝固后所形成的沥青水泥层结构既具有沥青的柔性,又具有水泥的刚性,有利于减小车辙发生的可能性。
[0004]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原路面经过车辆长时间碾压后结构更加稳定,沉降变形的可能性减小,从而可减小在其表面铺设的沥青水泥层发生沉降或开裂等的可能性。但是,在新规划的地区或对土路改造时,需要预先铺设混凝土面层,然后再在凝固后的混凝土路面层的表面施工沥青水泥层,通过利用混凝土路面层的结构的稳定性减小沥青水泥层发生开裂的可能性;但是,混凝土路面层凝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导致施工周期较长,故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0005]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灌入式抗车辙路面及其施工方法,以改善路面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0006]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灌入式抗车辙路面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灌入式抗车辙路面,包括基层和位于基层上方的灌注层,所述灌注层包括沥
青和灌注于沥青内的水泥浆料;所述基层包括若干预制;所述预制块的其中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有连接块;所述预制块背离连接杆的一侧的侧壁设置有供另一预制块的连接杆和连接块容纳的连接孔;所述预制块的上表面设置有与连接孔相通的让位孔;所述灌注层的沥青可由让位孔移动至连接孔内。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层施工时,将若干预制块依次排列,并使连接杆插入相邻另一预制块的连接孔内;最后,在铺设完成的预制块的上表面铺设沥青并灌注水泥浆料;沥青和水泥浆料可向下经让位孔流至连接孔内,以填充连接杆与连接孔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当沥青和水泥浆料凝固后,连接杆与连接孔的内侧壁之间保持固定,从而可使全部的预制块之间相互固定,以提高预制块形成的基层的结构的稳定性。预制块通过预制制成,有利于缩短施工周期。
[0008] 另一方面,预制块铺设施工后,利用灌注层的沥青和水泥浆料进行进一步的加固连接,有利于减少单独对基层加固的施工步骤,从而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同时,水泥浆料可填补预制块之间的间隙,以进一步减小预制块之间发生相对移动的可能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预制块之间保持相对固定的稳定性。
[0009] 可选的,所述预制块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插接杆,所述插接杆设置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远离插接杆的一端沿插接杆的径向延伸。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灌注层施工完成后,插接杆和延伸杆均位于灌注层内,以限制灌注层沿水平方向或高度方向相对于预制块的移动,有利于提高灌注层与预制块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减小灌注层开裂或脱落的险。
[0011] 可选的,所述灌注层内设置有连结网,所述插接杆的上端插设于连结网的网孔内;所述插接杆设置有用于压紧连结网的压紧杆。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杆可将连结网压紧在延伸杆上,以使连结网与插接杆固定。连结网可提高插接杆与灌注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以进一步提高灌注层与预制块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连结网可提高灌注层自身的结构强度,以进一步减小灌注层产生车辙或发生开裂的风险。
[0013] 可选的,所述压紧杆设置有套设于插接杆上的对接环;所述插接杆螺纹连接有用于与对接环的上侧抵紧的抵紧套筒。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抵紧套筒,可抵紧对接环,从而可使压紧杆压紧连结网,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省。另一方面,插接杆的外周壁设置有螺纹,有利于增大插接杆与灌注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灌注层与预制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0015] 可选的,所述连接块转动设置有抵接板,所述连接孔的内侧壁设置有供抵接板转动的抵接槽;所述连接块设置有用于与抵接板背离对应的连接杆的一侧的侧壁抵接的限位块;所述抵接槽与让位孔相通。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杆插入连接孔内后,由让位孔拨动抵接板,以使抵接板转动至抵接槽内,并使抵接板与限位块抵接。灌注层的沥青和水泥浆料可填补抵接板与抵接槽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限位块可使抵接板与沥青保持抵紧,减小连接杆向连接孔的外部移动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提高相邻预制块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0017] 可选的,所述限位块沿连接杆的轴向滑移设置有固定杆,所述抵接板设置有供固定杆的一端插设的固定孔;所述固定杆设置有用于驱动固定杆向抵接板方向移动的弹性件;当所述抵接板与限位块抵接时,所述固定孔与固定杆对齐。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板向抵接槽内转动时,抵接板可与固定杆的端壁抵接,以抵推固定杆;当抵接板与限位块抵接时,固定孔与固定杆对齐,弹性件可驱动固定杆自动插入固定孔内,以固定抵接板,有利于提高抵接板位于抵接槽内的稳定性。
[0019] 可选的,所述预制块沿自身宽度方向的其中一侧的侧壁设置有插接块,另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另一所述预制块的插接块插接配合的插接槽。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块与插接槽插接配合,有利于限制相邻的两个预制块之间沿上下方向或沿预制块自身的长度方向的相对移动,有利于提高相邻两个预制块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插接块与插接槽之间插接配合,有利于提高连接杆与连接孔之间配合的准确性,以减小连接杆的其中一侧或连接块的其中一侧与连接孔的内侧壁抵接而导致沥青或水泥浆料难以充分填充于连接孔内的可能性。
[0021] 可选的,所述预制块的上表面向下贯穿开设有与插接槽相通的安装孔,所述插接块设置有与安装孔对齐的对接孔;所述安装孔和对接孔内共同插接有预固杆。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固杆的一端与对接孔插接配合,另一端与安装孔插接配合,以限制相邻两个预制块沿预制块自身的宽度方向的移动,以对相邻的两个预制块预固定,有利于减小预制块在灌注层铺设过程中发生错位移动的可能性。
[0023] 可选的,所述预制块位于连接杆的位置设置有连接筒体,所述连接杆与连接筒体的内侧壁螺纹连接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制块运输时,可将连接杆拆下,以减小预制块的占用的空间,同时有利于减小连接杆在运输过程中因预制块之间相互误碰而发生弯曲变形的风险。当预制块运送至施工场地后,将连接杆旋入连接筒体内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0025]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灌入式抗车辙路面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灌入式抗车辙路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整平:对施工位置进行整平;
铺设基层:将预制块调运至整平后的位置,并将预制块相互拼装形成基层;
铺设灌注层:在基层的上表面铺设沥青并灌注水泥浆料。
[002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层由预制块拼接形成,有利于缩短施工周期,便于提高施工效率。
[0027]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预制块通过预制制成,有利于缩短施工周期,便于提高施工效率;
2.插接杆与连结网配合,有利于提高灌注层与基层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有利于
提高灌注层自身的结构强度;
3.抵接板与限位块配合,可提高连接杆与连接孔的内侧壁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
有利于减小相邻两个预制块之间发生相对移动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灌入式抗车辙路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是移除图1中的灌注层后的示意图。
[0030]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0031] 图4移除连结网,用于展示相邻预制块之间连接状态的示意图。
[0032] 图5是沿图4中B‑B线的剖视示意图。
[0033] 图6是图5中的C部放大图。
[0034] 图7是用于展示抵接板与固定杆之间配合关系的示意图。
[0035] 图中,1、灌注层;2、预制块;21、插接杆;211、延伸杆;212、对接环;2121、压紧杆;213、抵紧套筒;22、连结网;23、插接块;231、对接孔;24、插接槽;25、安装孔;251、预固杆;
26、连接筒体;261、连接杆;2611、连接块;27、连接孔;271、抵接槽;28、让位孔;3、抵接板;
31、固定孔;4、限位块;41、滑动孔;411、固定杆;4111、安装板;4112、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7] 一种灌入式抗车辙路面,参照图1,包括基层和铺设于基层的上表面的灌注层1。灌注层1包括沥青和水泥浆料;本实施例中,沥青为大空隙沥青混合料,水泥浆料为具有高流动性的特种水泥基灌浆材料。灌注层1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刚性,有利于减小产生车辙的可能性。
[0038] 参照图1和图2,基层包括若干相互拼接的预制块2;本实施例中,预制块2为混凝土预制块。全部的预制块2沿预制块2自身的宽度方向依次首尾相连排列。预制块2设置有插接杆21;插接杆21的其中一端浇筑连接于预制块2的上表面,另一端向上延伸设置,以供被浇筑于灌注层1内。
[0039] 参照图2和图3,预制块2的上表面设置有连结网22;插接杆21的上端插设于连结网22的网孔内。插接杆21的周壁焊接固定有延伸杆211,延伸杆211位于连结网22的下方,且延伸杆211远离插接杆21的一端沿插接杆21的径向延伸设置,以支撑连结网22。插接杆21设置有对接环212和抵紧套筒213,对接环212套设于插接杆21上且对接环212位于连结网22的上方,抵紧套筒213位于对接环212的上方且抵紧套筒213与插接杆21螺纹连接。对接环212的外周壁焊接固定有压紧杆2121;本实施例中,压紧杆2121的下侧的侧壁位于对接环212的下端壁的下方。转动抵紧套筒213,抵紧套筒213可抵紧对接环212,从而使压紧杆2121压紧连结网22,以固定连结网22。
[0040] 参照图4和图5,预制块2设置有插接块23,插接块23位于预制块2沿自身宽度方向的其中一侧的侧壁,且插接块23与预制块2一体成型。预制块2的另一侧的侧壁一体成型有插接槽24,插接槽24与插接块23对齐。预制块2相互拼接时,可使插接块23插设于另一预制块2的插接槽24内;插接块23的每一侧的侧壁均与插接槽24的对应一侧的内侧壁相互贴合,以使对应的两个预制块2之间相互预固定。预制块2位于插接槽24的位置的上表面向下开设有安装孔25,安装孔25与插接槽24相通;插接块23沿上下方向贯穿开设有对接孔231,对接孔231与安装孔25对齐,且对接孔231的内径与安装孔25的内径相等。安装孔25内插设有预固杆251,预固杆251的下端插设于对接孔231内,以限制插接块23向插接槽24的外部的移动。
[0041] 参照图5和图6,预制块2沿自身宽度方向的其中一侧的侧壁一体浇筑有连接筒体26,连接筒体26的轴向沿预制块2的宽度方向设置。连接筒体26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连接杆
261,连接杆261远离连接筒体26的一端沿预制块2的宽度方向向背离预制块2的方向延伸;
连接杆261远离对应的预制块2的一端的端壁焊接固定有连接块2611。预制块2背离自身的连接杆261的一侧的侧壁一体成型有连接孔27;当插接块23插设于插接孔内时,连接杆261和连接块2611插设于对应的预制块2的连接孔27内。
[0042] 参照图5和图6,预制块2位于连接孔27位置的上表面向下开设有让位孔28,让位孔28与连接孔27相通。连接块2611朝向连接杆261方向的侧壁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抵接板3;
销轴的轴向沿让位孔28的深度方向设置,抵接板3可向背离连接杆261的方向转动。连接孔
27的内侧壁开设有供抵接板3转动的抵接槽271,抵接槽271与让位孔28相通,以便于拨动抵接板3。本实施例中,抵接板3的厚度方向沿抵接板3自身的转动方向设置。
[0043] 参照图5和图7,连接块2611位于抵接板3背离连接杆261的一侧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块4;本实施例中,限位块4与连接块2611一体成型;在另一实施例中,限位块4也可以与抵接块焊接。限位块4沿连接杆261的轴向贯穿开设有滑动孔41,滑动孔41的内侧壁滑移连接有固定杆411,固定杆411的两端均位于滑动孔41的外部。固定杆411背离抵接板3的一端的端壁焊接固定有安装板4111。固定杆411设置有弹性件4112;弹性件4112包括弹簧。弹性件4112套设于固定杆411上,且弹性件4112位于限位板与安装板4111之间的位置。弹性件4112的其中一端与限位块4焊接固定,另一端与安装板4111焊接固定。
[0044] 参照图6和图7,抵接板3沿其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固定孔31。当抵接板3向抵接槽271内转动时,抵接板3可与固定杆411远离安装板4111的一端的端壁抵接,以抵推固定杆
411,从而使弹性件4112发生弹性变形;当抵接板3转动至抵接槽271内后,抵接板3与限位块
4抵接,且固定孔31与固定杆411对齐,弹性件4112可驱动固定杆411向固定孔31内滑动,以使固定杆411远离安装板4111的一端插入固定孔31内,以固定抵接板3。
[0045]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预制块2相互拼接完成后,由让位孔28拨动抵接板3,以使抵接板3转动至抵接槽
271内,并使固定杆411插入固定孔31内;然后放置连结网22,并安装对接环212和抵紧套筒
213,以固定连结网22;最后铺设沥青并灌注水泥浆料以形成灌注层1。灌注层1的沥青和水泥浆料可填充于抵接槽271和连接孔27内,以固定抵接板3和连接杆261,从而使相邻的两个预制块2之间保持相对固定,以提高基层的稳定性。预制块2可在工厂内提前预制,有利于缩短施工周期。
[0046]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灌入式抗车辙路面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的步骤:S1、整平:对施工位置进行整平并使用振捣设备振捣;
S2、铺设基层:在整平后的位置铺设砂浆并找平;然后将预制块2调运至找平后的砂浆的上方,同时将预制块2相互拼装形成基层;
S21、铺设连结网22并安装对接环212和抵紧套筒213;
S3、铺设灌注层1:在基层的上表面铺设沥青,并使沥青充分填充于让位孔28、连接孔27和抵接槽271内;然后随沥青振捣、压实以形成沥青层;然后向沥青层的上表面灌注水泥浆料,并进一步振捣沥青层;最后刮除多余的水泥浆料;待水泥浆料凝固定型后,即可通车。
[0047]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