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严寒地区沥青路面防裂的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2210525858.4 申请日 2022-05-16 公开(公告)号 CN114808586B 公开(公告)日 2024-03-15
申请人 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利宏; 王小龙; 孙立君; 段垒文; 高润拴; 刘学义; 赵宇成; 岳志强; 辛懿韬;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一种用于严寒地区 沥青 路面防裂的施工方法,本发明铺设方案设计分为干燥地段和 沼泽 泥浆地段设计,干燥地段设计的公路施工步骤从下至上依次为 水 泥稳定砂砾底 基层 、 水泥 稳定碎石基层、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AC‑20C沥青下 面层 、防裂基布层、AC‑16C沥青上面层;沼泽泥浆地段设计的公路施工步骤从下至上依次为填石 块 底层、打入水泥桩、 找平层 、水泥桩 钢 筋 混凝土 层、AC‑20C沥青下面层、防裂基布层、AC‑16C沥青上面层;或为填石块底层、打入水泥桩、找平层、水泥桩 钢筋 混凝土 层、AC‑16C沥青上面层。本发明能解决传统沥青路面出现的路面唧浆、基层损坏、路面网裂沉陷等病害问题,改善在严寒地区路面状态,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严寒地区沥青路面防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施工准备:开工前应准备与其施工相配套的机械、工具,同时对需要公路施工路段进行提前调查,分为干燥地段和沼泽泥浆地段调查,根据路面的宽度、纵坡、横坡、平面线形进行铺设方案设计,铺设方案设计分为干燥地段和沼泽泥浆地段设计;
干燥地段设计的公路施工步骤从下至上依次为泥稳定砂砾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防裂基布层、AC‑20C沥青下面层、AC‑16C沥青上面层;
或为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AC‑20C沥青下面层、防裂基布层、AC‑16C沥青上面层;
沼泽泥浆地段设计的公路施工步骤从下至上依次为填石底层、打入水泥桩、找平层、水泥桩混凝土层、AC‑20C沥青下面层、防裂基布层、AC‑16C沥青上面层;
或为填石块底层、打入水泥桩、找平层、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AC‑16C沥青上面层;
(2)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或填石块底层、打入水泥桩的施工:分为干燥地段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和沼泽泥浆地段的填石块底层、打入水泥桩的施工;
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的施工:
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中级配砂砾的粒径比例为:0~2.36mm:2.36~4.75mm:4.75~
9.5mm:9.5~19mm:19~26.5mm=25%:12%:19%:24%:20%;
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中各组份重量比为:级配砂砾:水泥:聚丙烯纤维=100: 4.17:
3
2.56;最大干密度2.252g/cm,含水量5~6.3%;
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的混合料经搅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检测、完成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的施工;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厚度20cm;
沼泽泥浆地段的填石块底层、打入水泥桩的施工包括如下步骤:
(a)填石块底层:在沼泽泥浆地段,桩基点周边的路基设计地面底层填石块,石块的长、宽、高为大于40cm×30cm×30cm,压实填石块底层,填石块底层的上端面高度为:
填石块底层的上端面>沼泽泥浆地段的水面>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的上端面;
 (b)打入水泥桩;在设计的桩基点打入水泥桩,打入水泥桩长度2.5~3m、边长或直径
30cm,相邻打入水泥桩的桩距为2~2.5m,各打入水泥桩上端面在同一平面上,各打入水泥桩上端面高于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的上端面;
(c)在各打入水泥桩周边填石块并压实填石块底层;填石块底层的横路面两纵边为梯形面,梯形面上端延伸至对应侧设计的路基侧边外0.5~0.1m,
(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或找平层、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施工:分为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和沼泽泥浆地段的找平层、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施工:
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料:级配碎石比例0~
2.36mm:2.36~4.75mm:4.75~9.5mm:9.5~19mm:19~26.5mm=24%:13%:20%:25%:18%;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各组份重量比为:级配砂砾:水泥:聚丙烯纤维=100: 5.26:2.56;
3
最大干密度2.252g/cm,含水量5~6.3%;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混合料经搅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检测、完成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的施工;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厚度20cm;
沼泽泥浆地段的找平层、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施工包括如下步骤:
(a)在填石块底层的上端面的石块接缝中用粒径2~22mm 的碎石填满压实,使填石块底层的上端面形成无缝的找平层;
(6)在沼泽泥浆地段的找平层上端的各打入水泥桩上端面上纵路面设竖向钢筋和横路面的横竖向钢筋,横、竖向钢筋的直径为2.5~3.2cm,竖向钢筋的两端延伸至对应侧的干燥地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边内2~4m,横向钢筋的两端延伸至对应侧的路基边外0.2~0.5m,横、竖向钢筋的交点下端位于一个对应打入的打入水泥桩的上端面上且横、竖向钢筋在交点处焊成一体;
(b)在横、竖向钢筋上端面设钢筋网,钢筋网与对应处的横、竖向钢筋绑扎成一体,钢筋网的钢筋直径1.5~2cm,钢筋网的网格17×17cm,在横、竖向钢筋和钢筋网的横向边置模板,在横、竖向钢筋和钢筋网的纵向边在对应的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对应边面上且设模板,横、竖向边的模板内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的配比为Kg/m³:水泥 :砂 :碎石 :水 :外加剂=417 :770 :1063:150:
4.587;
对浇筑的混凝土层养生,拆模后,形成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纵向两边与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及AC‑20C沥青下面层的对应两边对接,且对接缝设有粘接的水泥砂浆或沥青;
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厚度20cm;
(4)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的施工: 在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上端铺设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
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中的各组份重量比为:级配碎石比例0~2.36mm:2.36~
4.75mm:9.5~19mm:19~26.5mm:0~4.75mmRAP:9.5~19mmRAP:9.5~26.5mmRAP:矿粉:聚丙烯纤维=7%:5%:11%:32%:11%:10%:18%:3.5%:2.5%;
式中RAP为旧路面铣刨回收沥青混合料;
沥青用量占各组份总重量的4%,沥青为90号A级道路沥青;
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材料经拌和站拌和、运输、现场摊铺、现场碾压和养生,形成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厚度10cm;
(5)AC‑20C沥青下面层的施工:在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的上端面和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上端面铺设AC‑20C沥青下面层;
AC‑20C沥青下面层配料:碎石比例0~2.36mm:2.36~4.75mm:4.75~9.5mm:9.5~
19mm:19~26.5mm:矿粉:聚丙烯纤维=25%:6%:27%:27.5%:7%:5%:2.5%,沥青用量占各组份总重量的4.6%,沥青为改性I‑C改性沥青;
在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的上端面和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上端面均匀涂设粘结剂,粘结剂用量为每平方米0.2L~0.25 L;
AC‑20C沥青下面层材料经拌和站拌和、运输、现场摊铺、现场碾压和养生,形成AC‑20C沥青下面层;
位于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上端面的AC‑20C沥青下面层厚度7cm;
位于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上端面的AC‑20C沥青下面层的上端面与相邻的干燥地段的AC‑20C沥青下面层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上;
(6)防裂基布层施工:在AC‑20C沥青下面层的上端面铺设防裂基布层,包括:
(a) AC‑20C沥青下面层的上端面处理:铺设防裂基布前,应将AC‑20C沥青下面层的上端面表面清扫干净,并且将上端面表面上个别尖锐、突兀部位予以铲平,清扫完毕的上端面应平整、坚固;
(b)透层油撒布:上端面处理结束后,采用沥青洒布车进行透层油撒布,撒布量控制在
0.6~0.8Kg/㎡;
(c)粘结剂撒布:粘结剂宜在透层油撒布第二天进行撒布,洒布车内的沥青温度宜控制在145℃~155℃,撒布量控制在1.0~1.4Kg/㎡,撒布宽度要宽于防裂基布边部5±1cm为宜,确保防裂基布横向搭接处粘结质量
(d)防裂基布铺设与碾压:喷洒粘结剂后及时采用铺设机械进行防裂基布铺设,铺设应使防裂基布平整均匀,使防裂基布的绒毛面均匀地与洒布粘结剂的路面粘结,防裂基布光滑的一面向上,防裂基布连接采用搭接方式,搭接时横向搭接量10~15cm,纵向搭接量5~
10cm,防裂基布纵向搭接时,搭接的方向与沥青混合料摊铺车的行进方向一致,防裂基布同断面横向搭接时,将后一端压在前一端之下,接头应错开大于5m的距离;
防裂基布摊铺后,需要使用自重25t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防裂基布铺设后要进行静压
1~2遍,碾压时要保证碾压重叠1/2~1/3宽度轮迹;
(6)AC‑16C沥青上面层的施工:在防裂基布层上端面铺设AC‑16C沥青上面层,AC‑16C沥青上面层配料重量比为:级配碎石比例0~2.36mm:2.36~4.75mm:4.75~
9.5mm:9.5~19mm:矿粉:聚丙烯纤维=34%:11%:23%:25.5%:4.5%:2%;沥青用量为4.6%,沥青为改性I‑C改性沥青;
干燥地段的AC‑16C沥青上面层厚度为5cm;在沼泽泥浆地段的AC‑16C沥青上面层的上端面与干燥地段的AC‑16C沥青上面层的上端面齐平;
AC‑16C沥青上面层材料经拌和站拌和、运输、粘结剂撒布、现场摊铺、现场碾压和养生,形成AC‑16C沥青上面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或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混合料经搅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为:
采用WDB800G水泥稳定碎石拌和机拌和;气温大于30℃时,水泥进入拌缸温度低于50℃;气温低于15℃时,水泥进入拌缸温度大于10℃,拌合时间应大于15S,混合料含水量6%,天气炎热气温大于30℃或运距大于2Km时,混合料含水量为6.5 7.0%;
~
混合料运输车装料按照前、后中位置装料,装好料后采用篷布将车厢体覆盖严密,直到摊铺机前准备卸料时方可打开;并匀速30公里/小时行驶,禁止急刹车,避免表面破坏混合料从装车到运输至施工现场,运输和摊铺时间低于1h;
摊铺速度3m/min,采用单机全宽摊铺方式,单幅宽度8.5米,基层厚度20cm,平均每分钟摊铺11.5t;
混合料经摊铺和整形后,立即在全宽范围内采用试验段总结确定的碾压工艺进行压实,振动碾压时应按由低向高、由路线边缘到路中心、由轻到重的原则逐次进行,并成梯状延伸,半幅碾压结束后压路机应按梯形斜状回压一遍,保证接头的平顺;每次碾压路基的纵向长度不少于40m;
初压:初压第一遍时采用静压,第二遍、第三遍开启振动弱振,碾压速度控制在1.5~
2km/h,初压遍数大于3遍,碾压时后轮重叠1/2轮宽;
复压:采用震动压路机强振3~4遍后,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开始,压路机碾压段的总长度为60~80m,压路机组合碾压时宜安排每一台压路机作全宽碾压;
终压:复压之后立即进行终压,采用胶轮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1 2遍,~
消除轮迹,压实度需达到重型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容重的98%以上,碾压过程中混合料表面层应始终保持湿润;
碾压结束后及时检测压实度,压实度达低于设计要求及时补压;
碾压完成后立即进行养生,养生期间封闭交通,养生采用土工布进行覆盖,并进行洒水养生,养生时间大于7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 中在各打入水泥桩周边填石块并压实填石块底层为:用Yz36单钢轮压路机静压2遍,碾压速度1.5~1.7km/h,保证平整度后,强振2遍,静压2遍,碾压速度2.0~2.5km/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或AC‑
20C沥青下面层、或AC‑16C沥青上面层材料分别经拌站拌和、运输、现场摊铺、现场碾压和养生为:
各沥青层施工在完成路肩、中央分隔带回填土和草皮的覆盖之后进行;
沥青加热温度160~165℃,改性沥青现场制作温度165~170℃,成品改性沥青加热温度165~174℃,集料加热温度190~220℃,混合料出厂温度170~185℃;
聚丙烯纤维在拌制料出机前加入,加入聚丙烯纤维的拌制料再拌和3~4分钟;
拌制出厂的沥青混合料,通过目测的方法逐车检查,保证混合料均匀一致,颜色黑亮、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粗、细集料分离现象,拌和站控制室以总量控制,以各仓用量及各仓级配计算平均施工级配、油石比并与施工厚度和抽提结果进行校核;
热拌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车厢四周采用加装保温层,顶面覆盖苫布被保温材料,应将运输车车箱板清理光洁后涂抹薄层植物油与水的混合液,油:水=1:3;
拌和机向运输车装料时,运输车应前后移动,第1、2次装料分别在车厢两端,第3次装料在车厢中部;
摊铺温度160~174℃,根据层面的宽度,两台摊铺机一台拼装为5.5m,另一台拼装为
6m,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相隔10~20m同步梯进摊铺,5.5m摊铺机位于路内侧摊铺机且在前,6m摊铺机位于路外侧摊铺机且在后,保证两机摊铺厚度一致,松铺系数一致,路拱横坡一致,平整度一致,振动频率一致,纵接缝平整密实;
碾压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碾压摊铺后热拌沥青混合料较高温度下进行,开始碾压混合料内部温度正常施工大于130℃,碾压终止时温度大于80℃,摊铺机后采用5台压路机碾压,分别为3台双钢轮和2台胶轮压路机;
初压采用1台双钢轮压路机紧跟在摊铺机后静压2遍,速度控制在2~3km/h,初压碾压终端与摊铺机的间距保持在1m,初压碾压段的长度控制在20~30m;
复压紧跟在初压后开始,复压用1台双钢轮压路机振动碾压3遍,2台胶轮压路机碾压4遍,其中双钢轮与胶轮是前后对应碾压,碾压速度控制在3~5km/h,相邻碾压带重叠1/2的碾压轮宽度,复压结束后对该碾压段进行压实度检测,压实度检测合格后再进行终压收光;
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采用1台双钢轮压路机静压2遍,直到路面没有轮迹为止,摊铺机、压路机从开始运作后应该一直处于运动状态,碾压结束时,要求表面没有明显轮迹或隆起,且断面正确,路拱符合要求;
各沥青层碾压完成后,养生至路面温度下降至50℃以下才能开放交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竖向钢筋位于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中部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裂基布为聚丙烯防裂基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纤维的纤维长度为10~
14mm,直径23~37u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纵向两边与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及AC‑20C沥青下面层的对应两边对接,且对接缝设有粘接的水泥砂浆或沥青是:
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纵向两边下部与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对接缝中填灌有粘接的水泥砂浆;
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纵向两边上部与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及AC‑20C沥青下面层的对应两边的对接缝中填灌有沥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剂为90号A道路沥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层油为I‑C改性沥青。

说明书全文

用于严寒地区沥青路面防裂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一种用于严寒地区沥青路面防裂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严寒地区在我国主要指北京、天津、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东北地区、宁夏、陕西、甘肃、新疆、西藏、河南、安徽等地区。目前,国内高等级道路广泛采用复合式路面结构,即路面由15~20cm厚的碎石作底基层,在底基层上端设20~25cm厚的泥稳定砂砾基层,而后在水泥稳定砂砾基层上端铺设下、中、上总计19~22cm厚的含不同添加材料的沥青面层所构成,该组合路面结构虽然经济性和适用性较好,但是路面结构由于重载交通、交通荷载的显著不平衡、低温收缩和温度疲劳、地下沼泽泥浆等原因造成道路沥青面层裂缝,而沥青面层裂缝往往是最早出现的病害,对道路沥青面层裂缝的治理,通常采用在路面裂缝处加铺新沥青,但在路面裂缝处加铺新沥青后由于路面半刚性结构层内部应分布不均匀、温度循环变化和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旧路裂缝处置不到位等因素诱发新铺沥青面层重新且反复开裂。在运营过程中,反射裂缝几乎存在于所有新建及翻修的刚(半刚性)柔复合式路面结构中,特别在旧沥青路面翻修或改扩建加铺新沥青面层罩面的道路中更加常见。
[0003] 沥青路面出现裂缝后,会对道路造成如下危害:
[0004] (1)路面水会下渗浸泡路面结构层,或沼泽泥浆水浸泡路面结构层,降低路面承载力,一方面渗水使沥青粘附性减弱,从而导致沥青混合料强度、劲度减少,并使沥青从集料表面逐步剥落,引起路面唧浆、基层损坏、路面网裂沉陷等病害的发生。
[0005] (2)在冬季夏季降水通过裂隙迅速渗入基层,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路、车、水协同作用形成动水压力反复冲刷基层,引起路面唧浆、基层损坏、路面网裂沉陷等病害的发生,路面技术状况极速恶化,严重影响公路使用寿命。
[0006] 因而,在严寒地区沥青路面的铺设施工如何解决传统沥青路面出现的上述不足,是需要迫切解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用于严寒地区沥青路面防裂的施工方法,能解决传统沥青路面出现的上述不足,改善在严寒沼泽地区路面状态,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0008] 为此, 一种用于严寒地区沥青路面防裂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 (1)施工准备:开工前应准备与其施工相配套的机械、工具,同时对需要公路施工路段进行提前调查,分为干燥地段和泥浆沼泽地段调查,根据路面的宽度、纵坡、横坡、平面线形进行铺设方案设计,铺设方案设计分为干燥地段和沼泽泥浆地段设计;
[0010] 干燥地段设计的公路施工步骤从下至上依次为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防裂基布层、AC‑20C沥青下面层、AC‑16C沥青上面层;
[0011] 或为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AC‑20C沥青下面层、防裂基布层、AC‑16C沥青上面层;
[0012] 沼泽泥浆地段设计的公路施工步骤从下至上依次为填石块底层、打入水泥桩、找平层、水泥桩混凝土层、AC‑20C沥青下面层、防裂基布层、AC‑16C沥青上面层;
[0013] 或为填石块底层、打入水泥桩、找平层、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AC‑16C沥青上面层;
[0014] (2)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或填石块底层、打入水泥桩的施工:分为干燥地段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和沼泽泥浆地段的填石块底层、打入水泥桩的施工;
[0015] 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的施工:
[0016] 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中级配砂砾的粒径比例为:0~2.36mm:2.36~4.75mm:4.75~9.5mm:9.5~19mm:19~26.5mm=25%:12%:19%:24%:20%;
[0017] 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中各组份重量比为:级配砂砾:水泥:聚丙烯纤维=100: 3
4.17:2.56;最大干密度2.252g/cm,含水量5~6.3%;
[0018] 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的混合料经搅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检测、完成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的施工;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厚度20cm;
[0019] 沼泽泥浆地段的填石块底层、打入水泥桩的施工包括如下步骤:
[0020] (a)填石块底层:在沼泽泥浆地段,桩基点周边的路基设计地面底层填石块,石块的长、宽、高为大于40cm×30cm×30cm,压实石块底层,石块底层的上端面高度为:
[0021] 石块底层的上端面>沼泽泥浆地段的水面>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的上端面;
[0022]  (b)打入水泥桩;在设计的桩基点打入水泥桩,水泥桩长度2.5~3m、边长或直径30cm,相邻水泥桩的桩距为2~2.5m,各水泥桩上端面在同一平面上,各水泥桩上端面高于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的上端面;
[0023] (c)在打入的各水泥桩周边填石块并压实石块底层;石块底层的横路面两纵边为梯形面,梯形面上端延伸至对应侧设计的路基侧边外0.5~0.1m,
[0024] (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或找平层、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施工:分为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和沼泽泥浆地段的找平层、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施工:
[0025] 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料:级配碎石比例0~2.36mm:2.36~4.75mm:4.75~9.5mm:9.5~19mm:19~26.5mm=24%:13%:20%:25%:18%;
[0026]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各组份重量比为:级配砂砾:水泥:聚丙烯纤维=100: 5.26:3
2.56;最大干密度2.252g/cm,含水量5~6.3%;
[0027]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混合料经搅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检测、完成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的施工;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厚度20cm;
[0028] 沼泽泥浆地段的找平层、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施工包括如下步骤:
[0029] (a)在石块底层的上端面的石块接缝中用粒径2~22mm 的碎石填满压实,使石块底层的上端面形成无缝的找平层;
[0030] (6)在沼泽泥浆地段的找平层上端的各水泥桩上端面上纵路面设竖向钢筋和横路面的横竖向钢筋,横、竖向钢筋的直径为2.5~3.2cm,竖向钢筋的两端延伸至对应侧的干燥地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边内2~4m,横向钢筋的两端延伸至对应侧的路基边外0.2~0.5m,横、竖向钢筋的交点下端位于一个对应的水泥桩的上端面上且横、竖向钢筋在交点处焊成一体;
[0031] (b)在横、竖向钢筋上端面设钢筋网,钢筋网与对应处的横、竖向钢筋绑扎成一体,钢筋网的钢筋直径1.5~2cm,钢筋网的网格17×17cm,在横、竖向钢筋和钢筋网的横向边置模板,在横、竖向钢筋和钢筋网的纵向边在对应的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对应边面上且设模板,横、竖向边的模板内浇筑混凝土;
[0032] 浇筑混凝土Kg/m³为:水泥 :砂 :碎石 :水 :外加剂=417 :770 :1063:150:4.587;
[0033] 对浇筑的混凝土层养生,拆模后,形成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纵向两边与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及AC‑20C沥青下面层的对应两边对接,且对接缝设有粘接的水泥砂浆或沥青;
[0034] 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厚度20cm;
[0035] (4)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的施工: 在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上端铺设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
[0036] 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中的各组份重量比为:级配碎石比例0~2.36mm:2.36~4.75mm:9.5~19mm:19~26.5mm:0~4.75mmRAP:9.5~19mmRAP:9.5~26.5mmRAP:矿粉:聚丙烯纤维=7%:5%:11%:32%:11%:10%:18%:3.5%:2.5%;
[0037] 式中RAP为旧路面铣刨回收沥青混合料;
[0038] 沥青用量占各组份总重量的4%,沥青为90号A级道路沥青;
[0039] 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材料经拌和站拌和、运输、现场摊铺、现场碾压和养生,形成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厚度10cm;
[0040] (5)AC‑20C沥青下面层的施工:在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的上端面和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上端面铺设AC‑20C沥青下面层;
[0041] AC‑20C沥青下面层配料:碎石比例0~2.36mm:2.36~4.75mm:4.75~9.5mm:9.5~19mm:19~26.5mm:矿粉:聚丙烯纤维=25%:6%:27%:27.5%:7%:5%:2.5%,沥青用量占各组份总重量的4.6%,沥青为改性I‑C改性沥青;
[0042] 在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的上端面和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上端面均匀涂设粘结剂,粘结剂用量为每平方米0.2L~0.25 L;
[0043] AC‑20C沥青下面层材料经拌和站拌和、运输、现场摊铺、现场碾压和养生,形成AC‑20C沥青下面层;
[0044] 位于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上端面的AC‑20C沥青下面层厚度7cm;
[0045] 位于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上端面的AC‑20C沥青下面层的上端面与相邻的干燥地段的AC‑20C沥青下面层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上;
[0046] (6)防裂基布层施工:在AC‑20C沥青下面层的上端面铺设防裂基布层,包括:
[0047] (a) AC‑20C沥青下面层的上端面处理:铺设防裂基布前,应将AC‑20C沥青下面层的上端面表面清扫干净,并且将上端面表面上个别尖锐、突兀部位予以铲平,清扫完毕的上端面应平整、坚固;
[0048] (b)透层油撒布:上端面处理结束后,采用沥青洒布车进行透层油撒布,撒布量控制在0.6~0.8Kg/㎡;
[0049] (c)粘结剂撒布:粘结剂宜在透层油撒布第二天进行撒布,洒布车内的沥青温度宜控制在145℃~155℃,撒布量控制在1.0~1.4Kg/㎡,撒布宽度要宽于防裂基布边部5±1cm为宜,确保防裂基布横向搭接处粘结质量
[0050] (d)防裂基布铺设与碾压:喷洒粘结剂后及时采用铺设机械进行防裂基布铺设,铺设应使防裂基布平整均匀,使防裂基布的绒毛面均匀地与洒布粘结剂的路面粘结,防裂基布光滑的一面向上,防裂基布连接采用搭接方式,搭接时横向搭接量10~15cm,纵向搭接量5~10cm,防裂基布纵向搭接时,搭接的方向与沥青混合料摊铺车的行进方向一致,防裂基布同断面横向搭接时,将后一端压在前一端之下,接头应错开大于5m的距离;
[0051] 防裂基布摊铺后,需要使用自重25t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防裂基布铺设后要进行静压1~2遍,碾压时要保证碾压重叠1/2~1/3宽度轮迹;
[0052] (6)AC‑16C沥青上面层的施工:在防裂基布层上端面铺设AC‑16C沥青上面层,[0053] AC‑16C沥青上面层配料重量比为:级配碎石比例0~2.36mm:2.36~4.75mm:4.75~9.5mm:9.5~19mm:矿粉:聚丙烯纤维=34%:11%:23%:25.5%:4.5%:2%;沥青用量为4.6%,沥青为改性I‑C改性沥青;
[0054] 干燥地段的AC‑16C沥青上面层厚度为5cm;在沼泽泥浆地段的AC‑16C沥青上面层的上端面与干燥地段的AC‑16C沥青上面层的上端面齐平;
[0055] AC‑16C沥青上面层材料经拌和站拌和、运输、粘结剂撒布、现场摊铺、现场碾压和养生,形成AC‑16C沥青上面层。
[005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或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混合料经搅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为:
[0057] 采用WDB800G水泥稳定碎石拌和机拌和;气温大于30℃时,水泥进入拌缸温度低于50℃;气温低于15℃时,水泥进入拌缸温度大于10℃,拌合时间应大于15S,混合料含水量
6%,天气炎热气温大于30℃或运距大于2Km时,混合料含水量为6.5 7.0%;
~
[0058] 混合料运输车装料按照前、后中位置装料,装好料后采用篷布将车厢体覆盖严密,直到摊铺机前准备卸料时方可打开;并匀速30公里/小时行驶,禁止急刹车,避免表面破坏混合料从装车到运输至施工现场,运输和摊铺时间低于1h;
[0059] 摊铺速度3m/min,采用单机全宽摊铺方式,单幅宽度8.5米,基层厚度20cm,平均每分钟摊铺11.5t;
[0060] 混合料经摊铺和整形后,立即在全宽范围内采用试验段总结确定的碾压工艺进行压实,振动碾压时应按由低向高、由路线边缘到路中心、由轻到重的原则逐次进行,并成梯状延伸,半幅碾压结束后压路机应按梯形斜状回压一遍,保证接头的平顺;每次碾压路基的纵向长度不少于40m;
[0061] 初压:初压第一遍时采用静压,第二遍、第三遍开启振动弱振,碾压速度控制在1.5~2km/h,初压遍数大于3遍,碾压时后轮重叠1/2轮宽;
[0062] 复压:采用震动压路机强振3~4遍后,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开始,压路机碾压段的总长度为60~80m,压路机组合碾压时宜安排每一台压路机作全宽碾压;
[0063] 终压:复压之后立即进行终压,采用胶轮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1 2~遍,消除轮迹,压实度需达到重型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容重的98%以上,碾压过程中混合料表面层应始终保持湿润;
[0064] 碾压结束后及时检测压实度,压实度达低于设计要求及时补压;
[0065] 碾压完成后立即进行养生,养生期间封闭交通,养生采用土工布进行覆盖,并进行洒水养生,养生时间大于7天。
[006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步骤(2) 中在打入的各水泥桩周边填石块并压实石块底层为:用Yz36单钢轮压路机静压2遍,碾压速度1.5~1.7km/h,保证平整度后,强振2遍,静压2遍,碾压速度2.0~2.5km/h。
[006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或AC‑20C沥青下面层、或AC‑16C沥青上面层材料分别经拌站拌和、运输、现场摊铺、现场碾压和养生为:
[0068] 各沥青层施工在完成路肩、中央分隔带回填土和草皮的覆盖之后进行;
[0069] 沥青加热温度160~165℃,改性沥青现场制作温度165~170℃,成品改性沥青加热温度165~174℃,集料加热温度190~220℃,混合料出厂温度170~185℃;
[0070] 聚丙烯纤维在拌制料出机前加入,加入聚丙烯纤维的拌制料再拌和3~4分钟;
[0071] 拌制出厂的沥青混合料,通过目测的方法逐车检查,保证混合料均匀一致,颜色黑亮、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粗、细集料分离现象,拌和站控制室以总量控制,以各仓用量及各仓级配计算平均施工级配、油石比并与施工厚度和抽提结果进行校核;
[0072] 热拌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车厢四周采用加装保温层,顶面覆盖苫布被保温材料,应将运输车车箱板清理光洁后涂抹薄层植物油与水的混合液,油:水=1:3;
[0073] 拌和机向运输车装料时,运输车应前后移动,第1、2次装料分别在车厢两端,第3次装料在车厢中部;
[0074] 摊铺温度160~174℃,根据层面的宽度,两台摊铺机一台拼装为5.5m,另一台拼装为6m,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相隔约10~20m同步梯进摊铺,5.5m摊铺机位于路内侧摊铺机且在前,6m摊铺机位于路外侧摊铺机且在后,保证两机摊铺厚度一致,松铺系数一致,路拱横坡一致,平整度一致,振动频率一致,纵接缝平整密实;
[0075] 碾压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碾压摊铺后热拌沥青混合料较高温度下进行,开始碾压混合料内部温度正常施工大于130℃,碾压终止时温度大于80℃,摊铺机后采用5台压路机碾压,分别为3台双钢轮和2台胶轮压路机;
[0076] 初压采用1台双钢轮压路机紧跟在摊铺机后静压2遍,速度控制在2~3km/h,初压碾压终端与摊铺机的间距保持在1m,初压碾压段的长度控制在20~30m;
[0077] 复压紧跟在初压后开始,复压用1台双钢轮压路机振动碾压3遍,2台胶轮压路机碾压4遍,其中双钢轮与胶轮是前后对应碾压,碾压速度控制在3~5km/h。相邻碾压带重叠1/2的碾压轮宽度,复压结束后对该碾压段进行压实度检测,压实度检测合格后再进行终压收光;
[0078] 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采用1台双钢轮压路机静压2遍,直到路面没有轮迹为止,摊铺机、压路机从开始运作后应该一直处于运动状态,碾压结束时,要求表面没有明显轮迹或隆起,且断面正确,路拱符合要求;
[0079] 各沥青层碾压完成后,养生至路面温度下降至50℃以下才能开放交通。
[008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横、竖向钢筋位于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中部内。
[008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裂基布为聚丙烯防裂基布。
[008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聚丙烯纤维的纤维长度为10~14mm,直径23~37um。
[008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纵向两边与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及AC‑20C沥青下面层的对应两边对接,且对接缝设有粘接的水泥砂浆或沥青是: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纵向两边下部与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对接缝中填灌有粘接的水泥砂浆;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纵向两边上部与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及AC‑20C沥青下面层的对应两边的对接缝中填灌有沥青。
[008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粘结剂为90号A道路沥青。
[008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透层油为I‑C改性沥青。
[0086] 上述方法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
[0087]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0088] (1)本发明能有效减少在严寒地区传统沥青路面出现的裂缝,表面逐步剥落,引起路面唧浆、基层损坏、路面网裂沉陷等病害,可实现千米、千天内无裂缝,沥青路面达到质量优质标准。
[0089] (2)本发明施工工艺成熟、简单,便于现场施工操作,本发明可节约水泥料15%,摊铺节约工期8天,节约养护费用3.5元/㎡,养生工艺节约0.5元/㎡,总体节约施工费用5%,缩短施工工期8%,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0090] (3)本发明改善在严寒沼泽地区路面状态,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本发明适用严寒地区路面施工,在路线的干燥地段和沼泽泥浆地段分别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路面结构,大幅度加固了路面基层强度和增加了路面导重面积,大幅度延长了公路使用寿命。对比试验表明,相邻的两个相接地段公路,本发明与已有技术修建的公路相比使用寿命延长4~5倍。且无流失、路面龟裂、塌陷,路面唧浆、基层损坏、路面网裂沉陷、掏空等现象存在。附图说明
[0091] 图1是本发明位于干燥地段的路面结构示意图;
[0092] 图2是本发明位于干燥地段的另一实施例路面结构示意图;
[0093] 图3是本发明位于沼泽泥浆地段的路面结构示意图;
[0094] 图4是图3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95]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装置、设备、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96] 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仅涉及路面主体结构施工,并不涉及路肩、排水沟、边坡及中分带的施工。沼泽泥浆地段8为该地段为常年浸泡在积水中或含水泥泞中。
[0097] 一种用于严寒地区沥青路面防裂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98] (1)施工准备:开工前应准备与其施工相配套的机械、工具,同时对需要公路施工路段进行提前调查,提前调查包括近年份的施工路段的气候、地理、地面和地下土层状态、永冻层距地面厚度等,地理调查分为干燥地段9和泥浆沼泽地段8调查,根据路面的宽度、纵坡、横坡、平面线形进行铺设方案设计,铺设方案设计分为干燥地段和沼泽泥浆地段设计。
[0099] 干燥地段9设计的公路施工步骤从下至上依次为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4、AC‑20C沥青下面层2、防裂基布层3、AC‑16C沥青上面层1。
[0100] 沼泽泥浆地段设计的公路施工步骤从下至上依次为填石块底层7、打入水泥桩11、找平层15、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10、AC‑20C沥青下面层2、防裂基布层3、AC‑16C沥青上面层1。
[0101] (2)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6或填石块底层7、打入水泥桩11的施工:分为干燥地段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和沼泽泥浆地段的填石块底层、打入水泥桩的施工。
[0102] 干燥地段9的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6的施工:
[0103] 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中级配砂砾的粒径比例为:0~2.36mm:2.36~4.75mm:4.75~9.5mm:9.5~19mm:19~26.5mm=25%:12%:19%:24%:20%;
[0104] 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中各组份重量比为:级配砂砾:水泥:聚丙烯纤维=100: 3
4.17:2.56;最大干密度2.252g/cm ,含水量5~6.3%。聚丙烯纤维的纤维长度为10~14mm,直径23~37um。
[0105] 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的混合料经搅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检测、完成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的施工;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厚度20cm;
[0106] 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或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混合料经搅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为:
[0107] 采用WDB800G水泥稳定碎石拌和机拌和;气温大于30℃时,水泥进入拌缸温度低于50℃;气温低于15℃时,水泥进入拌缸温度大于10℃,拌合时间应大于15S,混合料含水量
6%,天气炎热气温大于30℃或运距大于2Km时,混合料含水量为6.5 7.0%。
~
[0108] 混合料运输车装料按照前、后中位置装料,装好料后采用篷布将车厢体覆盖严密,直到摊铺机前准备卸料时方可打开;并匀速30公里/小时行驶,禁止急刹车,以防混合料离析,避免表面破坏混合料从装车到运输至施工现场,运输和摊铺时间低于1h。
[0109] 摊铺速度3m/min,采用单机全宽摊铺方式,单幅宽度8.5米,基层厚度20cm,平均每分钟摊铺11.5t。
[0110] 混合料经摊铺和整形后,立即在全宽范围内采用试验段总结确定的碾压工艺进行压实,振动碾压时应按由低向高、由路线边缘到路中心、由轻到重的原则逐次进行,并成梯状延伸,半幅碾压结束后压路机应按梯形斜状回压一遍,保证接头的平顺;每次碾压路基的纵向长度不少于40m。
[0111] 初压:初压第一遍时采用静压,第二遍、第三遍开启振动弱振,碾压速度控制在1.5~2km/h,初压遍数大于3遍,碾压时后轮重叠1/2轮宽。
[0112] 复压:采用震动压路机强振3~4遍后,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开始,压路机碾压段的总长度为60~80m,压路机组合碾压时宜安排每一台压路机作全宽碾压。
[0113] 终压:复压之后立即进行终压,采用胶轮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1 2~遍,消除轮迹,压实度需达到重型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容重的98%以上,碾压过程中混合料表面层应始终保持湿润。
[0114] 碾压结束后及时检测压实度,压实度达低于设计要求及时补压;
[0115] 碾压完成后立即进行养生,养生期间封闭交通,养生采用土工布进行覆盖,并进行洒水养生,养生时间大于7天。
[0116] 沼泽泥浆地段的填石块底层、打入水泥桩的施工包括如下步骤:
[0117] (a)填石块底层:在沼泽泥浆地段,桩基点周边的路基设计地面底层填石块,石块的长、宽、高为大于40cm×30cm×30cm,压实石块底层,石块底层的上端面高度为:
[0118] 石块底层的上端面>沼泽泥浆地段的水面>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的上端面;
[0119] (b)打入水泥桩;在设计的桩基点打入水泥桩,水泥桩长度2.5~3m、边长或直径30cm,相邻水泥桩的桩距为2~2.5m,两边水泥桩与路边距离为0.8~1m,各水泥桩上端面在同一平面上,各水泥桩上端面中部可设固定钢筋插孔,以方便固定钢筋网,各水泥桩上端面高于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的上端面;
[0120] (c)在打入的各水泥桩周边填石块并压实石块底层,即用Yz36单钢轮压路机静压2遍,碾压速度1.5~1.7km/h,保证平整度后,强振2遍,静压2遍,碾压速度2.0~2.5km/h。石块底层的横路面两纵边为梯形面,梯形面上端延伸至对应侧设计的路基侧边外0.5~0.1m。显然石块底层长度履盖了路段所处的沼泽泥浆地段,石块底层的上端面可与齐平干燥地段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内,石块底层的作用是配合各水泥桩对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起支顶和导压作用。
[0121] (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或找平层15、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10的施工:分为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和沼泽泥浆地段的找平层、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施工:
[0122] 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的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料:级配碎石比例0~2.36mm:2.36~4.75mm:4.75~9.5mm:9.5~19mm:19~26.5mm=24%:13%:20%:25%:18%;
[012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各组份重量比为:级配砂砾:水泥:聚丙烯纤维=100: 5.26:3
2.56;最大干密度2.252g/cm,含水量5~6.3%;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厚度20cm。
[0124]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混合料经搅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检测、完成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的施工,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混合料经搅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检测与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的对应步骤相同,故不再累述。
[0125] 沼泽泥浆地段8的找平层15、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10的施工包括如下步骤:
[0126] (a)在填石块底层7的上端面的石块接缝中用粒径2~22mm 的碎石填满压实,使石块底层的上端面形成无缝的找平层15;
[0127] (6)在沼泽泥浆地段的找平层上端的各水泥桩上端面上纵路面设竖向钢筋13和横路面的横竖向钢筋14,横、竖向钢筋的直径为2.5~3.2cm,竖向钢筋的两端延伸至对应侧的干燥地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边内2~4m,横向钢筋的两端延伸至对应侧的路基边外0.2~0.5m,横、竖向钢筋的交点下端位于一个对应的打入水泥桩11的上端面上且横、竖向钢筋在交点处焊成一体;
[0128] (b)在横、竖向钢筋上端面设钢筋网12,钢筋网与对应处的横、竖向钢筋绑扎成一体,钢筋网的钢筋直径1.5~2cm,钢筋网的网格17×17cm,在横、竖向钢筋和钢筋网的横向边置模板,在横、竖向钢筋和钢筋网的纵向边在对应的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对应边面上且设模板,横、竖向边的模板内浇筑混凝土;
[0129] 浇筑混凝土Kg/m³为:水泥 :砂 :碎石 :水 :外加剂=417 :770 :1063:150:4.587;外加剂为Ktpca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0130] 对浇筑的混凝土层养生,养生采用土工布进行覆盖,并进行洒水养生,养生时间大于7天。拆模后,形成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横、竖向钢筋位于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中部内。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厚度20cm。
[0131] 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纵向两边与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及AC‑20C沥青下面层的对应两边对接,且对接缝设有粘接的水泥砂浆或沥青,即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纵向两边下部与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对接缝中填灌有粘接的水泥砂浆;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纵向两边上部与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及AC‑20C沥青下面层的对应两边的对接缝中填灌有沥青;以保持两者的有效连接。
[0132] (4)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4的施工: 在干燥地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上端铺设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
[0133] 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中的各组份重量比为:级配碎石比例0~2.36mm:2.36~4.75mm:9.5~19mm:19~26.5mm:0~4.75mmRAP:9.5~19mmRAP:9.5~26.5mmRAP:矿粉:聚丙烯纤维=7%:5%:11%:32%:11%:10%:18%:3.5%:2.5%;
[0134] 式中RAP为旧路面铣刨回收沥青混合料。矿粉为粒径小于0.075~0. 6mm密度3
2.50t/m的石灰岩细粉。
[0135] 沥青用量占各组份总重量的4%,沥青为90号A级道路沥青。
[0136] 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材料经拌和站拌和、运输、现场摊铺、现场碾压和养生,形成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厚度10cm。
[0137] 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材料经拌站拌和、运输、现场摊铺、现场碾压和养生为:
[0138] 各沥青层施工在完成路肩、中央分隔带回填土和草皮的覆盖之后进行。
[0139] 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材料经拌站拌和,沥青加热温度160~165℃,改性沥青现场制作温度165~170℃,成品改性沥青加热温度165~174℃,集料加热温度190~220℃,混合料出厂温度170~185℃。聚丙烯纤维在拌制料出机前加入,加入聚丙烯纤维的拌制料再拌和3~4分钟。
[0140] 拌制出厂的沥青混合料,通过目测的方法逐车检查,保证混合料均匀一致,颜色黑亮、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粗、细集料分离现象,拌和站控制室以总量控制,以各仓用量及各仓级配计算平均施工级配、油石比并与施工厚度和抽提结果进行校核。
[0141] 热拌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车厢四周采用加装保温层,顶面覆盖苫布棉被保温材料,应将运输车车箱板清理光洁后涂抹薄层植物油与水的混合液,油:水=1:3;
[0142] 拌和机向运输车装料时,运输车应前后移动,第1、2次装料分别在车厢两端,第3次装料在车厢中部,以防料离析。
[0143] 摊铺温度160~174℃,根据层面的宽度,两台摊铺机一台拼装为5.5m,另一台拼装为6m,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相隔约10~20m同步梯进摊铺,5.5m摊铺机位于路内侧摊铺机且在前,6m摊铺机位于路外侧摊铺机且在后,保证两机摊铺厚度一致,松铺系数一致,路拱横坡一致,平整度一致,振动频率一致,纵接缝平整密实。
[0144] 碾压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碾压摊铺后热拌沥青混合料较高温度下进行,开始碾压混合料内部温度正常施工大于130℃,碾压终止时温度大于80℃,摊铺机后采用5台压路机碾压,分别为3台双钢轮和2台胶轮压路机;
[0145] 初压采用1台双钢轮压路机紧跟在摊铺机后静压2遍,速度控制在2~3km/h,初压碾压终端与摊铺机的间距保持在1m,初压碾压段的长度控制在20~30m;
[0146] 复压紧跟在初压后开始,复压用1台双钢轮压路机振动碾压3遍,2台胶轮压路机碾压4遍,其中双钢轮与胶轮是前后对应碾压,碾压速度控制在3~5km/h。相邻碾压带重叠1/2的碾压轮宽度,复压结束后对该碾压段进行压实度检测,压实度检测合格后再进行终压收光;
[0147] 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采用1台双钢轮压路机静压2遍,直到路面没有轮迹为止,摊铺机、压路机从开始运作后应该一直处于运动状态,碾压结束时,要求表面没有明显轮迹或隆起,且断面正确,路拱符合要求。
[0148] 各沥青层碾压完成后,养生至路面温度下降至50℃以下才能开放交通。
[0149]  (5)AC‑20C沥青下面层2的施工:在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4的上端面和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10的上端面铺设AC‑20C沥青下面层。
[0150] AC‑20C沥青下面层配料:碎石比例0~2.36mm:2.36~4.75mm:4.75~9.5mm:9.5~19mm:19~26.5mm:矿粉:聚丙烯纤维=25%:6%:27%:27.5%:7%:5%:2.5%,沥青用量占各组份总重量的4.6%,沥青为改性I‑C改性沥青;
[0151] 在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的上端面和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上端面均匀涂设粘结剂,粘结剂用量为每平方米0.2L~0.25 L;粘结剂为90号A道路沥青。
[0152] AC‑20C沥青下面层材料经拌和站拌和、运输、现场摊铺、现场碾压和养生,形成AC‑20C沥青下面层;AC‑20C沥青下面层材料经拌和站拌和、运输、现场摊铺、现场碾压和养生的步骤与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的对应步骤相同,故不再累述。
[0153] 位于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上端面的AC‑20C沥青下面层厚度7cm;
[0154] 位于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上端面的AC‑20C沥青下面层的上端面与相邻的干燥地段的AC‑20C沥青下面层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上。即位于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上端面的AC‑20C沥青下面层的厚度要求其上端面与相邻的干燥地段的AC‑20C沥青下面层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上即可。
[0155] (6)防裂基布层施工:在AC‑20C沥青下面层的上端面铺设防裂基布层,防裂基布为聚丙烯防裂基布,采用PG‑II 型防裂基布,其厚度约 1.3mm,包括:
[0156] (a) AC‑20C沥青下面层的上端面处理:铺设防裂基布前,应将AC‑20C沥青下面层的上端面表面清扫干净,并且将上端面表面上个别尖锐、突兀部位予以铲平,清扫完毕的上端面应平整、坚固;
[0157] (b)透层油撒布:上端面处理结束后,采用沥青洒布车进行透层油撒布,撒布量控制在0.6~0.8Kg/㎡;透层油为I‑C改性沥青。
[0158] (c)粘结剂撒布:粘结剂宜在透层油撒布第二天进行撒布,洒布车内的沥青温度宜控制在145℃~155℃,撒布量控制在1.0~1.4Kg/㎡,撒布宽度要宽于防裂基布边部5±1cm为宜,确保防裂基布横向搭接处粘结质量;
[0159] (d)防裂基布铺设与碾压:喷洒粘结剂后及时采用铺设机械进行防裂基布铺设,铺设应使防裂基布平整均匀,使防裂基布的绒毛面均匀地与洒布粘结剂的路面粘结,防裂基布光滑的一面向上,防裂基布连接采用搭接方式,搭接时横向搭接量10~15cm,纵向搭接量5~10cm,防裂基布纵向搭接时,搭接的方向与沥青混合料摊铺车的行进方向一致,防裂基布同断面横向搭接时,将后一端压在前一端之下,接头应错开大于5m的距离;
[0160] 防裂基布摊铺后,需要使用自重25t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防裂基布铺设后要进行静压1~2遍,碾压时要保证碾压重叠1/2~1/3宽度轮迹。
[0161] (6)AC‑16C沥青上面层的施工:在防裂基布层上端面铺设AC‑16C沥青上面层,[0162] AC‑16C沥青上面层配料重量比为:级配碎石比例0~2.36mm:2.36~4.75mm:4.75~9.5mm:9.5~19mm:矿粉:聚丙烯纤维=34%:11%:23%:25.5%:4.5%:2%;沥青用量为4.6%,沥青为改性I‑C改性沥青;
[0163] 干燥地段的AC‑16C沥青上面层厚度为5cm;在沼泽泥浆地段的AC‑16C沥青上面层的上端面与干燥地段的AC‑16C沥青上面层的上端面齐平;
[0164] AC‑16C沥青上面层材料经拌和站拌和、运输、粘结剂撒布、现场摊铺、现场碾压和养生,形成AC‑16C沥青上面层。AC‑16C沥青上面层材料经拌和站拌和、运输、现场摊铺、现场碾压和养生的步骤与AC‑20C沥青下面层的对应步骤相同,故不再累述。
[0165] 实施例1的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质量验收数据见表1
[0166] 表1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
[0167]
[0168] 表1质量验收数据表明本发明的主要项质量验收数据优于国家一级公路质量验收标准,本发明可实现千米、千天内无裂缝,沥青路面达到质量优质标准。
[0169] 实施例2:干燥地段设计的公路施工步骤从下至上依次为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防裂基布层、AC‑20C沥青下面层、AC‑16C沥青上面层;
[0170] 干燥地段设计的公路施工步骤从下至上依次为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防裂基布层、AC‑20C沥青下面层、AC‑16C沥青上面层。其余结构和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累述。
[0171] 实施例3:沼泽泥浆地段公路施工步骤从下至上依次为填石块底层、打入水泥桩、找平层、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AC‑16C沥青上面层。即沼泽泥浆地段设计的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的上端面可以延伸至AC‑16C沥青上面层下端,沼泽泥浆地段的AC‑16C沥青上面层的厚度通常为5cm、且该层上端面应与干燥地段的AC‑16C沥青上面层的上端面齐平即可,且干燥地段的铺设防裂基布的对应两端应延伸至水泥桩钢筋混凝土层对应边上端面内1~1.2m。可省略ATB‑25沥青碎石柔性基层、防裂基布层、AC‑20C沥青下面层的结构和施工, 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使该段施工成本再下降10%,其余结构和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累述。
[017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例如可应用于对普通公路路面唧浆、基层损坏、路面网裂沉陷等病害的修理、改造中。
[0173]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