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0℃~20℃弯沉值的温度修正方法

申请号 CN202110761411.2 申请日 2021-07-06 公开(公告)号 CN113481785A 公开(公告)日 2021-10-08
申请人 蔡金一; 发明人 蔡金一; 朱鹏飞; 黄宗才; 黎春燕; 姜男; 李捷飞; 李国辉; 傅有志; 张学良; 朱宇; 钱宪朴; 罗武; 蔡精才; 孙兴敏; 段忠锐; 李宇骋; 郭媛媛; 李春兵; 钱春考; 杨沛东; 杜建平; 杨晓林; 海晖; 李培; 李珍培; 徐天厚; 邹逸飞; 陈必武; 窦得国; 段俊峰; 徐杰; 蒋华; 赵耀文;
摘要 本 申请 公开的粒料及 沥青 稳定 基层 0℃~20℃弯沉值的 温度 修正方法,包括:采集动态弯沉值;预设初步推导公式;调用测试规程计算公式,得出0℃~20℃时粒料基层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温度修正系数标准值;构建数据代入计算模型,将x,y,z给定不同的公式常数,并计算温度修正系数推定值;将标准值与相应推定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差值以及相关性系数;预设 阈值 对比分析确定公式常数并验证公式常数的准确性;验证完毕,得到温度修正系数的统一计算公式,计算温度修正系数;结合动态弯沉值和温度修正系数计算修正后的弯沉值。本 发明 涉及的技术方案,相较于 现有技术 而言,其能够提高弯沉值温度修正计算的计算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0℃~20℃弯沉值的温度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弯沉测定时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的厚度H以及平均温度T,确定平均温度T的数值范围处于0℃~20℃之间;
S2:根据基层厚度和平均温度,获取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的动态弯沉值lT;
S3:获取温度修正系数:预设温度修正系数计算的初步推导公式K′3(x,y,z);
S4:调用测试规程温度修正系数计算公式,得出0℃~20℃时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温度修正系数标准值,简称标准值;
S5:基于初步推导公式构建数据代入计算模型;数据代入计算模型用以将x,y,z给定不同的公式常数,并根据初步推导公式计算得出0℃~20℃时稳定基层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温度修正系数推定值,简称推定值;
S6:将标准值输入数据代入计算模型,与相应的推定値进行差值对比分析以及相关性对比分析,并得出对比差值以及相关性系数;
S7:预设差值阈值以及相关性系数阈值,并输入至数据代入计算模型中与对比差值以及相关性系数进行对比分析;
S8:基于对比分析的结果是否满足阈值要求确定公式常数x,y,z的具体值,并将其代入初步推导公式中,得到温度修正系数值的初步计算公式;
S9:用初步计算公式计算得出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温度修正系数验证值,简称验证值;
将验证值与相对应的标准值进行相关性验证分析确定x,y,z公式常数的准确性;
S10:x,y,z公式常数验证完毕,代入验证准确的公式常数,得到0℃~20℃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不同深度结构层中温度修正系数值的统一计算公式K3(H,T),基于统一计算公式K3(H,T)得出弯沉温度修正系数值K3;
S11:结合动态弯沉值和温度修正系数,计算得出经温度修正后的弯沉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0℃~20℃弯沉值的温度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沉温度修正系数计算的初步推导公式为:
{x(Iny‑1)H+z}(20‑T)
K′3(x,y,z)=e
式中:T—弯沉测定时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平均温度;H—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厚度;x,y,z—待测公式常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0℃~20℃弯沉值的温度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值阈值为0.10,所述相关性系数阈值为0.9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0℃~20℃弯沉值的温度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6中,对比结果是否满足阈值要求的对比规则包括:
若所述推定値与所述标准值的对比差值小于等于0.10且所述相关性系数大于0.99,则确定此时给定的x,y,z公式常数具体值满足阈值要求;
否则,则确定此时给定的x,y,z公式常数具体值不满足阈值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0℃~20℃弯沉值的温度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6中,包括:S601:若所述对比差值以及所述相关性系数满足阈值要求,则选取此时给定的x,y,z公式常数具体值并进入下一步骤;S602:若所述对比差值或者所述相关性系数不满足阈值要求,则返回所述S3重新将x,y,z给定不同的公式常数,重复进行所述S3至所述S6之间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0℃~20℃弯沉值的温度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性验证分析包括:构建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中的平均温度处于0℃~20℃时,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验证值与标准值的对比分析图以及相关性分析图,并基于所述相关性分析图分析得出不同深度结构层中所述验证值与所述标准值的相关性验证系数,将所述相关性验证系数与所述相关性系数阈值对比,获取验证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0℃~20℃弯沉值的温度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性验证系数与所述相关性系数阈值的对比规则为:
若所述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所述相关性验证系数均大于所述相关性系数阈值,则判断给定的x,y,z公式常数的具体值准确;
若存在所述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所述相关性验证系数小于所述相关性系数阈值,则判断给定的x,y,z公式常数的具体值不准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0℃~20℃弯沉值的温度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8中,包括:S801:若判断给定的x,y,z公式常数的具体值准确,则选定此时给定的x,y,z公式常数具体值并进入下一步骤;S802:若判断给定的x,y,z公式常数的具体值不准确,则返回所述S3重新将x,y,z给定不同的公式常数,重复进行所述S3至所述S7之间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0℃~20℃弯沉值的温度修正方法,其特‑5 ‑3
征在于,所述公式常数x,y,z具体为:x=5×10 ,y=6,z=4×10 。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0℃~20℃弯沉值的温度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统一计算公式K3(H,T)得出弯沉温度修正系数值包括:
S901:获取弯沉测定时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平均温度T以及结构层厚度H;其中所述平均温度的数值范围为0℃<T≤20℃;
S902:将所述平均温度T以及结构层厚度H代入所述统一计算公式K3(H,T)中,计算得出弯沉温度修正系数值;
其中所述统一计算公式
式中:T—弯沉测定时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平均温度;
H—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厚度。

说明书全文

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0℃~20℃弯沉值的温度修正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路面弯沉温度修正系数计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0℃~20℃弯沉值的温度修正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温度是表征路面结构服役行为的重要参量。一般来说,用于评价公路路面使用期的温度指标有:路面结构层的温度、沥青路面表面温度和大气温度等。路面的弯沉、应应变响应、车辙、抗滑性能、路面/轮胎噪声等服役性能指标都与路面结构的温度状态密切相关。
[0003] 弯沉值是公路路面公路工程设计和检测的重要指标,弯沉值的计算涉及测定时粒料类材料层中的点实测或预估温度,现场弯沉检测值的修正计算以及对弯沉检测等项目的
评定计算都离不开弯沉温度修正系数的参与。目前,现行的《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3450‑2019》中,确定了弯沉值的计算方法以及其温度修正方法。但是,对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处于0℃~20℃时,其在不同深度的结构层中弯沉值温度修正计算,是结合现场弯沉实测值和温度修正系数计算得来的,而其中温度修正系数的计算需要根据不同的结构层厚
度更换不同的计算方法,增大了弯沉值温度修正计算的错误率,严重影响了弯沉值温度修
正计算的效率。
[0004]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0℃~20℃弯沉值的温度修正方法,在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平均温度处于0℃~20℃时,其能够提高弯沉值温度修正计算的计算效
率,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0℃~20℃弯沉值的温度修正方法,在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平均温度处于0℃~20℃时,其能够提高弯沉值温度修正计算的计算效率。
[0006] 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0007] 本申请提供一种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0℃~20℃弯沉值的温度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弯沉测定时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的厚度H以及平均温度T,确定平均温度T的数值范围处于0℃~20℃之间;S2:根据基层厚度和平均温度,获取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的动态弯沉值lT;S3:获取温度修正系数:预设温度修正系数计算的初步推导公式K′3
′(x,y,z);S4:调用测试规程温度修正系数计算公式,得出0℃~20℃时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温度修正系数标准值,简称标准值;S5:基于初步推导公式构建数据代入计算模型;数据代入计算模型用以将x,y,z给定不同的公式常数,并根据初步推导公式计算得出0℃~20℃时稳定基层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温度修正系数推定值,简称推定值;S6:
将标准值输入数据代入计算模型,与相应的推定値进行差值对比分析以及相关性对比分
析,并得出对比差值以及相关性系数;S7:预设差值阈值以及相关性系数阈值,并输入至数据代入计算模型中与对比差值以及相关性系数进行对比分析;S8:基于对比分析的结果是
否满足阈值要求确定公式常数x,y,z的具体值,并将其代入初步推导公式中,得到温度修正系数值的初步计算公式;S9:用初步计算公式计算得出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温度修正系数
验证值,简称验证值;将验证值与相对应的标准值进行相关性验证分析确定x,y,z公式常数的准确性;S10:x,y,z公式常数验证完毕,代入验证准确的公式常数,得到0℃~20℃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不同深度结构层中温度修正系数值的统一计算公式K3(H,T),基于统一计算公式K3(H,T)得出弯沉温度修正系数值K3;S11:结合动态弯沉值和温度修正系数,计算得出经温度修正后的弯沉值。
[0008]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弯沉温度修正系数计算的初步推导公式为:
[0009] K′3(x,y,z)=e{x(Iny‑1)H+z}(20‑T)
[0010] 式中:T—弯沉测定时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平均温度;H—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厚度;x,y,z—待测公式常数。
[0011]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差值阈值为0.10,所述相关性系数阈值为0.99。
[0012]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方式中,在所述S6中,对比结果是否满足阈值要求的对比规则包括:
[0013] 若所述推定値与所述标准值的对比差值小于等于0.10且所述相关性系数大于0.99,则确定此时给定的x,y,z公式常数具体值满足阈值要求;
[0014] 否则,则确定此时给定的x,y,z公式常数具体值不满足阈值要求。
[0015]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方式中,在所述S6中,包括:S601:若所述对比差值以及所述相关性系数满足阈值要求,则选取此时给定的x,y,z公式常数具体值并进入下一步骤;S602:若所述对比差值或者所述相关性系数不满足阈值要求,则返回所述S3重新将x,y,z给定不同的公式常数,重复进行所述S3至所述S6之间的步骤。
[0016]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相关性验证分析包括:构建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中的平均温度处于0℃~20℃时,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验证值与标准值的对比分析图以及相关性分析图,并基于所述相关性分析图分析得出不同深度结构层中所述验证值
与所述标准值的相关性验证系数,将所述相关性验证系数与所述相关性系数阈值对比,获
取验证结果。
[0017]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相关性验证系数与所述相关性系数阈值的对比规则为:
[0018] 若所述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所述相关性验证系数均大于所述相关性系数阈值,则判断给定的x,y,z公式常数的具体值准确;
[0019] 若存在所述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所述相关性验证系数小于所述相关性系数阈值,则判断给定的x,y,z公式常数的具体值不准确。
[0020]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方式中,在所述S8中,包括:S801:若判断给定的x,y,z公式常数的具体值准确,则选定此时给定的x,y,z公式常数具体值并进入下一步骤;S802:若判断给定的x,y,z公式常数的具体值不准确,则返回所述S3重新将x,y,z给定不同的公式
常数,重复进行所述S3至所述S7之间的步骤。
[0021]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公式常数x,y,z具体为:x=5×10‑5,y=‑36,z=4×10 。
[0022]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基于统一计算公式K3(H,T)得出弯沉温度修正系数值包括:
[0023] S901:获取弯沉测定时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平均温度T以及结构层厚度H;其中所述平均温度的数值范围为0℃<T≤20℃;
[0024] S902:将所述平均温度T以及结构层厚度H代入所述统一计算公式K3(H,T)中,计算得出弯沉温度修正系数值;
[0025] 其中所述统一计算公式
[0026] 式中:T—弯沉测定时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平均温度;
[0027] H—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厚度。
[0028]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弯沉值温度修正计算的计算公式为:
[0029] l20=lT×K3
[0030] 式中:l20—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温度修正后的弯沉值;
[0031] lT—动态弯沉值;K3—温度修正系数。
[0032]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0℃~20℃弯沉值的温度修正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弯沉测定时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的厚度H以及平均温度T,确定平均温度T的数值范围处于0℃~20℃之间;S2:根据基层厚度和平均温度,获取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的动态弯沉值lT;S3:获取温度修正系数:预设温度修正系数计算的初步推导公式K3′(x,y,z);S4:调用测试规程温度修正系数计算公式,得出0℃~20℃时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温度修正系数标准值,简称标准值;S5:基于初步推导公式构建数据代入计算模型;数据代入计算模型用以将x,y,z给定不同的公式常数,并根据初步推导公式计算得出0℃~20℃时稳定基层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温度修正系数推定值,简称推
定值;S6:将标准值输入数据代入计算模型,与相应的推定値进行差值对比分析以及相关性对比分析,并得出对比差值以及相关性系数;S7:预设差值阈值以及相关性系数阈值,并输入至数据代入计算模型中与对比差值以及相关性系数进行对比分析;S8:基于对比分析的
结果是否满足阈值要求确定公式常数x,y,z的具体值,并将其代入初步推导公式中,得到温度修正系数值的初步计算公式;S9:用初步计算公式计算得出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温度修
正系数验证值,简称验证值;将验证值与相对应的标准值进行相关性验证分析确定x,y,z公式常数的准确性;S10:x,y,z公式常数验证完毕,代入验证准确的公式常数,得到0℃~20℃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不同深度结构层中温度修正系数值的统一计算公式K3(H,T),基于统一计算公式K3(H,T)得出弯沉温度修正系数值K3;S11:结合动态弯沉值和温度修正系数,计算得出经温度修正后的弯沉值。其中,在弯沉测定时,若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平均温度T处于0℃~20℃这个范围内时,利用上述计算方法可代替现行的《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3450‑2019》中不同深度结构层中弯沉值温度修正计算的方法,使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弯沉温度修正系数的计算能够使用一个统一的计算方法,从而提高弯沉值温度修正计算的
效率。本发明涉及的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在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平均温度处于
0℃~20℃时,其能够提高弯沉值温度修正计算的计算效率。
附图说明
[003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0℃~20℃弯沉值的温度修正方法的流程图
[0035]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所述相关性验证分析的流程图;
[0036]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粒料层弯沉温度修正系数的公式推导流程步骤框架图;
[0037]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第一相关性分析图的示意图;
[0038]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第一对比分析图的示意图;
[0039]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第二相关性分析图的示意图;
[0040]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第二对比分析图的示意图;
[0041]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第三相关性分析图的示意图;
[0042]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第三对比分析图的示意图;
[0043]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第四相关性分析图的示意图;
[0044] 图1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第四对比分析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
围。
[0046]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0047]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第一”、“第二”、“竖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48]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9]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50] 请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0℃~20℃弯沉值的温度修正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弯沉测定时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的厚度H以及平均温度T,确定平均温度T的数值范围处于0℃~20℃之间;S2:根据基层厚度和平均温度,获取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的动态弯沉值lT;S3:获取温度修正系数:预设温度修正系数计算的初步推导公式K3′(x,y,z);S4:调用测试规程温度修正系数计算公式,得出0℃~20℃时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温度修正系数标准值,简称标准值;S5:
基于初步推导公式构建数据代入计算模型;数据代入计算模型用以将x,y,z给定不同的公
式常数,并根据初步推导公式计算得出0℃~20℃时稳定基层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温度修
正系数推定值,简称推定值;S6:将标准值输入数据代入计算模型,与相应的推定値进行差值对比分析以及相关性对比分析,并得出对比差值以及相关性系数;S7:预设差值阈值以及相关性系数阈值,并输入至数据代入计算模型中与对比差值以及相关性系数进行对比分
析;S8:基于对比分析的结果是否满足阈值要求确定公式常数x,y,z的具体值,并将其代入初步推导公式中,得到温度修正系数值的初步计算公式;S9:用初步计算公式计算得出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温度修正系数验证值,简称验证值;将验证值与相对应的标准值进行相关
性验证分析确定x,y,z公式常数的准确性;S10:x,y,z公式常数验证完毕,代入验证准确的公式常数,得到0℃~20℃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不同深度结构层中温度修正系数值的统一
计算公式K3(H,T),基于统一计算公式K3(H,T)得出弯沉温度修正系数值K3;S11:结合动态弯沉值和温度修正系数,计算得出经温度修正后的弯沉值。
[0051] 本发明提供提供的一种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0℃~20℃弯沉值的温度修正方法,具体包括:S1:采集弯沉测定时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的厚度H以及平均温度T,确定平均温度T的数值范围处于0℃~20℃之间;S2:根据基层厚度和平均温度,获取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的动态弯沉值lT;S3:获取温度修正系数:预设温度修正系数计算的初步推导公式K3′(x,y,z);
S4:调用测试规程温度修正系数计算公式,得出0℃~20℃时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温度修正系数标准值,简称标准值;S5:基于初步推导公式构建数据代入计算模型;数据代入计算模型用以将x,y,z给定不同的公式常数,并根据初步推导公式计算得出0
℃~20℃时稳定基层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温度修正系数推定值,简称推定值;S6:将标准值输入数据代入计算模型,与相应的推定値进行差值对比分析以及相关性对比分析,并得出
对比差值以及相关性系数;S7:预设差值阈值以及相关性系数阈值,并输入至数据代入计算模型中与对比差值以及相关性系数进行对比分析;S8:基于对比分析的结果是否满足阈值
要求确定公式常数x,y,z的具体值,并将其代入初步推导公式中,得到温度修正系数值的初步计算公式;S9:用初步计算公式计算得出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温度修正系数验证值,简称验证值;将验证值与相对应的标准值进行相关性验证分析确定x,y,z公式常数的准确性;
S10:x,y,z公式常数验证完毕,代入验证准确的公式常数,得到0℃~20℃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不同深度结构层中温度修正系数值的统一计算公式K3(H,T),基于统一计算公式K3(H,T)得出弯沉温度修正系数值K3;S11:结合动态弯沉值和温度修正系数,计算得出经温度修正后的弯沉值。其中,在弯沉测定时,若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平均温度T处于0℃~20℃这个范围内时,利用上述计算方法可代替现行的《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3450‑2019》中不同深度结构层中弯沉值温度修正计算的方法,使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弯沉温度修正系数的计
算能够使用一个统一的计算方法,从而提高弯沉值温度修正计算的效率。本发明涉及的技
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在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平均温度处于0℃~20℃时,其能够提高弯沉值温度修正计算的计算效率。
[0052]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4中,所述差值对比分析包括:S401:调用多组样本数据;所述样本数据包括所述推定値以及与之所对应的标准值;S402:结合所述推定値以及所述标准值计算得出两者的对比差值以及所述对比差值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S403:根据所述对比差值获取其平均值,并基于所述平均值计算出所述样本数据的标准差
以及变异系数;S404:根据所述变异系数判断所述推定値与所述标准值的离散程度大小,初步判断所述推定値的合理性。
[0053]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差值阈值为0.10,所述相关性系数阈值为0.99。
[0054]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所述S6中,对比结果是否满足阈值要求的对比规则包括:
[0055] 若所述推定値与所述标准值的对比差值小于等于0.10且所述相关性系数大于0.99,则确定此时给定的x,y,z公式常数具体值满足阈值要求;
[0056] 否则,则确定此时给定的x,y,z公式常数具体值不满足阈值要求。
[0057]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所述S6中,包括:S601:若所述对比差值以及所述相关性系数满足阈值要求,则选取此时给定的x,y,z公式常数具体值并进入下一步骤;S602:若所述对比差值或者所述相关性系数不满足阈值要求,则返回所述S3重新将x,y,z给定不同的公式常数,重复进行所述S3至所述S6之间的步骤。
[0058]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相关性验证分析包括:构建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中的平均温度处于0℃~20℃时,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验证值与标准值的对比分析图以及相关性分析图,并基于所述相关性分析图分析得出不同深度结构层中所述验证值与所述
标准值的相关性验证系数,将所述相关性验证系数与所述相关性系数阈值对比,获取验证
结果。
[0059]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相关性验证系数与所述相关性系数阈值的对比规则为:
[0060] 若所述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所述相关性验证系数均大于所述相关性系数阈值,则判断给定的x,y,z公式常数的具体值准确;
[0061] 若存在所述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所述相关性验证系数小于所述相关性系数阈值,则判断给定的x,y,z公式常数的具体值不准确。
[0062]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所述S8中,包括:S801:若判断给定的x,y,z公式常数的具体值准确,则选定此时给定的x,y,z公式常数具体值并进入下一步骤;S802:若判断给定的x,y,z公式常数的具体值不准确,则返回所述S3重新将x,y,z给定不同的公式常数,重复进行所述S3至所述S7之间的步骤。
[0063]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公式常数x,y,z具体为:x=5×10‑5,y=6,z=4‑3×10 。
[0064]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所述S8中,所述相关性验证分析包括:S803:构建0℃~20℃时50mm<H≤100mm的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中的验证值与相同厚度结构层中标准
值的第一对比分析图以及第一相关性分析图,并根据第一相关性分析图建立此厚度结构层
中所述验证值与所述标准值的第一线性回归方程,得出此厚度结构层中所述验证值与所述
标准值的第一相关性验证系数,并将所述第一相关性验证系数与相关性系数阈值对比,得
到第一验证结果;
[0065] 其中,所述第一线性回归方程为:y1=0.8247x1+0.1738;
[0066] 式中:x1—50mm<H≤100mm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中的验证值;
[0067] y1—50mm<H≤100mm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中的标准值;
[0068] 所述第一相关性验证系数R12=0.9997。
[0069]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所述S8中,所述相关性验证分析还包括:S804:构建0℃~20℃时100mm<H≤200mm的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中的验证值与相同厚度结构层中标准值的第二对比分析图以及第二相关性分析图,并根据第二相关性分析图建立此厚度结
构层中所述验证值与所述标准值的第二线性回归方程,得出此厚度结构层中所述验证值与
所述标准值的第二相关性验证系数,并将所述第二相关性验证系数与相关性系数阈值对
比,得到第二验证结果;
[0070] 其中,所述第二线性回归方程为:y2=0.6341x2+0.3658;
[0071] 式中:x2—100mm<H≤200mm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中的验证值;
[0072] y2—100mm<H≤200mm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中的标准值;
[0073] 所述第二相关性验证系数R22=0.9995。
[0074]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所述S8中,所述相关性验证分析还包括:S805:构建0℃~20℃时200mm<H≤300mm的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中的验证值与相同厚度结构层中标准值的第三对比分析图以及第三相关性分析图,并根据第三相关性分析图建立此厚度结
构层中所述验证值与所述标准值的第三线性回归方程,得出此厚度结构层中所述验证值与
所述标准值的第三相关性验证系数,并将所述第三相关性验证系数与相关性系数阈值对
比,得到第三验证结果;
[0075] 其中,所述第三线性回归方程为:y3=0.8457x3+0.1516;
[0076] 式中:x3—200mm<H≤300mm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中的验证值;
[0077] y3—200mm<H≤300mm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中的标准值;
[0078] 所述第三相关性验证系数R32=0.9990。
[0079]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所述S8中,所述相关性验证分析还包括:S806:构建0℃~20℃时H≥300mm的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中的验证值与相同厚度结构层中标准值的第四对比分析图以及第四相关性分析图,并根据第四相关性分析图建立此厚度结构层中所
述验证值与所述标准值的第四线性回归方程,得出此厚度结构层中所述验证值与所述标准
值的第四相关性验证系数,将所述第四相关性验证系数与相关性系数阈值对比,得到第四
验证结果;
[0080] 其中,所述第四线性回归方程为:y4=1.0849x4‑0.0923;
[0081] 式中:x4—H≥300mm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中的验证值;
[0082] y4—H≥300mm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中的标准值;
[0083] 所述第四相关性验证系数R42=0.9982。
[0084]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相关性验证系数、所述第二相关性验证系数、所述第三相关性验证系数以及所述第四相关性验证系数均大于所述相关性系数阈值,则给定的x,y,z公式常数的具体值为准确值。
[0085]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弯沉值温度修正计算的计算公式为:
[0086] l20=lT×K3
[0087] 式中:l20—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温度修正后的弯沉值;
[0088] lT—动态弯沉值;K3—温度修正系数。
[0089] 更为具体地阐述,弯沉值是公路路面公路工程设计和检测的重要指标,弯沉值的计算涉及测定时粒料类材料层中的点实测或预估温度,现场弯沉检测值的修正计算以及对
弯沉检测等项目的评定计算都离不开弯沉温度修正系数的参与。目前,现行的《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3450‑2019》中,确定了弯沉值的计算方法以及其温度修正方法。但是,对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处于0℃~20℃时,其在不同深度的结构层中弯沉值温度修正计算,是结合现场弯沉实测值和温度修正系数计算得来,而其中温度修正系数的计算需要根据不
同的结构层厚度更换不同的计算方法,增大了弯沉值温度修正计算的错误率,严重影响了
弯沉值温度修正计算的效率。上述温度修正系数计算如下所示:
[0090]
[0091] 本发明提供一种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0℃~20℃弯沉值的温度修正方法,在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平均温度T处于0℃~20℃这个范围内时,利用上述计算方法可代替现行的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3450‑2019》不同深度结构层中弯沉值温度修正的计算方法,使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弯沉温度修正系数值的计算能够使用一个统一的计算方法,运
用统一计算公式: 便可计算出弯沉测定时不同深
度结构层中的温度修正系数值,从而提高弯沉值温度修正计算的效率。本发明涉及的技术
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在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平均温度处于0℃~20℃时,其能够提高弯沉值温度修正计算的计算效率。
[0092] 由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0℃~20℃弯沉值的温度修正方法,对于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不同深度结构层中的弯沉温度修正系数值能够使用一个
统一的计算方法,能够在不改变公式常数情况下便可计算出粒料层路表不同深度结构层中
的弯沉温度修正值,从而提高弯沉值温度修正计算的效率。本发明涉及的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在粒料及沥青稳定基层平均温度处于0℃~20℃时,其能够提高弯沉值温度修正计算的计算效率。
[0093]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
致的最宽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