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中铬耐磨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2011102051.7 申请日 2020-10-15 公开(公告)号 CN112458353A 公开(公告)日 2021-03-09
申请人 武汉科技大学; 武科新材(武汉)工程研究院; 发明人 吴开明;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高 碳 中铬耐磨 铸 铁 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所述高碳中铬耐磨 铸铁 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是:C为3.61~3.99wt%,Cr为12.11~14.99wt%,Si为0.51~0.79wt%,Mn为0.61~0.89wt%,Mo为1.71~1.99wt%,B为0.31~0.39wt%,P≤0.049wt%,S≤0.049wt%,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3.35≤Cr/C≤3.99,0.15≤B/Mo≤0.23。按照所述化学成分及其含量配料, 冶炼 ,浇注,空冷至室温,打磨;再加热到850~1050℃,保温1~3小时,淬入油中,冷却至室温,即得高碳中铬耐磨铸铁。本发明具有生产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和生产周期短的特点,制得的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硬度高和韧性好。
权利要求

1.一种高中铬耐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是:C为3.61~3.99wt%,Cr为12.11~14.99wt%,Si为0.51~0.79wt%,Mn为
0.61~0.89wt%,Mo为1.71~1.99wt%,B为0.31~0.39wt%,P≤0.049wt%、S≤
0.049wt%,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同时满足:3.35≤Cr/C≤3.99,0.15≤B/Mo≤0.23;
按照所述化学成分及其含量配料,冶炼,浇注,空冷至室温,打磨;再加热到850~1050℃,保温1~3小时,淬入油中,冷却至室温,制得高碳中铬耐磨铸铁。
2.一种高碳中铬耐磨铸铁,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碳中铬耐磨铸铁是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高碳中铬耐磨铸铁;
所述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碳化物的体积含量为40~50%,残留奥氏体的体积含量为8~
15%,其余为氏体;
所述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的硬度为68~71HRC。

说明书全文

一种高中铬耐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耐磨铸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碳中铬耐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耐磨铸铁是指合金中的碳主要以碳化物形式存在的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能的铸铁。提高耐磨铸铁硬度的主要方法是提高基体的硬度,减少残留奥氏体、铁素体和贝氏体的数量。提高基体硬度的主要方法有增加C含量,进而增加氏体的含量,增加合金碳化物的数量;减少残留奥氏体主要是提高马氏体转变量,亦即要将马氏体转变点Ms控制在室温以上;减少铁素体的数量主要是通过增加C含量,添加特定的合金元素如Mo和B元素抑制铁素体的形成;减少贝氏体的数量主要通过C含量和Mn含量的调节扩大Bs和Ms的差距,在淬火过程中形成马氏体而不形成贝氏体。
[0003] 为了增加合金碳化物的数量与硬度,主要的方式是进行Cr合金化。铬是强碳化物的形成元素,尤其是M7C3型碳化物形成元素。M7C3型碳化物的硬度为1300~1700HV,而Fe3C的硬度约为1100HV。当然还有其它的合金碳化物,如W、Mo、Nb、V、Ti、Zr、Ta、Hf等,也可以形成硬度很高的MC、M2C、M6C型碳化物,但是它们与Cr元素相比,价格昂贵。另外,即使加入同样的量,形成碳化物的数量也较少。
[0004] “一种中铬白口铸铁的热处理工艺”(CN104928454A)专利技术,该技术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是:C为2.1~3.2%;Si为1.5~2.2%;Cr为7~10%;Mn为0.8~1.2%;Ni≤1.0%;Mo≤1.5%;Cu≤1.2%;P≤0.1%;S≤0.06%;余量为Fe。该技术不仅含有贵重金属元素Ni、Mo和Cu,合金成本高,且硬度仅为46HRC。
[0005] “一种耐磨铸铁球及其制备方法”(CN110106434A)专利技术,该技术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是:C为3.0~5.1%;Cr为8.0~10.0%,Si为0.6~1.2%;Mn为10.3~12.5%;Mo为0.30~0.50%;B为0.4~2.0%;Ni为0.2~0.6%;Ti为0.05~0.15%;稀土为
0.14~0.28%;A为0.02~0.16%;V为0.10~0.30%;S为0.01~0.05%;P为0.03~0.06%;
W为0.1~0.5%;Nb为0.2~0.5%;Ta为0.04~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技术不仅含有贵重金属元素Ni、V、Ti,合金成本高;且该技术在淬火处理后,还在NaNO2的盐溶液中进行二次淬火处理,热处理工艺复杂。
[0006] “一种中铬铸铁磨球及其浇铸方法”(CN103774035A)专利技术,该技术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是:C为3.3~3.7%;Si为0.8~1.2%;Mn为1.5~1.7%;Cr为7~10%;Ni为2.3~2.9%;Mo为0.4~1.2%;Cu为0.5~0.9%;B为0.01~0.05%;Li为0.1~0.2%;Na为0.2~0.3%;稀土为0.1~0.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技术含有贵重金属元素Nb和Cu,合金成本高。
[0007] “耐磨铸铁的热处理方法”(CN107641693A)专利技术,该技术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是:C为2.9~3.1%;Cr为6~8%;Mn为3.0~4.0%;Ni为0.6~0.8%;Si为0.5~1.0%;P≤0.05%;S≤0.03%,其余为Fe。该技术在900~940℃保温20~24h,热处理时间长。
[0008] 综上所述,现有的耐磨铸铁不仅存在合金成本高、热处理工艺复杂和热处理时间长的技术缺陷,且硬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和生产周期短的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的制备方法,用该方法制备的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的硬度高和韧性好。
[0010]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是:C为3.61~3.99wt%,Cr为12.11~14.99wt%,Si为0.51~0.79wt%,Mn为0.61~0.89wt%,Mo为1.71~1.99wt%,B为0.31~0.39wt%,P≤0.049wt%,S≤0.049wt%,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1] 所述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同时满足:3.35≤Cr/C≤3.99;0.15≤B/Mo≤0.23。
[0012] 按照所述化学成分及其含量配料,冶炼,浇注,空冷至室温,打磨;再加热到850~1050℃,保温1~3小时,淬入油中,冷却至室温,即得高碳中铬耐磨铸铁。
[0013] 所述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碳化物的体积含量为40~50%,残留奥氏体的体积含量为8~15%,其余为马氏体。
[0014] 所述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的硬度为68~71HRC。
[0015]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0016] 本发明在850~1050℃条件下保温1~3小时,然后淬入油中,冷却至室温,即得高碳中铬耐磨铸铁,不仅生产温度低和生产周期短,且工艺简单;加之本发明的化学成分中Cr含量低(<15wt%),同时未含有贵重合金元素如Ni和Cu,生产成本显著降低。
[0017] 本发明中的C为3.61~3.99wt%和Cr为12.11~14.99wt%,通过C与Cr合金化形成高硬度M7C3型碳化物(1300~1700HV),以及Mo与C形成高硬度的富Mo碳化物M2C,从而增加合金碳化物含量以及提高基体的硬度。添加合金元素Mo和B元素抑制铁素体的形成,使铁素体的含量为0;通过C含量和Mn含量的调节扩大Bs和Ms的差距,使贝氏体的含量为0,使铸铁在淬火过程中形成大量的高硬度马氏体。淬火后,基体中含有大量的高硬度碳化物和马氏体,大幅提高了高碳中铬铸铁的硬度。
[0018] 本发明加入的C、Cr和Mn等合金元素能降低马氏体转变点Ms,铸铁淬火后会形成残留奥氏体,残留奥氏体塑性变形强,可以使铸铁具有一定的韧性;在高碳低铸铁中,少量的B(0.1~0.6wt%)合金能够提高铸铁的韧性。残余奥氏体以及B合金使高碳中铬铸铁具有较高韧性。
[0019] 本发明制备的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经检测:碳化物为40~50vol%,残留奥氏体为8~15vol%,其余为马氏体;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硬度为68~71HRC。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高碳高铬高镍铸铁存在的合金成本高、硬度低和韧性低的技术难题,尤其是很好地解决了高硬度与韧性的匹配问题、以及耐磨性能与铸铁合金成本不相适应的问题。
[0020] 因此,本发明具有生产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和生产周期短的特点,制得的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的硬度高和韧性好。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一种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的光学组织图;
[0022] 图2为图1所示高碳中铬耐磨铸铁铸铁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4] 一种高碳中铬耐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是:C为3.61~3.99wt%,Cr为12.11~14.99wt%,Si为0.51~0.79wt%,Mn为0.61~0.89wt%,Mo为1.71~1.99wt%,B为0.31~0.39wt%,P≤0.049wt%,S≤0.049wt%,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25] 所述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同时满足:3.35≤Cr/C≤3.99;0.15≤B/Mo≤0.23。
[0026] 按照所述化学成分及其含量配料,冶炼,浇注,空冷至室温,打磨;再加热到850~1050℃,保温1~3小时,淬入油中,冷却至室温,即得高碳中铬耐磨铸铁。
[0027] 本具体实施方式制备的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经检测:碳化物为40~50vol%,残留奥氏体为8~15vol%,其余为马氏体;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的硬度为68~71HRC。
[0028] 实施例1
[0029] 一种高碳中铬耐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是:C为3.63wt%,Cr为12.16wt%,Si为0.51wt%,Mn为0.63wt%,Mo为1.72wt%,B为0.32wt%,P≤0.03wt%,S≤0.03wt%,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Cr/C=3.350,B/Mo=0.186。
[0030] 按照所述化学成分及其含量配料,冶炼,浇注,空冷至室温,打磨;再加热到850℃,保温3小时,淬入油中,冷却至室温,制得高碳中铬耐磨铸铁。
[0031] 本发明制备的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经检测:碳化物为40vol%;残留奥氏体为10.8vol%;其余为马氏体;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硬度为70.3HRC。
[0032] 实施例2
[0033] 一种高碳中铬耐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是:C为3.74wt%,Cr为14.90wt%,Si为0.61wt%,Mn为0.69wt%,Mo为1.85wt%,B为0.38wt%,P≤0.03wt%、S≤0.03wt%,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Cr/C=3.984,B/Mo=0.205。
[0034] 按照所述化学成分及其含量配料,冶炼,浇注,空冷至室温,打磨;再加热到950℃,保温2小时,淬入油中,冷却至室温,制得高碳中铬耐磨铸铁。
[0035] 本发明制备的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经检测:碳化物为45vol%,残留奥氏体为8vol%,其余为马氏体;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硬度为71HRC。
[0036] 实施例3
[0037] 一种高碳中铬耐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是:C为3.81wt%,Cr为14.14wt%,Si为0.78wt%,Mn为0.75wt%,Mo为1.98wt%,B为0.31wt%,P≤0.03wt%、S≤0.03wt%,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Cr/C=3.711,B/Mo=0.156。
[0038] 按照所述化学成分及其含量配料,冶炼,浇注,空冷至室温,打磨;再加热到1000℃,保温1小时,淬入油中,冷却至室温,制得高碳中铬耐磨铸铁。
[0039] 本发明制备的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经检测:碳化物为47vol%,残留奥氏体为9.2vol%,其余为马氏体;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硬度为69.4HRC。
[0040] 实施例4
[0041] 一种高碳中铬耐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是:C为3.99wt%,Cr为14.97wt%,Si为0.72wt%,Mn为0.88wt%,Mo为1.99wt%,B为0.34wt%,P≤0.03wt%、S.≤0.03wt%,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Cr/C=3.752,B/Mo=0.171。
[0042] 按照所述化学成分及其含量配料,冶炼,浇注,空冷至室温,打磨;再加热到1050℃,保温1小时,淬入油中,冷却至室温,制得高碳中铬耐磨铸铁。
[0043] 本发明制备的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经检测:碳化物为50vol%,残留奥氏体为15vol%,其余为马氏体;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硬度为68HRC。
[0044]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0045] 本发明在850~1050℃条件下保温1~3小时,然后淬入油中,冷却至室温,即得高碳中铬耐磨铸铁,不仅生产温度低和生产周期短,且工艺简单;加之本发明的化学成分中Cr含量低(<15wt%),同时未含有贵重合金元素如Ni和Cu,生产成本显著降低。
[0046] 本发明中的C为3.61~3.99wt%和Cr为12.11~14.99wt%,增加C含量与Cr合金化,形成高硬度M7C3型碳化物(1300~1700HV);以及Mo与C形成高硬度的富Mo碳化物M2C,从而增加合金碳化物含量以及提高基体的硬度。添加合金元素Mo和B元素抑制铁素体的形成,使铁素体的含量为0;通过C含量和Mn含量的调节扩大Bs和Ms的差距,使贝氏体的含量为0,使铸铁在淬火过程中形成大量的高硬度马氏体。淬火后,基体中含有大量的高硬度碳化物和马氏体,大幅提高了高碳中铬铸铁的硬度。
[0047] 本具体实施方式制备的高碳中铬耐磨铸铁如附图所示:图1为实施例1制备高碳中铬耐磨铸铁光学组织图;图2为图1所示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的扫描电镜图。从图1可以看出,制备的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的组织为马氏体+M7C3碳化物+二次碳化物+少量的残余奥氏体,且共晶碳化物M7C3呈断网状分布,使高碳中铬铸铁具有高韧性。从图2可以看出,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的组织中含有大量的马氏体+少量的残余奥氏体,二次碳化物弥散均匀分布在基体上,使高碳中铬耐磨铸铁具有高硬度以及高韧性。
[0048] 本发明加入的C、Cr和Mn等合金元素能降低马氏体转变点Ms,铸铁淬火后会形成残留奥氏体,残余奥氏体塑性变形强,可以使铸铁具有一定的韧性;在高碳低硼铸铁中,少量的B(0.1~0.6wt%)合金,能够提高铸铁的韧性。残余奥氏体以及B合金使高碳中铬铸铁具有较高韧性。
[0049] 本发明制备的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经检测:碳化物为40~50vol%,残留奥氏体为8~15vol%,其余为马氏体;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硬度为68~71HRC。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高碳高铬高镍铸铁存在的合金成本高、硬度低和韧性低的技术难题,尤其是很好地解决了高硬度与韧性的匹配问题、以及耐磨性能与铸铁合金成本不相适应的问题。
[0050] 因此,本发明具有生产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和生产周期短的特点,制得的高碳中铬耐磨铸铁硬度高和韧性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