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铬钼无限冷硬轧辊的回火处理工艺

申请号 CN202011337615.5 申请日 2020-11-25 公开(公告)号 CN112430725A 公开(公告)日 2021-03-02
申请人 铜陵市大成轧辊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张宇程; 章成希; 张剑;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镍铬钼无限冷硬 铸 铁 轧辊 的回火处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需要对镍铬钼无限冷硬 铸铁 轧辊进行回火处理时, 液压缸 工作带动液压驱动杆伸长,液压驱动杆带动筒盖 支架 向上移动,同时第一 电机 正转带动第一 链轮 转动,第一链轮通过传动链条带动第四链轮和第一连接轴转动,第一连接轴上的第三链轮通过传动链条带动第二连接轴转动,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转动带动第二链轮和第五链轮转动,带动链条朝向 配重 块 移动,从而带动回火筒盖向上移动,将回火处理筒体入口开启,本发明电 热管 呈连续的S形设置确保对加热组件内的物件进行均匀快速加热,确保回火处理加工的均匀受热且提高加热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镍铬钼无限冷硬轧辊的回火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回火处理工艺使用到回火处理装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需要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进行回火处理时,液压缸(7)工作带动液压驱动杆(8)伸长,液压驱动杆(8)带动筒盖支架(4)向上移动,同时第一电机(9)正转带动第一链轮(10)转动,第一链轮(10)通过传动链条带动第四链轮(15)和第一连接轴(11)转动,第一连接轴(11)上的第三链轮(14)通过传动链条带动第二连接轴(16)转动,第一连接轴(11)和第二连接轴(16)转动带动第二链轮(13)和第五链轮(17)转动,带动链条(18)朝向配重(19)移动,从而带动回火筒盖(3)向上移动,将回火处理筒体(2)入口开启;
步骤二:将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放入到回火处理筒体(2)内的加热组件(6)中,第一电机(9)反转带动第一链轮(10)转动,通过链轮与传动链条的传动作用带动链条(18)朝向回火筒盖(3)移动,从而带动回火筒盖(3)向下移动将回火处理筒体(2)入口盖合,并且液压缸(7)工作液压驱动杆(8)收缩,液压驱动杆(8)带动筒盖支架(4)向下移动,使配重块(19)向下移动与回火筒盖(3)相接触,对回火筒盖(3)进行压合;
步骤三:回火筒盖(3)密封盖合后,加热组件(6)上的电热管(65)通电工作,对加热组件(6)内的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进行回火加热处理,回火处理筒体(2)上设置的保温层(24)和回火筒盖(3)上设置的保温盖(32)用于对回火加热处理进行保温,当回火加热处理完成后电热管(65)停止工作,通过进管(28)向第二间隙(27)内加热冷却水,冷却水通过热传导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进行回火冷却处理,第二间隙(27)内的冷却水通过连接管(210)流入到第一间隙(26)中,通过回火筒底座(21)内设置的出水管(29)排出;
步骤四:冷却水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初步回火冷却处理后,液压缸(7)工作带动液压驱动杆(8)伸长,液压驱动杆(8)带动筒盖支架(4)向上移动,第一电机(9)正转带动第一链轮(10)转动,通过链轮与传动链条的传动作用带动链条(18)朝向配重块(19)移动,带动回火筒盖(3)向上移动,第二电机(55)工作带动驱动轴(57)转动,驱动轴(57)带动冷却扇(59)工作对回火处理筒体(2)内进行吹冷却,实现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的进一步回火冷却加工,当回火加工完成后,液压缸(7)带动回火筒盖(3)开启,将回火加工完成的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的回火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火处理装置包括装置基座(1)、回火处理筒体(2)、回火筒盖(3)、筒盖支架(4)、风冷组件(5)、加热组件(6)、液压缸(7)和液压驱动杆(8);所述回火处理筒体(2)固定安装在装置基座(1)上,回火处理筒体(2)内固定设置有加热组件(6),所述加热组件(6)用于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回火加热处理,所述回火筒盖(3)安装在回火处理筒体(2)的入口处,回火筒盖(3)用于对回火处理筒体(2)进行密封盖合,所述回火筒盖(3)上贯穿安装有风冷组件(5),风冷组件(5)用于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进行回火冷却处理,筒盖支架(4)上固定安装有竖直向下的液压缸(7),所述液压缸(7)上设置有液压驱动杆(8),液压驱动杆(8)下端与装置基座(1)固定连接,液压缸(7)筒盖液压驱动杆(8)带动筒盖支架(4)上下移动,所述筒盖支架(4)与回火筒盖(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的回火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支架(4)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接轴(11)和第二连接轴(16),第一连接轴(11)和第二连接轴(16)两端均安装有第一轴承座(12),第一轴承座(12)固定安装在筒盖支架(4)上,第一连接轴(11)位于筒盖支架(4)内侧轴杆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两组第二链轮(13),第二连接轴(16)位于筒盖支架(4)内侧轴杆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两组第五链轮(17),第一连接轴(11)和第二连接轴(16)位于筒盖支架(4)外侧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三链轮(14),两组第三链轮(14)通过传动链条组成闭环传动机构,第二链轮(13)和第五链轮(17)上均啮合连接有链条(18),所述链条(18)一端固定连接在回火筒盖(3)上,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19),所述回火筒盖(3)上固定安装有滑轨(20),配重块(19)滑动连接在滑轨(2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的回火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支架(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链轮(10),第一连接轴(11)上固定安装有第四链轮(15),第四链轮(15)通过链条与第一链轮(10)啮合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的回火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火筒盖(3)包括下盖板(31)、保温盖(32)、上盖板(33)和连接架(34);所述下盖板(31)固定安装在保温盖(32)下端,下盖板(31)的直径大于回火处理筒体(2)的外径,上盖板(33)固定安装在保温盖(32)上端,上盖板(33)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34),连接架(34)与链条(18)固定连接,连接架(34)用于加强上盖板(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的回火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火处理筒体(2)包括回火筒底座(21)和回火筒上座(22),回火筒底座(21)上固定安装有回火筒侧壁,回火筒上座(22)固定安装在回火筒侧壁上端,回火筒侧壁包括外筒壁(23)、保温层(24)和内筒壁(25),保温层(24)设置在外筒壁(23)和内筒壁(25)之间,外筒壁(23)和内筒壁(25)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回火筒底座(21)和回火筒上座(2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的回火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壁(23)和保温层(24)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26),内筒壁(25)和保温层(24)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27),保温层(24)上部贯穿设置有连接管(210),连接管(210)连通第一间隙(26)和第二间隙(2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的回火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火筒上座(22)上设置有进水管(28),进水管(28)与第二间隙(27)相连通,回火筒底座(21)上设置有出水管(29),出水管(29)与第一间隙(26)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的回火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风冷组件(5)包括风冷支架(51)、顶板(52)、中间板(53)、底板(54)、第二电机(55)、联轴器(56)、驱动轴(57)、第二轴承座(58)和冷却扇(59);风冷支架(51)上端、中部和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顶板(52)、中间板(53)和底板(54),底板(54)与回火筒盖(3)固定连接,顶板(52)上固定安装有竖直向下的第二电机(55),第二电机(55)输出轴通过联轴器(56)固定连接有驱动轴(57),驱动轴(57)向下伸入到回火筒盖(3)下端,驱动轴(57)下端固定连接有冷却扇(59),驱动轴(57)上安装有两组第二轴承座(58),两组第二轴承座(58)分别固定安装在中间板(53)和底板(5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的回火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加热组件(6)包括支撑杆(61)、第一环形杆(62)、第二环形杆(63)、安装座(64)和电热管(65);所述支撑杆(61)固定安装在回火处理筒体(2)内,支撑杆(61)设置有多组且呈环形阵列分布,第一环形杆(62)和第二环形杆(63)固定安装在支撑杆(61)上,第一环形杆(62)和第二环形杆(63)设置有若干组,第一环形杆(62)和第二环形杆(63)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组安装座(64),电热管(65)呈连续S型连接在安装座(64)上。

说明书全文

一种镍铬钼无限冷硬轧辊的回火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回火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的回火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材料是一种应用已久的铸铁材质,是介于冷硬铸铁和灰口铸铁之间的一种材质,与冷硬铸铁相比,其铁含量较高,无限冷硬铸铁轧辊中还常常加入不同含量的Cr、N i、Mo等合金元素,随着Cr、N i、Mo含量的增加,硬化层深度大大增加,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淬火工艺,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氏体或贝氏体转变,以大幅提高的刚性、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回火加工处理,现有的回火处理工艺中,回火加热和冷却在不同的装置中进行,导致工序增加,且在加热与冷却的转运过程中影响回火处理的品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的回火处理工艺,加热组件上的电热管通电工作,对加热组件内的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进行回火加热处理,电热管呈连续的S形设置确保对加热组件内的物件进行均匀快速加热,确保回火处理加工的均匀受热且提高加热效率,回火处理筒体上设置的保温层和回火筒盖上设置的保温盖用于对回火加热处理进行保温,且回火加热和冷却在同一个装置中进行,不仅减少加工工序且防止在转运过程中影响到回火处理的品质。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一种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的回火处理工艺,该回火处理工艺使用到回火处理装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6] 步骤一:需要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进行回火处理时,液压缸工作带动液压驱动杆伸长,液压驱动杆带动筒盖支架向上移动,同时第一电机正转带动第一链轮转动,第一链轮通过传动链条带动第四链轮和第一连接轴转动,第一连接轴上的第三链轮通过传动链条带动第二连接轴转动,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转动带动第二链轮和第五链轮转动,带动链条朝向配重移动,从而带动回火筒盖向上移动,将回火处理筒体入口开启;
[0007] 步骤二:将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放入到回火处理筒体内的加热组件中,第一电机反转带动第一链轮转动,通过链轮与传动链条的传动作用带动链条朝向回火筒盖移动,从而带动回火筒盖向下移动将回火处理筒体入口盖合,并且液压缸工作液压驱动杆收缩,液压驱动杆带动筒盖支架向下移动,使配重块向下移动与回火筒盖相接触,对回火筒盖进行压合;
[0008] 步骤三:回火筒盖密封盖合后,加热组件上的电热管通电工作,对加热组件内的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进行回火加热处理,回火处理筒体上设置的保温层和回火筒盖上设置的保温盖用于对回火加热处理进行保温,当回火加热处理完成后电热管停止工作,通过进水管向第二间隙内加热冷却水,冷却水通过热传导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进行回火冷却处理,第二间隙内的冷却水通过连接管流入到第一间隙中,通过回火筒底座内设置的出水管排出;
[0009] 步骤四:冷却水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初步回火冷却处理后,液压缸工作带动液压驱动杆伸长,液压驱动杆带动筒盖支架向上移动,第一电机正转带动第一链轮转动,通过链轮与传动链条的传动作用带动链条朝向配重块移动,带动回火筒盖向上移动,第二电机工作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冷却扇工作对回火处理筒体内进行吹冷却,实现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的进一步回火冷却加工,当回火加工完成后,液压缸带动回火筒盖开启,将回火加工完成的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取出。
[001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火处理装置包括装置基座、回火处理筒体、回火筒盖、筒盖支架、风冷组件、加热组件、液压缸和液压驱动杆;所述回火处理筒体固定安装在装置基座上,回火处理筒体内固定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回火加热处理,所述回火筒盖安装在回火处理筒体的入口处,回火筒盖用于对回火处理筒体进行密封盖合,所述回火筒盖上贯穿安装有风冷组件,风冷组件用于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进行回火冷却处理,筒盖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竖直向下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设置有液压驱动杆,液压驱动杆下端与装置基座固定连接,液压缸通过液压驱动杆带动筒盖支架上下移动,所述筒盖支架与回火筒盖相连。
[0011]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盖支架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两端均安装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固定安装在筒盖支架上,第一连接轴位于筒盖支架内侧轴杆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两组第二链轮,第二连接轴位于筒盖支架内侧轴杆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两组第五链轮,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位于筒盖支架外侧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三链轮,两组第三链轮通过传动链条组成闭环传动机构,第二链轮和第五链轮上均啮合连接有链条,所述链条一端固定连接在回火筒盖上,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回火筒盖上固定安装有滑轨,配重块滑动连接在滑轨上。
[0012]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盖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链轮,第一连接轴上固定安装有第四链轮,第四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一链轮啮合传动连接。
[0013]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火筒盖包括下盖板、保温盖、上盖板和连接架;所述下盖板固定安装在保温盖下端,下盖板的直径大于回火处理筒体的外径,上盖板固定安装在保温盖上端,上盖板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连接架与链条固定连接,连接架用于加强上盖板。
[0014]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火处理筒体包括回火筒底座和回火筒上座,回火筒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回火筒侧壁,回火筒上座固定安装在回火筒侧壁上端,回火筒侧壁包括外筒壁、保温层和内筒壁,保温层设置在外筒壁和内筒壁之间,外筒壁和内筒壁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回火筒底座和回火筒上座上。
[001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筒壁和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内筒壁和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保温层上部贯穿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连通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
[0016]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火筒上座上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与第二间隙相连通,回火筒底座上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与第一间隙相连通。
[0017]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风冷组件包括风冷支架、顶板、中间板、底板、第二电机、联轴器、驱动轴、第二轴承座和冷却扇;风冷支架上端、中部和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顶板、中间板和底板,底板与回火筒盖固定连接,顶板上固定安装有竖直向下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向下伸入到回火筒盖下端,驱动轴下端固定连接有冷却扇,驱动轴上安装有两组第二轴承座,两组第二轴承座分别固定安装在中间板和底板上。
[0018]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加热组件包括支撑杆、第一环形杆、第二环形杆、安装座和电热管;所述支撑杆固定安装在回火处理筒体内,支撑杆设置有多组且呈环形阵列分布,第一环形杆和第二环形杆固定安装在支撑杆上,第一环形杆和第二环形杆设置有若干组,第一环形杆和第二环形杆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组安装座,电热管呈连续S型连接在安装座上。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需要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进行回火处理时,液压缸工作带动液压驱动杆伸长,液压驱动杆带动筒盖支架向上移动,筒盖支架向上移动带动回火筒盖向上移动,回火筒盖的自动开启同方便将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放入到回火处理筒体内,第一电机正转带动第一链轮转动,第一链轮通过传动链条带动第四链轮和第一连接轴转动,第一连接轴上的第三链轮通过传动链条带动第二连接轴转动,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转动带动第二链轮和第五链轮转动,带动链条朝向配重块移动,从而带动回火筒盖向上移动,将回火处理筒体入口开启,通过设置第一电机带动链轮转动,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条实现传动连接,从而带动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转动,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带动链条转动带动回火筒盖的升降调节,从而实现对回火处理筒体入口的快速开启和闭合;
[0020] 将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放入到回火处理筒体内的加热组件中,第一电机反转带动第一链轮转动,通过链轮与传动链条的传动作用带动链条朝向回火筒盖移动,从而带动回火筒盖向下移动将回火处理筒体入口盖合,并且液压缸工作液压驱动杆收缩,液压驱动杆带动筒盖支架向下移动,使配重块向下移动与回火筒盖相接触,对回火筒盖进行压合,通过设置配重块确保链条的正常传动,配重块在滑轨的设置对配重块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同时配重块对回火筒盖起到压紧的作用,确保回火筒盖在盖合时的密封性
[0021] 回火筒盖密封盖合后,加热组件上的电热管通电工作,对加热组件内的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进行回火加热处理,电热管呈连续的S形设置确保对加热组件内的物件进行均匀快速加热,确保回火处理加工的均匀受热且提高加热效率,回火处理筒体上设置的保温层和回火筒盖上设置的保温盖用于对回火加热处理进行保温,通过在筒体上设置保温层以及在桶盖上设置保温盖,均降低回火处理装置的热能散发,从而降低加热所需能源的损耗,当回火加热处理完成后电热管停止工作,通过进水管向第二间隙内加热冷却水,冷却水通过热传导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进行回火冷却处理,第二间隙内的冷却水通过连接管流入到第一间隙中,通过回火筒底座内设置的出水管排出,通过向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内充入冷却水实现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回火加热后的冷却,确保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整体均匀冷却,从而提高回火处理效果;
[0022] 冷却水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初步回火冷却处理后,液压缸工作带动液压驱动杆伸长,液压驱动杆带动筒盖支架向上移动,第一电机正转带动第一链轮转动,通过链轮与传动链条的传动作用带动链条朝向配重块移动,带动回火筒盖向上移动,第二电机工作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冷却扇工作对回火处理筒体内进行吹风冷却,实现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的进一步回火冷却加工,在水冷后回火处理筒体内温度下降,确保回火筒盖安全稳定开启,并通过吹风进一步实现冷却散热,确保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的回火处理品质,且回火加热和冷却在同一个装置中进行,不仅减少加工工序且防止在转运过程中影响到回火处理的品质。附图说明
[0023]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发明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为本发明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7] 图4为本发明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 图5为本发明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 图6为本发明风冷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 图7为本发明风冷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1] 图8为本发明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9为本发明回火处理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中:1、装置基座;2、回火处理筒体;3、回火筒盖;31、下盖板;32、保温盖;33、上盖板;34、连接架;4、筒盖支架;5、风冷组件;51、风冷支架;52、顶板;53、中间板;54、底板;55、第二电机;56、联轴器;57、驱动轴;58、第二轴承座;59、冷却扇;6、加热组件;61、支撑杆;62、第一环形杆;63、第二环形杆;64、安装座;65、电热管;7、液压缸;8、液压驱动杆;9、第一电机;10、第一链轮;11、第一连接轴;12、第一轴承座;13、第二链轮;14、第三链轮;15、第四链轮;16、第二连接轴;17、第五链轮;18、链条;19、配重块;20、滑轨;21、回火筒底座;22、回火筒上座;23、外筒壁;24、保温层;25、内筒壁;26、第一间隙;27、第二间隙;28、进水管;29、出水管;210、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5] 请参阅图1-9所示,一种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的回火处理工艺,该回火处理工艺使用到回火处理装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6] 步骤一:需要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进行回火处理时,液压缸7工作带动液压驱动杆8伸长,液压驱动杆8带动筒盖支架4向上移动,同时第一电机9正转带动第一链轮10转动,第一链轮10通过传动链条带动第四链轮15和第一连接轴11转动,第一连接轴11上的第三链轮14通过传动链条带动第二连接轴16转动,第一连接轴11和第二连接轴16转动带动第二链轮13和第五链轮17转动,带动链条18朝向配重块19移动,从而带动回火筒盖3向上移动,将回火处理筒体2入口开启;
[0037] 步骤二:将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放入到回火处理筒体2内的加热组件6中,第一电机9反转带动第一链轮10转动,通过链轮与传动链条的传动作用带动链条18朝向回火筒盖3移动,从而带动回火筒盖3向下移动将回火处理筒体2入口盖合,并且液压缸7工作液压驱动杆8收缩,液压驱动杆8带动筒盖支架4向下移动,使配重块19向下移动与回火筒盖3相接触,对回火筒盖3进行压合;
[0038] 步骤三:回火筒盖3密封盖合后,加热组件6上的电热管65通电工作,对加热组件6内的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进行回火加热处理,回火处理筒体2上设置的保温层24和回火筒盖3上设置的保温盖32用于对回火加热处理进行保温,当回火加热处理完成后电热管65停止工作,通过进水管28向第二间隙27内加热冷却水,冷却水通过热传导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进行回火冷却处理,第二间隙27内的冷却水通过连接管210流入到第一间隙
26中,通过回火筒底座21内设置的出水管29排出;
[0039] 步骤四:冷却水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初步回火冷却处理后,液压缸7工作带动液压驱动杆8伸长,液压驱动杆8带动筒盖支架4向上移动,第一电机9正转带动第一链轮10转动,通过链轮与传动链条的传动作用带动链条18朝向配重块19移动,带动回火筒盖3向上移动,第二电机55工作带动驱动轴57转动,驱动轴57带动冷却扇59工作对回火处理筒体2内进行吹风冷却,实现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的进一步回火冷却加工,当回火加工完成后,液压缸7带动回火筒盖3开启,将回火加工完成的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取出。
[0040] 所述回火处理装置包括装置基座1、回火处理筒体2、回火筒盖3、筒盖支架4、风冷组件5、加热组件6、液压缸7和液压驱动杆8;所述回火处理筒体2固定安装在装置基座1上,回火处理筒体2内固定设置有加热组件6,所述加热组件6用于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回火加热处理,所述回火筒盖3安装在回火处理筒体2的入口处,回火筒盖3用于对回火处理筒体2进行密封盖合,所述回火筒盖3上贯穿安装有风冷组件5,风冷组件5用于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进行回火冷却处理,筒盖支架4上固定安装有竖直向下的液压缸7,所述液压缸7上设置有液压驱动杆8,液压驱动杆8下端与装置基座1固定连接,液压缸7筒盖液压驱动杆8带动筒盖支架4上下移动,所述筒盖支架4与回火筒盖3相连。
[0041] 所述筒盖支架4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接轴11和第二连接轴16,第一连接轴11和第二连接轴16两端均安装有第一轴承座12,第一轴承座12固定安装在筒盖支架4上,第一连接轴11位于筒盖支架4内侧轴杆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两组第二链轮13,第二连接轴16位于筒盖支架4内侧轴杆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两组第五链轮17,第一连接轴11和第二连接轴16位于筒盖支架4外侧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三链轮14,两组第三链轮14通过传动链条组成闭环传动机构,第二链轮13和第五链轮17上均啮合连接有链条18,所述链条18一端固定连接在回火筒盖3上,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19,所述回火筒盖3上固定安装有滑轨20,配重块19滑动连接在滑轨20上。
[0042] 所述筒盖支架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链轮10,第一连接轴11上固定安装有第四链轮15,第四链轮15通过链条与第一链轮10啮合传动连接。
[0043] 所述回火筒盖3包括下盖板31、保温盖32、上盖板33和连接架34;所述下盖板31固定安装在保温盖32下端,下盖板31的直径大于回火处理筒体2的外径,上盖板33固定安装在保温盖32上端,上盖板33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34,连接架34与链条18固定连接,连接架34用于加强上盖板33。
[0044] 所述回火处理筒体2包括回火筒底座21和回火筒上座22,回火筒底座21上固定安装有回火筒侧壁,回火筒上座22固定安装在回火筒侧壁上端,回火筒侧壁包括外筒壁23、保温层24和内筒壁25,保温层24设置在外筒壁23和内筒壁25之间,外筒壁23和内筒壁25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回火筒底座21和回火筒上座22上。
[0045] 所述外筒壁23和保温层24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26,内筒壁25和保温层24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27,保温层24上部贯穿设置有连接管210,连接管210连通第一间隙26和第二间隙27。
[0046] 所述回火筒上座22上设置有进水管28,进水管28与第二间隙27相连通,回火筒底座21上设置有出水管29,出水管29与第一间隙26相连通。
[0047] 风冷组件5包括风冷支架51、顶板52、中间板53、底板54、第二电机55、联轴器56、驱动轴57、第二轴承座58和冷却扇59;风冷支架51上端、中部和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顶板52、中间板53和底板54,底板54与回火筒盖3固定连接,顶板52上固定安装有竖直向下的第二电机55,第二电机55输出轴通过联轴器56固定连接有驱动轴57,驱动轴57向下伸入到回火筒盖3下端,驱动轴57下端固定连接有冷却扇59,驱动轴57上安装有两组第二轴承座58,两组第二轴承座58分别固定安装在中间板53和底板54上。
[0048] 加热组件6包括支撑杆61、第一环形杆62、第二环形杆63、安装座64和电热管65;所述支撑杆61固定安装在回火处理筒体2内,支撑杆61设置有多组且呈环形阵列分布,第一环形杆62和第二环形杆63固定安装在支撑杆61上,第一环形杆62和第二环形杆63设置有若干组,第一环形杆62和第二环形杆63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组安装座64,电热管65呈连续S型连接在安装座64上。
[0049] 本发明在使用时,液压缸7工作带动液压驱动杆8伸长,液压驱动杆8带动筒盖支架4向上移动,同时第一电机9正转带动第一链轮10转动,第一链轮10通过传动链条带动第四链轮15和第一连接轴11转动,第一连接轴11上的第三链轮14通过传动链条带动第二连接轴
16转动,第一连接轴11和第二连接轴16转动带动第二链轮13和第五链轮17转动,带动链条
18朝向配重块19移动,从而带动回火筒盖3向上移动,将回火处理筒体2入口开启;将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放入到回火处理筒体2内的加热组件6中,第一电机9反转带动第一链轮
10转动,通过链轮与传动链条的传动作用带动链条18朝向回火筒盖3移动,从而带动回火筒盖3向下移动将回火处理筒体2入口盖合,并且液压缸7工作液压驱动杆8收缩,液压驱动杆8带动筒盖支架4向下移动,使配重块19向下移动与回火筒盖3相接触,对回火筒盖3进行压合;回火筒盖3密封盖合后,加热组件6上的电热管65通电工作,对加热组件6内的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进行回火加热处理,回火处理筒体2上设置的保温层24和回火筒盖3上设置的保温盖32用于对回火加热处理进行保温,当回火加热处理完成后电热管65停止工作,通过进水管28向第二间隙27内加热冷却水,冷却水通过热传导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进行回火冷却处理,第二间隙27内的冷却水通过连接管210流入到第一间隙26中,通过回火筒底座21内设置的出水管29排出;冷却水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初步回火冷却处理后,液压缸7工作带动液压驱动杆8伸长,液压驱动杆8带动筒盖支架4向上移动,第一电机9正转带动第一链轮10转动,通过链轮与传动链条的传动作用带动链条18朝向配重块19移动,带动回火筒盖3向上移动,第二电机55工作带动驱动轴57转动,驱动轴57带动冷却扇59工作对回火处理筒体2内进行吹风冷却,实现对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的进一步回火冷却加工,当回火加工完成后,液压缸7带动回火筒盖3开启,将回火加工完成的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轧辊取出。
[0050]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