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α-羰基酰胺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应用

申请号 CN202310657174.4 申请日 2023-06-05 公开(公告)号 CN116891422A 公开(公告)日 2023-10-17
申请人 三峡大学; 发明人 郑开波; 杨嘉琇; 余威; 肖宇峰; 张诺诺;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α‑羰基酰胺衍 生物 的制备及其应用,将4‑(1,2,2‑三苯基乙烯基)苯乙 酮 、苯胺衍生物置于二甲亚砜中,以过二 硫酸 钾 为 氧 化剂、无 水 三氯化 铁 为催化剂,反应需要氮气保护,在加热 温度 为120℃条件下反应12h,反应结束后分离纯化得到所述的化合物分子。按照上述方法合成的分子具有较大的共轭体系,且均具有显著压 力 致变色特性。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制备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方法简单,且该化合物表现出显著压力致变色特性,可应用于压致变色、发光材料、彩色 包装 印刷、印染和防伪技术领域,同时该合成方法可用于 农药 、医药等精细有机化工领域的合成。
权利要求

1.一种α‑羰基酰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α‑羰基酰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4‑(1,2,2‑三苯基乙烯基)苯乙、苯胺衍生物置于溶剂中,在化剂及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α‑羰基酰胺衍生物,具体的合成过程如下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剂选自过二硫酸、三乙撑二胺(TDEA)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选自无三氯化、无水硫酸铁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4‑(1,2,2‑三苯基乙烯基)苯乙酮、苯胺衍生物、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1‑1.5:3‑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反应温度为100‑
150℃,反应时间为10‑15h。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溶剂为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α‑羰基酰胺衍生物作为压制变色材料上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α‑羰基酰胺衍生物作为荧光防伪材料上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荧光光照强度为300‑385nm。

说明书全文

一种α‑羰基酰胺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α‑羰基酰胺衍生物的制备及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α‑羰基酰胺衍生物是医药、农药合成中一种重要的活性中间体。(Chem.Eur.J.2015,21,8033–8037;Tetrahedron Letters,2017,58,546–551;),因此,α‑羰基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引起了科学家广泛的关注与兴趣,此外,已经有诸多文献报道了α‑羰基酰胺衍生物的合成,(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6,55,5327;
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2008,47,947;Journal of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85,107,3235‑3245;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0,132,28;Journal of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0,132,28;Organic Letters 2014,16,5772…等)。
[0003] 2007年,许斌等(CN101121692)公开以取代芳香乙酰胺为原料,在催化作用下将亚甲基化得到α‑羰基酰胺;2009年,焦宁等(CN101735095)公开了一种以为催化剂,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将芳炔与胺类化合物在相关助剂下发生偶联,得到了α‑羰基酰胺衍生物,除此之外,他们还尝试出另外一种方法合成α‑羰基酰胺,即:α‑羰基与胺类化合物在铜催化下缩合,制备相应的α‑羰基酰胺(Organic Letters,2012,14,3280‑3284);Li等人将N‑取代甲酰胺与α‑羰基甲酸在CuBr2催化作用下偶联,也制备出α‑羰基衍生物(Chem.Commun.,2013,49,3640);吴剑等(CN109096139)公开了一种较为新颖的方法合成α‑羰基酰胺,将一种新颖的吡啶并咪唑胺类化合物与反应,在无金属催化作用下,开环制备α‑羰基酰胺衍生物。上述合成α‑羰基酰胺衍生物的方法各有优缺点,在α‑羰基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中扮演着重要色。
[0004] 本文发明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合成α‑羰基酰胺,即采用高度共轭结构的反应物4‑(1,2,2‑三苯基乙烯基)苯乙与对氰基苯胺或对硝基苯胺,以及氧化剂、催化剂,在氮气保护升温反应制得α‑羰基酰胺,此种方法与之前合成α‑羰基酰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原料易得、价格便宜、操作简单等。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易合成的新型α‑羰基酰胺衍生物,该化合物显著的压致变色特性。
[0006]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压力致变色荧光材料,该分子具体结构式如下:
[0007] 所述的压力致变色荧光材料包括以下步骤:将4‑(1,2,2‑三苯基乙烯基)苯乙酮、苯胺衍生物置于溶剂中,在氧化剂及催化剂、溶剂的作用下进行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α‑羰基酰胺衍生物,具体的合成过程如下所示:
[0008] 所述的氧化剂选自过二硫酸、三乙撑二胺(TDEA)中的任意一种。
[0009] 所述的催化剂选自无水三氯化、无水硫酸铁中的任意一种。
[0010] 所述的4‑(1,2,2‑三苯基乙烯基)苯乙酮、苯胺衍生物、过二硫酸钾的摩尔比为1:1‑1.5:3‑5。
[0011] 所述的加热反应温度为100‑150℃,反应时间为10‑15h。
[0012] 所述的反应溶剂为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任意一种。。
[0013] 本发明的核心关键性条件是以4‑(1,2,2‑三苯基乙烯基)苯乙酮、苯胺衍生物为底物,置于二甲基亚砜中,以过二硫酸钾为氧化剂、以无水三氯化铁为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分离纯化得到所述的化合物分子。
[0014] 本发明合成的化合物具有较大的共轭体系,且分子均具有显著的压力致变色性,本发明所述的α‑羰基酰胺衍生物制备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可应用于发光材料、压致变色材料、荧光油墨和防伪领域。同时该合成方法可用于农药、医药等精细有机化工领域的合成。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A‑1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0016] 图2为A‑1分子的核磁共振谱图。
[0017] 图3为A‑1分子的高分辨质谱图。
[0018] 图4为A‑1分子的单晶结构图。
[0019] 图5为A‑2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0020] 图6为A‑2分子的核磁共振碳谱图。
[0021] 图7为A‑2分子的高分辨质谱图。
[0022] 图8为A‑2分子的单晶结构图。
[0023] 图9为A‑1研磨前后的荧光光谱图。
[0024] 图10为A‑1研磨前后颜色变化图。
[0025] 图11为A‑2研磨前后的荧光光谱图。
[0026] 图12及A‑2研磨前后颜色变化图。
[0027] 图13为A‑2研磨前后的粉末XRD图。
[0028] 图14为功能有机材料分子A‑1的应用。
[0029] 图15为功能有机材料分子A‑2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述的范围。
[0031] 实施例1:A‑1分子的合成4‑(1,2,2‑三苯基乙烯基)苯乙酮(187.2mg,0.5mmol)、对氰基苯胺(88.6mg,
0.75mmol)、过二硫酸钾(405.5mg,1.5mmol)、无水三氯化铁(8.2mg 0.05mmol)、4mL二甲亚砜按顺序加入至25mL的反应瓶中,对该反应进行氮气保护,在加热温度120℃为条件下反应
12h后,加水淬灭,用二氯甲烷萃取,旋干后经柱层析(PE:EA=25:1)得到所述的分子,固体
80.8mg,产率13.4%。
[0032] 结构式如下:
[0033] 实施例2:A‑1分子的合成4‑(1,2,2‑三苯基乙烯基)苯乙酮(187.2mg,0.5mmol)、对氰基苯胺(88.6mg,
0.75mmol)、过二硫酸钾(405.5mg,1.5mmol)、无水硫酸铁(20.0mg 0.05mmol)、4mL二甲亚砜按顺序加入至25mL的反应瓶中,对该反应进行氮气保护,在加热温度120℃为条件下反应
12h后,加水淬灭,用二氯甲烷萃取,旋干后经柱层析(PE:EA=15:1)得到所述的分子A‑1,固体50.8mg,产率8.4%。
[0034] 由实施例1和例2可以看出,以无水三氯化铁为催化剂可以极大地提高反应产率。
[0035] 实施例3:A‑2分子的合成4‑(1,2,2‑三苯基乙烯基)苯乙酮(187.2mg,0.5mmol)、对硝基苯胺(103.6mg,
0.75mmol)、过二硫酸钾(405.5mg,1.5mmol)、无水三氯化铁(8.2mg 0.05mmol)、4mL二甲亚砜按顺序加入至25mL的反应瓶中,对该反应进行氮气保护,在加热温度120℃为条件下反应
12h后,加水淬灭,用二氯甲烷萃取,旋干后经柱层析(PE:EA=20:1)得到所述的分子A‑2,固体160.8mg,产率35.5%。
[0036] 结构式如下:
[0037] 实施例4:A‑2分子的合成4‑(1,2,2‑三苯基乙烯基)苯乙酮(187.2mg,0.5mmol)、对硝基苯胺(103.6mg,
0.75mmol)、过二硫酸钾(405.5mg,1.5mmol)、无水三氯化铁(8.2mg 0.05mmol)、4mLN,N‑二甲基甲酰胺按顺序加入至25mL的反应瓶中,对该反应进行氮气保护,在加热温度120℃为条件下反应12h后,加水淬灭,用二氯甲烷萃取,旋干后经柱层析(PE:EA=20:1)得到所述的分子A‑2,固体60.8mg,产率15.5%。
[0038] 结构式如下:
[0039] 由实施例3和例4可以看出,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可以极大地提高反应产率。
[0040] 实施例54‑(1,2,2‑三苯基乙烯基)苯乙酮(187.2mg,0.5mmol)、苄基胺(173.8mg,
0.75mmol)、过二硫酸钾(405.5mg,1.5mmol)、无水三氯化铁(8.2mg 0.05mmol)、4mL二甲基亚砜按顺序加入至25mL的反应瓶中,对该反应进行氮气保护,在加热温度120℃为条件下反应12h后,点板,并未发现有目标产物生成。
[0041] 实施例6将制备好的实施例1中的黄绿色材料分子A‑1称取10mg放入研钵里,用研杵研磨
1min后,用365紫外灯照射发现,染料分子由之前的黄绿色变为黄色,将研磨后的黄色染料用正己烷搅拌洗涤2min可得到黄绿色分子。洗涤得到的黄绿色荧光分子又可以研磨至黄色,黄色染料亦可以洗涤至黄绿色,此过程可实现无限次的循环。
[0042] 图9和图10分别为黄绿色分子A‑1研磨前后的荧光光谱图及颜色变化图,图9中pristine表示原始固体粉末(未研磨之前的固体),ground表示研磨之后的固体粉末,soaked表示研磨后用正己烷洗涤的固体粉末;由图10可以看出,染料分子通过研磨后最大发射波长红移14nm,并且荧光颜色从黄绿色变为黄色,用正己烷洗涤研磨的固体粉末后又能恢复黄绿色,说明染料分子具有良好的压力致变色性质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
[0043] 同理,将制备好的实施例3中的黄绿色材料分子A‑2称取10mg放入研钵里,用研杵研磨1min后,用365紫外灯照射发现,染料分子由之前的黄绿色变为浅黄色,将研磨后的浅黄色染料用正己烷搅拌洗涤2min可得到黄绿色分子。洗涤得到的黄绿色荧光分子又可以研磨至黄色,黄色染料亦可以洗涤至黄绿色,此过程可实现无限次的循环。
[0044] 图11和图12分别为黄色材料分子A‑2研磨前后的荧光光谱图及颜色变化图,图11中pristine表示原始固体粉末(未研磨之前的固体),ground表示研磨之后的固体粉末,soaked表示研磨后用正己烷洗涤的固体粉末;由图11可以看出,染料分子通过研磨后最大发射波长蓝移9nm,并且荧光颜色从黄绿色变为浅黄色,用正己烷洗涤研磨的固体粉末后又能恢复黄色,说明染料分子具有良好的压力致变色性质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
[0045] 图13为A‑2研磨前后的粉末XRD图,图13中pristine表示原始固体粉末及未研磨之前的固体(上),ground表示研磨之后的固体粉末(中),soaked表示研磨后用正己烷洗涤固体粉末(下);根据图13可以看出,染料分子研磨前显示出清晰且尖锐的衍射峰,表明有序的晶体性质,而研磨后固体显示出相当弱的衍射,表明研磨样品为非晶态性质,力破坏或削弱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这种晶态到非晶态的转变导致了荧光颜色的蓝移。然而,正己烷洗涤大大提高了结晶度,同时出现了尖锐的衍射峰,并且与原始衍射峰吻合良好,荧光颜色也恢复到了研磨前的黄绿色。
[0046] 将功能有机材料分子A‑1作为读写器件的具体实施过程:将黄绿色的染料分子平整地铺在之上,然后再纸上写出一个“A”字,然后在365nm荧光灯下,会发现这个“A”是黄色的,可见该种染料分子能够很好地用作读写的器件,具有显著防伪应用。图14为功能有机材料分子A‑1的应用。
[0047] 将功能有机材料分子A‑2作为读写器件的具体实施过程:将黄绿色的染料分子平整地铺在之上,然后再纸上写出一个“F字,然后在365nm荧光灯下,会发现这个“F”是黄色的,可见该种染料分子能够很好地用作读写的器件,具有显著防伪应用。图15为功能有机材料分子A‑2的应用。
[0048]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