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亚硝基-4-基丁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申请号 CN201910130353.6 申请日 2019-02-21 公开(公告)号 CN109761845B 公开(公告)日 2021-08-20
申请人 河南师范大学; 发明人 何艳; 宋桂娴; 范学森; 刘奇梦; 柴欣媛; 孙楠;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N‑亚硝基‑4‑ 氨 基丁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本发明与 现有技术 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合成过程为一锅 串联 反应,操作简便,效率高;(2)原料易于得到;(3)反应在60℃以下进行,条件温和,操作简便;(4)底物的适用范围广。
权利要求

1.一种N‑亚硝基‑4‑基丁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为:将N‑芳基取代哌啶类化合物1溶于醇溶剂中,然后加入化剂和亚硝酸叔丁酯TBN,在空气气氛下于25‑60℃反应制得N‑亚硝基‑4‑氨基丁酸酯类化合物2,合成过程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1
其中R为苯基或取代苯基,该取代苯基苯环上的取代基为氟、氯、溴、三氟甲基、氰基、甲
2
基或苯基,R为氢、甲基或苯基,R为甲基、乙基、正丁基、异丁基或异丙基,氧化剂为2,2,6,
6‑四甲基‑1‑氧化哌啶四氟酸盐或2,2,6,6‑四甲基‑1‑氧化哌啶高氯酸盐,醇溶剂为C1‑5烷基醇,所述醇溶剂为甲醇、乙醇、正丁醇、异丁醇或异丙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亚硝基‑4‑氨基丁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N‑芳基取代哌啶类化合物1、亚硝酸叔丁酯与氧化剂的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为1:2‑4:
1.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亚硝基‑4‑氨基丁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N‑芳基取代哌啶类化合物1与醇溶剂的投料配比为0.2mmol:1mL。

说明书全文

一种N‑亚硝基‑4‑基丁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亚硝基‑4‑氨基丁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N‑亚硝基‑4‑氨基丁酸酯类化合物同时包含高反应活性的亚硝基与酯基官能团,其作为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生物制药、农药以及工业染料等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1)伯胺与溴代丁酸酯的亲核取代‑亚硝化反应;2)取代甘氨酸与丙烯酸酯的迈克尔加成‑脱羧‑亚硝化反应;3)伯胺与4‑氯代丁酰氯以及醇的双亲核取代‑亚硝化反应等。虽然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合成N‑亚硝基‑4‑氨基丁酸酯类化合物,但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反应原料不易得到、反应条件苛刻以及合成步骤繁琐等,这些不足之处也使得上述方法的实用性受到很大限制。有鉴于此,进一步研究并开发从易得的原料出发合成N‑亚硝基‑4‑氨基丁酸酯类化合物的简捷、高效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N‑亚硝基‑4‑氨基丁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从简单易制备的原料出发,通过一锅串联反应直接得到N‑亚硝基‑4‑氨基丁酸酯类化合物,具有操作方便、条件温和及底物适用范围广等优点,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0004]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N‑亚硝基‑4‑氨基丁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为:将N‑芳基取代哌啶类化合物1溶于醇溶剂中,t然后加入化剂和亚硝酸叔丁酯( BuONO,TBN),在空气气氛下于25‑60℃反应制得N‑亚硝基‑4‑氨基丁酸酯类化合物2,合成过程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0005]
[0006] 其中R1为苯基或取代苯基,该取代苯基苯环上的取代基为氟、氯、溴、三氟甲基、氰2
基、甲基或苯基,R 为氢、甲基或苯基,氧化剂为2,2,6,6‑四甲基‑1‑氧化哌啶四氟酸盐或
2,2,6,6‑四甲基‑1‑氧化哌啶高氯酸盐,醇溶剂为C1‑5烷基醇。
[0007] 进一步优选,所述醇溶剂为甲醇、乙醇、丁醇、异丁醇或异丙醇。
[0008] 进一步优选,所述N‑芳基取代哌啶类化合物1、亚硝酸叔丁酯与氧化剂的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为1:2‑4:1.5‑2。
[0009] 进一步优选,所述N‑芳基取代哌啶类化合物1与醇溶剂的投料配比为0.2mmol:1mL。
[001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合成过程为一锅串联反应,操作简便,效率高;(2)原料易于得到;(3)反应在60℃以下进行,条件温和,操作简便;(4)底物的适用范围广。因此,本发明为N‑亚硝基‑4‑氨基丁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经济且实用的新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该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0012] 实施例1
[0013]
[0014] 在15mL的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1a(0.2mmol,32mg)和乙醇(C2H5OH,1mL),然后加入+ ‑2,2,6,6‑四甲基‑1‑氧化哌啶四氟硼酸盐(T BF4 ,0.3mmol,73mg)和TBN(90wt%,0.6mmol,
79μL)。在空气气氛下于室温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淬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10mL×3),合并有机相,无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过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20:1,v/v)得黄色液体产物N‑亚硝基‑N‑苯基‑4‑氨基丁酸乙酯2a(30mg,64%)。
1
该化合物的表征数据如下:H NMR(600MHz,CDCl3)δ:1.17‑1.20(m,3H),1.80‑1.83(m,2H),
2.25(t,J=7.2Hz,2H),4.01‑4.08(m,4H),7.28‑7.31(m,1H),7.40‑7.43(m,2H),7.51‑7.53
13
(m,2H). C NMR(100MHz,CDCl3)δ:14.2,21.7,31.3,42.8,60.7,119.3,127.4,129.6,+
141.5,172.6.MS:m/z 259[M+Na]。
[0015] 实施例2
[0016] 在15mL的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1a(0.2mmol,32mg)和乙醇(C2H5OH,1mL),然后加入+ ‑2,2,6,6‑四甲基‑1‑氧化哌啶四氟硼酸盐(T BF4 ,0.4mmol,97mg)和TBN(90wt%,0.6mmol,
79μL)。在空气气氛下于室温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淬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10mL×3),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20:1,v/v)得黄色液体产物2a(25mg,53%)。
[0017] 实施例3
[0018] 在15mL的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1a(0.2mmol,32mg)和乙醇(C2H5OH,1mL),然后加入+ ‑2,2,6,6‑四甲基‑1‑氧化哌啶高氯酸盐(TClO4 ,0.3mmol,77mg)和TBN(90wt%,0.6mmol,79μL)。在空气气氛下于室温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淬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10mL×3),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20:1,v/v)得黄色液体产物2a(20mg,42%)。
[0019] 实施例4
[0020] 在15mL的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1a(0.2mmol,32mg)和乙醇(C2H5OH,1mL),然后加入+ ‑2,2,6,6‑四甲基‑1‑氧化哌啶四氟硼酸盐(T BF4 ,0.3mmol,73mg)和TBN(90wt%,0.4mmol,
53μL)。在空气气氛下于室温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淬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10mL×3),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20:1,v/v)得黄色液体产物2a(21mg,44%)。
[0021] 实施例5
[0022] 在15mL的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1a(0.2mmol,32mg)和乙醇(C2H5OH,1mL),然后加入+ ‑2,2,6,6‑四甲基‑1‑氧化哌啶四氟硼酸盐(T BF4 ,0.3mmol,73mg)和TBN(90wt%,0.8mmol,
105μL)。在空气气氛下于室温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淬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10mL×3),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20:1,v/v)得黄色液体产物2a(28mg,59%)。
[0023] 实施例6
[0024] 在15mL的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1a(0.2mmol,32mg)和乙醇(C2H5OH,1mL),然后加入+ ‑2,2,6,6‑四甲基‑1‑氧化哌啶四氟硼酸盐(T BF4 ,0.3mmol,73mg)和TBN(90wt%,0.6mmol,
79μL)。在空气气氛下于60℃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淬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10mL×3),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20:1,v/v)得黄色液体产物2a(25mg,53%)。
[0025] 实施例7
[0026]
[0027] 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在15mL的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1b(0.2mmol,36mg)和乙醇+ ‑(C2H5OH,1mL),然后加入2,2,6,6‑四甲基‑1‑氧化哌啶四氟硼酸盐(TBF4 ,0.3mmol,73mg)和TBN(90wt%,0.6mmol,79μL)。在空气气氛下于室温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淬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10mL×3),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20:1,v/v)得黄色液体产物2b(31mg,61%)。该化合物的表
1
征数据如下:H NMR(400MHz,CDCl3)δ:1.24‑1.28(m,3H),1.84‑1.88(m,2H),2.32(t,J=
7.2Hz,2H),4.05‑4.08(m,2H),4.14(q,J=7.2Hz,2H),7.16‑7.20(m,2H),7.55‑7.58(m,
13 2
2H). C NMR(150MHz,CDCl3)δ:14.2,21.6,31.1,43.2,60.7,116.5(d,JC‑F=23.1Hz),
3 4 1 19
121.3(d,JC‑F=8.7Hz),137.7(d,JC‑F=3.2Hz),161.8(d,JC‑F=246.2Hz),172.6. F NMR+
(376MHz,CDCl3)δ:‑114.6.MS:m/z 277[M+Na]。
[0028] 实施例8
[0029]
[0030] 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在15mL的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1c(0.2mmol,39mg)和乙醇+ ‑(C2H5OH,1mL),然后加入2,2,6,6‑四甲基‑1‑氧化哌啶四氟硼酸盐(TBF4 ,0.3mmol,73mg)和TBN(90wt%,0.6mmol,79μL)。在空气气氛下于室温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淬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10mL×3),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20:1,v/v)得黄色液体产物2c(44mg,82%)。该化合物的表
1
征数据如下:H NMR(400MHz,CDCl3)δ:1.17‑1.21(m,3H),1.76‑1.81(m,2H),2.25(t,J=
6.8Hz,2H),3.97‑4.01(m,2H),4.07(q,J=7.2Hz,2H),7.37‑7.40(m,2H),7.47‑7.50(m,
13
2H). C NMR(150MHz,CDCl3)δ:14.2,21.5,31.1,42.6,60.7,120.2,129.7,132.9,140.0,+
172.5.MS:m/z 293[M+Na]。
[0031] 实施例9
[0032]
[0033] 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在15mL的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1d(0.2mmol,48mg)和乙醇+ ‑(C2H5OH,1mL),然后加入2,2,6,6‑四甲基‑1‑氧化哌啶四氟硼酸盐(TBF4 ,0.3mmol,73mg)和TBN(90wt%,0.6mmol,79μL)。在空气气氛下于室温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淬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10mL×3),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20:1,v/v)得黄色液体产物2d(52mg,83%)。该化合物的表
1
征数据如下:H NMR(400MHz,CDCl3)δ:1.17‑1.21(m,3H),1.76‑1.81(m,2H),2.24(t,J=
6.8Hz,2H),3.97‑4.00(m,2H),4.07(q,J=6.8Hz,2H),7.42‑7.45(m,2H),7.52‑7.55(m,
13
2H). C NMR(150MHz,CDCl3)δ:14.2,21.5,31.1,42.5,60.7,120.4,120.7,132.7,140.5,+
172.5.MS:m/z 337[M+Na]。
[0034] 实施例10
[0035]
[0036] 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在15mL的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1e(0.2mmol,46mg)和乙醇+ ‑(C2H5OH,1mL),然后加入2,2,6,6‑四甲基‑1‑氧化哌啶四氟硼酸盐(TBF4 ,0.3mmol,73mg)和TBN(90wt%,0.6mmol,79μL)。在空气气氛下于室温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淬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10mL×3),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20:1,v/v)得黄色液体产物2e(19mg,31%)。该化合物的表
1
征数据如下:H NMR(400MHz,CDCl3)δ:1.27(t,J=7.2Hz,3H),1.84‑1.90(m,2H),2.34(t,J
13
=6.8Hz,2H),4.08‑4.18(m,4H),7.74‑7.80(m,4H). C NMR(100MHz,CDCl3)δ:14.2,21.4,
1 4 2
31.0,42.1,60.8,118.3,123.9(q,JC‑F=270.1Hz),126.9(q,JC‑F=3.7Hz),128.6(q,JC‑F
19 +
=28.9Hz),144.2,172.5. F NMR(376MHz,CDCl3)δ:‑62.5.MS:m/z 327[M+Na]。
[0037] 实施例11
[0038]
[0039] 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在15mL的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1f(0.2mmol,37mg)和乙醇+ ‑(C2H5OH,1mL),然后加入2,2,6,6‑四甲基‑1‑氧化哌啶四氟硼酸盐(TBF4 ,0.3mmol,73mg)和TBN(90wt%,0.6mmol,79μL)。在空气气氛下于室温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淬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10mL×3),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20:1,v/v)得黄色液体产物2f(19mg,36%)。该化合物的表
1
征数据如下:H NMR(400MHz,CDCl3)δ:1.28(t,J=7.2Hz,3H),1.82‑1.87(m,2H),2.35(t,J
13
=6.8Hz,2H),4.06‑4.10(m,2H),4.16(q,J=7.2Hz,2H),7.77‑7.83(m,4H). C NMR(100MHz,CDCl3)δ:14.2,21.3,30.9,41.7,60.8,110.3,118.1,118.3,133.7,144.8,+
172.5.MS:m/z 284[M+Na]。
[0040] 实施例12
[0041]
[0042] 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在15mL的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1g(0.2mmol,35mg)和乙醇+ ‑(C2H5OH,1mL),然后加入2,2,6,6‑四甲基‑1‑氧化哌啶四氟硼酸盐(TBF4 ,0.3mmol,73mg)和TBN(90wt%,0.6mmol,79μL)。在空气气氛下于室温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淬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10mL×3),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20:1,v/v)得黄色液体产物2g(15mg,30%)。该化合物的表
1
征数据如下:H NMR(400MHz,CDCl3)δ:1.24‑1.27(m,3H),1.85‑1.89(m,2H),2.31(t,J=
6.8Hz,2H),2.40(s,3H),4.06‑4.16(m,4H),7.26‑7.29(m,2H),7.46(dd,J1=6.8Hz,J2=
13
2.0Hz,2H). C NMR(100MHz,CDCl3)δ:14.2,21.0,21.7,31.3,43.0,60.7,119.5,130.1,+
137.4,139.0,172.6.MS:m/z 273[M+Na]。
[0043] 实施例13
[0044]
[0045] 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在15mL的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1h(0.2mmol,47mg)和乙醇+ ‑(C2H5OH,1mL),然后加入2,2,6,6‑四甲基‑1‑氧化哌啶四氟硼酸盐(TBF4 ,0.3mmol,73mg)和TBN(90wt%,0.6mmol,79μL)。在空气气氛下于室温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淬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10mL×3),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20:1,v/v)得黄色液体产物2h(36mg,58%)。该化合物的表
1
征数据如下:H NMR(400MHz,CDCl3)δ:1.24‑1.28(m,3H),1.87‑1.95(m,2H),2.34(t,J=
7.2Hz,2H),4.11‑4.18(m,4H),7.36‑7.40(m,1H),7.45‑7.49(m,2H),7.61‑7.63(m,2H),
13
7.66‑7.72(m,4H). C NMR(150MHz,CDCl3)δ:14.2,21.7,31.3,42.7,60.7,119.4,127.0,+
127.7,128.2,129.0,139.9,140.3,140.6,172.6.MS:m/z 335[M+Na]。
[0046] 实施例14
[0047]
[0048] 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在15mL的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1i(0.2mmol,42mg)和乙醇+ ‑(C2H5OH,1mL),然后加入2,2,6,6‑四甲基‑1‑氧化哌啶四氟硼酸盐(TBF4 ,0.3mmol,73mg)和TBN(90wt%,0.6mmol,79μL)。在空气气氛下于室温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淬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10mL×3),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20:1,v/v)得黄色液体产物2i(36mg,63%)。该化合物的表
1
征数据如下:H NMR(400MHz,CDCl3)δ:1.21(d,J=7.2Hz,3H),1.25‑1.30(m,3H),1.63‑1.67(m,1H),1.85‑1.88(m,1H),2.41‑2.47(m,1H),3.87‑3.94(m,1H),4.11‑4.20(m,3H),7.32‑
13
7.34(m,1H),7.41(t,J=7.6Hz,1H),7.47‑7.50(m,1H),7.63(t,J=2.0Hz,1H). C NMR(150MHz,CDCl3)δ:14.2,17.4,29.7,37.3,41.6,60.7,116.8,119.1,127.1,130.6,135.4,+
142.6,175.5.MS:m/z 307[M+Na]。
[0049] 实施例15
[0050]
[0051] 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在15mL的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1j(0.2mmol,47mg)和乙醇+ ‑(C2H5OH,1mL),然后加入2,2,6,6‑四甲基‑1‑氧化哌啶四氟硼酸盐(TBF4 ,0.3mmol,73mg)和TBN(90wt%,0.6mmol,79μL)。在空气气氛下于室温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淬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10mL×3),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20:1,v/v)得黄色固体产物2j(32mg,51%)。该化合物的表
1
征数据如下:mp 50‑51℃.H NMR(400MHz,CDCl3)δ:1.20(t,J=7.2Hz,3H),1.98‑2.05(m,
1H),2.26‑2.35(m,1H),3.51‑3.55(m,1H),3.87‑3.95(m,1H),4.06‑4.18(m,3H),7.00‑7.37
13
(m,6H),7.43‑7.52(m,4H). C NMR(150MHz,CDCl3)δ:14.1,29.8,42.0,49.2,61.1,119.3,+
127.4,127.7,127.8,128.9,129.6,138.0,141.4,173.0.MS:m/z 335[M+Na]。
[0052] 实施例16
[0053]
[0054] 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在15mL的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1a(0.2mmol,32mg)和甲醇+ ‑(MeOH,1mL),然后加入2,2,6,6‑四甲基‑1‑氧化哌啶四氟硼酸盐(TBF4 ,0.3mmol,73mg)和TBN(90wt%,0.6mmol,79μL)。在空气气氛下于室温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淬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10mL×3),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20:1,v/v)得黄色液体产物2k(11mg,25%)。该化合物的表
1
征数据如下:H NMR(400MHz,CDCl3)δ:1.87‑1.92(m,2H),2.33(t,J=7.2Hz,2H),3.68(s,
13
3H),4.08‑4.11(m,2H),7.35‑7.39(m,1H),7.47‑7.51(m,2H),7.58‑7.60(m,2H). C NMR(150MHz,CDCl3)δ:21.7,31.0,42.7,51.8,119.3,127.4,129.6,141.4,173.0.MS:m/z 245+
[M+Na]。
[0055] 实施例17
[0056]
[0057] 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在15mL的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1a(0.2mmol,32mg)和丁醇n + ‑(BuOH,1mL),然后加入2,2,6,6‑四甲基‑1‑氧化哌啶四氟硼酸盐(TBF4 ,0.3mmol,73mg)和TBN(90wt%,0.6mmol,79μL)。在空气气氛下于室温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淬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10mL×3),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20:1,v/v)得黄色液体产物2l(27mg,51%)。该化合物的表
1
征数据如下:H NMR(400MHz,CDCl3)δ:0.93(t,J=7.2Hz,3H),1.25‑1.40(m,2H),1.57‑1.64(m,2H),1.84‑1.92(m,2H),2.32(t,J=6.8Hz,2H),4.06‑4.11(m,4H),7.35‑7.39(m,1H),
13
7.46‑7.50(m,2H),7.58‑7.61(m,2H). C NMR(150MHz,CDCl3)δ:13.7,19.1,21.7,30.6,+
31.3,42.8,64.6,119.3,127.4,129.6,141.5,172.7.MS:m/z 287[M+Na]。
[0058] 实施例18
[0059]
[0060] 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在15mL的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1a(0.2mmol,32mg)和异丁i + ‑醇(BuOH,1mL),然后加入2,2,6,6‑四甲基‑1‑氧化哌啶四氟硼酸盐(TBF4 ,0.3mmol,73mg)和TBN(90wt%,0.6mmol,79μL)。在空气气氛下于室温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淬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10mL×3),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20:1,v/v)得黄色液体产物2m(20mg,38%)。该化合物的
1
表征数据如下:H NMR(400MHz,CDCl3)δ:0.91(d,J=6.8Hz,3H),0.92(d,J=6.8Hz,3H),
1.85‑1.94(m,3H),2.34(t,J=6.8Hz,2H),3.86(d,J=6.8Hz,2H),4.08‑4.12(m,2H),7.35‑
13
7.39(m,1H),7.48(td,J1=7.2Hz,J2=1.6Hz,2H),7.58‑7.61(m,2H). C NMR(150MHz,CDCl3)δ:19.1,21.7,27.7,31.2,42.8,70.8,119.3,127.4,129.6,141.5,172.7.MS:m/z +
287[M+Na]。
[0061] 实施例19
[0062]
[0063] 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在15mL的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1a(0.2mmol,32mg)和异丙i + ‑醇(BuOH,1mL),然后加入2,2,6,6‑四甲基‑1‑氧化哌啶四氟硼酸盐(TBF4 ,0.3mmol,73mg)和TBN(90wt%,0.6mmol,79μL)。在空气气氛下于室温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淬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10mL×3),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20:1,v/v)得黄色液体产物2n(17mg,34%)。该化合物的
1
表征数据如下:H NMR(400MHz,CDCl3)δ:1.23(d,J=6.8Hz,3H),1.24(d,J=7.2Hz,3H),
1.84‑1.91(m,2H),2.29(t,J=7.2Hz,2H),4.07‑4.11(m,2H),4.98‑5.03(m,1H),7.35‑7.39
13
(m,1H),7.46‑7.50(m,2H),7.58‑7.61(m,2H). C NMR(150MHz,CDCl3)δ:21.7,21.8,31.6,+
42.9,68.1,119.3,127.4,129.6,141.5,172.1.MS:m/z 273[M+Na]。
[0064] 以上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范围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均落入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