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有机化学 / 无环或碳环化合物 / 最少有1个卤原子连在六元芳环上的化合物 / 电解液和含有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电解液和含有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0610000780.5 申请日 2006-01-11 公开(公告)号 CN101000970A 公开(公告)日 2007-07-18
申请人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渠冰; 杜显忠;
摘要 一种 电解 液,该电解液含有锂盐、 有机 溶剂 和添加剂,其中,所述添加剂含有化合物一和化合物二,所述化合物一为选自联苯和/或其卤代物、1,2-二甲 氧 基苯、呋喃或噻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化合物二为环己基苯和/或其卤代物,所述化合物一和化合物二的重量比为1∶5至1∶1;以电解液的总量为基准,所述添加剂的含量为3-7重量%;化合物一的含量为1-2重量%;化合物二的含量为2-5重量%。本 发明 提供的含有特定重量比添加剂的电解液的 电池 ,不仅电池的过充安全性提高了,而且其循环性能和高温存储 稳定性 也维持在很好的 水 平。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解液,该电解液含有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添加剂含有化合物一和化合物二,所述化合物一为选自联苯和/或其卤代 物、1,2-二甲基苯、呋喃或噻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化合物二为环己基 苯和/或其卤代物,所述化合物一和化合物二的重量比为1∶5至1∶1;以电 解液的总量为基准,所述添加剂的含量为3-7重量%;化合物一的含量为1-2 重量%;化合物二的含量为2-5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其中,所述化合物一和化合物二的 重量比为1∶3至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其中,所述联苯和/或其卤代物为下 式(I)所示的化合物,

结构式(I)
其中X1-X6相同或不相同,选自氢或卤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其中,所述环己基苯和/或其卤代物 为下式(II)所示的化合物,

结构式(II)
其中X’1-X’3相同或不相同,选自氢或卤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其中,所述化合物一为联苯,化合物 二为环己基苯。
6.权利要求1所述电解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锂盐、有机溶剂 和添加剂混合,其中,所述添加剂含有化合物一和化合物二,所述化合物一 为选自联苯和/或其卤代物、1,2-二甲氧基苯、呋喃或噻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化合物二为环己基苯和/或其卤代物,所述化合物一和化合物二的重量比 为1∶5至1∶1;以电解液的总量为基准,所述添加剂的含量为3-7重量%; 化合物一的含量为1-2重量%;化合物二的含量为2-5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的 混合方式为先将所述添加剂与有机溶剂中充分混合,再加入锂盐。
8.一种锂离子电池,该电池包括电极组和电解液,所述电极组和电解 液密封在电池壳体内,所述电极组包括正极、负极和介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 隔膜,其中,所述电解液为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解液。
9.权利要求8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正极和负极 之间设置隔膜,构成电极组,将该电极组容纳在电池壳体中,注入电解液, 然后将电池壳体密闭,其中,所述电解液为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 电解液。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是关于一种电解液、含有该电解液的电池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尤其是关于一种非电解液、含有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以及它们的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化学电源,因其具有能量密度大、工作电压高、 寿命长、无环境公害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电子产品中。
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包括作为电解 质的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若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发生故障,则电池可能 在超过额定电压的状态下被充电(即过充);此时,正极中过多的锂离子被 脱嵌出来,并被负极过量吸收,甚至以金属锂的形式沉积在负极表面。在此 情况下进一步充电,将导致电池内阻升高、热变大,从而引起电池发热, 甚至导致电池起火、爆炸。
目前一般通过向电解液中添加芳香化合物(如联苯等)作为抗过充添加 剂,过充时芳香化合物可以发生聚合反应,增大电池内阻,减小电流起到提 高安全性的作用。但是上述化合物在较高温度(如65℃)存储时,部分芳香 化合物会发生不可逆的聚合反应而覆盖活性物质,因此当电池恢复常温时性 能变差,即电池高温性能差。
另外电池电极活性物质分布不均匀则电池多次充放电后会引起抗过充 添加剂的聚合反应,导致电池的循环性能不佳。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除添加芳香化合物抗过充添加剂外,还添加环己基苯 来削弱抗过充添加剂带来的对电池循环性能和高温性能的不利影响。例如:
CN 1475038A公开了一种电解液,该电解液中优选添加不低于1.0重量 %且不高于5.0wt%的环己基苯以及不低于0.01wt%且低于1.0wt%的联 苯。
CN 1632983A公开了一种电解液,该电解液中添加了芳基化合物和苯基 环己烷,加入量分别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重量的0.5%-5%和1%-10%。
上述两种电解液虽然可以提高电池的过充性能,但是使电池的高温存储 性能和循环性能受到负面影响,使用上述两种电解液的电池的高温存储性能 和循环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电池的电解液不能在提高电池的过充性 能的同时,确保电池的高温存储性能和循环性能不受负面影响的缺点,提供 一种既能提高电池的过充性能,同时可确保电池的高温存储性能和循环性能 不受负面影响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该电解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该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人意外地发现,现有的电解液不能在提高电池的过充性能 的同时确保电池的高温存储性能和循环性能不受负面影响的主要原因在于 只规定了电解液中芳香化合物抗过充添加剂和环己基苯的大致含量范围,没 有对环己基苯随芳香化合物抗过充添加剂含量变化做出调整。发明人还发现 在电解液中添加特定比例的芳香化合物以及环己基苯和/或其卤代物,既能提 高电池的过充性能,同时可确保电池的高温存储性能和循环性能不受负面影 响。
本发明提供的电解液含有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其中,所述添加剂 含有化合物一和化合物二,所述化合物一为选自联苯和/或其卤代物、1,2-二 甲基苯、呋喃或噻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化合物二为环己基苯和/或其卤 代物,所述化合物一和化合物二的重量比为1∶5至1∶1;以电解液的总量 为基准,所述添加剂的含量为3-7重量%;化合物一的含量为1-2重量%; 化合物二的含量为2-5重量%。
本发明提供的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作为电解质的锂盐、有机溶剂和 添加剂混合,其中,所述添加剂含有化合物一和化合物二,所述化合物一为 选自联苯和/或其卤代物、1,2-二甲氧基苯、呋喃或噻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 述化合物二为环己基苯和/或其卤代物,所述化合物一和化合物二的重量比为 1∶5至1∶1;以电解液的总量为基准,所述添加剂的含量为3-7重量%;化 合物一的含量为1-2重量%;化合物二的含量为2-5重量%。
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极组和电解液,所述电极组和电解液密 封在电池壳体内,所述电极组包括正极、负极和介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膜, 其中,所述电解液为本发明提供的电解液。
本发明提供的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正极和负极之间设置隔膜, 构成电极组,将该电极组容纳在电池壳体中,注入电解液,然后将电池壳体 密闭,其中,所述电解液为本发明提供的电解液。
在本发明提供的电解液中,由于添加了特定比例的芳香化合物以及环己 基苯和/或其卤代物,因此既能提高电池的过充性能,同时可确保电池的高温 存储性能和循环性能不受负面影响。
实施例1以电解液总重为基准,加入1重量%的联苯、3重量%的环 己基苯作为添加剂,而比较例5以电解液总重为基准,加入2重量%的联苯、 1重量%的环己基苯作为添加剂。比较两种电池的各项性能可知:在12伏电 压2000毫安培小时的过充安全性测试中,两者的过充通过率都很好;循环 充放电300次后,比较二者电容量保持率,前者93.07%,后者78.59%;85 ℃贮存48小时后,测电池的容量恢复率前者达81.45%,后者为73.31%。综 上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电池不仅过充安全性提高了,而且电池的循环性能和高 温存储稳定性也维持在很好的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池容量保持率与循环次数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电解液含有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其中,所述添加剂 含有化合物一和化合物二,所述化合物一为选自联苯和/或其卤代物、1,2-二 甲氧基苯、呋喃或噻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化合物二为环己基苯和/或其卤 代物,所述化合物一和化合物二的重量比为1∶5至1∶1;以电解液的总量 为基准,所述添加剂的含量为3-7重量%;化合物一的含量为1-2重量%; 化合物二的含量为2-5重量%。所述化合物一和化合物二的重量比优选为1∶ 3至2∶3。
化合物一为芳香化合物,添加到电池电解液中,可以起到抗过充的作用, 但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和高温性能;添加化合物二可以削弱抗过充芳香化合 物的不良影响。所述化合物一为选自联苯和/或其卤代物、1,2-二甲氧基苯、 呋喃或噻吩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联苯和/或其卤代物为下式(I)所 示的化合物,

结构式(I)
其中X1-X6相同或不相同,选自氢或卤素,所述卤素选自氟、氯、溴或碘。 化合物一优选联苯。
所述化合物二为下式(II)所示的环己基苯和/或其卤代物化合物,

结构式(II)
其中X’1-X’3相同或不相同,选自氢或卤素,所述卤素选自氟、氯、溴或碘。
所述化合物二优选环己基苯。
电解液中所含芳香化合物若过少,则起不到抗过充的作用;若过多则会 严重影响电池的高温存储性能和循环性能。另外电解液中环己基苯和/或其卤 代物加入量过少,不能抑制抗过充添加剂带来的下降;过多没有必要,还会 造成生产成本过高。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上述两种化合物添加剂最佳含量和最 佳添加比例。以电解液的总量为基准,所述添加剂的含量为3-7重量%;化 合物一的含量为1-2重量%;化合物二的含量为2-5重量%。所述化合物一 和化合物二的重量比优选为1∶5至1∶1,更优选1∶3至2∶3。
本发明用作添加剂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商购,也可以根据现有的方法制 备得到。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作为添加剂的有机化合 物均为市售的分析纯试剂
本发明所述锂盐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用作钾离子电池电解液中电解质的 各种锂盐,如六氟磷酸锂(LiPF6)、四氟酸锂(LiBF4)、六氟砷酸锂(LiSbF6)、 高氯酸锂(LiClO4)、氟基磺酸锂(LiCF3SO3)、Li(CF3SO2)2N、LiC4F9SO3、 氯酸锂(LiAlCl4)、LiN(CxF2x+1SO2)(CyF2y+lSO2)(式中x和y为1-10 的自然数)、氯化锂(LiCl)及碘化锂(LiI)中的一种或几种。电解液中作 为电解质的锂盐的浓度一般为0.1-2.0摩尔/升,优选为0.7-1.6摩尔/升。
所述有机溶剂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各种高沸点溶剂、低沸点溶剂或者它 们的混合物,例如可以选自γ-丁内酯、乙烯酸酯、乙基甲基碳酸酯、二甲 基碳酸酯、二乙基碳酸酯、碳酸甲丙酯、碳酸二丙酯、碳酸内烯酯、碳酸亚乙 烯酯、磺内酯、以及其它含氟、含硫或含不饱和键的环状有机酯类、有机酸酐、 N-甲基吡咯烷、N-甲基甲酰胺、N-甲基乙酰胺、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 环丁砜、二甲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上述溶剂中 任意两种、三种或四种溶剂按体积比1∶(0.2-4)或1∶(0.2-4)∶(0.1-3)或1∶ (0.3-2.5)∶(0.2-4)∶(0.1-4)混合得到的混合溶剂;溶剂的加入量使作为电解质 的锂盐浓度为0.1-2.0摩尔/升,优选为0.7-1.6摩尔/升。
本发明提供的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混合, 其中,所述添加剂含有化合物一和化合物二,所述化合物一为选自联苯和/ 或其卤代物、1,2-二甲氧基苯、呋喃或噻吩中的一种或儿种,所述化合物二 为环己基苯和/或其卤代物,所述化合物一和化合物二的重量比为1∶5至1∶ 1;以电解液的总量为基准,所述添加剂的含量为3-7重量%;化合物一的含 量为1-2重量%;化合物二的含量为2-5重量%。
所述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的混合方式为先将所述添加剂和有机溶剂 充分混合,再加入锂盐。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因此,优选先将有机溶剂和 添加剂充分混合。
本发明所提供的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极组和电解液,所述电极组和电解液 密封在电池壳体内,所述电极组包括正极、负极和介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 膜,其中,所述电解液为本发明提供的电解液。由于本发明只涉及对现有技 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改进,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其它组成和结构没有特别 的限制。
例如,所述正极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各种正极,通常包括集电 体及涂覆和/或填充在该集电体上的正极材料。所述集电体可以是本领域技术 人员所公知的各种集电体,如铝箔、箔、带等,本发明选用铝箔作 集电体。所述正极材料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各种正极材料,通常 包括正极活性物质、粘合剂和选择性含有的导电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可以 选自锂离子电池常规的正极活性物质,如LixNi1-yCoO2(其中,0.9≤x≤1.1, 0≤y≤1.0)、LimMn2-nBnO2(其中,B为过渡金属,0.9≤m≤1.1,0≤n≤1.0)、 Li1+aMbMn2-bO4(其中,-0.1≤a≤0.2,0≤b≤1.0,M为锂、硼、镁、铝、、 铬、、钴、镍、铜、锌、镓、钇、氟、碘、硫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所述的正极材料对粘合剂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采用本领域已知 的所有可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粘合剂。优选所述粘合剂为憎水性粘合剂与亲水 性粘合剂的混合物。所述憎水性粘合剂与亲水性粘合剂的比例没有特别的限 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例如,亲水性粘合剂与憎水性粘合剂的重量比 例可以为0.3∶1至1∶1。所述粘合剂可以以水溶液或乳液形式使用,也可以以 固体形式使用,优选以水溶液或乳液形式使用,此时对所述亲水性粘合剂溶 液的浓度和所述憎水性粘合剂乳液的浓度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所要制 备的正极和负极浆料的拉浆涂布的粘度和可操作性的要求对该浓度进行灵 活调整。例如,所述亲水性粘合剂溶液的浓度可以为0.5-4重量%,所述憎 水性粘合剂乳液的浓度可以为1 0-80重量%。所述憎水性粘合剂可以为聚四 氟乙烯、丁苯橡胶或者它们的混合物。所述亲水性粘合剂可以为羟丙基甲基 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或者它们的混合物。所 述粘合剂的含量为正极活性物质的0.01-8重量%,优选为1-5重量%。
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材料还可以选择性地含有现有技术正极材料中通常 所含有的导电剂。由于导电剂用于增加电极的导电性,降低电池的内阻,因 此本发明优选含有导电剂。所述导电剂的含量和种类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 知,例如,以正极材料为基准,导电剂的含量一般为0-15重量%,优选为 0-10重量%。所述导电剂可以选自导电碳黑、乙炔黑、镍粉、铜粉和导电石 墨中的一种或几种。
负极的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一般来说,负极包括集电体及涂 覆和/或填充在集电体上的负极材料。所述集电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例如可以选自铝箔、铜箔、镀镍钢带、冲孔钢带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负极 活性材料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它包括负极活性物质和粘合剂,所述负 极活性物质可以选自锂离子电池常规的负极活性物质,如天然石墨、人造石 墨、石油焦、有机裂解碳、中间相碳微球、碳纤维合金合金中的一 种或几种。所述粘合剂可以选自锂离子电池常规的粘合剂,如聚乙烯醇、聚 四氟乙烯、羟甲基纤维素(CMC)、丁苯橡胶(SBR)中的一种或几种。一般 来说,所述粘合剂的含量为负极活性物质的0.5-8重量%,优选为2-5重量%。
本发明所述用于制备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的溶剂可以选自常规的溶剂, 如可以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 乙基甲酰胺(DEF)、二甲亚砜(DMSO)、四氢呋喃(THF)以及水和醇类 中的一种或几种。溶剂的用量使所述浆料能够涂覆到所述集电体上即可。一 般来说,溶剂的用量为使浆液中正极活性物质的浓度为40-90重量%,优选 为50-85重量%。
所述隔膜具有电绝缘性能和液体保持性能,设置于正极和负极之间,并与 正极、负极和电解液一起密封在电池壳体中。所述隔膜可以是本领域通用的各 种隔膜,比如由本领域人员在公知的各厂家生产的各生产牌号的改性聚乙烯 毡、改性聚丙烯毡、超细玻璃纤维毡、维尼纶毡或尼龙毡与可湿性聚烯烃微 孔膜经焊接或粘接而成的复合膜。
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正极和负极之间设 置隔膜,构成电极组,将该电极组容纳在电池壳体中,注入电解液,然后将 电池壳体密闭,其中,所述电解液本发明提供的电解液。除了所述电解液按 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之外,其它步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一般来 说,包括将正极和负极之间设置隔膜,构成电极组,将该电极组容纳在电池 壳体中,注入电解液,密闭电池壳体,其中,所述电解液为本发明提供的电 解液。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电解液及含有该电解液的电池和它们的制 备方法。
(1)电解液的制备
在210毫升乙烯碳酸酯∶二甲基碳酸酯=1∶1(体积比)的混合溶剂中, 加入2.95克联苯和8.85克环己基苯,然后加入31.90克LiPF6配制成1.0摩 尔/升的溶液。以所得电解液的总量为基准,所述联苯的含量是1重量%;所 述环己基苯的含量是3重量%;联苯与环己基苯的重量比为1∶3。
(2)正极的制备
将30克聚偏二氟乙烯(PVDF)溶解在450克N-甲基吡咯烷酮(NMP) 溶剂中制得粘合剂溶液,然后将事先混合均匀的940克LiCoO2与30克乙炔 黑粉末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制得正极浆料;用拉浆机将该 正极浆料均匀地涂覆到厚25微米的铝箔两面,经过150℃真空加热干燥1 小时,辊压,裁片制得550毫米(长)×43.8毫米(宽)×130微米(厚) 的正极,每片正极上含有7.9-8.1克的LiCoO2。
(3)负极的制备
将950克石墨、20克碳纤维和30克丁苯橡胶(SBR)混合。添加1500 毫升的水搅拌均匀配成负极浆料,用拉浆机均匀涂布到18微米的铜箔两面, 经过125℃真空加热干燥1小时,辊压,裁片制得515毫米(长)×44.5毫 米(宽)×130微米(厚)的负极,每片负极上含有3.8-4.1克的石墨。
(4)电池的装配
将上述得到的正极、负极用20微米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三层复合隔膜 卷绕成一个方型锂离子电池的电极组,并将该电极组纳入6.5毫米×34毫米 ×50毫米的方形电池铝壳中,在手套箱中在氩气环境中手动注入上述电解液 约2.8毫升,注液过程中边注液边用磁搅拌器搅拌,密封,制成锂离子电 池LP 063450,其设计容量为1000毫安培小时。
实施例2-5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不同的是添加的有机物 以及以电解液的总量为基准,两种有机物的含量和比例,如下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     添加剂 含量(重量%)   两种有机物的比例     实施例2     联苯 2   2∶3     环己基苯 3     实施例3     3-氯联苯 1   1∶2     环己基苯 2     实施例4     呋喃 2   2∶5     环己基氯苯 5     实施例5     1,2-二甲氧基苯 1   1∶5     环己基溴苯 5
比较例1-5
本比较例说明现有技术的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不同的是添加的有机物 以及以电解液的总量为基准,两种有机物的含量和比例,如下表2所示。
表2
    比较例     添加剂 含量(重量%) 两种有机物的比例     比较例1     联苯 0.75 1∶2     环己基苯 1.5     比较例2     联苯 3 1∶2     环己基苯 6     比较例3     联苯 4 4∶1     环己基苯 1     比较例4     联苯 0.75 3∶28     环己基苯 7     比较例5     联苯 2 2∶1     环己基苯 1
电池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1-5和比较例1-5制备出的电池,进行化成激活电性能,化成 后的电池电压不小于3.85伏。
(1)过充安全性测试
在温度为16-30℃,相对湿度为20-85%的环境条件下,对实施例1-5和 比较例1-5的电池进行过充安全性测试,每种测试15个。测试方法如下:
清洁化成后的电池表面,将电池以1000毫安放电至3.0伏。将恒流恒压 源的输出电流调至过充测试所要求的电流值1000毫安(1C)或2000毫安 (2C),输出电压调至12伏,用高温胶布将温度计热电偶探头固定在电池 侧面的中间处,然后关闭恒流恒压源的电源,用导线连接好被测试电池、万 用表以及恒流恒压源,放至安全柜中。打开恒流恒压源的电源,同时计时, 对电池进行过充电,打开万用表测试电压变化;随时记录电池的温度、电压 及电流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电池是否发生漏液、裂口、冒烟、爆炸、起火 现象,重点记录异常现象发生的时间及当时电池表面的最高温度。中止过充 测试的条件包括:电池爆炸或起火;过充电时电流下降至50毫安以下;电 池电压达到指定电压,并且电池表面温度低于40℃。
符合上述中止测试条件的前提下,中止过充测试时,被测电池未发生所 述异常现象如漏液、裂口、冒烟、爆炸、起火等,视为通过过充安全性测试, 否则视为未通过。计算电池的过充通过率。
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电解液   1C-12伏过充通过率(%)   2C-12伏过充通过率(%)   实施例1   100   100   实施例2   100   100   实施例3   100   100   实施例4   100   100   实施例5   100   100   比较例1   70   70   比较例2   100   100   比较例3   100   100   比较例4   85   75   比较例5   100   95
(2)循环性能测试
对实施例1-5和比较例1-5制备的电池容量,在常温、相对湿度25-85 %环境条件下,进行了测定。测定方法如下:
使用BS-9300(R)二次电池性能检测装置进行测试,将化成后的电池 用300毫安(0.3C)恒流充电至4.2伏,充电截止电流20毫安。然后以500 毫安放电至3.0伏,测定得到电池放电的初始容量。循环重复以300毫安 (0.3C)恒流充电至4.2伏;再以500毫安(0.5C)放电至3.0伏的充放电 过程,记录第10、50、70、100、150、200、250、300次的循环结束容量, 并按下式计算电池容量保持率:
容量保持率=循环结束容量/初始容量×100%。
容量保持率测定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循   环   次   数   实施   例1   实施   例2   实施   例3   实施   例4   实施   例5   比较   例1   比较   例2   比较   例3   比较   例4   比较   例5   10   99.55   98.66   99.05   99.58   99.38   99.81   97.29   97.20   99.41   97.85   50   97.20   96.97   98.03   97.17   96.47   98.37   91.38   90.94   97.63   93.84   70   96.79   95.84   96.88   96.22   96.52   97.44   90.43   89.25   96.52   91.33   100   96.23   94.86   96.09   93.55   94.08   96.82   88.01   87.15   95.49   88.59   150   94.87   92.86   94.64   92.82   92.94   95.99   86.00   85.25   92.97   85.97   200   94.01   91.31   94.18   90.79   90.51   94.91   83.93   82.45   91.68   83.11   250   93.43   89.09   93.39   88.89   88.47   94.02   80.22   79.01   89.70   80.79   300   93.07   87.93   92.95   86.97   86.26   93.52   77.21   75.38   87.26   78.59
(3)高温贮存稳定性测试
对实施例1-5和比较例1-5制备的电池高温贮存稳定性,进行了测定。 测定方法如下:
将化成后的电池用1000毫安(1C)恒流充电至4.2伏之后,以4.2伏恒 压充电,充电起始电流100毫安,充电截止电流20毫安。然后以1000毫安 放电至3.0伏,测定得到电池放电的初始容量,再将电池以1000毫安(1C) 再充电至4.2伏;取下电池,冷却30分钟后,用游标卡尺测试电池样品的检 测电池厚度、内阻、电压;将电池放入85℃的烘烤箱中存放48小时;取出 电池置常温30分钟后,测试电池存内阻、厚度、电压;将电池以1000毫安 (1C)放电至3伏,测定得到电池放电的贮存容量。再将电池用1000毫安 (1C)恒流充电至4.2伏;然后以1000毫安放电至3.0伏,上述充放电过程 反复3次,测定最后一次放电过程,得到电池放电的恢复容量。然后再将电 池用1000毫安(1C)恒流充电至4.2伏;取下电池常温放置30分钟后,测 试电池的恢复内阻、恢复厚度。按下列公式计算自放电率、容量恢复率和内 阻变化率:
自放电率=(初始容量-贮存容量)/初始容量×100%
容量恢复率=恢复容量/初始容量×100%
内阻变化率=恢复内阻上升/初始内阻×100%
85℃贮存48小时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电解液 和条件   电压下   降(伏)   初始内阻   (毫欧   姆) 贮存内阻 上升(毫欧姆) 贮存厚度增 加(毫米) 容量恢复 率(%) 内阻变化率 (%) 实施例1   0.06   42 14 0.36 81.45 33.33 实施例2   0.08   41 16 0.47 73.68 39.02 实施例3   0.06   41 13 0.33 82.03 31.71 实施例4   0.09   41 17 0.53 70.59 41.46 实施例5   0.08   43 17 0.51 70.41 39.53 比较例1   0.06   42 10 0.29 85.57 23.81 比较例2   0.12   42 45 0.89 14.77 107.14 比较例3   0.12   41 48 0.92 12.81 117.07 比较例4   0.06   41 13 0.29 83.13 31.71 比较例5   0.08   42 15 0.38 73.31 35.71
综合以上表3至表5以及图1所示电池性能测试的结果可以看出,比较 例1和比较例4虽然循环性能和高温贮存稳定性较好,但是抗过充安全性很 差;比较例2和比较例3的抗过充安全性虽然很好,但是循环性能和高温储 存稳定性很差;比较例5抗过充安全性和高温储存稳定性较好,但是循环性 能欠佳。而本发明提供的含有特定重量比添加剂的电解液的电池,不仅电池 的过充安全性提高了,而且电池的循环性能和高温存储稳定性也维持在很好 的水平。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