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18亲核反应装置

申请号 CN200820005955.6 申请日 2008-03-05 公开(公告)号 CN201195713Y 公开(公告)日 2009-02-18
申请人 张锦明; 田嘉禾; 发明人 张锦明; 田嘉禾; 于生民; 高德友;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 电子 放射药物制备用的亲核反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氟-18亲核反应装置。它包括反应容器和反应容器顶部的密封盖,其特点是在密封盖上有三个开孔,其中两个开孔内的管道向下伸入到反应容器顶部,另一个开孔内的管道通过延伸部分向下伸入到反应容器底部附近。使用时,将其中一根较短的管道通过多通 阀 与原料容器相通,另一根较短的管道通过阀 门 与大气相通,伸入反应容器底部的管道与产品/废液收集装置相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可用于氟-18亲核反应,以制备各种 正电子 放射性 药物。
权利要求

1.一种氟-18亲核反应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反应容器(10)和位于反应容器(10)顶部的密封盖,反应容器(10)与密封盖为可拆卸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密封盖上有三个开孔,其中两个开孔内的管道(1)、(3)向下伸入到反应容器(10)顶部,另一个开孔内的管道(2)通过延伸部分(9)向下伸入到反应容器(10)底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18亲核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 的密封盖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面部分(7)底部呈中空的结构, 在其底部设有内螺纹;下面部分(8)呈筒状,在其上部设有外螺纹, 在其顶端设有O形密封圈(5),瓶盖上面部分(7)的内螺纹和下面 部分(8)的外螺纹相配合;所说的反应容器(10)向下伸出O形密 封圈(5)和瓶盖下面部分(8),并通过上部外周卡在瓶盖下面部分(8)中。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氟-18亲核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 说的瓶盖下面部分(8)底端外缘上设有环形突起。
4.在密封盖下面部 分(8)的O形密封圈(5)上表面上,上表面抵在瓶盖上面部分(7) 上盖的底面上。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氟-18亲核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瓶 盖上面部分(7)内、位于反应容器(10)顶部外翻边(6)上的空间 内设有O形密封圈(4),当瓶盖上面部分(7)和下面部分(8)固 定连接后,反应容器(10)顶部外翻边(6)上表面紧贴在O形密封 圈(4)的下表面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氟-18亲核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瓶 盖上面部分(7)底面上向下设有一个长度小于瓶盖上面部分7壁体 的圆柱状突起,所说的O形密封圈(4)位于该圆柱状突起与瓶盖上 面部分(7)壁体之间的环形缝隙内。
7. 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氟-18亲核反应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说的反应容器(10)为普通酸盐玻璃管。

说明书全文

氟-18亲核反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放射药物制备用的亲核反应装置,具 体涉及一种氟-18亲核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90%以上的氟-18正电子放射性药物通过亲核反应制备。 氟-18亲核反应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通过氟-18与有机溶剂的共沸 除去对亲核反应有影响的溶剂,第二步氟-18离子与前体亲核反应, 第三步通过酸/解后的产品从反应装置中转移纯化。且现有技术 中,实现氟-18亲核反应装置有两种, 一种是开放式装置,如 CN01123503.9 、 CN 00254707.4 、 CN200510101327.9 、 CN200610095245.2等所公开的相关反应装置,即是在开放条件下共沸 除有机溶剂,并在开放条件下完成亲核反应。开放式装置的优点是设 备简单,但仅适用于如18FDG等反应温度较低的放射性药物制备过程 中进行的亲核反应,而不适于较高温度下亲核反应制备的正电子放射 性药物,如18F-FLT的合成等。另一种氟-18亲核反应装置是密闭式 装置,比较典型的包括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医疗系统)的Tracer Lab MX FDG、 Tracer Lab FX FDG、 Tracer Lab FX F-N和德国Raytest公 司的Syn Chrom FDQ 、 Syn Chrom R&D 。其中,Tracer Lab MX FDG 采用一次性的反应瓶,由胶材料密封,仅适于较低亲核的"FDG合 成,同样不适于18F-FLT的合成。其余的Tracer Lab FX FDG、 Tracer Lab FX F-N,、 Syn ChromFDG、 Syn Chrom R&D均采用特制的亲核反 应装置,以适应不同化合物不同温度下反应。这些密封式合成器有以 下特点:
(l)可通过提升反应管来实现冷却和加热的目的;(2)通过使用特 制的涂黑反应管来减少氢氟酸对玻璃的腐蚀;(3)反应管与帽一次成 形以提高气密性;(4)采用多个管线联接于密封帽上,各管线均有不 同功能。
尽管这些密封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实现了氟-18亲核反应在密闭
条件下进行,但这些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l)涂黑反应管价格高,不便于清洗,不但制备成本较高,而且 由于清洗不干净,影响下一步的氟-18亲核反应;(2)在反应过程中, 为了加热和冷却,需要通过上下移动反应管,密封圈随随移管线上下
转移,气密性能下降;(3)多个联接于密封帽上管线出使整体气密性 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可以既能 满足开放反应、又能满足封闭反应的氟-18亲核反应装置。
用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氟-18亲核反应装
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反应容器、位于反应容器顶部的密封盖,反应容 器与密封盖为可拆卸的结构,其中,在所说的密封盖上有三个开孔, 其中两个开孔内的管道向下伸入到反应容器顶部,另 一个开孔内的管 道通过延伸部分向下伸入到反应容器底部附近。
本实用新型密封盖上管道共有三根,结构简单,使用普通的反应 容器,如硅酸盐玻璃管成本低。使用时,伸入到反应容器底部附近的 一根管道作为气液共用管, 一方面可以将容器内的完成亲核反应的溶 液在外加气压作用下转移至外部,进行后续的处理,另一方面可以将
外部气体通入到反应容器底部;另外两根管道,其中一个可用于在其 上打开的情况下,将反应用的液体移入反应容器内,另一个则用 于在其上阀门打开的情况下,将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排出,并实现开放 条件的亲核反应,在其上阀门关闭的情况下,实现封闭条件下的亲核 反应。
作为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分为上下两部 分,其中,瓶盖上面部分底部呈中空的结构,在上面部分的下部设有 内螺纹;瓶盖下面部分呈筒状,在下面部分内的上部设有外螺纹,在 其顶端设有O形密封圈,瓶盖上面部分的内螺纹和下面部分的外螺 纹相配合;反应容器向下伸出O形密封圈和瓶盖下面部分,并通过 上部外周卡在瓶盖下面部分中。这种结构,采用O形圈密封方式,
待密封盖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通过螺纹扣紧后,反应容器顶端与o
形密封圈被挤压在一起,起到了良好的密封效果。且这种结构,也便
于将反应容器连同密封盖的下半部分一起去下来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氟-18亲核反应 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原料进入管,2-气、液共用管,3-排气管,4、 5-0 形密封圈,6-反应管顶部外翻边,7-密封盖上半部分,8-密封盖下半 部分,9-气、液共用管向下延伸部分,10-反应容器,11-加热/冷却装 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更为详细的描述。
一种-18亲核反应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反应容器IO、瓶盖 和位于反应容器10底部的加热/冷却装置11。
其中,所说的反应容器10是由硅酸盐玻璃制成的,在其顶部开 口处向外设有翻边6。 一般认为,氟离子会与普通玻璃反应。但经多 次实验证明,放射性皮克级的F-18离子对普通硅酸盐的腐蚀可以忽 略不计,故采用了普通玻璃,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
所说的瓶盖由上面部分7和下面部分8组成,且均由聚四氟乙烯 构成,或者某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如。瓶盖的上面部分7底部呈中 空结构,在底面上向下设有一个长度小于瓶盖上面部分7壁体的圆柱 状突起,在该突起与瓶盖上面部分7壁体之间设有O形密封圈4;在 瓶盖上面部分7壁体底部设有内螺纹。瓶盖下面部分8呈筒状,上部 设有外螺纹,此外螺纹与瓶盖上面部分7底部的内螺纹相配合;瓶盖 下面部分8下端设有向外的环形突起,以便于瓶盖组装时的操作。在 瓶盖下面部分8的顶端设有O形密封圈5。所述反应容器10上部的 外径小于瓶盖上面部分7的内径、大于瓶盖下面部分8的外径,反应 容器10下部的外径小于瓶盖下面部分8的外径。反应容器10从上向 下套入瓶盖底部8后,其顶部的外翻边6紧压在该O形密封圈5靠
上,从而可以防止反应容器10向下滑脱。瓶盖的上面部分7和下面 部分8通过螺纹固定连接牢靠后,0形密封圈4的上、下表面分别 与瓶盖上面部分7底面的下表面和反应容器10顶部外翻边6的上表 面紧密贴合;0形密封圈5的上、下表面分别与反应容器10顶部外 翻边6的下表面和瓶盖下面部分8顶端面的紧密贴合。这样,反应容 器10通过顶部的外翻边6与两个O形密封圈实现密封配合,从而较 为可靠的实现了整个密封盖与反应容器之间的密封。当然,上述结构 中的圆柱状突起和O形密封圈4还可以都没有,或者只有O形密封 圈4,但没有圆柱状突起。只是没有圆柱状突起的结构会对开始放置 O形密封圈4的操作产生不利影响,而如果没有O形密封圈4,反应 容器10的顶部则只能直接抵在瓶盖上面部分7底面的下表面上或悬 空,从而不利于反应容器10顶端的密封和安装。
在所说的瓶盖上开有三个孔,三个孔内均插有管道。其中反应原 料进入管1和排气管3的底部开口均位于瓶盖空腔内部,气、液共用 管道2则通过向下延伸的部分9向下伸入到反应器容器10的底部。 使用时,将伸入反应容器10底部的管道2通过多通阀门与外部接收 产品和/或废液的容器装置以及盛放氮气的容器装置连通,可以通过 气体压将容器内的液体转移出去。将反应原料进入管1通过多通阀 门与盛放反应原料(氟-18离子、相转移催化剂、无水乙腈、前体和 酸、碱等)的容器装置连通,可以将参加反应的原料置入反应器容器 10内;将排气管3通过阀门与大气相通,以将反应容器10内的气体 排出。通过相应阀门的开、关,可以控制反应容器10与相关装置汰 气的连通或阻塞,并实现相关操作。如将反应原料进入管1和排气管 3上的阀门打开,将气、液共用管道2上的阔门关闭,可以完成向反 应容器10内加入反应原料的操作,如果再将反应原料进入管1和排 气管3上的阀门都关闭,则可以实现反应容器10在密闭条件下进行 反应。如还可以通过打开气、液共用管道2的阀门实现反应容器与废 液盛放容器相连通,打开反应原料进入管1上相应的阀门通入氮气, 可以将反应容器10内的废液压入到废液盛放容器中。
在反应器容器10底部设有一个可以升降的加热/冷却装置11,可
以根据反应的进程对反应器10底部实施吹热或冷风的操作。这种
结构,在保证及时对反应容器进行加热/冷却操作的同时,避免了反
应容器10的移动,从而大大降低了反应容器10与瓶盖之间密封的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本实用新型是针对氟-18亲核反应而作出的 发明创造,但跟据其结构,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氟-18的亲核反 应,而是适用于所有与氟-18类似的物质进行的亲核反应,因此,实 用新型名称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