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公开 | 法律事件 | 公开; 实质审查; |
专利有效性 | 实质审查 | 当前状态 | 实质审查 |
申请号 | CN202210408608.2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4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申请人 |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人类型 | 企业 |
发明人 | 杨和平; 张姗姗; 宋润州; 徐卓; 张明月; 林嘉栋; 闫志刚; | 第一发明人 | 杨和平 |
权利人 |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当前权利人 |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山东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山东省济宁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327国道58号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272073 |
主IPC国际分类 | B66C13/20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B66C13/20 ; B66C13/52 ; F15B11/17 ; F15B13/06 ; F15B21/08 |
专利引用数量 | 0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10 | 专利文献类型 | A |
专利代理机构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专利代理人 | 杨杰; |
摘要 | 本 发明 涉及 液压技术 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液压系统及吊管机,静液压系统包括供油组件、变量 泵 A、 变量泵 B、控制 阀 、卷扬系统、 配重 系统、左行走 马 达和右行走马达;变量泵A和变量泵B均通过液压管路连通于供油组件; 控制阀 通过液压管路连通于变量泵A和变量泵B;卷扬系统和配重系统均通过液压管路连通于控制阀;通过控制阀阀芯换位能使得变量泵A连通左行走马达,变量泵B连通右行走马达或变量泵A连通卷扬系统,变量泵B连通配重系统;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控制阀的阀芯换位。本发明提供的静液压系统,工作、行走的液压系统二合一,减少液压油箱容量,同时闭式系统延长油液更换保养时间,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 ||
权利要求 | 1.一种静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静液压系统及吊管机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吊管机是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中重要的施工设备,主要用于输送油、气等管路的铺设作业,即管道运输布管作业、管道对口作业、管道下沟作业。目前市场主流吊管机都是基于推土机底盘进行设计,推土机底盘有液力机械传动和静液压传动两种。 [0003] 液力机械传动吊管机行走系统主要以发动机为动力,通过液力变矩器、变速箱、中央传动、终传动等部件将动力传递至履带,驱动整机实现前进、后退和左右转向等动作;工作系统通过集成在液力变矩器上的分动箱驱动液压泵,液压泵将液压油传递至多路阀,通过控制多路阀实现吊管机的吊钩升降、变幅和配重动作,从而进行各种工况的管道作业;液力机械吊管机传动系统零部件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生产加工设备投入大,设备故障率较高,现场故障判断和维修难度大,用户使用成本较高,操纵复杂、不便于实现智能化控制。 [0004] 现有技术中的吊管机主要以液力机械传动推土机底盘为基础进行设计、生产,其传动系统主要由液力变矩器、变速箱、中央传动等零部件组成,以上零部件加工制造设备投入大,零部件质量要求高,出现故障后排查和维修困难,使用成本相对较高;液力机械传动吊管机工作系统为开式液压系统、液压油箱较大,需求液压油容量多;静液压传动吊管机一般行走为闭锁液压系统、工作为开式液压系统,工作泵和传动泵单独布置,占用空间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液压系统及吊管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静液压传动吊管机一般行走为闭锁液压系统、工作为开式液压系统,工作泵和传动泵单独布置,占用空间大,成本高的问题。 [0006]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静液压系统,包括: [0008] 供油组件; [0010] 控制阀,所述控制阀通过液压管路连通于所述变量泵A和所述变量泵B; [0011] 卷扬系统和配重系统,均通过液压管路连通于所述控制阀; [0012] 左行走马达和右行走马达,均通过液压管路连通于所述控制阀,通过所述控制阀阀芯换位能使得所述变量泵A连通所述左行走马达,所述变量泵B连通所述右行走马达或所述变量泵A连通所述卷扬系统,所述变量泵B连通所述配重系统; [0013] 回油块,所述供油组件、所述变量泵A、所述变量泵B、所述控制阀、所述左行走马达和所述右行走马达均通过液压管路连通于所述回油块; [0014] 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所述控制阀的所述阀芯换位。 [0015] 作为优选,所述供油组件包括相互连通液压油箱和补油泵,所述液压油箱连通于所述回油块,所述补油泵连通于所述变量泵A和所述变量泵B。 [0016] 作为优选,所述变量泵A和所述变量泵B与所述补油泵连通的液压管路上均设置有溢流阀。 [0017] 作为优选,所述左行走马达和所述右行走马达上均设置有安全阀。 [0018]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多个操作杆。 [0019]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为电控控制所述控制阀的所述阀芯换位。 [0020]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为液控控制所述控制阀的所述阀芯换位。 [0021] 作为优选,多个所述操作杆包括工作手柄和行走手柄。 [0022]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显示器。 [0023]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吊管机,包括有上述的静液压系统。 [002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静液压系统,在现有技术的静液压传动吊管机的基础上,取消工作系统泵和原工作系统控制阀,变量泵A和B直接连接控制阀,控制阀出口分别与卷扬系统、配重系统等工作系统和左右行走马达等连接,控制系统控制控制阀的油口切换,变量泵A和变量泵B对系统进行供油,各液压元件回油通过管路连接回油块返回供油组件;当进行前进、后退、左右转向等行走动作时,控制系统将信号发送至控制阀,控制阀阀芯进行油口切换,变量泵A和B分别与左右行走马达油口连通形成闭式液压回路,从而实现整机的前进、后退、左右转向等行走动作。当操纵工作手柄进行卷扬系统升降、变幅和配重系统动作时,控制系统将电流或电压信号发送至控制阀,控制阀进行油口切换,变量泵A和B分别对卷扬工作系统和配重工作系统供油,实现工作装置动作。 [0025] 本发明提供的静液压系统能够控制吊管机行走时工作系统不动作,工作系统动作时不行走,且为工作、行走双闭式液压工作系统,结构紧凑、效率高;工作和行走系统共用变量泵A和变量B,减少液压泵数量,各零部件布置灵活方便,有效降低成本;工作、行走液压系统二合一,减少液压油箱容量,同时闭式系统延长油液更换保养时间,降低用户制造及使用的成本。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本发明一种静液压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2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0028]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9]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0]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静液压系统,包括供油组件变量泵A、变量泵B、控制阀、卷扬系统、配重系统、左行走马达和右行走马达;变量泵A和变量泵B均通过液压管路连通于供油组件;控制阀通过液压管路连通于变量泵A和变量泵B;卷扬系统和配重系统均通过液压管路连通于控制阀;左行走马达和右行走马达均通过液压管路连通于控制阀,通过控制阀阀芯换位能使得变量泵A连通左行走马达,变量泵B连通右行走马达或变量泵A连通卷扬系统,变量泵B连通配重系统;供油组件、变量泵A、变量泵B、控制阀、左行走马达和右行走马达均通过液压管路连通于回油块;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控制阀的阀芯换位。 [0031] 本发明提供的静液压系统,在现有技术的静液压传动吊管机的基础上,取消工作系统泵和原工作系统控制阀,变量泵A和B直接连接控制阀,控制阀出口分别与卷扬系统、配重系统等工作系统和左右行走马达等连接,控制系统控制控制阀的油口切换,变量泵A和变量泵B对系统进行供油,各液压元件回油通过管路连接回油块返回供油组件;当进行前进、后退、左右转向等行走动作时,控制系统将信号发送至控制阀,控制阀阀芯进行油口切换,变量泵A和B分别与左右行走马达油口连通形成闭式液压回路,从而实现整机的前进、后退、左右转向等行走动作。当操纵工作手柄进行卷扬系统升降、变幅和配重系统动作时,控制系统将电流或电压信号发送至控制阀,控制阀进行油口切换,变量泵A和B分别对卷扬工作系统和配重工作系统供油,实现工作装置动作。 [0032] 本发明提供的静液压系统能够控制吊管机行走时工作系统不动作,工作系统动作时不行走,且为工作、行走双闭式液压工作系统,结构紧凑、效率高;工作和行走系统共用变量泵A和变量B,减少液压泵数量,各零部件布置灵活方便,有效降低成本;工作、行走液压系统二合一,减少液压油箱容量,同时闭式系统延长油液更换保养时间,降低用户制造及使用的成本。 [0033] 具体地,供油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液压油箱和补油泵,液压油箱连通于回油块,补油泵连通于变量泵A和变量泵B,液压油箱用于储存油液以及将回油块的回油油液回收后储存重新使用,补油泵则具有以下作用:给系统提供冷却的油,降低系统的温度;维持主系统回路的压力;并给控制回路提供操纵压力,系统的操纵压力一般设计成与补油压力一样的;补充内泄的油液损失,为了避免在任何驱动和制动状态下损害传动,补油压力必须设定在指定的压力上。 [0034] 具体地,变量泵A和变量泵B与补油泵连通的液压管路上均设置有溢流阀,系统正常工作时,阀门关闭。只有负载超过规定的极限(系统压力超过调定压力)时开启溢流,进行过载保护,使系统压力不再增加,防止因油路阻塞造成油压过大损坏变量泵A和变量泵B。 [0035] 具体地,左行走马达和右行走马达上均设置有安全阀,在液压系统压力超过安全压力时打开卸掉压力,起到保护液压系统的作用。 [0036] 具体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多个操作杆,多个操作杆包括工作手柄和行走手柄,便于驾驶人员控制装置操作或者行走。 [0037] 具体地,控制器为电控控制控制阀的阀芯换位,工作手柄和行走手柄通过CAN总线与控制器传输信号,控制器通过电流或电压控制控制阀的油口切换,同时工作手柄和行走手柄相应的动作信号通过控制器CAN总线传递同步显示在显示器上,变量泵A和B通过补油泵对系统进行补油,各液压元件回油通过管路连接回油块返回工作油箱,集成与控制阀上的负载敏感系统通过各阀口的负载信号和操作指令进行泵、马达的变量操作。工作系统安全阀集成与控制阀上,行走系统在泵和马达上分别集成溢流阀和安全阀,限制系统最高压力。 [0038] 具体地,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方案,控制器为液控控制控制阀的阀芯换位,可靠性高,不易损坏。 [0039]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吊管机,包括有上述的静液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