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有检测单元的跨骑式车辆

申请号 CN202280047297.X 申请日 2022-06-27 公开(公告)号 CN117642331A 公开(公告)日 2024-03-01
申请人 比亚乔公司; 发明人 马尔科·布基奥尼;
摘要 描述了一种跨骑式车辆(1),其包括布置在后车架(4)上的 尾灯 (20)、安装到后车架(4)上并布置在尾灯(20)上方的 支撑 支架 (50)。该支撑支架(50)成形为给乘客限定至少一个抓握部分。提供了雷达(30),其布置在后车架(4)上并被配置成检测后区域中其他车辆的存在。雷达(30)直接或间 接地连接 到支撑支架(50),并且根据车辆的侧视图布置在以下 位置 :在支撑支架(50)下方,在所述支撑支架(50)和所述尾灯(20)之间,并且相对于尾灯(20)在朝向后车架(4)的纵向延伸方向上悬臂伸出。
权利要求

1.一种跨骑式车辆(1),其包括:
布置在后车架(4)上的尾灯(20),
支撑支架(50),其安装到所述后车架(4)并布置在所述尾灯(20)上方,其中,所述支撑支架(50)成形为限定用于乘客的至少一个抓握部分(52);
雷达(30),其布置在后车架(4)上,并且被配置成检测在所述跨骑式车辆(1)的后方区域中其他车辆的存在,
其中,所述雷达(30)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所述支撑支架(50),并且根据车辆的侧视图被布置在以下位置
在所述支撑支架(50)下方,
在所述支撑支架(50)和所述尾灯(20)之间,以及
相对于所述尾灯(20)在纵向延伸方向(L)上朝向所述后车架(4)悬臂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式车辆(1),其中,所述雷达(30)相对于所述尾灯(20)的悬臂位置限定了在所述雷达(30)下方的打开空间(S),所述打开空间:
在所述纵向方向(L)上、在所述尾灯(20)的远侧端部(20d)和所述雷达(30)的远侧端部(30d)之间延伸,以及
在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L)的竖直方向(T)上、在所述雷达(30)的下部端部(30i)到至少延伸到所述尾灯(20)的下部端部(20i)之间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跨骑式车辆(1),其中,所述雷达(30)布置在所述支撑支架(5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式车辆(1),其中,所述支撑支架(50)沿着所述纵向方向(L)在第一端部部分(51)和与第一端部部分(51)相对的第二端部部分(51’)之间延伸,在所述第一端部部分,所述支撑支架连接到车辆的后车架框架部分(32’),所述支撑支架相对于所述后车架框架部分(32’)悬臂伸出,其中,壳体空间(35)在所述支撑支架(50)和尾灯(20)之间的竖直方向(V)上的位置中被限定在所述第二端部部分(51’)处,所述雷达(30)被放置在所述壳体空间(35)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骑式车辆(1),其中,所述壳体空间(35)包括盒状容器(45),所述盒状容器在一个面(45’)上打开,并且能够接收检测单元(30),同时保持雷达(30)的检测屏幕(30’)可见并且面向车辆的后侧,特别地,在使用中,所述盒状容器(45)在其面向地面(T)的下面(54)处被一体地安装到所述支撑支架(5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骑式车辆(1),其中,所述支撑支架(50)相对于所述纵向方向(L)在相对侧上对称地延伸,并且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二端部(51’)处的支撑板(53),其中,所述盒状容器(45)成形为在顶部处连接到支撑板(53),以便容纳和保护雷达(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骑式车辆(1),其中,所述雷达(30)被布置成使得所述检测屏幕(30’)在侧视图中并且沿着所述纵向方向(L)被布置在与所述支撑支架(50)的第二端部(51’)基本上成直线的位置。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式车辆(1),其中,提供阻尼器件,所述阻尼器件包括适于在驾驶过程中衰减雷达(30)的振动的阻尼元件(33),特别地所述阻尼元件(33)是插置在所述雷达(30)周围的橡胶元件。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式车辆(1),其中,提供了用于调整雷达(30)的位置的器件(70),其中,所述位置调整器件(70)包括滑动引导件(74),所述滑动引导件允许沿着所述雷达(30)的纵向(L)和/或竖直(V)方向的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跨骑式车辆(1),其中,所述调整器件(70)包括由控制单元(ECU)控制的致动器(72),所述致动器允许调整沿着所述滑动引导件(74)移动的雷达(30)的位置。

说明书全文

设置有检测单元的跨骑式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应用于两轮或三轮跨骑式车辆的领域,并且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雷达的跨骑式车辆,以用于在驾驶期间检测其他周围车辆的存在。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跨骑式车辆,比如两轮或三轮摩托车或者踏板车而言,提供一个或更多个检测或者雷达装置的应用是已知的。
[0003] 举例来说,实际上,摩托车比其他车辆(比如汽车)更容易遭受它们后面车辆的碰撞的险。因此,需要警告车辆的驾驶员关于跟随或靠近摩托车本身的其他车辆或汽车的存在,使得驾驶员被告知摩托车周围的情况,使得他/她能够主动地和预先地,例如通过相关的驾驶动作,对可能出现的任何危险情况做出反应。
[0004] 在这种特定的应用中,雷达装置在车辆上的位置及其功能效率是重要的,以便使传递给驾驶员的信息尽可能准确。
[0005] 将雷达装置安装在车辆上的不同位置是已知的。例如,US20210001945A1描述了一种应用于两轮摩托车的后车架的雷达装置。
[0006] 特别地,该装置被布置在后车架的尾部,在车辆的尾灯和容纳车辆的车牌的支撑部分之间的位置。车牌支撑部分继而从后车架延伸,并且详细地从后车架尾部的一部分延伸,以便与后车架尾部的一部分邻接。
[0007] 然而,这种定位部分地遮挡了雷达的视野。事实上,车牌支撑部分的延伸部限制了器械的视野,从而降低了其效率方面的性能。
[0008] WO2019186942A1提供了一种布置在前照灯的后光学单元内的检测单元。在这种情况下,检测单元被集成在光学单元中并从而被隐藏。在该实施例中,检测单元可能受到前照灯的光源的操作的影响,例如当被激活时受到刹车灯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09] 因此,需要克服根据已知技术的解决方案的缺点。
[0010]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至少一个检测单元的跨骑式车辆,其允许优化雷达装置的效率从而增加其视野。
[0011]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至少一个检测单元的跨骑式车辆,其允许减少器械的缺陷和错误信号的发生。
[0012] 这些和其他目的通过一种跨骑式车辆实现,该跨骑式车辆包括:
[0013] 布置在后车架上的尾灯,其中所述尾灯适于朝向车辆的后方向发射光束;
[0014] 支撑支架,其布置在后车架上并且包括用于乘客的至少一个抓握部分,其中在车辆的侧视图中,所述支撑支架被布置在尾灯上方;
[0015] 雷达,其布置在后车架中并且适于检测后区域中其他车辆的存在,[0016] 其中,根据车辆的侧视图,所述雷达在以下位置中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所述支撑支架:
[0017] 在所述支撑支架下方,以及
[0018] 在所述支撑支架和所述尾灯之间,并且相对于尾灯在所述后车架的侧面上悬臂式伸出。
[0019] 特别地,雷达以悬臂的方式沿着车辆的纵向延伸方向定位在后车架上。
[0020] 由此,定位在后车架且相对于尾灯以悬臂的方式突出的雷达允许具有不被其他部件遮挡的完全自由的视野。因此,雷达被设置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的最远位置中,然而,同时其总体纵向尺寸仍然较小。此外,在这个位置,雷达受到支撑支架的保护和遮挡。支撑支架从顶部且还在侧向上保护雷达免受可能的冲击或损坏。这种定位不需要对车辆进行任何修改,无论是在框架和/或整流罩的部件或形状上。
[0021] 特别地,雷达相对于尾灯的悬臂位置限定了所述雷达下方的开口空间,该开口空间以以下方式延伸:
[0022] 在纵向方向上,在所述尾灯的远侧端部和所述雷达的远侧端部之间,以及[0023] 在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的竖直方向上,在所述雷达的下端部到至少延伸到所述尾灯的下部端部之间。
[0024] 由此,在纵向和横向方向上,雷达下方的自由空间避免了信号朝向后车架的任何发射干扰,从而改善了雷达的检测,尤其是对跟随摩托车并且靠近和邻近摩托车本身的车辆的检测。
[0025] 特别地,支撑支架限定了相对于车辆的纵向延伸方向彼此相对的第一抓握部分和第二抓握部分。
[0026] 特别地,支撑支架在第一端部部分和与第一端部部分相对的第二端部之间纵向地延伸,在第一端部部分,支撑支架连接到车辆的后车架框架部分,第二端部部分相对于尾灯悬臂式伸出。尾灯被放置在车辆的后车架尾部部分。支撑支架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车辆的后车架尾部部分,并且相对于该后车架尾部部分以悬臂方式突出,并且相应地相对于尾灯以悬臂方式突出。
[0027] 特别地,在第二端部部分处、在支撑支架下方的位置中且在支撑支架和尾灯之间限定了壳体空间。检测单元,尤其是雷达,被放置在所述壳体空间中。换句话说,这种壳体空间被限定在相对于后车架尾部部分和尾灯突出的支撑支架下方的区域中。尾灯被集成在整流罩中,所述整流罩覆盖车辆的后车架并限定前述的后车架尾部部分。
[0028] 由此,在带有直轮配置的车辆的侧视图中,雷达被布置成超过后车架尾部部分的端部,即沿着纵向延伸方向在朝向后车架的方向上相对于后车架尾部部分的端部以悬臂方式布置。后车架尾部部分,或者简称为后车架,基本上是车辆的在后车轮上方延伸的后框架和/或整流罩部分。换句话说,后车架尾部部分是车辆的在后车轮上方延伸并支撑尾灯的后端部部分。尾灯面向车辆本身的后方区域并在其中发射光束。
[0029] 尾灯指的是集成在后车架框架部分的光学单元,其包括至少一个光源用于使车辆在夜间可见,并且进一步包括一个刹车灯,当制动器被致动时,该刹车灯被选择性地启动。
[0030] 此外,光学单元优选地还包括方向灯。
[0031] 在第一实施例中,雷达被布置在后车架尾部部分上,在如上所述的支撑支架下方并且在支撑支架和尾灯之间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雷达被布置成与车辆的后车架尾部部分一体成型,并且因此其被直接地连接到后车架尾部部分。
[0032] 在第二个更有利的实施例中,雷达被布置在支撑支架上。在这种情况下,雷达被布置成与支撑支架一体成型,并且因此被直接地连接到支撑支架。因此,支撑支架和雷达形成单个工件。在这种情况下,如下面详细描述的,带有集成的雷达的支撑支架可以形成附件,该附件可以被改装到现有车辆。
[0033] 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雷达可以由支撑支架和/或后车架框架部分支撑,或者由包括支撑支架和后车架框架部分上的联接件的组合的固件支撑。该构造方面导致车辆上的雷达的改善的安装刚性,能够抑制由于驾驶期间的振动而引起的雷达的检测锥体的波动
[0034] 此外,雷达的上述定位允许减少由于例如道路形状(路面的影响)引起的错误检测,从而同时确保改善的和更宽的视野。
[0035] 此外,用这种配置,雷达的布置在非渗透性和抗污性方面是有利的,因为雷达被至少保护免受、灰尘等的影响。
[0036] 根据另一个有利的方面,因为雷达相对于车辆的所有其他后车架部分被放置在突出的位置,因此其检测效率得到改善。结果是,检测更加可靠,因为由于雷达对车辆其他零件(例如,车牌)的影响而导致的错误检测基本上减少到零。
[0037] 有利地,雷达包括检测屏幕,所述检测屏幕沿着跨骑式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纵向延伸轴线被布置在至少等同于后车牌的端部位置或者后车架的端部部分的位置。
[0038] 由此,减少了由于车辆的其他构件的影响而引起的错误检测,从而确保了改善的检测性能和增加的雷达视野。
[0039] 有利地,壳体空间包括容器,尤其是在至少一个后表面处打开的盒状类型的容器。该容器成形为容纳检测单元,同时保持其检测屏幕面向车辆的后方可见。由此,盒状容器覆盖并保护雷达,使得它以隐藏的方式集成,同时仅保持检测屏幕可见。该实施例允许将雷达的各种线缆布置在盒状容器内,从而保持摩托车的整洁和紧凑的外观。
[0040] 优选地,盒状容器在其下面处被一体地安装到支撑支架上,在使用中面向地面。由此,盒状容器至少被固定在支撑支架的顶部,从而被集成在支撑支架中。可选地或组合地,盒状容器的连接和固定也可以与后车架框架部分一起发生。
[0041] 特别地,支撑支架相对于纵向方向在相对侧上对称地延伸并且包括布置在第二端部处的支撑板。盒状容器成形为在顶部处连接到支撑板,以便容纳和保护雷达。由此,上部支撑板从而形成了它所紧固到的盒状容器的上部壁。
[0042] 优选地,能够提供用于调整雷达的位置的器件。所述位置调整器件允许调整其相对于机动车辆的其他部分的位置。例如,可以提供滑动引导件,其允许沿着纵向方向的运动,但也同时或可选地允许沿着竖直方向的运动。
[0043] 所述调整器件可以通过车辆控制单元本身来致动和控制。
[0044] 特别地,提供了移动致动器,其允许调整雷达沿着滑动引导件移动的位置。
[0045] 由此,雷达的位置调整器件的布置允许调整其位置以提高其检测效率,例如根据摩托车上存在的负载。例如,当车辆的姿态改变时,例如当乘客存在或不存在时,或者当有辅助负载诸如手提箱或行李箱时,这可能变得是有必要的。除了改变车辆的姿态,并且从而改变雷达的入射和相对位置之外,雷达可以部分地屏蔽器械的检测锥体,由此位置调整允许将雷达布置在更有效的位置。附图说明
[0046]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以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给出的一些实施例的描述突出了本发明的进一步优点和附加特征,其中:
[0047] 图1示出了跨骑式车辆,尤其是踏板车的侧视图,其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定位在后车架上的雷达;
[0048] 图2示出了跨骑式车辆,尤其是图1中的踏板车的俯视图,其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检测单元;
[0049] 图3示出了摩托车,尤其是踏板车的后车架的局部侧视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雷达的布置;
[0050] 图3A示出了用于调整雷达的位置的器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52] 参考图1,示出了跨骑式车辆1,诸如踏板车。
[0053] 附图示出了摩托车1的一个实施例,在特定示例中,该实施例被体现为两轮摩托车1,然而不引入任何限制,尤其为具有前车轮5和后车轮6的两轮踏板车,或者再次为具有至少两个转向车轮和倾斜前车轮的三轮车,或者具有两对倾斜车轮的四轮车,其中至少两个车轮被转向。
[0054] 在本说明书的下文中,将参考普通摩托车1,这意味着以下描述总体上适用于任何类型的L类摩托车1,其包括摩托车主体2、3、4;至少两个车轮5、6,其被约束到摩托车主体2、3、4;牵引电机7,例如热和/或电动或混合电机,其被约束到摩托车主体2、3、4,并且可操作地连接到两个车轮5、6中的至少一个。摩托车主体由此包括前部部分2、设置有车座15的中间部分3、以及后部部分4或者后车架。
[0055] 摩托车1进一步包括布置在后车架4上的尾灯20。尾灯20,下面也称为灯20,被成形为在后侧发射光束。
[0056] 还提供了布置在尾灯20上方的乘客支撑支架50。支撑支架50为坐在驾驶员后方的摩托车1的乘客限定了侧面抓握部分52。
[0057] 还提供了适于检测摩托车1后方的其他车辆的存在的雷达30。雷达30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支撑支架50。
[0058] 根据车辆的侧视图(参见图1和图3),雷达30位于支撑支架50下方的位置,和在支撑支架50与尾灯20之间的位置。雷达30相对于尾灯20以悬臂方式沿纵向方向L(图2)被定位在后车架4的侧面上。换句话说,雷达30以悬臂方式沿着车辆的纵向延伸方向L定位在后车架4上。
[0059] 由此,雷达30在纵向方向L上处于后车架的更远侧位置,同时仍然被包括在摩托车的总长度中,该总长度是在摩托车的前车架和后车架之间被测量的。在该位置,雷达30在支撑支架50下方,尤其是在支撑支架50的支撑板53(图2)下方。除了在侧面保护雷达之外,支撑表面50’由此在顶部保护雷达,侧面具有更宽的横向尺寸,由此除了灰尘或恶劣天气之外,雷达30被遮挡免受可能的冲击或损坏。应该注意的是,雷达30的这种定位不需要对车辆进行任何结构修改,无论是在框架和/或整流罩的部件或形状上,或者还是在支撑支架50的部件或形状上。在进一步的构造方面,支撑支架50在相对侧上侧向地包围后车架框架部分32’,使得抓握部分52被定位在容纳乘客的后车座部分41处。
[0060] 在图1和3所示的有助于优化其检测的优选实施例中,雷达30相对于尾灯20的悬臂位置限定了在雷达30本身下方的自由空间S。特别地,自由空间S:
[0061] 在纵向方向L上、在尾灯20的远侧端部20d和雷达30的远侧端部30d之间延伸,以及[0062] 在垂直于纵向方向L的竖直方向V上、在雷达30的下部端部30i到至少延伸到尾灯20的下部端部20i之间延伸。
[0063] 由此,在纵向L和竖直V方向上,雷达30下方的自由空间S避免了信号31朝向后车架的任何发射干扰。当其他跟随车辆在短距离处或在它们部分地邻近摩托车本身的侧向空间中时,该特定解决方案允许通过雷达30优化对其他跟随车辆的检测。换句话说,在沿着纵向方向L(因为其接近180°)和在竖直方向V上(图1),自由空间S允许增加雷达30、尤其是雷达锥体31’(图2)的视野。这意味着更大的检测覆盖范围,这例如在交通繁忙和较小车辆(比如自行车等)的条件下是有用的。
[0064] 特别地,支撑支架50在第一端部部分51和与第一端部部分51相对的第二端部部分51’之间沿方向L纵向延伸,在第一端部部分,支撑支架连接到车辆的后车架框架部分32’(图1),支撑支架相对于车辆的后车架40悬臂伸出,并且尤其相对于尾灯20悬臂式伸出。
[0065] 在第二端部部分51’处、在支撑支架50和尾灯20之间的位置限定了壳体空间35。
[0066] 特别地,雷达30被放置在壳体空间35中。由此,在车辆的侧视图中(图1和3),雷达30相对于后车架4被布置在悬臂位置中。后车架4意味着摩托车的尾部,即车辆的在后车轮6上方延伸并支撑尾灯20的后端部部分。
[0067] 因此,在侧视图中,根据从上到下的方向,雷达30在支撑支架50和尾灯20之间的位置。
[0068] 壳体空间35在面向车辆的后车架的面上向前打开。壳体空间35被成形为容纳检测单元30,使得器械的检测屏幕被放置在壳体空间的打开面处,并且还面向车辆的后车架。
[0069] 例如,壳体空间包括在面45’(图1)处打开的盒状容器45,其能够容纳和保护雷达30。因此,器械的唯一可见的部分是器械的检测屏幕30’。
[0070]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盒状容器45在其下部面处一体地安装到支撑支架50上,在使用中面向地面T。
[0071] 从构造的度来看,支撑支架50相对于车辆纵向延伸,并且相对于纵向方向L(图2)在相对侧上对称地成形。支撑支架50进一步包括布置在其后端部51’处的支撑板53。支撑板53成形为容纳顶部盒体(未示出),该顶部盒体可以通过专用的联接器件可移除地固定在其上。
[0072] 支撑板53由此限定了用于雷达30的基座和上覆盖。因此,盒状容器45可以成形为在顶部处连接到支撑板53,以便容纳和保护雷达30。
[0073] 在一个替代实施例中,雷达30以悬臂方式连接到后车架4,尤其是连接到框架部分32’。在这种情况下,雷达30被布置成在乘客支撑支架50下方的位置中与车辆的后车架框架部分32’一体成型。
[0074]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由于雷达30由直接连接到后车架框架部分32’的支撑支架50支撑,所以确定了雷达30到车辆的改善的安装刚性,能够抑制由于在驾驶期间产生的振动而引起的检测角度的波动。
[0075] 有利地,在侧视图中,雷达30被布置成使得其后端部沿着摩托车1的纵向延伸方向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至少等同于支撑支架50的端部位置的位置。因此,雷达30在后车架4上方并且相对于尾灯20突出,或者当从面向后车架4的支撑支架50的端部51’的侧面看时,至少在直线上。因此,再次当从侧面看时,雷达30也基本上与车辆的后挡泥板和/或车牌成一直线。由此,这种定位允许无线电波31传播而不会撞击后车架上的其他车辆零件或部分。
如上所述,这种设计允许减少由于车辆的其他构件的影响而导致的错误检测,从而确保根据增加的雷达30的视野的改善的检测性能。
[0076] 换句话说,由于雷达30相对于车辆的后车架4的所有其他部分被放置在突出位置,因此其检测效率得到改善。结果是,检测更加可靠,因为由于雷达30对车辆的其他构件(例如,车牌)的影响而导致的错误检测基本上减少到零。
[0077] 在其他构造方面,如图1所示,提供了适于在驾驶期间衰减雷达30的振动的阻尼元件33。例如,布置有插置在雷达30周围(例如在下部部分和上部部分处)的橡胶元件。这种阻尼元件33允许降低在驾驶期间传递到雷达30的振动,从而确保其改善的稳定性并且因此确保更可靠的性能。
[0078] 在图3A中示意性示出的另一有利方面,可以提供用于调整雷达30的位置的器件。位置调整器件允许调整雷达30相对于支撑支架50的位置,或者然而相对于车辆的后车架4的位置。
[0079] 例如,可以提供允许纵向或横向移动或旋转的滑动引导件74,以允许雷达30沿着纵向方向L移动,但同时或可替代地,也沿着竖直方向V移动,以便调整其高度位置。
[0080]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器件70可以包括致动器52,并且通过控制单元,例如车辆本身的ECU来控制。例如,可以在车辆的车把上设置允许其运动的按钮。
[0081] 特别地,位置调整是通过致动器72致动的类型,其允许移动沿着滑动引导件74移动的雷达30。
[0082] 以上一个或更多个具体实施例的描述能够从概念的角度示出本发明,使得使用现有技术的其他人将能够在各种应用中改变和/或修改实施例,而无需进一步研究并且不会脱离本发明的概念,并且因此应当理解,可以考虑将这样的适应和改变作为具体实施例的等同物。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用于完成所描述的各种功能的器件和材料可以具有各种性质。应当理解,所使用的表达或术语仅仅是描述性的,并因此不是限制性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