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组件

申请号 CN201680078430.2 申请日 2016-11-30 公开(公告)号 CN109070673B 公开(公告)日 2022-11-01
申请人 亨德里克森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B-H·蔡; H·卡伦迪安; A·杜丁; A·冈尼拉;
摘要 用于将悬架主 支撑 构件枢转地安装到车架的车架悬挂件 支架 ,其特征为能够附接到车架的一对 耳 部。桥接部 定位 在一对耳部分和从桥接部延伸的一对凸缘之间,从而限定接收车辆主支撑构件的近端的空间。所述一对凸缘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定位构件,所述定位构件包括接收附接到所述主支撑构件的枢转 紧 固件 的端部的空间,使得与所述枢轴紧固件形成双重剪切连接。减震器的底端枢转地连接到主支撑构件的远端,而上端枢转地连接到外侧上减震支架。所述减震支架可以安装到车架,其中,所述车架悬挂件支架的耳部夹在所述减震支架和所述车架 纵梁 之间。可以加工铸件以形成这样的中间支架,或者可以加工制造直接连接到车架的后减震支架。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具有一对车架纵梁的车辆的悬架,所述悬架在所述车辆的每一侧上包括:
a.第一主支撑构件,所述第一主支撑构件包括第一近端和第一远端,其中,第一眼部定位在第一近端上;
b.第一车架悬挂件支架,所述第一车架悬挂件支架的特征为具有能够安装到所述车辆的车架纵梁的外表面的第一部;
c.第一枢轴固件,所述第一枢轴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主支撑构件的第一眼部、并且具有固定在所述第一车架悬挂件支架内的一对相对的第一端部;
d.包括第一头部和第一安装凸缘的第一减震支架,所述第一安装凸缘能够安装到所述车辆的车架纵梁,其中,所述第一车架悬挂件支架的第一耳部夹在所述第一减震支架的第一安装凸缘和所述车辆的车架纵梁的外表面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凸缘包括第一中间部分和第一近端部分,其中,所述第一中间部分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近端部分的厚度,从而所述第一安装凸缘的外表面的特征为具有楼梯轮廓,其中,所述第一头部包括能够接收一个紧固件的头部的内凹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头部的内凹部连通并且能够接收所述第一头部的紧固件的轴的外孔;和
e.第一减震器,所述第一减震器具有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减震支架的第一头部的第一上端、和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主支撑构件的远端的第一下端;
f.第二主支撑构件,所述第二主支撑构件包括第二近端和第二远端,其中,第二眼部定位在第二近端上;
g.第二车架悬挂件支架,所述第二车架悬挂件支架的特征为具有能够安装到所述车辆的车架纵梁的外表面的第二耳部;
h.第二枢轴紧固件,所述第二枢轴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主支撑构件的第二眼部、并且具有固定在所述第二车架悬挂件支架内的一对相对的第二端部;
i.包括第二头部和第二安装凸缘的第二减震支架,所述第二安装凸缘从所述第二头部延伸,所述第二头部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并且所述第二安装凸缘包括:
i)具有第一厚度的中间部分;
ii)具有第二厚度的近端部分,其中,所述第二安装凸缘的中间部分的第一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凸缘的近端部分的第二厚度,从而所述第二安装凸缘具有带楼梯轮廓的外表面;
iii)背衬部分,所述背衬部分沿着与所述第二头部的内表面垂直的方向突出超出所述第二头部的内表面,所述背衬部分能够安装到所述车辆的车架纵梁;
其中,所述第二头部包括能够接收一个紧固件的头部的内凹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头部的内凹部连通并且能够接收所述第二头部的紧固件的轴的外孔;
j.第二减震器,所述第二减震器具有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减震支架的第二头部的第二上端、和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主支撑构件的第二远端的第二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减震支架均包括:
a.能够固定到减震器的上端的头部;和
b.从所述头部延伸的安装凸缘,其中,当所述第一、第二减震支架安装到车架时,所述头部的内表面与所述车架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其中,所述第一减震支架包括大致平坦的内表面,从而当所述第一减震支架安装到所述车架上时,所述第一减震支架的头部与所述车架间隔开,其中,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一减震支架的安装凸缘的内表面和所述车架的外表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其中,所述第二减震支架的安装凸缘包括背衬部分,所述第二减震支架的安装凸缘的背衬部分从所述第二减震支架的内侧突出,并且当所述第二减震支架安装到所述车架时接合所述车架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其中,所述安装凸缘的中间部分包括第一对安装孔,并且所述近端部分包括第二对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架,其中,翅片位于所述安装凸缘的外表面上,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对安装孔的孔和所述第二对安装孔的孔之间。

说明书全文

悬架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要求2015年11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261,022、2016年5月19日提交的中国非临时专利申请第201610334798.2号以及在2016年9月1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395,078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0002]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车辆悬架系统,并且具体地涉及用于将车辆悬架部件连接到车架的组件。

背景技术

[0003] 纵臂悬架用于各种车辆应用场合中并且具有多种设计和构造。然而,不管应用场合如何,纵臂悬架通常其特征为主支撑构件,该主支撑构件在前端或近端处由车架悬挂件组件可枢转地附接。车轴通常被夹紧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到主支撑构件的中间部分,并且主支撑构件的后端或远端经由钩环、空气弹簧机构或一些其他设备附接到车架。
[0004] 在许多纵臂悬架中,主支撑构件采取在前端处形成有眼部的片簧的形式。车架悬挂件支架通常通过焊接固件(例如螺母螺栓)附接到车架。杆销和周围的弹性体衬套通常位于片簧前端的眼部内,其中,杆销的端部从衬套和片簧眼部的相对侧平延伸出。暴露出的杆销端部通常特征在于开口,该开口接收紧固件,例如将杆销端部附接到车架悬挂件支架的螺栓等。
[0005] 车轴必须与车架适当对齐,以便车辆适当地循路而行并且最小化对车辆轮胎和悬架部件的磨损。通常通过车架悬挂件组件使用垫片或板来调整车轴与车架对齐。
[0006] 在Land等人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US 2006/0103103中提供了使用垫片进行对齐的车架悬挂件的示例。在Land等人专利中,穿过主支撑构件眼部和衬套的杆销端被螺栓连接到车架悬挂件。垫片可以插入在杆销端部和车架悬挂件之间,以调整主支撑构件的对准、并因此调整车轴的对准。然而,Land等专利的每个杆销端部都与车架悬挂件或位于杆销端部与车架悬挂件之间的垫片在单侧上接合。虽然这种布置类型性能良好且使用广泛,但它为杆销提供了单个剪切附件,从而降低了连接的强度,这对于一些重载应用场合来说可能是不可接受的。
[0007] 在Barton等人名下的美国专利第7,513,517号中介绍了一种使用垫片进行对齐的替代车架悬挂件组件。Barton等人专利公开了一种类似于Land等人专利的设计,然而,杆销端部分别位于车架悬挂件的前向和后向凸缘突片之间并固定到其上。然后将垫片定位在每个杆销端部与前向和/或后向凸缘突片之间以用于对准。但Barton等人专利的车架悬挂件必须焊接在车架上。此外,在车架悬挂件焊接到位后对准车轴的能被限制在前向和后向凸缘突片之间的空间减去每个杆销端部所占据的空间的间距。如果期望在前向和后向凸缘突片之间具有不同的间隔,这对于不同的应用场合可能是需要的,则必须制造并提供全新的车架悬挂件。Barton等人专利的车架悬挂件不能被加工或以其他方式完成为提供用于车轴对齐目的的替代间隔。
[0008] 在不使用垫片的情况下完成车轴对齐的车架悬挂件组件的一个示例是由伊利诺斯州的伊塔斯加的Hendrickson USA,LLC提供的QUICK‑ALIGN系统。该系统使用偏心和同心套环,来相对于车架悬挂件定位一种穿过位于主支撑构件的眼部中的衬套的螺栓。虽然该系统运行良好并且使用广泛,但连接具有在安装和维护期间必须满足的严格的扭矩要求。
[0009] 另外,卡车制造商在悬架车架悬挂件所附接的车架上提供各种预先形成的螺栓开口图案。换句话说,卡车车架上的螺栓开口图案因制造商而不尽相同。车架悬挂件必须具有安装螺栓孔构造,所述安装螺栓孔构造与制造商的车架孔图案相配,以便于容易安装车架悬挂件。这通常需要单独设计且进行制造以适合特定制造商卡车的车架悬挂件。希望提供一种单个车架悬挂件设计,该设计可以被加工或以其他方式完成以便适合各种卡车车架螺栓孔图案。
[0010] 期望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些的悬架组件。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包括本公开的车架悬挂件组件的实施例的车架和悬架系统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0012] 图2是图1的车架和悬架的左侧正视图;
[0013] 图3是图1和2的车架悬挂件组件的外侧的放大透视图;
[0014] 图4是图3的车架悬挂件组件的内侧的透视图;
[0015] 图5是图3和4的车架悬挂件的放大内侧透视图;
[0016] 图6是在机械加工形成图1至图5的车架悬挂件之前的车架悬挂件铸件的透视图;
[0017] 图7A和7B是在机械加工之后用于需要替代车轴位置的应用场合的图6的车架悬挂件铸件的外侧的正视图;
[0018] 图8是图1至图4的车架悬挂件组件的衬套和杆销的放大透视图;
[0019] 图9是图8的衬套和杆销的俯视平面图;
[0020] 图10是沿着图9和图11的线10﹣10获得的图8和图9的衬套和杆销的截面图;
[0021] 图11是图8至图10的衬套和杆销的侧视透视图;
[0022] 图12是图8至图11的内衬套组件和杆销的透视图;
[0023] 图13是图12的内衬套组件和杆销的俯视平面图;
[0024] 图14是沿着图13和15的线14‑14获得的图12和图13的内衬套组件和杆销的截面图;
[0025] 图15是图12至图14的内衬套组件和杆销的侧透视图;
[0026] 图16是图1和图2的车架和悬架的一部分的后部透视图;
[0027] 图17是沿着图16的线17‑17获取的主支撑构件的后端、横向通道和横向通道加强板的截面图;
[0028] 图18是图16和17的主支撑构件的后端和交叉通道加强板的仰视透视图;
[0029] 图19是本公开的车架悬挂件组件的替代实施例的外侧透视图;
[0030] 图20是图19的车架悬挂件的内侧透视图;
[0031] 图21是在机械加工以形成图19和图20的车架悬挂件之前的车架悬挂件铸件的透视图;
[0032] 图22是包括本公开的车架悬挂件组件和外侧上减震器安装支架的实施例的车架和悬架组件的一部分的左侧正视图;
[0033] 图23是图22的中间支架的外侧的放大透视图;
[0034] 图24是图23的中间支架的内侧的透视图;
[0035] 图25是包括中间支架和附连到车架的一部分的车架悬挂件支架的组件的正面透视图,其中,减震器的上端连接到中间支架并且杆销安装在车架悬挂件支架内;
[0036] 图26是图25的组件的俯视和后视透视图;
[0037] 图27是中间支架的内侧的透视图,其中,安装有安装螺栓;
[0038] 图28是图22的后支架的外侧的放大透视图;
[0039] 图29是图28的后支架的内侧的透视图;
[0040] 图30是包括附接至车架的一部分的后支架的组件的正面透视图,其中,减震器的上端附接至后支架;
[0041] 图31是图30的组件的后透视图;
[0042] 图32是安装有安装螺栓的后支架的内侧的透视图;
[0043] 图33是可用于制造图23和图24的中支架或者图28和29的后支架的铸件的外侧的透视图;
[0044] 图34是沿着图33的线34﹣34获得的图33的铸件的截面图。发明内容
[0045] 可以在下面描述和要求保护的设备和系统中单独或一起实现本主题的几个方面。这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与本文描述的主题的其他方面组合使用,并且这些方面的描述不排除单独使用这些方面或单独或以不同组合方式要求这些方面的权利,如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有所陈述的那样。
[0046] 在一个方面中,用于将悬架主支撑构件枢转地安装到车架的车架悬挂件支架包括一对部,该一对耳部适于附接到车架,其中桥接部位于该对耳部之间。一对凸缘从桥接部延伸,使得限定空间并且该空间适于接收主支撑构件的近端。所述一对凸缘中的每一个均包括细长定位构件,所述细长定位构件包括适于接收附接到所述主支撑构件的枢转紧固件的端部部分的空间,使得与所述枢转紧固件形成双重剪切连接。
[0047] 在另一方面中,车架悬挂件组件包括车架悬挂件支架,所述车架悬挂件支架具有适于被紧固到车架的一对耳部,其中,桥接部位于一对耳部之间,所述车架悬挂件组件用于将在近端上具有眼部部分的悬架主支撑构件枢转地安装到车架。一对凸缘从桥接部延伸,使得限定空间并且该空间适于接收主支撑构件的近端。一对凸缘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具有间隙的定位构件。衬套定位在主支撑构件的眼部内并且包括中央开口。枢轴紧固件穿过衬套的中央开口并且具有位于该对凸缘的定位构件的间隙内的一对相对端部部分,使得与枢轴紧固件形成双重剪切连接件。
[0048] 在另一方面中,用于具有一对车架纵梁的车辆的悬架在车辆的每一侧上均包括主支撑构件,该主支撑构件包括位于近端的眼部和车架悬挂件支架。车架悬挂件支架包括适于紧固到一对车架纵梁中的对应一条的一对耳部、位于该对耳部之间的桥接部、以及从该桥接部延伸的一对凸缘,使得限定接收主支撑构件的近端的空间。一对凸缘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具有间隙的定位构件。衬套定位在主支撑构件的眼部内并且包括中央开口。枢轴紧固件穿过衬套的中央开口并具有位于该对凸缘的定位构件的间隙内的一对相对端部部分,使得与枢轴紧固件一起形成双重剪切连接件。
[0049] 在另一方面中,铸件包括;一对耳部,所述一对耳部适于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开口,用于附接到车架;和定位在一对耳部之间的桥接部,所述铸件用于形成用于将悬架主支撑构件枢转地安装到车架的车架悬挂件支架。一对凸缘从桥接部延伸,使得限定空间并且所述空间适于接收主支撑构件的近端。所述一对凸缘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定位构件,所述定位构件适于被切割,以形成用于接收附接到所述主支撑构件的枢轴紧固件的端部部分的空间,使得与所述枢轴紧固件一起形成双重剪切连接件。
[0050] 在另一方面中,用于将减震器的上端安装到车架的减震支架包括适于固定到减震器的上端的头部和从头部延伸的安装凸缘。安装凸缘适于固定到车架,使得当减震支架安装到车架时,头部的内表面与车架间隔开。
[0051] 在另一方面中,用于具有一对车架纵梁的车辆的悬架在车辆的每一侧均包括主支撑构件,该主支撑构件包括近端和远端,其中,眼部位于近端上。车架悬挂件支架的特征为具有适于安装到车辆的车架纵梁的外表面的耳部。枢轴紧固件穿过衬套的中央开口并具有固定在车架悬挂件支架内的一对相对的端部部分。减震支架包括头部和安装凸缘,其中安装凸缘适于安装到车辆的车架纵梁,其中,车架悬挂件的耳部夹在减震支架安装凸缘和车架纵梁的外表面之间。减震器具有:上端,所述上端枢转连接到减震器的头部;和下端,所述下端枢转连接到主支撑构件的远端。
[0052] 在另一个方面中,铸件包括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头部,所述铸件用于形成减震支架,以将减震器的上端枢转安装到车架。头部适于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开口,以附接到减震器的上端。安装凸缘从头部延伸并且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中部部分和具有第二厚度的近端部分。第一厚度大于第二厚度,使得安装凸缘具有楼梯状的外表面。衬垫部分沿着垂直于头部的内表面的方向突出超过头部的内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参照图1和图2,包括在诸如商用车辆的车辆内的传统部件包括一对C形纵向延伸的车架纵梁20a和20b以及横向延伸的车轴22和24,所述车轴22和24包括轮毂26a、26b、28a和28b,车轮和轮胎安装到所述轮毂。
[0054] 结合本公开的车架悬挂件组件的实施例的悬架系统总体上用附图标记30表示,将车轴22的一个端部部分安装到车架纵梁20a。应该理解的是,类似的悬架系统将车轴22的另一端部部分安装到车架纵梁20b,并且将车轴24安装到车架纵梁20a和20b。
[0055] 如图1所示,悬架系统30包括大致Z形片簧32形式的主支撑构件。主支撑构件设置有整体形成在近端处的圆柱形眼部34。如下文将更详细描述的那样,眼部34枢转地连接到车架悬挂件支架36,所述车架悬挂件支架36通过螺栓38固定到车架纵梁20a。
[0056] 车轴22和片簧32通过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车轴夹具组件部件(总体上用附图标记42表示)连接在一起。还包括空气弹簧44,并且空气弹簧在其上侧连接到空气弹簧支架46,该空气弹簧支架46安装到车架纵梁20a。空气弹簧44其下侧座落在位于主支撑构件32的远端的横向通道48上。减震器52在其上端处枢转地连接到安装在车架纵梁20a上的支架54,并且在其底端处附接到位于主支撑构件32的尾端上的下减震支架55。
[0057]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虽然图1和图2中示出了特定的悬架系统,但是本发明的原理适用于各种纵臂悬架系统。另外,虽然图示了串联式车轴悬架,但是车架悬挂件组件可以用于单个车轴的应用场合或使用更多数量的车轴的应用场合。
[0058] 参照图3和图4并且如前所述,主支撑构件32的近端部分具有圆柱形眼部34。衬套60和杆销(在图3中整体用附图标记62表示)定位在主支撑构件的眼部中,其中,杆销端部
64a和64b通过车架悬挂件组件连接到车架纵梁20a,如现在将更加详细描述的那样。应该理解的是,图1和图2的其余主要支撑构件以相同的方式附接到对应的车架纵梁。
[0059] 车架悬挂件组件包括车架悬挂件支架,其在图3至图5中整体用附图标记36表示。车架悬挂件支架包括一对大致平坦的耳部66和68,所述耳部66和68的特征在于开口70(图
5),螺栓71或其他车架紧固件穿过该开口70以将车架悬挂件支架固定到车架20a。可以以中空突出部(图5中所示的后侧)的形式提供的桥接部72位于耳部66和68之间,并且设置有一对水平间隔开的向下延伸的凸缘部分,其整体用附图标记74a和74b表示。凸缘部分74a优选由支柱76a和78a形成,而凸缘部分74b类似且优选地由支柱76b和78b形成。如图3所示,外杆销细长定位构件(整体以82a表示)的特征在于分别与支柱76a和78a的远端连结的部分86a和88a。如图4所示,内杆销细长定位构件(整体以82b表示)的特征在于分别连结到支柱76b和78b的远端的部分86b和88b。细长定位构件优选在平行于车辆纵梁的纵向方向上延伸。
[0060] 杆销细长定位构件82a的部分86a和88a的特征在于穿过其中的孔(图5中的90a)。如图3所示,杆销端部64a位于形成在部分86a和88b之间的间隙或空间内,其中,螺母和螺栓
92a穿过杆销定位构件孔和杆销端部64a中的对应开口(在图9和10中的107a)。当然,本领域已知的其他紧固件也可替代螺母和螺栓92a用作定位紧固件。一个或多个垫片94a可以定位在杆销端部64a和杆销细长定位构件部分86a和/或88a之间,以使得车轴与车架对齐。
[0061] 参照图4,杆销细长定位构件82b的部分86b和88b的特征还在于穿过其中的孔(图5中的90b)。如图4所示,杆销端部64b位于在部分86b和88b之间形成的间隙或空间内,其中,螺母和螺栓92b穿过杆销定位构件孔和杆销端部64b中的对应开口(图9和图10中的107b)。当然,本领域已知的其他紧固件也可以替代螺母和螺栓92b作为定位紧固件。一个或多个垫片94b可定位在杆销端部64b和杆销细长定位构件部分86b和/或88b之间,以使得车轴与车架对齐。
[0062] 应当理解的是,可以使用替代类型的枢轴紧固件来代替杆销62。
[0063] 鉴于上述情况,杆销端部64a和64b在每侧均由车架悬挂件支架36支撑,以提供双剪杆销枢轴。
[0064] 参照图6,车架悬挂支架36优选由球墨铸造而成,但没有形成在耳部66a和66b中的开口、可是具有形成为单个结构的杆销定位构件82a和82b。尽管球墨铸铁易于铸造和加工,但应该注意的是,任何能够铸造和加工的材料都可以用于构造车架悬挂件支架36。车架悬挂件支架可以替代地由单独分离的部件构成,形成之后所述单独分离的部件连结在一起。
[0065] 在创造图6的铸件之后,该零件被加工形成图3至图5的车架悬挂件支架36。更具体地说,基于由车辆制造商选择的用于附接车架悬挂件支架的车架孔格栅或图案来选择和加工车架悬挂件支架的耳部66和68上的开口70(图5)的位置。这允许图6的单个铸件与各种车架一起使用。
[0066] 另外,切割图6的铸件的杆销定位构件82a和82b,使得可以移除区段以形成如图5中的98a和98b所示的间隙或空间,用于接收杆销或穿过主支撑构件眼部的其他枢轴紧固件的端部和对准调整垫片(如图1﹣4所示)。如图7A和图7B所示,可基于车辆制造商或应用场合的要求选择杆销定位构件82a和82b中的空间98a和98b的位置。此外,可基于期望的车轴可调性程度来选择每个间隙的水平宽度(针对间隙98a在图7A中用102示出,其中,图5的间隙98b具有相似的尺寸),即,间隙越宽,则可以在杆销端部的任意一侧添加更多的垫片。
[0067] 另外,通过加工车架悬挂件支架的耳部中的开口70,使得它们匹配制造商的车架孔格栅,可基于车辆或应用场合的需要来选择每个耳部上的整个开口组70的位置。例如,如果车架悬挂件支架相对于车架纵梁定位在更低位置,则开口组70可以加工成更加朝向耳部的顶部,或者如果车架悬挂件支架相对于车架纵梁定位成更高,则开口组70加工成更加靠向耳部的底部。该组开口也可以在每个耳部上向前或向后移动。这提供了图6的铸件,所述铸件在适应各种车轴位置要求方面具有更多的灵活性。
[0068] 图6的铸件的对称设计还允许部件应用在车辆的任一侧上。
[0069] 如前所述,并参照图3和图8所示,衬套或衬套组件60位于主支撑构件32的眼部34内并接收杆销62。在图8中提供了分别整体用60和62表示的衬套和杆销的放大透视图。该衬套是一个罐装速率环衬套,并且其特征为在图8中用104表示的内衬套组件和用106表示的外壳或罐。该罐106由、金属或至少半刚性的任何其他材料构造而成。如图8至图10所示,杆销包括具有开口107a和107b的端部64a和64b,如上所述,开口107a和107b由穿过车架悬挂件托架的紧固件接合。
[0070] 内衬套组件104当容纳在罐或外壳106中时,示出处于图8至图11所示的压缩状态中。如图10和11所示,内衬套组件104包括具有半体108和109的内弹性体开口环,使得所述半体108和109当由外壳或罐106径向压缩在一起时,形成接收杆销的开口。一对金属C形半套筒或半圆筒110和111由外壳或罐106压缩在一起,以便包围内弹性体开口环。包括半体112和113的外部弹性体开口环类似地被外壳或罐106径向压缩,以便包围C形套筒或半圆筒
110和111。
[0071] 内衬套组件在图12至图15中整体用104表示,并且示出处于未压缩状态(即,不存在图8至图11中的外壳或罐106)。还示出了杆销62。当内弹性体开口环半体、C形半套筒和外弹性体开口半环半体不处于压缩状态中时,如图15(和图12)所示形成圆形槽114和115。另外,参照图14(和图12),内弹性体开口环半体108包括端部凹部116a和116b。内弹性体开口环半体109的特征在于具有类似的结构。外部弹性体开口环半体112的特征在于与倾斜部分120a和120b在相对边缘上接界的平台部分118。外弹性体开口环半体113的特征在于具有类似的构造。
[0072] 当内衬套组件104插入到套筒或罐106中时,如图8至11所示,内弹性体开口环半体108和109、一对金属C形半套筒或半圆筒体110和111以及包括半体112和113的外弹性体开口环被径向压缩,使得它们呈现图8、10和11所示的轮廓。
[0073] C形半套筒110和111优选由钢或金属形成,但是可以使用至少半刚性的任何其他材料。内弹性体开口环半体108和109以及外弹性体开口环半体112和113由橡胶或任何其他弹性体形成。开口环和C形半套筒层由其内表面和/或外表面通过粘合剂和/或由于将内衬套组件放置在罐106内的压缩力而固定在一起。
[0074] 如图16最佳所示,主支撑构件的眼部的周边的特征为具有间隙142。外壳106(图8至图11)防止在使用期间外弹性体开口环突入或挤出穿过该间隙。
[0075] 参照图16,车轴24通过具有远端部分148a和148b(图17和18)的主支撑构件以上文针对主支撑构件32描述的方式固定到车架纵梁20a和20b。一对下减震支架155a和155b安装在主支撑构件的远端部分上。横向通道构件150在主支撑构件的远端148a和148b之间延伸并且通过螺栓151a和151b(图17和18)被螺栓连接到每条横向通道构件。如图17和18充分所示,横向通道加强板152抵接横向通道构件150的下侧并且被夹在横向通道150的端部与主支撑构件的远端部分148a和148b之间。除了通过螺栓151a和151b夹紧在一起之外,横向通道构件150和横向通道加强板152还通过边缘螺栓154(图16和18)固定在一起。
[0076] 如图16所示,空气弹簧160a和160b的底端安装到横向通道构件150。横向通道构件150和横向通道加强板152配合,以提供盒状横截面区域以支撑空气弹簧的底部,这增加了悬架的负载能力并提供了更耐用的空气弹簧平台。规定不需要将提供盒状横截面的结构焊接在一起。
[0077] 本公开的车架悬挂件支架的替代实施例整体由图19和图20中的附图标记236表示。类似于上文参照图3和图5描述的车架悬挂件实施例,图19和20的车架悬挂件支架236包括一对大致平坦的耳部266和268,所述耳部的特征在于开口270,螺栓或其他车架紧固件穿过所述开口270,以针对图3和图4中的车架悬挂件支架36描述的方式将车架悬挂件支架固定到车架上。总体用272表示的桥接部位于耳部266和268之间并设置有一对水平间隔的向下延伸的凸缘部分(总体以274a和274b表示)。
[0078] 桥接部272的特征在于支架开口240,所述支架开口容纳用于将附件安装到车架的支架。支架开口的侧面是支撑腹板242和244。
[0079] 凸缘部分274a优选地由支柱276a和278a形成,而凸缘部分274b类似并且优选地由支柱276b和278b形成。如图19所示,整体以282a表示的外杆销细长定位构件的特征在于分别连结到支柱276a和278a的远端的部分286a和288a。如图20所示,整体用282b表示的内杆销细长定位构件的特征在于分别连结到支柱276b和278b的远端的部分286b和288b。每个细长定位构件均优选地在平行于车架纵梁的纵向方向上延伸。
[0080] 外杆销定位构件282a的部分286a和288a定位成更靠近(与图3至图5的车架悬挂件支架36相比),这使得图19和图20的车架悬挂件支架236适用于如下的应用场合:车架悬挂件支架附近的空间由于其他原本会干扰车辆部件的因素而非常重要。
[0081] 参照图19,外杆销定位构件282a的部分286a和288a的特征在于具有穿过其中的孔(图19中的290a)。在使用中,如图3的杆销定位构件82a所示,杆销端部被定位在部分286a和288a之间形成的间隙或空间内,其中,螺栓(设有螺母)穿过杆销定位构件孔和杆销端的对应开口。当然,本领域已知的其他紧固件也可以替代螺母和螺栓用作定位紧固件。一个或多个垫片可以以针对图3中的垫片94a所示的方式定位在杆销端部和外杆销定位构件部分
286a和/或288a之间,以使得车轴与车架对齐。
[0082] 参考图20,杆销细长定位构件282b的部分286b和288b的特征还在于具有穿过其中的孔(290b)。在使用中,如针对图4中的杆销定位构件82b所示,杆销端部定位在部分286b和288b之间形成的间隙或空间内,其中,螺栓(设有螺母)穿过杆销定位构件孔和杆销端部中的对应开口。当然,本领域已知的其他紧固件也可以替代螺母和螺栓用作定位紧固件。至于外杆销定位构件282a,一个或多个垫片可以定位在杆销端部和杆销细长定位构件部分286b和/或288b之间,以使得车轴与车架对齐。
[0083] 鉴于上述情况,杆销的端部由车架悬挂件支架236在每侧上支撑,以提供双剪杆销枢轴。
[0084] 参照图21,车架悬挂件支架236优选由球墨铸铁铸造,没有形成在耳部266和268中的开口、但具有形成为单个结构的杆销定位构件282a和282b。尽管球墨铸铁易于铸造和加工,但应该注意的是,任何能够铸造和机械加工的材料都可以用来构造车架悬挂件支架236。车架悬挂件支架也可以替代地由单独分离的部件构成,形成之后所述单独分离的部件连结在一起。
[0085] 在创建图21的铸件之后,该零件被加工以形成图19和图20的车架悬挂件支架236。更具体地说,基于由车辆制造商选择的用于附接车架悬挂件支架的车架孔格栅或图案来选择和加工车架悬挂件支架的耳部266和268上的开口270的位置。这允许图21的单个铸件与各种车架一起使用。
[0086] 另外,切割图21的铸件的杆销定位构件282a和282b,使得可以移除节段以形成如图19和图20中的298a和298b所示的间隙或空间,用于接收杆销的端部或穿过主支撑件眼部的其它枢轴紧固件以及对准调节垫片(如上所述)。如前文参照图7A和图7B所示,可以基于车辆制造商或应用场合的要求来选择杆销定位构件282a和282b中的空间298a和298b的位置。此外,可以基于期望的车轴可调整度来选择每个间隙的水平宽度,即,间隙越宽,可以在杆销端部的两侧添加的垫片越多。当然,由于部分286a和288a接近,间隙298a的可能宽度比间隙298b受到更大的限制。
[0087] 除了加工车架悬挂件支架236的耳部中的开口270以使它们匹配制造商的车架孔格栅之外,每个耳部上的整个开口组270的位置都可基于车辆或应用场合的需要来选择。例如,如果车架悬挂件支架相对于车架纵梁定位在较低位置,则开口组270可以加工成更加朝向耳部的顶部,或者如果车架悬挂件支架相对于车架纵梁定位成更高,则开口组270加工成更靠近耳部的底部。该组开口也可以在每个耳部上向前或向后移动。这使图21的铸件在适应各种车轴位置要求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0088] 图21的铸件的对称设计还允许在车辆的任一侧上使用零件。
[0089] 如前所述并在图2中示出,减震器52通过其底端可枢转地连接到定位在主支撑构件32的远端上的下减震支架55上。减震器的顶端枢转地连接到安装在车架纵梁20a面向外的表面或车架纵梁20a的外表面上的支架54。然而,在车轴22和24之间需要窄间距的情况下,用于图2中示出的外侧减震器安装布置的支架54的车架纵梁外表面上可能没有足够的空间。使用内侧减震器安装构造(其中,减震器的顶端可枢转地连接到安装在车架纵梁面向内的表面或车架纵梁的内表面上的支架)经常不是一种实际解决方案,原因在于这种布置可能会干扰传动系统和车轴壳体。
[0090] 解决上述问题的外侧上减震器安装支架的实施例在图22中用附图标记302和304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如下文将要解释的那样,单个铸件可以用于快速且经济地制造用于车辆任一侧的中间支架302或后支架304。
[0091] 分别在图23和24中提供了中间支架(整体用附图标记302表示)的放大前透视图和后透视图。如图23和24所示,支架的特征在于在支架的远端部处的头部306,该头部具有六形内凹部308和圆柱形外孔310。内凹部和外孔彼此连通,使得头部和紧固件的轴的一部分可定位在其中,如下文更加详细描述的那样。
[0092] 支架302的特征还在于具有整体用312表示的车架安装凸缘,所述车架安装凸缘从头部306延伸,该头部306包括中间部分314和近端部分316。中间部分314具有大于近端部分316的厚度(在图27中用附图标记317表示)的厚度(在图27中用附图标记315表示),使得支架的外表面(在安装时从车架面向外)的特征在于具有楼梯轮廓。头部306在垂直于凸缘中间部分(和近端部分)的外表面的方向上突出超过安装凸缘的中间部分的外表面。内表面
318(朝向车架面向内)的特征在于具有平坦轮廓。安装凸缘还包括中央翅片322。安装孔324形成在安装凸缘的中间部分314中的中央翅片的相对侧上。同样,安装孔326形成在安装凸缘的近端部分316中的中央翅片的相对侧上。
[0093] 如上文参照图19至图21描述的车架悬挂件支架236示出安装到图25和图26中的车架纵梁330。更具体地说,如前所述,车架悬挂件支架236包括一对大致平坦的耳部266和268,螺栓332和334穿过该耳部以将车架悬挂件支架固定到车架。杆销340的端部以前述方式由车架悬挂件支架236支撑,以便提供双剪杆销枢轴。参照图22,杆销340枢转地支撑安装有后车轴344的主支撑构件342的近端。
[0094] 如图25和图26(以及图22)所示,中间支架302使用与车架悬挂件支架236的耳部266相同的安装螺栓332安装到车架纵梁。这些安装螺栓穿过中间支架302的安装孔324和
326(图23和24)。结果,中间支架覆盖悬挂件支架耳部266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使得耳部被夹在中间支架302和车架纵梁330之间。也可以使用除了安装螺栓332之外的紧固件。
[0095] 减震器346的顶端通过紧固件枢转地安装到中间支架302的头部306,该紧固件包括具有螺纹轴348的螺栓,该螺纹轴348由螺母352的螺纹孔接收。如图27中所示,螺栓的头部354定位在中间支架的头部306的六角形内部凹部308内,使得螺栓的螺纹轴348延伸穿过外孔310。当然,代替所示的螺母和螺栓装置,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已知的其他紧固件。
[0096] 如图22所示,减震器346的底端可枢转地固定到位于主支撑构件356的尾端上的下减震支架355,车轴358安装在主支架构件356的尾端上。
[0097] 分别在图28和29提供了后支架(整体上用附图标记304表示)的放大前透视图和后透视图。如图28和图29所示,支架的特征为在支架的远端部分处的头部406,该头部406具有彼此连通的六角形内凹部408和圆柱形外孔410。
[0098] 支架304的特征还在于图28和图29中整体用附图标记412表示的车架安装凸缘,车架安装凸缘从头部406延伸,包括中间部分414和近端部分416。中间部分414具有比近端部分416更大的厚度,使得支架的外表面(当安装时从车架面朝外)的特征为楼梯轮廓。头部406在垂直于凸缘中间部分(和近端部分)的外表面的方向上突出超过安装凸缘的中间部分的外表面。
[0099] 与图23和24的中间支架302不同,后支架的内表面(朝向车架向内)的特征在于突出的背衬部分420以正确定位减震器的顶端,如下面将要解释的那样。
[0100] 安装凸缘还包括中央翅片422。安装孔424形成在安装凸缘的中间部分414中的中央翅片的相对侧上。同样,安装孔426形成在安装凸缘的近端部分416中的中央翅片的相对侧上。
[0101] 后支架304示出被安装到图30和图31(和图22)中的车架330。使用安装螺栓432将后支架304安装到车架纵梁上。这些安装螺栓穿过中间支架304的安装孔424和426(图28和29)。当然,可以使用除螺栓432之外的紧固件。
[0102] 减震器446的顶端通过紧固件枢转安装到中间支架304的头部406,所述紧固件包括具有螺纹轴448的螺栓,由螺母452的螺纹孔接收所述螺纹轴448。如图32所示,螺栓的头部454定位在后支架的头部406的六角形内凹部408内,使得螺栓的螺纹轴448延伸穿过外孔410。当然,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已知的其他紧固件代替所示的螺母和螺栓装置。
[0103] 如图22所示,减震器446的底端枢转地固定到位于安装有车轴344的主支撑构件342的尾端上的下减震支架455。
[0104] 参照图33和图34,整体由502表示的铸件可以用于形成外侧上减震支架302和304中的任一个。部件502优选地由球墨铸铁铸造,并且没有形成开口,除了形成在铸件的头部506的内表面中的六角形凹部504之外。凹部504对应于凹部308(图24)或凹部408(图29)。尽管球墨铸铁易于铸造和加工,但应注意的是,任何能够铸造和加工的材料都可用于构造铸件。替代地,铸件可以由单独独立的部件构成,这些部件在成型后连结在一起。
[0105] 如同上述中间和后支架一样,铸件502的特征还在于从头部506延伸的车架安装凸缘(整体由512表示),该头部包括中间部分514和近端部分516。中间部分514的厚度大于近端部分516的厚度,使得支架的外表面(在安装时面朝车架外侧)的特征在于具有楼梯轮廓。头部506在垂直于凸缘中间部分(和近端部分)的外表面的方向上突出超过安装凸缘的中间部分的外表面。安装凸缘还包括位于外表面上的中央翅片522,该中央翅片522穿过中间和近端部分514和516的外表面。
[0106] 铸件502的内表面(面向车架的内侧)的特征在于突出的背衬部分520。
[0107] 在创造图33和图34的铸件之后,该部件被加工以形成图22至图27的中间支架302或者图28至32的后支架304。如果铸件被用于制造后支架304,则保持与图29至图32的背衬部分420相对应的突出背衬部分520。然而,如果铸件被用于构造中间支架302(图22‑27),则背衬部分520被加工掉,从而形成支架的平坦内表面318(图23和24)。
[0108] 如图25和26与图30和图31相比,是否存在铸件的背衬部分506,这允许减震器346和446的上端分别被中间支架302和后支架304适当地定位。更具体地说,如图25和图26所示,由于车架悬架支架236夹在中间支架302和车架之间,因此在头部部分306的内表面和车架纵梁330的外表面之间存在间隙。相反,参照图30和图31,车架悬挂件没有定位在后支架304和车架纵梁330之间。后支架304的突出背衬部分420代替车架悬挂件支架,使得在后支架头408的内表面和车架纵梁330的外表面之间设置间隙。结果,减震器346和446的上端安装在距车架纵梁330的外表面相同的距离处。
[0109] 还对铸件502(图33和34)进行机械加工以提供图23和图24的中间支架302的开口310、324和326、或者图28和图29的后支架304的开口410、424和426。根据车辆制造商选择的车架孔格栅或图案选择和加工中间支架的开口324和326的位置(图23和24)或后支架的开口424和426(图28和29)的位置,以用于附接车架悬挂件支架(用于中间支架)或上减震安装支架(用于后支架)。这允许图33和图34的单个铸件502与各种车架一起使用。另外,图33和
34的铸件502的对称设计允许其在车辆的任何一侧使用。
[011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改变和修改,其范围由以下的权利要求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