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轮修理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申请号 CN202311366119.6 申请日 2023-10-20 公开(公告)号 CN117944405A 公开(公告)日 2024-04-30
申请人 叶训良; 发明人 叶训良; 玉增江; 袁文选;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 车轮 修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汽车 车轮修理工具,包括 底板 ,所述底板的顶面一端固定连接有 支撑 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扩胎机构,所述扩胎机构的顶端设置有修复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面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扩胎机构包括与对应 位置 处的连接柱一端固定的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套筒一。本发明中,通过 电机 二的启动可以使多个圆辊二朝一个方向转动,多个转动的圆辊二可以使轮胎转动,从而便于维修人眼观察轮胎内壁是否有裂缝,且轮胎的底端 挤压 在四个圆环与多个圆辊二之间,可以防止轮胎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从四个圆环之间脱离砸伤到工作人员。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车轮修理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面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扩胎机构(2),所述扩胎机构(2)的顶端设置有修复机构(3),所述底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4),所述支撑板(11)的一侧面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2),所述扩胎机构(2)包括与对应位置处的连接柱(12)一端固定的连接框(21),所述连接框(2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套筒一(22),所述套筒一(22)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柱(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轮修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一(13),所述电机一(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单槽带轮一(14),所述套筒一(22)相背离的两端之间贯穿转动有双向螺栓(24),且双向螺栓(24)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移动柱(23)旋合连接,所述套筒一(22)的外壁开设有缺口一,位于缺口一内部的双向螺栓(2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一(241),所述连接框(21)的内部相对的两侧面之间转动连接有贯穿对应位置处的连接柱(12)的圆杆(25),所述圆杆(25)的一端贯穿支撑板(11)的侧面并固定连接有双槽带轮(251),两个所述双槽带轮(251)之间通过皮带一传动连接,所述单槽带轮一(14)与其中一个双槽带轮(251)之间通过皮带二传动连接,所述圆杆(2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二(252),所述连接框(21)的内部相对的两侧面底端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一,所述转轴一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对应位置处的齿轮一(241)啮合的齿轮三(26),所述连接框(21)的内部相对的两侧面之间且位于齿轮二(252)与齿轮三(26)之间贯穿套接有转杆一,所述转杆一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对应位置处的齿轮二(252)和齿轮三(26)啮合的齿轮四(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轮修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机构(3)包括夹持组件(31),所述夹持组件(31)的一侧设置有转动组件(32),所述夹持组件(31)包括与对应位置处的连接框(21)顶端固定的套筒二(311),所述套筒二(311)的外壁两端均滑动连接有套杆(312),两个所述套杆(312)之间旋合连接有双向螺杆,两个所述套杆(312)相背离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夹板(313),两个所述夹板(313)相对的一侧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相对位置处的两个固定块之间转动连接有圆辊一(3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轮修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二(311)的外壁贯穿开设有缺口二,所述双向螺杆外壁且对应缺口二处固定连接有齿轮五(315),所述连接框(21)的内部相对两侧面底端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二,所述转轴二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对应位置处的齿轮五(315)啮合的齿轮六(316),所述连接框(21)的内部相对的两侧面之间且位于齿轮二(252)与齿轮六(316)之间贯穿套接有转杆二,所述转杆二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对应位置处的齿轮二(252)和齿轮六(316)啮合的齿轮七(3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轮修理工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313)相背离的两侧面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壁固定连接有蜗轮(317),所述转动组件(32)包括与支撑板(11)侧面固定的连接板(321),所述连接板(321)的一侧面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与对应位置处的蜗轮(317)啮合的蜗杆(322),所述蜗杆(322)的一端贯穿对应位置处的连接板(321)侧面固定连接有单槽带轮二(323),相对位置处的两个单槽带轮二(323)之间通过皮带三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轮修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两个对称的且与底板(1)顶面固定的气缸(41),两个所述气缸(41)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匚型框(42),所述匚型框(42)的内部相对的两侧面之间等间距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壁固定连接有圆辊二(43),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匚型框(42)的侧面并固定连接有齿轮八(44),所述匚型框(42)的一侧面且位于相邻的两个齿轮八(44)之间转动连接有圆轴,所述圆轴外壁固定连接有与相邻的两个齿轮八(44)啮合的齿轮九(45),位于匚型框(42)端部的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单槽带轮三(46),所述匚型框(42)的底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二(47),所述电机二(4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单槽带轮三(46)之间通过皮带四传动链接的单槽带轮四(4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轮修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柱(23)的一侧面开设有与套筒一(22)滑动套接的环形槽(231),所述移动柱(2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圆环(2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轮修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一和转杆二的外壁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轮修理工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将轮胎穿过两个连接框(21),使得四个夹板(313)和两个连接框(21)位于轮胎内侧,然后通过启动两个气缸(41),两个气缸(41)带动匚型框(42)向上移动,直至多个圆辊二(43)与轮胎外壁接触且四个移动柱(23)与轮胎的内壁接触;
步骤二:然后通过转动其中一个连接板(321)上的一个蜗杆(322)或同时转动两个连接板(321)上的一个蜗杆(322),转动的蜗杆(322)使对应位置处的蜗轮(317)转动,转动的蜗杆(322)使对应位置处的夹板(313)沿着对应位置处的蜗轮(317)轴线转动,直至轮胎的外壁位于相对位置处的两个圆辊一(314)之间;
步骤三:启动电机一(13)使单槽带轮一(14)带动两个双槽带轮(251)转动,转动的双槽带轮(251)使对应位置处的圆杆(25)带动对应位置处的齿轮二(252)转动,通过将转杆二向外拔使齿轮七(318)与对应位置处的齿轮六(316)啮合,此时电机一(13)的启动使齿轮七(318)带动对应位置处的齿轮六(316)转动,转动的齿轮六(316)带动对应位置处的齿轮五(315)转动,转动齿轮五(315)使对应位置处的双向螺杆带动两个套杆(312)收进对应位置处的套筒二(311)的内部,直至相对位置处的两个圆辊一(314)将轮胎外壁夹住并使轮胎向内凹陷,然后推动转杆二使齿轮七(318)与对应位置处的齿轮二(252)脱离,此时两个双向螺杆不再转动;
步骤四:然后通过将转杆一向外拔使齿轮四(27)与齿轮二(252)和齿轮三(26)啮合,此时电机一(13)的启动使齿轮二(252)带动齿轮四(27)转动,转动的齿轮四(27)使齿轮三(26)带动齿轮一(241)转动,转动的齿轮一(241)使双向螺栓(24)带动相对位置处的两个移动柱(23)相互远离,此时可以将轮胎底端的内侧面向外挤压,直至轮胎底端的内侧面与轮胎底端的内壁在同一平面内;
步骤五:由于轮胎的底端挤压在四个圆环(232)与多个圆辊二(43)之间,通过启动电机二(47)使单槽带轮四(48)带动多个齿轮齿轮八(44)转动,转动的齿轮八(44)带动对应位置处的圆辊二(43)朝一个方向转动,且多个圆辊二(43)的转向相同。

说明书全文

一种汽车车轮修理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轮修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轮修理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与路面接触,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座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汽车在一些复杂路况行驶时轮胎会经常扎到钉子或轮胎磨损严重,因此需要轮胎的修理工具对轮胎进行扩胎以便维修人员对轮胎内部进行检查或补胎。
[0003] 目前现有的扩胎工具在使用时,通常是利用两个金属爪将轮胎的内部边缘向两边扒开,以便维人员维修,但是轮胎具有一定的弹性,金属爪在勾住轮胎内侧边缘时轮胎容易弹出,且金属爪与轮胎的接触面积较小,导致金属爪对轮胎的破坏性较大,而且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扎了钉子,汽车不能立停止下来,会继续行驶一段距离,从而会导致轮胎变形需要更换新的轮胎,因此增加了司机的负担。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轮修理工具及其使用方法,通过电机一的启动可以使双向螺杆转动,转动的双向螺杆可以使两个套杆收进套筒二的内部,从可以使相对位置处的两个圆辊一将轮胎相背离的两个外壁相互挤压,可以实现对变形的轮胎进行修复,使得轮胎可以继续使用,从而可以减少司机成本的支出,通过电机二的启动可以使多个圆辊二朝一个方向转动,多个转动的圆辊二可以使轮胎转动,从而便于维修人眼观察轮胎内壁是否有裂缝,且轮胎的底端挤压在四个圆环与多个圆辊二之间,可以防止轮胎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从四个圆环之间脱离砸伤到工作人员。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车车轮修理工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扩胎机构,所述扩胎机构的顶端设置有修复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面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扩胎机构包括与对应位置处的连接柱一端固定的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套筒一,所述套筒一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柱。
[0006] 进一步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单槽带轮一,所述套筒一相背离的两端之间贯穿转动有双向螺栓,且双向螺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移动柱旋合连接,所述套筒一的外壁开设有缺口一,位于缺口一内部的双向螺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连接框的内部相对的两侧面之间转动连接有贯穿对应位置处的连接柱的圆杆,所述圆杆的一端贯穿支撑板的侧面并固定连接有双槽带轮,两个所述双槽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一传动连接,所述单槽带轮一与其中一个双槽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二传动连接,所述圆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二,所述连接框的内部相对的两侧面底端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一,所述转轴一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对应位置处的齿轮一啮合的齿轮三,所述连接框的内部相对的两侧面之间且位于齿轮二与齿轮三之间贯穿套接有转杆一,所述转杆一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对应位置处的齿轮二和齿轮三啮合的齿轮四。
[0007] 进一步在于:所述修复机构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与对应位置处的连接框顶端固定的套筒二,所述套筒二的外壁两端均滑动连接有套杆,两个所述套杆之间旋合连接有双向螺杆,两个所述套杆相背离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夹板,两个所述夹板相对的一侧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相对位置处的两个固定块之间转动连接有圆辊一。
[0008] 进一步在于:所述套筒二的外壁贯穿开设有缺口二,所述双向螺杆外壁且对应缺口二处固定连接有齿轮五,所述连接框的内部相对两侧面底端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二,所述转轴二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对应位置处的齿轮五啮合的齿轮六,所述连接框的内部相对的两侧面之间且位于齿轮二与齿轮六之间贯穿套接有转杆二,所述转杆二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对应位置处的齿轮二和齿轮六啮合的齿轮七。
[0009] 进一步在于:两个所述夹板相背离的两侧面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壁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与支撑板侧面固定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面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与对应位置处的蜗轮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的一端贯穿对应位置处的连接板侧面固定连接有单槽带轮二,相对位置处的两个单槽带轮二之间通过皮带三传动连接。
[0010] 进一步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对称的且与底板顶面固定的气缸,两个所述气缸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匚型框,所述匚型框的内部相对的两侧面之间等间距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壁固定连接有圆辊二,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匚型框的侧面并固定连接有齿轮八,所述匚型框的一侧面且位于相邻的两个齿轮八之间转动连接有圆轴,所述圆轴外壁固定连接有与相邻的两个齿轮八啮合的齿轮九,位于匚型框端部的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单槽带轮三,所述匚型框的底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单槽带轮三之间通过皮带四传动链接的单槽带轮四。
[0011] 进一步在于:所述移动柱的一侧面开设有与套筒一滑动套接的环形槽,所述移动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圆环。
[0012] 进一步在于:所述转杆一和转杆二的外壁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0013] 一种汽车车轮修理工具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将轮胎穿过两个连接框,使得四个夹板和两个连接框位于轮胎内侧,然后通过启动两个气缸,两个气缸带动匚型框向上移动,直至多个圆辊二与轮胎外壁接触且四个移动柱与轮胎的内壁接触;
步骤二:然后通过转动其中一个连接板上的一个蜗杆或同时转动两个连接板上的
一个蜗杆,转动的蜗杆使对应位置处的蜗轮转动,转动的蜗杆使对应位置处的夹板沿着对应位置处的蜗轮轴线转动,直至轮胎的外壁位于相对位置处的两个圆辊一之间;
步骤三:启动电机一使单槽带轮一带动两个双槽带轮转动,转动的双槽带轮使对
应位置处的圆杆带动对应位置处的齿轮二转动,通过将转杆二向外拔使齿轮七与对应位置处的齿轮六啮合,此时电机一的启动使齿轮七带动对应位置处的齿轮六转动,转动的齿轮六带动对应位置处的齿轮五转动,转动齿轮五使对应位置处的双向螺杆带动两个套杆收进对应位置处的套筒二的内部,直至相对位置处的两个圆辊一将轮胎外壁夹住并使轮胎向内凹陷,然后推动转杆二使齿轮七与对应位置处的齿轮二脱离,此时两个双向螺杆不再转动;
步骤四:然后通过将转杆一向外拔使齿轮四与齿轮二和齿轮三啮合,此时电机一
的启动使齿轮二带动齿轮四转动,转动的齿轮四使齿轮三带动齿轮一转动,转动的齿轮一使双向螺栓带动相对位置处的两个移动柱相互远离,此时可以将轮胎底端的内侧面向外挤压,直至轮胎底端的内侧面与轮胎底端的内壁在同一平面内;
步骤五:由于轮胎的底端挤压在四个圆环与多个圆辊二之间,通过启动电机二使
单槽带轮四带动多个齿轮齿轮八转动,转动的齿轮八带动对应位置处的圆辊二朝一个方向转动,且多个圆辊二的转向相同。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通过电机一的驱动可以使双向螺栓转动,转动的双向螺栓可以使两个移动柱从套筒一的两端移出,从而可以实现将轮胎的内部相对的内壁扒开,便于维修人员对轮胎内部扎钉处进行修补;
2、通过电机一的启动可以使双向螺杆转动,转动的双向螺杆可以使两个套杆收进套筒二的内部,从可以使相对位置处的两个圆辊一将轮胎相背离的两个外壁相互挤压,可以实现对变形的轮胎进行修复,使得轮胎可以继续使用,从而可以减少司机成本的支出;
3、通过电机二的启动可以使多个圆辊二朝一个方向转动,多个转动的圆辊二可以使轮胎转动,从而便于维修人眼观察轮胎内壁是否有裂缝,且轮胎的底端挤压在四个圆环与多个圆辊二之间,可以防止轮胎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从四个圆环之间脱离砸伤到工作人员。
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底板、支撑板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扩胎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套筒一和两个移动柱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修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夹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转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1、底板;11、支撑板;12、连接柱;13、电机一;14、单槽带轮一;2、扩胎机构;21、连接框;22、套筒一;23、移动柱;231、环形槽;232、圆环;24、双向螺栓;241、齿轮一;25、圆杆;251、双槽带轮;252、齿轮二;26、齿轮三;27、齿轮四;3、修复机构;31、夹持组件;311、套筒二;312、套杆;313、夹板;314、圆辊一;315、齿轮五;316、齿轮六;317、蜗轮;318、齿轮七;32、转动组件;321、连接板;322、蜗杆;323、单槽带轮二;4、驱动机构;41、气缸;42、匚型框;43、圆辊二;44、齿轮八;45、齿轮九;46、单槽带轮三;47、电机二;48、单槽带轮四。
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9] 请参阅图1‑8所示,一种汽车车轮修理工具,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面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扩胎机构2,扩胎机构2的顶端设置有修复机构3,底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4,支撑板11的一侧面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2,扩胎机构2包括与对应位置处的连接柱12一端固定的连接框21,连接框2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套筒一22,套筒一22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柱23,通过将两个移动柱23从套筒一22对应的一端滑出可以将轮胎的内部相对的内壁扒开,便于维修人员对轮胎内部扎钉处进行修补,支撑板1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一13,电机一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单槽带轮一
14,套筒一22相背离的两端之间贯穿转动有双向螺栓24,且双向螺栓24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移动柱23旋合连接,套筒一22的外壁开设有缺口一,位于缺口一内部的双向螺栓
2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一241,连接框21的内部相对的两侧面之间转动连接有贯穿对应位置处的连接柱12的圆杆25,圆杆25的一端贯穿支撑板11的侧面并固定连接有双槽带轮
251,两个双槽带轮251之间通过皮带一传动连接,单槽带轮一14与其中一个双槽带轮251之间通过皮带二传动连接,圆杆2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二252,连接框21的内部相对的两侧面底端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一,转轴一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对应位置处的齿轮一241啮合的齿轮三26,连接框21的内部相对的两侧面之间且位于齿轮二252与齿轮三26之间贯穿套接有转杆一,转杆一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对应位置处的齿轮二252和齿轮三26啮合的齿轮四
27,通过电机一13的驱动可以使双向螺栓24转动,转动的双向螺栓24可以使两个移动柱23从套筒一22的两端移出,从而可以实现将轮胎的内部相对的内壁扒开,便于维修人员对轮胎内部扎钉处进行修补,移动柱23的一侧面开设有与套筒一22滑动套接的环形槽231,移动柱2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圆环232,通过套筒一22的一端与对应位置处的环形槽231滑动套接,便于套筒一22处的两个移动柱23在对应位置处的双向螺栓24的作用下移动,通过圆环
232便于轮胎在多个圆辊二43的作用下转动,转杆一和转杆二的外壁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通过限位块可以防止转杆一和转杆二在拔动的过程中与对应位置处的连接框21脱离。
[0020] 修复机构3包括夹持组件31,夹持组件31的一侧设置有转动组件32,夹持组件31包括与对应位置处的连接框21顶端固定的套筒二311,套筒二311的外壁两端均滑动连接有套杆312,两个套杆312之间旋合连接有双向螺杆,两个套杆312相背离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夹板313,两个夹板313相对的一侧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相对位置处的两个固定块之间转动连接有圆辊一314,通过两个圆辊一314相互靠近,可以将轮胎相背离的两个外壁相互挤压,可以实现对变形的轮胎进行修复,使得轮胎可以继续使用,从而可以减少司机成本的支出,套筒二311的外壁贯穿开设有缺口二,双向螺杆外壁且对应缺口二处固定连接有齿轮五315,连接框21的内部相对两侧面底端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二,转轴二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对应位置处的齿轮五315啮合的齿轮六316,连接框21的内部相对的两侧面之间且位于齿轮二252与齿轮六316之间贯穿套接有转杆二,转杆二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对应位置处的齿轮二252和齿轮六316啮合的齿轮七318,通过电机一13的启动可以使双向螺杆转动,转动的双向螺杆可以使两个套杆312收进套筒二311的内部,从可以使相对位置处的两个圆辊一314将轮胎相背离的两个外壁相互挤压,可以实现对变形的轮胎进行修复,使得轮胎可以继续使用,从而可以减少司机成本的支出,两个夹板313相背离的两侧面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外壁固定连接有蜗轮317,转动组件32包括与支撑板11侧面固定的连接板321,连接板321的一侧面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与对应位置处的蜗轮317啮合的蜗杆322,蜗杆322的一端贯穿对应位置处的连接板321侧面固定连接有单槽带轮二323,相对位置处的两个单槽带轮二323之间通过皮带三传动连接,通过蜗杆322的转动可以使对应位置处的蜗轮317转动,转动的蜗轮317可以使对应位置处的夹板313转动,从而便于将轮胎套在两个连接柱12上,然后便于四个圆辊一314将轮胎相背离的两个外壁相互挤压,可以实现对变形的轮胎进行修复,使得轮胎可以继续使用,从而可以减少司机成本的支出。
[0021] 驱动机构4包括两个对称的且与底板1顶面固定的气缸41,两个气缸41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匚型框42,匚型框42的内部相对的两侧面之间等间距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杆,转动杆外壁固定连接有圆辊二43,转动杆的一端贯穿匚型框42的侧面并固定连接有齿轮八44,匚型框42的一侧面且位于相邻的两个齿轮八44之间转动连接有圆轴,圆轴外壁固定连接有与相邻的两个齿轮八44啮合的齿轮九45,位于匚型框42端部的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单槽带轮三46,匚型框42的底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二47,电机二4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单槽带轮三46之间通过皮带四传动链接的单槽带轮四48,通过电机二47的启动可以使多个圆辊二43朝一个方向转动,多个转动的圆辊二43可以使轮胎转动,从而便于维修人眼观察轮胎内壁是否有裂缝,且轮胎的底端挤压在四个圆环232与多个圆辊二43之间,可以防止轮胎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从四个圆环232之间脱离砸伤到工作人员。
[0022] 一种汽车车轮修理工具的使用方法,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将轮胎穿过两个连接框21,使得四个夹板313和两个连接框21位于轮胎内侧,然后通过启动两个气缸41,两个气缸41带动匚型框42向上移动,直至多个圆辊二43与轮胎外壁接触且四个移动柱23与轮胎的内壁接触;
步骤二:然后通过转动其中一个连接板321上的一个蜗杆322或同时转动两个连接
板321上的一个蜗杆322,转动的蜗杆322使对应位置处的蜗轮317转动,转动的蜗杆322使对应位置处的夹板313沿着对应位置处的蜗轮317轴线转动,直至轮胎的外壁位于相对位置处的两个圆辊一314之间;
步骤三:启动电机一13使单槽带轮一14带动两个双槽带轮251转动,转动的双槽带轮251使对应位置处的圆杆25带动对应位置处的齿轮二252转动,通过将转杆二向外拔使齿轮七318与对应位置处的齿轮六316啮合,此时电机一13的启动使齿轮七318带动对应位置处的齿轮六316转动,转动的齿轮六316带动对应位置处的齿轮五315转动,转动齿轮五315使对应位置处的双向螺杆带动两个套杆312收进对应位置处的套筒二311的内部,直至相对位置处的两个圆辊一314将轮胎外壁夹住并使轮胎向内凹陷,然后推动转杆二使齿轮七318与对应位置处的齿轮二252脱离,此时两个双向螺杆不再转动;
步骤四:然后通过将转杆一向外拔使齿轮四27与齿轮二252和齿轮三26啮合,此时电机一13的启动使齿轮二252带动齿轮四27转动,转动的齿轮四27使齿轮三26带动齿轮一
241转动,转动的齿轮一241使双向螺栓24带动相对位置处的两个移动柱23相互远离,此时可以将轮胎底端的内侧面向外挤压,直至轮胎底端的内侧面与轮胎底端的内壁在同一平面内;
步骤五:由于轮胎的底端挤压在四个圆环232与多个圆辊二43之间,通过启动电机二47使单槽带轮四48带动多个齿轮齿轮八44转动,转动的齿轮八44带动对应位置处的圆辊二43朝一个方向转动,且多个圆辊二43的转向相同。
[0023]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轮胎穿过两个连接框21,使得四个夹板313和两个连接框21位于轮胎内侧,然后通过启动两个气缸41,两个气缸41带动匚型框42向上移动,直至多个圆辊二43与轮胎外壁接触且四个移动柱23与轮胎的内壁接触,然后通过转动其中一个连接板321上的一个蜗杆322或同时转动两个连接板321上的一个蜗杆322,转动的蜗杆322使对应位置处的蜗轮317转动,转动的蜗杆322使对应位置处的夹板313沿着对应位置处的蜗轮317轴线转动,直至轮胎的外壁位于相对位置处的两个圆辊一314之间,启动电机一13使单槽带轮一14带动两个双槽带轮251转动,转动的双槽带轮251使对应位置处的圆杆25带动对应位置处的齿轮二252转动,通过将转杆二向外拔使齿轮七318与对应位置处的齿轮六316啮合,此时电机一13的启动使齿轮七318带动对应位置处的齿轮六316转动,转动的齿轮六316带动对应位置处的齿轮五315转动,转动齿轮五315使对应位置处的双向螺杆带动两个套杆312收进对应位置处的套筒二311的内部,直至相对位置处的两个圆辊一314将轮胎外壁夹住并使轮胎向内凹陷,可以实现将轮胎夹扁,对变形的轮胎进行修复,使轮胎可以继续使用,从而可以减少司机的成本支出,然后推动转杆二使齿轮七318与对应位置处的齿轮二252脱离,此时两个双向螺杆不再转动,然后通过将转杆一向外拔使齿轮四27与齿轮二
252和齿轮三26啮合,此时电机一13的启动使齿轮二252带动齿轮四27转动,转动的齿轮四
27使齿轮三26带动齿轮一241转动,转动的齿轮一241使双向螺栓24带动相对位置处的两个移动柱23相互远离,此时可以将轮胎底端的内侧面向外挤压,直至轮胎底端的内侧面与轮胎底端的内壁在同一平面内,由于轮胎的底端挤压在四个圆环232与多个圆辊二43之间,此时可以对轮胎扎钉处进行修补,且可以防止轮胎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从四个圆环232之间脱离砸伤到工作人员,通过启动电机二47使单槽带轮四48带动单槽带轮三46转动,转动的单槽带轮三46带动对应位置处的齿轮齿轮八44转动,转动的齿轮八44带动对应位置处的齿轮九45转动,转动的齿轮九45带动相邻的齿轮八44转动,使多个圆辊二43朝一个方向转动,通过多个圆辊二43的转动可以带动轮胎滚动,从而便于维修人员观察车轮内壁是否有裂纹等情况。
[0024]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25]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