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修补方法

申请号 CN202210402835.4 申请日 2022-04-18 公开(公告)号 CN114987121A 公开(公告)日 2022-09-02
申请人 河南谭双有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 发明人 谭双有;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轮胎修补方法,涉及补胎技术领域,所述轮胎修补方法至少包括步骤(I)判断伤情类型、步骤(II)测量内伤情尺寸、步骤(III)计算伤情差值以及步骤(IV)确定补胎类型并进行补胎,本发明通过提出伤情类型、内伤情尺寸以及伤情差值,来规范轮胎不同伤情对应的具体补胎类型,能够有效避免因采用传统补胎方式在补胎过程中导致的 钢 帘线、帘子布的二次受损以及补胎后胶片易开胶等问题,不但能够有效提高轮胎修补后的安全等级,轮胎修补效果显著,保证车辆行驶安全,而且为补胎行业提供补胎标准,促使行业进步;本发明适用于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损伤的轿 车轮 胎、越野车轮胎、电动 汽车 轮胎 、中型客车轮胎、摩托车轮胎等的修补。
权利要求

1.一种轮胎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以下步骤:
(I)判断伤情类型:根据穿刺物脱出后伤情位置的状态进行判断;
(II)测量内伤情尺寸:测量胎冠内壁帘线和帘子布层居中靠内位置伤情的最大距离;
(III)计算伤情差值:测量胎冠外壁伤情的最大距离得到外伤情尺寸,计算所述外伤情尺寸与所述内伤情尺寸的差值;
(IV)根据所述伤情类型、所述内伤情尺寸和所述伤情差值,确定补胎类型并进行补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伤情类型为胎冠闭合性钉眼、所述内伤情尺寸不大于1mm且所述伤情差值不大于3mm时,采用40~50mm胶片进行补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伤情类型为胎冠闭合性钉眼、所述内伤情尺寸在1mm至2mm之间且所述伤情差值不大于3mm时,采用45~60mm胶片进行补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伤情类型为胎冠开放性伤洞、所述内伤情尺寸不大于2mm且所述伤情差值不小于3mm时,采用对应尺寸40~60mm、
45x75mm、55x75mm、65x80mm范围内的胶片进行补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V)前还包括测量伤情斜度;
步骤(IV)为根据所述伤情类型、所述内伤情尺寸、所述伤情斜度和所述伤情差值,确定补胎类型并进行补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伤情类型为胎冠开放性伤洞、所述内伤情尺寸在3mm至3.7mm之间、所述伤情差值不大于3mm且所述伤情斜度不大于
15°时,采用对应尺寸的蘑菇钉进行补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伤情类型为胎冠开放性伤洞、所述内伤情尺寸在3mm至3.7mm之间、所述伤情差值不大于3mm且所述伤情斜度不小于
15°时,采用对应尺寸的整体塞梗配合45x75mm胶片进行补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伤情类型为胎冠开放性伤洞、所述内伤情尺寸在3.8mm至5mm之间、所述伤情差值不大于3mm且所述伤情斜度不大于
15°时,采用对应尺寸的蘑菇钉进行补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伤情类型为胎冠开放性伤洞、所述内伤情尺寸在3.8mm至5mm之间、所述伤情差值不大于3mm且所述伤情斜度不小于
15°时,采用对应尺寸的整体塞梗配合55x75mm胶片进行补胎。

说明书全文

轮胎修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补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胎修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轮胎是支撑车辆接触地面的唯一零部件,轮胎内壁的帘线、帘子布是支撑车辆接触地面的唯一骨架结构,使用不当会增加爆胎险。钢帘线、帘子布的断裂与否在汽车行驶安全中至关重要。
[0003] 目前补胎市场普遍采用整体塞梗配合胶片、胶片、蘑菇钉等进行补胎,传统的补胎方式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如果使用不当会适得其反,增加爆胎风险。
[0004] 现有整体塞梗配合胶片或者蘑菇钉其原理均是通过圆形橡胶棒来填充轮胎伤洞通道;蘑菇钉是棒体与胶盖连体,整体塞梗和胶片配合是分体。蘑菇钉的棒体与胶盖连接位置向末端延长40mm这一段直径一致,其末端较尖。整体塞梗和蘑菇钉的橡胶棒规格,一般分为3mm、4.5mm、6mm、8mm,按照整体塞梗配合胶片和蘑菇钉修补操作流程,与之对应的也有四个规格的专用化钢钻头,在补胎的过程中用钢钻头将不规则伤洞通道扩孔、修整至内外直径一致的圆孔,之后对应塞入。
[0005] 整体塞梗配合胶片和蘑菇钉的补胎原理是从胎内找准伤洞,棒体由内侧破口处塞入,然后从外面拉至胶盖贴紧轮胎内壁(整体塞梗需单独贴胶片),位于外面多余部分则割掉。胶盖则粘贴在轮胎内壁破口处,密封气体。
[0006] 无论是钝器还是锥形利器刺破的轮胎,在穿刺物脱出后,多数伤情会自动合拢,伤情呈现外大内小的状态。
[0007] 现有采用整体塞梗配合胶片或蘑菇钉修补轮胎时,通常需要通过对应的碳化钢钻头将不规则伤洞通道扩孔、修整至内外直径一致的圆孔,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切断胎冠内侧约5mm以内位置的钢帘线、帘子布,对轮胎造成二次损坏,并且在橡胶棒与伤洞内壁粘接的界面,往往存在较多橡胶茬、帘线覆盖茬、帘子布茬、气密层茬等,橡胶棒外壁与伤洞内壁界面很难修整契合,在遇到急刹车时,会导致伤洞周围粘接界面发生撕裂,导致粘接界面极易开胶。
[0008] 若不通过碳化钢钻头钻孔,直接采用膨胀塞入,则会改变伤洞周围钢帘线、帘子布的张紧度,车辆在高速行驶时,方向盘长时间微震,钢帘线、帘子布容易胀断,通过轮胎动平衡进行及时纠偏,虽然短期内可以消除或减轻方向盘微震,但是很难根治。
[0009] 现有采用大厚胶片修补轮胎,若使用不当,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如采用宽度大于75mm且厚度大于4mm的补胎胶片修补6mm以内的伤洞时,大厚胶片会增加损坏气密层,过多的改变伤洞周围张紧度和屈挠交接,从而增大漏气几率,尤其是在轮胎内部气压偏低或者满载尺寸行驶的过程中,开胶漏气的几率会更大。
[0010] 而对于轮胎胎侧、胎肩的修补,由于胎侧和胎肩主要承受屈挠变形作用,在修补的过程中,若未采用最为合适的修补方式,其风险比钢帘线断裂的风险更高。
[0011] 因此,一种能够根据轮胎实际伤情进行针对性补胎,以避免钢帘线、帘子布二次受损或胶片开胶的轮胎修补方法亟待发明。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修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现有轮胎补胎方式轮胎修补效果较差,存在较大风险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13]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14]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轮胎修补方法,包括至少以下步骤:
[0015] (I)判断伤情类型:根据穿刺物脱出后伤情位置的状态进行判断;
[0016] (II)测量内伤情尺寸:测量胎冠内壁钢帘线和帘子布层居中靠内位置伤情的最大距离;
[0017] (III)计算伤情差值:测量胎冠外壁伤情的最大距离得到外伤情尺寸,计算所述外伤情尺寸与所述内伤情尺寸的差值;
[0018] (IV)根据所述伤情类型、所述内伤情尺寸和所述伤情差值,确定补胎类型并进行补胎。
[0019] 优选地,当所述伤情类型为胎冠闭合性钉眼、所述内伤情尺寸不大于1mm 且所述伤情差值不大于3mm时,采用40~50mm胶片进行补胎。
[0020] 优选地,当所述伤情类型为胎冠闭合性钉眼、所述内伤情尺寸在1mm至 2mm之间且所述伤情差值不大于3mm时,采用45~60mm胶片进行补胎。
[0021] 优选地,当所述伤情类型为胎冠开放性伤洞、所述内伤情尺寸不大于2mm 且所述伤情差值不小于3mm时,采用对应尺寸40~60mm、45x75mm、55x75mm、 65x80mm范围内的胶片进行补胎。
[0022] 优选地,步骤(IV)前还包括测量伤情斜度;步骤(IV)为根据所述伤情类型、所述内伤情尺寸、所述伤情斜度和所述伤情差值,确定补胎类型并进行补胎。
[0023] 优选地,当所述伤情类型为胎冠开放性伤洞、所述内伤情尺寸在3mm至3.7mm之间、所述伤情差值不大于3mm且所述伤情斜度不大于15°时,采用对应尺寸的蘑菇钉进行补胎。
[0024] 优选地,当所述伤情类型为胎冠开放性伤洞、所述内伤情尺寸在3mm至 3.7mm之间、所述伤情差值不大于3mm且所述伤情斜度不小于15°时,采用对应尺寸的整体塞梗配合45x75mm胶片进行补胎。
[0025] 优选地,当所述伤情类型为胎侧伤洞或者胎肩伤洞、帘子布层居中靠内位置伤情的宽度不大于3mm且长度不大于4mm时,采用对应尺寸40~60mm、45x75mm、55x75mm、65x80mm、70x115mm、75x90mm、85x130mm范围内的胶片进行补胎。
[0026] 优选地,当所述伤情类型为胎冠开放性伤洞、所述内伤情尺寸在3.8mm至 5mm之间、所述伤情差值不大于3mm且所述伤情斜度不大于15°时,采用对应尺寸的蘑菇钉进行补胎。
[0027] 优选地,当所述伤情类型为胎冠开放性伤洞、所述内伤情尺寸在3.8mm至 5mm之间、所述伤情差值不大于3mm且所述伤情斜度不小于15°时,采用对应尺寸的整体塞梗配合55x75mm胶片进行补胎。
[0028]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轮胎修补方法至少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0029] 所述轮胎修补方法包括步骤(I)判断伤情类型、步骤(II)测量内伤情尺寸、步骤(III)计算伤情差值以及步骤(IV)确定补胎类型并进行补胎,本发明通过提出伤情类型、内伤情尺寸以及伤情差值,来规范轮胎不同伤情对应的具体补胎类型,能够有效避免因采用传统补胎方式在补胎过程中导致的钢帘线、帘子布二次受损以及补胎后胶片易开胶等问题,不但轮胎修补效果显著,使用安全可靠,而且为补胎行业提供补胎标准,促使行业进步。
[0030] 本发明适用于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损伤的轿车轮胎、越野车轮胎、电动汽车轮胎、中型客车轮胎、摩托车轮胎等的修补。附图说明
[003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 图1是本发明轮胎修补方法步骤示意图;
[0033] 图2是本发明穿刺物刺破轮胎状态示意图;
[0034] 图3是本发明乘用车子午线轮胎结构示意图;
[0035] 图4是本发明垂直刺穿的伤情示意图;
[0036] 图5是本发明倾斜刺穿的伤情示意图。
[0037] 附图标记
[0038] 1、穿刺物;2、伤情;3、胎面胶;4、钢丝带束层;41、第一帘子布层; 42、第一钢帘线层;43、第二钢帘线层;44、第二帘子布层;45、钢丝帘布覆盖层;5、气密层;6、胎冠;7、胎肩;8、胎侧;a、外伤情尺寸;b、内伤情尺寸;β、伤情斜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004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胎修补方法,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轮胎修补方法包括至少以下步骤:
[0041] (I)判断伤情类型:根据穿刺物1脱出后伤情2位置的状态进行判断;
[0042] 所谓伤情2具体指穿刺物1脱出轮胎后的形态,其包括伤洞、伤缝等。
[0043] (II)测量内伤情尺寸b:通过轮胎创口探测仪或轮胎创口探测锥测量胎冠 6内壁钢帘线和帘子布层居中靠内位置伤情2的最大距离;
[0044] (III)计算伤情差值:通过轮胎创口探测仪或轮胎创口探测锥测量胎冠6 外壁伤情2的最大距离得到外伤情尺寸a,计算外伤情尺寸a与内伤情尺寸b 的差值;
[0045] 所谓伤情2的最大距离指相应位置伤口平面上的最大距离,如伤情2为为圆形伤洞时,伤情2的最大距离为其直径,如伤情2为狭窄伤缝时,伤情2 的最大距离为其伤缝两端的最大距离。
[0046] (IV)根据所述伤情类型、内伤情尺寸b和所述伤情差值,确定补胎类型并进行补胎。
[0047] 实际修补乘用车轮胎的主要工具包括轮胎拆装机、轮胎平衡机、空气压缩机、扩胎机、千斤顶、举升机、低速/高速打磨机、拆装轮胎螺丝套装工具、补胎压实滚轮、轮胎气压表、磨机、枪式吸尘器、手电钻、碳化钢钻头、点式补胎硫化机、气囊式电热局部硫化机等。
[0048] 如图2‑图4所示,胎侧8薄且软,胎冠6厚且硬,胎侧8与胎冠6过渡部分为胎肩7,胎冠6内侧的钢丝带束层4包括两层钢帘线、两层帘子布以及一层钢丝帘布覆盖层45组成,所述钢帘线直径为0.56~0.9mm,所述帘子布直径为0.56~0.9mm,钢丝带束层4其五层结构合计总厚度在5mm左右。钢丝带束层4排序由轮胎内侧气密层5向外第一层为第一帘子布层41,其帘子布以横向 0.5~0.8mm间距排列,第二层为第一钢帘线层42,其钢帘线以纵向0.5~0.8mm 间距排列,第三层为第二钢帘线层43,第二钢帘线层43的钢帘线与第一钢帘线层42的钢帘线呈一定夹角叠加呈品字形排列,第四层为第二帘子布层44,其帘子布以纵向0.5~
0.8mm间距排列,第五层为钢丝帘布覆盖层45。钢丝帘布覆盖层45的外侧为厚度约10mm以上接触地面的胎面胶3。
[0049] 依据上述钢丝带束层4的基准间距数据换算可知,在钻孔或修整原有伤洞的过程中,每扩大1mm距离至少损伤一根钢帘线、一根帘子布(误差在0.3根以内)。
[0050] 而在轮胎的实际损伤状况中,由于胎冠6外侧的胎面胶3内无钢帘线和帘子布,其伤洞较大,胎冠6内层则有密集的钢帘线和帘子布,其伤口缝隙狭小,采用本发明,通过伤情类型、内伤情尺寸b和伤情差值能够有效反应钢帘线和帘子布的断裂程度,反应出轮胎伤情2位置钢帘线和帘子布的断裂数量,从而确定最为合适的修补方式,能够有效避免轮胎修补过程中对钢帘线和帘子布的二次损伤,保证轮胎修补效果,提高轮胎修补后的安全等级,保证车辆行驶安全。
[0051] 实施例1和实施例2如表1所示。
[0052] 表1
[0053]
[0054] 所述胎冠闭合性钉眼是指穿刺物1脱出轮胎后自动合拢,呈现闭合紧密状态。
[0055] 实施例1和实施例2其伤情类型为胎冠闭合性钉眼,其内伤情尺寸b在1mm 以内,其伤情差值在3mm以内,由此可判断此轮胎其钢帘线和帘子布损伤或断裂的数量在各1根以内,根据实际情况在40~50mm胶片中选用对应尺寸的胶片修补轮胎,不但修补效果显著,而且更加安全,不会对钢帘线和帘子布造成二次损伤。
[0056] 若采用整体塞梗配合胶片和蘑菇钉材料修补则存在较大风险,如对于内伤情尺寸为0.1mm,伤情差值为2.8mm的胎冠闭合性钉眼,其在没有测量伤情差值的情况下,按照整体塞梗配合胶片和蘑菇钉修补操作流程,采用3mm专用碳化钢钻头,将该胎冠闭合性钉眼扩孔、修正至直径最少为2.5mm的圆柱孔,之后对应塞入。扩孔至2.5mm相较于原有的0.1mm口径,扩充了2.4mm,至少使两根钢帘线、两根帘子布发生断裂,而钢帘线和帘子布的断裂为不可逆转,因此该方式存在安全隐患,采用40~50mm胶片在保证修补效果的同时,则能有效避免此隐患。
[0057] 实施例3和实施例4如表2所示。
[0058] 表2
[0059]
[0060] 实施例3和实施例4其所述伤情类型为胎冠闭合性钉眼、内伤情尺寸b在 1mm至2mm之间且所述伤情差值不大于3mm,根据实际情况在45~60mm胶片中选用对应尺寸的胶片修补轮胎最为合适,其原由类似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 2。
[0061] 实施例5和实施例6如表3所示。
[0062] 表3
[0063]
[0064] 所述胎冠开放性伤洞是指穿刺物1脱出轮胎后,造成钢帘线、帘子布损伤或橡胶缺损,呈现有较大空隙或缝隙。
[0065] 实施例5和实施例6其所述伤情类型为胎冠开放性伤洞、内伤情尺寸b在 2mm以内且所述伤情差值不小于3mm,根据实际情况在40~60mm、45x75mm、55x75mm和65x80mm胶片中选用对应尺寸的胶片修补轮胎最为合适,其原由类似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
[0066] 该条件下若是采用整体塞梗配合胶片或者蘑菇钉材料按照整体塞梗配合胶片和蘑菇钉修补操作流程,采用对应专用碳化钢钻头,扩孔、修整,会导致更多的钢帘线和帘子布断裂,风险极大。
[0067] 针对于伤情差值大于3mm的胎冠开放性伤洞和胎冠闭合性钉眼均不可用整体塞梗配合胶片或蘑菇钉进行修补,伤情差值大于3mm的闭合性钉眼极少。
[0068] 因为轮胎扎钉大多是慢渗气,且外大内小,若伤情为内壁0.1~1mm刚露头的胎冠伤情,其与整体塞梗或蘑菇钉的棒体末端尖的形状相反。若对该胎冠伤情用电钻进行扩孔、修整成内外直径一致的标准圆孔,则会切断胎冠内侧约 5mm以内位置的钢帘线、帘子布。
[0069] 如一种滑面锥形体尖端刺入钢帘线、帘子布的间距,向前推进时会将钢帘线向两边挤移,钢帘线、帘子布断裂的概率较小或未断,这种伤情一般是伤情差值大于3mm的,使用胶片贴补不会对钢帘线、帘子布造成二次损坏。但是,使用整体塞梗配合胶片或蘑菇钉修补,则要对该胎冠伤情进行扩孔、修整,极易造成二次叠加损坏。
[0070] 又如胎冠所述伤情差值大于3mm的轮胎,若使用整体塞梗配合胶片或蘑菇钉补胎材料必会钻断钢帘线、帘子布。不扩孔,采用膨胀式塞入,会使钢帘线、帘子布挤移错位,从而改变钢帘线、帘子布的张紧度,风险进一步加大。不扩孔,也不修整伤洞,也不膨胀塞入,则根本无法塞入。
[0071] 本发明再提供了一种轮胎修补方法,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轮胎修补方法包括至少以下步骤:
[0072] (I)判断伤情类型:根据穿刺物1脱出后伤情2位置的状态进行判断;
[0073] (II)测量内伤情尺寸b:通过轮胎创口探测仪或轮胎创口探测锥测量胎冠 6内壁钢帘线和帘子布层居中靠内位置伤情2的最大距离;
[0074] (III)计算伤情差值:通过轮胎创口探测仪或轮胎创口探测锥测量胎冠6 外壁伤情2的最大距离得到外伤情尺寸a,计算外伤情尺寸a与所述内伤情2 距离的差值;
[0075] (IV)测量伤情斜度β;
[0076] 如图5所示,伤情斜度β是指伤情2相对与轮胎径向的倾角。
[0077] (V)根据所述伤情类型、内伤情尺寸b、伤情斜度β和所述伤情差值,确定补胎类型并进行补胎。
[0078] 实施例7和实施例8如表4所示。
[0079] 表4
[0080]
[0081] 实施例7和实施例8其所述伤情类型为胎冠开放性伤洞、内伤情尺寸b在 3mm至3.7mm之间、所述伤情差值不大于3mm且伤情斜度β不大于15°时,选用相应尺寸的蘑菇钉进行补胎最为合适。
[0082] 胎冠开放性伤洞其内伤情尺寸大于3mm时,因为轮胎伤情不是闭合性钉眼,胎冠外壁的伤洞口有橡胶缺损,呈现有较大的空隙或缝隙,在外力的作用下,砂子会沿着带有钢丝茬、橡胶茬、帘布茬的粗糙伤洞通道壁挤入。虽然砂子随着挤入深度的不断加深,其阻力越大,但是依旧会有部分砂子进入至胎冠内壁接近胶片修补的位置,使胶片存在被挤脱胶的风险,所以在伤情差值小于 3mm、胎冠开放性伤洞内伤情尺寸大于3mm的这一种情况下,与其他补胎材料对比,在确保不损伤或只损伤1~2根钢帘线、1~2根帘子布时,采用蘑菇钉补胎材料占优势,安全等级更高,应使用对应尺寸的蘑菇钉补胎材料进行修补。
[0083] 若采用现有的方式,不去测量外伤情尺寸a,不去测量内伤情尺寸b,不计算伤情差值尺寸,而是直接盲目地使用补胎材料,会造成用料尺寸与伤情尺寸不匹配不精准或者材料类型不对应。现有补胎方式不测算伤情差值会造成使用蘑菇钉材料尺寸与伤情尺寸不对应,采用的尺寸大了则会导致钢帘线、帘子布发生断裂增加,采用的尺寸小了封堵伤洞通道不牢固,修补后在使用中会脱胶漏气,用的尺寸大或小均会危及行驶安全;胎冠开放性伤洞内伤情尺寸b大于 3mm,伤情差值却是小于3mm的这种情况下二次损伤钢帘线、帘子布较少或不损伤,如采用胶片补胎材料,则会导致在修补后的使用过程中,遇到颗粒状物体受外力挤进轮胎伤洞通道,会把胶片顶脱胶漏气,危及行驶安全。因此,在该条件下采用蘑菇钉为最为合适的修补方案。
[0084] 实施例9和实施例10如表5所示。
[0085] 表5
[0086]
[0087] 实施例9和实施例10其所述伤情类型为胎冠开放性伤洞、内伤情尺寸b 在3mm至3.7mm之间、所述伤情差值不大于3mm且伤情斜度β不小于15°时,选用对应尺寸的整体塞梗配合45x75mm胶片进行补胎最为合适,其原由类似于实施例7和实施例8,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9和实施例10具有较大的斜度,采用整体塞梗配合胶片,能够有效保证气密性,减小漏气几率,因此此条件下采用整体塞梗配合胶片为最为合适的修补方案。
[0088] 实施例11和实施例12如表6所示。
[0089] 表6
[0090]
[0091] 所述胎肩伤洞是指穿刺物1的刺破位置位于胎肩7上,造成该位置的损伤,呈现有较大空隙或缝隙。
[0092] 所述胎侧伤洞是指穿刺物1的刺破位置位于胎侧8上,造成该位置的损伤,呈现有较大空隙或缝隙。
[0093] 实施例11和实施例12其所述伤情类型为胎侧伤洞或者胎肩伤洞、帘子布层居中靠内位置伤情2的宽度不大于3mm且长度不大于4mm时,根据实际情况选用40~60mm、45x75mm、55x75mm、65x80mm、70x115mm、75x90mm和 85x130mm中对应尺寸的胶片进行补胎最为合适,采用实施例11和实施例12 修补后的轮胎限速50公里使用。
[0094] 实施例13和实施例14如表7所示。
[0095] 表7
[0096]
[0097] 实施例13和实施例14其所述伤情类型为胎冠开放性伤洞、内伤情尺寸b 在3.8mm至5mm之间、所述伤情差值不大于3mm且伤情斜度β不大于15°时,采用相应尺寸的蘑菇钉进行补胎,其原由类似于实施例7和实施例8,采用实施例13和实施例14修补后的轮胎限速50公里使用。
[0098] 实施例15和实施例16如表8所示。
[0099] 表8
[0100]
[0101] 实施例15和实施例16其所述伤情类型为胎冠开放性伤洞、内伤情尺寸b 在3.8mm至5mm之间、所述伤情差值不大于3mm且伤情斜度β不小于15°时,采用对应尺寸的整体塞梗配合55x75mm胶片进行补胎最为合适,其原由类似于实施例9和实施例10,采用实施例15和实施例16修补后的轮胎限速50公里使用。
[0102] 针对于轮胎花纹在4.5mm以下的,生产日期3年以上的,外观有擦伤、橡胶缺损、龟裂、破口、腐蚀,修补超过2次,伤洞的圆心夹角小于90度的轮胎,也采用本发明对其进行修补,修补后的轮胎限速50公里使用。
[0103] 而对于胎圈缺损或变形、胎面变形、气密层5起泡、轮胎整体结构破坏、橡胶被化学品腐蚀或轮胎缺气碾压损坏等轮胎,则不可修补。
[0104] 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16修补后的轮胎等级如表9所示。
[0105] 表9
[0106]
[0107]
[0108]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补后等级是以出厂新轮胎为A级为基准,在标准条件下行驶的修补后的等级参考。
[0109] 乘用车轮胎的骨架结构钢帘线、帘子布断裂不可逆转,修补后依然处于断裂状态,仅是把轮胎修补的不漏气而已,轮胎的骨架结构钢帘线、帘子布依然处于断裂状态,钢帘线、帘子布不存在丝毫的修复效果,如果使用整体塞梗配合胶片或者蘑菇钉补胎材料在修补中操作不当,会造成钢帘线、帘子布的二次损伤。并且市场上常温硫化补胎材料均是粘贴或粘接工艺,包括整体塞梗配合胶片、蘑菇钉补胎材料均是粘贴或粘接工艺,粘贴或粘接工艺是在橡胶硫化剂作用下,界面橡胶的线性分子起反应而扩散渗透,形成立体网状结构粘合。所以乘用车轮胎修补后均达不到轮胎出厂时的质量
[0110] 现根据乘用车轮胎骨架结构钢帘线、帘子布断裂的根数(误差0.3根),伤情差值、伤洞类型、伤洞位置,再以出厂新轮胎A级为基准划分出在标准条件下行驶的修补后参考等级和使用范围。
[0111] 补后等级说明如下:
[0112] B+:按照胎冠闭合性钉眼,内伤情尺寸b不大于1mm,伤情差值不大于 3mm的轮胎,钢帘线、帘子布损伤或断裂各1根以内的,含钢帘线、帘子布各损伤或断裂1根,修补后等级为B+。
[0113] B‑:按照胎冠闭合性钉眼,内伤情尺寸b不大于2mm,伤情差值不大于 3mm的轮胎,钢帘线、帘子布损伤或断裂各1根以上,钢帘线、帘子布损伤或断裂各2根以内,含钢帘线、帘子布损伤或断裂各2根,修补后等级为B‑。
[0114] C‑:按照胎冠开放性伤洞,内伤情尺寸b不大于2mm,伤情差值不小于 3mm的轮胎;钢帘线、帘子布损伤或断裂各1根以上,钢帘线、帘子布损伤或断裂各2根以内,含钢帘线、帘子布损伤或断裂各2根,修补后等级为C‑。
[0115] 应告知车主消费者,修补后等级为C‑的轮胎禁止在前轮安装。
[0116] C‑:按照胎冠开放性伤洞,内伤情尺寸b在3~3.7mm之间,伤情差值不大于3mm,伤情斜度β不大于15°的轮胎;胎冠开放性伤洞,内伤情尺寸b在 3~3.7mm之间,伤情差值不大于3mm,伤情斜度不小于15°的轮胎;钢帘线、帘子布损伤或断裂各2根以上,钢帘线、帘子布损伤或断裂各3根以内,含钢帘线、帘子布损伤或断裂各3根,修补后等级为C‑。
[0117] 应告知车主消费者,修补后等级为C‑的轮胎禁止在前轮安装。
[0118] 限速50:按照胎侧伤洞、胎肩伤洞宽度不大于3mm,长度不大于4mm的轮胎;胎侧8、胎肩7刺破修补后等级均为限速50。
[0119] 应告知车主消费者,修补后等级为限速50的轮胎禁止在前轮安装,并且限速50公里/小时临时或应急使用。
[0120] 限速:按照胎冠开放性伤洞3.8~5mm以内,伤情差值不大于3mm,斜度不大于15°的轮胎;胎冠开放性伤洞3.8~5mm以内,伤情差值不大于3mm,斜度不小于15°的轮胎,钢帘线、帘子布损伤或断裂各3根以上,钢帘线、帘子布损伤或断裂各5根以内,含钢帘线、帘子布损伤或断裂各5根,修补后等级为限速50。
[0121] 应告知车主消费者,修补后等级为限速50的轮胎禁止在前轮安装。并且限速50公里/小时临时或应急使用。
[0122] 由表9结合前述补后等级说明可知,采用本发明轮胎修补方法,不但具有良好的补胎效果,而且方便车主清晰地知道自己轮胎修补后的使用等级。
[0123] 通过在本发明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保证乘用车子午线轮胎的修补效果,提出以下工艺要求:
[0124] (1)不应将夹层中余气用整体塞梗配合胶片或蘑菇钉材料密封在钢丝带束层4内,应自然排出。
[0125] (2)用整体塞梗配合胶片和蘑菇钉材料修补扩孔、修整时应注意尽量不要二次损伤钢帘线、帘子布,损伤数量应控制在1根钢帘线,1根帘子布以内,不应粗暴地植入伤洞通道,使钢帘线、帘子布挤移错位,从而改变钢帘线、帘子布的张紧度。
[0126] (3)使用整体塞梗配合胶片和蘑菇钉修补应使用轮胎创口探测仪或轮胎创口探测锥测算伤情差值,不可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轮胎伤洞脱出的锥形体直径数据作为补胎参考数据。
[0127] (4)根据伤情差值、内伤情尺寸和伤情类型及位置等按照本发明对应选择操作。
[0128] (5)常规使用的乘用车轮胎非必要,不应切割剥离、扩孔膨胀、拼接帘线。
[0129] (6)常规使用的乘用车轮胎非必要,不应使用加厚并带有钢帘线、帘子布层的胶片修补。
[0130] (7)应划定伤口打磨区域,用低速打磨机打磨气密层5应打磨平齐,注意不要打磨到帘子布,尽量不要扩大损伤气密层5。
[0131] 特殊情况轮胎不可避免地磨到帘线,应采取点式低温硫化。
[0132] (8)注意打磨气密层5不应打糊、凹凸。应清洁创口区及伤洞通道。涂硫化剂应均匀。
[0133] (9)涂抹的硫化剂晾汔后进行贴补作业,粘贴胶片,注意胶片是否有方向要求,及其中心应对准伤洞中心位置,居中向周边排气式手法贴补,然后居中向周边滚压平实。
[0134] (10)局部橡胶点式硫化按照GB/T21286规定操作。
[013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136]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13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