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线性达校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2211469550.9 2022-11-22 CN116699388B 2024-05-24 朱建伟
申请提供一种线性达校准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终端技术领域。解决线性马达校准效果不佳的问题。具体方案为:在按照第一频率的驱动电压连续驱动线性马达振动,并达到该驱动电压下的最大振动幅度之后,获取线性马达在第一次阻尼振荡期间的第一振动信息;在第一振动信息指示的第一谐振频率不属于第一频率区间时,按照第二频率的驱动电压连续驱动线性马达,并达到该驱动电压下的最大振动幅度之后,获取线性马达在第二次阻尼振荡期间的第二振动信息;在第二振动信息指示的第二谐振频率属于第二频率区间的情况下,检测到第一事件,其中,第一事件为触发第一设备振动的事件;响应于第一事件,按照第二谐振频率驱动线性马达。
2 一种可控制式伺服直线电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2410451853.0 2024-04-16 CN118054634A 2024-05-17 陈小清; 熊克豹; 唐勇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制式伺服直线电机及其控制方法,涉及伺服直线电机技术领域,包括直线电机滑轨板,直线电机滑轨板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小滑轨,小滑轨上固定连接有L型隔离滑轨板,L型隔离滑轨板远离小滑轨一端固定连接在直线电机滑轨板上,通过预警触发保护机构设置,滑轨式伺服直线电机运行时,当伺服直线电机上方安装的设备因未及时固定导致设备掉落砸向直线电机时,直线电机在重物砸击后通过设置的L型稳定板自动将与L型隔离滑轨板进行抱死,防止伺服直线电机因重物砸落导致的机械故障造成的继续碰撞,减少伺服直线电机再次损坏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其他设备防止伺服直线电机因砸落导致的机械故障而继续撞击造成其他设备损坏的安全性。
3 线性达的驱动补偿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2410009246.9 2024-01-04 CN117978037A 2024-05-03 党成; 吴正中
申请属于线性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线性马达的驱动补偿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线性马达的驱动补偿方法包括:获取线性马达的实际驱动电压;根据实际驱动电压与预设的基准驱动电压确定补偿系数;获取线性马达的驱动波形,根据补偿系数调节驱动波形;根据调节后的驱动波形控制线性马达振动。本申请提供的线性马达的驱动补偿方法,基于预设的基准驱动电压和线性马达的实际驱动电压的比例关系确定补偿系数,进而通过补充系数补偿线性马达的驱动波形,使线性马达的驱动波形不受线性马达驱动芯片的电池电压变化的影响,解决了线性马达振动时因线性马达驱动芯片的电池电压变化导致的振动强度降低的问题。
4 对焦达、对焦马达的闭环控制方法及摄像设备 CN202410131895.6 2024-01-30 CN117674537A 2024-03-08 张毓麟; 张耀国; 夏波; 聂波; 沈海峰
申请实施例涉及摄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对焦达、对焦马达的闭环控制方法及摄像设备,本申请的对焦马达包括:第一极板、第二极板、浮空导体板、动子支架、以及处理单元;第一极板、第二极板固定设置,且第一极板与第二极板垂直于对焦方向排布;浮空导体板分别与第一极板、第二极板相对设置;浮空导体板设置在动子支架上,动子支架沿对焦方向可移动;浮空导体板与第一极板之间的投影区域、浮空导体板与第二极板之间的投影区域均随动子支架的移动发生改变;第一极板与第二极板形成参考电容;处理单元根据参考电容控制动子支架在对焦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对焦马达尺寸的进一步减小以及提高了对焦马达的闭环控制的准确性。
5 对焦达、对焦马达的闭环控制方法及摄像设备 CN202410128714.4 2024-01-30 CN117674536A 2024-03-08 张毓麟; 张耀国; 夏波; 聂波; 沈海峰
申请实施例涉及摄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对焦达、对焦马达的闭环控制方法及摄像设备,本申请的对焦马达包括:第一极板、第二极板、第一浮空导体板、第二浮空导体板、动子支架、导体件、以及处理单元;第一极板、第二极板固定设置;第一浮空导体板设置在动子支架沿对焦方向的第一表面上,第二浮空导体板设置在动子支架远离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第一浮空导体板通过导体件与第二浮空导体板连接;动子支架沿对焦方向可移动;第一浮空导体板与第一极板相对设置,第二浮空导体板与第二极板相对设置;第一极板与第二极板之间形成参考电容;从而使得对焦马达尺寸的进一步减小以及提高了对焦马达的闭环控制的准确性。
6 能源汽车公路直线电机 CN202311331569.1 2023-10-16 CN117294103A 2023-12-26 朱幕松
一种新能源汽车公路直线电机,新能源汽车在虚轨车道上行驶,相当于直线电机动子在路面长定子上面利用车外的电源动行驶,利用车载无刷电机的反充电功能发电,间接的实现新能源汽车边行驶、边充电的目的。直线电机动子与路面长定子之间具有上、下对应的动态耦合的近距离的非接触的磁悬浮驱动功能,直线电机动子向前运动中,多个霍尔开关传感器分别在前、后不同的时间打开和关闭直线电机动子覆盖范围内的多个独立控制两极短定子模,多个独立控制两极短定子模块产生跟随直线电机动子移动的多个两极脉冲电磁场,多个两极脉冲电磁场与直线电机动子的多个两极固定电磁场之间均产生多个同性相斥的矢量电磁推力,多个矢量电磁推力向前推动直线电机动子。
7 电机驱动控制电路、直线电机控制电路和直线电机 CN202311119285.6 2023-08-31 CN117175983A 2023-12-05 何泽斌; 江少镇; 张珏; 卞佳音; 陈文教; 徐研; 全万霖; 刘万忠; 慕容啟华
申请涉及一种电机驱动控制电路、直线电机控制电路和直线电机。包括:主控模,用于采集直线电机的电机工作信号,并根据所述电机工作信号,输出第一电机控制信号可编程逻辑器件,用于将接收的第一电机控制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机控制信号,并输出所述第二电机控制信号,以通过所述直线电机的驱动电路控制所述直线电机进行运行。利用该电机驱动控制电路可以提升直线电机的控制策略的调整便利性。
8 一种宏微两级驱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1810264688.2 2018-03-28 CN108206621B 2023-11-10 喻曹丰; 姜志; 王传礼; 陈清华; 解甜; 杨林建; 徐彬
发明公开一种宏微两级驱动器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精密定位技术领域。包括外壳、第二线圈骨架、输出杆、端盖、预紧螺钉和接线端子,外壳内部安装有永磁圆筒,提供径向磁场,其内部设置有第一线圈骨架,用来绕制第一线圈,第二线圈骨架安装在第一线圈骨架内部,用来绕制第二线圈,第二线圈骨架内部设置有超磁致伸缩棒,端盖通过螺栓与第一线圈骨架固定连接,且端盖中心处开有输出孔,输出杆贯穿输出孔,预紧螺钉贯穿圆孔与螺纹螺纹连接,第一线圈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调节通入第一线圈的电流的大小,控制驱动器宏动,调节通入第二线圈的电流的大小,控制驱动器微动,能够实现大行程高精度驱动。
9 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202110644279.7 2021-06-09 CN113286091B 2023-05-23 童庆
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内的相机模组与达均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振动信号传感器获取第一振动信号;在第一振动信号得到的第一频谱信息中包含与相机模组自谐振频率相等的频率分量时,改变马达的振动频率,使改变后的马达的振动频率与相机模组自谐振频率不同。这样可以避免马达在工作状态产生振动时与拍摄模组发生共振的现象,继而解决这种共振现象在用户拍摄时造成对焦不稳定,以及拍照画面抖动的问题,提高拍摄稳定性,提高用户体验。
10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201911184534.3 2019-11-27 CN112865612B 2023-05-16 陈朝喜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中框、第一达、第二马达和驱动模组;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分别固定在中框的第一指定位置和第二指定位置;驱动模组分别与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电连接,用于根据控制信号驱动第一马达或第二马达单独振动,或者驱动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同步振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整个电子设备上下平移或者左右平移,从而使整个电子设备振动,避免出现平衡点,这样有利于增加电子设备的振幅,提升震感提醒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11 一种可灵活翻转电平的电动推杆控制用电路 CN202310091390.7 2023-02-10 CN116111889A 2023-05-12 钱益聪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灵活翻转电平的电动推杆控制用电路板,属于电路板技术领域,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输入过流保护电路和电平翻转电路,其中:输入电路,包括24V1、24V2、IN_0V三个输入信号线;输入过流保护电路,包括保险丝底座,保险丝底座上安装有保险丝;输出电路,包括power+、power‑两个输出信号线;电平翻转电路,电平翻转电路包括继电器A和继电器B。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的电路板设计精妙且符合灵活翻转正负极输出功能的逻辑;通过给逻辑电路三根输入信号,可随时根据三根输入信号的变化控制翻转两根输出给直流24V电动推杆的正负电平;并且每次翻转电平的过程中存在合适的时间间隔,从而达到灵活控制直流24V电动推杆进行伸/缩的目的。
12 线性达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202111265863.8 2021-10-28 CN116054678A 2023-05-02 柳慧芬; 何亮; 明幼林
公开了一种线性达控制方法和装置。根据一实施例,一种线性马达的控制方法可包括:在线性马达进入高阻态后,获取预定时间的反向电动势信号;当反向电动势信号为非完整周期的信号,从所述反向电动势信号中获取至少两个不同时刻的采样电动势信号,并基于所述采样电动势信号来确定反向电动势的信号属性;以及根据所述信号属性,调整用于驱动所述线性马达的驱动信号。本发明能够实现基于较短时间的采集信号获得线性马达的振动真实平,从而可提供控制马达的参考。
13 达参数追踪方法及系统 CN201910590926.3 2019-07-02 CN110350828B 2023-05-02 李涛; 郭璇; 向征
发明提供了一种达参数追踪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电压激励信号激励马达工作,获取处于工作状态下的所述马达两端的实际电压和实际电流;基于所述实际电压和实际电流对所述马达的电压误差进行建模,得到所述马达的电压误差函数;根据所述电压误差函数和预设迭代步长对马达参数进行迭代运算,以实现对所述马达参数的动态追踪。通过上述马达参数追踪方法,能够对于马达的批次和个体之间的差异进行自适应调整,能够动态跟踪由于马达温度姿态等方面变化而引起的参数变化,并且只需为所有马达参数设定同一步长值,不仅降低了调参的难度,而且降低了算法对参数的敏感性。
14 电机振动信号的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201911295864.X 2019-12-16 CN110995079B 2023-04-28 郑亚军; 向征
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机振动信号的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输入的目标振动强度参考值;根据负载预设的最大绝对振动强度与所述目标振动强度参考值确定对应的目标绝对振动强度;根据所述目标绝对振动强度生成与所述目标振动强度参考值对应的目标驱动电压,所述目标驱动电压用于控制电机以驱动负载进行振动。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机振动信号的生成装置、终端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本发明能够满足不同的振感需求,并保证电机的振动信号在预设性能范围内。
15 线性达的振动波形调整方法及装置 CN202110666462.7 2021-06-16 CN115459643A 2022-12-09 朱建伟
申请的提供了一种线性达的振动波形调整方法及装置,执行以下至少一项:获取振动描述文件的稳态波形的频率,并根据预设的第一映射规则以及所述线性马达的频率,映射至目标频率,或者,获取振动描述文件的瞬态波形,扩展为由多个目标瞬态波形组成的波形序列,且波形序列的频率与振动描述文件描述的瞬态波形的频率相同,目标瞬态波形的频率与线性马达适配。因此,不论稳态波形还是瞬态波形,均能够适配于线性马达的特性,实现改善线性马达的振动效果的目的。
16 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弱磁控制策略 CN202210803551.6 2022-07-07 CN115224992A 2022-10-21 秦川; 姜安妮; 丁维; 吴峰; 鞠平; 殷贾忠; 任伟; 武思远; 朱志猛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弱磁控制策略,属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应用于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以最大化功率捕获为优化目标,并将装置实际物理限制纳入算法的约束中,利用已知未来一定时域内的波浪数据预测,求得波浪发电系统的最佳控制量;并采用id=0与弱磁控制结合的定子电流矢量控制方案,将d轴电流纳入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控制目标中。本发明能够在满足系统约束的情况下,提高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的功率捕获性能,并有效拓宽永磁直线发电机的运行速域,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17 电磁驱动可调刚度纳米定位平台 CN202210892980.5 2022-07-27 CN115149767A 2022-10-04 朱利民; 王湘元; 李琳琳; 孟义轩; 黄维维; 谭淩文
发明提供了一种涉及纳米定位平台领域的电磁驱动可调刚度纳米定位平台,包括柔顺机构、法应电磁致动器、电磁弹簧以及基座,法应力电磁致动器包括致动器定子和致动器动子,致动器定子与致动器动子两侧设有气隙,电磁弹簧包括电磁弹簧定子和电磁弹簧动子,电磁弹簧定子与电磁弹簧动子两侧设有气隙,致动器定子和电磁弹簧定子分别连接于基座上,致动器动子和电磁弹簧动子分别连接于柔顺机构的运动端,柔顺机构的固定端连接于基座上,通过电磁弹簧的可调节的负刚度,实现电磁驱动可调刚度纳米定位平台的总体刚体可调。本发明通过对电磁弹簧线圈电流的调节,实现对纳米定位平台刚度的调节,可以实现高刚度状态、低刚度状态及二者间任意中间状态的在线切换,能够突破传统纳米定位平台刚度固定、固有频率与行程间存在不可调和矛盾的瓶颈,能够适应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
18 一种基于直线电机驱动的脱模机及脱模方法 CN202210597813.8 2022-05-30 CN115056334A 2022-09-16 朱建辉; 薛蒙蒙; 贾益璠; 赵志文; 董若兰; 马小文; 戴建国; 王程; 殷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直线电机驱动的脱模机及脱模方法,属于脱模的技术领域。包括:内部设有一收容腔的机架、设于所述机架的上方的顶板、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直线电机;其中,所述顶板的底面与机架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预定距离形成脱模空间,所述脱模空间内设有换模机构;所述顶板沿轴向开设有一出模孔;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轴线与出模孔的中心线相互重叠。本发明将现有技术中的旋转电机以及液压缸换成现在的直线电机,以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维修保养成本更低,维修更方便,降低工作噪声。
19 振动阵列系统、驱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202210303019.8 2022-03-25 CN114629396A 2022-06-14 刘兵; 杨鑫峰
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阵列系统、驱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振动阵列系统包括控制器、功率驱动电路、振动阵列和选择开关阵列;振动阵列中包括多个振动单元,各振动单元的负端与功率驱动电路的负端相连接;选择开关阵列包括与振动阵列中各振动单元数目相同的开关,各开关的正端与功率驱动电路的正端相连接,各开关的负端与振动阵列中的各振动单元的正端一对一连接,各开关根据选择信号将对应的振动单元接入功率驱动电路的正端;功率驱动电路用于输出驱动电压;控制器用于向各开关信号输出选择信号。本发明实现了多个振动单元共用一套功率驱动电路,降低了驱动电路的成本。
20 电子设备 CN201910586209.3 2019-07-01 CN112202373B 2022-05-06 项吉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振动反馈装置,所述振动反馈装置包括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电源管理芯片包括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第一稳压器,所述第一控制端通过所述第一稳压器导通至所述正极输入端,以输出第一脉冲信号至所述正极输入端;第二稳压器,所述第二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二稳压器导通至所述负极输入端,以输出第二脉冲信号至所述负极输入端,所述第二脉冲信号与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后在一个或者多个时刻具有压差,所述振动反馈装置响应于所述压差进行振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