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 |
一种改性生物活性玻璃在制备多功能聚氨酯水凝胶中的应用 |
CN202410346825.2 |
2024-03-25 |
CN118255962B |
2024-08-20 |
骆昱晖; 贾雪梦; 李杰; 周子林; 范倩倩; 张田林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子结构中含有二羟基叔胺基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的生物活性玻璃,与多异氰酸酯反应制得了相间物质分散均匀、稳定性高、强度高的多功能复合聚氨酯水凝胶。所述生物活性玻璃颗粒键合在所述多功能复合聚氨酯水凝胶三维网络间隙中,不会造成所述水凝胶因掺入无机材料引起的力学性能下降、静置储存稳定性下降、使用受限。另外本发明制备所述多功能复合聚氨酯水凝胶的原料配比可在大范围内调整,所获得的多功能复合聚氨酯水凝胶品种由其生物医疗应用领域和使用要求所决定,适用范围广。 |
482 |
工程化小细胞外囊泡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人工椎体中的应用 |
CN202111544266.9 |
2021-12-16 |
CN114196625B |
2024-08-20 |
杨操; 马良; 冯晓波; 张晓光 |
本发明属于骨疾病研究领域,尤其涉及工程化小细胞外囊泡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人工椎体中的应用。具体公开了:纳米拓扑结构衍生型sEV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hMSC细胞在具有碱性热处理Ti纳米形态的材料上进行分化培养,从培养时间β所得细胞中提取前述细胞分泌所得的Tiα‑β‑sEV(如Ti8‑21‑sEV)。Tiα‑β‑sEV在制备促进成骨制剂中的应用。经碱性溶液热处理的钛在制备促进成骨制剂中的应用。成骨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3D打印PEEK人工椎体支架以及负载于支架中的Tiα‑β‑sEV。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材料,同时开发了其一些新用途。针对骨疾病尤其是骨损伤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制剂,并且也进一步针对其中一些作用机理提供了调节制剂。 |
483 |
一种具有多机制协同抗菌性能的近β型钛合金表面制备方法 |
CN202410593714.1 |
2024-05-14 |
CN118497862A |
2024-08-16 |
王岚; 余森; 周文昊; 白天; 李小成; 袁萍耘; 陈密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机制协同抗菌性能的近β型钛合金表面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一、将近β型钛合金进行前热处理调控钛合金微观相组成;二、对经前热处理后的近β型钛合金进行电化学处理,原位腐蚀基体中活泼组分;三、对电化学处理后的近β型钛合金后热处理。本发明采用前热处理‑电化学处理‑后热处理调控近β型钛合金表面微纳结构及化学组成,获得具有多机制协同抗菌性能的近β型钛合金,微纳结构TiO2表面通过物理机械作用对细菌膜层产生不可逆损伤,同时在近红外光照射下,近β型钛合金的微纳结构TiO2表面产生光热及光催化性能,表面具有高效光热转化效率并产生活性氧,多机制协同增强了表面抗菌性能,适用于植入体材料。 |
484 |
一种Ti-Zr-Mo-Cu系生物医用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2410386989.8 |
2024-04-01 |
CN118497549A |
2024-08-16 |
郭志君; 徐旻琦; 沈宝龙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Zr‑Mo‑Cu系生物医用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通过成分设计得到具备优异综合力学性能的生物医用高熵合金,其次通过简单热处理工艺优化了其综合性能,本发明高熵合金兼具抑菌和优异细胞相容性的功能,同时兼具优异综合力学性能,该合金针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100%,细胞相容性优异,无细胞毒性,且屈服强度906~986 MPa,抗压强度1300~1495MPa,塑性20~40%,弹性模量59~78 GPa。可以在齿科和医用硬组织修复领域广泛使用,且其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成本较低,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485 |
G007-LK在促进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和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 |
CN202410957104.5 |
2024-07-17 |
CN118497117A |
2024-08-16 |
李键文; 高旭广; 曾素娟; 吕锦鸿; 郝昌华; 帕塔克·贾纳克·拉尔 |
本发明公开了G007‑LK在促进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和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本发明体外实验表明G007‑LK具有诱导SHED形成矿化结节和促进成骨向分化的能力;体内实验显示G007‑LK预处理SHED 7d后联合Geistlich Bio‑Oss®胶原骨支架可增强SHED体内成骨作用,促进裸鼠皮下异位成骨效应,表明G007‑LK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性,是潜在的促成骨药物。因此,G007‑LK可促进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并应用于骨组织再生。 |
486 |
胰岛细胞制备性组合物和使用方法 |
CN202410523355.2 |
2018-11-15 |
CN118497104A |
2024-08-16 |
奥斯汀·蒂尔; 吉哈德·亚辛; 埃夫雷特·汤普森; 费利西亚·J·帕柳卡 |
本申请涉及胰岛细胞制备性组合物和使用方法。本文公开了可用于制备SC‑细胞的组合物和方法,以及用于各种应用(如细胞疗法)的SC‑细胞的分离群体。 |
487 |
一种用于特异性吸引和孵化内源神经干细胞的支架-凝胶复合型中枢神经修复材料及其应用 |
CN202410577881.7 |
2024-05-10 |
CN118490893A |
2024-08-16 |
赖碧琴; 吴镕杰; 徐静; 刘睿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特异性吸引和孵化内源神经干细胞的支架‑凝胶复合型中枢神经修复材料及其应用,该复合型中枢神经修复材料由脱细胞视神经支架、脱细胞脊髓水凝胶、神经营养因子及适配子Apt19S组成。上述支架可以持续释放Apt19S和神经营养因子,募集大量内源干细胞并为原位脊髓修复提供神经发生微环境和物理支撑性能的支持。该复合型中枢神经修复材料可移植到脊髓损伤处修复脊髓损伤,也可移植到视神经或脑损伤处,修复中枢神经损伤。 |
488 |
缓释Apt19S募集内源性干细胞和引导中枢神经轴突直行再生的生物活性支架及其应用 |
CN202410573202.9 |
2024-05-10 |
CN118490892A |
2024-08-16 |
赖碧琴; 徐静; 吴镕杰; 刘睿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释Apt19S募集内源性干细胞和引导中枢神经轴突直行再生的生物活性支架及其应用,该生物活性支架由脱细胞视神经(DON)及适配子Apt19S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DON支架。2.激活DON支架表面的羧基。3.DON支架与经过氨基修饰的Apt19S通过酰胺化反应进行结合,得到所述的DON‑Apt19S支架(简称DON‑A)。这种生物活性支架可以持续释放Apt19S,募集ALPL阳性的内源神经干细胞和间充质细胞,引导中枢神经轴突直行再生,并为原位脊髓修复提供神经发生和血管再生的微环境。该生物活性支架在中枢神经损伤修复中具有重要转化前景和应用价值。 |
489 |
一种ROS响应型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2410411874.X |
2024-04-08 |
CN118490889A |
2024-08-16 |
赵海涛; 王均; 戴建武; 陈艳艳 |
本发明属于水凝胶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ROS响应型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ROS响应型的水凝胶包括生长因子、A组分;A组分包括功能基团修饰的硫醚类化合物通过酰胺键与高分子材料偶联,且高分子材料之间通过酰胺键连接的化合物;功能基团包括‑NH2、‑SH、‑OH、‑COOH、不饱和双键、不饱和三键中的至少一种;高分子材料含‑COOH和‑NH2。本发明水凝胶可延缓生长因子的释放并促进细胞的黏附,且可动态响应清除脊髓损伤微环境中的ROS,具有良好的ROS清除效果和脊髓损伤修复效果。 |
490 |
一种聚乙烯醇/铜纳米线/细菌纤维素基多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2410594212.0 |
2024-05-14 |
CN118490883A |
2024-08-16 |
张全超; 卢可人; 杨俊; 王捷; 万怡灶; 张云鸽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醇/铜纳米线/细菌纤维素基多孔支架,该支架由含纳米孔结构的细菌纤维素、铜纳米线和聚乙烯醇组成,三者的重量比为100:(0.5‑1):(10‑12),铜纳米线的直径为150‑200nm、长度为10‑20μm;将细菌纤维素机械粉碎后,与聚乙烯醇和铜纳米线共混预冻成型后,采用冻干‑交联法得到孔径为200‑250μm、孔隙率为91.5‑98.4%的多孔支架。在制备过程中,在细菌纤维素及聚乙烯醇的共同作用下,使得铜纳米线在基体中分散均匀,再加上遍布支架的微纳米孔隙结构,使得铜纳米线在含量极低的情况下获得了较好的抗菌效果,不仅如此,极低的铜纳米线含量及多孔结构使得该支架还具有良好的促成骨性能,从而可应用于骨缺损或骨感染修复。 |
491 |
一种定制化仿生人工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2410605810.3 |
2024-05-16 |
CN118490880A |
2024-08-16 |
白宇石; 丰玫玫; 熊军; 吴家和; 王康重; 韩菲; 曾胜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制化仿生人工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人工骨基于临床影像数据进行三维建模,实现与骨缺损部位解剖形态的精准吻合。微观结构上,采用仿生学原理设计仿天然骨小梁互穿微孔结构,并引入孔隙率渐变以模拟天然骨骼的梯度分布。材料上,该人工骨对天然骨进行组分仿生,其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矿物,并且通过引入微量元素锰进一步增强其功能特性。3D打印成型的人工骨产品可进一步进行性质优化,通过在人工骨支架表面涂覆可控比例的高分子材料和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复合涂层,可提升定制化仿生人工骨的强度、韧性及生物活性。本发明提供的仿生人工骨实现了精准定制及多种功能特性的融合,可促进骨缺损的快速修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492 |
一种用于骨肉瘤切除术后促成骨和抗肿瘤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410593575.2 |
2024-05-14 |
CN118490715A |
2024-08-16 |
司鑫鑫; 沈观露; 郑朋飞; 刘朋; 王宇; 朱刘丹; 柏欣瑜; 强磊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骨肉瘤切除术后促成骨和抗肿瘤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的组分质量百分数含量为:吡咯喹啉醌:1%;四水合硝酸钙:2%;磷酸氢二铵:1%;氨水:2%;去离子水:94%。首先以本申请中公开方法制备PQQ‑nHA复合材料,将该材料注射入皮下肿瘤处,通过复合材料的pH响应性,能够对肿瘤微环境pH较低的骨肉瘤组织实现精准的抑制作用,以及PQQ‑nHA复合材料通过调控NF‑κB通路,进行抗肿瘤与促进成骨的“一石二鸟”作用机制,为PQQ‑nHA复合材料在骨肉瘤切除后的临床应用与转化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
493 |
一种RGD+纳米生物活性玻璃的材料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2310189035.3 |
2023-03-02 |
CN116115834B |
2024-08-16 |
曹昆; 王泽慧; 闫帝; 葛阳静; 李睿源; 周忠伟; 陈琦; 马婷; 刘燕文; 张茜; 陶金; 宋玉; 乔光伟; 王子龙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GD+纳米生物活性玻璃的材料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暴露RGD的胶原膜,制备均匀的混合液,将暴露RGD的胶原膜浸入到均匀的混合液。去除模板剂,吸干残余液,室温下干燥,伽马射线消毒,得到所述RGD+纳米生物活性玻璃的材料膜。本发明通过对胶原膜进行变性,使促进细胞粘附的多肽RGD暴露。本发明通过高温加热以及模板剂P123分别引入RGD和NMBG,从而提升细胞早期附着能力,以促进下一步生物学活动如迁移和增殖的发生。3D立体结构能够使其形成完整的组织结构,在应对表层软组织全层缺损方面的优越性要强于单一结构的商品胶原膜。 |
494 |
一种负载MSC-Exos的GelMA/丝素蛋白复合水凝胶体系及其构建方法、应用 |
CN202410600413.7 |
2024-05-15 |
CN118477211A |
2024-08-13 |
杨革; 孔心茹; 车程川; 刘金锋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载MSC‑Exos的GelMA/丝素蛋白复合水凝胶体系及其构建方法、应用。该复合体系为负载MSC‑Exos的GelMA/丝素蛋白复合水凝胶体系。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快速、可重复性高、制备得到的负载MSCs外泌体的GelMA/丝素蛋白复合水凝胶体系具备局部高浓度、全身低毒性的优点,可提高外泌体的缓释效果。本发明构建的负载MSC‑Exos的GelMA/丝素蛋白复合水凝胶体系具有可注射性、生物可降解性,其凝胶时间快且可以调控。 |
495 |
一种血管替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410165390.1 |
2024-02-05 |
CN118477209A |
2024-08-13 |
王绪; 付寒梅; 吴俊梅; 唐勇; 周雄; 程星霖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管替代材料,所述血管替代材料为酶修饰的,氧化硫酸软骨素交联的脱细胞基质;所述酶是酸性磷酸酶和ATP分解酶。本发明血管替代材料实现了腺苷的稳定长效释放,有效促进吻合口处炎症消退并防止出现远期血管钙化并且其激活条件恰好与吻合口处的炎性微环境相符,具有预防严重/急性炎症造成的早期血栓的潜力。 |
496 |
一种多因素调控组织工程气管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310864511.7 |
2023-07-14 |
CN118477207A |
2024-08-13 |
白清峰; 陈昶; 孙维言; 汤海; 林蔚康; 陈羿; 潘子寅; 汪磊 |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因素调控组织工程气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环‑环”构建策略,将软骨环和结缔组织环交替排列构成仿生气管,使得其具有与天然气管相似的结构,有利于透壁血管的生成和再上皮化;本发明还通过加入活性氧响应水凝胶微球以及超声响应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对组织工程气管进行时间和空间的双重调控,促进透壁血管的生成以及上皮再生,以满足临床需求。本发明采用光固化3D生物打印技术制备多因素调控组织工程气管,制备方法简单,容易操作,且可以根据患者缺失气管的长度、粗细和厚度等参数进行个性化设计。 |
497 |
一种水凝胶及其制备光热抗肿瘤及促成骨修复材料的应用 |
CN202410535976.2 |
2024-04-30 |
CN118477206A |
2024-08-13 |
牛丽娜; 赵耀; 王文凯; 蔡云帆; 刘鸣一; 王妍; 李玲; 朱轶娜; 于玮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凝胶及其制备光热抗肿瘤及促成骨修复材料的应用。所公开的水凝胶由甲基丙烯酰基明胶单体、氧化葡聚糖和四氧化三猛纳米材料制备而成;四氧化三猛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包括:有机蛋白与可溶性锰盐水溶液室温反应,接着将反应液pH值调至8~12后继续室温反应制备Mn3O4纳米材料。本发明将具有葡萄糖及过氧化氢模拟酶的Mn3O4复合至甲基丙烯酰基‑明胶和氧化葡聚糖可注射凝胶中,凝胶原位填充不规则骨缺损后,光热刺激下,凝胶材料通过双酶催化功能下调肿瘤热休克蛋白表达,反转肿瘤耐热性,实现~43℃较低温度下的肿瘤抑制;随后于~40℃的光热刺激下通过上调干细胞HSPs表达促进成骨,一站式解决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及残余肿瘤预防。 |
498 |
一种注射用软组织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410770533.1 |
2024-06-14 |
CN118477204A |
2024-08-13 |
舒茂; 周雄; 范红豆; 周小虎; 罗昭辉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射用软组织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软组织填充剂包括复合微球和CMC,其中复合微球由羟基磷灰石微球与丝素蛋白微球按质量比(50~80):(20~50)组成,羟基磷灰石微球通过喷雾干燥法后烧结制备且其粒径为20‑40μm,丝素蛋白微球由蚕丝素纤维经冻融自组装制备且其粒径为5‑10μm;将羟基磷灰石微球与丝素蛋白微球混合后加至CMC凝胶中即可得到软组织填充剂。本发明提供的软组织填充剂具有多级降解特性,填充维持效果更长,且安全性高。 |
499 |
用于颅骨缺损修复的可注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CN202410552105.1 |
2024-05-07 |
CN118477202A |
2024-08-13 |
惠俊峰; 姚嘉欣; 范代娣; 郑晓燕; 姚嘉玲; 裴庆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颅骨缺损修复的可注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Zn2+和F‑共掺杂的亲水性羟基磷灰石分散于含有接枝阿仑膦酸钠的丝胶蛋白的溶液中,得到A01液,将单宁酸溶解于所述A01液中,得到A液;将A液和含有接枝三氨基苯硼酸的透明质酸的溶液混合,得到可注射水凝胶.该方法可有效结合丝胶蛋白的免疫调节功能、阿仑膦酸钠螯合的锌和氟元素掺杂羟基磷灰石的促血管生成、促成骨分化和生物矿化能力,透明质酸和单宁酸的促细胞增殖特性,充分全面满足颅骨缺损的病理需求,实现促免疫调节、促血管生成、促成骨分化和生物矿化,具有快速的颅骨缺损修复性能。 |
500 |
一种具有高诱骨活性的3D打印髋臼杯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410557108.4 |
2024-05-07 |
CN118477201A |
2024-08-13 |
史春宝; 赵素丽; 陈良轲; 刘昌胜; 许奎雪; 何宏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诱骨活性的3D打印髋臼杯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种3D打印髋臼杯作为基底材料,进行喷砂酸蚀处理;然后进行氧等离子表面活性处理,以在所述3D打印髋臼杯表面引入带有负电荷的活性氧离子基团;接着将壳聚糖溶液涂敷在髋臼杯表面,利用三聚磷酸钠与壳聚糖间离子交联的作用形成交联水凝胶,获得一种CS‑TPP涂层;最后将rhBMP‑2溶液滴加在CS‑TPP涂层表面,即得一种具有高诱骨活性的3D打印髋臼杯涂层。本发明利用交联水凝胶形成的网状结构固载诱骨生长因子,控制生长因子有限缓慢的释放,使其具有优异的成骨活性,因此本发明在髋关节置换手术领域以及医疗器械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