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发电、变电或配电 / 电动机、发电机或机电变换器 / 用于控制机电制动器或离合器的装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双侧控无摩擦三相磁刹系统 CN201510769297.2 2015-11-12 CN105375843A 2016-03-02 李德生
发明创造型专利公开了双侧控无摩三相擦磁刹系统,一种双侧控无摩擦三相磁刹系统由活性磁控制系统lidesheng、活性磁控制系统lidesheng控制端口1、活性磁控制系统lidesheng控制端口2、线方向1、S/N磁极1、励磁线包1、输出线包、侧工字形导磁体1、N/S磁极2、磁力线方向2、转子旋转方向1、输出端口1、活性磁控制系统lidesheng控制端口4、活性磁控制系统lidesheng控制端口3、输出导磁体1、磁力线方向3、N/S磁极3、励磁线包2、侧工字形导磁体2、S/N磁极4、磁力线方向4、转子旋转方向2、输出端口2、输出端口3、输出端口4、输出端口5、输出端口6等共同构成。
162 内控无摩擦三相磁刹系统 CN201510769321.2 2015-11-12 CN105305909A 2016-02-03 李德生
发明创造型专利公开了内控无摩擦三相磁刹系统,一种内控无摩擦三相磁刹系统由14.活性磁控制系统lidesheng内置控制信息分别经9.活性磁控制系统lidesheng控制端口1输出通过7.输入端口1与13.活性磁控制系统lidesheng控制端口2输出通过10.输入端口2给1.励磁线包供电,1.励磁线包得电产生N/S可变的有极性磁场,1.励磁线包产生的可变的有极性磁场与转子同步切割3.输出线包,3.输出线包受切割线产生交流电压分别经15.输出端口1和16.输出端口2输出;17.输出端口3和18.输出端口4;19.输出端口5和20.输出端口6完全闭合产生反向电动势能,利用反向电动势能反向制约转子实现调节速度与制动的目的。
163 侧控无摩擦磁刹系统 CN201510769277.5 2015-11-12 CN105305908A 2016-02-03 李德生
发明创造型专利公开了侧控无摩擦磁刹系统,一种侧控无摩擦磁刹系统由1.励磁线包与2.侧工字形导磁体和3.输出线包与4.侧输出导磁体及14.活性磁控制系统lidesheng等共同组成侧控无摩擦磁刹系统。14.活性磁控制系统lidesheng内置控制信息分别经9.活性磁控制系统lidesheng控制端口1输出通过7.输入端口1与13.活性磁控制系统lidesheng控制端口2输出通过10.输入端口2给1.励磁线包供电,1.励磁线包得电产生N/S可变的有极性磁场,1.励磁线包产生的可变的有极性磁场与转子同步切割3.输出线包,3.输出线包受切割线产生交流电压分别经15.输出端口1和16.输出端口2输出完全闭合产生反向电动势能,利用反向电动势能反向制约转子实现调节速度与制动的目的。
164 基于降压恒流源的电涡流缓速器控制系统 CN201510819038.6 2015-11-23 CN105291859A 2016-02-03 陈仁学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降压恒流源的电涡流缓速器控制系统,包括电涡流缓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片机,分别与单片机相连接的降压恒流电源、制动踏板、档位开关、脉冲信号采集单元、开关量信号处理单元、CAN总线数据收发单元和制动车灯驱动单元,分别与CAN总线数据收发单元相连接的汽车主控单元和行车电脑,以及与开关量信号处理单元相连接的电涡流缓速器驱动单元;所述电涡流缓速器则同时与脉冲信号采集单元和电涡流缓速器驱动单元相连接;本发明其实现了车辆信号的共享,减少了车辆上的线束,可提高电涡流缓速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同时,本发明具有恒定的工作电流,因此其可以稳定的对电涡流缓速器进行控制,提高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性能。
165 双侧控无摩擦磁刹系统 CN201510769276.0 2015-11-12 CN105262392A 2016-01-20 李德生
发明创造型专利公开了双侧控无摩擦磁刹系统,一种双侧控无摩擦磁刹系统由活性磁控制系统lidesheng、活性磁控制系统lidesheng 控制端口1、活性磁控制系统lidesheng控制端口2、线方向1、S/N磁极1、励磁线包1、输出线包、侧工字形导磁体1、N/S磁极2、磁力线方向2、转子旋转方向1、输出端口1、活性磁控制系统lidesheng控制端口4、活性磁控制系统lidesheng控制端口3、输出导磁体1、磁力线方向3、N/S磁极3、励磁线包2、侧工字形导磁体2、S/N磁极4、磁力线方向4、转子旋转方向2、输出端口2等组成。由6.励磁线包1与2.侧环形导磁体1和7.输出线包与15.输出导磁体及18.励磁线包2与19.侧环形导磁体2以及14.活性磁控制系统lidesheng等共同组成双侧控式无摩擦磁刹系统。
166 电磁制动控制装置 CN201310624955.X 2013-11-28 CN104682801A 2015-06-03 小山田裕彦
发明提供不会发生控制滞后且功率损耗少的电磁制动控制装置;在利用由交流电源(10)供给的电来控制电磁制动器(制动器线圈(40))的电磁制动控制装置中,具有:半导体开关(IGBT(34))和控制部(光耦合器(28)、比较仪(29)、基准电源(30)以及SR-FF(31)),其中,半导体开关将从交流电源向电磁制动器流通的电流接通或切断,控制部通过与交流电源的电压波形的零交叉点对应地使半导体开关变为闭合的状态而使电磁制动器中流通电流,并且根据电磁制动器中所流通的电流的值使半导体开关变为断开的状态,从而利用脉宽调制控制来控制从交流电源向电磁制动器流通的电流。
167 减速器的控制装置、减速器的控制方法以及具有减速器的控制装置的车辆 CN201180017141.9 2011-03-25 CN102835022B 2015-02-04 泽田辰生; 田坂方宏; 斋藤晃
发明的减速器的控制装置、减速器的控制方法以及具有减速器的控制装置的车辆,无论行驶条件如何都能够充分地发挥减速器的作为辅助制动器的功能,并且谋求ECU的通用化;减速器的控制装置(1)具备:减速器(2),其具有将旋转能转换为电能能量转换部件(3)和将该电能转换为热能并释放的散热部件(4);温度传感器(5),其检测散热部件(4)的温度;转速检测部件(6),其检测散热部件(4)的转速;以及控制部(7),其在由温度传感器(5)检测出的温度显示为超过规定阈值的温度时进行控制,以减少电能的产生;减速器的控制装置(1)的特征在于,控制部(7)以使规定阈值与散热部件(4)的转速相对应的方式将规定阈值设定为能够变化,并且,当由温度传感器(5)检测出的散热部件(4)的温度为超过规定阈值的温度时,进行减少电能的产生的控制,其中,上述规定阈值与由转速检测部件(6)检测出的散热部件(4)的转速相对应。
168 一种电磁制动器的控制装置 CN201210112247.3 2012-04-17 CN102664579B 2014-10-15 卢志刚; 郝懿乐; 孟大伟; 陈少功; 罗雄
发明属于开关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磁制动器的控制装置,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本发明采用两个555定时器构成的两个单稳态触发器经过逻辑电路的逻辑关系变换,控制IGBT导通的大小,进而控制电磁制动器线圈两端的电压。在该控制装置中,含有带前馈作用的过零触发电路,当控制装置输入电压变化时,过零触发电路能通过其前馈环节的调节稳定电磁线圈两端的电压;还含有高效快速的放电回路,能快速释放断电后电磁线圈中的能量,同时还含有欠压保护、短路保护、开路保护等保护措施,使得电磁制动器运行更加安全稳定可靠。
169 防止发动机飞车事故的电磁涡流阻尼限速装置 CN201410186072.X 2014-05-05 CN103967608A 2014-08-06 裘尧云
发明提供一种防止发动机飞车事故的电磁涡流阻尼限速装置,包括负载主轴、提供动的主机、主机输出轴、阻尼限速装置主轴、用于检测阻尼限速装置主轴转速的检测器和用于给阻尼限速装置主轴减速的减速装置;减速装置与轴承配合安装在阻尼限速装置主轴上;阻尼限速装置主轴左端与负载主轴连接,右端与主机输出轴连接,主机输出轴右端与主机连接;负载主轴的左端外接船舶叶轮;减速装置包括壳体、两个定子转子和激励线圈,定子、转子和激励线圈安装在壳体内,两个定子分别安装在转子的两侧,激励线圈固定在定子上,定子和转子有一定距离的间隙,转子与阻尼限速装置主轴同轴固定安装。本发明结构简单,达到防止船舶主机飞车事故的发生。
170 一种可控制磁软启动装置 CN201210194508.0 2012-06-13 CN102710098B 2014-04-16 郭永存; 程刚; 胡坤; 王鹏彧
发明属于工程机械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制磁软启动装置。本发明包括固接输入轴的主动盘以及与其同轴且盘面相向设置的用于接驳输出轴的从动盘,主、从动盘的相向面间存有间距且其中一面处设置有永磁体,其相应另一面处布置金属导电体;永磁体所在盘面划分有用于布置永磁体的区域,各区域呈由盘面轴心向外的发散面状布置,各相邻区域间的磁体在平行其盘体轴线方向上的磁性相异布置;软启动装置还包括用于主动盘与从动盘间作相向或相离动作的动力机构。本发明可实现其启制动、无级调速、多驱动平衡、过载自我保护等功能,具有传动效率高、适应环境强,运行平稳和易于国产化的特点,其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可靠,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171 涡流缓速器制动矩的控制方法及驱动控制器 CN201010146019.9 2010-04-10 CN102211527B 2013-03-20 杨效军
涡流缓速器制动矩的控制方法及驱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微处理器(1)系统实时采集车速信号、ABS发出的车轮抱死信号、转子温度信号,当电涡流缓速器转子温度不超过设定的限温度时,微处理器(1)根据当前档位输出占空比为定值的PWM控制信号,对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实行开环控制;电涡流缓速器驱动控制器包括电涡流缓速器和一个与该电涡流缓速器连接的驱动控制器以及分别连接电涡流缓速器、驱动控制器的车辆供电系统。实现了转子高温状态下温度与制动力矩的平衡,避免了因停止缓速器工作带来的车辆突然加速问题,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172 一种在线磁平衡头励磁线圈的驱动装置 CN201210336731.4 2012-09-12 CN102843087A 2012-12-26 景敏卿; 辛文辉; 樊红卫; 李猛; 刘恒
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磁平衡头励磁线圈的驱动装置,由调压电路和调流电路两部分组成。调压电路由比较电路、MOSFET驱动电路、MOSFET及滤波电路组成。调压电路基于以上模可将控制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转变成与其波形相似的功率信号。调流电路由H桥电路及两个半桥驱动电路组成。通过控制H桥电路对桥的开通和关断,可将调压电路输出的功率信号的电流方向交错改变,满足动平衡头驱动线圈工作的需要。通过调压电路和调流电路相配合,可输出可满足在线主动平衡头励磁线圈要求的驱动电压。采用本发明设计的驱动电路,可驱动平衡头励磁线圈,使配重盘相对于主轴转动,进而校正高速主轴的不平衡,从而降低机器的振动平,提高机器的运行质量、效率和寿命。
173 减速器的控制装置、减速器的控制方法以及具有减速器的控制装置的车辆 CN201180017141.9 2011-03-25 CN102835022A 2012-12-19 泽田辰生; 田坂方宏; 斋藤晃
发明的减速器的控制装置、减速器的控制方法以及具有减速器的控制装置的车辆,无论行驶条件如何都能够充分地发挥减速器的作为辅助制动器的功能,并且谋求ECU的通用化;减速器的控制装置(1)具备:减速器(2),其具有将旋转能转换为电能能量转换部件(3)和将该电能转换为热能并释放的散热部件(4);温度传感器(5),其检测散热部件(4)的温度;转速检测部件(6),其检测散热部件(4)的转速;以及控制部(7),其在由温度传感器(5)检测出的温度显示为超过规定阈值的温度时进行控制,以减少电能的产生;减速器的控制装置(1)的特征在于,控制部(7)以使规定阈值与散热部件(4)的转速相对应的方式将规定阈值设定为能够变化,并且,当由温度传感器(5)检测出的散热部件(4)的温度为超过规定阈值的温度时,进行减少电能的产生的控制,其中,上述规定阈值与由转速检测部件(6)检测出的散热部件(4)的转速相对应。
174 一种可控制磁软启动装置 CN201210194508.0 2012-06-13 CN102710098A 2012-10-03 郭永存; 程刚; 胡坤; 王鹏彧
发明属于工程机械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制磁软启动装置。本发明包括固接输入轴的主动盘以及与其同轴且盘面相向设置的用于接驳输出轴的从动盘,主、从动盘的相向面间存有间距且其中一面处设置有永磁体,其相应另一面处布置金属导电体;永磁体所在盘面划分有用于布置永磁体的区域,各区域呈由盘面轴心向外的发散面状布置,各相邻区域间的磁体在平行其盘体轴线方向上的磁性相异布置;软启动装置还包括用于主动盘与从动盘间作相向或相离动作的动力机构。本发明可实现其启制动、无级调速、多驱动平衡、过载自我保护等功能,具有传动效率高、适应环境强,运行平稳和易于国产化的特点,其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可靠,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175 制动式磁离合器 CN200710122803.4 2007-07-04 CN101340135B 2012-08-29 刘新广
一种制动式磁离合器,由主动轮、从动轮、定子、制动器、控制系统组构成。主动轮用导磁材料或用永磁材料或用永磁材料与导磁材料组合制作,它联结着主动轴;从动轮由永磁体或导磁体或永磁材料与导磁材料的组合体及从动转轴组成;定子由线圈、安装着轴承的端板及联接端板的连接筒组成;控制系统由整流调压器、电池控制器组成。线圈失电时接合,断电时分离,分离的同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制动器对从动转轴进行制动,制动器工作时对外发电;线圈断电,永磁使主从轮偶合。本发明操作迅速、环保、少维护、寿命长,特别适合于被驱动机构与动力源常结合而分离较短暂的工况,如作汽车离合器用,也可作普通离合器使用。
176 具有使用检测FET和sigma-delta调制测量电流的电流测量电路电子控制器及方法 CN200780002224.4 2007-01-09 CN101371433B 2012-07-25 P·厄勒; A·施米茨; M·海因茨; F·米歇尔
一种用于机动车控制系统的电子控制器,其具有使用脉宽调制来控制流经本质上为电感性的负载(L)的负载电流(iL)的至少一个致动电路,并具有至少一个电子电流测量电路,该电路具有至少一个模拟/数字转换器,该转换器将对于负载电流(iL)的模拟测量信号转换为对于负载电流(iL)的数字测量信号,所述至少一个模拟/数字转换器为sigma-delta调制器。本发明还涉及使用sigma-delta调制测量电流的方法以及该电子控制器在机动车制动系统中的应用。
177 新的磁耦合装置 CN200980105631.7 2009-02-12 CN102007686A 2011-04-06 丹尼尔·法伯
发明涉及一种新的成度的和不成角度的磁耦合装置以及它们的用途。
178 伺服式离合装置及其运行方式 CN200710043692.8 2007-07-09 CN101345468B 2011-03-23 吕虹
发明为伺服式离合装置及其运行方式,本装置成直线的两个转子轴分别连接输出输入轴。二转子之一嵌有永磁磁极或为励磁线圈,另一为绕组,二者构成电机。绕组与伺服驱动器连接,二转子轴上各安装连接伺服驱动器的位置/速度传感器。伺服驱动器含有扭矩伺服和速度/位置伺服功能,有与离合控制单元连接的控制端口,接受扭矩或速度/位置设定、模式切换信号、扭矩限制设定信号。伺服驱动器与电能存储装置、和/或用电装置等相连。其运行方式为根据需要确定工作模式,动态改变扭矩或速度/位置设定值、扭矩限制值,按给定规律控制主从隔离、或逐渐柔和接合/分离、或稳态运行。在主动轴转速大于从动轴时,多余能量转换为电能使用或存储不发热。
179 涡流缓速器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CN200810217528.9 2008-11-04 CN101741308A 2010-06-16 俞士妙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涡流缓速器控制器及控制方法,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功率驱动器及CAN总线,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均与CAN总线连接,使第一处理单元根据接收的操作开关信号输出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通过CAN总线发送给第二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通过功率驱动器控制电涡流缓速器定子线圈的通断时序。通过CAN总线进行数据的传输通讯,简化了布线结构,提高对缓速器控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够实现工作状态的实时通信和显示,能够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共享或控制。
180 滑差电机自动控制装置 CN200910135844.6 2009-04-29 CN101604952A 2009-12-16 向明强
发明涉及滑差电机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滑差电机、张信号采集装置和滑差电机控制器张力信号采集装置,用于将物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展开的张力转换成张力信号;滑差电机控制器,用于根据张力信号与预设的标准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自动控制滑差电机。本发明采用闭环张力自动控制方式,根据物料的特性,设定标准值,张力传感器检测到物料张力误差的大小通过自动比较后,自动调整输出滑差电机所需的电压电流,完成了给定目标,自行检测、自行对比、自行调整的自动化循环功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