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分配装置、电力分配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CN201980063488.3 2019-09-30 CN112889194B 2023-03-10 泽野峻一; 加藤雅幸
在电分配装置中,电流检测电路对在电线中流动的电流的电流值进行检测。在开关接通的情况下,微机基于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流值来判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在由微机判定为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驱动电路将开关切换成断开。
182 一种燃料电池多电源输出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202211486338.3 2022-11-24 CN115764840A 2023-03-07 张存满; 汪飞杰; 明平文; 杨代军; 李冰
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多电源输出装置及其运行方法,该装置包括燃料电池辅助系统、燃料电池电堆、DC升压器、DC降压器、高压直流配电器、低压直流配电器,高压直流配电器连接有交直流转换平台;燃料电池辅助系统、高压直流配电器、低压直流配电器和交直流转换平台分别与总控系统相连接,由总控系统对应控制改变燃料电池辅助系统、高/低压直流配电器和交直流转换平台的工作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输出高/低压直流以及不同交流电压,并分配不同输出功率,能利用外部电对装置充电,在无供氢状态下作为储能装置,无氢状态亦能输出电力,从而满足多电源平台作业的电力需求,结合总控系统的相应控制,能够充分保证装置的稳定可靠运行。
183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CN202210919090.9 2022-08-02 CN115763887A 2023-03-07 田然植; 金秀智; 金瑞捐; 金容立; 金兑佑
一种能够提供电动车辆充电电和普通电力两者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包括:燃料电池系统;散热器,被构造成冷却燃料电池系统;主储氢单元,设置在燃料电池系统的一侧,并被构造成存储供应给燃料电池系统的氢;电力升压单元,被设置为在竖直方向上与燃料电池系统重叠,并被构造成对由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电力进行升压;电力分配单元,被构造成分配由电力升压单元升压后的电力;以及隔板单元,被构造成防止从散热器排放的热量被传递到主储氢单元、电力升压单元和电力分配单元。
184 基于凸松弛方法的非等温电-天然气最优潮流计算方法 CN202211495392.4 2022-11-27 CN115759668A 2023-03-07 陈大玮; 王金柯; 张伟骏; 李智诚; 邓超平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凸松弛方法的非等温电天然气最优潮流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构建非等温天然气系统模型;步骤S2:基于凸包络,将非等温天然气系统模型的三次和双线性约束松弛为一组线性约束,得到天然气系统凸模型;步骤S3:将电力系统直流潮流模型与所建立的天然气系统凸模型耦合,建立非等温电力‑天然气最优潮流凸模型,并基于非等温电力‑天然气最优潮流凸模型进行潮流计算。本发明有效提高潮流计算的效率及可靠性。
185 配电台区换流站间功率互济方法和装置 CN202211517078.1 2022-11-29 CN115733130A 2023-03-03 刘洋; 崔健; 李立生; 屈鲁; 张世栋; 余占清; 李勇; 曾嵘; 于海东; 訾振宁; 黄敏; 赵彪; 刘文彬
发明属于电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配电台区换流站间功率互济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预先制定的能量管理策略,确定多配电台区柔性直流互联系统的功率状态;在所述功率状态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启动目标区域内的配电台区间功率互济;响应于所述配电台区间功率互济,确定功率缺额的目标配电台以及所述目标配电台的缺额功率;计算所述目标区域内其他配电台的功率状态,并根据所述其他配电台的功率状态和所述目标配电台的缺额功率,确定功率互济策略;其中,所述其他配电台为所述目标区域中除所述目标配电台之外的配电台。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和装置满足了多配电台区柔性直流互联系统中,配电台区换流站之间的功率互济需要。
186 一种直流配电系统换流器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CN202211437010.2 2022-11-17 CN115510693B 2023-03-03 董春发; 刘晓; 苏善诚; 任志刚; 王勇; 胥明凯; 刘宝; 贾玉健; 申文伟; 凌志翔; 于光远; 瞿寒冰
发明属于直流配电系统领域,涉及数据分析技术,用于解决现有的换流器参数优化方法无法对换流器应用中的暂态积累进行模拟分析的问题,具体是一种直流配电系统换流器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换流器的应用环境进行检测分析:选取若干个换流器应用到直流配电网中,对换流器的应用时长进行采集并将应用时长不满足要求的换流器标记为分析对象,获取分析对象的应用系数并发送至优化分析模;本发明可以对换流器的应用环境进行检测分析,对不同应用环境下应用的换流器采取对应的参数优化标准,从而降低应用环境差异对参数优化过程造成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对换流器的环境进行监控,起到设备保护的作用。
187 双极直流配电网中基于源荷极性切换的电压平衡控制方法 CN202211543686.X 2022-11-30 CN115719951A 2023-02-28 黄中驰; 王强钢; 池源; 廖建权; 张渝; 周念成
发明涉及直流配电网电压平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极直流配电网中基于源荷极性切换的电压平衡控制方法,包括:建立以切换次数之和与电压不平衡度之和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最优化模型;基于多目标最优化模型计算针对不同目标函数的初步投切方案;基于初步投切方案结合遗传算法求解多目标最优化模型,得到备选投切方案;基于模糊隶属度函数法从备选投切方案中确定能够平衡两个目标函数取值的最优投切方案,进而基于最优投切方案实施双极直流配电网中单极源荷的极性切换。本发明的电压平衡控制方法能够减少源荷极性切换次数之和,并能够有效抑制全天的电压不平衡,从而能够提高双极直流配电网中基于源荷极性切换的电压平衡控制的效果。
188 电压调节器以及车载用的备用电源 CN202080033029.3 2020-04-27 CN113785255B 2023-02-28 岛本一翔; 杉泽佑树
抑制装置的大型化以及复杂化并实现能够对从电压调节器输出的电压的值进行设定变更的构成。电压调节器(10)的控制部(20)以将端口(P1、P2)的各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中的任一个的方式进行动作。输入电路部(30)将与端口(P1、P2)处的第一状态的组合相应的电压施加于晶体管(41)的基极。晶体管(41)在至少任意一个端口(P1、P2)是所述第一状态时成为通电状态。开关(43)在晶体管(41)为通电状态的情况下成为接通状态。齐纳二极管(45)将施加于第二导电路(92)的输出电压定为与施加于晶体管(41)的基极的电压相应的电压。
189 能源调度方法、装置和处理器 CN202110166958.8 2021-02-04 CN113162016B 2023-02-24 雷兆明; 杨佳祺; 梅春晓; 孙鹤旭; 董砚; 刘斌; 廖文喆; 梁涛; 井延伟; 白日欣
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调度方法、装置和处理器。其中,该方法应用于微电网系统中,微电网系统至少包括储能装置、负载以及电解制氢装置,包括:获取储能装置对应的第一模型以及电解水制氢装置对应的第二模型;基于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构建微电网系统对应的微电网模型;根据与郊狼种群内的离散化程度对应的分散概率以及全局社会适应度中位数对郊狼算法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郊狼算法;基于更新后的郊狼算法以及微电网模型对储能装置、负载以及电解水制氢装置进行功率分配,以使电解水制氢装置的制氢量满足预设条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能源调度方式无法有效提高电解水制氢装置的产氢量的技术问题。
190 车载用电源装置 CN201880037708.0 2018-06-07 CN110741529B 2023-02-17 影山洋一; 竹中一雄; 薛侑吾; 平城久雄; 爱宕克则; 东出贵司
本公开的车载用电源装置具备:输入部;充放电电路,其与所述输入部连接;第一输出部,其经由第一切换部及第一切断部来与所述充放电电路连接;第二输出部,其经由第二切换部及第二切断部来与所述充放电电路连接;以及控制部,其与所述输入部、所述第一输出部以及所述第二输出部连接,对所述充放电电路、所述第一切换部、所述第一切断部、所述第二切换部以及所述第二切断部进行控制。当所述控制部检测到所述第一输出部的电压变为比所述第一负载阈值电压低的电压时,所述第一切断部从连接状态被切换为切断状态,在从所述控制部检测到所述第一输出部的电压变为比所述第一负载阈值电压低的电压时起经过了第一规定期间后,所述第二切换部从高电阻导通状态被切换为低电阻导通状态,该低电阻导通状态为电阻比所述高电阻导通状态的电阻低的电阻状态。
191 变换器、电力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CN202180043801.4 2021-06-25 CN115699493A 2023-02-03 力宗真宽; 阿部飞鸟
变换器,与蓄电装置电连接,所述电力变换器具备控制部,其根据所述电力变换器的测量出的电压,作为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出目标,参照作为控制目标函数的具有下垂特性的参照函数,所述参照函数遍及给定的电压范围而具有输入输出恒定区域,基于所述蓄电装置的电池状态来更新所述参照函数。
192 电压电池 CN201880019174.9 2018-03-19 CN110546032B 2023-02-03 A·科恩纳; H-J·利布舍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双电压电池(1),其具有:至少一个接地连接点(5);第一车载电网端子(3),在其上提供低的第一车载电网电压;和第二车载电网端子(4),在其上提供高的第二车载电网电压,设有至少一个电池子模(2、21、22、23、24、25),其具有至少两个电池单体块(12、13)以及用于选择性地并联或串联连接所述电池单体块(12、13)的多个开关元件(14、15、16、17、18、19、20),在电池单体块(12、13)的第一连接布置方式中,所述电池单体块彼此并联连接,使得在第一车载电网端子(3)上提供第一车载电网电压,所述开关元件(14、15、16、17、18、19、20)在电池单体块(12、13)的第二连接布置方式中将电池单体块(12、13)彼此串联连接,使得在第二车载电网端子(4)上提供第二车载电网电压,并且在第二连接布置方式中电池子模块(2、21、22、23、24、25)的所有电池单体块(12、13)上的电压差对应于在第二车载电网电压与第一车载电网电压之间的差。
193 低空飞行体识别控制器 CN202211687489.5 2022-12-28 CN115657573A 2023-01-31 程飞; 高学强; 张彬; 孙国川
发明公开了低空飞行体识别控制器,涉及控制器技术领域,包括电源模,用于提供冗余电能;保护模块,用于过压保护;稳压模块,用于稳压处理;电源检测模块,用于电压采样阈值比较;模式切换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识别模式的切换工作;语音识别模块,用于语音识别;目标感知模块,用于目标物识别;智能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模块工作;切换控制模块,用于自与低损耗电源切换。本发明低空飞行体识别控制器具有语音识别控制和目标感知识别控制,通过模式切换模块控制语音识别模式和目标感知识别模式的交替工作,提供冗余电能,提高低空飞行体的续航能,并对切换控制模块实现自锁控制和降温控制。
194 一种无人机高空探照系统 CN202211107111.3 2022-09-09 CN115649460A 2023-01-31 郑玉浩; 于学超; 王晓宁; 李英涛; 顾泽林; 龚建刚; 梁刚; 张佳; 刘大伟; 唐立刚; 来永鑫; 王志浩
发明提出了一种无人机高空探照系统,包括位于地上供电单元、变流控制模组和电缆绞线盘、位于空中无人机和具有警示功能的线缆;无人机上搭载降压单元和照明单元;供电单元通过变流控制模组与电缆绞线盘连接;电缆绞线盘通过具有警示功能的线缆与降压模连接;变流控制模组将供电单元提供的电源转换为直流电,由直流电机驱动电缆绞线盘工作实现缠绕或者展放线缆;降压单元用于将具有警示功能的线缆送来的电能为无人机飞行和照明单元供电,降压单元输出端口连接模块电阻,模拟原装电池串联方式,实现无人机恒电压运行;本发明搭建开关电源和无人机端口直连单元和夜视照明变流线路,实现输电线路夜间无人机无电池不间断飞行及线缆安全照明。
195 一种基于岸基供电的机器人供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2211169770.X 2022-09-26 CN115250008B 2023-01-31 钟国锋; 习志平; 陈朝民; 王云; 赵云华; 佘毫康; 白丽婷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岸基供电的机器人供电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水下机器人供电技术领域。包括水下机器人控制模、绕线器、移动式岸基供电箱和地面控制器,水下机器人控制模块通过脐带线缆与移动式岸基供电箱连接,脐带线缆缠绕在绕线器的绕线轮上,移动式岸基供电箱与市电电连接,地面控制器通过线缆与移动式岸基供电箱信号连接;移动式岸基供电箱将市电转换成400~550V的高压直流电通过脐带线缆向水下机器人控制模块持续供电,同时将对地面控制器供电。通过移动式岸基供电箱将市电转换成高压直流电,通过脐带线缆向水下机器人持续供电,同时对地面控制器进行供电,实现整个水下机器人操作系统的无限续航。
196 一种直流配电网运行方式划分及统一管理方法及系统 CN202110625986.1 2021-06-04 CN113315108B 2023-01-24 司鑫尧; 杨景刚; 肖小龙; 吴在军; 谢兴峰; 杨媛平; 曹骁勇; 窦晓波; 全相军; 刘洋; 刘瑞煌
发明提出了一种直流配电网运行方式划分及统一管理方法及系统,属于直流配电网控制技术领域,为了保证运行方式改变时,系统能维持稳定运行,该策略将双端柔直配网的多种典型运行方式具体划分为3种计划运行方式和4种非计划运行方式,并给出了不同方式间的切换方案和相应的各种运行方式下换流站的控制策略。该策略使直流配电网在换流站投退或系统发生N‑1故障、DCSST离网等运行发生改变时,能灵活切换、维持直流电压稳定,从而提高了其运行可靠性,也便于实现交流配电网多馈线间的柔性互联与功率灵活控制。
197 通过DP端口传输电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2211652096.0 2022-12-22 CN115630008A 2023-01-20 曾庆福; 卢勇帆
发明涉及通过DP端口传输电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当Source检测到Pin18低时,将系统电源,进行电压转换,提供3.3V、500ma的功率电源作为初始状态;当Source检测到Pin20输出功率大于200ma时,且Pin18有热插拔信号且有3.3V时,检测Pin15和Pin17的通讯状态;从由Pin15和Pin17组成的通讯通道,获取Sink基础属性;将Pin20和Pin19及Pin14和Pin13分别组合成两组供电单元,当检测到输出大于通讯协议沟通的功率后,切断Pin13和Pin14电源。使显示设备免除单独的外接电源设备,可实现电源和音视频的同时传输。
198 直流潮流控制器 CN202110351430.8 2021-03-31 CN112952791B 2023-01-20 尹靖元; 张宸宇; 袁晓冬; 李娟; 吴理心; 韦统振
发明涉及直流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直流潮流控制器,旨在解决如何实现潮流控制与电流阻断的功能复用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潮流控制器包括逆变模、整流模块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整流模块输出直流电压进行直流潮流控制;对整流模块中功率子模块的功率半导体器件进行导通/关断控制,以利用整流模块的桥臂电感进行限流控制;对整流模块中功率子模块的功率半导体器件进行关断控制,以利用功率子模块的直流母线电容进行断流控制。基于上述拓扑结构与控制方式可以使直流潮流控制器同时具备直流潮流控制、限流和断流等多种功能,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复用潮流与电流阻断的缺陷
199 一种基于PDM的直流微网共模电压抑制方法 CN202010983015.X 2020-09-17 CN112350295B 2023-01-17 刘刚; 孙健; 范书豪; 许恩泽; 汪海涛; 李建伟; 石鹏; 刘重洋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DM(Pulse density modulation,脉冲密度调制)的直流微网共模电压抑制方法,为直流微网系统中各DC/DC变换器设置相同的载波频率并载波进行同步,根据控制环计算电压指令,根据变换器拓扑,母线电压和设备电压的约束条件确定变换器的控制周期,按照变换器输出最大共模电压相交叉原则进行输出开关状态优化,避免出现各变换器最大共模电压叠加,在满足输出电压的前提条件下,避免出现直流微网系统中各变换器最大共模电压叠加引起系统共模电压剧增导致设备运行异常甚至损坏。
200 待机状态供电方法 CN202110770904.2 2021-07-08 CN115603302A 2023-01-13 林树嘉; 詹祖怀; 林志峯
一种具有非圆形地线体的电缆,包括二导线、二地线体以及一绝缘包带。所述导线的内侧互相接触。所述地线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导线的相对二侧,各地线体至少包括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及一第三侧边,各地线体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分别接触所述导线的外表面,且各地线体的第一侧边的形状和第二侧边的形状分别对应所述导线的外表面的形状。绝缘包带披覆在所述导线的外表面和所述地线体的所述第三侧边。藉此,本发明的电缆的高频讯号传输的阻抗变异小、传输稳定性和结构可挠性和弯折性等机械性能都能够获得显著的提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