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直流供电电压的动态调节装置 CN202410380295.3 2024-03-30 CN118174267A 2024-06-11 刘毅; 张倩; 王德发; 李强; 陈凯; 杨剑; 常趁; 王蕾; 吴文韬; 涂志飞
发明提供一种直流供电电压的动态调节装置,至少包括:第一采集与控制单元,用于实时采集电源端输出的第一电压并传输给第二采集与控制单元;第二采集与控制单元,用于实时采集补偿控制单元输入端的第二电压;接收第一电压,基于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得到电缆输电的损耗电压并传输给补偿控制单元;补偿控制单元,设置在负载输入端,用于根据损耗电压动态输出补偿电压,实现对负载输入端电压的动态补偿,从而完成直流供电电压的动态调节。本发明不仅实现了线路末端负载电压的动态补偿,低成本有效提升线路供电半径,而且将线路压降补偿效果纳入到负载端电压控制的闭环管理中,实现了电源端对负载端电能质量的实时监测。
2 基站微电网容量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2410190428.0 2024-02-20 CN118174265A 2024-06-11 王宗平; 王煜辉; 王琪; 刘通
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站微电网容量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基站所处地区的历史新能源数据、历史基站负荷数据、人口数据和GDP数据;根据所述历史基站负荷数据、人口数据和GDP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基站当前所处的目标负荷发展阶段;根据所述历史新能源数据和人口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基站的基站类型;获取与所述基站类型对应的多类影响因子;根据所述目标负荷发展阶段和所述多类影响因子,对以年均成本最低为目标的目标函数进行求解,确定所述目标基站待配置的微电网容量。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微电网容量确定的准确性,可以避免资源浪费,降低基站微电网的成本。
3 电源管理系统和车辆 CN202211574449.X 2022-12-08 CN118174264A 2024-06-11 曾小炫; 张珊; 吴恒东; 刘振华; 刘杰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和车辆,所述系统包括:电源模、配电模块、负载控制模块、第一MOS管和第一低压负载;所述电源模块通过所述配电模块与所述负载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配电模块用于为所述负载控制模块分配电能;所述负载控制模块通过多个所述第一MOS管与多个所述第一低压负载电连接,用于通过多个所述第一MOS管控制多个所述第一低压负载的供电或断电。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基于不同工况或不同场景,精准地控制每个低压负载设备的供电或断电。
4 一种用于电推进船舶补给的海上固定平台 CN202410259880.8 2024-03-07 CN118144591A 2024-06-07 孙玉伟; 黄德顺; 杨正东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推进船舶补给的海上固定平台,包括:第一直流母排、第一DC/DC变换器和第二直流母排,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连接所述第一直流母排和所述第二直流母排,第一直流母排可以汇聚内燃机发电的电能和新能源发电系统的电能,第一DC/AC变换器和船舶供电组件可以利用第一直流母排上的电能为电力推进船舶提供电力补给;通过基于SVPWM控制算法,根据所述第一直流母排的采样电压、所述发电机的采样电流以及所述第一直流母排的目标电压和所述发电机的目标电流,控制所述第一AC/DC变换器中功率开关器件的导通和关断,可以维持第一直流母排上电压的稳定性,为电力推进船舶稳定、可靠的提供电力补给。
5 一种光储直柔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CN202410193115.0 2024-02-21 CN118137445A 2024-06-04 胡裕峰; 叶鹤松; 张智慧; 黄波; 马韵婷; 孔亮; 吕志鹏; 尹慧阳; 黄勇车; 杨飞
发明涉及一种光储直柔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计算光储直柔系统的可调节容量,并将可调节容量上传到电网主站;判断是否接收到电网云主站的需求响应调控指令,若接收到需求响应调控指令,则按照需求响应模式策略控制光储直柔系统中的设备模运行;若未收到需求相应调控指令,则控制光储直柔系统中的设备模块保持当前运行模式。本发明能够实现光储直柔系统与电网的高效互动,确保光储直柔系统绿色、灵活、高效的优化运行。
6 基于差分电流补偿的直流微网群柔性互联系统 CN202211198362.7 2022-09-29 CN115498619B 2024-06-04 陈桂鹏
基于差分电流补偿的直流微网群柔性互联系统,属于电电子领域。由n(n>1)个直流微网,2n个二极管D11~Dn1、D12~Dn2,2n个开关管S11~Sn1、S12~Sn2,1个电感L1和一个差分电流补偿三端口电路组成。该互联系统仅需较少元件即可处理不同微网间的功率交换,因此系统的成本低、体积小。二极管D11~Dn1、D12~Dn2和开关管S11~Sn1、S12~Sn2的电压应力低;此外,还提供不同的差分电流补偿三端口电路实施方案,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
7 一种储能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111506850.5 2021-12-10 CN114362125B 2024-06-04 李骄阳
发明提供一种储能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储能供电系统包含市电网络、N个负载供电装置,每一负载供电装置通过交流供电网络连接市电网络,每一负载供电装置包括储能模、供电转换模块和控制模块,各个负载供电装置的控制模块相互通信,能够接收各负载供电装置的相关功率参量,并根据所有所述负载供电装置的相关功率参量进行功率调控的判断及计算,并在根据判断及计算结果检测到所述控制模块对应的负载供电装置需调出功率给功率不足的负载供电装置时,控制所述储能模块输出功率到所述交流供电网络,以通过所述交流供电网络向功率不足的负载供电装置供能。本发明能够实现各负载供电装置的储能功率的共享。
8 直流集中供电-分散耗电系统的下垂控制方法和系统 CN202111510735.5 2021-12-10 CN114362123B 2024-06-04 王裕; 谢运祥; 袁也; 王宗友; 邹超洋
发明涉及直流集中供电‑分散耗电系统的下垂控制方法和系统,下垂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各可调DC/DC模的待输出电流值及分别与各可调DC/DC模块对应的各连接线电阻值;基于各可调DC/DC模块的待输出电流值,计算各可调DC/DC模块的预期下垂系数;根据各可调DC/DC模块的预期下垂系数、结合各连接线的电阻值,确定各可调DC/DC模块的实际下垂系数;基于各可调DC/DC模块的实际下垂系数,对直流集中供电‑分散耗电系统进行下垂控制。本发明通过结合各连接线的电阻值计算各可调DC/DC模块的实际下垂系数,从而避免可调DC/DC模块过流情况发生,提升了整个基于多DC/DC并联的直流集中供电‑分散耗电系统的功率传输效率,降低损耗,保证了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9 一种多个任务负载与母线之间的电压均衡控制方法 CN202110851208.4 2021-07-27 CN113644646B 2024-06-04 严世宝; 李茂; 魏永峰; 王文兵
发明公开了电压均衡控制领域的一种多个任务负载与母线之间的电压均衡控制方法,电压均衡控制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判断各负载为上电状态还是待机状态;步骤2:上电状态:高压直流母线上电,各双向预充电模为负载电容预充电,电压均衡一致时,完成预充电工作;步骤3:待机状态:各负载的继电器开关断开,采集高压直流母线电压与各负载端的电压并判断大小,如电压差值大于阈值,则接通该路负载对应的双向预充电模块,使该路负载放电或被充电。本发明实现了各负载与高压母线之间缓启,消除了负载与高压直流母线硬接通时的电流冲击,有效避免或消除了潜在的过流和异常电流保护的险,改善了电网的特性和提升了电网供电品质,净化了用电环境。
10 一种基于功率分配因子的光伏制氢系统能量管理方法 CN202410105554.1 2024-01-25 CN118117721A 2024-05-31 张勤进; 于鹤扬; 曾宇基; 刘彦呈; 张峰魁; 刘厶源; 郭昊昊; 于春来; 黄昊泽; 陈浩
发明一种基于功率分配因子的离网光伏制氢系统能量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储能系统、PEMEL、光伏单元进行等效数学建模,解析设备工作特性;根据对储能系统、PEMEL、光伏单元的运行特性为其定制各自的控制方案和规划运行模式;协调储能系统、PEMEL、光伏单元和负载的运行;设计了基于双曲正切函数的功率分配因子,调整流入PEMEL的净功率比例;根据系统净功率和储能系统的平均SoC,基于离网光伏制氢系统的9种不同的状态,实现整个系统内能源流动的调节和不同工况下的稳定运行的控制,该方法虑及储能系统中容量、线路阻抗,分布式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被用于实现基于SoC的精确功率分配以及合理的母线电压调节,避免储能单元过充过放,影响系统整体运行寿命。
11 直流微电网的协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202410423626.7 2024-04-09 CN118117567A 2024-05-31 向真; 郭晓燕; 陈计万; 柏林; 刘超; 侯祖锋; 曹健; 顾延勋; 袁浩森
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微电网的协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直流微电网的电数据;调用目标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对电力数据进行预测,得到直流微电网对应的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工作状态,其中,虚拟同步发电机用于将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输入至直流微电网中;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工作状态以及直流母线电压,分别确定直流微电网的光伏单元的第一控制策略,以及直流微电网的储能单元的第二控制策略;按照第一控制策略对直流微电网的光伏单元进行控制,以及按照第二控制策略直流微电网的储能单元进行控制。本发明解决了无法有效对直流微电网的能量进行合理控制的技术问题。
12 可抑制微网母线电压波动的储能接口变换器控制方法 CN202010322794.9 2020-04-22 CN111463772B 2024-05-31 白峻汀; 王云鹏; 万鹏; 张艳军; 房玲; 许嘉沄; 孙莉; 丁洁; 张家玉
发明涉及一种可抑制微网母线电压波动的储能接口变换器控制方法,因使用经简化的电流预测模型目标函数,大大降低了系统运算时间,使得控制电路便于实现;以母线电压变化率来调整控制电路中下垂系数,能更直观的体现母线电压变化,同时在模型电流预测控制的作用下,即使出现非计划孤岛运行或者分布式能源间歇运行,仍能很好的抑制电压波动,降低母线电压跌落值,改善动态响应,避免电压敏感负荷降载运行,显著提升直流微电网运行可靠性。
13 储能变流器、储能系统及其直流侧变换电路和控制方法 CN202410217712.2 2024-02-27 CN118100593A 2024-05-28 杨星星
申请提供一种储能变流器、储能系统及其直流侧变换电路和控制方法,该直流侧变换电路内部另外设置有一个候补双向DC/DC变换电路,其低压侧通过开关,可以实现与电池系统、光伏系统以及直流母线的下半母线中至少两种间的连接切换。对于该候补双向DC/DC变换电路而言,当其低压侧通过该开关模块连接电池系统时,其可以缓解电池系统所接功率电路在满功率运行时的热压和电应力,通过对于传输功率的分担降低相应功率电路的损耗,提高系统功率效率,并降低系统的热设计难度;当其低压侧通过该开关模块连接光伏系统时同理;另外,当其低压侧通过该开关模块连接下半母线时,还可以实现对于直流母线的平衡功能。
14 一种直流微电网系统的直流电压稳定控制方法 CN202410268917.3 2024-03-11 CN117878869B 2024-05-28 李建奇
发明提供一种直流微电网系统的直流电压稳定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定源分组和负荷分组,源分组分为可控源/不可控源;负荷分组分为可控负荷/不可控负荷;S2:对连接源分组和负荷分组的直流母线进行直流电压采样,通过最大值和最小值识别,来判断系统峰峰值;S3:通过电压谐振的谐振判别,判断需要调节的谐振分区在一区调节还是二区调节;S4:对于峰峰值大于一区超限值,视为一区越限控制,需要采用可控源扰动子流程;S5:对于峰峰值大于二区超限值,视为二区越限控制,需要采用可控负荷扰动子流程;S6:结束。本发明通过可控源和负荷变换器输出功率扰动的方法,主动调整输出阻抗特性,从而使系统更易达到稳定且更具实用性。
15 一种配合直流输电系统的自动发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202311726887.8 2023-12-14 CN117713026B 2024-05-24 伍文聪; 陈钦磊; 蔡海青; 涂亮; 黄立滨; 李书勇; 陈智豪; 欧开健; 苏明章; 顾浩瀚; 陈炜
申请涉及一种配合直流输电系统的自动发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调节直流功率和协调控制参数;根据调节步长对调节直流功率进行处理得到调节轮次和每轮的调节量;根据所有发电PLC的调节速率、调节量和协调控制比例系数计算得到功率调节速率和每个发电PLC的功率调节数据;根据功率调节速率、调节量和功率调节数据采用调节规律对直流输电系统和对应发电PLC的功率进行调节。该方法通过调节轮次以及每轮的调节量对直流输电系统和各个发电PLC进行功率调节,实现多轮细分调节直流功率后再进行功率调节,使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功率与自动发电控制系统中多个发电PLC的出匹配,减少电网频率频繁波动现象的发生。
16 光储直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CN202210009191.2 2022-01-05 CN114336754B 2024-05-24 陈慢林; 黄猛; 张雪芬; 唐文强; 黄颂儒
本公开涉及一种光储直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该光储直柔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光储直柔系统的直流母线电压;将直流母线电压与预定电压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光储直柔系统的功率状态进行调节。本公开可以基于直流母线电压进行功率调节,从而实现了负荷的柔性控制,减少了电网容量。
17 一种基于移相变压器的双向可逆新能源制氢系统 CN202311712152.X 2023-12-13 CN117713547B 2024-05-17 姚钢; 周荔丹; 安尔东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相变压器的双向可逆新能源制氢系统,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包括并网单元、直流母线、新能源发电单元、储能单元,通过并网单元进行直流母线电网间的电交换,新能源发电单元为直流母线供电,储能单元制氢模式利用直流母线的电能制备氢气并存储,发电模式利用存储的氢气发电为直流母线供电;基于直流母线额定电压划定工作区间,并根据当前直流母线电压值所在工作区间,选择系统中并网单元、新能源发电单元、储能单元的控制策略。本系统具有并网输电质量高,系统内部电压波动小,传输效率高的特点,实现了新能源发电的就地消纳,平抑了电网负荷波动,便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推广应用。
18 一种新型直流电源系统 CN202410156265.4 2024-02-04 CN118017640A 2024-05-10 张洪涛; 项中煜; 许汉生; 孙志聪
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直流电源系统,属于直流电源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传统带铅酸电池的直流系统、锂电池储能电池、电变换模和控制模块。其中,传统带铅酸电池的直流系统用于提供稳定的电力输出;锂电池储能电池用于在电源故障时提供电力供应;电力变换模块用于将直流系统和锂电池储能电池连接起来,实现电力的转换和分配;控制模块用于监控电力状况,并控制电力变换模块的工作。可自动调整充电电流和充电时间,以实现更高效的充电管理。
19 实现SOC均衡的直流微电网分布式储能功率分配方法 CN202410126407.2 2024-01-30 CN117996714A 2024-05-07 支娜; 杨宇航; 米晓彬; 叱干帅; 张航
发明公开了实现SOC均衡的直流微电网分布式储能功率分配方法,具体为:采用改进一致性算法,确定多个分布式储能的平均值SOCavi;设计含SOC均衡器的自适应下垂系数,在自适应下垂控制中,加入均流补偿量满足储能系统精确均流的要求;通过增加母线电压补偿项使得直流微电网母线电压维持在额定值,实现直流微电网的稳定运行。本发明的方法,根据储能SOC的不同自适应改变下垂系数,在平衡功率的同时实现SOC的均衡。同时,为消除线路阻抗对下垂控制功率分配精度的影响,加入均流补偿量提高均流精度,并对母线电压进行补偿,消除直流母线电压偏差,使得直流微电网母线电压稳定在额定值。
20 一种大功率DC-DC变换电路中直流母线的协同保护方法和系统 CN202410125165.5 2024-01-29 CN117996693A 2024-05-07 董佳琪; 刘健; 范晓东; 钱向前; 沈斌; 李自成; 刘江; 王振; 熊涛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功率DC‑DC变换电路中直流母线的协同保护方法,包括:在大功率直流母线电压量的检测算法中加入差分滤波器,利用差分滤波函数对获取的高次谐波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在直流母线电压保护值中引入占空比,由电电子器件中获取控制信号,设定不同运行情况下开关的保护值,当电流变化率过快时关断开关,更好的维持直流母线侧的电压稳定,快速识别系统障碍,对系统整体器件进行保护,阻止故障再扩大,综合而成复合电压方向过流保护,对电路整体进行保护。本发明能很好的消除大功率储能双相DC‑DC变换器中高压直流母线侧谐波干扰,增强对大功率直流母线电压突变量的保护,快速识别故障并自动关断开关器件,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动态响应性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