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低功率写入下的快速光致变色全息存储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202110153779.0 |
2021-02-04 |
CN112980424B |
2023-12-26 |
刘益春; 张昕彤; 王欣浓; 付申成 |
低功率写入下的快速光致变色全息存储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光学信息存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Ag/TiO2纳米复合薄膜全息存储的响应速度低的问题,制备方法包括避光条件下制备附着有单宁酸的二氧化钛薄膜;避光条件下,浸没在硝酸银溶液中,在30℃的水浴中浸泡得到银/二氧化钛薄膜;再进行可见激光照射并浸渍于硝酸银溶液中,得到激光与单宁酸共同作用的银/二氧化钛薄膜;最后浸没于氯化钾溶液中,得氯化钾修饰的银/二氧化钛薄膜。本发明采用氯化钾进行修饰,创建新的光化学反应环境,进一步调控了光致变色速度,实现了低功率单色光的快速光致变色,获得了响应速度更快的全息存储材料,适用于低功率下蓝光的快速、高效的全息存储。 |
2 |
光盘以及光盘装置 |
CN202310099581.8 |
2023-02-10 |
CN116597869A |
2023-08-15 |
田中浩二郎; 高冈俊典 |
本公开涉及光盘以及光盘装置,光盘装置进行针对该光盘的数据的记录或再生。光盘具备多个记录层,各记录层具备:槽轨道,由槽形成;脊轨道,形成在相邻的槽轨道之间;以及摆动,设置于该记录层的槽轨道或脊轨道的任一方,表示该记录层中的物理地址信息。光盘还容许摆动设置于槽轨道的记录层和摆动设置于脊轨道的记录层混合存在。 |
3 |
一种绿敏全息光致聚合物感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
CN202211500981.7 |
2022-11-28 |
CN115826355A |
2023-03-21 |
邓节成; 朱伯富; 李建兵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敏光致聚合物感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感光材料包含预聚物单体,成膜树脂,光敏剂,链转移剂以及表面活性剂。所述聚合活性单体至少包含N‑(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全氟代脂肪族聚合物。相比于现有的全息记录光致聚合物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光致聚合物材料的保存时间长,耐水耐油,固化时缩皱率低;得到的光栅具有较高的折射率调制度、曝光灵敏度以及衍射效率,对环境湿度不敏感。 |
4 |
用于单光束超分辨光存储的荧光聚合材料及其光存储方法 |
CN202011456546.X |
2020-12-11 |
CN114621395A |
2022-06-14 |
赵苗; 原续鹏; 阮昊; 郭新军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单光束超分辨光存储的荧光聚合材料及其光存储方法,方法步骤包括:设置单光束超分辨光存储写入系统,所述激光器发射所述单光束调整所述物镜后达到荧光聚合材料内部,使得激光单光束与荧光聚合材料内部发生聚合反应。采用通过利用荧光聚合材料对单光束作用的不同的阈值其所反应的聚合程度不一样,显示出来的荧光强度也不一样,调节所述光束功率的大小,形成荧光对比度差,实现超分辨光存储的写入。材料包括:包括光引发剂、单体和聚集诱导发光染料,以各组分占材料的摩尔量计,光引发剂为0.1%~5%,聚集诱导发光染料为0.1%~5%,单体为90%~99.8%。本发明通过引入聚集诱导发光染料,通过同一种材料里面多阈值形成的荧光变化,形成超分辨的写入点,实现单光束超分辨存储。 |
5 |
用于读取信息的读取方法 |
CN202010019399.3 |
2015-03-02 |
CN111223499B |
2021-08-10 |
高谷佳弘; 佐藤充朗; 土谷昌義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利用激光从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光盘读取信息的读取方法。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光盘至少具备有3层记录层,该记录层在信息轨道记录信息。记录层具备有:位于内周侧的内周侧区域;相对内周侧区域位于外周侧、且记录内容信息的数据区域;及相对数据区域位于外周侧的外周侧区域。内容信息被记录在3层以上的记录层的数据区域,并且由朝向内周再生中的上层的内容信息再生切换成其下一层的内容信息的上层的点及下层的点被设定在数据区域的最内周位置的外侧。 |
6 |
低功率写入下的快速光致变色全息存储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202110153779.0 |
2021-02-04 |
CN112980424A |
2021-06-18 |
刘益春; 张昕彤; 王欣浓; 付申成 |
低功率写入下的快速光致变色全息存储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光学信息存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Ag/TiO2纳米复合薄膜全息存储的响应速度低的问题,制备方法包括避光条件下制备附着有单宁酸的二氧化钛薄膜;避光条件下,浸没在硝酸银溶液中,在30℃的水浴中浸泡得到银/二氧化钛薄膜;再进行可见激光照射并浸渍于硝酸银溶液中,得到激光与单宁酸共同作用的银/二氧化钛薄膜;最后浸没于氯化钾溶液中,得氯化钾修饰的银/二氧化钛薄膜。本发明采用氯化钾进行修饰,创建新的光化学反应环境,进一步调控了光致变色速度,实现了低功率单色光的快速光致变色,获得了响应速度更快的全息存储材料,适用于低功率下蓝光的快速、高效的全息存储。 |
7 |
一种可表面形变的纳米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2110153590.1 |
2021-02-04 |
CN112940314A |
2021-06-11 |
付申成; 刘红芳; 张昕彤; 李鑫; 刘益春 |
一种可表面形变的纳米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表面浮雕周期结构制作和光学信息存储技术领域,解决了需求贵金属纳米颗粒引入可表面形变的聚合物体系的制备方法的问题,制备方法包括:制备聚合物水溶液,聚合物具有羟基官能团;制备浓度为0.05mol/L~0.2mol/L的硝酸银水溶液;将硝酸银水溶液和聚合物水溶液按1:0.5~1:4的体积比混合得到AgNO3/聚合物混合溶液;取混合溶液滴涂在玻璃衬底上,通过预热处理得到含有银核的聚合物薄膜。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的薄膜光能转换效率高,可实现表面浮雕光栅和复杂周期性微/纳结构的制备;也能够用于全息光存储中,通过旋转复用技术实现超高密度数据存储,且保存时间久。 |
8 |
一种冷却器 |
CN202010875241.6 |
2020-08-27 |
CN111854257A |
2020-10-30 |
不公告发明人 |
本发明涉及光盘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冷却器,包括箱体,箱体内连接有分隔板,分隔板将箱体分为下腔室与上腔室,上腔室的内部上端沿长度方向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座,每个第二固定座的上端均连接有竖管,每个竖管上沿长度方向均连通有若干个上横管,每个上横管的底端沿长度方向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每个竖管上位于每个上横管的下方均连通有下横管,每个下横管的上端沿长度方向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本发明通过送风机在将风送入盒体内后,盒体内压强逐渐增大,迫使盒体内的气体进入竖管内,竖管内的气体分散进入上横管与下横管,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释放,对旋转的转盘进行吹扫冷却,光盘两面冷却均匀。 |
9 |
光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再生方法 |
CN201810160392.6 |
2014-04-08 |
CN108133715B |
2020-06-02 |
中峻之; 山田博久; 山本真树; 田岛秀春; 小西正人 |
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再生方法。在将根据从第1坑点串的最长坑点(P1max)或最长间隙(S1max)获得的反射光量而算出的反射率设为第1反射率、将根据从第2坑点串的最长坑点(P2max)或最长间隙(S2max)获得的反射光量而算出的反射率设为第2反射率的情况下,第1坑点串被形成为第1反射率与第2反射率大致相同。 |
10 |
光信息记录介质 |
CN201810164420.1 |
2014-04-08 |
CN108133717A |
2018-06-08 |
中峻之; 山田博久; 山本真树; 田岛秀春; 小西正人 |
在将根据从第1坑点串的最长坑点(P1max)或最长间隙(S1max)获得的反射光量而算出的反射率设为第1反射率、将根据从第2坑点串的最长坑点(P2max)或最长间隙(S2max)获得的反射光量而算出的反射率设为第2反射率的情况下,第1坑点串被形成为第1反射率与第2反射率大致相同。 |
11 |
适合于双层内部图案化的多层光学膜 |
CN200980157325.8 |
2009-12-22 |
CN102333642B |
2016-08-17 |
威廉·沃德·梅里尔; 道格拉斯·S·邓恩; 普热梅斯瓦夫·P·马尔科维茨 |
本发明公开了反射膜,所述反射膜包括第一光学叠堆和第二光学叠堆,所述第一光学叠堆提供第一反射特性,所述第二光学叠堆提供第二反射特性。所述光学叠堆也具有第一吸收特性和第二吸收特性,在暴露于具有刻绘波长的光时,所述第一吸收特性和所述第二吸收特性适于吸收性地加热各自的叠堆,同时保持所述叠堆的结构完整性。所述吸收性加热可将所述第一反射特性和所述第二反射特性分别改变为第三反射特性和第四反射特性。另外,可以在所述光学叠堆之间提供阻挡层,所述阻挡层至少部分地阻挡所述刻绘波长的光,以允许吸收性地加热所述光学叠堆中的任何选定的一者。因此,可通过适当地递送包括所述刻绘波长的光束,以任何所需图案来独立地修改所述光学叠堆的所述反射特性。 |
12 |
光信息记录介质重放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201010202592.7 |
2008-09-25 |
CN101840707B |
2015-07-08 |
山本真树; 山田博久; 原田康弘; 森豪; 田岛秀春; 前田茂己; 村上善照 |
一种用于对光信息记录介质进行重放的光信息记录介质重放装置(10),该光信息记录介质由层叠多个包含有长度短于光学系分辨极限的记录标记的信息记录层而成,在该光信息记录介质重放装置(10)中,进行设定使得用于对最接近重放激光入射面的信息记录层进行重放的重放激光功率,小于对最远离重放激光入射面的信息记录层进行重放的重放激光功率并且在满足该光信息记录介质重放装置(10)所需重放信号特性下的最小重放激光功率以上。由此,对接近重放激光入射面的信息记录层进行重放时,能够防止重放激光功率高的重放激光误射到该信息记录层,从而能够获得良好的重放品质。即,能够通过确定最适当的重放激光功率以实现进行稳定超分辨重放的光信息记录介质重放装置(10)。 |
13 |
光信息记录介质重放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201010202589.5 |
2008-09-25 |
CN101853672B |
2015-02-25 |
山本真树; 山田博久; 原田康弘; 森豪; 田岛秀春; 前田茂己; 村上善照 |
一种用于对光信息记录介质进行重放的光信息记录介质重放装置(10),该光信息记录介质由层叠多个包含有长度短于光学系分辨极限的记录标记的信息记录层而成,在该光信息记录介质重放装置(10)中,进行设定使得用于对最接近重放激光入射面的信息记录层进行重放的重放激光功率,小于对最远离重放激光入射面的信息记录层进行重放的重放激光功率并且在满足该光信息记录介质重放装置(10)所需重放信号特性下的最小重放激光功率以上。由此,对接近重放激光入射面的信息记录层进行重放时,能够防止重放激光功率高的重放激光误射到该信息记录层,从而能够获得良好的重放品质。即,能够通过确定最适当的重放激光功率以实现进行稳定超分辨重放的光信息记录介质重放装置(10)。 |
14 |
光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再生方法 |
CN201210074646.5 |
2008-08-28 |
CN102610242B |
2014-09-03 |
酒井敏彦; 山田博久; 山本真树; 原田康弘; 森豪; 田岛秀春; 高森信之 |
光信息记录介质,具备第1、2区,第1区中利用设有周期比光学记录介质再生装置所具有的光学系统的分辨极限要长的蛇行的导向槽,来记录用以识别介质种类的介质识别信息,第2区中具有轨距比第1区的轨距小的导向槽,利用含有长度为光学系统的分辨极限以下的标记或间隙的标记列来记录内容信息,与第1区相比,第2区设置在外周侧,在第1区与第2区之间具备空白区,空白区包含:与相邻的空白区外的导向槽之间的轨距和第1区的轨距相同的最靠近第1区的导向槽,和与相邻的空白区外的导向槽之间的轨距和第2区的轨距相同的最靠近第2区的导向槽,空白区中,形成有轨距从第1区的轨距变化为第2区的轨距的至少2圈以上的轨道,空白区不记录信息。 |
15 |
光学信息存储介质 |
CN201280038830.2 |
2012-06-11 |
CN103765513A |
2014-04-30 |
K·D·桑热; C·赖安; J·山; J·洛特; C·韦德; B·威莱; E·贝尔 |
光学信息存储介质包括多层膜,所述多层膜包括多个挤出的交替的活性数据储存层和分开所述活性数据储存层的缓冲层。所述活性数据储存层和缓冲层的厚度允许所述活性数据储存层可通过永久性或可逆的一光子或多光子、线性、非线性或阈值光学写入方法写入,以在所述活性数据储存层中限定可通过光学读取设备读取的数据体元。 |
16 |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 |
CN201310425116.5 |
2013-09-17 |
CN103680530A |
2014-03-26 |
小林昭荣 |
本发明涉及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通过CAV或区域CAV操作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其中,预先形成构造为摆动的凹槽,并且在凹槽以和与凹槽相邻的岸台中记录信息,凹槽的摆动信号记录地址,凹槽交替地设置有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第一区段通过摆动信号记录地址N,第二区段通过摆动信号记录地址(N-1)或(N+1)在位于岸台轨道两侧的两个凹槽轨道中,一个凹槽轨道的第一区段与另一凹槽轨道的第二区段相匹配;以及从第一区段读取凹槽的地址,从位于岸台轨道两侧并各自记录相同地址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读取岸台的地址。 |
17 |
只读光信息记录媒体和该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反射膜形成用溅射靶 |
CN200980135535.7 |
2009-09-11 |
CN102150211B |
2014-03-12 |
田内裕基; 志田阳子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蓝色激光的只读光信息记录媒体(例如双层BD-ROM),其具有的反射膜既可确保制造时所需要的透光性,又具有充分高的反射率,并且在用于光信息记录媒体时再生稳定性优异,且耐久性也优异。本发明涉及一种只读光信息记录媒体,是包含在基板上多层形成有反射膜和透光层的叠层的构造,通过蓝色激光进行信息的再生的只读光信息记录媒体,其中,所述反射膜之中距所述基板最近的反射膜,实质上由含有Ti为0.5~3.0原子%的Al基合金构成,并且该反射膜的膜厚为10nm以上、30nm以下。 |
18 |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及光学信息记录装置 |
CN201280008881.0 |
2012-02-20 |
CN103354938A |
2013-10-16 |
鸣海建治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及光学信息记录装置,即使将瓦记录应用于光学信息记录时也可以正确地形成与符号长对应的记录标记并能正确地再生信息。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具备通过激光照射使记录光感应性材料的光学特性变化来记录信息的用户区域(102),用户区域(102)包含使记录标记(106)的一部分被重写而记录信息的记录轨道(104)和呈同心圆状或螺旋状用于隔断因激光照射而产生的热的隔热区域(105),隔热区域(105)被形成在记录轨道(104)之间。 |
19 |
一种双组份自由基型可见光引发体系及其应用 |
CN201110064960.0 |
2011-03-17 |
CN102675488B |
2013-09-18 |
王涛; 陈瑜; 李光雷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组份自由基可见光光引发体系及其在光固化技术中的应用。该双组份自由基可见光光引发体系由下述通式(Ⅰ)表示的阳离子茂铁金属络合物和通式(Ⅱ)表示的吡咯烷酮类化合物组成。R1、R2、R3、R4、R5、R6、R7、R8、MnX-、Ar的定义如说明书中所述。本发明的光固化组合物是由0.1-10%(重量)权利要求1所述双组份自由基可见光引发体系和90-99.9%(重量)光反应性树脂或活性单体组成。本发明提供的双组份自由基可见光光引发体系具有引发速度快、组成简单并适合长波光源(>500nm)的特点。(Ⅰ) (Ⅱ) |
20 |
全息记录材料的制造方法以及由其形成的物品 |
CN201280004884.7 |
2012-01-06 |
CN103299369A |
2013-09-11 |
苏密特·贾殷; 迈克尔·T·塔克莫里; 马克·A·谢弗顿; 维基·H·瓦特金斯; 安德鲁·A·伯恩斯; 穆瓦特耶·辛哈; 马修·弗兰克·尼梅依尔 |
描述了一种制造用于显示全息图像的物品的方法,包括热熔融包含分散在透明的热塑性聚合物粘合剂中的光化学活性染料的全息记录介质成为另一个层或材料;然后暴露所述全息膜于相干光的交叉光束以在其中形成通过所述光化学活性染料的光反应区域和所述光化学活性染料的未反应区域形成的全息图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