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满足污泥低热值气燃烧的燃烧装置 CN202110874505.0 2021-07-30 CN113669904A 2021-11-19 白浩; 李明峰; 王秀珍; 冯晨; 徐文克; 张凯; 赵甲; 白禹启; 郑亚峰; 张许; 王荣红
发明涉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满足污泥低热值气燃烧的燃烧装置,包括支腿和热炉,热风炉为具有炉膛的L型炉体,其包括炉体立段和炉体卧段;炉体立段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燃烧器,燃烧器的下方设置有用以通入第一道助燃空气的环道入口一;炉体立段的中部接入有用以通入尿素的管道;炉体立段的底部向内收缩形成锥形段,锥形段上接入有用以通入第二道助燃空气的环道入口二;炉体卧段上设置有用以通入冷却空气的环道入口三。本发明使得气体在炉膛内形成旋流,且进入炉膛内部的旋转方向相同,使得气体流场不受负荷变化的影响,如此达到很好的湍流效果,从而使热风炉满足污泥低热值气体的稳定燃烧。
102 一种锅炉燃烧器布置方法、锅炉及其燃烧控制方法 CN202110879669.2 2021-08-02 CN113669721A 2021-11-19 王静杰; 夏良伟; 顾玮伦; 于强; 黄莺; 王显山; 徐彦辉; 张超; 李艳东; 朱绘娟; 沈涛; 闫燕飞; 祝令昆
发明涉及一种锅炉燃烧器布置方法、锅炉及其燃烧控制方法,属于锅炉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褐煤锅炉燃烧过程中容易出现煤粉气流刷墙、高温腐蚀冷壁结渣、氮化物排放升高等问题。本发明一种锅炉燃烧器布置方法,所述锅炉的炉膛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布置有燃烧器,所述布置方法包括:每个所述燃烧器上均设有浓煤粉喷口、淡煤粉喷口和二次风喷口,所述浓煤粉喷口、所述淡煤粉喷口和所述二次风喷口一一对应喷射出浓相煤粉气流、淡相煤粉气流和二次风。本发明浓相煤粉气流被包裹在内部,使二次风将煤粉气流与炉墙分隔开,使煤粉接触不到炉墙,从根本上杜绝出现结焦、高温腐蚀的问题。
103 一种直流燃烧器 CN202110941518.5 2021-08-17 CN113654038A 2021-11-16 王静杰; 徐彦辉; 韩升利; 孙晶; 顾玮伦; 祝令昆; 闫燕飞; 舒振杨; 姜文婷; 张天武; 李伟; 庞振洲
发明涉及一种直流燃烧器,属于锅炉技术领域,以提高现有的锅炉燃烧器低荷稳定燃烧与高效低污染的燃烧性能。本发明一种直流煤粉燃烧器,包括一次煤粉管,二次风箱和煤粉浓淡分离装置,所述二次风箱套设在所述一次风煤粉管外且二者之间形成二次风道,所述煤粉浓淡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一次风煤粉管内形成浓煤粉风道和淡煤粉风道,所述浓煤粉风道、所述淡煤粉风道和所述二次风道沿着所述一次风煤粉管的纵向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本发明喷口设置成摆动可调整,提高燃烧器在运行过程中的灵活调整,不影响本发明直流煤粉燃烧器的燃烧性能,可达到通过调整喷口摆控制炉膛内火焰中心、屏底烟温等效果,使中心富燃料内焰着火直流燃烧器具有更强的工程应用性。
104 切圆锅炉精细化燃烧配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2111075710.7 2021-09-14 CN113639266A 2021-11-12 高林; 周俊波; 胡昕; 刘润汉; 王林; 吕永涛; 侯玉婷
发明公开了一种四切圆锅炉精细化燃烧配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核心的控制器及其三类采集输入回路和二次风箱小风的开度控制输出回路。采集的三类传感器信号,包括质在线监测系统输出的在线煤质信号、来自给煤机的给煤量信号、安装在一次风粉管道上的一次风粉在线监测装置输出的一次风粉流量、风速信号。本发明基于当前煤质在线与风粉在线测量技术,实现配风燃烧控制的精细化。
105 一种径向分级低NOx粉燃烧装置 CN202110038317.4 2021-01-12 CN112628725B 2021-11-12 陈智超; 袁振华; 张博; 李争起; 曾令艳
一种径向分级低NOx粉燃烧装置,涉及煤粉锅炉领域。为解决现有的煤粉锅炉存在NOx排放量高、减排效果不佳的问题。燃烧器喷射煤粉气流在初级燃烧区内燃烧生成的烟气,在圆周径向方向依次与一级再循环烟气环形喷口喷射的一级再循环高温烟气、点喷式基还原剂圆形喷口喷射的氨基还原剂、二级再循环烟气环形喷口喷射的二级再循环高温烟气以及点喷式燃尽圆形喷口喷射的燃尽风接触混合,两级再循环烟气环形气流所夹区域形成氨基还原剂NOx区域,氨基还原剂在此区域内合适的温度窗口下与煤粉气流燃烧生成的烟气充分接触混合,还原烟气中NOx。促进煤粉燃尽。通过多级径向布置方式,实现煤粉的高效低氮燃烧。本发明适用于煤粉锅炉领域。
106 一种四切圆燃烧锅炉消除炉膛出口残余旋转的方法 CN202110766263.3 2021-07-07 CN113606571A 2021-11-05 黄建平; 戴礼; 胡志勇; 何建乐; 陈广伟; 曹泽田
发明公开了一种四切圆燃烧锅炉消除炉膛出口残余旋转的方法,属于燃电站锅炉流场优化及烟温偏差治理的技术领域。采用炉内流场调节系统,炉内流场调节系统成对角方向布置,炉内流场调节系统包括箱、分支风道、风挡板、喷口和喷口隔板,分支风道连接在风箱上,风门挡板设置在分支风道内,喷口设置在分支风道上,喷口隔板设置在喷口上,分支风道设置有多个,多个相互独立的分支风道标高相同,即处于同一位置;炉内流场调节系统设置有数个,数个炉内流场调节系统均处于同一标高位置,并以炉膛的中心为中心对称分布。本发明能彻底解决四角切圆燃烧方式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残余旋转问题。
107 大火空气量不变自动改变大火功率的脉冲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2110774035.0 2021-07-08 CN113531580A 2021-10-22 张麒麟; 熊昌宇; 戴朝辉; 陈恪彬; 陈万福
发明公开了大火空气量不变自动改变大火功率的脉冲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燃烧系统及燃烧监控系统,所述燃烧系统包括烧嘴、燃气主管道及空气主管道,烧嘴位于炉膛内,燃气主管道与烧嘴的燃气接口连接,空气主管道与烧嘴的空气接口连接,燃气主管道上设有空燃比,空气主管道上设有空气调节组件,空燃比例阀与空气主管道连通且连接点位于空气调节组件与烧嘴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压管路系统,燃气主管道上设有与所述调压管路系统接通的限流比例阀,所述限流比例阀位于空燃比例阀与烧嘴之间。本发明可以确保在不改变烧嘴额定功率对应空气量的情况下,灵活改变脉冲燃烧工况下的大火功率。
108 一种四切圆锅炉冷壁飞灰防结渣系统和方法 CN202110962027.9 2021-08-20 CN113503534A 2021-10-15 杜智华; 姚伟; 张喜来; 杨忠灿; 王桂芳; 方顺利; 郭洋洲; 李兴智; 李仁仪; 屠竞毅; 李宇航; 周广钦; 贾子秀; 孙军; 李炎; 张森; 刘家利
发明公开了一种四切圆锅炉冷壁飞灰防结渣系统和方法,包括防结渣系统、水冷壁、锅炉主烧器、锅炉燃尽风,热一次风母管;所述防结渣风喷口设置在锅炉水冷壁上;所述飞灰冷却风系统设置在锅炉燃尽风之下,锅炉主燃烧器之上;所述飞灰冷却风系统,包括数只飞灰冷却风喷口。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方便的快速冷却水冷壁近壁飞灰温度、抑制还原性气氛,达到防治切圆锅炉水冷壁结渣的目标。同时具备安装工程简便,可灵活安排施工的特点,从根本上解决四角切圆锅炉上层燃烧器区和还原区易结渣的问题。
109 防止旋流燃烧器箱积灰的二次风箱、锅炉系统及方法 CN202110876073.7 2021-07-30 CN113446597A 2021-09-28 薛宁; 韩键平; 姬海民; 温寒健; 张知翔
发明公开了防止旋流燃烧器箱积灰的二次风箱、锅炉系统及方法,防止旋流燃烧器大风箱积灰的二次风箱,包括风箱本体、集灰管路以及若干层隔板,风箱本体的内部在每排旋流器的下方设置有能够将风箱本体内分隔为若干通道的隔板,每层隔板以及风箱本体的底面上设有若干集灰漏斗,集灰漏斗的底部设有贯穿隔板以及风箱本体底面的输灰管,输灰管上设有翻板,风箱本体底面的集灰漏斗连接输灰管与集灰管路连接。本发明通过对原有的二次风箱进行改造,使其具有输灰能,在锅炉运行过程中解决二次风箱积灰的问题,从而大大降低锅炉运行过程中由于二次风箱积灰带来的安全隐患。
110 燃料喷口、燃烧装置及燃烧控制方法 CN202110491872.2 2021-05-06 CN113405093A 2021-09-17 刘敬樟; 朱建国; 吕清刚; 朱书骏; 曾雄伟
发明涉及一种燃料喷口、燃烧装置及其燃烧控制方法,所述燃料喷口包括:燃料管道,所述燃料管道包括第一管道壁,所述第一管道壁包括第一周向内壁面与第一周向外壁面,所述第一周向内壁面限定燃料通道;管道,所述风管道为环形管道且包括内管道壁和外管道壁,所述内管道壁和所述外管道壁限定适于燃料用风通过的风通道,其中:所述风管道环绕所述燃料管道设置;所述风管道的内管道壁与所述第一周向外壁面之间形成有间隙。本发明的喷口可作为经过预热的高温燃料喷口,显著降低NOX的排放。
111 一种燃电站富燃烧系统 CN202010100226.4 2020-02-18 CN113339785A 2021-09-03 吴江; 郭建文; 关昱; 罗子丰; 杨浩彦; 李芳芹; 张梅琳
发明涉及一种燃电站富燃烧系统,包括依次串联锅炉、SCR组件、换热组件和排烟组件,锅炉产生的烟气沿串联方向流动,最后由排烟组件排出;还包括富氧调节组件,所述的富氧调节组件与所述的换热组件连接,富氧调节组件输出的富氧空气被换热组件加热后流入锅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富氧膜室与进机之间的配合,使引入的空气中的含氧浓度增加,并且在通入第一换热器之前加有鼓风机,可以加入空气对富含氧气的空气进行稀释,达到目标氧气浓度;通过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中流过的高温烟气对引入锅炉中的富氧空气进行换热,使富氧空气温度上升,排放烟气温度下降,起到了节约能源的作用。
112 一种用于电站锅炉冷壁高温腐蚀的防控系统及方法 CN202110476783.0 2021-04-29 CN113339784A 2021-09-03 王帅; 李学飞; 肖冠华; 徐春兴; 颜喜; 王永佳; 王泽民; 王凯; 路昆; 张庆国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站锅炉冷壁高温腐蚀的防控系统及方法,包括A层燃烧器、B层燃烧器、C层燃烧器、D层燃烧器、E层燃烧器和F层燃烧器;B层燃烧器、C层燃烧器、D层燃烧器和E层燃烧器布置在炉膛的上部,B层燃烧器、C层燃烧器、D层燃烧器和E层燃烧器均包括新型直流燃烧器和传统旋流燃烧器,新型直流燃烧器布置在靠近左侧墙水冷壁和右侧墙水冷壁的位置,传统旋流燃烧器布置在新型直流燃烧器之间;A层燃烧器和F层燃烧器布置在的炉膛下部,且A层燃烧器和F层燃烧器包括传统旋流燃烧器。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对目前大容量机组无需较大技改,且不影响炉内燃烧稳定性和锅炉效率。
113 一种适用于锅炉深度调峰的磨机运行方法 CN202110714261.X 2021-06-25 CN113280360A 2021-08-20 王慧青; 赵永坚
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锅炉深度调峰的磨机运行方法,从深度调峰状态下的运行方法度出发,提出了超低负荷下锅炉单台磨煤机运行方法及配套技术措施。考虑低负荷锅炉燃烧的实际情况,基于集中强化燃烧的理论,将磨煤机运行方式切换为单台磨煤机运行,同时配套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实现了超细煤粉、高煤粉浓度、低着火热、低热耗散、高效空气利用、强化燃烧反应等有利于稳定燃烧的条件。本发明作为一种深度调峰的锅炉磨煤机运行方法,增强了锅炉低负荷燃烧稳定性,扩展了深度调峰的潜,配套技术措施针对性强,能够更好地实现低成本、高效的锅炉深度调峰。
114 一种气低氮旋无焰燃烧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202010745714.0 2020-07-29 CN111911915B 2021-08-13 谭厚章; 周上坤; 杨文俊; 王毅斌; 王学斌
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低氮旋无焰燃烧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炉膛本体、热电偶、空气入口管道、燃气入口管道、石英玻璃窗口、烟气再循环管道、点火装置、高速相机、烟气出口管道等装置。空气按照一次风和二次风中空气分配比例并各自被均匀地分为两股从两个对的空气入口管道进入炉膛;燃气同样按照一次风和二次风中燃料分配比例并各自被均匀地分为两股从两个对角的燃气入口管道进入炉膛;再循环烟气均匀分为两股通过对角布置的两个烟气再循环管道进入炉膛。本发明在燃用不同燃料时在旋风燃烧方式下均能实现无焰燃烧,避免炉膛出现温度超过1300℃的高温区,有效实现氮化物的控制。
115 一种快速切换粉给入方式的旋流燃烧器及使用方法 CN202110283929.X 2021-03-17 CN113237057A 2021-08-10 刘鹏中; 牛芳; 王鹏涛; 罗伟; 王乃继; 王建朋; 陈怀俊; 刘振宇; 龚艳艳; 魏琰荣; 王志星; 崔名双; 崔豫泓; 李小炯; 苗鹏; 徐大宝; 张斌; 董智; 陈喆; 张松; 蔡鹏; 潘昊; 白一飞; 何红兴; 李殿新; 于海鹏; 裘星; 郭猛猛; 周沛然; 郑祥玉; 刘羽; 孟长芳
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切换粉给入方式的旋流燃烧器及其使用方法。该燃烧器包括煤粉逆向供应机构、煤粉正向供应机构、过渡通道内套、过渡通道外套、二次导风筒、稳燃腔;其中,二次风导风筒和稳燃腔连接组成燃烧器本体,过渡通道外套设在二次风导风筒内部、煤粉逆向供应机构贯穿在燃烧器本体内部中心轴线、过渡通道内套设在煤粉逆向供应机构入口端外部;二次风导风筒与过渡通道外套之间形成二次风通道,过渡通道内套与过渡通道外套连接构成封闭过渡通道。煤粉逆向供应机构则是与煤粉正向供应机构更换,实现煤粉给入方式快速切换。
116 一种无焰分级富低NOx燃烧方法及系统 CN201911283349.X 2019-12-13 CN111006206B 2021-07-27 张泰; 郭腾; 郭军军; 李鹏飞; 柳朝晖
发明属于粉燃烧与排放性能控制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无焰分级富低NOx燃烧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为:将参与循环的烟气分为三路,分别通过一次管道、二次风管道和三次风管道将其携带的预设质量燃料通入炉膛内燃烧,一次风管道、二次风管道的出气口位于主燃烧区,三次风管道的出气口位于再燃烧区,控制各次风中氧气的注入量以及质量流量,以控制主燃烧区和再燃烧区的过氧系数范围和流动特性,实现燃料分级富氧燃烧模式、燃料‑氧双向分级富氧燃烧模式和无焰富氧燃烧模式。所述系统包括锅炉、烟气预处理模、烟囱、一次风管道、二次风管道和三次风管道。本发明可达到稳定高效的低NOx排放,并能改善煤粉的着火特性,促进煤粉再燃。
117 缓解切圆燃烧锅炉燃尽燃烧器区域间高温腐蚀的方法 CN202110255229.X 2021-03-09 CN113154367A 2021-07-23 王小华; 俞胜捷; 丁奕文; 陈敏; 陈宝康; 赵俊武; 薛晓垒; 彭小敏; 刘瑞鹏; 梅振锋; 赵鹏; 朱晋永; 姚胜; 王祝成; 王晖; 梁昊
发明提供了缓解切圆燃烧锅炉燃尽燃烧器区域间高温腐蚀的方法,其利用检修期间在炉膛冷壁上安装的试验测孔,进行了燃尽风与燃烧器之间区域高温腐蚀影响的影响特性分析。在热态运行时,选择高中低三个负荷下,对炉内水冷壁壁面还原性气氛进行全面的测试,观察其分布规律,并比较测试数据是否与冷态下检查的高温腐蚀状态相一致;在高负荷下,按照次序依次进行SOFA风水平摆对炉内水冷壁壁面还原气氛和省器出口截面烟气成分的影响特性研究,分析SOFA风水平摆角下的炉内水冷壁还原气氛变化规律,制定最优的SOFA风水平摆角位置,之后在中、低负荷下,对SOFA风水平摆角调整后的效果进行验证。
118 一种超临界CO2燃锅炉超低排放研究的实验系统 CN202110350375.0 2021-03-31 CN113154365A 2021-07-23 黄庠永; 顾明言; 林郁郁; 陈萍; 王东方; 李计划; 阮晨杰; 张丰; 宁克祥; 陈传威
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CO2燃锅炉超低排放研究的实验系统,属于锅炉燃烧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燃烧单元、除尘脱硝单元、脱硫单元以及烟气循环单元,其中,所述燃烧单元采用煤粉作为燃烧原料,且燃烧所需的空气由一次管、二次风管、燃尽风管通入炉体内,同时,通过烟气循环单元将燃烧单元燃烧产生的部分烟气送至炉体内,从而改善煤粉的燃烧环境,实现煤粉的自稳燃烧以及保证煤粉能够充分燃尽;所述燃烧单元产生的烟气经过除尘脱硝单元进行除尘脱硝,之后进入脱硫单元进行脱硫,有效的降低烟气中的污染物含量。
119 一种油气固多燃料固体热载体炉 CN202010052105.7 2020-01-17 CN113137608A 2021-07-20 张彦军; 宋小飞; 赵恒; 丁建亮; 许杰; 杜闰萍
提供一种油气固多燃料固体热载体炉,可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热解后的热解油、热解气、热解等多种燃料,依靠补充外在的固体热载体作为循环灰,实现油、气、碳多种燃料的混烧、保证燃烧稳定、使炉内的温度场分布均匀。根据本发明实施的固体热载体炉,可以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热解后的热解油、热解气、热解碳,同时实现大比例掺烧气、油态燃料。较常规的循环流化床,分层布置的不同类型燃烧器,实现了大量的热解气和热解油从稀相区送入炉内燃烧,热解碳在炉底燃烧的分区燃烧模式,使炉膛内温度更加均匀,整体配过量空气系数更小。
120 基于锅炉二次的贴壁风燃烧系统及方法 CN202110593854.5 2021-05-28 CN113108275A 2021-07-13 张波; 魏铜生; 陆续; 张向宇; 向小凤; 徐宏杰
发明涉及锅炉燃烧系统领域,具体为基于锅炉二次的贴壁风燃烧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系统包括对称设置在锅炉炉膛的前墙和后墙上的燃烧器喷口;对称设置在锅炉炉膛的前墙和后墙上且靠近侧墙设置的贴壁风喷口;设置在锅炉炉膛的侧墙上的侧墙引射风喷口;所述的侧墙引射风喷口设置在侧墙中部,其喷射方向与贴壁风喷口的喷射方向相垂直;所述的燃烧器喷口分别连接锅炉一次风机的热一次风出口和锅炉二次风机的热二次风出口;所述的贴壁风喷口和侧墙引射风喷口分别连接锅炉二次风机的热二次风出口。本发明设计合理,避免了分级燃烧锅炉燃烧器区域冷壁附近烟气产生还原性气氛现象的发生,有效保护锅炉侧墙水冷壁。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