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燃料喷口及具有其的燃烧装置 CN202110491165.3 2021-05-06 CN115307128A 2022-11-08 李百航; 朱建国; 吕清刚; 刘敬樟
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喷口,包括:燃料通道,包括侧壁和盲端;多个燃料出口,所述燃料出口设置在所述燃料通道的侧壁;和通道,包括风出口,所述风出口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燃料出口在竖向方向上的高度。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燃料喷口的燃烧装置。
62 工业锅炉燃烧系统及方法 CN202010211369.2 2020-03-24 CN111442260B 2022-11-08 李燕; 黄军; 向柏祥; 张健; 李英; 王宝良
申请公开了一种超低氮化物排放的工业锅炉燃烧系统及方法。该工业锅炉煤燃烧系统包括:煤燃烧工业锅炉以及用于通过将煤粉预处理生成还原性气体的煤粉预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煤燃烧工业锅炉中包括主进煤口、燃尽入口以及设置于所述主进煤口与所述燃尽风入口之间的预处理产物入口,其中:所述预处理产物入口与所述煤粉预处理装置连接,使得煤粉预处理装置中所生成的还原性气体能够通过预处理产物入口通入所述工业锅炉炉膛,将主进煤口中通入工业锅炉燃烧所生成的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从而降低工业锅炉出口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63 一种五通道可调式粉体燃料燃烧器及电站锅炉系统 CN202210612945.3 2022-05-31 CN115200009A 2022-10-18 汪一; 朱萌; 熊哲; 邓伟; 王聪; 向军; 胡松; 苏胜; 徐俊; 江龙
发明公开了一种五通道可调式粉体燃料燃烧器及电站锅炉系统,属于电站锅炉设备领域,包括油枪以及由内而外依次套设的中心管、一次风管、二次风管和辅助风管,中心风管、一次风管、二次风管和辅助风管在同一端均设有进风口,另一端均设有出风口,油枪自中心风管设有进风口的一端伸入,并延伸靠近中心风管的另一端,二次风管和辅助风管内部均设有旋流调节器。优点:结构设计合理,辅助风机开启时,辅助风可通过辅助风管进入炉膛;辅助风机关闭时,辅助风管可以处于全闭状态,且可通过对其余风管风量、旋流强度的调节使其不对固体燃料燃烧造成影响;燃烧器整体结构设计能够使燃料与风混合均匀,形成良好的流场,促进燃料的稳定燃烧。
64 混燃低氮燃烧器、氨煤混燃低氮燃烧炉及其使用方法 CN202210798023.6 2022-07-08 CN115164199A 2022-10-11 王赫阳; 韩静洋
发明公开了一种混燃低氮燃烧器,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同轴套接且均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内筒的封闭端面凸出于外筒封闭端面;内筒和外筒的开口端均与喇叭口状圆环可拆卸连接,圆环的喇叭口度为120°~150°;内筒的封闭端面开有进口、煤粉进料口和一次氨气进气口;内筒内设有对应与煤粉进料口和氨气进气口连接且互不连通的煤粉进料管道和一次氨气进气管道。本发明可用于一维炉实验台,采用燃料分级技术和空气分级技术结合,通过燃烧器多通氨气输入口的设计,可以选择一次氨气投入与不同二次氨气投入口组合组成不同工况研究降低NOx的方式,并与一维炉的燃尽风通风方式结合,实现多种实验条件。
65 一种低高品质尾矿微粉智能研磨设备 CN202210792512.0 2022-07-05 CN115155719A 2022-10-11 马永胜; 高小建; 尤启铭; 殷继伟; 张益豪; 张浩; 马庆珠; 李虎成; 李金君
发明涉及尾矿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低高品质尾矿微粉智能研磨设备,包括外壳、去碳装置、进料口和收集箱;研磨装置设置在外壳的内部;通气管设置在研磨装置下方的外壳内部;空压机设置在通气管长度方向一端的一侧;延长管的两端分别与空压机和通气管连接;倾斜板倾斜的固定设置在通气管的内壁上,倾斜板将通气管分隔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倾斜板靠近空压机一端高于倾斜板远离空压机的一端;第一通孔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均匀的设置在倾斜板上;燃烧孔设置有多个,燃烧孔沿倾斜板的长度方向对称的设置在通气管的侧壁上;燃烧管设置在燃烧孔上。实现了简化工序,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的技术要求。
66 一种微燃机热电联产系统的烟气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02210725391.8 2022-06-24 CN115031255A 2022-09-09 徐光华; 张茹; 屈傲蕾
发明公开一种微燃机热电联产系统的烟气回收再利用装置,其包括连接于微燃机热电联产系统与燃锅炉之间的高温烟道、压保护系统、温度保护系统,高温烟道上设有第一补偿器、控制、泄爆装置、第二补偿器、烟气止回阀。高温烟道进口收集来自微燃机热电联产系统所排放的高温烟气,出口接入到燃煤锅炉的二次管道,通过本装置可回收利用微燃机热电联产放散的高温烟气。本发明的装置既减少工厂烟气排放点,又可回收高温烟气,实现节能减排。
67 一种粉气流流速调整装置 CN202210626687.4 2022-06-04 CN115026023A 2022-09-09 张伟; 徐力海
发明公开了一种粉气流流速调整装置,属于粉管流量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流速通道、流速调节机构、调节除渣机构和管道除渣机构,所述移动通道与进粉通道相连通,所述进粉通道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升降机构,两个所述升降机构与风粉通道连接,进粉通道的旁侧设有与其相连通的风粉通道,所述流速调节机构设置在风粉通道上,调节除渣机构设置在风粉通道上且调节除渣机构与风粉通道转动的连接,管道除渣机构设有两个,两个管道除渣机构对称设置在进粉通道上。本发明在对流速调节板上残留的风粉进行刮除后,有利于后续对风粉流速的调节,不会由于风粉的残留导致流速调节板的重量增加,影响流速调节板的对风粉流速的调节,也会造成流速调节板的损坏。
68 锅炉气燃烧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2210513724.0 2022-05-11 CN114935142A 2022-08-23 曹美杰; 白凤雷; 王延明; 么颖林; 薛利刚; 焦英豪; 马青松; 仲勇; 刘尚昆; 张达; 赵衍
申请涉及锅炉控制技术领域,揭示了一种锅炉气燃烧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锅炉;多个高炉煤气燃烧器,所述多个高炉煤气燃烧器均匀设置在所述锅炉的周侧,且伸入所述锅炉的炉膛内部;多个焦炉煤气燃烧器,所述多个焦炉煤气燃烧器均匀设置在所述锅炉的周侧,且伸入所述锅炉的炉膛内部,其中,所述焦炉煤气燃烧器位于所述高炉煤气燃烧器的相对下方;助燃道,所述助燃风道用于为所述高炉煤气燃烧器和所述焦炉煤气燃烧器提供空气。本申请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锅炉煤气燃烧系统点火的安全性和煤气燃烧的充分程度,同时可以提高运行人员和主体设备的安全性。
69 一种动循环低NOx掺烧兰炭的系统和方法 CN202010718054.7 2020-07-23 CN111928289B 2022-08-16 王长安; 王超伟; 金丽艳; 王鹏乾; 杜勇博; 车得福
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循环低NOx掺烧兰炭的系统和方法。本发明利用超临界CO2循环产生的尾部烟气,将冷凝加热为水蒸气和高温水蒸气,然后将水蒸气与制得的纯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通过优化配降低锅炉NOx排放。高温水蒸气与兰炭进行接触式预热,以此强化兰炭的燃烧。将循环后的高温CO2加热产生的热空气送入化学链空分制氧系统制备纯氧。在锅炉内进行O2/H2O燃烧,燃烧后烟气富含水蒸气和CO2,将水蒸气冷凝收集后进行CO2富集,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耦合化学链空分制氧系统、新型动力循环系统和预热燃烧系统,既实现了兰炭在电站锅炉中的利用,也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70 一种用于工业锅炉气和煤粉燃料燃烧器 CN202210461565.4 2022-04-28 CN114877334A 2022-08-09 谭厚章; 周上坤; 崔保崇; 杨文俊; 王学斌
发明属于热能与动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锅炉气和煤粉燃料燃烧器,包括中心筒;中心风筒外依次套设一次风套筒、二次风套筒以及周界风道;一次风套筒的侧壁上设置若干与一次风套筒内部连通的氨气通管;二次风套筒的进风端设置二次风蜗壳;周界风道的进风端设置周界风蜗壳;中心风筒的出风端设置氨气喷嘴,氨气喷嘴上设置稳燃钝体,氨气喷嘴上开设若干氨气喷口。通过多次配风,实现氨气和煤粉的低氮、高效燃烧,可以在氨逃逸为0,不增加氮化物排放的基础上降低10%~40%的飞灰含,最终在实现达标排放的同时降低飞灰含碳量,可以实现大比例地掺烧氨气,提高锅炉效率,并通过旋流钝体的设计,实现了氨气/煤粉双燃料燃烧器的稳定着火。
71 一种固体燃料分级燃烧装置及其分级燃烧方法 CN201611107749.1 2016-12-06 CN106753478B 2022-07-29 殷秀峰; 王健
一种固体燃料分级燃烧装置及其分级燃烧方法,涉及一种燃烧装置及其燃烧方法,装置包括燃料仓及固态燃烧部分(1)、气态燃烧部分(2)、分级供部分(3)和多组炉排部分(4),燃料仓及固态燃烧部分(1)包括进料口(1.1)、新添燃料层(1.2)、干燥热解层(1.3)和固态燃烧层(1.4);气态燃烧部分(2)位于所述燃料仓及固态燃烧部分(1)一侧,包括吸气收缩段(2.1)、混合裂解段(2.2)和扩压段(2.3);分级供风部分(3)包括底部的一级供风(3.1)以及与气态燃烧部分(2)相连的二级供风(3.2)和三级供风(3.3),供风均预热处理;本发明分级燃烧方法可以实现固体燃料中固态组分和气态组分完全燃烧,真正实现固体燃料的清洁燃烧。
72 燃料电池系统和尾气燃烧器组件和方法 CN202080085313.5 2020-10-15 CN114788056A 2022-07-22 艾萨克·科特鲁; 迈克尔·麦伦达; 奥利佛·波斯尔思维特; 西蒙·多兹奥; 保罗·巴纳尔; 马丁·施密特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燃烧器组件(10),其具有:中空的纵向细长的主体(12),该主体沿中心轴线(12')延伸并具有第一端部(20)和第二端部(30);燃烧器壁(40),其位于所述第一端部(20)和所述第二端部(30)之间,并限定从所述第一端部(20)到所述燃烧器壁(40)的第一空间(52)和从所述燃烧器壁(40)到所述第二端部(30)的第二空间(62);通向所述第一空间(52)的化剂入口(70),氧化剂入口(70)用于提供穿过该氧化剂入口的氧化剂流;以及至少一个中空的细长燃烧器(100),其抵接所述燃烧器壁(40)或从所述第一空间(52)穿过所述燃烧器壁(40)中的开口延伸到所述第二空间(62)。细长燃烧器(100)包括:燃烧器板(156)或混合器(150),其具有通向所述第一空间(52)的第一侧开口和通向所述第二空间(62)的第二侧开口;通向所述第一空间(52)的第一燃料入口(125),用于将第一燃料从第一燃料通道馈送到所述第一空间(52),以及通向所述第二空间(62)的第二燃料入口(135),用于将第二燃料从第二燃料通道馈送到所述第二空间(62)。该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810、812),用于将第一燃料通道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二燃料通道以将第一燃料和第二燃料的混合物输送到第二燃料入口(135)。
73 一种再生铅熔炼炉的自动喷装置 CN202210561436.2 2022-05-23 CN114777478A 2022-07-22 杨春明
一种再生铅熔炼炉的自动喷装置,属于再生铅熔炼炉领域。喷煤装置的喷枪基座连接在机架上端;在喷枪基座上连接有喷枪固定架和喷枪导向轮,喷枪的前部搭接在喷枪固定架,并能在喷枪固定架上滚动运动;喷枪导向轮固定连接在喷枪的后部,在喷枪导向轮能在喷枪基座上滚动运动;在喷枪基座的底部连接有卷扬机和滑轮;滑轮有多个,分别位于喷枪基座的两端和卷扬机的两端;丝绳盘绕在多个滑轮和卷扬机的输出轮上,喷枪导向轮固定连接在钢丝绳上,卷扬机驱动钢丝绳正向或反向转动,带动喷枪在喷枪基座上运动。优点:喷煤装置安装方便快捷,成本低廉,使用安全可靠;不卡枪,插枪度适中,定位牢固准确;操作方便灵活,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74 一种电站锅炉的废弃乳化液系统及其汽分离方法 CN201910743169.9 2019-08-13 CN112387012B 2022-06-28 杨卫良; 李嘉; 杨亦良; 刘海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站锅炉的废弃乳化液系统及其汽分离方法,包括废乳化液储罐、废乳化液污水池、汽水分离器;所述废乳化液储罐顶部连有排汽管道,废乳化液污水池顶部连有排气孔管道,排汽管道与排气孔管道相连通后,接入汽水分离器,汽水分离器顶部的排汽孔通过排汽管道通向机组送机,汽水分离器底部的排水口通过排水管道与废乳化液污水池连通。本发明对废弃乳化液燃烧系统运行中产生的闪蒸蒸汽进行汽水分离,液体部分通过回收进行环保处理,气体部分排向锅炉送风系统进入炉膛高温燃烧分解,具有很大的环境效益。
75 一种深度调峰负荷下锅炉稳燃及宽负荷脱硝的系统 CN202210423069.X 2022-04-21 CN114659098A 2022-06-24 屠竞毅; 张喜来; 杨忠灿; 刘家利; 郭洋洲; 方顺利; 周广钦; 贾子秀; 姚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度调峰负荷下锅炉稳燃及宽负荷脱硝的系统,包括炉膛平烟道、脱硝入口水平烟道、脱硝入口垂直烟道、空气预热器、热二次主管道、二次风箱、换热器、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等。取烟口开在水平烟道上,第一烟道的入口和取烟口相连,第一烟道的出口和换热器烟气侧入口相连,第一风管入口和热二次风主管道相连,第一风管出口和换热器空气侧入口相连,第二风管的入口和换热器空气侧出口相连,第二风管的出口和热二次风主管道相连,第二烟道入口和换热器烟气侧出口相连,第二烟道出口和脱硝入口水平烟道相连,热二次风主管道与二次风箱相连。本发明可以有效提升锅炉深度调峰负荷下的稳燃能,同时满足宽负荷脱硝的要求。
76 一种尾气焚烧炉 CN202010634844.7 2020-07-03 CN111750368B 2022-06-17 刘忠; 王鹏; 耿鹏; 李军
发明涉及一种新式尾气焚烧炉,包括焚烧组件,焚烧组件包括:尾气管;第一滑环,可滑动的设置于尾气管上;第二滑环,可滑动的设置于尾气管上;若干个燃烧板,圆周阵列于尾气管的末端,燃烧板内侧与第一滑环铰接;连杆,连杆两端分别与燃烧板和第二滑环铰接;燃气管,与燃烧板连通。其能够有效增大炉体内新鲜空气的供给量,且所形成的焚烧火焰大小、位置、方向、扩散度可调,能够根据对不同的尾气进行针对性调节,提高尾气焚烧炉的焚烧效率。
77 锅炉的混合燃烧排放装置 CN202210307722.6 2022-03-25 CN114623436A 2022-06-14 袁永功; 秦泽元; 张刚; 孙钊伟; 刘杰; 刘光辉
发明公开了锅炉的混合燃烧排放装置,包括:炉膛,所述炉膛内部靠近轴心处固定安装有燃料进管,所述炉膛内部设有喉口,所述炉膛内部位于喉口一端处固定安装有内循环组件,所述内循环组件包括烟气进口、第二出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位于喉口的一端,所述第二出口与燃烧室相对,所述烟气进口位于所述第二出口和第一出口的外侧且与燃烧室相对;机;燃烧器头部;燃烧室;本发明通过设置内循环组件,燃烧室中的烟气沿烟气进口和第一出口进入内循环组件的内部并与助燃空气混合后,再经第二出口流出,实现了助燃空气和内循环烟气在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之间混合,如此可降低燃烧温度和含量,可大大降低NOx的排放。
78 针对电厂炉膛的预升温设备 CN202210194676.3 2022-03-01 CN114576618A 2022-06-03 宫照海; 王凤雷; 王刚; 时春
一种针对电厂炉膛的预升温设备,包括:升温瓶、接触棒、曲张牵引部、镍铬电炉丝、折行部;所述升温瓶的里面设置着升温室;所述升温瓶的里面装配若干镍铬电炉丝;所述升温瓶的顶部一边设置着排通路,升温瓶的底部一边设置着其上设置着抽风机的送风通路;所述接触棒4装配在升温瓶里的底部;所述接触棒上等距排列着若干透设其顶部和底部的接触通路;结合其它结构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对锅炉炉膛的预升温模式的升温效能不佳、让电损耗不低的缺陷
79 改进空气流道提高热能利用率的改气站 CN202210174981.6 2022-02-24 CN114543067A 2022-05-27 李勇祥; 张文跃; 段辉
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空气流道提高热能利用率的改气站,包括结构主体以天燃气燃烧装置、锅炉燃料供应装置、锅炉给装置和压缩空气供应装置,燃气燃烧装置包括固定于钢结构主体的设置有全膜式水冷壁结构的天燃气锅炉,锅炉燃料供应装置连接天燃气锅炉的燃气供应接口,天燃气锅炉的蒸汽排出接口连接原燃煤锅炉发电站的锅炉主蒸汽装置;天燃气锅炉与原燃煤锅炉发电站的竖井相邻设置,竖井内沿垂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向热交换水箱,本发明易于实施,保留原燃煤锅炉发电站的多项基建及辅助装置,改造成本低,建设速度快,同时提高热能利用率,同时提高热能利用率,更加节能环保,运行过程无污染烟气排放,对自然环境零污染。
80 一种火电机组低负荷NOX燃烧优化方法及系统 CN202010496428.5 2020-06-03 CN111561707B 2022-05-27 童家麟; 郑建平; 樊印龙; 吕洪坤
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机组低负荷NOX燃烧优化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采用的系统包括:计量系统、燃料量控制系统、量控制系统、再循环烟气量控制系统、燃尽风量控制系统、燃料量调节系统、风量调节系统、再循环烟气量调节系统和燃尽风量调节系统。本发明通过调整各燃烧器燃料量、风量、再循环烟气量、燃尽风量分布,可以在尽量降低对火电机组低负荷脱硝装置入口烟气温度和燃料燃尽率影响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炉膛出口NOX含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