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
一种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的燃煤发电系统 |
CN202510049051.1 |
2025-01-13 |
CN119778064A |
2025-04-08 |
李德波; 金凤雏; 陈兆立; 陈刚; 周杰联; 李锋; 高庆水; 宋景慧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的燃煤发电系统,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再热锅炉系统、燃煤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燃煤发电系统包括发电组件和透平组件,再热锅炉系统,用于接收发电组件的第一工质,将第一工质进行加热处理,得到第二工质,发电组件分别与透平组件、储能系统和再热锅炉系统连接,透平组件,用于接收第二工质,并将第二工质进行能量转换处理,得到第三工质,发电组件,用于接收第三工质,并将第三工质进行循环发电操作,得到废热工质和第一工质,储能系统,用于接收废热工质,并进行工质储能。解决了现有系统在发电时,锅炉中的烟气均是直接排出,缺乏对废热的利用,降低了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的技术问题。 |
142 |
一种产蛋鹌鹑低蛋白饲料及其生产工艺 |
CN202510188556.6 |
2025-02-20 |
CN119769650A |
2025-04-08 |
尹源; 冯文斌; 李管德 |
本发明涉及饲料生产工艺领域的一种产蛋鹌鹑低蛋白饲料及其生产工艺,饲料包括如下组分:玉米,豆粕,玉米蛋白粉,辅酶Q渣,玉米糖渣,磷酸氢钙,碳酸钙,氯化钠,碳酸氢钠,木薯粉,65%赖氨酸,99%蛋氨酸份,99%色氨酸,98%苏氨酸份,99%异亮氨酸,99%缬氨酸,三级豆油,4000IUα淀粉酶,双甘油脂肪酸酯,黄腐酸,柠檬酸稀土;一方面实现降低饲料配方蛋白,有效的节省了蛋白资源和成本,另一方面在饲料的生产过程中实现对蒸汽热量的回收再利用,进一步降低生产工艺中的能耗,进一步节省成本,有效提升经济效益。 |
143 |
一种耦合汽动给水泵组和水力透平增压泵组的直流炉给水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202510060403.3 |
2025-01-15 |
CN119468191B |
2025-04-08 |
朱宝; 董益华; 张浙波; 项谨; 项群扬; 赵卫正; 罗永强; 倪颖锋; 陈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汽动给水泵组和水力透平增压泵组的直流炉给水系统及控制方法,与常规直流炉给水系统比较,本发明直流炉给水系统耦合了一路包含给水旁路集箱、水力透平增压泵组、贮水箱等设备的全流量给水旁路系统,其在直流炉深度调峰时投入使用。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详细的控制策略,包含全流量给水旁路系统在投运、干湿态转换等不同阶段的控制方法。本发明不仅提升了直流炉在深度调峰时的经济性和调节性能,还能通过提升直流炉干湿态转换负荷点,来增加SCR脱硝系统入口烟气温度和脱硝效率,改善了直流炉深度调峰时环保性能。 |
144 |
一种烧结余热锅炉定向调配蒸汽的控制装置 |
CN202210953921.4 |
2022-08-09 |
CN115289863B |
2025-04-08 |
陈禹; 肖春江; 于原浩; 刘力永; 吴香春 |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烧结余热锅炉定向调配蒸汽的控制装置,包括两个由烧结机、冷却机和烧结余热锅炉组成的蒸汽发生系统,以及汽水分离器、汽轮机和冷却塔组成的蒸汽发电系统,蒸汽发生系统产生的蒸汽在蒸汽主管道内流向蒸汽发电系统,蒸汽发生系统的蒸汽主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蒸汽连通管,相邻两个蒸汽发生系统的第一蒸汽连通管的输出端分别连通第二蒸汽连通管,本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蒸汽连通管和第二蒸汽连通管连接相邻两个蒸汽发生系统的蒸汽主管道,配合单向阀实现高蒸汽量的蒸汽发生系统中的蒸汽向产生低蒸汽量的蒸汽发生系统的蒸汽主管道中流入,均衡分配两个蒸汽发生系统的蒸汽。 |
145 |
一种耦合燃煤电厂的高效垃圾发电系统 |
CN202011319362.9 |
2020-11-23 |
CN112325263B |
2025-04-08 |
许钞俊; 苏虎; 鲁佳易; 董康; 李灵均; 黄敏; 汪小继; 王诗行; 翟少栋; 邓启刚; 刘川川; 张文杰 |
本发明公开了的耦合燃煤电厂的高效垃圾发电系统包括:燃煤锅炉;垃圾焚烧锅炉,垃圾焚烧锅炉产生的主蒸汽汇入燃煤锅炉并与燃煤锅炉产生的主蒸汽混合后输出,垃圾焚烧锅炉产生的烟气与燃煤锅炉产生的烟气混合后作为总烟气输出,垃圾焚烧锅炉的排烟温度设定为140℃到160℃;发电单元,发电单元利用燃煤锅炉输出的蒸汽做功发电;烟气前处理单元,烟气前处理单元对垃圾焚烧锅炉产生的烟气进行前处理;烟气净化单元,烟气净化单元对总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并排出;空气预热单元,空气预热单元加热冷空气并向垃圾焚烧锅炉提供热空气,所述空气预热单元为单段抽汽的两段式加热结构。本发明能够提高垃圾炉效率并增加发电量,有利于提高系统整体环保指标和经济性。 |
146 |
一种使用高压蒸汽回路加热的回转炉 |
CN202510172600.4 |
2025-02-17 |
CN119755964A |
2025-04-04 |
金磊; 成翀帆; 高远; 周芳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高压蒸汽回路加热的回转炉,包括炉体和承载架,炉体安装在承载架上,炉体上设有第一炉门和第二炉门,使用高压蒸汽回路加热的回转炉还包括加热机构、蒸汽产生机构和热量控制机构,加热机构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蒸汽产生机构用于为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提供热量并收集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内残余的热量;热量控制机构用于分配蒸汽产生机构内的蒸汽。本发明的一种使用高压蒸汽回路加热的回转炉,能够解决传统回转炉物料加热不均匀、反应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提高了物料的反应质量,此外,利用加热物料后的余热,可以再次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能量,既降低了能耗,也有效减少了热量排放,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
147 |
一种燃油锅炉汽水系统布置型式 |
CN202510136426.8 |
2025-02-07 |
CN119755620A |
2025-04-04 |
曾文标; 张鑫蒲; 毛玉鹏; 齐冬梅; 李想; 岳铮; 韩昊; 齐龙; 郭馨 |
一种燃油锅炉汽水系统布置型式,涉及燃油锅炉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燃油锅炉与烟气接触的第一个受热面为二级过热器,存在部分高温受热面管壁温度超过℃,使得熔点低于此温度的钒酸盐腐蚀速率大幅增加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烟气通道,烟气通道内具有可流动工质的吊挂管,烟气通道内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一级过热器、二级过热器、三级过热器、二级再热器、一级再热器以及省煤器,冷却较好的一级过热器作为屏式过热器布置在炉膛出口,二级过热器相比三级过热器蒸汽温度低,布置于烟温较高的一级过热器上部,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布置可有效降低受热面管子壁温,避免过热器管子采用不锈钢材料,提高了燃油锅炉受热面的抗高温腐蚀能力。 |
148 |
一种收集锅炉疏水的无头全热力除氧器 |
CN202510265862.5 |
2025-03-07 |
CN119755617A |
2025-04-04 |
盛易俊; 尚亚兴; 沈斌斌; 王跃海; 朱锋; 张一飞; 邵盈盈 |
本发明涉及锅炉疏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收集锅炉疏水的无头全热力除氧器,包括:除氧器、连接壳和底座,连接壳位于除氧器的外侧,底座位于除氧器和连接壳的底部,除氧器远离除氧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疏水进管,疏水进管延伸至除氧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疏水分散头,疏水进管的内部且靠近疏水分散头的一端设有导向组件,疏水分散头的外侧设有疏水分水盘,疏水分水盘远离疏水分散头的一端设有软化水管路,连接壳靠近除氧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组件,连接壳通过连接组件与除氧器连接,底座的内部设有缓冲组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回收利用了锅炉疏水,促进除氧剂与蒸汽混合,还降低了除氧用蒸汽用量,提高了锅炉热效率,实现了高效节能。 |
149 |
余热锅炉尾部供热再循环系统 |
CN202510168496.1 |
2025-02-17 |
CN119755616A |
2025-04-04 |
刘煜烽; 周立刚; 李文杰; 王翔; 林兆乐; 蔡伟; 刘姣姣; 范晓卫; 叶洲海; 龚思达; 夏忠涛; 崔静; 刘彬武; 邓倩; 赖泽林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余热锅炉尾部供热再循环系统,属于电站锅炉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通过除氧头与汽包连接的尾部受热面,连接在尾部受热面入口端的给水管路,连接在尾部受热面出口端的供热水管路,供热水管路上按供热水流向依次设置再循环泵、供热水控制阀、水‑水换热器,水‑水换热器回水通过回水出口与给水管路连接,还包括设置有再循环控制阀的再循环回路,再循环回路的入口与再循环泵出口连接,再循环回路通过再循环回水出口与给水管路连接,再循环回水与水‑水换热器回水在给水管路与给水混合后进入尾部受热面。本发明具有系统简单、设备配置和运维成本低的优点。 |
150 |
一种有机热载体锅炉的清洗预警系统 |
CN202510081833.3 |
2025-01-20 |
CN119755613A |
2025-04-04 |
彭小兰; 潘伟; 郭林; 王晓生; 杨根; 彭霞 |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有机热载体锅炉的清洗预警系统,在有机热载体锅炉完成一次清洁后,将光纤传感器网络固定在锅炉内部的特定位置;同时调整光纤传感器的灵敏度;接收和分析来自光纤传感器网络的信号,由此判断锅炉内部是否存在清洁死角区域;若识别出锅炉内部存在清洁死角区域,则自动调整各清洁死角区域的清洗参数;能够大幅提升清洁效果和效率,确保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这一智能化解决方案不仅满足了工业生产对高效清洁的需求,还为锅炉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保价值。 |
151 |
一种带有检测效果的锅炉内清洁装置 |
CN202510132469.9 |
2025-02-06 |
CN119755611A |
2025-04-04 |
陈广峰; 陈龙; 陈蒙 |
本发明涉及清洁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带有检测效果的锅炉内清洁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滑轨,所述底座内壁的底部安装有水箱,所述底座内壁的底部设置有锅炉本体,本发明在对锅炉进行清理的过程中,弹性伸缩杆转动带动刷板转动,从而可以对锅炉内壁附着的污垢进行清理,在清理时还能够通过检测器检测锅炉内壁的清理情况,同时支撑板一转动带动刮板转动,从而使得刷板在与锅炉内壁污垢接触的过程中,刮板会先对污垢进行刮除,使得能够降低污垢的附着程度,使得后续的刷板能够更加容易地对污垢清理,使得能够进一步提高装置的清理效果,避免污垢刮除不掉需要人工再次手动清洁。 |
152 |
一种黄磷尾气锅炉防低温腐蚀方法 |
CN202510094827.1 |
2025-01-21 |
CN119755610A |
2025-04-04 |
宋江福; 佘帮荣; 陈少霞; 贾鹏程; 陈飞鸿; 李盛涛; 王波; 邹明潮; 舒周; 彭学祝; 蔡德强 |
本发明提供一种黄磷尾气锅炉防低温腐蚀的方法。一是通过在锅炉尾部烟道低温段省煤器和空预器换热管外壁全覆盖堆焊Alloy625镍基合金或碳化硅,防止低温段省煤器和空预器换热管腐蚀穿孔;二是通过在锅炉尾部烟道低温段喷入碱性粉末物料,碱性粉末物料覆盖在换热管外壁,直接与烟气接触,吸收烟气中酸性物质及水分,避免换热管腐蚀。通过设置吹灰系统,定时对尾部烟道进行吹灰清理,可避免尾部烟道堵塞。本发明实施后可以停用黄磷尾气脱硫装置,锅炉对黄磷尾气质量要求降低,可大大降低黄磷尾气净化系统运行成本。 |
153 |
一种核电站的汽水分离再热系统及排气方法 |
CN202411930448.3 |
2024-12-23 |
CN119755609A |
2025-04-04 |
王晓峰; 魏恒; 刘强; 王远国; 刘明臣 |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的汽水分离再热系统及排气方法,汽水分离再热系统连接疏水系统、凝汽装置和高压加热器,包括:抽汽再热器、第一排气管线、第二排气管线,抽汽再热器与高压加热器通过第一排气管线连接,与凝汽装置通过第二排气管线连接,抽汽再热器还连接疏水系统,控制疏水输送至疏水系统,在第一运行工况下,蒸气通过第一排气管线输送到高压加热器汽侧;在第二运行工况下,部分蒸气通过第一排气管线输送到高压加热器汽侧,剩余蒸气通过第二排气管线输送到凝汽装置。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新增第二排气管线,根据实际情况将其与第一排气管线组合投运,可灵活应对不同的运行条件和紧急情况,提高整个汽水分离再热系统的可靠性,优化排气效率。 |
154 |
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变负荷锅炉主控前馈系统及方法 |
CN202411465674.9 |
2024-10-21 |
CN119755607A |
2025-04-04 |
武子璐; 李树明; 刘青松; 武利俊; 赵峰; 毕学坤; 王嘉琦; 徐海民; 李健; 董彬; 兰天 |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变负荷锅炉主控前馈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实现变负荷前馈量更接近实际工艺生产中运行操作人员的调整方式,更切合实际。通过逻辑控制实现仿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思路,减少操作人员工作量的同时更符合实际需要,可实现变负荷不同区间段前馈量的差异性输出,较常规微分前馈更利于煤量的及时动作,及时回调;采用的变负荷炉主控前馈可依据不同变负荷幅度以及不同负荷段进行前馈量的自适应调整,更有利于锅炉蓄热的利用以及煤量动作量符合实际需求,从而解决了现有锅炉主控微分前馈技术中存在的频繁动作,煤量超调以及煤量回调不及时的问题。 |
155 |
一种基于地热能的储能系统 |
CN202510046005.6 |
2025-01-13 |
CN119755602A |
2025-04-04 |
李贵; 李精英; 周红卫; 刘晓钊; 任广春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热能的储能系统,包括太阳能采集系统、地热换热系统,热能转换系统;利用压缩空气本身的压力,推动气体流动,与地热能换热,节省了地热能利用的投资;充分利用中深层干热岩的热能,且单纯空气换热,避免了利用水换热带来的腐蚀问题,延长了系统的寿命;本发明通过地热换热系统将地热能转化为热能,蒸发器中的水被热能蒸发为蒸汽后,蒸汽驱动汽轮机转动,使得汽轮机发电后产生电能,进而实现将地热能转换为电能;二次换热后的低温高压气体可以储存,待需要使用时,将空气势能转换为电能释放,从而实现对地热能的二次有效利用,更加的节能环保。 |
156 |
一种热电联产系统及调度方法 |
CN202411768919.5 |
2024-12-04 |
CN119755601A |
2025-04-04 |
冯亦武; 高新勇; 郑立军; 吴畅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电联产系统,包括锅炉、发电机组、熔盐储热子系统和蒸汽储热子系统;所述发电机组包括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所述熔盐储热子系统包括冷盐罐、热盐罐、储热换热器和供热换热器,所述储热换热器具有第一低温介质流道和第一高温介质流道,所述供热换热器具有第二低温介质流道和第二高温介质流道;所述第一高温介质流道与所述中压缸的抽汽端相连;所述第二低温介质流道一端与供水端相连,另一端与热用户相连;所述蒸汽储热子系统包括蒸汽储热罐,所述蒸汽储热罐的输入端与所述中压缸的抽汽端相连,输出端与所述低压缸的进汽端相连,具有能够满足不同的调度需求,增加调度的灵活性的优点。 |
157 |
一种多级废锅的热回收利用装置和倒切方法 |
CN202510034528.9 |
2025-01-09 |
CN119755593A |
2025-04-04 |
陈延栋; 韩考; 徐宪光; 王庆超; 张学洋 |
本发明涉及合成氨变换余热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级废锅的热回收利用装置和倒切方法,热回收利用装置的变换炉与1.3MPa废锅连通,1.3MPa废锅与第一水分离器连通,第一水分离器分别与第一0.5MPa废锅和第二0.5MPa废锅连通,第一0.5MPa废锅、第二0.5MPa废锅均与第二水分离器连通,1.3MPa废锅与1.3MPa蒸汽管网连通,1.3MPa蒸汽管网分别与高温加热器、低甲分离塔再沸器和1.3MPa减0.5MPa蒸汽管线连通,1.3MPa减0.5MPa蒸汽管线与0.5MPa蒸汽管网连通。本发明提供的热回收利用装置,可将部分低品质蒸汽转化为高品质蒸汽,并对变换气的余热进行充分利用,同时,通过临时升温升压管线和导淋阀的控制,实现了1.3MPa废锅的在线倒切投用。 |
158 |
一种利用高温熔渣离心粒化的热风回收系统及使用方法 |
CN202510009593.6 |
2025-01-03 |
CN119753251A |
2025-04-04 |
王树众; 史芳硕; 赵军; 王庆源; 薛睿彬; 朱佳雨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高温熔渣离心粒化的热风回收系统及使用方法,本系统包括粒化仓与移动床主体,粒化仓与移动床主体上连接有热风汇集管道的进风口;粒化仓与移动床主体内设置第一换热单元,第一换热单元连接液冷夹套,液冷夹套通过管路连接粒化仓与移动床主体的底部设置的换热管,液冷夹套连接供液泵,供液泵连接冷风换热器,冷风换热器与热风汇集管道连通,换热管和第一换热单元连接冷风换热器;冷风换热器连接风机的出风口,风机的出风口连接第二换热单元,第二换热单元设置于粒化仓与移动床主体内位于第一换热单元底部的位置。本系统实现高效回收高温粒化熔渣所蕴含的高品质余热资源,提高余热回收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
159 |
一种新型的污泥热干化装置 |
CN202510043064.8 |
2025-01-10 |
CN119750878A |
2025-04-04 |
陈倩倩; 明志红; 袁刚; 王本建; 卞磊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污泥热干化装置,涉及污泥热干化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污泥干化机、除尘器、蒸汽发生系统、蒸汽锅炉、分汽缸、软化水系统、尾气冷却器、循环冷却水系统、尾气引风机、疏水系统、废水冷却器,将含有水分的污泥送入污泥干化机中,蒸汽发生系统会向分汽缸输送饱和蒸汽,效果是本系统通过尾气热量回收,并转换为蒸汽后循环利用,极大降低了一次能源的消耗,具有明显的减排效果,同时采用本工艺路线,可以使污泥的减量化工作在污水处理厂内进行更具成本优势,以及采用本工艺路线,污泥在污水处理厂内进行减量化,出厂污泥由原来的1吨(80%含水率)降低至0.33吨(40%含水率),运输费用可减少67%。 |
160 |
一种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氨联合制备系统 |
CN202411941862.4 |
2024-12-27 |
CN119746445A |
2025-04-04 |
张谨奕; 吴智泉; 陈炼; 陈克锐; 常鸿; 朱琳; 田道贵; 刘艳; 钟佳; 许江斌; 李倩; 方志明; 焦聪; 白中状; 韩昆; 刘贤杰; 林志强 |
本公开提出一种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氨联合制备系统,包括:制氢系统,制氢系统用于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备氢气;甲醇合成系统,甲醇合成系统的工质输入端和制氢系统的氢输出端相连;氨制备系统,氨制备系统的工质输入端和制氢系统的氢输出端相连;燃气联合发电系统,燃气联合发电系统的工质输入端分别与甲醇合成系统的未反应气输出端和氨制备系统的氨输出端相连,燃气联合发电系统的电力输出端分别与制氢系统和用电系统的电力输入端相连。在本公开的一种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氨联合制备系统中,利用甲醇在制备过程中的蒸汽和未合成气以及氨制备系统制备的氨气,实现了系统的能量梯级和充分利用,从而有效提升了系统的综合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