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
一种全天运行的熔盐光热发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CN202211164362.5 |
2022-09-23 |
CN115573874B |
2025-04-25 |
郭强; 季钰冲; 杨财毛; 朱同; 张昊骅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天运行的熔盐光热发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可持续熔盐换热储热系统、多能耦合发电系统。其中可持续熔盐换热储热系统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运行时,低温熔盐管路阀门关闭,高温熔盐罐可继续向燃气轮机输送熔盐,罐内储存的高温熔盐足够系统数小时的正常发电,当低温熔盐罐内熔盐到达设定液位高度时,电加热器管路阀门打开,低温熔盐通过熔盐泵输送至电加热器加热后通至高温熔盐罐继续进行熔盐系统循环;该电加热器用电来自风能发电,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同时也增加了周期内的发电量。至此完成整个全天运行的熔盐光热发电系统的运行。 |
62 |
缓存罐及蒸汽生成系统 |
CN202111170297.2 |
2021-10-08 |
CN113834047B |
2025-04-25 |
张健; 石建华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存罐及蒸汽生成系统,缓存罐包括罐本体,罐本体具有密闭腔和与密闭腔均连通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第一端口用于使罐本体与进液管路连通,第二端口用于使罐本体通过第一连通管路与蒸发器连通,第三端口用于使罐本体与回汽管路连通,缓存罐内设有第一喷头,第一喷头与进液管路连通。进液管路朝密闭腔内输送原料水,第一喷头将该原料水喷洒至密闭腔内,回汽管路将蒸发器内回流的蒸汽输送至密闭腔内,以使蒸汽与喷洒的原料水混合,实现对原料水的加热;由于第一喷头将原料水喷洒至密闭腔内,使得原料水与蒸汽的混合更加均匀,提高蒸汽对原料水的加热效率,使通过第一连通管路进入蒸发器内的原料水的温度达标。 |
63 |
一种二次再热机组锅炉MFT后“保汽模式”下系统的控制方法 |
CN202010997457.X |
2020-09-21 |
CN111981458B |
2025-04-25 |
宋晓辉; 普建国; 王海涛; 杨博; 牛利涛; 李长海; 马晨原; 谭详帅; 李昭; 伍刚; 张新桐; 茅义军 |
一种二次再热机组锅炉MFT后“保汽模式”下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明确“保汽模式”的控制目标;(2)设定保汽模式自动触发和自动退出的判定条件;(3)对“保汽模式”下高、中、低压三级旁路及其减温水的自动控制做了明确说明;(4)详细说明了“保汽模式”下给水泵小机和引风机小机的控制逻辑;(5)进一步说明了保汽模式下辅助蒸汽联箱的压力控制以及疏水阀组的动作情况;(6)优先考虑了“保汽模式”下对轴封的供应,同时兼顾对凝结水系统及辅助蒸汽系统的控制。整个控制过程由粗放的人工控制变成精准的自动调节。对实现火电机组节能降耗、事故停机快速恢复以及机组自动化程度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 |
64 |
一种带烟气再热垃圾焚烧余热锅炉系统 |
CN202010140737.9 |
2020-03-03 |
CN111207373B |
2025-04-25 |
辛少杰; 郭琴琴; 徐雪元; 董师宏; 袁玉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烟气再热垃圾焚烧余热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布置的第1烟道至第N烟道,第N烟道为由过热器包覆围成的水平烟道,水冷蒸发屏、一级过热器二、三级过热器、二级再热器、二级过热器二、二级过热器一、一级过热器一依次布置在水平烟道内,第N烟道与尾部前烟道相连通,尾部前烟道与尾部后烟道串联,尾部前烟道及尾部后烟道由围板组成,一级再热器及省煤器分别布置在尾部前烟道及尾部后烟道。一级再热器所处区域烟温较低,将其布置在由围板组成的尾部烟道中,相比于所有对流受热面布置在水平烟道中的方案,可以节约占地面积。 |
65 |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使用方法 |
CN202411831536.8 |
2024-12-12 |
CN119267877B |
2025-04-22 |
裴渐强; 赵云峰; 李军启; 孙志恒; 曹克源; 杨小艳; 申贞强; 王子豪; 朱轩辰 |
本发明涉及蒸汽发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蒸汽发生器及使用方法,包括,燃烧机构,包括交换组件、端板、螺旋叶和配合杆,两个端板沿竖直方向呈对称布置,且两个端板之间位置沿竖直方向阵列设置有多个交换组件,交换组件包括一个外护套、两个联动套和两个交换盘,且外护套、联动套和交换盘从外向内同轴设置;设置在燃烧机构一侧的余热利用机构,包括处理箱和设置在处理箱内部的蛇形管;以及,用于燃烧机构和余热利用机构间连接的连接机构,包括输气管、输水管和十字板,该蒸汽发生器方便工作人员对内部的污垢进行清理,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本蒸汽发生器可以根据实际因素进行调整,实用性好。 |
66 |
一种应用于电厂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的间接换热系统 |
CN202210892270.2 |
2022-07-27 |
CN115111575B |
2025-04-22 |
吴玲玲; 米万生; 侯佩印; 李师宇; 张昊; 李洋; 曲文秀; 韩根深; 乔木; 谢薇; 邓忻怡; 齐金明; 蒋剑平; 杨福臣; 井立波 |
本发明属于换热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应用于电厂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的间接换热系统,包括烟气换热器进出口烟道;所述烟气换热器进出口烟道中部连通有烟气换热器本体;所述烟气换热器本体上连接有一次网循环水管道;部分所述一次网循环水管道延伸至烟气换热器本体内部;所述一次网循环水管道中部依次安装有烟气换热器水侧入口阀、间接换热器热源水进口阀、间接换热器热源水出口阀、一次循环水泵入口阀、一次循环水泵、一次循环水泵出口止回阀、一次循环水泵出口阀和烟气换热器水侧出口阀;在烟气换热器和冷源工质间增加一台间接换热器,将烟气与冷源工质隔离,间接换热器采用不锈钢材质,有效防腐,保证了冷源介质运行的安全性。 |
67 |
负荷分配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202411863314.4 |
2024-12-17 |
CN119852993A |
2025-04-18 |
姚恩; 吴哲峰; 张阔; 彭伟; 王宽心; 吴玉成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负荷分配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母管制运行系统中与母管连接的多个动力设备上报的运行模式;比较多个动力设备上报的运行模式,得到比较结果;确定与比较结果对应的负荷分配策略,其中,负荷分配策略至少用于指示为多个动力设备分配的负荷量。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采用固定负荷分配的方式,无法迅速响应母管制运行系统中设备燃烧工况的波动,燃烧效率低、母管压力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
68 |
一种带熔盐蓄热的空气源蒸汽热泵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202510114612.1 |
2025-01-24 |
CN119844757A |
2025-04-18 |
李亚南; 黄国华; 孙文倩; 李绍飞; 赵金姊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熔盐蓄热的蒸汽热泵系统及控制方法。该蒸汽热泵系统包括:蒸汽发生模块,用于将水转化成水蒸气;热泵,用于在用电低谷时段从环境中吸收热量,对所述蒸汽发生模块输出热量;熔盐储能模块,用于在用电低谷时段,加热熔盐储能;在限电或用电高峰时段,向所述蒸汽发生模块提供热量;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热泵和所述熔盐储能模块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热泵和所述熔盐储能模块向所述蒸汽发生模块提供热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熔盐蓄热的蒸汽热泵系统及控制方法,规避了限电或峰谷电带来的成本上升,保障了在限电状态下蒸汽的稳定供应,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
69 |
一种锅炉保温隔声结构 |
CN202510107748.X |
2025-01-23 |
CN119840246A |
2025-04-18 |
廖嘉亨; 韩宝军; 郭境忠; 张凯峰; 曹建; 张江 |
一种锅炉保温隔声结构,包括锅炉常规保温层,还包括硅酸纤维棉防护网、空气隔热层、吸声玻璃棉、陶瓷纤维隔热条、隔振套管、镀锌压形瓦、陶瓷纤阻尼层和彩钢压形瓦,所述硅酸纤维棉防护网贴附在锅炉常规保温层外部,本发明的锅炉采用保温隔声技术后能有效的解决锅炉热功损失的同时解决了锅炉在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问题。是结合了锅炉热功保温技术和声学降噪隔声技术结合在一起,在满足保温的同时达到隔声降噪的目的。 |
70 |
一种全营养燕麦粉的制备设备及其工艺 |
CN202510163959.5 |
2025-02-14 |
CN119837278A |
2025-04-18 |
郭爱波; 郭映奇; 郭爱妹 |
本发明涉及燕麦粉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营养燕麦粉的制备设备及其工艺,包括水浴锅主体,所述水浴锅主体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热回收机构,所述水浴锅主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蒸煮舱,通过设置有水浴锅主体、蒸煮舱与搅拌机构,燕麦粒并未直接浸泡在水中加热,从而避免了燕麦粒中营养成分的流失,保证了全营养燕麦粉的品质,具体的,加热全营养燕麦粉的燕麦粒时,先将燕麦粒放入柱状蒸煮舱内壁,关闭半圆状舱门,然后向水浴锅内壁加适量水,浸过蒸煮舱底部,密封水浴锅顶部并加热至沸点,产生水蒸气,燕麦粒达到沸点后,启动双轴电机,其输出端带动锥形齿和搅拌机构旋转,搅拌机构转杆带动搅拌,使燕麦粒均匀受热。 |
71 |
一种硝基甲苯精馏塔回收低压蒸汽装置及方法 |
CN202411233682.0 |
2024-09-04 |
CN118980084B |
2025-04-18 |
侯晓培; 李洪超; 张斌; 张吉晔; 李健姣 |
本发明涉及硝基甲苯精馏塔顶废热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硝基甲苯精馏塔回收低压蒸汽装置及方法,在硝基甲苯分离结晶工艺中,通过在原有的邻位塔顶增加蒸汽发生器,利用塔顶高沸蒸汽出料对辐射管束加热,产生蒸汽,并接入结晶装置中用于对硝基甲苯的结晶工艺,其中,通过开启窄流气道,随进气口的进气量变化,推动活动件沿窄流气道内滑移不同距离,并拉动连接柱移动,以使活动筒壁部分穿入弧形滑槽内,相应辐射管束面向进气口的一端部分暴露于炉室内,同时穿入弧形滑槽内的第二加热管停止加热,使得各辐射管束的加热效率维持稳定,因而无需频繁的适应性调节各辐射管束内的补水量大小,辐射管束排出蒸汽的稳定性也得以提高。 |
72 |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
CN202410307027.9 |
2024-03-18 |
CN118208717B |
2025-04-18 |
严晓东; 刘家君 |
本发明涉及烟气余热回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第一余热回收机构,锅炉本体出烟口通过烟气管道一连通第一余热回收机构,第一余热回收机构右侧设有供水机构,底板顶部固定安装支架一,支架一顶部固定设有第二余热回收机构,第一余热回收机构固定连通第二余热回收机构,供水机构与第一余热回收机构和第二余热回收机构均连通,第二余热回收机构输出端固定连接排放装置;本发明通过多次余热回收利用和多级余热回收方式提高了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的利用率,解决了单一烟气余热回收的余热浪费多的问题,且对不同温度的烟气余热进行了分类回收,提高了回收效率,降低了污染。 |
73 |
集成生物质直燃与气化的负碳热电联供系统及运行方法 |
CN202211099680.8 |
2022-09-09 |
CN115726885B |
2025-04-18 |
王进仕; 薛凯; 严俊杰; 赵全斌; 韩小渠; 陈伟雄; 种道彤; 刘明; 刘继平 |
本发明公开了集成生物质直燃与气化的负碳热电联供系统及运行方法,该系统包括生物质直燃、生物质气化和烟气处理部分。合理配备装机容量,通过能量梯级利用与余热深度回收实现生物质多元处置与热电联供互补集成。生物质燃料在直燃锅炉中燃烧或在气化炉中气化,给水在锅炉中吸热蒸发进入蒸汽轮机膨胀做功;气化合成气先驱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补燃后进入燃气轮机膨胀做功。燃气轮机排气分为两路,一路相继加热高压给水与低压给水;另一路加热热网水后用于预热压缩空气。烟气通过碳捕集装置进行二氧化碳脱除。本发明通过将生物质直燃、生物质气化与烟气处理合理耦合,促进农林废弃有机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全流程的负碳排放,环保性能显著。 |
74 |
用于冗余流量能量回收的液力透平发电系统 |
CN202210527368.8 |
2022-05-16 |
CN115095393B |
2025-04-18 |
高强; 王珏; 陈晓瑜; 宁可; 吴健; 陈博扬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冗余流量能量回收的液力透平发电系统,包括:锅炉给水泵,包括进口和出口,通过出口以预定的扬程和流量向发电厂锅炉提供液体工作介质;透平机,包括进口、出口、叶轮和转轴,透平机的进口与锅炉给水泵的出口流体相通地连接;发电机,发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与透平机的转轴连接;除氧器,包括多个工作介质进口、工作介质出口和至少一个排气口,多个工作介质进口的至少一个与透平机的出口流体相通连接,除氧器的工作介质出口与锅炉给水泵的进口流体相通连接。透平机接收来自锅炉给水泵的预定冗余流量的工作介质,吸收工作介质的压力能驱动透平机的转轴并带动发电机的转轴旋转而发电。透平机仅利用锅炉给水泵的预定冗余流量发电。 |
75 |
脉动燃烧过热蒸汽发生装置 |
CN202111297444.2 |
2021-11-04 |
CN113864754B |
2025-04-18 |
崔晨晓; 杨明华; 白海军; 唐玉明 |
本发明为一种脉动燃烧过热蒸汽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脉动燃烧器,脉动燃烧器上连通有烟气扰动腔体,烟气扰动腔体用于脉动燃烧器生成的高温高压烟气换热及降噪,烟气扰动腔体内设置换热器,换热器内设置蒸汽通道,高温高压烟气能在流动和振动耦合作用下与蒸汽通道内低温蒸汽换热生成过热蒸汽,烟气扰动腔体上设置烟囱,烟囱用于排放换热后的部分烟气;烟气扰动腔体上还连通烟气循环部,烟气循环部用于将换热后的部分烟气循环至脉动燃烧器。本发明利用脉动燃烧器工作过程中产生负压脉冲波,并能够根据其自身的热声效应形成燃烧循环的特性,代替传统过热蒸汽发生装置需要设风机等辅机的现状,减少了设备投资,同时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 |
76 |
基于主汽、中排和抽汽冷却的耦合调峰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CN202110298134.6 |
2021-03-19 |
CN113153468B |
2025-04-18 |
赵杰; 孟勇; 贾晨光; 杨可; 郏琳; 薛志恒; 白睿博; 裴东升 |
本发明基于主汽、中排和抽汽冷却的耦合调峰系统及其运行方法,该系统包括高压主汽门,中压缸,低压缸,凝结水泵,中压缸排汽控制、隔离阀组,主蒸汽联络管控制、隔离阀组,中压缸排汽联络管控制、隔离阀组,低压给水联络管控制、隔离阀组,低压缸抽汽联络管控制、隔离阀组,高、中压缸最小冷却蒸汽进汽管路控制、隔离阀组,低压缸最小冷却蒸汽管路控制、隔离阀组,主蒸汽联络管,中压缸排汽联络管,以及低压缸最小冷却蒸汽管路等;该运行方法实现了两组常规单元制发电机组的灵活切换。本发明无需对锅炉侧进行技术改造,即可提升机组的深度调峰能力,增加机组运行的灵活性。 |
77 |
一种余压余热利用及储能综合供能系统及方法 |
CN202110277816.9 |
2021-03-15 |
CN113063138B |
2025-04-18 |
张海珍; 周宇昊; 阮炯明; 柯冬冬; 林达; 王明晓; 罗城鑫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余压余热利用及储能综合供能系统及方法,燃气轮机向余热锅炉提供高温气体使得余热锅炉产生中压蒸汽和低压蒸汽;余热锅炉产生的中压蒸汽一分为四进行输送,第一路输送至中压蒸汽储存装置,第二路输送至第一中压蒸汽用户侧,第三路输送至余压发电装置,余压发电装置连接有余压发电储电装置,第四路输送至汽轮机;余热锅炉产生的低压蒸汽一分为四进行输送,第一路输送至第一低压蒸汽用户侧,第二路输送至余热发电系统,余热发电系统连接有余热发电储电装置,第三路输送至余热制冷/制热装置,第四路输送至低压蒸汽储存装置。本申请通过设置不同的低压蒸汽供应管路和中压蒸汽输送管路,达到了能量供应的安全和高效。 |
78 |
一种机炉广义回热系统及热回收方法 |
CN202110249308.X |
2021-03-08 |
CN112856380B |
2025-04-18 |
赵兴春; 王浩; 宋江文; 李涛; 豆海强; 雷步红; 袁瑞山 |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炉广义回热系统及热回收方法,系统包括预省煤器模块、空气预热器旁路模块、冷风加热模块以及空气调温模块、煤粉加热模块,沿着烟气流向在锅炉原省煤器的下游设置预省煤器模块和空气预热器旁路模块,空气预热器旁路模块的入口设置在预省煤器模块与空气预热器之间,并连通烟道,空气预热器旁路模块的出口连通空气预热器后方的烟道,空气调温模块设置在空气预热器的空气侧热一次风出口处;冷风加热模块设置在冷一次风进入空气预热器前的路径上,采用本发明所述系统尽可能提高机炉回热量及回热效率,在汽机侧体现为尽可能不增加汽机排汽量,在锅炉侧体现为锅炉空气预热器排烟为回热热源,并通过系统优化,尽可能提高回热利用品质。 |
79 |
一种套筒式一体减温器及其装配方法和应用 |
CN202011422875.2 |
2020-12-08 |
CN112432158B |
2025-04-18 |
盖阔; 董成; 刘建新; 郁学军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套筒式一体减温器及其装配方法和应用,它包括:支撑组件;阀杆;密封组件;减温调节组件,所述减温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管体另一端部的喷嘴以及一端与所述阀杆另一端相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喷嘴相配合的阀塞;所述减温调节组件具有第一和第二两种状态:当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阀塞的另一端或其外壁与所述喷嘴接触密封;当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喷嘴相通。这样仅一个部件运动,硬表面的阀塞和用高质量合金钢制成内部零件的插入式喷嘴,紧闭性好,从而具有高可靠性和耐磨性,而且安装方便。 |
80 |
具有改进的蒸汽室的蒸汽设备 |
CN202380064184.5 |
2023-08-29 |
CN119836546A |
2025-04-15 |
杨扬德; 王韦力 |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设备(100),该蒸汽设备包括用于生成蒸汽的蒸汽室(102)。蒸汽表面(104)被布置在蒸汽室中用于蒸发水。蒸汽表面沿着纵向轴线(LA)从蒸汽表面的后部(104B)延伸到蒸汽表面的前部(104A)。蒸汽表面形成由外周壁(106)界定的表面区域。蒸汽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壁(A1、A2;B1),该至少一个壁从蒸汽表面突出并且被布置在所述表面区域内部。该至少一个壁从后部朝向前部延伸,并且在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