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高温燃气用带赤道螺纹凸台的复合材料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2410015388.6 2024-01-04 CN117781156A 2024-03-29 施华; 柳盈含; 路亚庆; 葛宁; 范凯; 王骅; 赵和明
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燃气用带赤道凸台的复合材料容器及其制造方法,该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包含隔热层、金属内衬和复合材料层;该方法的步骤主要包括:金属内衬成型;金属内衬焊缝修磨;隔热喷涂;隔热层固化;金属内衬外表面补胶;环向复合材料层缠绕;赤道凸台纤维布补强缠绕;内衬复合材料层螺旋缠绕;赤道S型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层表面处理;纤维固化。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高温燃气用压力容器要实现赤道凸台连接,只能采用沉重的全金属结构方案,无法实现轻量化的问题,以及高温树脂合金内衬的匹配性问题,对高温燃气用带赤道凸台的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制造方法提出了解决方案。
2 一种7Ni中厚板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202311800516.X 2023-12-26 CN117758030A 2024-03-26 邓彪; 高擎; 周文浩; 李音; 肖大恒; 张计谋; 张青学; 于青; 王红涛; 吴仲文
发明公开了一种7Ni中厚板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包括预处理‑转炉冶炼‑LF和RH/VD精炼‑连铸‑加热炉加热‑轧制‑MULPIC冷却‑精整‑热处理铸坯加热前表面修磨、抛光喷涂化涂层,结合加热炉的低温烧钢,有效减少钢板表面的氧化铁皮压入和重皮缺陷;粗轧过程大压下量轧制,精轧过程控制开轧和终轧温度,有效控制晶粒尺寸;热处理过程采用一次淬火+回火工艺,在线淬火替代离线淬火,相对常规淬火+淬火+回火工艺减少了一次淬火工序,缩短了热处理流程,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增加了热处理生产线产能。
3 容器 CN202211594337.0 2022-12-13 CN117662968A 2024-03-08 李贞翰; 朴相彦; 孙诚晚
提供容器,包括:凸台部,包括凸台延伸部、凸台凸缘部与凸台支撑部,并且在中心部沿着长度方向贯通形成贯通孔,其中凸台延伸部形成为圆柱形状并且在外周形成紧固螺纹,凸台凸缘部在凸台延伸部的下部沿着圆周方向向半径方向外侧扩张成一体,凸台支撑部从凸台凸缘部的内侧端沿着长度方向向下延伸成一体;熔融结合部,在凸台支撑部的一侧外面嵌件注塑成沿着圆周方向包裹的形态;及内衬部,在内部形成储存流体的储存空间,并且沿着长度方向延伸且两侧开口,而且两端部紧贴结合于凸台凸缘部的下端外廓边框,两侧内周相向地间隔的同时插入于凸台支撑部的外周,并且用与熔融结合部的同种材料构成,两侧内周面接触于熔融结合部的外周进行熔融结合。
4 利用展开和折叠金属板以构建隔板的系统 CN202010508185.2 2020-06-05 CN112050070B 2024-01-05 尼古拉斯·洛兰; 班诺特·莫雷尔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展开和折叠(15)金属板以产生金属隔板的系统(10),该系统包括:‑一底盘(16);‑至少一个驱动辊(23),安装成可绕第一平轴在所述底盘(16)上旋转移动,以确保金属板沿前进方向前进;以及‑多个成形构件(25、26),分别根据相对于驱动辊(23)的第一轴线确定度折叠金属板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展开和折叠系统还包括保护膜沉积装置(27),该保护膜沉积装置(27)被配置成将保护膜(14)沉积在金属板上。
5 三层金属壁全包容储罐 CN201610802167.9 2016-09-05 CN107795845B 2023-12-22 徐洲凯; 罗晓钟; 王荣华; 郭旭; 王芳云; 王苏淮
6 一种氢能源车安全储氢装置及其供氢系统 CN202311164725.X 2023-09-11 CN117231901A 2023-12-15 姚浩伟; 秦恒洁; 魏晓鸽; 宋怀涛; 娄振; 白振鹏; 黄俊琦; 邢梦洋; 吕可风
发明公开了一种氢能源车安全储氢装置及其供氢系统,涉及储氢领域包括:储氢装置、泄压温度/压传感器过滤器、手动阀、集成阀系统、加氢组件和压力控制系统,所述储氢装置连接所述集成阀系统,所述集成阀系统还于所述加氢组件和压力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储氢装置包括减震层、保护层、耐压层、阻气层、输气件、阀口、隔板和填充组件,其中所述减震层、保护层、耐压层和阻气层由外到内依次包覆,所述阻气层内部形成储氢仓,所述输气件同轴贴合布置在阻气层内部,所述隔板布置为两个,间隔固定在所述阻气层内部,将所述储氢仓分隔为三个部分,由底部到顶部依次为第一储氢仓、第二储氢仓和第三储氢仓。
7 一种具有磁悬浮支撑的卧式低温容器 CN202210966959.5 2022-08-12 CN115325429B 2023-12-12 王朝; 陈甲楠; 赵亚丽; 任改红; 况开锋
发明公开了具有磁悬浮支撑的卧式低温容器,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内、外筒体之间设置有夹层,内筒体外侧壁顶部固定有上直条形磁,内筒体外侧壁底部固定有下直条形磁铁,外筒体内侧壁顶部固定有两个上电磁条,外筒体内侧壁底部固定有两个下电磁条,每个电磁条均由若干个子单元构成,每个子单元包括:电磁铁,电磁铁外面包覆有封装外壳,封装外壳上固定有磁场感应器;在内、外筒体前后两端的封头夹层中分别设有一组十字形磁定位机构。所述的卧式低温容器能使内筒体磁悬浮支撑于外筒体中,使得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无实质上的接触,避免了热桥的形成,外界漏热量因而减少超过50%,显著提高了低温容器的储存性能,延长低温流体的无损储存时间。
8 一种基于金属内衬的压缩气体存储单元的建造方法 CN202311305675.2 2023-10-10 CN117091071A 2023-11-21 包升
发明属于气体存储容器建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金属内衬的压缩气体存储单元的建造方法,包括存储单元,存储单元包括大型储气密闭容器和外部预应混凝土结构壳体,存储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存储单元包括容器部分和口部结构;本发明通过结合两种传统建造材料优势,实现了由工厂生产、现场拼装焊接形成大型压缩气体存储单元的金属钢内衬层,形成密闭性优良的储气单元,且利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并结合所埋设地层的土体反力来实现承压能力的现场建造技术,避免了大体积及特大体积容器工厂生产困难和无法运输与安装的弊端,为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及结构开拓了一个新的发展领域。
9 一种支撑结构及具有其的液氢气瓶 CN202210362624.2 2022-04-06 CN116928586A 2023-10-24 卜玉; 刘瑞敏; 杨林; 高婉丽; 刘玉涛; 杨思锋; 陈珊; 刘康娜; 尚凯伦
发明涉及液氢储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结构及具有其的液氢气瓶。一种支撑结构,用于具有相互套设的内胆和外胆之间的支撑,包括:第一管体,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内胆和外胆;至少一层第二管体,套设在所述第一管体外,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之间预留有间隙,且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二端与所述外胆连接,第一端与所述内胆非接触设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强度高、漏热量少的支撑结构及具有其的液氢气瓶。
10 气体容器的组装方法以及气体容器 CN202310261265.6 2023-03-17 CN116772105A 2023-09-19 熊谷拓大; 小林奖英
发明的问题在于使得气体容器的容器主体内的收容部件的装配变得容易。气体容器具有:筒状的容器主体,其由包含第一圆顶分体以及第二圆顶分体在内在轴向上分开配置的多个分体形成,具有贮存气体的内部空间;第一接头,其安装于第一圆顶分体;第二接头,其安装于第二圆顶分体;贮存件,其吸储且释放气体;以及筒状的收容部件,其配置于内部空间,具有收容贮存件的收容空间。该气体容器的组装方法具有如下工序:第一工序,将收容部件装配固定于在第一圆顶分体安装的第一接头,并且预装配于在第二圆顶分体安装的第二接头;以及第二工序,将分体彼此连接。
11 气体容器 CN202310260004.2 2023-03-17 CN116772104A 2023-09-19 熊谷拓大; 榎本健太郎; 小林奖英
气体容器具有:筒状的容器主体,其具有贮存气体的内部空间;接头,其安装于所述容器主体的轴向端部,具有使得所述内部空间与所述容器主体的外部连通的连通路;以及贮存部件,其配置于所述内部空间,吸储且释放气体。所述贮存部件具有设置于径向外表面的彼此卡合的凹部及凸部的任一者。所述容器主体具有设置于径向内表面的所述凹部及所述凸部的任意的另一者。
12 一种防氢脆储氢罐内胆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CN202310525577.3 2023-05-08 CN116447505A 2023-07-18 马慧娟; 闫伟; 乌佳伟; 林铭诚; 胡志力; 陈一哲; 华林
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氢脆储氢罐内胆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属于氢能技术领域,该防氢脆储氢罐内胆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储氢结构、纤维层和合金内胆,储氢结构为气态储氢结构、固态储氢结构或气‑固储氢结构,用于进行储氢;热塑性碳纤维缠绕在储氢结构的外侧形成碳纤维层,并与铝合金内胆贴合形成防氢脆层,用于防止氢脆并提高储氢压。本发明能够在增加储氢结构承压能力的同时实现轻量化,可以适用于固态储氢结构和气‑固储氢结构,适用范围更广,应用前景更好,并且碳纤维层与铝合金内胆贴合形成的防氢脆层,能够避免铝合金内胆直接与氢气接触,从而在极大程度上避免铝合金发生氢脆,有效提高了储氢效率、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13 一种耐压值大于25MPa的氢气储气井 CN202111522454.1 2021-12-13 CN114165722B 2023-07-14 陈立峰; 陈伟; 陈玮晟; 程尉川
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压值大于25MPa的氢气储气井,包括,储存管,用于实现对氢气的储存,采用内部镍的方式,阻止氢分子进入材本体对井筒产生氢脆,储存管的外壁套设有泥浇筑体,水泥浇筑体的一端滑动嵌设于井眼的外壁处。本发明中,在井眼进行初步的加固后,利用套管作为初步的保护部件,避免不稳定的井眼撞击套管,其次利用限制,对套管进行第二次的保护,可以进一步增加套管下套的安全性,其次利用限制块和限制槽,可以实现对水泥浇筑体和套管之间进行初步的固定,随后利用加固水泥对套管形成稳定的组合体,其抗沉降能增加,避免因为加固水泥和套管产生相对位移,提高工作的稳定性
14 用于储存高毒介质的真空绝热储罐 CN202111519140.6 2021-12-13 CN116293386A 2023-06-23 唐雯; 杨国祥; 刘志威; 于海东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储存高毒介质的真空绝热储罐,其包括储罐本体、管路单元、防爆单元以及补偿单元。储罐本体的双层结构相较现有的单层危化品介质储罐,保温效果更好,如果发生泄漏,有毒介质会滞留在外罐体中,不会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具有较优的环保性能和较高的安全系数。同时,通过管路单元中的进液管,结合高毒介质的自身特性,在进液过程中,能够实现内罐体内部压的增大,使高毒介质在内罐体中的带压贮存,从而有效地避免有毒气体的排放。此外,储罐本体还配备有防爆单元和补偿单元,能够降低内罐体泄露对外部环境以及人员安全造成的影响,并且能够有效地应对内罐体和外罐体的温差应力,确保真空绝热储罐对高毒介质稳定地储存。
15 用于储存低温H2的飞行器罐和包括该飞行器罐的飞行器 CN202211589415.8 2022-12-12 CN116255559A 2023-06-13 克劳斯-彼得·格罗斯
发明涉及用于储存低温H2的飞行器罐和包括该飞行器罐的飞行器。在一个方面中,为了扩大氢动飞行器(12)的罐容积,提出了一种用于储存低温H2的飞行器罐(18),该飞行器罐被配置为非圆形背脊罐。优选地,飞行器罐(18)被配置为装配到飞行器机身(10)的外部轮廓的适形燃料罐。
16 一种降低氢气对管道材料性能劣化的方法 CN202110979455.2 2021-08-25 CN113757555B 2023-05-02 刘娟; 徐俊辉; 陈留平; 朱旭初; 王卫东
发明涉及氢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氢气对管道材料性能劣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氢气储存容器中先加入缓蚀气体,所述氢气储存容器由金属材料及金属合金制成;S2、将氢气储存容器静置,使得缓蚀气体与容器充分接触并且渗透到容器内部;S3、抽出容器内的部分缓蚀气体,余下部分缓蚀气体留在容器中;S4、向氢气储存容器中充入氢气,然后将容器密封,通过缓蚀气体降低氢气对氢气储存容器的腐蚀速率。本发明的一种降低氢气对管道材料性能劣化的方法,通过向氢气储存器中加入缓蚀气体,将容器静置一端时间,可以降低氢气对金属的腐蚀作用,从而提高氢气储存器的使用寿命,避免氢气泄露发生安全事故。
17 一种耐深冷底漆和面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210516794.1 2022-05-12 CN114806337B 2023-03-31 王景刚
发明提供一种耐深冷底漆和面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耐深冷底漆和面漆组合物包括双组份性环底漆和双组份水性聚酯面漆;其中,底漆的主剂包括改性环氧树脂乳液、改性磷酸锌和三聚磷酸,底漆的固化剂包括聚酰胺固化剂、水性胺加成固化剂和聚醚胺固化剂;面漆的主剂包括水性羟基丙烯酸分散体和柔性树脂,面漆的固化剂包括聚醚改性水性异氰酸酯聚合物和异氰酸酯三聚体;上述底漆和面漆搭配使用形成的涂层兼具优异的耐深冷性能以及优异的耐高低温交替性能,与基底粘结高,且施工时不会产生有毒气体,满足环保要求。
18 一种薄壁合金气瓶内胆固溶料框及其装框方法 CN202011058512.5 2020-09-30 CN112251585B 2023-03-17 宛利祥
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合金气瓶内胆固溶料框及其装框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下薄壁铝合金内胆在固溶过程中会经常性的出现头部、底部和筒体变形从而影响固溶合格率和气瓶性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固溶料框包括框架体,设于框架体上的瓶嘴定位环,以及安装于框架体上且安装高度可调用于固定薄壁铝合金气瓶内胆的压料架;压料架上设有与瓶嘴定位环相配合以固定固定薄壁铝合金气瓶内胆的压料机构。装框方法主要为根据内胆长度调节压料架高度后将内胆头朝下放入瓶嘴定位环中并调节压料圈完全接触内胆底部。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可以有效避免薄壁铝合金内胆在固溶过程中出现头部、底部和筒体变形,从而保证固溶合格率和气瓶性能。
19 一种氢电混合动车用的可扩容性车载储氢设备 CN202211523970.0 2022-11-28 CN115773459A 2023-03-10 李鹏程
发明公开了一种氢电混合动车用的可扩容性车载储氢设备,包括储氢设备本体,储氢设备本体的一侧设有扩容储氢罐,扩容储氢罐靠近储氢设备本体的一侧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与储氢设备本体之间连接有密封连接机构,密封连接机构包括密封连接座,密封连接座内设有连通管道,连通管道与连接管相匹配。本发明通过对车载储氢设备增加相应的密封连接机构,可对车载储氢设备进行容量扩充,便于根据氢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实际要求对车载储氢设备进行相应的容量扩充,显著的提高了车载储氢设备的适用性,降低了对车载储氢设备进行容量调整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车载储氢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20 智能氢瓶 CN202111633337.2 2021-12-29 CN114458942B 2022-12-06 蔡升弘; 林传宜
发明属新能源领域,涉及一种智能氢瓶,包括瓶体和控制器,瓶体上设置有充/释氢管、换热装置,控制器包括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磁、流量计和单片机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分别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电磁阀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瓶体内,所述流量计设置在瓶体的充/释氢管上,所述电磁阀设置在瓶体的充/释氢管上,所述单片机内设置有两个执行模:一个是氢气加注模块,另一个是释氢检测模块。本发明通过设置氢气加注模块、释氢检测模块等,利用传感器获取瓶内压力和温度信息,通过控制器控制氢气加注过程,同时利用压力信息监测充/释氢过程,为氢瓶的正常使用提供依据。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