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对罐中的涡旋防护功能进行验证测试的方法和系统 |
CN202411573489.1 |
2024-11-06 |
CN120008676A |
2025-05-16 |
维多利亚·伦德马特森; 克里斯蒂安·斯文森; 奥拉·霍尔; 克里斯托弗·霍夫曼 |
本公开内容涉及对罐中的涡旋防护功能进行验证测试的方法和系统。一种对现场装置系统中的涡旋检测系统进行验证测试的方法,该现场装置系统包括用于确定罐中的产品的填充物位的填充物位传感器以及被配置成确定罐中的多个位置处的温度和密度中的至少一者的传感器装置,该方法包括:由验证测试控制单元提供针对传感器装置的模拟温度和/或密度值,该模拟温度和/或密度值指示罐中的产品的分层;由系统中枢获取罐中的产品的填充物位以及针对传感器装置的模拟温度和/或密度值,以及向涡旋评估单元提供填充物位以及模拟温度和/或密度值;以及由系统中枢从涡旋评估单元接收指示由填充物位以及模拟温度和/或密度值引起的罐中的涡旋风险的输出。 |
2 |
一种地下空间安全岛人工组分空气生命保障系统 |
CN202411353022.6 |
2024-09-26 |
CN120007961A |
2025-05-16 |
李安桂; 车继刚; 牛少峰 |
本发明属于地下空间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地下空间安全岛人工组分空气生命保障系统,包括设置在设备室的液氧供应单元、液氮供应单元、第一气化器与冷凝水回收单元、第二气化器与冷凝水回收单元、气体配比单元、输送与分配单元、冷却与送风单元,本发明通过液氮液氧气化产生的气体混合配比形成人造空气,不仅简化了系统组成,提高了系统稳定性,还利用气化过程释放的冷量有效降低温度并制取冷凝水,同时确保人员呼吸区空气的高效利用,从而显著提升安全岛在灾难中的自救能力和人员生存条件。 |
3 |
一种SF6泄漏识别抗压防破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
CN202510505374.7 |
2025-04-22 |
CN120007958A |
2025-05-16 |
张晓琴; 朱洪斌; 黄奇峰; 蔡云峰; 李群; 蔚超; 杨景刚; 李博; 苗延利; 刘同宝; 朱孟周; 肖鹏; 贾骏; 朱会 |
一种SF6泄漏识别抗压防破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电力设备安全运行技术领域,所述SF6泄漏识别抗压防破结构,包括:自充气设备表面起由内向外依次施加的第一压敏层、防破保护层和第二压敏层;所述第一压敏层具有粘性和弹性,无缝隙地施加至充气设备表面;所述防破保护层具有起伏的褶皱结构,防破保护层的抗拉强度大于充气设备内气体压力;所述第二压敏层施加至防破保护层的褶皱结构之上,具有粘性、弹性和压致变色性能。本发明消除了SF6气体泄漏大气中的风险,形成有效封堵结构,并提供了大规模远程监控的解决方案。 |
4 |
一种PCTC二氧化碳瓶温控系统及二氧化碳灭火的方法 |
CN202510325785.8 |
2025-03-19 |
CN120007955A |
2025-05-16 |
张成龙; 陈小龙; 黄佳付; 陈富 |
本发明提供一种PCTC二氧化碳瓶温控系统及二氧化碳灭火的方法,属于船舶消防技术领域,其中二氧化碳瓶温控系统包括:二氧化碳气瓶用于存储液态二氧化碳;温控装置用于控制二氧化碳气瓶内部的温度;风冷机组包括制冷单元和蒸发盘管;蒸发盘管设置在二氧化碳气瓶内部;制冷单元通过管路与蒸发盘管连接,形成制冷剂循环回路;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二氧化碳气瓶内部,用于检测气瓶内部温度;控制模块与温度传感器和制冷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控制制冷单元的启停。本发明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模块的精确控制,能够将二氧化碳气瓶内的温度维持在设定范围内,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的气瓶超压风险。 |
5 |
一种液氯存储装置及方法 |
CN202510166039.9 |
2025-02-14 |
CN120007718A |
2025-05-16 |
陶准; 许琼武; 罗丽娟; 周春; 段林; 秦锋顺; 莫文忠; 张克瑾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氯存储装置,包括主存储罐和备用存储罐,所述主存储罐和备用存储罐之间连接有拖动时可自脱的接头;所述管路上装有磁力耦合联轴器驱动的非接触式液泵,通过磁力耦合联轴器非接触启停液泵;通过连接外头、连接内头实现液氯转移管道的自动切断,可快速转移主存储罐中的液氯,也可快速转移备用存储罐。 |
6 |
一种防爆型储氢加氢撬 |
CN202411639410.0 |
2024-11-18 |
CN119532633B |
2025-05-16 |
邱元东; 邱元旺; 邱双双; 李猛; 韩长义; 韩强 |
|
7 |
一种用于高压气瓶存放用充气连接装置 |
CN202510053949.6 |
2025-01-14 |
CN119468039B |
2025-05-16 |
李福芬; 李扬; 侯丽莹; 耿朝阳; 闫琴 |
|
8 |
一种高压充气瓶集装存放装置 |
CN202510024571.7 |
2025-01-08 |
CN119435985B |
2025-05-16 |
那钊宇; 郑新蕊; 张健; 安艳文; 王传福 |
|
9 |
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其储气子系统 |
CN202411841851.9 |
2024-12-13 |
CN119289276B |
2025-05-16 |
王秦; 惠大好; 汪晓勇 |
|
10 |
一种高效热能回收的离心式压缩机 |
CN202411633557.9 |
2024-11-15 |
CN119122851B |
2025-05-16 |
杨永; 卓强强; 吴菲 |
|
11 |
一种高压流体泄放系统 |
CN201911054586.9 |
2019-10-31 |
CN110735964B |
2025-05-16 |
聂连升 |
|
12 |
一种氢气加注装置 |
CN202510260360.3 |
2025-03-06 |
CN119755522B |
2025-05-13 |
王建国; 席秀洪; 李云 |
|
13 |
一种液氧供应系统及供应方法 |
CN202510073861.0 |
2025-01-17 |
CN119467149B |
2025-05-13 |
李玲; 王成刚; 姬俊锋; 夏伟; 郑智嘉; 杨金龙; 胡志航; 唐天奇 |
|
14 |
一种用于氢能源气态储氢瓶换瓶储存柜 |
CN202411808998.8 |
2024-12-10 |
CN119353594B |
2025-05-13 |
涂广伟; 经常龙; 李德智; 陶宏宇; 孔建华; 李浩; 宋长博; 张继禹; 高梓航; 张允辉; 张家毓 |
|
15 |
一种地下岩硐长期高效储氢复合衬砌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411794642.3 |
2024-12-09 |
CN119288536B |
2025-05-13 |
季雨坤; 季黄杰; 李晓昭; 杨成; 贾邦国; 丁清华; 胡成果; 韩鑫楚; 马路兴 |
|
16 |
一种用于移动实验室的燃料电池车 |
CN202211543431.3 |
2022-12-02 |
CN115939446B |
2025-05-13 |
刘玮; 郭雅婷; 王雪颖; 陈洪艳 |
|
17 |
供气组件 |
CN202011260094.8 |
2020-11-12 |
CN112254005B |
2025-05-13 |
孙夺; 王明哲; 郭利明; 刘业奎; 李文鹏; 余鹏; 杨海峰 |
|
18 |
全潜浸式液氢输送装置及系统 |
CN202311607679.6 |
2023-11-28 |
CN119957826A |
2025-05-09 |
李轩; 张峰; 崔鑫; 蔡兴业; 熊雪; 张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潜浸式液氢输送装置及系统。装置包括:液氢储罐和浸没于其中的全潜浸式液氢泵;全潜浸式液氢泵包括:液压缸,其内设置有液压腔,开设有与液压腔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设置有入口单向阀;液压活塞,设置于液压腔内,将其分隔为连通进液口的第一液腔和连通出液口的第二液腔;出液管,与第一液腔连通,并贯穿液氢储罐,其内设置有出口单向阀;气压缸,其内设置有气压腔;气压活塞,设置于气压腔内,将其分隔为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第一输气管,连通第一气腔,并贯穿液氢储罐;第二输气管,连通第二气腔,并贯穿液氢储罐;传动轴,其第一端与气压活塞朝向液压缸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液压活塞朝向气压缸的一侧固定连接。 |
19 |
一种液化天然气的储运装置 |
CN202510158650.7 |
2025-02-13 |
CN119957819A |
2025-05-09 |
刘源 |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化天然气的储运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若干个固定筒,固定筒滑动连接活动杆,活动杆固定连接底板,所述底板的外侧转动安装有若干个呈环形分布的转动座,转动座上安装有边板和延伸杆,所述底板的底部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底座内开设有与定位块配合的定位槽,还包括: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均连接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用于对存储罐进行缓冲保护;本发明通过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以及缓冲组件可以实现对存储罐的缓冲保护,同时也对存储罐进行限位,并且通过限位组件对定位块进行限位,使得底板和边板的位置被限制。 |
20 |
一种实验室用的金属氢化物氢压缩装置及使用方法 |
CN202510322139.6 |
2025-03-19 |
CN119957817A |
2025-05-09 |
潘秋阳; 潘太军; 刘雪莹; 徐林华 |
本发明是一种实验室用的金属氢化物氢压缩装置及使用方法,在本方案中,当需要充氢时,外部的氢气瓶与进氢接头连接,氢气经单向阀、第一三通阀的第三端、第二三通阀进入至增压罐内,第二三通阀处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增压罐内气体的压力,氢气进入至增压罐内后被储氢合金粉末吸收,完成装置的冲氢;当需要增压罐放氢时,通过加热套对增压罐加热,储氢合金粉末会释放氢气,当增压罐内的温度、压力达到一定数值后,打开球阀,氢气经第二三通阀、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端、出氢接头与外部的缓冲罐连接,完成装置的放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