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气体或液体的贮存或分配 / 盛装或贮存压缩的、液化的或固化的气体容器;固定容量的贮气罐;将压缩的、液化的或固化的气体灌入容器内,或从容器内排出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一种低温储存容器的折结构和安装方法 CN202510429108.0 2025-04-08 CN119934404A 2025-05-06 魏颖; 何炜
申请提供一种低温储存容器的折结构和安装方法,液化气体储存容器技术领域。该折角结构,包括主屏蔽层以及位于主屏蔽层下方的拐角组件,拐角组件包括第一柔性支撑片、筋板组以及支撑部,主屏蔽层覆盖在第一柔性支撑片上,筋板组位于第一柔性支撑片背离主屏蔽层的一面,支撑部位于第一柔性支撑片和筋板组之间使得第一柔性支撑片和筋板组之间形成空腔;第一柔性支撑片是由金属丝通过编织工艺制成的网状材料。金属丝编织的第一柔性支撑片能够适应低温环境下的冷缩,使得第一柔性支撑片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柔韧性,能够承受拉和压力且适应一定的形变。筋板组与第一柔性支撑片和支撑部共同构成一个稳定的结构体系,能够有效抵抗外部载荷和内部压力。
42 一种卧式液存储转换及供氧装置 CN202510118496.0 2025-01-21 CN119934400A 2025-05-06 成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液存储转换及供氧装置,包括壳体、液氧母罐、液氧充装口、安全、供氧机构和子罐充装机构,液氧母罐上设有主端管和泄压端管,液氧充装口与主端管连通;泄压端管背离液氧母罐的一端设有充装排气阀,泄压管的一端与泄压端管连接,泄压管的另一端设有安全阀;供氧机构包括气化弥散管和弥散口,气化弥散管的一端与主端管连通,气化弥散管的另一端设有弥散口。达到的技术效果为:可作为车载供氧装置使用,利用液氧母罐充装液氧,能够持久供氧,使用过程中可利用供氧机构为车内弥散供氧;同时可利用子罐充装机构为液氧子罐充装液氧,以便于下车后携带使用;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可反复充装使用,使用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43 结构 CN202311439058.1 2023-11-01 CN119934282A 2025-05-06 张佳伟; 刘冬明; 陈佳雨; 王宏昊
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涉及气瓶阀门技术领域,通过在安装壳体内设置感温元件,感温元件的两端分别与推动组件和密封活门连接,推动组件产生的推动作用在密封活门上,手动控制阀体内泄放通道的开启或关闭,具有手动泄放的功能,感温元件能够感知温度,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感温元件破裂失效,密封活门打开,气体通过泄放通道泄放,具有高温泄放的功能,使得阀门结构集合有手动泄放和高温泄放的功能,用一个阀门的体积完成了双倍的功能,更加节省阀门体积,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解决瓶阀体积的方法对造成阀门性能和功能的损失的技术问题。
44 能源供给系统和能源供给站 CN202510102553.6 2025-01-22 CN119929743A 2025-05-06 陈林; 张定海; 宋三召; 杨璟普; 王云龙; 郑任重; 卢永安; 沈董浩; 丛铠明
申请提供一种能源供给系统和能源供给站,能源供给系统包括:能量输入单元、天然气制氢单元以及能量转换单元;能量输入单元分别与天然气制氢单元以及能量转换单元连接,天然气制氢单元与能量转换单元连接;天然气制氢单元用于接收能量输入单元传输的天然气,将能量输入单元传输的天然气转换成氢能后供给输出;能量转换单元用于在第一能量转换模式下,接收天然气制氢单元传输的氢能,将接收的氢能转换成电能后输出;或,在第二能量转换模式下,接收能量输入单元传输的电能,将能量输入单元传输的电能转换成化学能后输出,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
45 一种制氢充氢一体机 CN202411604034.1 2024-11-12 CN119289285B 2025-05-06 邱元东; 邱元旺; 邱双双; 李猛; 韩长义; 韩强
发明涉及制氢充氢一体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制氢充氢一体机,主要包括,机体,机体侧面开设有充氢口,充氢瓶,设置在充氢口内部,抵压机构,设置在充氢口一侧,稳固机构,设置在固定框内部。通过开启电机,带动转轴齿轮转动,带动弧形齿板和转框转动,转框上的通槽与弧形槽配合,带动限位轴弧形移动,限位轴带动弧形杆弧形转动,弧形杆带动固定和梯形块转动,梯形块与充氢瓶外壁接触时,梯形块受到挤压推动支撑杆和移动板移动,移动板对弹性件一挤压,弹性件一对移动板施加弹,带动梯形块对充氢瓶后端挤压固定,人员误触充氢瓶时,不易导致充氢瓶发生晃动、移位的情况,保证充氢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充氢的效率,降低安全隐患。
46 一种便携式快速充氮气设备 CN202411701252.7 2024-11-26 CN119178103B 2025-05-06 黄之杰; 王淑玲; 顾毓; 王善彪; 王怀超
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快速充氮气设备,具体涉及气体存储技术领域,包括存放箱,存放箱的内部设置有存储系统,存储系统包括气瓶,气瓶的顶部设置有气瓶,气瓶阀连接有充气系统和供气系统,存放箱的内部设置有隔断罩,隔断罩的底部与气瓶的外壁之间形成有换气空隙,隔断罩的顶部对应气瓶顶端的区域设置有换气窗,换气窗内设置有第一干燥组件,换气空隙内设置有第二干燥组件。本发明通过隔断罩使气瓶顶部区域得到有效的防护覆盖,在保证气瓶顶部区域的空气能够进行热量交换的同时,使分能够经有效分离,在设备供气的过程中,不会在气瓶阀附近形成冻现象,有效的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增加了设备的整体使用寿命。
47 一种用于危险气体存储的容器 CN202310015379.2 2023-01-05 CN116085675B 2025-05-06 黄雄
申请公开了应用于容器领域的一种用于危险气体存储的压力容器,当压力罐主体内存储的危险气体气压因为温度上升而上升时,压力罐主体内存储的危险气体会将定位件推远离压力罐主体的方向,放置在密封活塞与网栅之间的中和球会滚落到L型管的底部,当弹性球壳的外壁溶性外壳被液态水侵消除后,其内部填充过量的中和液体会将弹性球壳撑破,中和液与高压的危险气体反应产生液体,使得L型管底部的气压始终保持相对较低的水平,高压的危险气体即使进入到L型管的底部,也不易造成L型管内气压过高,增加L型管整体的安全性,实现增加压力罐主体使用的安全性,不易出现压力罐主体爆炸诱发的安全事故。
48 加氢、加液化天然气合建站的氢气冷却系统 CN202111339438.9 2021-11-12 CN113983352B 2025-05-06 李鸿军; 胡术生; 郭静; 王国云; 林冬娅; 陈维银; 唐永东; 孙鹏; 陈大勇; 冯波
一种加氢、加液化天然气合建站的氢气冷却系统,包括加氢系统、加液化天然气系统,加液化天然气系统的LNG储存容器下部的液相出口连接第一LNG输液管、第二LNG输液管,上部的气相出口连接一BOG输气管,第一LNG输液管通过加压与LNG加注设备进口连接,BOG输气管、第二LNG输液管并联于一LNG/BOG共用输送管,该LNG/BOG共用输送管一端连接热交换器冷侧进口端,另一端经第一控制连接第一LNG输液管,热交换器冷侧出口端经LNG/BOG共用输出管分别通过第二控制阀连接LNG/BOG共用流管,通过第三控制阀连接BOG气化器,LNG/BOG共用回流管的下游端连接LNG储存容器下部的回液口,BOG气化器通过管道连接天然气储存容器,LNG加注设备的返回管与LNG/BOG共用回流管连接。
49 气瓶 CN202110101484.9 2021-01-26 CN113028273B 2025-05-06 余科元; 何晓冬; 李晓峰; 郁英; 薛政; 徐锋
发明公开了带气瓶,包括:内筒和外筒,外筒和内筒通过泵套组件和后支撑结构相互支撑,泵套组件包括:固定在外前封头上的通孔中的颈管,支撑管一的外端伸入颈管中并固定在颈管外端的对接法兰一上,支撑管一的内端通过内前封头上的泵套通孔伸入到内筒中,支撑管一的内端外围设有支撑管二,支撑管一与支撑管二的内端通过对接法兰二固定连接,支撑管二的外端固定在内前封头上的泵套通孔中,泵套通孔位于外前封头上的通孔的下方,使得泵套组件倾斜设置,颈管的管壁中设有相互独立进液通道、出液通道、气相通道;输液泵的内端穿过泵套组件后进入内筒中,输液泵壳体的外端与对接法兰一密封连接。该气瓶的绝热性能较高、制造成本低。
50 一种便携式燃气 CN202411083546.8 2024-08-08 CN119915008A 2025-05-02 陈福泳; 伍蛟; 罗鹏程; 张文安; 伍建辉
发明涉及燃气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燃气热水器,包括壳体、供气构件、燃气燃烧器热交换器、控制系统、供水构件和气瓶热化装置,燃气阀、燃烧器、热交换器、控制系统、以及气瓶热化装置设置在壳体内;供气构件将气瓶中的压缩燃气供应至燃气阀再输送到燃烧器中,燃烧器将气瓶供应的燃气进行燃烧,供水构件将水供应至热交换器中,通过热交换器将供水构件供应的水进行加热,气瓶热化装置将燃烧器产生的废气回收并传输至气瓶放置的位置,进行气瓶加热;其中,气瓶放置的位置设置在气瓶热化装置的出口处。本发明通过气瓶热化装置使得液化气瓶中的液体不会结,保证气瓶得到有效输出,提高燃气热水器使用体验感和安全性。
51 一种基于储氢合金的氢化物储氢设备及储氢方法 CN202510097162.X 2025-01-22 CN119914828A 2025-05-02 吴华; 陈誉文; 范威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氢合金的氢化物储氢设备,包括抬升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抬升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多个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安装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座、阻尼弹簧、载板和第一弹簧,所述升降座滑动安装于升降槽内,所述阻尼弹簧的与升降槽和升降座均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座的上端设有限位槽,所述载板滑动安装于限位槽内,所述第一弹簧与限位槽和载板均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座移动至最下方时底座会对其进行定,所述载板在限位槽内下移的过程能够解除升降座的锁定状态。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设置,配合夹持架和充氢组件,对储氢瓶进行夹持和充氢,方便多个储氢瓶进行存放、运输和充氢,且提高了充氢效率。
52 一种液化气体充装的电子秤称重控制器充装控制方法 CN202510414130.8 2025-04-03 CN119914823A 2025-05-02 黄波; 杨军; 杜军; 张磊
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化气体充装的电子秤称重控制器充装控制方法,预设不同型号气瓶的参数,通过电子秤称重控制器控制开关进行充装,同时监控气瓶重量和气瓶内气压。重量监控包括最大重量、目标充装重量、重量斜率增加和充装速率检测四条判断路径,确保充装速度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气压监控通过比较当前压与预设值,进行泄压处理。充装前预处理包括充装准备、泄压、置换和真空,确保气瓶安全。充装准备提供PDA扫码、本地充装、本地扫码模式,适应不同需求,提高了充装过程的灵活性和效率,确保了充装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3 一种船舶LNG燃料双壁存储装置 CN202510346258.5 2025-03-24 CN119914821A 2025-05-02 郭信鹏; 赵俊; 龚洁
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LNG燃料双壁存储装置,包括双壁存储罐,还包括防晃板组件,所述防晃板组件包括:若干组防晃板,间距设于双壁存储罐内,所述防晃板上下插设有若干组流通管,所述防晃板内设有环形腔,所述防晃板的上下侧均以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组凹槽,且凹槽的槽底通过若干组流通口与环形腔连通;翻转板,设于凹槽内,其一端与凹槽内壁转动轴接;驱动部,用于驱使翻转板翻转。本存储装置通过防晃板和流通管可有效的减少LNG燃料在双壁存储罐内晃动,从而防止双壁存储罐受损,延长双壁存储罐内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减少LNG燃料与双壁存储罐的热交换,降低蒸发气体增加,从而避免双壁存储罐内部压升高,造成燃料损失等问题。
54 一种具有内支撑的地下储气库 CN202510406916.5 2025-04-02 CN119914820A 2025-05-02 陆希; 赵春龙; 陆兆伦; 姬阳; 李跃涛; 马高峰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内支撑的地下储气库,属于地下储气库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地下储气库在密封层承受外部压时,厚度较薄的密封层会失稳破坏,而大厚度的密封层会增加工程投资的问题。所述地下储气库包括:衬砌;密封层,设置在衬砌的内壁上;多个可伸缩支撑环,沿地下储气库的洞长方向依次设置在密封层的内侧,每个可伸缩支撑环均与地下储气库的洞体同轴,且与密封层的内壁紧贴;可伸缩支撑环包括呈环形分布的多个波纹板和用于连接每相邻两个波纹板的多个伸缩件,伸缩件连接在波纹板的起伏端;可伸缩支撑环用于在地下储气库扩张或收缩的过程中始终支撑密封层。本发明用于地下储气库。
55 一种救援起重气垫用充气瓶充气控制装置 CN202410265835.3 2024-03-08 CN118009221B 2025-05-02 栾忠诚
发明涉及救援起重气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救援起重气垫用充气瓶充气控制装置,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端部闭合,所述连接管外部一体成型有连接,其中连接管内部设有芯,阀芯直径与连接管内径相同,所述阀芯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贯穿连接管延伸到连接块内部,所述连接块内部设有驱动机构以及自机构;该装置在起重气垫充气完毕时,转动杆自动带动阀芯转动,通过阀芯对连接管进行封堵,使得充气瓶内部的气体无法通过连接管进入到起重气垫内部,能够有效的避免起重气垫充气完毕时,充气瓶持续向起重气垫内部充气,导致起重气垫超过疲劳极限的现象,提高了起重气垫的使用寿命。
56 一种具有封堵功能的空压机储气罐抓取模 CN202211102515.3 2022-09-09 CN115489980B 2025-05-02 钟仁志; 王斌; 刘康康
发明涉及气密性检测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封堵功能的空压机储气罐抓取模,包括:抓取装置,设置在抓取装置上、用于对储气罐进行封堵的封堵装置;抓取装置包括:连接架和设置在连接架上的抓取机构,抓取机构中形成有抓取区域,抓取时,储气罐位于抓取区域内;封堵装置设置在连接架上并且朝向抓取区域,封堵装置包括:开关接管封堵机构、三通接管封堵机构、排污接管封堵机构、左穿孔封堵机构和右穿孔封堵机构;在抓取机构完成抓取动作后,封堵装置动作,对储气罐进行封堵。本发明的优点是:在抓取装置上集成了封堵装置,当抓取装置完成储气罐抓取动作后,封堵装置能自动对储气罐进行封堵,提高封堵效率。
57 一种自动氢气加注系统装置及方法 CN202210899678.2 2022-07-28 CN115183151B 2025-05-02 熊伟铭; 姚中安; 莫裘
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氢气加注系统装置及方法,所述的自动氢气加注系统装置包括控制单元、报警单元、在线检测单元、放空管路、至少两组氢气气源单元、至少一组置换气源单元,以及至少一个供氢管路;所述的供氢管路用于将氢气气源单元内的氢气输送至氢气用户,所述的供氢管路上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供氢、第二供氢阀与供氢切断阀;所述的报警单元用于采集在线检测单元的信号并传输至控制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用于反馈控制供氢管路内进行状态转换与在线监测。本发明通过程序化控制,提升了运行效率、可靠性以及安全稳定性,可在稳定的工作压下适用于不同用户类型和氢气气源类型,且能够进行实时监测、报警和处置。
58 用于探测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故障的方法和系统 CN202380066313.4 2023-07-25 CN119907895A 2025-04-29 C·库纳特; B·伦茨; S·基费勒; M·施特拉塞尔; N·伍斯勒; M·施瓦布; C·舒格尔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探测用于燃料电池系统(10)的罐系统(11)中的组件(15)的故障的方法,其中,所述罐系统(11)包括多个燃料罐(12、13、14)、用于从所述燃料罐(12、13、14)引导燃料的燃料管路组件(15)以及阀组件(16),所述阀组件对于每个燃料罐(12、13、14)分别具有排出阀(17、18、19),用于将燃料从所述燃料罐(12、13、14)受控地引导通过所述燃料管路组件(15),具有以下步骤:求取从所述燃料电池系统(10)的运行开始的累计的实际燃料需求;根据所述燃料罐(12、13、14)的料位状态的模拟变化计算从所述运行开始的参考燃料需求;执行所述实际燃料需求和计算出的所述参考燃料需求之间的比较;和基于所述比较探测所述阀组件(16)的故障。本发明还涉及罐系统(11)和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23)。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24),在其上存储有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产品(23)。
59 一种多能源系统的冷能转换设备 CN202510091109.9 2025-01-21 CN119900926A 2025-04-29 郑励行; 蒋旭辉; 蒋舟; 蒋璐遥; 苏海锋; 谢开骥
发明涉及冷能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能源系统的冷能转换设备,包括用于存储液态LNG的储存罐和LNG冷能发电系统,LNG冷能发电系统能够利用储存罐中的液态LNG的冷能发电,还包括多组对储存罐进行限位的固定装置,每组所述固定装置均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以放置储存罐的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上用于对所述储存罐进行平方向限位的水平限位机构和用于对所述储存罐进行竖直方向限位的下压机构,当将所述储存罐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时,在储存罐的重作用下,所述水平限位机构和所述下压机构均分别对所述储存罐进行水平限位和竖直限位。本方案能对储存罐进行全方位限位的同时方便安装和更换储存罐。
60 固体储氢反应器和固体储氢反应器的储氢/放氢方法 CN202311406624.9 2023-10-26 CN119900922A 2025-04-29 李朝宇; 杨雪; 程涛; 邹亢
发明涉及储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固体储氢反应器和固体储氢反应器的储氢/放氢方法。所述固体储氢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外套、填充有储氢材料的反应器内管和置于反应器内管内部的气管;其中,所述气管外侧设置为内螺旋结构,所述气管外侧和所述反应器内管内侧形成螺旋状气体流道,用于氢气的流通;其中,所述反应器外套内侧设置为外螺旋结构;所述反应器内管外侧设置为内螺旋结构,所述反应器外套内侧和所述反应器内管外侧形成螺旋状导热流体流道,用于导热流体的流通。该固体储氢反应器具有较高的换热速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