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环保式公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2010028949.8 2020-01-12 CN111235986B 2022-03-11 邸帅; 查杰; 方亮和; 郭英涛; 潘少霞; 桑长峰; 徐占强; 李丛; 邬俊; 窦志营
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式公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结构为:设置于基层上方的防层,其由防水卷材铺设在聚酯涂料层上组成;设置在防水层上方的导水层,其由耐高温橡胶层中穿设透水管组成;透水管沿公路的延伸方向横向间隔均匀的布置在耐高温橡胶层内;耐高温橡胶层的上表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导水孔;透水面层,其设置在导水层上方;排水沟;两个储水池,其分别设置于公路两侧;储水池的侧壁设置分别连接透水管的出水口和进水口;储水池内的压水板通过连接轴连接驱动电机;主控器,其在雨天气时控制交替上下移动压水板。其实现了路面雨水或雪水的快速去除,并对水分进行收集用于路面的加热,以避免路面积雪,有效的保证了雨雪天气的行车安全。
162 城市立体建筑系统 CN202111681073.8 2021-12-31 CN114135147A 2022-03-04 吴兆流; 李春雨; 李永冬
发明一种城市立体建筑系统,包括储能及供热室、电廊道、车辆道路、自行车及公交车道、人行道及休闲广场、绿化带、停车场、住宅或写字楼、排气井、楼顶农场、采光顶罩,所述城市立体建筑系统设为纵向立体串联结构,储能及供热室、电水廊道设在底层,从下向上依次顺序为车辆道路、自行车及公交车道、人行道及休闲广场和停车场、住宅或写字楼和绿化带、楼顶农场、采光顶罩,所述排气井为纵向设置,且贯穿整个纵向,从建筑底层一直到建筑顶层,形成较强的,所述绿化带设于住宅或写字楼下层外围,城市立体建筑系统是将市政设施、道路、停车场、广场、楼宇、农场,集约化融合于一体,实现一地多用,用地资源再开发,且可将二收集供农业生产使用,同时还可处理交通道路上的粉尘,可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广泛应用推广。
163 一种路线选择方法及装置 CN202111422779.2 2021-11-26 CN114120708A 2022-03-01 林坤钰; 吴临政; 王彬彬
申请公开了一种路线选择方法及装置,通过在满足启动岔口状态调整的条件时,确定是否调整路网中各岔口的状态信息,以及若需要调整,是通过手动调整还是通过作业车道信息调整,实现了通过人工控制有效进行人工干预,实现人工与自动控制的模式切换;另外,可基于作业车道信息进行岔口的调整,实现了当船舶停靠位置不同时,进出作业车道的岔口的通行状态会不同,有效提高了通行效率,避免了设置主入口和主出口导致的通行效率降低的问题。
164 一种靠右与靠左行驶混合布置主干麻花状路网系统 CN202011032051.4 2020-09-27 CN112112020B 2022-03-01 解宇星
发明公开了一种靠右与靠左行驶混合布置主干麻花状路网系统,包括至少一组组合功能层,两组或多组组合功能层沿垂直空间方向叠加,所述组合功能层包括两组沿垂直空间方向任意顺序分布的互为正逆行驶方向的行驶平面功能层,行驶平面功能层均包括多条相交叉的双向行驶车道,且双向行驶车道的交叉路口为只允许左转弯路或右转弯路和直行路的无冲突点交叉路口,且同一行驶平面功能层内的相邻两个交叉路口的直行路呈交叉分布;相邻的两个行驶平面功能层之间的对应匹配的直行路之间的同向车道之间设有对应行车方向的跃层车道。本发明可以让车辆全程高速行驶不用等待红绿灯,可以让车辆在繁华的路口直行,且直接左、右拐弯,而不用修建立交桥。
165 耐久性沥青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CN202010789388.3 2020-08-07 CN112095375B 2022-03-01 王永; 曲福友; 李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久性沥青路面,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土基、垫层、装配式混凝土板层、加筋层、面层,其中: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板层由多个预制板单元沿道路纵向方向拼接构成,每个预制板单元包括排性混凝土基层、设于基层上方的通过粘结剂粘结的顶层;所述加筋层设于所述装配式混凝土顶面,所述加筋层包括沿道路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支网单元;所述面层包括排水部和除却排水部外的防水部;所述沿石板外侧面设置护坡,沿道路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导流孔。公开了一种耐久性沥青路面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具有实现有效排水的同时,提升沥青路面结构整体的耐久性的有益效果。
166 城市自净道路设计建设方案 CN202010798113.6 2020-08-10 CN114075804A 2022-02-22 不公告发明人
发明公布了一种新的城市自净道路设计建设方案。建设城市道路时,使道路包括车行道和两侧的人行道均高于两侧绿化带,根据具体环境条件可以高出20‑300cm。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可以设置排沟渠,排水沟渠地面可以与绿化带地面持平或低于绿化带地面;排水沟渠的深度和宽度可以根据洪水水量大小和具体环境条件设置,以保证道路排水通畅并兼顾道路交通和人员出行。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和排水沟渠可以根据情况设置地漏,地漏可略高于绿化带或排水沟渠地面。道路两侧边沿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横向排水漕,车行道两边或人行道内侧也可以根据地势或其他情况设置地漏。道路的水可以通过横向排水漕向两侧的绿化带流动,也可以通过道路地漏直接进入地下排水管网。
167 一种左转路口导向线及左转停止线设计方法 CN202011395894.0 2020-12-03 CN112376340B 2022-02-22 白乔文; 宋现敏; 陶楚青; 闫红日
一种左转路口导向线及左转停止线设计方法,本发明涉及左转路口导向线及左转停止线的设计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方法导致左转车辆抢先于直行车辆通过而发生冲突,降低交叉口安全性,以及并没有考虑到左转路口导向线的线形需求,且易使左转车辆与侧向进口道待行车辆、对向进口道右转车辆发生冲突的问题。过程为:一、确定交叉口坐标系及参数;二、确定左转路口导向线的约束条件;三、判断是否得到左转路口导向线,若得到,在已有左转停止线位置基础上施画左转路口导向线;若不能得到,则执行四;四、令左转路口导线顺接内侧车道,改变停止线位置,重新获得左转路口导向线。本发明用于城市道路交叉口渠化领域。
168 车辆超重综合治理系统及方法 CN202111496159.3 2021-12-08 CN114067568A 2022-02-18 高月仁; 杨海涛; 吕晓栓; 李罡; 康海凤
发明涉及车辆超重综合治理技术领域,提出了车辆超重综合治理系统,包括第一车道,用于车辆是否超重的预检,第二车道和第三车道,二者并列,且均位于所述第一车道沿车辆行驶方向的后方,所述第一车道通向所述第二车道和所述第三车道,第一道闸,设置在所述第二车道靠近所述第一车道的一端,第二道闸,设置在所述第二车道靠近所述第一车道的一端,预检称重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车道内,静态称重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车道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车辆超重检测过程中检测复杂,容易出现车辆滞留的问题。
169 一种全柔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 CN202111118827.9 2021-09-24 CN114059406A 2022-02-18 姚望; 马士杰; 杨振宇; 徐希忠; 王晓然; 王林; 张晓萌; 闫翔鹏; 孙兆云; 胡家波; 符东绪; 韦金城
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柔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属于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结构设计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材料设计脱节,技术方案为:该方法具体如下:S1、确定全柔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年限内累计当量轴次Ne,并初拟路面结构;S2、测试计算层位的沥青混凝土复数模量,构建沥青混凝土疲劳模型;S3、根据沥青混凝土应变允许值计算公式计算沥青混合料层底弯拉应变容许值εt‑容许;S4、根据路基顶面压应变计算公式计算路基顶面压应变容许值εz‑容许;S5、应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确定结构计算层位弯拉应变计算值εt‑计算及土基压应变计算值εz‑计算;S6、以沥青混合料层底弯拉应变容许值εt‑容许>计算值εt‑计算,土基顶部压应变容许值εz‑容许>计算值εz‑计算为验算指标,进行结构验算。
170 一种辅助高架掉头消除左转弯车道的全立交或半立交高效通行装置 CN202111416673.1 2021-11-26 CN114045713A 2022-02-15 沈颖惠; 刘诗舫; 刘玮; 刘诗荃; 沈博宇; 赖后翔; 唐光辉
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高架掉头消除左转弯车道的全立交或半立交高效通行装置,包括主干道路立交桥或主干道路直行通行区域以及立交调头通道两大部分。本发明通过架设在交叉路口各端口的辅助高架桥调头,按右转弯‑辅助高架调头‑直行或者直行‑辅助高架调头‑右转弯来消除交叉路口专用左转弯车道及专用左转弯时间,辅以主干道立交或主干道平交信号灯控制轮流直行来实现全立交或半立交通行(信号灯只控制直行),立交调头通道以简短辅助高架结构来消除立体交叉路口最重要的左转弯道,避免了常规立交桥利用匝道通向所有行驶方向导致匝道长、相互穿插、复杂易走错的缺陷,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工期短,甚至可以在场外预制进行现场安装。
171 一种山区电场进场道路弯道加宽改造设计方法 CN202011104900.2 2020-10-15 CN112195697B 2022-02-15 王习进; 谢春生; 王刚; 陈志峰; 冯仲彬
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电场进场道路弯道加宽改造设计方法,通过基于实测的进场道路弯道工点平面图,建立坐标系,计算并绘制出大件运输半挂车在弯道转向过程的轨迹线,根据半挂车转向整个过程的行驶轨迹可直观对进场路弯道通过性进行判断,能为通过性不满足的弯道改造设计提供直观、准确的参考标准,避免以往设计中出现二次改造或者设计尺度过大的情况,提高了设计效率以及设计成果的准确性,同时也保障了风机大件的畅通运输,提高了运输效率,保证风机大件运输环节的工期,同时减少了山区进场路改造的工程量,降低了工程造价,节省了工程投资,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72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及其设计方法 CN202111341944.1 2021-11-12 CN114032733A 2022-02-11 万家恺; 程小亮; 肖俊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及其设计方法。本发明提出的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在混凝土路面内部设置有筋组,钢筋组的上方架设有多根边缘防冲断加强钢筋,边缘防冲断加强钢筋位于道路侧边边缘0~L处,L为2m~3m,边缘防冲断加强钢筋的配筋率大于或等于0.2%。本发明提出的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通过在路面板边缘板范围内设置防冲断加强钢筋,有效地提高了路面板抵抗重载、超重载车辆冲断的能
173 乡村村居环境提升改造方法 CN202111385569.0 2021-11-22 CN114016768A 2022-02-08 李志如; 王夏红; 郑美红
申请公开了一种乡村村居环境提升改造方法,属于乡村环境改造领域,解决了现有乡村人口流失严重、家庭收入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步骤:根据需要进行环境改造的乡村的地理优势开发独有的旅游项目。对乡村的入村道和入户道进行改造。对乡村的生活配套设施进行改造与新建。对乡村的破旧房屋及废弃房屋进行改造。在乡村内设置农家乐、民宿。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对乡村的生活配套设施进行改造与新建、对乡村的破旧房屋及废弃房屋进行改造,满足了村民日常需求,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减少了人员流失。另外,通过旅游项目的开发,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村民的收入,从而减少了外出打工人员,减少了留守儿童和老人的数量,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174 用于交通运输系统的移动平台和交通运输系统 CN201711117424.6 2017-11-13 CN109778621B 2022-02-08 周碧云; M·塞德尔
本文中所描述的主题的实施方式提供了用于交通运输系统的移动平台(200)和交通运输系统(110)。移动平台(200)包括:主体(201),可沿着交通运输系统中的轨道(130)移动,主体(201)包含至少一个安装接口(202);至少一个辅助装置(205),经由至少一个安装接口(202)被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201)上;操作装置(206),安装在主体(201)上;和控制模(207),用于在至少一个辅助装置(205)的帮助下控制操作装置(206)的一个或多个操作。移动平台(200)可以在沿着交通运输系统的车道的任何位置处向交通运输系统和交通运输系统中的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175 一种提高整体通行速度的全网单向行驶道路设施 CN202010015088.X 2020-01-07 CN111041915B 2022-02-01 李益友; 罗启文
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整体通行速度的全网单向行驶道路设施,包括一条以上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以及连通所述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内外的一条以上的单向行驶连接道路,所述连接道路与对应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的部分路段形成循环的闭合道路。与现有技术中的其他方式相比,在最高限速一致时,平均通行速度提高,但绕行距离短,从而整体上减少了通行时间。
176 一种双Y式往复收费车道控制系统及设置方法 CN202111232284.3 2021-10-22 CN113969523A 2022-01-25 张军; 王树兴; 宋浪; 孙凌峰; 王少飞; 高岩; 俞山川; 郭子英; 王秀振
发明涉及一种双Y式往复收费车道控制系统及设置方法,属于交通工程领域。该控制系统根据收费车道几何布局,给出具体的双Y式往复收费车道设置方法;通过确定收费站ETC自由流缴费失败的异常车辆的两种处置方法,来确定选择两种异常车辆处置方法的判别依据。本发明通过对收费站收费车道几何布局的优化改进,从而解决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ETC自由流收费系统异常车辆的二次识别缴费问题,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收费站整体通行能,降低人力成本。
177 一种陆运转空运以及陆运转运应急救援工程 CN202010375089.5 2020-05-06 CN111622033B 2022-01-21 陈玲玲; 王建平; 张媛媛; 李文武; 杨家其; 李凤
发明公开了一种陆运转空运以及陆运转运应急救援工程,属于国防交通应急救援工程领域,包括空运段高速公路路面管制区和跨河段高速公路路面管制区,所述空运段高速公路路面管制区和跨河段高速公路路面管制区的路面上均设有至少三排活动式护栏串;每相邻两排活动式护栏串之间均连接有铰接杆组件,所述铰接杆组件顶部的高度大于运输车辆的高度;在跨河段高速公路路面管制区内,高速公路的侧边上架设有至少一个向下倾斜式延伸的输送滑道,且输送滑道的底部位于运输船船面的上方。本发明对活动式护栏串的移动和复位的操作均较为方便,且陆运转水运工程结构较为简单,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
178 道路交叉口 CN202111279897.2 2021-10-29 CN113897828A 2022-01-07 张忠桥
发明属于交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道路交叉口,包括设置于地面的机动车通行结构、设置于机动车通行结构处正下方的非机动车互通地道及设置于机动车通行结构处正上方的行人互通天桥结构,所述机动车通行结构、非机动车互通地道、行人互通天桥结构实现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的分层导流;所述机动车通行结构的右转路口设置右转道;所述行人互通天桥结构包括架空设置、且首尾相接围拢成一周的互通天桥,所述互通天桥设有梯道,梯道上端与互通天桥相连接,梯道下端与相对应的人行道相连通。该交叉口在基本不增加建设用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交叉口地下和空中的空间资源,使得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能实现有效分层分流。
179 一种缓解城市过饱和交叉口交通拥堵的通行管控方法 CN202111269724.2 2021-10-29 CN113863074A 2021-12-31 吴先宇; 罗斯达; 范宏伟; 郭靖雪; 詹圳曦
发明提供一种缓解城市过饱和交叉口交通拥堵的通行管控方法,包括:基于交叉口的流量数据,分析获得交叉口的流量特征和拥堵特征;基于交叉口的车辆排队长度数据,分析获得交叉口的拥堵时段,以及排队长度最严重的进口和流向;基于交叉口的流量特征、交叉口的拥堵特征、交叉口的拥堵时段、交叉口排队长度最严重的进口和交叉口排队长度最严重的流向,通过布置预停车线和预信号灯构建交叉口综合待驶区;通过对各车道对应的预信号灯和主信号灯的周期进行设置,疏导交叉口的车辆。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优点在于引入综合待驶区这一非常规设计手段,不需要左转绕路或者不需要交叉口大量改造,充分地利用所有车道资源。
180 一种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轨路无缝衔接交通方法 CN202110792956.X 2021-07-14 CN113846520A 2021-12-28 岳会军; 陈智南; 陈春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轨路无缝衔接交通方法,实现该方法的系统包含轨道系统、路面系统和运输工具。轨道系统包含干线轨道和支线轨道,通过规划出发地与目的地行驶路径,以距离目的地最近为优化目标进行目的地周边站点寻优,通过高速无人驾驶将乘客或货物运输到相应站点,各站点具备运输工具在轨道系统的轨上行驶和路面系统的路面行驶的相互切换,运输工具到达路面后根据实际需求通过低速无人驾驶或有人驾驶将乘客或者货物运到目的地。通过使用新的基于实际路况的新型轨路两用交通模式可以实现乘客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高效出行,实现了轨道交通和路面交通的无缝衔接,有效的提高通行效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