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一种双联混合发酵制备抗菌肽饲料添加剂的方法 CN202210297043.5 2022-03-24 CN114766597A 2022-07-22 常艺海; 王文龙; 牛俊轲; 李高强; 袁利芹; 刘永立; 张杰; 段丹霞; 练豪帅; 刘祖琳
发明属于生物工程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双联混合发酵制备抗菌肽饲料添加剂的方法,包括地衣芽孢杆菌双联乳酸片球菌种子液制备、地衣芽孢杆菌双联乳酸片球菌发酵液制备、高压匀浆破壁、分离和超滤纯化、喷雾干燥等步骤。本发明通过选定特定地衣芽孢杆菌(CGMCC No.24209)与乳酸片球菌双联混合发酵,使得双联混合发酵后得到的抗菌肽粗品抗菌效价高,并对小麦赤霉菌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利用地衣芽孢杆菌和乳酸片球菌发酵过程中好菌与厌氧菌的生理特性互补的特点,使得在发酵后得到的抗菌肽粗品活性更强。
122 一种菌酶共酵玉米秸秆生产生物油脂的方法 CN202010451634.4 2020-05-26 CN111411141B 2022-07-08 张瑶; 宋元达; 王艳霞
发明公开了一种菌酶共酵玉米秸秆生产生物油脂的方法,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本发明利用卷枝毛霉、解脂耶氏酵母纤维素酶相互协同作用发酵玉米秸秆,其发酵条件为:纤维素酶粉添加量为1.5%,卷枝毛霉与解脂耶氏酵母的菌种配比为1:1.5,总接种量为10%,搅拌转速200 rpm/min,发酵温度为31℃,发酵时间为54 h,最终每升玉米秸秆发酵液中可以获得微生物油脂为1.24g。本发明方法可直接转化木质纤维素,一步实现纤维素—单糖—油脂的同步化,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环境污染。
123 一种化妆品级己糖-6-磷酸组合物的生物酶法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CN202210187474.6 2022-02-28 CN114686541A 2022-07-01 殷昊
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化妆品级己糖‑6‑磷酸组合物的生物酶法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方法包括:将多聚磷酸盐依赖型激酶的编码基因17转化于大肠杆菌中,构建基因工程菌I;将磷酸甘露糖异构酶的编码基因BSMPI转化于枯草芽孢杆菌中,构建基因工程菌II;将所述基因工程菌I和所述基因工程菌II联合发酵,制备复合酶粗酶液;将所述复合酶粗酶液进行酶催化反应,制备得到化妆品级己糖‑6‑磷酸组合物。本发明既无需对生物酶进行纯化,也无需对酶催化产品进行精制和干燥,极大的降低了生产应用成本;并且,通过细胞实验、皮肤测试等手段证实了本发明所述己糖‑6‑磷酸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提高细胞能领代谢效率、促进皮肤修复与再生、减轻皮肤褶皱等效果。
124 一种简单快速生产PHB/细菌纤维复合材料的方法 CN201811639140.8 2018-12-29 CN109735593B 2022-06-17 张甜; 胡胜军; 皮埃尔鲁克·川柏雷; 许梦莹
发明属于生物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单快速生产PHB/细菌纤维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1)Ralstonia eutropha菌液的培养;2)Gluconacetobacter xylinus菌液的培养:3)取Ralstonia eutropha菌液加入到含有Gluconacetobacter xylinus菌体的基础培养液中,进行动态培养、静态培养,收集菌液,提取细菌纤维素/PHB复合产物。本发明方法直接在Gluconacetobacter xylinus培养过程中加入适量的Ralstonia eutropha菌液就能产生所需的复合材料,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优点。
125 一种利用双菌共培养体系生产3,4-二羟基丁酸的方法 CN202110057551.1 2021-01-15 CN112680484B 2022-06-14 高超; 张一鹏; 马翠卿; 许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双菌共培养体系生产3,4‑二羟基丁酸的方法,是(1)构建葡萄糖酸杆菌与工程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6KI的双菌共培养体系,(2)利用双菌共培养体系发酵生产3,4‑二羟基丁酸。实验证实,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使3,4‑二羟基丁酸生产量达到3.26g/L,得率为0.47g 3,4‑二羟基丁酸/1g木糖,有效解决了目前报道的单一基因工程菌生产3,4‑二羟基丁酸所具有的有产量低问题,得率低的问题,并为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在生物法生产需要复杂合成途径的化学品的应用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126 一种发酵酶解脱色血球蛋白的制备方法 CN202210226676.7 2022-03-09 CN114592029A 2022-06-07 黄志军; 宗守玉; 何新江
发明属于动物血液制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发酵酶解脱色血球蛋白的制备方法:将动物血液加入抗凝剂后降温至4‑8℃,通过声波振荡处理15‑30min;超声波振荡处理后使动物血液的温度升至50‑60℃,加入化剂进行初级脱色15‑35min;将初级脱色后的动物血液中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发酵12‑24h;在发酵后的动物血液中加入复合蛋白酶酶解2‑4h;经过酶解得到的酶解液经过除杂浓缩干燥后得到酶解脱色蛋白粉;本发明在充分脱除血红素的同时对蛋白进行部分降解形成小肽成分,使制备得到的蛋白产品更易被吸收,且脱色效果好,色泽为浅黄色,感官性状有效提高。
127 一种小分子鞣花酸的合成工艺及合成装置 CN202210156683.4 2022-02-21 CN114561281A 2022-05-31 敖德平
发明涉及一种小分子鞣花酸的合成工艺,包括,步骤S1,将制备小分子鞣花酸原材料注入研磨机构进行研磨,研磨机构通过调节控制第一研磨单元转动速率的动单元的动力参数,以对研磨机构的研磨速率进行调节;步骤S2,研磨后的原材料注入罐体进行发酵,设置于罐体上的驱动单元控制搅拌机构对罐体内待发酵物进行搅拌;步骤S3,当控制机构获取第二搅拌单元上发酵物的重量大于预设发酵物重量时,控制机构判定提高研磨机构的研磨速率、提高驱动单元的动力参数以提高罐体内搅拌速率,同时提高发酵温度;步骤S4,当发酵物发酵程度符合预设标准时,控制机构产出当前发酵物,并将当前发酵物烘干后萃取提纯处小分子鞣花酸。
128 一种高效联产3-羟基丙酸和1,3-丙二醇的多菌混合转化体系及建立方法 CN202011046932.1 2020-09-29 CN112226397B 2022-05-31 齐向辉; 张宇飞; 员君华; 张国艳; 袁娇; 王洋
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联产3‑羟基丙酸和1,3丙二醇的多菌混合转化体系及建立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在本发明中,采用多菌混合转化体系来代谢甘油,并对该体系进行优化,通过引入高效代谢3‑羟基丙的基因工程菌,快速代谢罗伊氏乳杆菌生成的毒性中间代谢产物3‑羟基丙醛,从而最大限度地将甘油转化成最终产物3‑羟基丙酸和1,3‑丙二醇。
129 一种利用小球藻生物质促进HAU-M1光合菌群高效产氢的方法 CN201910398160.9 2019-05-14 CN110129399B 2022-05-27 张全国; 刘虹; 蒋丹萍; 张志萍; 荆艳艳; 胡建军; 贺超
发明属于生物发酵生物制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小球藻生物质促进HAU‑M1光合菌群高效产氢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将小球藻酶解后,利用小球藻酶解液促进HAU‑M1光合菌群产氢量的提升,通过设计小球藻与纤维素酶、小球藻与蛋白酶的质量比,选择出最优的配比,得到最优的产氢条件,为HAU‑M1光合菌群利用小球藻生物质产氢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本发明设计合理、步骤清晰、简单易行,能够实现光合菌群,充分利用小球藻中的生物质提高HAU‑M1光合菌群的产氢效率。
130 一种海洋真菌-细菌共生体及其代谢产物和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CN201911009854.5 2019-10-23 CN112694983B 2022-05-06 鞠建华; 邵明伟; 孙长利; 李青连; 王晓雪
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真菌‑细菌共生体及其代谢产物和在制备抗菌药物或生物农药中的应用。所述的真菌/细菌共生体Spiromastix sp.SCSIO F190/Alcaligenes faecalis SCSIO B001是从我国南海北部大亚湾海底沉积物中筛选出的,其保藏编号是:GDMCC 60747。从该真菌/细菌共生体的发酵液丁萃取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spiromarmycin,对该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spiromarmycin具有很好的抗细菌活性及抗真菌活性,可用于开发新型抗细菌剂以及抗真菌剂,制备成相关新型抗菌剂
131 一种具有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微生态制剂的制备和应用 CN202110700296.8 2021-06-23 CN113425750B 2022-05-03 刘国文; 金波; 杜希良; 李心慰; 沈泰钰; 房志愿; 宋玉祥; 王哲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微生态制剂的制备和应用,由葡萄籽原花青素粉、发酵培养基以及复合菌液发酵制备制成;所述复合菌液由酿酒酵母H2和发酵乳杆菌O混合制成,且酿酒酵母H2和发酵乳杆菌O的添加比例为2:3;所述发酵培养基由以下组分构成:葡萄糖26‑27重量份、蛋白胨10‑11重量份、酵母浸粉4‑5重量份、磷酸氢二1‑2重量份、柠檬酸铵1‑2重量份、硫酸镁0.1‑0.3重量份,950‑1000重量份。该具有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微生态制剂的制备和应用,通过选用成本低的粗提商品化葡萄籽原花青素粉末,其杂质及聚合度均偏高,通过联合发酵可将原花青素的平均聚合度降低并稳定地溶解于复合菌液中,使制剂成分能够被机体吸收与利用从而防治肝损伤。
132 一种反硝化液态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210017689.3 2022-01-07 CN114410706A 2022-04-29 白华; 杨雪峰; 张华; 李硕; 王波; 杨涛; 吕兴
发明涉及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反硝化液体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反硝化液态碳源的制备方法,以农业废弃物玉米芯主要原料,通过将玉米芯进行液浸泡耦合特定的微波加热预处理后,可快速降低纤维素的结晶度和聚合度,减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之间的氢键作用,增加碱解效果,有利于后续纤维素降解菌对纤维素进行降解,提高葡萄糖得率和碳源品质,制备得到的反硝化液态碳源可克服传统固态碳源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释碳速率不同,导致亚硝酸盐累积的问题,不但可满足反硝化装置对于外加碳源的需求,除此之外,还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玉米芯的资源化利用,同时大幅度降低了污水反硝化成本,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133 一种海藻发酵粉的生物发酵生产方法及其应用 CN202210046000.X 2022-01-17 CN114395587A 2022-04-26 廖庆禄
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藻发酵粉的生物发酵生产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生产的海藻发酵粉不经提取可同时抑制淀粉酶、脂肪酶、蔗糖酶活性,并将其应用于体重控制、降血糖等领域,且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有机溶剂,不产生废渣,无需提取,保存了海藻丰富的营养及功能性物质,实现海藻的全效利用,本发明使原料中大分子物质,经过微生物转化成为能够被人体肠道直接吸收的小分子成分,产品中多酚类成分显著提高,降解了原料中的农残等有害物质,减少了海藻原料的苦、涩、腥味,产品适口性、冲调性显著提高,从而减少对食物中淀粉、脂肪、糖的消化吸收,能降低能量摄入、降低餐后血糖,对肥胖人群、高血糖人群十分有益。
134 一种皮石斛发酵提取液、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CN202110136064.4 2021-02-01 CN112891283B 2022-04-22 刘利萍; 吕玲玲; 林圆圆; 徐旭; 杨婷
发明公开了一种皮石斛发酵提取液、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铁皮石斛发酵提取液对·OH、DPPH、ABTS三种自由基的清除高、对酪酸酶抑制力强,具有很好的广谱紫外吸收性;本发明护肤品以铁皮石斛发酵提取液为主要活性成分,添加少量的防晒成分以及对皮肤有益的成分,从抗自由基抗化、紫外线吸收、紫外线屏蔽、抗酪氨酸酶等度增强皮肤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修复能力、油平衡能力,有效降低防晒美白乳霜潜在的刺激性,解决皮肤防晒、保湿、美白、修复等问题。本发明护肤品的防晒指数高,涂抹后皮肤的自然性大大优越于同防晒指数的其他现有防晒产品,同时产品具有涂抹舒适性好、涂抹后肤色靓丽自然、稳定性好的特征。
135 一种保健压片糖果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0064752.9 2022-01-20 CN114343045A 2022-04-15 张露引
发明公开了一种保健压片糖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糊精与混合拌匀,加入β‑葡聚糖组合物、中药营养物、辅料混合拌匀后制粒,得到混合物颗粒;将混合物颗粒干燥、冷却至室温,再与硬脂酸镁混合拌匀,压片,得到所述保健压片糖果。本发明的保健压片糖果味独特、口感好,有谷物发酵香味甜度适中,还具有安神理气、舒心解郁、降糖降压的保健效果。
136 一种叶子鱼小肽的发酵酶解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202110625437.4 2021-06-04 CN113136410B 2022-04-12 杨雪芬; 刘世龙; 雷剑; 蒋宗勇; 王丽; 邱月琴; 高开国; 冉学光
发明公开了一种叶子鱼小肽的发酵酶解制备方法,过程包括:将叶子鱼粉碎脱脂解,得水解液;以复合酶对水解液进行酶解,得到酶解液;用生物对酶解液发酵,得发酵液;对发酵液过滤,收集上清,获得粗肽液;然后对所剩杂质,重复酶解、发酵和过滤的过程,再次得到粗肽液;用G‑15葡聚糖凝胶柱对两次所得粗肽液纯化,再用凝胶色谱分离得到含有基酸片段为天冬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的小肽液将所得小肽液干燥并除潮,得叶子鱼小肽;该发明提供的方法改善了小肽苦味及易潮的问题,同时所得小肽用于保育猪饲料中,改善了保育猪肠道发育和生长性能,缓解了夏季热应激和冬季冷应激,提高了养殖效益,为养猪生产提供了优质蛋白源。
137 一种在VC混菌种子罐中添加多种微量元素缩短发酵周期提高产酸收率的方法 CN202210004586.3 2022-01-05 CN114292893A 2022-04-08 唐春晖; 桑元丽; 陶伟娜; 李慧君; 李蕾; 赵培培; 刘凯鑫; 张彩云; 杨宁; 杨兰林
发明公开了一种在VC混菌种子罐中添加多种微量元素缩短发酵周期提高产酸收率的方法,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包括种罐发酵和发酵罐发酵;所述种罐发酵,配制完发酵培养基后对发酵培养基进行杀菌,然后将发酵培养基移入种罐,使用接种液进行接种,接种后进行培养,培养结束得到种液;所述种罐中发酵培养基里的微量元素含量为18‑22mL/L;本发明通过在混菌发酵体系中种子罐配方添加微量元素,让小菌在大菌产孢前就可以快速生长,从而缩短种子罐周期,同时调节大小菌比例,有助于缩短发酵周期和提高古龙酸产量;同时通过调整种罐配方及灭菌方式,使其更有利于菌体生长。
138 一种抗菌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202110507249.1 2021-05-10 CN113234050B 2022-03-22 胡琳珍; 肖雪洋; 江雯; 周慧; 胡天卉; 张雪珂; 罗梦颖
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对青霉菌和赭曲霉菌进行共培养发酵,从而获取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从菌株的发酵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了新化合物1‑3。选取大肠杆菌、沙氏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评价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发现化合物1‑3均能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沙门氏菌的生长。化合物1可以预期发展成为抗菌药物。化合物物1的抑菌浓度(MIC)为128μg/mL时的抑菌率为49.24%;化合物2的抑菌浓度(MIC)为128μg/mL时的抑菌率为32.16%;化合物3的抑菌浓度(MIC)为128μg/mL时的抑菌率为35.14%。
139 一种利用生物共生发酵技术高产短链脂肪酸的方法 CN202011198452.7 2020-10-31 CN112280811B 2022-03-22 朱之炜; 苏真真; 高丽鹤; 李文靖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生物共生发酵技术高产短链脂肪酸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微生物共生发酵技术高产短链脂肪酸,以产量高、易获取的菊芋和海藻为原料,即以食品级物料作为发酵底物,利用多菌共生发酵技术,生产短链脂肪酸,和现有技术中利用化合物组合物、纯纤维素制备短链脂肪酸的工艺相比,克服了现有制备短链脂肪酸成本高的缺点,并且操作简单,安全无毒,产量高,易规模化生产,具有较好经济效益,适用范围广,提供了制备短链脂肪酸的新原料和新方法。
140 一种高产乙醇的双细胞连续发酵方法 CN201910103169.2 2019-02-01 CN109593792B 2022-03-22 倪浩; 吴小虎; 陈云; 姜桂颖; 朱维民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乙醇的双细胞连续发酵方法,首先采用种子培养基培养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小球藻发酵种子,最后采用双细胞共培养发酵培养基发酵生产并收集乙醇。该工艺种子培养过程中,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小球藻生长迅速且最终细胞浓度较高。该工艺发酵过程中发酵培养基成分简单,无需添加源、维生素、基酸等微量元素,工艺控制简单,菌株发酵性能稳定,乙醇产量达到11.2g/L,实现了光能向化学能的高效生物转化。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