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一种畜禽粪污微藻养殖同步产乙醇的方法 CN202011625850.2 2020-12-30 CN112795486A 2021-05-14 李洁; 许生军; 戴佳亮
发明公开了一种畜禽粪污微藻养殖同步产乙醇的方法,涉及畜牧业废弃资源再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畜禽粪污微藻养殖同步产乙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初次发酵、培养、二次发酵步骤,所述初次发酵步骤得到发酵气体收集于储气罐中,发酵产物经固液分离得到初级液体和固体混合物,所述培养步骤具体为:将初级液体加入微藻反应器,调节pH值至7.2‑7.5,调节微藻生长环境,接种微藻,开启微藻反应器,通入储气罐中发酵气体进行微藻培养。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畜禽粪污微藻养殖同步产乙醇的方法,为禽畜粪污发酵生产乙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将发酵产生的废气进行了再利用,在CO2减排的同时实现了能量的增值和能量的高效利用。
182 一种利用生物合成7,21-二羟基-20-甲基孕甾-4-烯-3-的方法 CN201811563245.X 2018-12-20 CN109680032B 2021-05-14 王福聚; 董华强; 李小连; 孙强
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生物合成7,21‑二羟基‑20‑甲基孕甾‑4‑烯‑3‑的方法。本发明通过两步发酵法,利用卷枝毛霉、直立枝顶孢霉、总状毛霉及烟曲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发酵液将4‑HBC高效转化为7α‑OH‑4‑HBC和7β‑OH‑4‑HBC。在底物4‑HBC投料量为10‑20g/L的条件下,转化率高,从产物中分离得到两种产物,7α‑和7β‑羟基‑4‑HBC,产物总得率为46.5%‑85.32%。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得率高,为甾体药物的开发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
183 一种葡萄皮中花青素的提取系统及其提取方法 CN202110160116.1 2021-02-05 CN112779309A 2021-05-11 蔡胜; 张滕飞
发明涉及葡萄皮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葡萄皮中花青素的提取系统及其提取方法。该系统包括发酵装置,发酵装置出料口连通旋转蒸发仪进料口,旋转蒸发仪出料口连通石油醚罐进料口,石油醚罐出料口连通甲醇罐进料口,甲醇罐出料口连通离心机,石油醚罐蒸汽出口连通冷凝器。本系统提取率高,操作方便,节省能源
184 一种利用烟气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 CN201911033004.9 2019-10-28 CN112725388A 2021-04-30 师文静; 樊亚超; 张霖; 廖莎; 李晓姝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烟气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在光生物反应器中加入微藻培养基和栅藻HY‑D3种子液、小球藻SF‑B1种子液,并通入CO2体积含量为5%~45%,SO2体积含量不超过0.06%,NOx体积含量不超过0.08%的烟气,培养12‑48小时加入斜生栅藻FSH‑Y2种子液进行混合培养。本发明方法提高了微藻培养体系对高浓度CO2的耐受性和溶解性,提高了固效率,同时可以脱除烟气中SOx、NOx,净化烟气。
185 一种以丁香酚为底物发酵生成香兰素的方法 CN201911424942.1 2019-12-31 CN111019995B 2021-04-27 邢晨光; 赵希景; 曾雅柔; 蓝焕炎; 刘伟; 刘刚; 邓志敏
发明公开了一种以丁香酚为底物发酵生成香兰素的方法,通过Penicillium simplicissimum OMK‑68和Bacillus sp.OMK‑69混合发酵获得香兰素,效价高达35g/L,丁香酚质量转化率为83.3%。本发明中的Penicillium simplicissimum OMK‑68能够以丁香酚为底物,发酵生产松柏醇,其发酵效果和底物利用率均远好于野生型Penicillium simplicissimum。本发明中的Bacillus sp.OMK‑69能够以松柏醇为底物,发酵生产香兰素,其发酵效果和底物利用率均远好于野生型Bacillus sp。
186 一种生物诱导沉积方解石粘结的调控方法 CN202011540146.7 2020-12-23 CN112626160A 2021-04-09 钱春香; 张旋; 陈燕强
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诱导沉积方解石粘结的调控方法。属于调控基材性能的领域;步骤:将胶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嗜芽孢杆菌及巴氏芽孢杆菌的芽孢培养,得到胶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嗜碱芽孢杆菌及巴氏芽孢杆菌的菌液;调节菌液的pH;得到胶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嗜碱芽孢杆菌及巴氏芽孢杆菌的浓缩菌液;将源加入得到的胶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嗜碱芽孢杆菌及巴氏芽孢杆菌的浓缩菌液中静置,直至其产生沉淀;产生沉淀后,对沉淀物进行洗涤、过滤、烘干,烘干至恒重后进行粘附力分析,即达到调控方解石粘结力。本发明形成的矿物性质稳定效果显著、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生态相容性好;且过程中可有效捕获利用二,减缓温室效应。
187 一种高产β-丙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共培养制备D-泛酸 CN202011400372.5 2020-12-04 CN112625985A 2021-04-09 柳志强; 陈力; 张博; 李波; 王培; 郑裕国
发明涉及一种高产β‑丙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共培养制备D‑泛酸及其构建方法,及其在共培养制备D‑泛酸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利用来源于pTrc99A的Trc启动子和RBS序列替换基因组上panD、aspC,ppc基因的原有启动子以加强β‑丙氨酸的合成,并敲除基因pykA,pykF阻断PEP的消耗和改造大肠杆菌的葡萄糖摄取途径,加强非PTS转运系统而阻断PTS转运系统,积累合成的前体PEP;在此基础上引入异源的天冬氨酸脱羧酶基因panD,E.coli W3110的aspC以加强关键酶的酶活,增强β‑丙氨酸前体供给及转化,引入E.coli W3110的gdhA基因从而加强了辅酶NADP/DNAPH的循环再生,最终β‑丙氨酸的效价从0提高到2.48g/L。该菌株与之前的D‑泛酸生产菌株DPA21/pBCST3进行初步共培养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接种比例的优化,两个菌株接种比在1:1时,共培养菌株可以在同样的发酵培养基中生产3.08g/L的D‑泛酸。
188 淀粉芽孢杆菌及丁酸梭菌共培养发酵生产丁酸的工艺 CN202110057679.8 2021-01-15 CN112625980A 2021-04-09 杨永; 曹华伟; 吕向云; 娄百勇; 远万里; 宋玉忠
发明公开了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及丁酸梭菌共培养发酵生产丁酸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发酵工艺为三级,包括一级种子培养、二级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解淀粉芽孢杆菌及丁酸梭菌摇瓶种子培养,接种于一级种子培养基中进行一级种子培养,然后接种于二级种子培养基中进行二级种子培养,最后接种于发酵罐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发酵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培养温度为30‑35℃,发酵pH降至4.5‑5.0时,控制10‑20小时还原糖,开始升温至35‑37℃,进行第二阶段培养,控制pH为6.0。本发明利用淀粉生产小分子糖以替代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以此来减少原料中葡萄糖的成本,增加丁酸生产效率,重点解决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发酵效能。
189 一种激活细胞功能的ACE抑制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011529449.9 2020-12-22 CN112625090A 2021-04-09 李婉南; 康明; 葛振龙; 赵海峰; 包春阳; 王凯玉; 戴惠咛; 韩葳葳; 韩璐; 高波; 常浩; 皮子凤
发明涉及一种激活细胞功能的ACE抑制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ACE抑制肽包括WAELS和/或WEQFL。本发明通过采用合适的解条件,制备得到了富含本发明小分子肽的水解物,本发明的ACE抑制肽可进一步促进TIDCs表面成熟标志分子CD11c、ACE抑制肽CD86及MHC II的表达,促进TIDCs分泌IL‑12及抑制IL‑10的分泌,表明WAELS和WEQFL能够进一步激活免疫活性受抑制的TIDCs的抗原递呈功能,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降血压有一定功效。
190 一种生物共培养催化化合物合成己酸的方法 CN201910344898.7 2019-04-26 CN110004202B 2021-04-06 陶勇; 何晓红; 李大平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共培养催化化合物合成己酸的方法,将乳酸菌和己酸菌混合后按体积比10%的接种量接种到新鲜含碳水化合物的待发酵底物中进行厌培养,即得到含己酸的发酵液;所述乳酸菌的群落总数为1.0×109cfu/ml,所述己酸菌的群落总数为1.5×109cfu/ml;所述乳酸菌和己酸菌按体积比1:1000~100000进行混合,本发明中微生物合成己酸的底物范围广,可以降低生物质合成己酸的生产成本,工艺简单可行,适于工业化生产。
191 蛋白核小球藻细胞利用木薯渣为主要原料制备油脂的方法 CN201810423474.5 2018-05-06 CN108315381B 2021-04-06 宋庆恒; 潘宏涛; 陈生红; 洪元明
发明属于藻类技术领域,公开了蛋白核小球藻细胞利用木薯渣为主要原料制备油脂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里氏木霉种子液,步骤2)制备蛋白核小球藻液,步骤3)制备黑曲霉种子液,步骤4)混合培养,步骤5)提取油脂。本发明方法降低了成本,并且油脂产量提高。
192 一种利用复配菌剂制备重金属高效吸附剂的方法 CN201710843115.0 2017-09-18 CN107574219B 2021-04-06 穆军; 穆思源; 崔霞
发明涉及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复配菌剂制备重金属高效吸附剂的方法,复配菌剂为海洋盐单胞菌菌株Halomonas sp.GHF11与海洋冷杆菌菌株Psychrobacter sp.GHF2,两种菌株均从菲律宾蛤仔吐出的污泥液中分离纯化而得,将两种菌株分别扩大培养后复配发酵,两种菌株在发酵培养过程中相互协同强化,菌株活强,产生的胞外多糖产量高,将发酵后的发酵菌液透析去除部分培养基成份后经离心、两次乙醇沉降分离出胞外多糖,然后经琼脂、淀粉固化制成重金属高效吸附剂,吸附效果好,吸附效率高,性能稳定,可以直接添加到饮用水中安全无害。
193 多菌株种群控制系统和方法 CN201980053732.8 2019-06-07 CN112601536A 2021-04-02 J·哈斯提; M·J·廖; M·O·丁
本文提供了一种多菌株种群控制系统、方法、试剂盒和组合物。还提供了用于在多菌株生态系统,以及使用同步裂解回路结合多种毒素/抗毒素系统在长时间内连续循环以瞬时排列多菌株生态系统或培养物中培养细菌细胞的方法、系统、试剂盒和组合物。
194 一种自然共生的混合培养物降解粗饲料生产柠檬酸的方法 CN202011616690.5 2020-12-30 CN112553284A 2021-03-26 魏亚琴; 王治业; 赵疆
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可再生能源领域,具体为一种自然共生的混合培养物降解粗饲料生产柠檬酸的方法,所述的混合培养物YakQH5由厌真菌(Neocallimastix frontalis)和甲烷菌(Methanobrevibacter gottschalkii)组成,于2020年3月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299,所述的混合培养物YakQH5能够分别降解15种粗饲料,并产生大量柠檬酸,尤其以苜蓿为底物时,柠檬酸产量高达46.0mM,在发酵过程中添加复合抗生素,还可以防止混合培养物在发酵过程中不受细菌污染,进一步提高厌氧发酵效率,本发明所述混合培养物YakQH5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195 一种复合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1910911168.0 2019-09-25 CN112545928A 2021-03-26 刘玮; 杨继国; 徐晓飞; 夏晚霞; 王云; 刘星汶
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是以银耳粉和为原料,通过高温提取、H2O2化降解、生物发酵和醇沉降,得到银耳复合提取物,再将该银耳复合提取物复溶制作成银耳多糖面膜液。所述的微生物为酵母菌和乳杆菌混合得到的菌种。本发明制备的银耳复合提取物面膜液可以用作面膜基液,所有原料均为化妆品允许添加产品,且不仅改善了单独高、低分子量银耳多糖补水保湿功效的弱点,且可以有效刺激皮肤细胞分泌透明质酸,增强谷胱甘肽在皮肤细胞中的抗氧化能,保证谷胱甘肽活性的稳定,更有利于维持人体皮肤的正常功能。
196 一种利用木质纤维素同步糖化发酵生产L-乳酸的方法 CN202011428184.3 2020-12-09 CN112501218A 2021-03-16 韩琴; 涂濂波; 汤超; 陶程程
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木质纤维发酵生产L‑乳酸的方法及其乳酸制品。包括以下步骤:在含有发酵培养基成分的发酵罐中接种凝结芽孢杆菌发酵种子液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发酵种子液,之后加入蒸汽爆破预处理的农作物物料和纤维素酶和基酸1,用调节pH,在40‑50℃发酵6‑12h后,补加维生素B类物质和氨基酸2,升温至50‑55℃,持续发酵18‑48h。该方法具有工艺简洁、发酵周期短、乳酸光学纯度高、乳酸产量高,易于提纯和整个生产过程无污染等综合优势,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便于产业化。
197 一种红法夫酵母复合菌液及其制备方法 CN202011084906.8 2020-10-12 CN112501048A 2021-03-16 姜宗然; 沈美雄
发明涉及一种红法夫酵母复合菌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磷脂、胆固醇和红法夫酵母菌溶于乙醇中,得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用注射器匀速缓慢注入合介质中,置于60℃恒温水浴中加热,并搅拌至乙醇完全蒸发,超声10min,过滤,收集滤液;将所述滤液与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混合,加入发酵培养基和水,置于30℃下发酵培养48h,收集发酵液,得红法夫酵母复合菌液。从而使制得的红法夫酵母复合菌液可提高虾青素在应用产品中的稳定性,提高虾青素的保留率。
198 一种藤蔓类尾菜两段式厌发酵产酸的方法及装置 CN202011252925.7 2020-11-11 CN112359081A 2021-02-12 马建; 陈欣
发明提供了一种藤蔓类尾菜两段式厌发酵产酸的方法和装置,属于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对尾菜浆液依次进行臭氧曝气、纤维素酶催化反应和木质素酶催化反应,之后加入第一源和厌氧菌剂,进行第一阶段厌氧发酵,分离第一上清液;之后加入、第二碳源,进行第二阶段厌氧发酵,将两次所得上清液加热混合,即得有机酸混合物。本发明能在较为简单的发酵条件下实现藤蔓类尾菜的快速产酸,且具有较高的干物质转化率;同时,所得发酵产物为有机酸混合液,具有较高的碳氮比,可以直接还田使用,能够活化设施土壤中的养分、提高养分流动性、刺激土壤生物植物根系的生长;同时高碳氧比还能避免土壤原有有机碳过快消耗的问题。
199 一种生物发酵制备富含GABA的蒡发酵基料的方法 CN202011135197.1 2020-10-21 CN112352949A 2021-02-12 张显; 饶志明; 倪晗朦; 杨套伟; 徐美娟; 邵明龙
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发酵制备富含GABA的蒡发酵基料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市售牛蒡粉为发酵原料,经食品安全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谷酸棒状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发酵混合发酵,代替大肠杆菌、曲霉和酵母等GABA生产菌株,利用原料中本身含有的大量淀粉、蛋白质和氨基酸,混合发酵产生GABA,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益生菌的引入增加了发酵基料的保健功能和食品应用安全性,赋予产品更高的市场价值。
200 具有血液循环改善效果的健康功能性组合物 CN201911017634.7 2019-10-24 CN112335875A 2021-02-09 李荣睆; 张泰淳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血液循环改善效果的健康功能性组合物,其包含红参人参皂苷和源自生物大蒜发酵的谷胱甘肽成分,更具体地,涉及将通过微生物发酵大蒜而生成的天然谷胱甘肽成分以一定比例混合于富含人参皂苷的红参粉末成分中,从而口服时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的包含红参人参皂苷和源自微生物大蒜发酵的谷胱甘肽成分的具有血液循环改善效果的健康功能性组合物。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