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一株产麦甾醇酵母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 CN201910888612.1 2019-09-19 CN110591934A 2019-12-20 李珍珠; 蒋春美; 陈贤情; 王筱; 宋宇婧; 郭丹
发明公开了一株高产麦甾醇酵母工程菌。本发明提供的高产麦角甾醇的酵母工程菌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M-trp-190902-WB757,具有细胞麦角甾醇含量高的优点,细胞中麦角甾醇含量相对于现有技术和天然野生菌种均大幅提高,达到细胞湿重的1.75wt%,比目前国内外所用酵母菌种的生产产量提高了1-4倍。本发明提供的工程菌还具有高细胞生物量的优点,可以通过相对简单的方法条件发酵培养,易于实现并控制,成本低。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优化的含量测定的方法。本发明麦角甾醇产量高,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可普遍推广,一般发酵厂的设备和条件均可生产,生产投资较少,具有广阔的实际应用价值及前景。
182 一种表达酰基辅酶A-还原酶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CN201810510037.7 2018-05-24 CN110527654A 2019-12-03 冀勇良; 郭锋
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酰基辅酶A-还原酶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所述的基因工程菌为在新金色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neoaurum)中整合有至少由强启动子pG13启动表达的酰基辅酶A-还原酶基因phsR的基因工程菌。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表达载体,其依次含有强启动子pG13和酰基辅酶A-还原酶基因phsR;以及所述的表达载体在制备上述的基因工程菌中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甾体化合物4-BNA的制备方法。上述基因工程菌可高效专一的产生4-BNA,摇瓶中甾醇降解产物中4-BNA的产率高达90%以上,5L发酵罐中甾醇降解产物中4-BNA的产率高达97%以上。
183 一株高效生物转化白桦脂酸的内生真菌菌株及其应用 CN201910680320.9 2019-07-25 CN110527632A 2019-12-03 尹静; 詹亚光; 肖佳雷; 徐志强; 孙建广; 张玉琦; 王宇; 李影
发明公开了一株高效生物转化白桦脂酸的内生真菌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株拟茎点霉,所述拟茎点霉为拟茎点霉(Phomopsis sp.)WDS2,其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394。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包含上述拟茎点霉的菌剂及其应用。本发明拟茎点霉(Phomopsis sp.)WDS2具有高效生物转化白桦脂醇为白桦脂酸的能,其白桦脂酸转化量达到了23.5mg/L,因此,拟茎点霉(Phomopsis sp.)WDS2为未来抗癌和抗病毒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优良的菌株材料,具有重要价值。
184 糖基转移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CN201880005455.9 2018-05-14 CN110462033A 2019-11-15 周志华; 严兴; 王平平; 魏维; 李晓东
提供一种糖基转移酶及突变体,并提供一种体外糖基化方法,包括步骤:在糖基转移酶存在下,将糖基供体的糖基转移到四环三萜类化合物的C-3位羟基上;从而形成糖基化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其中,所述的糖基转移酶为如SEQ ID NO.:4所示的糖基转移酶或其衍生多肽;或如SEQ ID NO.:21所示的糖基转移酶或其衍生多肽。
185 7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201910638116.0 2019-07-15 CN110358744A 2019-10-22 潘银平; 唐士金; 杨碧玲; 赵文艳; 祝连彩; 王伯初
发明涉及7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7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为SEQ ID NO.1所示的蛋白,或将SEQ ID NO.1所示的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所获得的功能相同的蛋白。所述7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能够催化磺胆酸、甘氨胆酸、牛磺鹅去胆酸和甘氨鹅去氧胆酸的C7α-羟基的羰基不对称还原反应,催化苯甲酰甲酸乙酯的苯甲酰基中羰基与羟基的不对称还原反应。与撒丁岛梭菌中的7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相比,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具有很大的工业应用价值。
186 雄烯二发酵废料的处理方法及回收物的应用 CN201710021949.3 2017-01-12 CN107056865B 2019-10-15 王莹; 娄源民; 仝飞飞; 刘凤霞; 薛刚; 项东方
发明属于雄烯二发酵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雄烯二酮发酵废料的处理方法及回收物的应用。所述方法为按照料液比1:1‑3向雄烯二酮发酵废料中加入破乳剂,于20‑60℃条件下静置分相并取上相,向下相加入等体积的破乳剂后再次同温静置分相并取上相,然后将下相过滤得滤液,并与上述上相混合得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在0‑10℃条件下进行两次结晶并滤取晶体,即得甾醇晶体;滤液浓缩后将油脂脱溶,即得油脂。本发明采用有机溶剂破乳法和低温二次结晶技术,能够高效从雄烯二酮发酵废料中回收可循环使用油脂和甾醇,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还降低了废料的污染性。
187 一种利用多种生物酶直接制备孕的方法 CN201910493922.3 2019-06-08 CN110283868A 2019-09-27 王友富; 王荣; 王炳乾; 王洪福; 邵振平; 雷灵芝; 黄橙橙; 王瑞; 陈克纲; 应杨波
发明涉及化学药物的制备方法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将包括胆固醇化酶CYP11a1,皮质氧还蛋白酶FDX,皮质铁氧还蛋白还原酶FDXR和胆固醇氧化酶CHO)四种生物酶共表达至E.coli上并在转化甾醇类物质制备孕的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选取引物CYP,FDX,FDXR和CHO共表达同一宿主;2)引物合成,3)质粒构建,4)诱导表达;5)生物酶转化。本发明利用多种生物酶直接制备孕酮的方法,同时使用这四种酶进行生物转化甾醇类物质制备孕酮,具有一步结构改造,专一性强,环境污染小,而且成本低的等优点。
188 一种高效全细胞催化制备熊去胆酸的方法 CN201910584668.8 2019-07-01 CN110257463A 2019-09-20 赵厚发; 陶勇; 吴胜; 朱俊歌; 张荣珍; 徐宾朋; 郭庆; 孟成; 李康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全细胞催化制备熊去胆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7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和氧化型辅酶NAD+或NADP+存在的条件下将溶于溶液中的底物结合态鹅去氧胆酸的7位α-羟基氧化成羰基,形成中间产物结合态7-羰基-石胆酸;步骤二、在步骤一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向混合物中加入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和还原型辅酶NADH或NADPH,将中间产物7位羰基还原成β-羟基得到结合态熊去氧胆酸;该发明反应底物浓度高达100g/L,转化率大于99.5%,熊去氧胆酸收率95%以上,产品质量符合国际标准,工艺先进,环境友好。
189 一种液态深层发酵生产灵芝三萜的方法 CN201910512095.8 2019-06-13 CN110172492A 2019-08-27 冯杰; 张劲松; 翟双星; 冯娜; 唐庆九; 刘艳芳; 周帅; 唐传红; 杨焱; 刘方; 颜梦秋; 吴迪; 王金艳; 张忠; 谭贻
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深层发酵生产灵芝三萜的方法,包括:(1)取在斜面培养基中活化后的灵芝菌丝体,挑取菌丝接入种子培养基中,接种后于25-30℃、100-180r/min下培养8-12天,获得种子培养液;(2)将培养好的种子培养液,按照8vol%-12vol%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中,接种后于25-30℃、100-180r/min下培养7-10天,在发酵培养过程中添加0.8g/L-1.5g/L的胆酸钠,发酵结束获得灵芝菌丝体,并提取菌丝体中的灵芝三萜。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有效,在工业化生产中具有应用价值,可成功实现明显提高表达产物含量的目的,缩短了发酵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对其它的真菌菌丝体发酵过程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启迪意义。
190 一种夫西地酸的制备方法 CN201910395839.2 2019-05-13 CN110016491A 2019-07-16 张茂华; 蒋永飞; 蔡秀平; 吴耀美
发明公开一种夫西地酸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3)种子培养:将梭链孢霉菌摇瓶种子液按照10%的接种量接种到灭菌后的种子培养基上,培养周期3天,得到种子液;20)发酵培养:将步骤13)培养好的种子液按照10%的接种量接种到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上,培养周期为10天;30)发酵培养过程中,发酵液中基氮浓度低于40ug/ml时,向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氮源发酵补料培养基,当发酵液中总糖浓度控制低于0.5%时,补加源发酵补料培养基。本发明在发酵培养过程中,通过向发酵培养基中补加氮源和碳源发酵补料培养基,可降低抑制夫西地酸次级代谢的因素,从而提高发酵单位,整体提高发酵法生产夫西地酸的产量。
191 一种绞股蓝糖基转移酶的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CN201610851785.2 2016-09-27 CN106544310B 2019-07-16 王磊; 刘斌; 许莹莹; 徐艳丽; 田鑫; 黄笛
发明公开了一种绞股蓝糖基转移酶的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公开的绞股蓝糖基转移酶,可以催化原人参二醇合成稀有人参皂苷CK。其名称为UGTGp3。本发明同时也公开了合成稀有人参皂苷CK的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将来自于绞股蓝的糖基转移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体外酶促反应进行了功能鉴定。对其产物进行ESI质谱和HPLC检测都显示有较高的信号。本发明所制备的人参皂苷具有得率高,副产物少,容易工业化生产等优点,为绞股蓝皂苷异源生物合成奠定了基础
192 一种采用金色分枝杆菌制备孕烯醇的方法 CN201811551991.7 2018-12-19 CN109971814A 2019-07-05 王友富; 王荣; 王炳乾; 王洪福; 邵振平; 雷灵芝; 黄橙橙; 王瑞; 陈克纲; 应杨波
发明涉及孕烯醇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采用金色分枝杆菌制备孕烯醇酮的方法,步骤为,S1:取保存好的金色分支杆菌接种在PDA平板上,30℃下培养3d,待金色分支杆菌长满平板后,将无菌Tritonx‑1000.1%5mL注入平板,轻摇使金色分支杆菌孢子均匀分散取,将悬浮液接种于沙仕固体培养基中,于30℃恒温培养36h;S2:将步骤S1中培养36h后的金色分支杆菌平板置于无菌紫外灯下照射处理,照射强度为285.8W/c㎡,照射时间为5‑15min,然后将处理过的平板在光照下30℃培养36h,取出样本;S3:将步骤S2中培养后的产生样本放入培养基中,在30℃的温度下,培养45h。该采用金色分枝杆菌制备孕烯醇酮的方法,能够解决目前生产方法效率低,成本较高,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的问题。
193 一种在双降醇生产中基因敲除新金色分枝杆菌的方法 CN201811537948.5 2018-12-16 CN109971694A 2019-07-05 王友富; 王荣; 王炳乾; 王洪福; 邵振平; 雷灵芝; 黄橙橙; 王瑞; 陈克纲; 应杨波
发明涉及双降醇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在双降醇生产中基因敲除新金色分枝杆菌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供体构建体的构建,步骤二:诱变株的选取,步骤三:C1,2脱氢酶以及C22脱氢酶的富集转化,步骤四:新金色分枝杆菌的敲除。该在双降醇生产中基因敲除新金色分枝杆菌的方法,能够将双降醇中的新金色分枝杆菌进行有效的敲除,提高了双降醇的纯度。
194 一类杂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和抗肿瘤的药物 CN201910354207.1 2019-04-29 CN109942658A 2019-06-28 杨献文; 谢春兰; 夏金梅; 罗钦; 骆祝华; 邵宗泽
发明中杂萜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本发明杂萜化合物通过青霉菌在特定的培养基中发酵产生,具有抗肿瘤活性,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本发明为研发抗肿瘤药物提供了新的化合物来源,利用丰富的海洋生物作为发酵原料发酵制备杂萜化合物作为抗肿瘤活性物质,降低药物生产成本,对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95 一种利用生物转化制备宝丹的方法 CN201910037611.6 2019-01-16 CN109852658A 2019-06-07 张小强; 曹桂阳; 刘建
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宝丹的方法,利用酵母菌将1,4-雄烯二酮(ADD)转化为宝丹酮,所述酵母菌是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GMCC 2.346或葡萄汁酵母Saccharomyces uvarum CGMCC 3.4636中的一种。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生物转化有效避免了化学方法中的强还原剂选择性差、过程无法符合生产过程环保安全要求的缺陷;2、培养基价廉易得,培养转化温度较高,生长迅速,对无菌的要求不严格等优点;3、本发明工艺制备宝丹酮反应路线短,产品质量优异,适合工业化生产。
196 一种提高灵芝液体发酵中三萜含量的方法 CN201510983745.9 2015-12-24 CN105483197B 2019-06-07 吴小平; 叶丽云; 林强
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灵芝液体发酵中三萜含量的方法,包括配制CaCl2溶液和水杨酸乙醇溶液、菌丝液体培养、离子和水杨酸诱导、菌丝收集、菌丝三萜提取与检测。在灵芝液体发酵过程中加入钙离子和水杨酸进行诱导,能够显著提高灵芝菌丝中三萜的含量,菌丝的三萜含量达48.97 mg/g,比对照组高48.26%,有效提高灵芝的质量,而且操作方法简单、成本低。
197 神经酰胺合成酶基因在调控灵芝三萜生物合成中的应用 CN201910127690.X 2019-02-21 CN109777814A 2019-05-21 赵明文; 鲁笑笑; 王云晓; 朱静; 任昂; 师亮; 于汉寿
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酰胺合成酶基因在调控灵芝三萜生物合成中的应用。通过基因沉默技术,将灵芝LAG2和LAG3基因共同沉默,以提高灵芝三萜的生物合成量。本专利通过RNA干扰手段,提供一种通过共同沉默神经酰胺合成酶基因LAG2和LAG3来提高灵芝三萜生物合成的重要遗传操作手段,为用基因工程技术手段提高灵芝三萜生物合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198 一种稀有人参皂苷的转化方法 CN201910074582.0 2019-01-25 CN109750075A 2019-05-14 王岱杰; 耿岩玲; 崔莉; 宋祥云; 李景超
发明专利涉及人参皂苷的生物转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稀有人参皂苷的转化方法。现有技术针对人参皂苷转化为稀有人参皂苷,多采用酶膜转化器等,回收困难,并且多数酶难溶于有机溶剂,不利于酶解反应的进行。本申请针对该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反胶团体系的高速逆流色谱反应器,用于稀有人参皂苷的高效生物转化。反胶团溶剂体系能够保护酶的活性,提高在有机介质中的溶解度,提高酶解效率。同时,以高速逆流色谱作为反应器可利用产物与底物分离系数的不同将生成的稀有人参皂苷分离出来,且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可以实现通过调整转速获得不同的稀有人参皂苷,应用于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99 一种三七二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201710996183.0 2017-10-23 CN109694398A 2019-04-30 张欣
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式为原三七二醇衍生物20(R)-25-羟基-达玛烷型-3β,12β,20-三醇[简称20(R)-25-OH-PPD]的制备方法。三七总皂苷解的方法获得了如上原三七二醇衍生物,其中三七皂苷水解方法包括水解法、酸水解I法和酸水解II法。并经核磁共振光谱确定了其结构。该方法收率高、纯度高,产品质量稳定,可实现工业生产,能满足用于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开发需要。
200 一种制备12β-O-Glc-PPD和12β-O-Glc-PPT的方法 CN201710955862.3 2017-10-15 CN109666714A 2019-04-23 杨金玲; 朱平; 梁会超; 张婷婷; 胡宗风; 李燕
发明涉及糖基解酶LXYL-P1-2在制备非天然人参皂苷12β-O-Glc-PPD和12β-O-Glc-PPT中的用途,制备12β-O-Glc-PPD和12β-O-Glc-PPT的方法,以及生产12β-O-Glc-PPD和12β-O-Glc-PPT的重组细胞。因此,本发明通过生物方法,实现12β-O-Glc-PPD和12β-O-Glc-PPT的规模化制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