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 / 微生物或酶;其组合物 / 用电或波能,如磁、声波处理微生物或酶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一种耐低温草菇菌株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0833635.9 2023-07-07 CN116640673A 2023-08-25 龚明; 汪滢; 邹根; 王瑞娟; 鲍大鹏; 万佳宁; 李燕
一种耐低温草菇菌种,其保藏号分别为:CCTCC NO:M 2023706。还提供了上述菌种的制备方法,包括一个制备草菇V23菌种孢子液的步骤,然后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对草菇孢子液进行诱变;再利用4℃对诱变菌株进行初筛;通过拮抗、ITS测序、和系统发生分析的分类鉴定技术,获得耐低温诱变菌株;采用β‑葡萄糖苷酶指标再次筛选低温胁迫下β‑葡萄糖苷酶活性低的诱变株;结合出菇和耐低温实验验证诱变株的耐低温能。本发明发现诱变株VG39具有一定的耐低温胁迫能力。
122 提升酿酒酵母甲酸盐利用率的驯化诱变育种方法 CN202310908231.1 2023-07-24 CN116622612A 2023-08-22 周振涛; 赵琳琳; 周明新
发明提供一种提升酿酒酵母甲酸盐利用率的驯化诱变育种方法,通过驯化育种和诱变育种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了酿酒酵母对甲酸盐的利用率,增加了酿酒酵母的源利用范围,使得酿酒酵母可发酵甲酸盐,利用以废弃二化碳转化的碳源产物为营养源,通过生物细胞工厂转化为高附加值酵母蛋白产品。
123 一种灵芝菌株的高通量选育方法 CN202310692970.1 2023-06-12 CN116606848A 2023-08-18 冯杰; 张劲松; 刘艳芳; 唐传红; 唐晨旻; 周帅; 谭贻; 颜梦秋
发明公开了一种灵芝菌株的高通量选育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灵芝菌株G0023进行活化;(2)制备灵芝菌株G0023原生质体;(3)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技术对灵芝菌株G0023进行诱变;(4)利用生物液滴培养MMC系统进行高通量筛选;(5)验证筛选出的灵芝诱变菌株的生长性能。通过本发明的高通量选育方法,筛选到三个灵芝菌株,通过摇瓶传代5次发现三个灵芝诱变株的遗传性状稳定,可应用于灵芝产业中的生产和研究。
124 一种通过原生质体自融合提高胶红酵母类胡萝卜素产量的方法 CN202310542176.9 2023-05-12 CN116590277A 2023-08-15 孙杰; 华媛媛; 魏春; 郑建永
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原生质体自融合提高胶红酵母类胡萝卜素产量的方法,以胶红酵母1725作为出发菌株,制备原生质体,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使得胶红酵母1725原生质体发生自体融合,从而获得多倍体融合子,从融合子菌落通过摇瓶发酵筛选得到高产类胡萝卜素菌株。与出发菌株相比,融合子菌株类胡萝卜素含量与生物量明显提高。
125 一种应用光照解聚真核细胞微管的方法 CN202310613354.2 2023-05-29 CN116590276A 2023-08-15 陈仕玺; 张子豪
一种应用光照解聚真核细胞微管的方法,使用光谱范围400~780nm且细胞接受光照强度大于等于10000lux的照明设备,持续照射40分钟可造成真核细胞微管的解聚。本发明应用于针对性解聚真核细胞微管,为未来对真核细胞物质运输网络的研究提供便利。
126 一种细胞囊泡快速标记装置及方法 CN201611183273.X 2016-12-20 CN107043698B 2023-08-11 吴航军; 肖桂凤; 戎叶; 娄绘芳; 段树民
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囊泡快速标记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荧光显微镜、显微镜专用活细胞培养系统、玻璃微电极、压控制器电刺激器和气瓶,该方法是采用一种用于膜片钳实验的玻璃微电极,通过一定频率和压力的气体,将微电极中的囊泡标记染料均匀地释放到细胞周围,形成稳定的染料浓度,从而实现对特定的囊泡进行标记。完成标记后,停止给气,染料浓度会因扩散作用迅速降低,无需洗脱过程,可以直接进行囊泡动态变化的后续观察。该方法可快速有效地实现标记并实时记录,从而极大地提高实验效率。
127 一种双层图案化界面结构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CN202310691611.4 2023-06-12 CN116536248A 2023-08-04 肖林; 朱应欧; 朱静; 吴钊英; 张超
发明涉及生物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层图案化界面结构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该构建方法包括:首先将组装单元与可固化驱动液混合,制得预组装混合液,并将其加入到组装腔室内,利用第一驻波驱动所述预组装混合液进行第一次组装并固定,获得第一层图案化界面结构;然后翻转第一层图案化界面结构使具有图案的一面作为第二次组装的底面,通过原位叠加组装腔室外壁的方式构建第二层组装腔室,并再次加入预组装混合液,利用第二驻波驱动预组装混合液进行第二次组装并固定即可。采用本发明方法获得的双层图案化界面结构层间连接紧密,且结构整体呈现连续性,能够更好地模拟天然组织中的界面结构。
128 一株赖酸生产菌株及用途,生产赖氨酸的方法 CN202310559414.7 2023-05-18 CN116496950A 2023-07-28 张天惕; 周旭波; 唐海静; 马淑芳; 高建国
一株赖酸生产菌株及用途,生产赖氨酸的方法,赖氨酸生产菌株为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cglzh1004,该谷氨酸棒杆菌cglzh1004保藏于中国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22年8月1日,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467。本发明的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相比出发菌产酸率、转化率以及发酵周期都有了较大改善,并且产酸稳定,可以显著提高发酵产酸率和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潜
129 纤维细胞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201510602846.7 2015-09-21 CN106540246B 2023-07-25 王震玲; 杨莉; 石华山; 周佰玲; 魏于全
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纤维细胞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治疗器官纤维化提供一种新选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灭活的成纤维细胞疫苗,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激活的成纤维细胞。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成纤维细胞疫苗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代成纤维细胞的获取;2)bFGF刺激成纤维细胞;3)辐照灭活,冻存。前述所有操作均在无菌条件下完成。本发明的成纤维细胞疫苗具有免疫活性强、临床安全性高等优点,是一种优秀的针对器官纤维化的细胞疫苗。
130 一种辨识与预测空间辐射损伤防护药靶相关人类基因的方法 CN201910001278.3 2019-01-02 CN111402954B 2023-07-21 谢达菲; 周平坤; 关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辨识与预测空间辐射损伤防护药靶相关人类基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人细胞进行辐射,得到辐射前组、辐射后组和药物处理组;建立基因表达谱并进行整合,选取辐射后组与辐射前组相比,药物处理组与辐射后组相比表达量均发生变化且调节方向相反的基因;从中辨识差异表达基因激活子网,选取子网中与辐射后组相比,药物处理组表达量差异倍数在2以上的基因。本发明从表达谱和网络分析度辨识与空间辐射损伤防护相关的关键基因,以此为基础可建立系统完整的药物筛选与评价体系,通过计算方法对药物发现方案进行理性设计,为大规模实验筛选提供线索,降低成本,使空间辐射损伤防护药物研发进入理性设计和实验筛选相结合阶段。
131 用于指导植物发育的设备和方法 CN202180076416.X 2021-11-09 CN116438301A 2023-07-14 M·范德安德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指导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从具有集成天线的设备向植物施加具有1兆赫至15兆赫范围内的频率无线电波信号。通过施加无线电波,可以特别地刺激根发育、颜色形成、种子萌发、开花以及叶子产生。
132 细胞的端粒延长方法 CN201910917884.X 2019-09-26 CN110982812B 2023-07-11 李镕丞
发明公开细胞的端粒延长方法和端粒通过物理性刺激延长的细胞,上述细胞的端粒延长方法包括:向细胞直接或间接地提供物理性刺激的步骤;以及培养上述细胞及培养基的混合物规定时间的步骤,上述直接地提供刺激是指向包含细胞的培养基施加物理性刺激,上述间接地提供刺激是指向不包含细胞的培养基施加物理性刺激后混合上述培养基和细胞。本发明的细胞的端粒延长方法相比于以往的方法不仅简单,而且在时间、费用、效果的效率、稳定性方面优秀。并且,不仅仅是具有延长端粒的效果,而且还具有诱导细胞分裂且抗衰老的效果,因此,通过这些效果不仅可以解决由于端粒长度变短而产生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期待改善及预防与衰老有关的各种疾病和症状。
133 一种基于光热诱导反向兰戈尼流的方法及药物集群细胞递送的方法 CN202210290147.3 2022-03-23 CN114703141B 2023-07-07 史阳; 辛洪宝; 王丹宁; 李宝军
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热诱导反向兰戈尼流的方法及药物集群细胞递送的方法,涉及药物递送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玻璃基板上平铺油膜,膜上滴液滴稳定后形成硅油环绕的液滴。其中液滴中含有细胞和载药颗粒,利用光镊的激光照射到硅油中,会在油的边界处产生稳定的反向马兰戈尼流,使溶液中载有药物的颗粒产生集群,用光镊抓取一个或两个细胞放在水油边界附近,同过控制光阱的移动来控制药物集群细胞递送。本发明通过将激光照射到硅油里,硅油在对应的光镊的激光波长有很强的吸收,导致在硅油中产热,避免光热对细胞造成损伤。光热诱导水油界面的反向马兰戈尼流使载药颗粒的集群运动到细胞周围,精准的完成药物递送。
134 一种基于磁场细胞增殖方法 CN202310596578.7 2023-05-25 CN116376893A 2023-07-04 杨哪; 周宇益; 金亚美; 黄文哲; 李荣明; 周银; 孙红波; 陈天钦; 王天乐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场细胞增殖方法,属于细胞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添加联合了连续式静磁场和间歇式静磁场的分阶段培养,通过控制分阶段培养条件,有效地提高了细胞增殖效果。本发明方法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时,增殖活的OD值为0.92,比不加磁场方法相比提高了55%以上;用于CHO细胞培养时,CHO细胞存活率为92.87%,比不加磁场方法相对提高了30%左右。本发明方法可以用于体外细胞培养,在细胞融合、组织工程、干细胞工程和细胞产品中具有广泛应用。
135 突变的黑曲霉菌株及其应用 CN202111598184.2 2021-12-24 CN116376725A 2023-07-04 吴伟; 孙佳楠; 戴小军; 牛其文
发明涉及突变的黑曲霉菌株及其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突变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株,其是乳清磷酸核糖基转移酶营养缺陷型菌株,并且其相对于未突变的菌株,内源酶,优选溶血磷脂酶的生产能提高。本发明还涉及所述菌株的各种应用。
136 模拟肿瘤微环境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方法 CN202211674855.3 2022-12-26 CN116376694A 2023-07-04 朱丽丽; 李洪林; 张颖; 杨怡
申请公开了一种模拟肿瘤微环境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方法。芯片包括基底和芯片主体,芯片主体上包括多个细胞培养单元,每个细胞培养单元包括:互相连通的进样孔、细胞培养通道、出样孔,细胞培养通道的两侧内壁设置有多边形柱阵列,多边形柱阵列包括沿着细胞培养通道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多边形微柱,每个多边形微柱之间形成空隙;多个细胞培养单元的每一个的细胞培养通道互相紧密贴合,细胞培养单元的进样孔、出样孔分别呈发散的辐射状。此外,本申请还公开了多种本芯片的应用方法,包括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药物筛选的方法等。本申请的芯片结构简单,可进行各种细胞培养实验,可随时且快速的检测监控细胞行为的变化,降低了细胞和试剂耗量。
137 一种预防和控制产养殖环境污染的方法 CN202310235375.5 2023-03-12 CN116375220A 2023-07-04 蒋蓉; 王敏; 马舒婷; 张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和控制产养殖环境污染的方法,属于搅拌机领域,一种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菌种诱变筛分:进一步筛选出繁殖能强、有强降解亚硝酸盐能力的菌株,并对菌种进行鉴定;S2:菌株配伍:形成一套完整预防和控制蓝藻的方法和方案,研制相应的产品;S3:研究生物底改:不同菌种配伍及比例对底质的作用及影响;S4:研究摸索微生态制剂在不同养殖水体中使用,适宜的添加比例和添加方式,并建立模型,它可以实现,充分利用微生态制剂的平衡作用,达到改善养殖水体环境,进而改善养殖品种品质的目的。
138 一种提高金霉素菌株正向突变率的方法 CN202310425113.5 2023-04-20 CN116355891A 2023-06-30 王晓朦; 王雪峰; 郑辉; 陈力; 耿海波
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金霉素菌株正向突变率的方法,属于生物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金霉素菌株金色链霉菌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由于生存资源有限,菌体之间会展开残酷的竞争,所以金霉素菌株金色链霉菌会产出更多可以杀死大肠杆菌的化学物质(金霉素),从而使得正向突变率得到了十分显著的提高。另外,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施,可以降低筛选的工作量,缩短筛选的周期,这十分有利于工厂进行大规模的筛选,获得较多的金霉素高产菌株,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139 利用低频声波辅助生物合成纳米材料的方法 CN202310204206.5 2023-03-06 CN116355796A 2023-06-30 崔素芬; 胡建中; 王一戎; 徐蔡嘉祎; 崔哲雨; 杨秀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低频声波辅助生物合成纳米材料的方法,本发明方法以微生物如苏金芽孢杆菌(Bt)为对象,将低频超声波技术用于辅助Bt‑Ag2O NPs生物合成过程中。在Bt不同生长阶段、Ag2O NPs合成过程,引入不同超声波处理,诱导微生物细胞、代谢改变,再通过调整合成过程Bt菌液、银前体、反应体系pH、合成温度和时间等参数,获得回收率高、分散性能好且抑虫特性好的纳米氧化银材料。本发明公布的制备方法可应用于相关纳米金属氧化物绿色合成过程中。该方法具备生产工艺简单、绿色环保、成本较低等特点,有很大的市场应用前景与价值。
140 一种利用生物废弃物合成纳米硒的方法 CN202310117563.8 2023-02-15 CN116334148A 2023-06-27 崔银花; 施庆珊; 谢小保; 陈漪汶; 冯劲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废弃物合成纳米硒的方法。具体通过紫外光照射辅助合成的方式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本专利所选用生物废弃物包括酿酒酵母和大肠杆菌。本发明为生物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紫外光辅助生物废弃物合成纳米硒的方法有潜被推广至更多种类的工业微生物废弃物处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