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一种利用双复配燃料的固-液相变潜热环保用能方法 CN201710653022.1 2017-08-02 CN107254334B 2021-02-02 魏厚建; 李斌; 魏晓曦; 李雨宸
发明属于用能设备环保燃烧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烧前后无脱硫脱硝设备投资即能达到环保达标排放且性价比很高的双复配用能方法,具体的说是将多种固体燃料在复配工厂内复配成低硫(含硫量≤0.3%)、高热值(热值≥7000大卡)的固体燃料小颗粒(直径≤10mm),再用不同规格的罐、袋等清洁安全廉价的运输方式将复配好的固体燃料小颗粒运输到用能设备处,根据需要和环保的进一步要求研磨后的固体燃料小细粉与可燃性气体(含硫量≤0.01%)在1200~1500℃的固‑‑液相变潜热恒温可控点(该温度点基本上不产生热型氮化物)左右完全复合燃烧,给用能设备供能,具体为利用高性价比双复配燃料的固‑液相变潜热环保用能方法。
82 一种含油浮渣的深度资源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1910669859.4 2019-07-24 CN112280582A 2021-01-29 邓双辉; 王学斌; 谭厚章
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油浮渣的深度资源化处理系统及方法。该含油浮渣的深度资源化处理系统包括设有含油浮渣进料口、生物质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的均质调节罐;设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的物料输送装置;设有第三进料口和第三出料口的液化反应釜;设有第四进料口、粗油出料口、上层混合液出料口和一次反应气体出口的一级旋流分离器;设有第五进料口、氢气进口和第五出料口的精炼器;设有第六进料口、高品质油出料口和二次反应气体出口的二级旋流分离器;设有氢气出口、含气体进口和天然气进口的氢气产生器;以及生物处理罐。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油浮渣的深度资源化处理方法。本发明针对含油浮渣进行深度处理,使用范围广、效率高及效果好。
83 一种VOC废气污染治理系统 CN202011023042.9 2020-09-25 CN112121549A 2020-12-25 李琰; 陈琳; 陈文忠
发明公开了一种VOC废气污染治理系统,包括废气管,所述废气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脉冲布袋除尘器,所述脉冲布袋除尘器的右侧通过第一连接管固定连接有吸收塔,所述吸收塔的右侧通过第二连接管固定连接有缓冲罐,所述缓冲罐的右侧设置有催化化设备,且缓冲罐与催化氧化设备相连通,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该VOC废气污染治理系统,通过设置有吸收塔、催化氧化设备以及锅炉,利用吸收塔吸收VOC废气,挥发的VOC废气通过催化氧化设备进行净化处理,而吸收塔利用柴油吸收的VOC废气形成的混合物可以作为锅炉的燃料,锅炉产生的热量可以回收用作生产以及催化氧化设备换热器的预热,使得VOC废气回收利用率大大提高。
84 一种轻油燃气家用制气装置 CN202010902985.2 2020-09-01 CN112011376A 2020-12-01 王有茂
发明是一种轻油燃气家用制气装置。由PLC自动控制柜,轻烃油燃气家用制气装置本体、轻烃油燃气家用制气罐、鼓泡制气罐、燃气具Ⅰ、燃气具Ⅱ、轻烃油燃气罐、管道、控制开关阀组成。鼓泡制气罐出气管上的出气孔的孔隙率与储油罐与鼓泡制气罐之间管道出液率为1:1。不添加任何添加剂、阻燃剂等化学原料,气化率高,本发明的气化率100%,不存在原料残夜问题,不会产生有害物质。轻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燃烧后,只产生CO2和,对环境大气没有任何污染。不但节省使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是极大的提高了反应过程的安全性。
85 地外基地固体废物和原位物质资源化集成利用系统及方法 CN202010672333.4 2020-07-14 CN112011375A 2020-12-01 周抗寒; 张良长; 胡伟; 刘相; 王飞
发明涉及一种地外基地固体废物和原位物质资源化集成利用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废处理与资源化装置、原位矿物资源化装置、气与燃料提取装置;固废处理与资源化装置用于将地外基地固体废物转化为原位矿物资源化的还原剂;原位矿物资源化装置用于将含有金属氧化物的地外基地矿物与所述还原剂反应,生成金属及气态产物及二氧化;氧气与燃料提取装置用于将水、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本发明将固体废物与地外资源有机结合,以生产氧气、燃料、金属材料等基地必要物质的资源化为目标、经济地实现基地物质自主生产与循环利用,使基地物质的供应,摆脱对地面后勤保障的依赖。
86 一种炼厂瓦斯气分离回收方法及系统 CN202010939929.6 2020-09-09 CN112011357A 2020-12-01 贾海龙; 杨晓航; 贺高红; 郭明钢; 代岩; 郗元
发明公开一种炼厂瓦斯气分离回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首先对瓦斯气进行压缩冷凝,以液态形式回收一部分轻体,然后对其余气相组分进行加热升温,再利用气体膜分离技术对高温气相组分进行分离,以气体形式回收大部分氢气,最后利用吸收剂对渗余气中剩余的轻进行回收,剩余气体作为燃料气使用;系统包括压缩机,压缩机入口通入瓦斯气,出口连接冷凝器入口;冷凝器出口连接分离罐入口;分离罐罐顶出口连接加热器入口;加热器出口连接膜分离单元入口;膜分离单元渗余侧出口连接吸收塔底部入口;吸收塔顶部入口通入吸收剂贫液;吸收塔顶部出口连接燃料气管网;该方法及系统可以最大程度回收氢气和轻烃,给炼厂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87 一种灰回收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02010890349.2 2020-08-29 CN111994928A 2020-11-27 逯红林; 杨幸杰; 李克飞; 李炳辉; 李亚涛; 孙宝峰
发明提供了一种灰回收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该系统包括铝灰筛分处理系统,与铝灰筛分处理系统相连接的铝灰反应系统,与铝灰反应系统相连接的反应物料分离干燥系统,与反应物料分离干燥系统相连接的成品存储系统。该系统通过粉尘收集管道将处理过程中的粉尘进行回收,避免了粉尘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且更好的避免了资源损失,提高了资源回收率。通过惰性气体的通入,有效解决了铝灰处理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安全性问题。使其中产生的气等气体能够作为资源进行安全有效回收。该系统将废弃物铝灰进行了全面处理,对其中各种资源进行了有效回收,最终剩余气体作为系统的热源使用,整个系统实现了全部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88 一种旋流式可燃气体控制混匀装置 CN202010904060.1 2020-09-01 CN111974234A 2020-11-24 张翔; 惠新旺; 李建颇; 李武兴; 王双玖
发明公开了一种旋流式可燃气体控制混匀装置,包括回转罐体、冷却罐体和罐盖,回转罐体的下方设置有冷却罐体,冷却罐体与回转罐体固定连接,回转罐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罐盖,通过设置紊流板,并在紊流板上方对称设置若干个扰流板对混合气体进行两次混合,达到充分混匀的效果,能够提高混合气体的燃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利用浮动设置的移动对回转罐体气压进行自动控制,避免回转罐体内气压过高导致泄漏或更严重的安全事故,利用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回转罐体内混合气体的温度,并在温度过高时进行冷却,控制回转罐体内气体温度,增加了整个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89 一种焦化尾气治理方法及装置 CN201910042419.6 2019-01-17 CN109609219B 2020-11-24 梁鹏; 刘冰; 展宗城; 柴灵芝; 郭聪; 秦玲
发明公开了一种焦化尾气治理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及装置:对储存有焦化尾气的储罐密闭或充氮密封处理;将储罐的焦化尾气排放至用于将焦化尾气气液分离的缓冲罐内,并在缓冲罐内冷却初步脱、脱以及脱焦油;将焦化尾气从缓冲罐抽吸至对焦化尾气去杂的文丘里混合器中,并向文丘里混合器中通入加氢气源;将在文丘里混合器混合后的气体排入脱罐进行催化加氢脱氧;将检测合格的焦化尾气排入焦化厂净化系统的煤气总管中,或排入后期尾气处理系统。该方法对收集的高含氧量的焦化尾气进行加氢脱氧,从而降低焦化尾气中含氧量,使焦化尾气含氧量降至0.5%以下,使焦化尾气可以直接进入焦化厂煤气净化系统进一步净化处理。
90 一种用于石油气类机械清理(火焰清理)燃气的高效节能添加剂 CN202010813773.7 2020-08-13 CN111944571A 2020-11-17 童怀志; 宋晓波; 刘正宝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石油气类机械清理(火焰清理)燃气的高效节能添加剂,它主要由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混合而成:甲基叔丁基醚4-8%、正乙烷8-12%、烷基二茂1~3%、乙醇8~12%、硝酸异辛酯6~12%、环烷酸铁7~12%、丙10~22%、200#溶剂油22~55%。本发明一种用于石油气类机械清理(火焰清理)燃气的高效节能添加剂,添加后的石油气类气体用于炼厂机械清理钢材的性能全面达到并超过了原石油气及乙炔气的机械清理性能平,可以完全替代乙炔气、丙烷用作金属机械清理工业燃气。产品性能超过天然气、工业丙烷及市场上同类添加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我国工业领域工业燃气的一大突破。
91 一种以氯化钠催化热分解法制备酸钠联产盐酸的方法 CN202010707845.X 2020-07-22 CN111943233A 2020-11-17 梅艳钢
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氯化钠催化热分解法制备酸钠联产盐酸的方法,涉及碳酸钠制备方法与工艺领域。该方法通过将氯化钠采用溶液浸渍负载到炭催化剂载体上,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通入CO2与蒸气,利用氯化钠在炭催化剂载体上的催化分解作用,使氯在水蒸气作用下以HCl气体优先释放,HCl经水吸收后得到盐酸。而活性炭上的钠与CO2反应,转化为碳酸钠,经过CO2水洗后浸入到溶液中,再经过滤、加热、结晶后得到碳酸钠,实现碳酸钠与盐酸的联产。本发明实现了一步法以NaCl催化热分解制备碳酸钠,同时联产稀盐酸,是一种新型的Na2CO3制备工艺,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附加经济效益较好;副产可燃性气体。
92 一种光催化系统、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01810681760.1 2018-06-27 CN108906079B 2020-10-27 孙松; 宋治敏; 洪宾; 鲍骏; 高琛
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催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非易失性极化场层、导电层与光催化剂层;所述非易失性极化场层由电材料在外加电场极化作用后得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光催化系统中非易失性极化场层具有非易失性极化场电场,在该电场的作用下,光催化剂层产生的电子和空穴可定向迁移,从而实现了高效分离,进而使光催化系统具有高效的光催化活性,也避免了光催化剂与自身光生电子和空穴的作用,提高了光催化剂的稳定性
93 外延界面耦合的金属化物/矿复合催化剂及其应用 CN201910211518.2 2019-03-20 CN111715228A 2020-09-29 郭彦炳; 杨吉
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延界面耦合的金属化物/矿复合催化剂及其应用,所述复合催化剂以蜂窝陶瓷作为基底,在蜂窝陶瓷的孔道内直接具有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涂层,以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为晶种,从而生长为金属氧化物纳米棒,金属氧化物纳米棒表面负载有LaxSr1-xCoO3纳米粒子,所述x为0.7~0.9,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棒的晶格间距与LaxSr1-xCoO3纳米粒子的晶格间距之间的差距小于10%。本发明中复合催化剂通过选取晶格匹配较高的目标氧化物,在金属氧化物纳米棒的表面通过界面耦合的方式负载LaxSr1-xCoO3纳米粒子,使得复合催化剂的热/光热催化活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94 一种ZSM-5封装的单原子层Pd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711185742.6 2017-11-23 CN107983401B 2020-09-29 丁传敏; 王俊文; 张冰; 刘世斌; 张永康; 薛亚楠; 高志婷
发明涉及一种ZSM‑5封装的单原子层Pd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解决现有技术中贵金属催化剂制备成本高、原子利用率低及高温反应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其制备方法为,将钯络合物加入分子筛凝胶中,经过一步晶化法将金属钯分散于ZSM‑5分子筛中,在高温炉中在气气氛下焙烧,使得金属钯在分子筛内部形成单原子分散,从而可暴露更多活性位点,减少贵金属用量,降低催化剂制备成本。分子筛封装可提高活性组分的稳定性,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应用于低浓度层气催化燃烧过程,可以提高活化甲烷的能,降低反应的起燃温度
95 一种Z-scheme型量子点/钨酸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010467656.X 2020-05-28 CN111569860A 2020-08-25 王靳; 王继崇; 张巧文; 李正全
发明公开了一种Z-scheme型铯铅溴(CsPbBr3)量子点和钨酸铋(Bi2WO6)纳米片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一种CsPbBr3钙钛矿量子点和Bi2WO6纳米片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将Bi2WO6纳米片固体超声溶解在乙酸乙酯中,得到溶液A;将CsPbBr3量子点溶液加到溶液A中,形成混合液A;将混合液A在超声机中与Bi2WO6纳米片超声,该设计不仅能够促进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还能够保持CsPbBr3导带电子较高的还原驱动,提高了CsPbBr3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且本发明的CsPbBr3量子点和Bi2WO6纳米片通过Bi-Br键连接形成的复合物提高了钙钛矿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该方法还具有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技术路线可推广等诸多优势。
96 一种氢气甲烷混合燃料、CO2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2010418259.3 2020-05-18 CN111548831A 2020-08-18 董宝霞; 邰运龙; 滕云雷
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气甲烷混合燃料、CO2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氢气甲烷混合燃料、CO2吸附剂是利用金属氢化物还原贝壳或蛋壳制得的,蛋壳或贝壳与金属氢化物的摩尔比为1:1~4,该氢气甲烷混合燃料中氢气和甲烷的摩尔比为1:1~8,CO2吸附剂为@炭材料,氧化钙和炭的摩尔比为1~4:1,并提供氢气甲烷混合燃料、CO2吸附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氢气甲烷混合燃料、CO2吸附剂,有利于缓解能源危机、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等问题,同时使得蛋壳和贝壳变废为宝,减少因处理贝壳或蛋壳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97 燃料气体混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CN201880073415.8 2018-11-06 CN111356553A 2020-06-30 C·奥里瓦姆德莫赖斯; K·G·皮尔斯; M·M·罗巴托
发明提供了用于金属制造的燃料气体组合物,该燃料气体组合物包含燃料气体,该燃料气体包含与约1%至小于30%的氢气混合的基础燃料气体。
98 一种合成气的方法和系统 CN201811459073.1 2018-11-30 CN111253979A 2020-06-09 薛安克; 王再富; 王建中; 吕彬峰; 邓琰
一种利用低阶气制备合成气的方法,低阶煤依次通过烘干工艺和气化还原工艺处理得到提质煤和油气混合物,所述油气混合物经净化工艺处理得到包含CO、H2和类的混合气体,所述混合气体经分离工艺处理得到包含烃类的气体,所述包含烃类的气体经重整转化工艺处理后得到包含CO和H2的合成气,所述气化还原工艺是在无或微氧条件下对烘干后的低阶煤进行加热的化学反应工艺。本发明中的方法和系统,多途径最大限度的将低阶煤中的挥发分以CO和H2的形式保留下来,合成气的产量高。
99 一种低阶制分级利用的方法 CN201811458983.8 2018-11-30 CN111253975A 2020-06-09 陈锋江; 潘建波; 金飞伟; 吕彬峰; 杨兰花
发明的一种低阶制分级利用的方法,低阶煤通过气化还原工艺处理得到带温的提质煤和油气混合物,所述带温的提质煤通过冷渣加湿工艺处理后得到提质煤,所述油气混合物经净化工艺得到混合气体和煤焦油,所述混合气体包含CO、H2和类,所述气化还原工艺是在无或微氧条件下对低阶煤进行加热的化学反应工艺,所述气化还原工艺为两级;所述混合气体经部分烃类重整转化工艺处理得到包含CO和H2的合成气。本发明中,所得产品种类多,煤焦油的产率高,合成气的产量高且热值高,所得提质煤中挥发分少,充分有效地利用了低阶煤中的有效资源。
100 一种气化还原制备合成气的方法和系统 CN201811456425.8 2018-11-30 CN111253973A 2020-06-09 金飞伟; 吕彬峰; 斯文庆; 李正平; 陈锋江
一种气化还原制备合成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低阶依次通过烘干工艺和气化还原工艺得到提质煤和油气混合物,所述油气混合物经净化工艺得到包含CO、H2和类的混合气体,所述气化还原工艺是在无或微氧条件下对烘干后的低阶煤进行加热的化学反应工艺;所述混合气体经分离工艺处理得到包含H2和CO的第一合成气;所述提质煤再通过与H2O和O2反应制备包含CO和H2的第三合成气;将所述第一合成气和第三合成气混合,即得所述合成气。本发明中的方法和系统,多途径最大限度的将低阶煤中的挥发分和固定以CO和H2的形式保留下来,合成气的产量高。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