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光滑彩色HIPS色母粒 CN201520841630.1 2015-10-28 CN205328920U 2016-06-22 王荣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滑彩色HIPS色母粒;包括载体,及包覆于载体外侧的阻燃层,及包覆于阻燃层外侧的分散着色层,及包覆于分散着色层外侧的有机颜料层,及包覆于有机颜料层外侧的抗静电层,及包覆于抗静电层外侧的润滑层;及嵌于有机颜料层和抗静电层之间的光稳定层。本实用新型光滑彩色HIPS色母粒,其环保无污染,且通过分散着色层能够保证其与载体能够均匀充分地附着,保证其均匀包覆载体,通过抗静电层能够预防静电,另外通过光稳定层和润滑层能够对其光亮度进行保护和定型。
2 用于将药剂注入粘胶的注射装置 CN200420033022.X 2004-02-27 CN2698787Y 2005-05-11 陈迁富; 陈勇君; 牟俊林; 谢贤军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将药剂注入粘胶或其他介质并混合均匀的注射装置,解决目前纺织行业纺织含多种药剂的特种丝时,必须设置多台药剂注射装置的问题。该注射装置主介质管道和若干药剂管道与混合器连通,在各管道上设置有计量、测量输出压的压力变送器PT、测量主介质计量泵出口压力的主介质压力变送器PT1,和检测主介质流量的流量计FT,计量泵由控制装置控制运行。采用本实用新型,一台即可实现多种药剂单独或同时加入到粘胶或其他介质中的目的,使操作简化,设备投资成本大大降低。
3 树脂组合物、成型体及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CN202380066037.1 2023-08-28 CN119907832A 2025-04-29 斋藤纯治; 奈木沙织; 渡边实; 森昭秀; 藤原和俊
发明提供在树脂中分散有天然纤维的树脂组合物,所述树脂组合物能得到弯曲特性(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及拉伸特性(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得以提高的成型体。前述树脂组合物包含热塑性树脂(A)、和天然纤维(B),利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射线CT)进行拍摄并测定的、前述天然纤维(B)的平均纤维长度为32μm以上,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对沿着TD方向的截面进行拍摄并测定的、以6.5mm的工作距离且75倍的倍率对1.8mm×1.2mm的范围进行拍摄而得到的图像中的前述天然纤维(B)的个数相对于前述天然纤维(B)的平均尺寸(μm)而言的比率(个数/平均尺寸)为400以上。
4 橡胶组合物以及软管 CN202380064606.9 2023-07-20 CN119855867A 2025-04-18 杉原孝树; 佐藤彩; 吉川笃志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组合物以及软管,该橡胶组合物在成为固化物后具有优异的断裂伸长率、硬度和耐臭性。本发明是一种橡胶组合物以及使用所述橡胶组合物所形成的软管,该橡胶组合物含有橡胶成分、炭黑和硫,其中,橡胶成分含有40质量%以上的乙烯‑丙烯‑非共轭二烯类共聚物,该共聚物中二烯量为6质量%以上,乙烯‑乙烯链结构的含量为35.0mol%以上。
5 包含热固性聚合物的复合玻璃纤维材料 CN202380064308.X 2023-09-07 CN119855861A 2025-04-18 R·洛伦茨; M·A·韦勒泽克; T·阿德尔曼; K·格拉泽; C·R·卡林金; F·托曼
复合玻璃纤维材料包含热固性聚合物,该热固性聚合物是由包含以下各项的可固化树脂组合物获得的:(i)烯属不饱和树脂;和(ii)反应性稀释剂,其是具有式(I)的N‑乙烯基噁唑烷,其中R1、R2、R3和R4彼此独立地选自氢原子和包含1至10个原子的有机部分,其中该反应性稀释剂(ii)以相对于反应性稀释剂(ii)和另外的反应性稀释剂的总量至少0.5wt‑%的量存在。#imgabs0#
6 用于提供塑料的装置和用于分配塑料的方法 CN202380056505.7 2023-07-18 CN119654222A 2025-03-18 M·梅茨勒; G·巴尔德奥夫; D·斯坦切瓦-施温德; P·施奈德
发明涉及用于提供塑料(2)的装置(1)和方法,所述塑料(2)由A组分(3)和B组分(4)以及可选地由第一添加剂(6)形成,其中所述装置(1)具有混合室(70),所述A组分(3)和所述B组分(4)在所述混合室中混合以形成所述塑料(2),并且所述塑料(2)从所述混合室中分配,并且具有附加单元(30),所述附加阀单元(30)流体连接在用于所述A组分(3)的所述混合室(70)的A入口(71)的上游,其中,所述附加阀单元(30)具有用于将所述A组分(3)供给到所述A入口(71)的主管(31),并且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一添加剂(6)供给到所述主管(31)中的第一附加喷射阀(33),其中,所述第一附加喷射阀(33)具有通向所述主管(31)的出口喷嘴(36),其中,所述出口喷嘴(36)的喷嘴末端(37)位于所述主管(31)的所述流横截面的中心区域中,其中,位于所述主管(31)的截面中心与内壁之间的径向连接线的内部上的所述流横截面的点落在所述中心区域中,其中所述内部区段的所述长度具有所述径向连接线的90%的值。
7 一种利用废旧轮胎胶粉改性的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11967112.4 2024-12-30 CN119639246A 2025-03-18 刘晓阳; 王志斌; 汪德才; 侯德宝; 张庆; 张群磊; 吴宗远; 靖金亮; 杨景玉; 尹少雷; 翟根旺; 侯熙洋; 王百宇; 张文静; 韩栋发; 刘力霞
发明属于改性沥青及其加工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废旧轮胎胶粉改性的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计,由基质沥青80‑100份、废旧轮胎胶粉30‑50份、稳定剂5‑8份、抗老化剂3‑5份、催化剂1‑3份、有机胺0.3‑0.6份组成。该发明中废旧轮胎胶粉与沥青具有良好的结合能,胶粉颗粒不易从改性胶粉沥青中脱离,且高温防软化、低温防开裂性能卓越,能够有效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铺筑的道路质量较好,降低了路面维修费用,在不降低路面强度的标准下减少路面的厚度,从而减少了沥青消耗量,且铺设的路面颜色更黑,提高行车舒适度,具备制备简单、成本低、能耗小、环境友好等优点。
8 聚阳离子载体粒子 CN202380056250.4 2023-06-08 CN119604310A 2025-03-11 萨曼莎·罗斯; 米切尔·阿巴思诺特·约翰逊; 妮科尔·阿里达·曼贾科特; 尼古拉斯·亚历山大·德斯帕德·伯克; 哈拉尔德·唐纳德·赫尔穆特·斯托弗
一种通过多丙烯酸单体与一种或多种亲性单体的聚合形成交联而获得的聚阳离子载体粒子。聚阳离子载体粒子具有净正电荷。多丙烯酸酯单体和亲水性单体如本文所定义。
9 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成型体、滑动构件、齿轮、蜗轮和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CN202380053655.2 2023-07-14 CN119585363A 2025-03-07 中原绫华; 栗原哲男
发明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含有结晶性聚酰胺(A1)和玻璃纤维(B1),所述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甲酸相对粘度为90以上,使所述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溶解在甲酸中时的不溶成分相对于所述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灰分为105质量%以上,所述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所述玻璃纤维(B1)中的纤维长度为250μm以下的玻璃纤维的比率为55%以下。
10 一种双螺杆挤出分散着色能表征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202411527704.4 2024-10-30 CN119391013A 2025-02-07 徐科杰; 汪程丰; 孙自强; 温原
发明涉及高分子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螺杆挤出分散着色能表征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表征剂为粒径小于5μm、D50小于2μm且过320目筛余量小于0.1%的群青蓝,该表征剂在使用时可通过测试双螺杆挤出装置挤出的初始聚烯和着色聚烯烃的化诱导时间来表征双螺杆挤出装置的挤出分散着色能力,能够快速鉴别双螺杆装置的工作状态,在加工前排出双螺杆挤出装置的不利影响,该技术方案应用时无需对螺杆装置进行清洗,能够显著提高聚烯烃着色加工的工作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11 一种高含量石墨烯酚树脂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202411410306.4 2024-10-10 CN119176957A 2024-12-24 刘红红; 孙培育; 史增奇; 刘刚桥
发明属于材料分散体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含量石墨烯‑酚树脂分散体的制备方法。高含量石墨烯酚醛树脂分散体,所述石墨烯为石墨烯粉体或石墨烯预分散液;所述制备方法为:将石墨烯粉体或石墨烯预分散液与酚醛树脂分多次预混合,当体系粘度达到预设值时,得到预混料;将预混料经三辊机多次研磨后,得到研磨料;将研磨料进一步捏合剪切后,得到高含量石墨烯‑酚醛树脂分散体。采用物理法混合制备出分散均匀的高含量石墨烯‑酚醛树脂分散体,最大程度的确保了石墨烯在酚醛树脂中的稳定分散,反应过程温和易控,自动化程度高。石墨烯的加入可以提高酚醛树脂的导电性、导热性及相应的机械韧性。
12 成形用树脂原料组合物、微多孔膜用树脂原料组合物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CN202180087246.5 2021-12-24 CN116710507B 2024-12-20 榊原让; 佐藤优花; 沟渕亘祐; 松山隼士
根据本公开,提供含有树脂粒料、粉末和液态成分的树脂原料组合物。树脂原料组合物为成形用树脂原料组合物或微多孔膜用树脂原料组合物。树脂原料组合物包含:上述树脂粒料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上述液态成分覆盖、在该液态成分附着有上述粉末的粒状体。将树脂原料组合物的总质量作为基准,上述树脂粒料的质量%相对于上述粉末的质量%之比为0.01以上且100以下,上述树脂粒料的质量%相对于上述液态成分的质量%之比为1以上且199以下。并且将粒状体的总个数作为基准,包含由10粒以上上述树脂粒料形成的聚集体的粒状体的个数为20%以下。
13 中间体和中间体的制造方法 CN202380036787.4 2023-04-06 CN119095905A 2024-12-06 野口彻; 岩本理惠; 森田昌浩; 加藤隼人; 山崎俊辅
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中间体包含:橡胶成分;纤维纳米纤维,其含有羧基;以及3价以上的阳离子,所述纤维素纳米纤维包含来源于使用N‑基化合物进行氧化而成的氧化纤维素的纳米纤维。另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中间体包含:橡胶成分;纤维素纳米纤维,其含有羧基;以及包含1价的金属离子的不饱和羧酸盐和/或具有来源于包含1价的金属离子的不饱和羧酸盐的重复单元的聚合物,所述纤维素纳米纤维包含来源于使用N‑氧基化合物进行氧化而成的氧化纤维素的纳米纤维。
14 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以及碳纤维束复合材料 CN202380019536.5 2023-02-24 CN119072520A 2024-12-03 池田胜司; 十川一辉; 石川健; 松井纯
一种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由短碳纤维构成的碳纤维与含有环树脂成分的熔融树脂混合,得到含有所述熔融树脂的碳纤维束;使所述碳纤维束所含有的所述熔融树脂凝固;以及在所述熔融树脂中混合至少一种环氧固化剂。一种碳纤维束复合材料,其由形成束的多个短碳纤维和未固化的固体环氧树脂组合物构成,在所述束的各末端,所述多个短碳纤维的前端的位置不一致,所述未固化的固体环氧树脂组合物含有至少一种环氧固化剂。
15 共聚物、橡胶组合物、轮胎和共聚物的制造方法 CN202380033544.5 2023-01-12 CN119013322A 2024-11-22 奥利弗·塔迪芙; 小谷享平; 曽根辽大
发明提供具有优异的耐劣化特性的橡胶组分。这种共聚物的特征在于包含:乙烯单元;具有6个以上原子的α‑烯单元;非共轭二烯单元;和芳香族乙烯基单元。
16 添加剂和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11186142.1 2024-08-27 CN118994654A 2024-11-22 高云飞; 董大鹏; 李瑞龙; 宋程鹏; 吴媛; 陈凑喜; 李磊; 孟永智; 霍珊珊
发明提供了一种添加剂和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S1)将羰基化合物和基化合物混合发生聚合反应,获得第一聚合物;S2)将聚合物与助剂在超重条件下混合,获得添加剂。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熔喷的聚丙烯材料具有高散发性,污染空气的问题,适用于聚丙烯材料制备领域。
17 熔融混合物、组成物以及成型品 CN202280094550.7 2022-03-31 CN118974158A 2024-11-15 桥场洋美; 山本阳造
[课题]提供一种熔融混合物,其含有与树脂的表面密接性良好,并且在树脂中的分散性高的纤维纳米纤维,以及提供一种树脂组成物,其成型品可确保足够的机械特性,并且具有优异的拉伸屈服应及夏比冲击强度。[解决方案]一种熔融混合物,其含有:包含纤维素纳米纤维与溶剂的混合物,以及相对于纤维素纳米纤维1质量份,含有0.05~1质量份的聚烯树脂的性分散体。
18 丙烯系树脂的母粒 CN202080083263.7 2020-09-03 CN114746481B 2024-11-08 村上卓生; 阿久津洋介
发明提供一种母粒,其特征在于,该母粒是在包含丙烯系树脂的基质树脂中分散有沸点高于200℃的非挥发性液体的母粒,在DSC测定中,在200℃下进行5分钟热处理后,以降温速度10℃/分钟冷却至‑50℃时,作为在最高温侧观测到的发热峰的峰顶温度而表示的结晶化温度Tc;以及接着以升温速度10℃/分钟从‑50℃加热至200℃时,作为在最高温侧观测到的熔化峰的峰顶温度而表示的熔点Tm满足由下述式表示的温度条件:Tm<159℃、Tc≥97℃、Tm‑Tc<49℃。
19 包含不溶性α-葡聚糖的组合物 CN202380029072.6 2023-03-21 CN118900882A 2024-11-05 Y·布伦; S·凯尔卡尔; K·H·C·金; N·贝哈布图; C·P·伦格斯
本文公开了组合物,如纤条体,其至少包含不溶性α‑葡聚糖和添加剂。α‑葡聚糖的至少约50%的糖苷键可以是α‑1,3糖苷键。添加剂典型地不与α‑葡聚糖进行化学连接。进一步公开了用于制备和处理这些组合物的方法。
20 一种/氮化/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11015259.3 2024-07-26 CN118772582A 2024-10-15 赵童刚; 安百江; 李拉练; 卢煌; 曹李红
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氮化/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多孔氧化铝陶瓷放置于乙烯基三硅烷、γ‑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乙醇的热溶液中,超声分散,烘干后得到改性多孔氧化铝陶瓷;将氮化硅纳米颗粒放置于乙烯基三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乙醇的溶液中,加热保温,得到改性氮化硅纳米颗粒;将环氧树脂固化剂及改性氮化硅纳米颗粒混合均匀,超声分散,得到氮化硅改性环氧树脂液体;采用真空浸渗的方式将氮化硅改性环氧树脂液体在真空下以高压的形式浸渗到改性多孔氧化铝陶瓷中,得到氧化铝/氮化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解决了传统溶液共混法存在的氧化铝难以均匀分散或孤立分布的问题。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