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化合物、包含化合物的有机光电探测器电子设备 CN202311535109.0 2023-11-17 CN118056821A 2024-05-21 柳和叔; 禹汉永; 尹锡奎; 李大镐; 郑惠珍; 文卡塔·苏曼·克里希纳·琼纳杜拉; 吴子昂; 池民训
提供了由选自式1至式4中的一种表示的化合物、包含所述化合物的有机光电探测器以及包括所述有机光电探测器的电子设备。式1至式4如下显示,并且式1至式4的变量如本公开内容中描述。
2 一种具有双发光中心的轴手性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311864890.6 2023-12-29 CN117820306A 2024-04-05 吴正光; 江爱伟; 郁迎新; 鲁超武; 杨冰; 戴红; 葛存旺
发明属于有机发光材料领域,涉及一类新型含双发光中心的轴手性发光材料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与现有的荧光材料相比,该系列双发光中心材料不仅具有发光效率高、化学性质稳定、易升华提纯等优点以外,且由于八氢联结构的引入,一方面使材料外围具有较大空间位阻,有效抑制分子堆积,提高发光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八氢联萘骨架带来的轴手性特征,使其具有圆偏振发光性能。另外通过修饰共轭氮杂环结构,能够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调节材料的发光位置和发光效率,这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以及照明光源的设计生产提供了便利。同时,本发明介绍的一系列双发光中心轴手性材料的合成方法简单,产率高,针对结构的化学修饰灵活。
3 三芳胺化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中的应用 CN202111002620.5 2021-08-30 CN113636943B 2024-03-15 王湘成; 何为
发明公开了三芳胺化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中的应用,该化合物具有如#imgabs0#所示的化学结构,X11–X14各自独立选自氢、氘、卤素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烷基或烷硫基,X15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8–24且环数为4个的芳基或杂芳基;A2和A3各自独立为未取代的或卤素原子、氰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烷氧基、烷硫基、氟烷基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5–24的芳基或杂芳基。本发明中三芳胺化合物同时具有大位阻和高迁移率的优势,满足作为空穴传输材料的性能要求,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可以提升发光效率稳定性
4 化合物以及包括其的光电器件、图像传感器、和电子设备 CN201811227739.0 2018-10-22 CN109694374B 2023-11-14 申智琇; 崔容硕; 柴田胜则; 崔泰溱; 尹晟荣; 权五逵; 金相模; 涩谷宽政; 李启滉; 陈勇完; 崔惠成; 白铁; 洪慧林
公开化合物以及包括其的光电器件、图像传感器、和电子设备。所述化合物由化学式1表示。在化学式1中,各基团与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定义的相同。[化学式1]#imgabs0#
5 多种主体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CN202310412150.2 2023-04-18 CN116947847A 2023-10-27 金东吉; 李孝姃; 赵相熙; 朴景秦; 愼孝壬; 朴笑美; 全廷桓; 姜炫周
本公开涉及多种主体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通过包含根据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作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或通过包含根据本公开的化合物的特定组合作为多种主体材料,可以产生具有改善的驱动电压和/或发光效率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6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器件 CN202210261277.4 2022-03-18 CN116813600A 2023-09-29 王阳; 李锋; 姚剑飞; 杨刚; 邝志远; 夏传军
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器件。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具有式1结构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可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例如用作主体材料、传输材料等。这些化合物能够改善材料的电子与空穴传输平衡能,使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更长的器件寿命,能提供更好的器件性能。还公开了一种包含所述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一种包含所述化合物的化合物组合物。
7 有机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CN202310803294.0 2023-06-30 CN116768851A 2023-09-19 何睦; 王湘成; 王鹏
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如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 本发明提供有机化合物、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子阻挡层,可以降低器件的工作电压,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
8 一种拟肽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用途 CN202211423074.7 2022-11-15 CN115806570B 2023-09-12 张天舒; 姜龙; 侯雯; 潘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拟肽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用途,所述新型拟肽衍生物如式(I0‑1)所示;该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抗病毒的药物。#imgabs0#
9 一种具有过化氢酶活性用于肿瘤协同光疗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 CN202310121642.6 2023-02-16 CN116444513A 2023-07-18 周现锋; 卢迎习; 牟雪璐尔; 梁明晨
发明提供一种在单波段激光照射下即可同时产生光热和光动效果,并且具有类过化氢酶性质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提供了具有式(Ⅰ)所示结构或其异构体、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合物或溶剂化物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的微纳结构,以及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及其在肿瘤协同光疗方面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化合物可以在肿瘤部位蓄积,并且在808nm激光照射下既具有高光热转换效率产生大量热量,实现肿瘤细胞的热消融,同时又能产生活性氧对肿瘤细胞产生细胞毒性。其具有的类过氧化氢酶性质可以催化肿瘤部位的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缓解肿瘤部位的缺氧环境,进一步增强了协同光疗的治疗效果。
10 一类咔唑及吩嗪类化合物中位取代花菁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310360159.3 2023-04-06 CN116332923A 2023-06-27 杜健军; 潘静巍; 刘圆; 李鑫; 樊江莉; 彭孝军
发明公开了一类咔唑及吩嗪类化合物中位取代花菁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使用咔唑及吩嗪类化合物对七甲川花菁染料进行中位取代,通过取代基团对其荧光发射、活性产生及放出热量的途径进行调控,从而提升染料分子的成像、光动或光热效果,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性,可以用于生物和医药领域当中。
11 一类基于吡唑类有机配体的近红外、纳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0195029.9 2023-03-03 CN116199899A 2023-06-02 刘晓院
发明公开了一类基于吡唑类有机配体的近红外、纳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合成基于吡唑类的近红外有机配体;依据所述基于吡唑类的近红外有机配体,合成NIR‑MOFs单晶;依据所述NIR‑MOFs单晶,合成纳米级NIR‑MOFs。本发明从分子设计与调控的度出发,合成了一系列基于吡唑与并硒二唑、苯并双噻二唑及其类似物的具有供体‑受体‑供体结构特点的二齿吡唑类有机配体。在该化合物中,通过引入具有强吸电子特征的萘并硒二唑、苯并双噻二唑及其类似物,使目标化合物的发光波长拓展至近红外I区,最终获得多种具有近红外发光性质的有机配体,弥补了用于NIR‑MOFs合成的近红外发光有机配体的研究空白,具有制作步骤简便、高效的优点。
12 一种新型拟肽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用途 CN202211423074.7 2022-11-15 CN115806570A 2023-03-17 张天舒; 姜龙; 侯雯; 潘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拟肽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用途,所述新型拟肽衍生物如式(I0‑1)所示;该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抗病毒的药物。
13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装置 CN202210934312.4 2022-08-04 CN115703773A 2023-02-17 辛卫春; J·费尔德曼; 皮埃尔-吕克·T·布德罗; 姬志强; T·费利塔姆; 林春
申请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装置。提供一种化合物,其具有式I结构:在式I中,M为Pt或Pd;部分A、B、C和D各自为单环或多环环系统;K1、K2、K3和K4选自直接键、O、S和Se;L1、L2、L3和L4中的每一个在存在时为直接键或连接基团;L1、L2、L3和L4中的至少三个存在;并且所述化合物包含至少一种结构: 。还提供含有所述化合物的调配物、OLED和消费型产品。
14 化合物、光电器件、光吸收传感器、传感器嵌入式显示面板电子设备 CN202210909618.4 2022-07-29 CN115677470A 2023-02-03 金亨柱; 房非非; 朴敬培; 朴正一; 申智琇; 尹晟荣; 崔泰溱
公开化合物、光电器件、光吸收传感器、传感器嵌入式显示面板电子设备。所述化合物由化学式1表示。在化学式1中,G、R1、R2、R3、X1、Ar1和Ar2各自与说明书中相同。[化学式1]
15 一种硒代部花菁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CN202211072750.0 2022-09-02 CN115626920A 2023-01-20 陈韵聪; 姚善昆; 郭子建; 何卫江
发明公开了一类硒代部花菁类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 或 其中R代表‑OH,‑NH2或N,N‑二乙胺基;X‑代表阴离子。本发明所述硒代部花菁类化合物吸收和发射波长均位于近红外区域(700nm‑900nm)。有效靶向线粒体,可作为荧光染料用于细胞和活体成像以及肿瘤靶向的光动/光热联合治疗
16 酰胺酶别构位点共价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210724242.X 2022-06-23 CN115286625A 2022-11-04 阮奔放; 李勇; 宋军; 白芮松; 李金秀
发明提供一种谷酰胺酶别构位点共价抑制剂及其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基于现有KGA别构位点抑制剂,设计合成含α,β‑不饱和羧酸侧链基团是常见共价抑制剂的片段的新型谷氨酰胺酶共价抑制剂,提高现有KGA别构位点抑制剂的谷氨酰胺酶抑制作用和抗肿瘤活性。本发明的共价抑制剂可以选择性的抑制KGA酶,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比先导化合物CB839提高了3倍以上。
17 具有KGA抑制活性的含硒核糖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的应用 CN202110476548.3 2021-04-29 CN115260260A 2022-11-01 阮奔放; 丁建圣
发明提供了具有KGA抑制活性的含硒核糖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属于新药技术领域。本发明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KGA抑制活性的核糖核酸类化合物,并进行各类生物活性筛选,旨在提高KGA抑制剂的化疗效果,增加核酸类化疗药物半衰期,减少毒性,提高生物利用度和体内药效,抗肿瘤药效显著增长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18 有机化合物及包含该有机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202111440806.9 2021-11-30 CN114573546A 2022-06-03 俞智雄; 李泰烷; 金钟范; 金相大
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及包含该有机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元件,更详细而言,提供一种驱动电压低、显著改善发光效率及寿命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19 一种扩展紫精化合物及其在中性系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CN202111236300.6 2021-10-22 CN114085183A 2022-02-25 梁振兴; 黄明保; 胡树枝; 傅志勇
发明公开了一种扩展紫精化合物及其在中性系液流电池中的应用,具体地:以水溶性的扩展紫精化合物作为负极电解液活性分子,正极电解液活性分子采用TEMPO衍生物或二茂衍生物,中性的盐作为支持电解质板或石墨板作为正负极的集流体,石墨毡或毡作为正负电极,正负极电解液之间采用商业的阴离子交换膜。本发明公开的扩展紫精化合物具有低的化还原电位,快速的扩散性质和高的电子转移速率,优异的可逆性和电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将其应用于中性水系液流电池展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高的循环稳定性和能量效率、高的体积比容量,两电子充放电过程还具有比较一致的充放电平台,有利于电池电压管理。
20 有机化合物、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 CN202010637261.X 2020-07-03 CN111646951B 2022-01-28 张孔燕; 马天天; 曹佳梅
申请属于有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有机化合物,该化合物是以金刚烷基为核心,将两个含氮杂芳基通过连接基团连接至金刚烷所组成的结构。本申请化合物适于应用于电子元件的电子传输层。本申请还提供包含该化合物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该有机化合物能够改善电子元件的电子传输性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