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化合物、组合物和方法 CN202280059874.7 2022-07-15 CN117940120A 2024-04-26 A·L·巴格达萨里安; R·A·克雷格二世; J·迪·文森·费达戈; A·A·艾斯特达; B·J·霍夫曼; K·W·莱克萨; M·欧希波夫; A·托图姆克拉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含NLR家族Pyrin结构域3(NLRP3)的小分子调节剂,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同位素富集的类似物、立体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混合物或前药;其制备方法和中间体;以及其使用方法。
2 一种高激子利用率有机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011155940.X 2020-10-26 CN114478393B 2024-02-02 李应成; 崔晶; 孙旭阳; 陈雪; 张培斌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激子利用率有机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材料具有烯醇共振结构,其结构如以下式(I)或(II)所示:#imgabs0#所述有机发光材料含有强缺电子单元方酸,结构共轭程度大、刚性强,具有局域杂化电荷转移态发光的特征,可以通过反隙间窜跃来有效利用三线态激子来提高激子的利用率,提高器件电致发光性能;具有较大的分子量,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采用溶液加工工艺,制备大面积柔性显示器件,在有机电子显示领域有巨大的发展潜和前景。
3 纳米合金催化合成2-取代苯并咪唑的方法 CN202311065476.9 2023-08-23 CN117263868A 2023-12-22 王俊杰
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合金催化合成2‑取代苯并咪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氮气保护下,以邻苯二胺和基衍生物为原料,将原料与溶剂混合,并加入纳米铜锌合金作为催化剂,在预定的反应温度下充分反应后,经洗、活性炭吸附和重结晶处理后,得到2‑取代苯并咪唑。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以温和的反应条件和较短的反应时间获得高品质的产物,且产物的收率较高,整体反应工艺简单易行、可控性强,具有环境友好、低能耗、低污染、高收率、催化剂易于分离且处理后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4 一种乙撑硫脲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N202211738307.2 2022-12-31 CN116082246B 2023-11-21 陈永恒; 徐广宇; 林兆冀
发明涉及一种乙撑硫脲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包括步骤:(1)使2‑氟‑4‑基苯甲酸与环丁在氰化物存在下反应,得到氨基氰中间体;(2)使氨基氰中间体与3‑三氟甲基‑4氰基苯胺和硫光气反应,或者与3‑三氟甲基‑4氰基苯基硫代异氰酸酯反应,得到二氮杂螺辛烷第一中间体;(3)使该二氮杂螺辛烷第一中间体与O‑(四氢吡喃‑2‑基)羟胺反应,得到二氮杂螺辛烷第二中间体;(4)使二氮杂螺辛烷第二中间体在酸性环境解,得到所述乙撑硫脲衍生物。本发明之的合成方法,路线短,收率高,后处理纯化无柱层析纯化操作,适于工业放大生产。#imgabs0#
5 一种菲并咪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310883307.X 2023-07-18 CN116924994A 2023-10-24 孙东伟; 李智; 唐念; 周永言
发明属于紫外光固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菲并咪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一种菲并咪唑衍生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式: 其中,R为电子给体基团,R选自‑CH3、中的任一种。本发明制得的菲并咪唑衍生物含有吸光光敏基团,可以用作光引发剂,在365nm波长即可引发聚合反应,并且具有较高的聚合效率。
6 一种裸眼和实时检测次氯酸根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310531233.3 2023-05-12 CN116574062A 2023-08-11 阚伟; 孙沫; 于睿; 赵冰; 王丽艳; 赵明; 时志春
一种裸眼和实时检测次氯酸根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它涉及检测次氯酸根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它是要解决现有的ClO–探针无法实现裸眼检测、使用环境苛刻、识别专一性较差、检出限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裸眼和实时检测次氯酸根的荧光探针的结构式为: 它是利用4(1–H–菲并[9,10–d]咪唑‑2)‑苯甲与4‑甲基苯乙合成的,该荧光探针用于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的定性或定量检测,可裸眼识别和实时检测,不受环境中其它干扰物的影响,可在pH为4~12的环境下使用,ClO–检测限低至46.19nmol/L。可用于环境和生物体系中ClO–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7 一种手性环状单萜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CN202210089065.2 2022-01-25 CN116535281A 2023-08-04 陈庆安; 张功
发明涉及一种手性环状单萜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具体地说芳香杂环化合物与异戊二烯在零价镍催化剂和手性氮杂环卡宾配体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本发明通过简洁安全的步骤得到一系列手性环状单萜衍生物。
8 咪唑衍生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发光元件及消费型产品 CN202110850794.0 2021-07-27 CN113429395B 2023-07-25 曹建华; 姜坤; 李程辉; 孙建波; 王振宇; 郭文龙; 赵雅妮
发明涉及一种咪唑衍生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发光元件及消费型产品,本发明所述的咪唑衍生物结构增大了咪唑环的π‑π共轭强度,提高了材料热稳定性和输送电子的能,利用本发明的材料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可显著降低启动电压、提高发光效率亮度、延长发光元件的使用寿命。
9 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螺杂环类化合物、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202310187044.9 2023-02-20 CN116284025A 2023-06-23 杨财广; 朱和平; 潘一慧; 宋小敏; 董泽; 肖盼
发明属于化学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式(I)所示螺杂环类化合物、包含所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肿瘤或与肿瘤相关的疾病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式(I)所示螺杂环类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可以进一步开发成为用于治疗和预防癌症及相关疾病的药物。
10 一种合成右美沙芬的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310334003.8 2023-03-31 CN116283623A 2023-06-23 陈忠湖; 于帅
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右美沙芬的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中间体的化学结构如式10所示:本发明首次公开了化合物10并将该化合物用于制备右美沙芬,不仅提高了收率,而且提高了纯度。本发明的合成新路线不使用昂贵的起始物料,且反应条件较为温和,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11 一种阿帕鲁胺中间体化合物 CN202111529988.7 2021-12-08 CN116239536A 2023-06-09 翟立海; 汪慧岩; 张敏敏; 王全龙
发明属于医药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阿帕鲁胺中间体化合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阿帕鲁胺中间体,该新中间体以(1‑基甲酰基环丁基)氨基甲酸叔丁酯和硫代氯甲酸苯酯为原料,在性条件下反应得到新阿帕鲁胺中间体;以该新中间体制备阿帕鲁胺避开了现有技术以N‑甲基‑2‑氟‑4‑氨基苯甲酰胺与氰化钠(或三甲基氰烷)、环丁进行Strecker反应,需要使用剧毒的氰化试剂;同时本发明也解决了该类Ullmann反应需要高温及当量的问题,该制备工艺可以避免双取代杂质的产生,操作简便,收率更高,更适合工业大生产。
12 不对称盐、CCC-NHC钳形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1880033550.X 2018-03-21 CN110799267B 2023-05-26 T·K·霍利斯; C·E·韦伯斯特
本文提供了不对称双(唑鎓)盐、不对称CCC‑NHC金属配合物及其形成方法。所述不对称双(唑鎓)盐包括中心芳环,所述中心芳环被两个杂环以邻位、间位或对位方式取代。所述不对称CCC‑NHC金属配合物包括金属化的不对称双(唑鎓)盐。形成所述不对称CCC‑NHC金属配合物的方法包括使二卤代苯与第一唑反应以形成单(唑)苯,使所述单(唑)苯与第二唑反应以形成不对称双(唑)苯,使所述不对称双(唑)苯烷基化以形成不对称双(唑鎓)盐,以及将所述不对称双(唑鎓)盐金属化以形成所述不对称CCC‑NHC金属配合物。还提供双配位的CCC‑NHC金属配合物和不对称双金属配合物。
13 三线镰刀菌发酵提取物、代谢产物的制备及其抗Psa应用 CN202211715532.4 2022-12-28 CN115925635A 2023-04-07 何隽; 冯涛; 马锦涛
发明涉及化合物提取技术领域,涉及三线镰刀菌次级代谢产物enniatinB和生物(±)‑fusaritricineJ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EnniatinB和(±)‑fusaritricineJ的结构式如下所示:上述化合物从真菌的菌丝提取得到,扩大了利用子实体制备的化合物的类型和范围。同时,上述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抑制猕猴桃溃疡病原菌的效果,为提取菌丝中得到的化合物的应用提供新的构思,可应用到三线镰刀菌非致病性植物溃疡病方面,因此三线镰刀菌是可能的生防菌株。
14 一种乙撑硫脲衍生物的晶型及用途 CN202310075006.4 2023-02-07 CN115850186A 2023-03-28 徐广宇; 陈永恒; 林兆冀
发明涉及式I化合物的新晶型,晶型A。晶型A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包含选自14.2±0.2、15.8±0.2、16.7±0.2、18.1±0.2、19.7±0.2、23.0±0.2、28.1±0.2的2θ处的至少4个峰。该晶型稳定性好,引湿性低,对于提高药效,减小药载量具有重要作用。
15 一种脱氢枞酸基5-溴-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功能型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211188107.4 2022-09-28 CN115594637A 2023-01-13 谷文; 孙露; 王忠龙; 王石发; 杨子辉; 陈霖霖; 孙雪宝
发明公开了一种脱氢枞酸基5‑溴‑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功能型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脱氢枞酸经过酰氯化、甲酯化、溴代和双硝化反应,制得12‑溴‑13,14‑二硝基脱氢枞酸甲酯;12‑溴‑13,14‑二硝基脱氢枞酸甲酯经过Fe/HCl还原,制得12‑溴‑13,14‑二基脱异丙基脱氢枞酸甲酯;12‑溴‑13,14‑二氨基脱异丙基脱氢枞酸甲酯与5‑溴反应制得所述荧光探针。本发明制备的甲基‑11‑溴‑2‑(5‑溴‑2‑羟基苯基)‑6,9a‑二甲基‑4,5,5a,6,7,8,9,9a‑八氢‑3H‑菲啰[1,2‑d]咪唑‑6‑甲酯(CPL),能可HP选作O择为42‑性。荧的光与探H针PO检42测‑络H合PO,荧42光‑;并由青且色在变生为物蓝成紫像色中,有该效化鉴合物别
16 一类含菲并咪唑的蓝色有机半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010601059.1 2020-06-28 CN111825618B 2023-01-06 唐本忠; 王志明; 张翰
发明公开了一类含菲并咪唑的蓝色有机半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含菲并咪唑的有机半导体材料,结构如下所示:其中,R1与R2不同,R1为给电子基团或吸电子基团,R2为大空间位阻基团;Ar1与A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Ar1、Ar2为聚集诱导发光型基团。本发明通过在菲并咪唑上连接上不同的修饰基团,调控菲并咪唑衍生物的激发态性质,使该有机半导体材料固态下具有蓝色或深蓝色发射,且具有显著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能。本发明所制备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可作为发光层使用,兼具高效固态发光和高电激发激子利用率的特征,从而得到光电性能优异、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17 激子利用率蓝色荧光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CN202011401709.4 2020-12-04 CN112538049B 2022-12-16 马於光; 应磊; 胡德华
发明属于有机光电材料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高激子利用率蓝色荧光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所述蓝色荧光材料为式I或式II中一种以上。本发明还公开了蓝色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材料为蓝色荧光材料,能形成杂化局域电荷转移态(HLCT)发光,实现高能三线态向单线态反系窜越过程,提高激子利用率。同时本发明的蓝色荧光材料的荧光量子产率高、载流子迁移率高、稳定性好。本发明的材料在有机发光器件中具有较好的性能。本发明的蓝色荧光材料用于制备有机发光器件。
18 一种聚集诱导发光聚合物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011640840.6 2020-12-31 CN112708417B 2022-12-09 唐本忠; 胡亚新; 王志明; 刘勇
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集诱导发光聚合物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乳化剂溶于去离子中,得到水相溶液;(2)将AIE分子、助稳定剂和聚合物溶于与水不互溶的溶剂中,得到油相溶液;(3)将步骤(1)所制的水溶液加至步骤(2)所制的油相溶液中,混合搅拌进行预乳化,得到粗乳液;超声处理,制得细乳液液滴;挥发性的溶剂在减压条件下除去,制得AIE聚合物纳米粒子乳液;纯化处理后得到AIE聚合物纳米粒子。本发明可以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类型及含量调控AIE聚合物纳米粒子的粒径;同时AIE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发光颜色荧光强度可以简便通过AIE分子类型和用量来调控。
19 一种含有芴基团的化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202210508106.7 2022-05-10 CN115340504A 2022-11-15 郭建华; 周雯庭; 杜明珠; 苗玉鹤
发明提供的含有芴基团的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电子迁移能和空穴阻挡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降低器件的驱动电压;分子的特定位置将氢原子替换成了氘原子或者氚原子,由于与氘之间、以及碳与氚之间的键合强度高于碳与氢之间的键合强度,能够提高分子的刚性,降低分子的振动耦合,进而增强分子的热稳定性;化合物的中部除了氘原子或氚原子,没有其他的芳香基团存在,整体呈线型,进一步提高分子的热稳定性,还使分子既具有一定的空间位阻,又不过分拥挤,排列更加优异,电子迁移率适当,与其他有机功能层更好地配合,从而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还使器件在电场的作用下,不易产生结晶,成膜稳定性好,进一步提高器件的使用寿命。
20 基于1H-[2,3-d]咪唑的光响应性有机长余辉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CN202211146783.5 2022-09-21 CN115232073A 2022-10-25 谢高瞻; 薛旭东; 陶冶; 陈润锋
发明公开了基于1H‑[2,3‑d]咪唑的光响应性有机长余辉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涉及有机长余辉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1H‑萘[2,3‑d]咪唑合成了一系列有机长余辉材料。本发明结合了萘并咪唑含有多个N杂原子,且具有强平面特性,能够有效促进分子间轨道耦合常数,进而促进分子的系间窜跃过程,抑制分子的非辐射跃迁,同时引入羰基,对其能级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增加分子的系间窜跃通道,实现光响应有机长余辉的发射。经测试,这类化合物在光响应后的磷光发光寿命最高可达500 ms以上。此类材料合成简单,易提纯,柔性,可大面积制备薄膜等特点,可应用于光学打印以及余辉照明等领域。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