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一种芦荟大黄素的制备方法 CN202310736289.2 2023-06-20 CN116768717A 2023-09-19 孙杰; 苏宇; 刘鹤; 魏代磊; 高慧; 周森; 李圣鑫; 张廷婷; 刘梦凯; 张志冉
发明公开了一种芦荟大黄素的制备方法,首先将芦荟膏粉末加入到3‑6%的盐酸溶液中,在95‑105℃加热,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渣用去离子洗涤合并滤液,所述芦荟膏粉末的质量与盐酸溶液体积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20‑25;将得到的滤液加热至90‑100℃,再加入盐酸三乙胺‑氯化离子液体,保温回流,反应结束后,过滤,滤饼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直至滤液无明显颜色为止,合并滤液,所述盐酸三乙胺‑氯化铁离子液体体积与芦荟膏粉末质量之间的关系为2‑4.5:1;滤饼干燥后,采用甲苯纯化,得到芦荟大黄素。其能够提高了芦荟大黄素的得率;减少氯化铁的用量。
182 一种蒽醌降解物再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202011239083.1 2020-11-09 CN114452971B 2023-07-14 张晓昕; 王宣; 宗保宁
发明公开了一种蒽醌降解物再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1)向含可溶性盐的含钙溶液中加入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聚乙二醇并形成均相体系后,加入性溶液形成沉淀,待沉淀完全后经过滤、水洗至pH值为11‑12和干燥过程得到粉末;(2)向(1)得到的粉末中加入粉末、碱式酸镁、碳酸钠及选自第VIB族、VIIB族的过渡金属M氧化物并混合均匀;(3)将(2)得到的混合粉末与粘结剂充分混合并成型。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可大幅提高有效蒽醌总量,有效提高工作液的循环利用率。
183 一种酸酐法生产低氯2-烷基蒽醌的方法 CN202310177482.7 2023-02-28 CN116120160A 2023-05-16 郝晓斌; 孙波; 朱建华; 舒振操; 李应龙; 李瑞; 关宏峰
发明提供一种酸酐法生产低氯2‑烷基蒽醌的方法,邻苯二甲酸酐和烷基苯在溶剂中用路易斯酸催化进行酰基化反应制得BE酸;BE酸经脱剂进行脱水闭环,闭环结束后经水析、萃取、洗涤浓缩后再结晶精制得到2‑烷基蒽醌。所述的溶剂为多卤代苯。所述的多卤代苯为至少两个卤代取代苯上的氢,卤代烃在苯环上取代位置不固定。
184 一种9,10-菲醌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202310084146.8 2023-02-08 CN116063177A 2023-05-05 周书光; 雷骐尔; 邹彩常; 唐联文; 徐杰阳; 石佳俊
发明公开了一种9,10‑菲醌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化学结构通式如(I)所示的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在保护性气体环境下,在小分子催化剂和化剂作用下,于有机溶剂中30~90℃下反应2~12h,得到反应产物,然后将所得反应产物纯化,制得化学结构通式如(II)所示的9,10‑菲醌类化合物。本发明以烯胺酮类化合物为原料,其为合成简单、转化率高的原料,底物适用范围广,原料和催化剂成本低廉,污染小,反应副产物少,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另外,本发明方法所需反应条件非常温和,反应步骤少,操作简单,产率高。
185 一种氢蒽醌的生产工艺及专用反应器 CN202110080673.2 2021-01-21 CN112898144B 2023-05-02 高传林; 梅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氢蒽醌的生产工艺,通过将2‑乙基蒽醌催化加氢生成2‑乙基氢蒽醌,本发明生产工艺采用回路反应器,以粉末型Pd/Al2O3为催化剂,进行氢蒽醌的制备;粉末型Pd/Al2O3的堆积密度为0.855~0.928g/cm3;回路反应器中文丘里喷射器的进口段开口内径:喷嘴内径:气室收口内径:混合段长度:扩散段长度的比例为34:(1~5):(4~8):(50~80):(1000~1600);扩散段开口度为15~35°。本发明通过对反应器规格尺寸优化,有效加强反应的传质过程,降低催化剂液膜厚度,显著提高了催化剂对有效氢蒽醌的选择性以及利用率。
186 一种2-(4-甲基-3-戊烯基)蒽醌的合成方法 CN202111225340.0 2021-10-21 CN116003235A 2023-04-25 刘泉军; 唐建业; 周怀国
在用于制备双的工作液一般由重芳,四丁基脲,2‑烷基蒽醌,磷酸三辛酯组成。其主要原理是,2‑烷基蒽醌作为反应载体在氢化催化剂存在下于有机溶剂体系中进行氢化,于蒽醌的9,10位上发生氢化反应,烷基蒽醌转化成氢醌形式。在氢化步骤之后,用空气氧化氢醌,生成过氧化氢。氢醌被氧化为烷基蒽醌。生成的双氧水从工作溶液中分离出来成为一定浓度的双氧水产品,如此循环生产双氧水。而在此过程中2‑烷基蒽醌部分会慢慢失去活性,故而需要经常添加2‑烷基蒽醌,以保证其在工作液中的浓度。为了保证尽可能少的烷基蒽醌失去活性下保证高的产量,要求2‑烷基蒽醌在溶剂体系中尽可能高的溶解性。要求氢化和氧化两种反应是尽可能快地进行,在催化氢化过程和氧化过程中有比较高的稳定性,对氧化和氢化过程中使用的酸或有高度稳定性。本发明合成了一种具有以上特点的2‑烷基蒽醌—2‑(4‑甲基‑3‑戊烯基)蒽醌。其CAS号:71308‑16‑2其结构式如下:
187 一种光固化引发剂9,10-二烷基蒽的合成方法 CN202111246444.X 2021-10-26 CN114195630B 2023-04-25 肖志义; 董万荣; 吴光辉
发明提供了一种9,10‑二烷基蒽的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包括:在性环境中、在由四丁基溴化胺和三丁胺组成的复合催化剂的存在下,使用氢化钠还原蒽醌,然后加入烷基化试剂进行烷基化反应。本发明的合成方法能够提高9,10‑二烷氧基蒽的反应转化率和收率,降低其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
188 一种非均相氮掺杂材料负载钴催化剂及维生素K3的生产工艺 CN202310070033.2 2023-02-07 CN115805096A 2023-03-17 严宏岳; 李浩然; 罗建伟; 王永涛; 孙文静; 刘佳欣; 姚加; 田金金; 黄旦翔
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均相氮掺杂材料负载钴催化剂及维生素K3的生产工艺,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葡萄糖盐酸盐、三聚氰胺和醋酸钴混匀,在惰性气氛下烧结,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与三聚氰胺的投料质量比为1∶25‑45,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与醋酸钴的投料摩尔比为1∶0.01‑0.75,进一步地,使2‑甲基‑1,4‑四氢醌在化剂存在下、在催化体系中发生氧化脱氢反应生成2‑甲基‑1,4‑萘醌,即维生素K3,催化体系包含前述非均相氮掺杂碳材料负载钴催化剂、溶剂;实践表明,本发明的特定催化剂能够高效催化2‑甲基‑1,4‑四氢萘醌进行氧化脱氢,产率高,并且催化剂易于回收,有利于降低成本。
189 一种2-乙基蒽醌生产废弃物的再利用处理方法及应用 CN202211472020.X 2022-11-23 CN115745769A 2023-03-07 孙仿建; 王艳红; 陈天度; 王泽东
发明提供了一种2‑乙基蒽醌生产废弃物的再利用处理方法及应用,其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以2‑乙基蒽醌生产废弃物为原料,加入催化剂三溴化和溴,在二氯甲烷和甲苯的混合溶媒中发生溴化反应得到1‑溴‑2甲基蒽醌,并将得到的1‑溴‑2甲基蒽醌用于制得还原金橙G。本发明解决了2‑乙基蒽醌生产废弃物中2‑甲基蒽醌回收利用困难的技术问题。
190 一种新型有机醇盐团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210951129.5 2022-08-09 CN115703697A 2023-02-17 李智; 张子宁
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有机醇盐团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团聚物具有如下分子式:(ZOR)12YmQn。本发明的新型有机醇盐团聚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应用前景良好。
191 一种醌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202180036785.6 2021-05-26 CN115697956A 2023-02-03 李智; 张子宁
发明公开了一种醌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醌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在的存在下,将如式II所示的化合物和如式III所示的化合物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如式I所示的醌类化合物即可;所述的碱的碱性强于苯酚钠。该方法操作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192 一种荧光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1132409.X 2022-09-07 CN115611721A 2023-01-17 崔光振; 李广德; 王义; 李江陵; 刘煜; 卢洪树; 路肖
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力致荧光变色材料技术领域。该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本发明的分子结构为以四苯乙烯为基本结构单元,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了鱼骨形TPE‑AQ力刺激荧光变色分子,其粉末及晶体在低应力的刺激下表现出的明显的绿色‑黄色双荧光切换。力刺激前后分子构型的变化所引起的TPE和AQ部分的扭转的变化导致了分子内电荷转移(ICT)过程的实质性转变;另一方面,扭曲的TPE基元导致分子间仅存在弱相互作用,赋予了材料更强的可逆性,降低了荧光切换所需的压力,以该化合物作为力致荧光变色材料可以应用在可逆荧光变色切换领域中。
193 一种锰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211253492.6 2022-10-13 CN115582131A 2023-01-10 黄旦翔; 赵杰; 刘祥洪; 肖超
发明公开了一种锰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铜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铜源、锰源分别分散在中,获得混合物A;将掺杂助剂、沉淀剂以及载体物质分散在水中,获得混合物B;将混合物A、B以并流方式滴定,滴定完成后进行老化,离心分离,干燥,焙烧;掺杂助剂能够溶于水且以阴离子含有氮或磷的无机酸盐形式添加,载体物质为选自硅酸、拟薄水石中的至少一种;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作为非均相催化剂可以全程参与制备2‑甲基‑1,4‑醌及其中间体的过程,无需使用多种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效率、高选择性,使得氧化过程可以采用绿色环保的氧气作为氧化剂,有利于工业化生产2‑甲基‑1,4‑萘醌。
194 一种维生素K2的晶型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211205578.1 2022-09-29 CN115557835A 2023-01-03 袁毅; 柏春雷; 张晓倩; 黄树青
发明提供维生素K2的晶型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其X射线粉末衍射图在2θ值为6.2±0.2°、12.4±0.2°、13.9±0.2°、14.4±0.2°、15.5±0.2°、15.6±0.2°、17.0±0.2°、18.7±0.2°、18.8±0.2°、19.1±0.2°、19.5±0.2°、20.8±0.2°、22.0±0.2°、22.4±0.2°、23.2±0.2°、23.4±0.2°、25.4±0.2°、27.6±0.2°、30.1±0.2°、34.8±0.2°、37.8±0.2°处的至少一种或几种具有特征峰,制作新晶型。本发明使用240‑250nm的灯光进行引发,导致反应无需洗,可以直接浓缩除去过量的六甲基二烷和溶剂甲苯。本申请使用较为便宜的香叶基芳樟醇代替昂贵的香叶基香叶溴,降低原料成本,简化生产步骤,直接得到维生素K2,提高生产安全性。本申请制作了多种晶型,部分晶型在长期放置过程中质量稳定性好,能够用于药物制备、药物贮存。
195 4-甲基-2-酚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202211145861.X 2022-09-20 CN115504866A 2022-12-23 张浩; 郝振; 杨杰; 韩振玉; 李怀德
发明提供了一种4‑甲基‑2‑酚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有机合成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a)1,2‑萘醌‑4‑磺酸盐的磺酸盐基团被甲氧基取代后得到4‑甲氧基‑1,2‑萘醌;(b)步骤(a)得到的4‑甲氧基‑1,2‑萘醌的一号位的羰基经亚胺化形成亚胺键,得到亚胺化合物;(c)步骤(b)得到的亚胺化合物的亚胺键经解消除,得到4‑甲氧基‑2‑萘酚。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4‑甲氧基‑2‑萘酚的制备方法中产物的选择性差、分离纯化困难以及收率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4‑甲氧基‑2‑萘酚的制备工艺简单、产物易分离以及收率高的技术效果。
196 一种含有多种活性组分的用于蒽醌降解物再生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202110296565.9 2021-03-19 CN113101918B 2022-12-16 程义; 汤亚文; 程浩峰; 刘珍; 孔振飞; 王韩; 王松林
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多种活性组分的用于蒽醌降解物再生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步骤为:将快脱粉、拟薄石和固体粉末混合均匀得到粉料;配制酸溶液作为粘结剂;在制粒机中逐渐加入粉料,与此同时逐渐加入粘结剂,转动成型制得湿料球;将制得的湿料球养生;将养生后的料球进行干燥;将含有碱金属元素和第四周期过渡金属元素的盐溶于水中配制成盐溶液;将盐溶液雾化喷洒到料球上;将喷洒后的料球高温活化。本发明在成型过程中加入固体碱、拟薄水铝石和酸,使制得的催化剂兼具高活性和适宜的机械强度;并且在成型后的料球上通过雾化溶液的方式引入碱金属和第四周期过渡金属两种催化活性组分,进一步提高了对不同种类蒽醌降解物的再生能
197 1’-羟基-2’-蒽查尔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211123086.8 2022-09-15 CN115466187A 2022-12-13 廖良生; 王雪东; 闫长存
发明涉及一种1’‑羟基‑2’‑蒽查尔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查尔酮衍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的1’‑羟基‑2’‑蒽查尔酮衍生物的结构式为 其中,R选自氢、羟基或甲基;Ar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基;所述未取代的芳香基选自苯、联苯、稠芳环或芳香杂环;取代芳香基的取代基团选自烷基、烷氧基、胺基、烷硫基或咔唑。本发明所述的1’‑羟基‑2’‑蒽查尔酮衍生物以1’‑羟基‑2’‑蒽查尔酮结构为基础,具有优异激光性能,其激光波长处于红光至近红外光区域(680nm‑2500nm)。
198 4-甲基-2-酚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202211146362.2 2022-09-20 CN115403451A 2022-11-29 张浩; 郝振; 杨杰; 韩振玉; 李怀德
发明提供了一种4‑甲基‑2‑酚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有机合成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2‑萘醌的四号位氢经甲氧基取代后,一号位的羰基再经亚胺化形成亚胺键,之后经解消除,得到4‑甲氧基‑2‑萘酚。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4‑甲氧基‑2‑萘酚的制备方法中产物的选择性差、分离纯化困难以及收率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4‑甲氧基‑2‑萘酚的制备工艺简单、产物易分离以及收率高的技术效果。
199 一种蒽嵌蒽醌聚合物有机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211037417.6 2022-08-26 CN115353471A 2022-11-18 何晓明; 陈玲; 朱晓林
发明公开了一种蒽嵌蒽醌聚合物有机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的蒽嵌蒽醌聚合物以廉价的还原橙3分子为原料制备。聚合物结构上有多个具有电化学活性的羰基位点,能够存储多个电子,并可以通过引入不同的连接单元进而调节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刚性π共轭体系使得分子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进而有效降低材料的溶解度,提高材料的导电性。此外,该类聚合物制备方法简单、易于纯化、收率高,并且成本低廉、可大量生产。本发明蒽嵌蒽醌聚合物作为有机电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体系中展示了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较高的比容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0 一种用于废中原料的回收工艺及系统 CN202210936528.4 2022-08-05 CN115254077A 2022-11-01 蒋良虎; 廉守勇; 陈长保; 姜镔; 孙林林
发明涉及废原料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氧化铝中原料的回收工艺及系统,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白土床中使用完的废氧化铝球取出,并转运添加至吸收釜内,先滴入重芳吸收液,并向吸收釜内通入氮气保护气体,将吸收釜内以及管道内空气排出,然后开启搅拌,开启搅拌,搅拌1h;S2:加热并控制吸收釜内温度45℃‑50℃,保温搅拌反应4h,并静置1h。当需要排放废氧化铝球时,转动过滤网至倾斜状态(如图6),此时过滤网与白土床的内壁之间产生间隙,使得废氧化铝球通过间隙落下,并从白土床的底端倒出,相较于传统技术中,将废氧化铝球通过加料口掏出,卸料更加高效方便,更加节省人和时间成本。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