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一种飞行汽车 CN202110933508.7 2021-08-14 CN113427954B 2024-12-03 汪海波; 屈九良
发明提出了一种飞行汽车,涉及飞行汽车的技术领域。包括用于提供动的汽车主体、设置于汽车主体上的飞行尾翼、用于提供汽车主体巡航升力的可折叠机翼、多个能够进行度调节的涡扇发动机以及转动机构;所述可折叠机翼设置于所述汽车主体中部,多个所述涡扇发动机对称设置于所述汽车主体两端,所述涡扇发动机通过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汽车主体连接。其能既能够垂直起飞又能够滑翔起飞,由此可以适配各种地形的起飞与降落,提高了适用性。
42 具有边界吸入流体推进元件的流线机身 CN202410945895.X 2019-05-29 CN119018355A 2024-11-26 A·埃武雷特
一种运载工具包含主体和联接到所述主体的至少一个机翼。压缩流体源联接到所述主体。所述运载工具进一步包含第一和第二推进器,每个所述第一和第二推进器具有进气结构,并且每个所述第一和第二推进器与所述源进行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推进器联接到所述主体,并且所述第二推进器联接到所述至少一个机翼。所述第一和第二推进器在第一配置中时被定位成使得由于所述运载工具的运动而产生的边界层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第一和第二推进器的所述进气结构吸入。所述运载工具进一步包含用于将所述压缩流体选择性地提供给所述第一和第二推进器的系统。
43 垂直起降M形机翼构型 CN201880078316.9 2018-11-03 CN111433122B 2024-11-22 马克·穆尔; 约翰·巴达拉门蒂; 伊恩·维拉; 亚当·瓦莫特; 大卫·约瑟夫森
垂直起降(VTOL)飞行器从垂直起飞状态过渡至巡航状态,其中垂直起飞状态使用螺旋桨来产生升,且巡航状态使用机翼来产生升力。该飞行器具有M形机翼构型,其中螺旋桨位于翼梢吊舱、机翼吊杆和尾部吊杆上。机翼吊杆和/或尾部吊杆可以包括吊杆控制执行器。机翼、尾部吊杆和尾部上的铰接的控制表面在起飞和降落期间倾斜以使交通工具偏航。吊杆控制执行器、巡航螺旋桨、堆叠式螺旋桨和控制表面在不同的操作模式期间可以具有不同的位置,以控制飞行器的运动并减轻由飞行器产生的噪声。
44 具有垂直起降功能的固定翼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1910119186.5 2019-02-13 CN109720564B 2024-11-22 沈欢; 樊维中; 陈泆希; 李鑫; 王仁宇; 陈龙
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垂直起降功能的固定翼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该无人机包括:机身;两机翼,分别通过第一快拆结构安装于机身的两侧;以及两旋翼组件,分别安装于两机翼,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翼臂、第一旋翼及第二旋翼;所述旋翼臂包括固定安装于机翼上的固定臂、通过第二快拆结构连接于固定臂前端的第一悬臂、及通过第三快拆结构连接于固定臂后端的第二悬臂,所述第一旋翼可倾转地安装于第一悬臂的前端,所述第二旋翼固定安装于第二悬臂。如此,通过快拆结构连接机身与机翼、悬臂与机翼,可在运输和存放无人机时,将无人机拆卸,从而可减小无人机占用的空间体积,如此,不仅可降低无人机的占地面积,还可使得无人机方便携带、和存放。
45 飞行器 CN202380029274.0 2023-04-08 CN118922352A 2024-11-08 亚历山大·帕夫洛维奇·森克维奇
发明涉及飞行器,包括设置在同一轴上的两个旋翼,它们位于机身内,其中一个是带叶片的螺旋桨旋翼,另一个是逆向旋转的旋翼,设计能够保证旋翼旋转矩的平衡。根据本发明,这些旋翼设计成环形飞轮形状,通过多个轴承加速发动机连接,实现旋翼向相反方向旋转。机身内设置有旗型副翼和转向发动机,能够在飞行中改变飞行器的空间定位,与控制单元连接。所有发动机和旗型副翼都与电源连接。技术问题是提高飞行器在飞行中的稳定性,即其在平面的陀螺稳定性。
46 一种垂直起降载人飞行器及其工作方法 CN202411066237.X 2024-08-05 CN118877196A 2024-11-01 马进超; 肖亚雄; 朱泽
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起降载人飞行器,包括有右前悬停系统,右前倾转动力系统,右后倾转动力系统,右后悬停动力系统,垂尾,左后悬停动力系统,左后倾转动力系统,后机翼,机身起落架,左前倾转动力系统,前机翼,左前悬停动力系统;一种垂直起降载人飞行器的工作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S1,飞行器的起飞;S2、飞行器的悬停;S3、飞行器过渡飞行;S4、飞行器前飞;S5、飞行器降落;本发明在保证动力冗余度较大,安全性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前飞状态的飞行废阻,提高飞机的续航时间,同时飞机过渡飞行过程,仍有4个悬停动力系统工作,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倾转过程的安全险,本飞行器由于螺旋桨较多,桨盘载荷较小,可以大幅减少螺旋桨气动噪声。
47 用于挂架安装的旋翼的冗余传动系 CN202080063064.X 2020-10-09 CN114340996B 2024-11-01 P·辛哈; D·范德; 林德
挂架联接到机翼。具有运动范围的倾转旋翼经由挂架联接到机翼,使得倾转旋翼位于机翼后部。倾转旋翼包括冗余传动系,该冗余传动系包括多个达和多个马达控制器,该冗余传动系驱动包括在倾转旋翼中的一个或多个叶片
48 用于飞行器的安全和稳定装置 CN202380025557.8 2023-07-25 CN118871349A 2024-10-29 D·D·斯特劳德
公开了用于飞行器的陀螺旋转机翼的系统和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飞行器的安全和稳定装置包括内环、相对于所述内环旋转的外环、以及连接到所述内环的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外环相对于所述内环的旋转。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和稳定装置在基本平的平面内旋转,并且旋转速度足以为所述飞行器提供陀螺稳定性
49 一种新型单人eVTOL飞行器结构 CN202410883312.5 2024-07-03 CN118701285A 2024-09-27 宋俊锋
发明公开一种新型单人eVTOL飞行器结构,包括:机身以及对称设置在机身靠前部分两侧的机翼;机身的前端设置有同轴对转螺旋桨,机身靠后部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360°旋转倾转旋翼,机身的后端上部设有由两侧对称设置的尾翼组合而成的V型尾翼,机身的后端下部且对应V型尾翼之间的中部设有垂直尾翼;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改变了传统的固定翼飞行器的起飞方式和停靠方式,利用V型尾翼和垂直尾翼作为飞行器停靠时候的支撑,并通过一对360°旋转的倾转旋翼实现飞行器的多功能性;2.结构简单、轻便、易于维护,降低了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3.安全性高,可广泛应用于城市空中交通领域。
50 一种航空测绘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202210608263.5 2022-07-27 CN115027688B 2024-09-24 魏永峰; 廖洁麟; 马宏兵; 尹晓勇
发明提供一种航空测绘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包括固定翼无人机本体和搭载支撑组合机构,所述搭载支撑组合机构包括顶壳和漏斗形支撑壳,所述漏斗形支撑壳固定安装在顶壳的底部,所述漏斗形支撑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封闭组合,所述顶壳顶部的内侧壁扇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该航空测绘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设计合理,搭载支撑组合机构在使用时,既能够起到支撑固定翼无人机本体的作用,又能够起到搭载测绘摄像头的作用,并且,搭载支撑组合机构能够根据需要将摄像头伸出一定距离,又能够全封闭在内部,在使用时,能够有效地对摄像头起到保护的作用。
51 一种多旋翼集成飞行器与飞行控制方法 CN202410863256.9 2024-06-29 CN118665710A 2024-09-20 张鸿翎; 周波; 祖继宏; 江华; 张正; 齐放; 李怡霏; 孙瑞; 周福杨
发明属于航空飞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旋翼集成飞行器与飞行控制方法,飞行器由机体、集成机翼、飞控系统、动系统组成,在机体上至少设置两组纵列式集成机翼,既可以像多旋翼飞行器一样解决飞行器垂直起降、低速飞行与空中悬停,也可以像固定翼一样飞行,通过对集成机翼的仰控制完成多旋翼飞行与固定翼飞行状态转换,通过加装大型可折叠固定翼提高续航力提高其经济性能,加装矢量推进器改善其操纵性能,把集成机翼设计成可折叠结构,方便于储存与运输,通过在每个集成机翼上增加方向的设计在单个集成机翼没有功率适配器的情况下也可控制飞行器进行升降、左右转向、前后、左右平移等运动。
52 一种变体机尾坐立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及其飞行控制方法 CN202210375288.5 2022-04-11 CN114919745B 2024-09-20 彭一明; 齐浩; 魏小辉; 聂宏
发明提供了一种变体机尾坐立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及其飞行控制方法,无人机机身上下两侧设置有一组对称分布的变体起落架,变体起落架包括支撑杆控制系统、支撑杆、尾撑尾翼,其中,支撑杆分左右两组对称安装在左右两侧机翼上,支撑杆顶端通过支撑杆控制系统与机身铰接,每个变体起落架上的两根支撑杆末端分别通过平尾翼控制器连接有尾撑尾翼,尾撑尾翼另一端连接有缓冲装置。本发明可有效解决机尾坐立式垂直起降无人机水平尾翼布局与起落架结构引起的机体高度与重心稳定性的矛盾,提升了无人机操纵效率与起降稳定性。
53 涵道扇装置及航空器 CN202110109246.2 2021-01-27 CN113428354B 2024-09-20 森崎雄贵; 今井和宏; 刈込界; 斋木康宽
发明提供一种能提高推、此外能抑制唇口部处的剥离的涵道扇装置及航空器。涵道风扇装置(10A)具备:多个风扇装置(20),其具有绕轴线X1旋转而产生气流的风扇(22)和绕轴线X1包围风扇(22)并且沿轴线X1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的小涵道(23);以及筒形状的大涵道(30A),该大涵道包围所有的风扇装置(20),多个风扇装置(20)具有中央风扇装置(20a)和配置于中央风扇装置(20a)所具有的小涵道(23)的外周侧的多个周围风扇装置(20b)。
54 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和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控制方法 CN202410647996.9 2023-03-03 CN118651409A 2024-09-17 许兆华; 薛松柏; 向樊; 屠强; 沙永祥; 郭亮; 骆俊昌; 谢晒明
发明提供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和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控制方法,垂直起降飞行器包括:机身和2N个倾转旋翼。机身两侧设置有机翼,机身尾部设置有尾翼;2N个倾转旋翼对称安装在机身两侧,且分别位于机翼前后两侧;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且在垂直起降状态时,倾转旋翼在平面上的投影关于垂直起降飞行器的重心大致呈中心对称;倾转旋翼大致呈中心对称表示的是在理想状态下,以垂直起降飞行器的重心为中心,以倾转旋翼下呈中心对称所在的第一圆周为基准,倾转旋翼的实际安装位置位于±20%D1的第一圆环内,第一圆环的宽度E1为40%D1,D1为第一圆周直径。该垂直起降飞行器能够兼顾复合翼、全倾转布局和部分倾转布局的优点。
55 电动垂直起降机的控制装置 CN202080060389.2 2020-08-17 CN114286782B 2024-09-10 桥本真梨子; 岩川辉; 杉田俊; 竹村优一
一种对装设于具有旋转翼(30)的电动垂直起降机(100)且具有驱动旋转翼而使其旋转的驱动用达(12)的电驱动系统(10)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19),其中,控制装置将电驱动系统控制成选择性地以通常模式和功能试验模式的至少两种动作模式中的任一个动作模式进行动作,在通常模式中,控制装置根据来自对电动垂直起降机的飞行进行控制的机身控制装置(50)的指令对驱动用马达进行控制,在功能试验模式中,控制装置根据按照功能试验用程序从外部发送的指令或是根据自身预先设定的功能试验用程序对驱动用马达进行控制。
56 用于垂直起降飞机的着陆装置 CN202311391189.7 2023-10-25 CN118597409A 2024-09-06 L·M·布雷西亚尼; D·佩斯特尔; S·博恩; R·贝尔格龙
发明涉及用于垂直起降飞机的着陆装置,包括:轮子;减震器,具有连接到飞机的机身的减震器连接件;以及至少一个附接杆,具有连接到飞机的机身的杆连接件,该杆连接件与减震器连接件间隔开,轮子附接到与杆连接件间隔开的附接杆,其中,减震器直接或间接经由轮子连接件连接到轮子,以提供用于从轮子到减震器连接件的垂直载荷的加载路径,并且其中,减震器包括位于减震器连接件和/或轮子连接件处的剪断销,该剪断销具有断裂并释放减震器连接件和/或轮子连接件处的连接的预定断裂载荷,并且其中,附接杆包括旋转轴承,该旋转轴承在剪断销断裂时提供轮子从延长着陆位置到碰撞位置的折叠移动。
57 圆盘型垂直起降机 CN202080067339.7 2020-09-28 CN114514173B 2024-09-03 小坂充
提供一种即使在有重量的情况下,也能够确实地使其上浮的圆盘型垂直起降机。圆盘型垂直起降机1具备:裙部2,其为越朝向下方越宽的结构;圆板状的转动体3,其配置于裙部2的下侧,相对于裙部2旋转;以及多个叶片4,其竖立设置于转动体3的上表面,并从转动体3的中心以放射状配置,在多个叶片4分别形成有切口4a,如果转动体3旋转,则由于离心产生沿着与转动体3一起旋转的叶片4的气流F,并且由越过叶片4的切口4a而向与叶片4大致正交的方向流动的空气流f使气流F形成漩涡,气流F一边以螺旋状形成漩涡,一边沿着叶片4在转动体3的半径方向上流动,由裙部2向下方排出,由此使其上浮。
58 一种多固定翼垂直起降飞机及起降控制方法 CN202410878076.8 2024-07-02 CN118529245A 2024-08-23 方益树; 方园; 潘强
发明提供一种多固定翼垂直起降飞机及起降控制方法,包括飞行主体,所述飞行主体侧壁安装有飞行机翼,所述飞行机翼包括机翼主体,所述机翼主体内开设有气流涵道,所述机翼主体前端上表面开有与气流涵道连通的喷气,气流从喷气风门吹出增大机翼主体上表面气体流速以降低机翼主体上端压强;所述飞行机翼包括矩阵布置的第一机翼、第二机翼、第三机翼和第四机翼,所述第一机翼和第三机翼位于飞行主体的同一侧。该发明相较于传统的垂直起降飞机控制方式简单高效可靠性更好,能源利用效率更高、机身质量更轻,提高了飞机整体的载重能航程更远。
59 一种可垂起飞翼式无人机 CN201910347031.7 2019-04-28 CN110104163B 2024-08-23 殷春平; 刘丰睿; 李涛; 郭佳凡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垂起飞翼式无人机,无人机包括机翼、前螺旋桨和副翼,副翼设置在无人机的后部,机翼左右两段翼部分别包括机翼外段、机翼中段和机翼后段。本发明的优点:兼具飞翼式飞机与旋翼式飞机的优点,减少电耗量,载重量大,飞机可利用空间充足。有更强的平衡性和操作稳定性,当无人机失速时,可变为旋翼机安全迫降,起保护载物的作用。
60 换向式飞机和相关控制方法 CN201980086801.5 2019-10-31 CN113260566B 2024-08-06 皮埃尔·阿卜杜勒·努尔; 卡洛·卡西内利
一种推换向式飞机,包括:机身;一对机翼;相对于机翼固定的一对短舱;以及一对旋翼,它们可围绕相应的第二轴线旋转并且可围绕第三轴线在推力换向式飞机处于飞机构造时达到的第一位置与推力换向式飞机处于直升机构造时达到的第二位置之间倾转。机翼包括翼盒以及可在推力换向式飞机处于飞机构造时在第一中立位置、第二升高操作位置和第三降低操作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一附件;机翼包括第二附件,其可在推力换向式飞机处于飞机构造时呈现出的并且限定翼盒的延伸部的第一中立位置与推力换向式飞机处于直升机构造时呈现出的并且与翼盒一起限定可以使旋翼产生的下洗流从其中流过的开口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