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用于飞行器的抗扭盒的双Y形横截面翼梁、双Y形横截面翼梁在飞行器的抗扭盒中的应用、飞行器的抗扭盒和用于制造抗扭盒的方法 |
CN202411574495.9 |
2024-11-06 |
CN119953554A |
2025-05-09 |
阿尔瓦罗·亚拉罗德尔戈; 米格尔·冈萨雷斯安托希; 米克尔·迪拉普埃尔塔瓦列霍 |
本发明涉及用于飞行器的抗扭盒的双Y形横截面翼梁、双Y形横截面翼梁在飞行器的抗扭盒中的应用、飞行器的抗扭盒和用于制造抗扭盒的方法。双Y形横截面翼梁包括具有I形横截面的翼梁腹板,还包括由翼梁腹板连接的下部部分和上部部分,下部部分包括能够连接至飞行器的抗扭盒的第一面板的下凸缘、第一横截面敞开的三角形结构,该第一横截面敞开的三角形结构包括分别接合至下凸缘的第一和第二下顶点以及连接至翼梁腹板的第一端部的上顶点,该上部部分包括能够连接至飞行器的抗扭盒的第二面板的上凸缘、第二横截面敞开的三角形结构,该第二横截面敞开的三角形结构包括分别接合至上凸缘的第一和第二上顶点以及连接至翼梁腹板的第二端部的下顶点。 |
2 |
一种低温燃料双体后掠翼飞机总体气动布局 |
CN202210432981.1 |
2022-04-22 |
CN115092379B |
2025-05-06 |
雷国东; 李岩; 徐悦; 段成龙 |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低温燃料双体后掠翼飞机总体气动布局,包含桶状双机身、圆柱状低温燃料储箱、对称分布的两个V型尾翼、大展弦比后掠机翼、翼吊式气体燃料涡扇发动机等;对称分布的两个V型尾翼共有四片倾斜尾翼提供水平和垂直稳定与控制功能,并能牢固安装于机身尾部;所述大展弦比后掠机翼可使飞机具有较大的巡航升阻比,一定程度上抵消因为双机身阻力过大设计导致的飞行性能降低,内部不含机翼油箱,结构强度能够得到加强,同时双机身设计可使机翼飞行受力得到卸载;所述翼吊式气体燃料涡扇发动机能够使用气态的天然气或者氢气燃烧,此类发动机也可被燃料电池加电动涵道风扇替代。 |
3 |
一种长航时飞机 |
CN202210983996.7 |
2022-08-16 |
CN115158634B |
2025-04-25 |
王耀坤; 林招如 |
常规飞机通常只有单一机翼,为了具备长航时能力通常会采用细长机翼,但会导致机翼折断的风险增加,安全性低;同时整机宽度过大,起飞和降落时需要使用较宽的跑道,使用不便。本发明以提高飞机续航时间为主要目标,兼顾使用便利性,提供了一种具有新型总体布局的长航时飞机设计方案。采用两个机翼的设计,机翼长度适中,具有较高的机翼投影面积,能够降低飞行功耗,提高飞行航时,同时也避免了机翼过长带来飞行安全性下降和使用不便等方面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长航时飞机续航时间长,使用便利,结构安全性高。 |
4 |
一种飞机的机翼和尾翼以及机翼和尾翼的制造方法 |
CN201910785638.3 |
2019-08-23 |
CN110395380B |
2025-04-08 |
李明珠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的机翼和尾翼以及机翼和尾翼的制造方法,包括根据尾翼的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机翼的机翼主体、襟翼和副翼的各方面性能要求设计出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机翼主体、襟翼和副翼的几何参数并制作出相应的挤压模具;将各挤压模具与挤压机连接,进行机翼主体、襟翼、副翼、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的挤压成型制作;在半成品的机翼主体、襟翼、副翼、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的外表面上进行电泳喷涂喷漆处理或者蒙皮处理;将机翼主体、襟翼、副翼组装形成机翼,将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组装形成尾翼。本发明的机翼和尾翼的制造方法,采用挤压成型的方法制作机翼和尾翼,生产工艺简单、效率高、结构强度稳定、生产成本低。 |
5 |
垂尾平尾可转换的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202510140858.6 |
2025-02-08 |
CN119705813A |
2025-03-28 |
王悦皓; 白越; 许嘉慧; 裴信彪; 付宇彤; 陈殿新 |
本发明涉及航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垂尾平尾可转换的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飞行器包括:主翼、伸缩装置、转向装置、摆动装置和尾翼机构。伸缩装置被构造成带动尾翼机构可在初始位置与预设位置之间移动;转向装置被构造成将尾翼机构在水平状态和垂直状态之间转换;其中,尾翼机构在初始位置时,尾翼机构处于垂尾模式;尾翼机构在预设位置时,尾翼机构处于平尾模式;当尾翼机构处于平尾模式时,舵机带动尾翼机构的尾翼的摆动来调整飞行器的飞行姿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转向装置,实现了尾翼机构在平尾模式和垂尾模式之间灵活转换,增加了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的机动性。 |
6 |
一种尾座式载人飞行器 |
CN202411667311.3 |
2024-11-20 |
CN119551189A |
2025-03-04 |
王维军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座式载人飞行器,涉及飞行器的技术领域,包括飞行器本体、可倾转螺旋桨系统和行走轮系统,飞行器本体的机腹设置有站立操作的驾驶仓、机翼上对称设置有两对可倾转螺旋桨系统、机尾设置有行走轮系统,驾驶仓内设置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能够控制可倾转螺旋桨系统中螺旋桨的倾转角度和行走轮系统的走向。本发明的尾座式载人飞行器通过同时设置可倾转的前螺旋桨和后螺旋桨、升降副翼作为调控机构,增强了飞行器悬停和过渡阶段的操纵能力,有利于增强飞行器的抗风和稳定过渡能力,整体结构简单、飞行效率高、操纵能力强。 |
7 |
飞行器及其机臂 |
CN202311078055.X |
2023-08-25 |
CN119503111A |
2025-02-25 |
田瑜; 崔永强 |
本申请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飞行器及其机臂。本申请机臂应用于飞行器,包括机臂主体和外部延伸部分,机臂主体和外部延伸部分一体连接,外部延伸部分向外延伸并呈现沿第一方向逐渐缩小结构,其中外部延伸部分包括流线型表面结构,以减少飞行器飞行时的空气阻力。本申请机臂主体和垂尾一体成型连接可以提高垂尾安定面刚度,减少了垂尾松脱风险,且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重量。 |
8 |
飞行器及其机臂构建方法 |
CN202311077639.5 |
2023-08-25 |
CN119503110A |
2025-02-25 |
田瑜; 崔永强 |
本申请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机臂构建方法。本申请机臂构建方法应用于飞行器,机臂包括机臂本体和方向控制部分,机臂构建方法包括:步骤S1:将机臂本体和方向控制部分一体连接,其中方向控制部分向外延伸并呈现沿第一方向逐渐缩小结构,方向控制部分包括流线型表面结构,以减少飞行器飞行时的空气阻力。本申请机臂构建方法实现了机臂本体和垂尾一体成型连接,可以提高垂尾安定面刚度,减少了垂尾松脱风险,且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重量。 |
9 |
一种分布式动力诱导増升双机翼垂直起降飞行器 |
CN202411952397.4 |
2024-12-27 |
CN119460096A |
2025-02-18 |
王红波; 车东霞; 仪志胜; 车驰; 苗帅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动力诱导増升双机翼垂直起降飞行器,涉及航空飞行器垂直起降技术领域,包括:机身,机身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式的主机翼和可倾转式的诱导机翼,诱导机翼处于主机翼的后上方,与主机翼前后串列布置;分布式电驱动螺旋桨,分布式电驱动螺旋桨设置在所述诱导机翼的前缘,与所述诱导机翼同步倾转;垂直尾翼,垂直尾翼设置在机身的后端上侧,垂直尾翼的两侧设置有可倾转式的水平尾翼,水平尾翼的前缘设置有力矩配平螺旋桨;本发明利用分布式螺旋桨的诱导増升作用解决现有固定翼垂直起降飞机因垂直起降阶段推重比过大导致不同飞行阶段需用推力难以匹配的问题,实现推重比小于1的垂直起降和悬停。 |
10 |
具有连接至机身的多翼梁盒的飞机 |
CN202110566398.5 |
2021-05-24 |
CN113734422B |
2024-12-17 |
约瑟夫·H·坎帕纳; 威廉·H·皮尔逊; 查尔斯·R·科茨; 凯文·P·赖德; 彼得·J·纽纳姆 |
一种具有连接至机身的多翼梁盒的飞机,该飞机具有垂直尾翼,该垂直尾翼具有多翼梁盒和固定至多翼梁盒的基肋组件。基肋组件具有前纵向凸耳、后纵向凸耳和相对的中间纵向凸耳。对应于前纵向凸耳的前U形夹固定至飞机的机身的框架构件,并且每个前U形夹具有第一安装臂、第二安装臂和第三安装臂。对应于后纵向凸耳的后U形夹固定至框架构件,并且每个后U形夹具有第一安装臂、第二安装臂和第三安装臂。对应于中间纵向凸耳的中间U形夹固定至框架构件,并且每个中间U形夹仅具有第一安装臂和第二安装臂。穿过每个纵向凸耳中的安装孔和每个对应U形夹中的安装孔插入的保持构件将垂直尾翼固定至机身。 |
11 |
一种高效率高机动性的串列翼布局载重飞行器 |
CN202210950996.7 |
2022-08-09 |
CN115258131B |
2024-12-06 |
陈百辉; 李昕亮; 包圆程; 郑纪源; 刘璀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率高机动性的串列翼布局载重飞行器,包括主梁、主翼和垂直尾翼;主翼安装于主梁上;主翼包括前机翼和后机翼,前机翼和后机翼分别安装于主梁的两端;两垂直尾翼分别对称安装于后机翼的左右两腹面上,垂直尾翼上还安装有后起落架;后机翼的两端均安装有垂直安定面板;垂直安定面板的侧面与后机翼的长度方向垂直连接固定;后机翼的两单边前缘上均安装有发动机,发动机的螺旋桨与垂直尾翼对齐;前机翼、后机翼和垂直尾翼的后缘上均安装有可摆动的副翼;将起落架和垂直尾翼进行融合设计,能够接收发动机的螺旋桨滑流增强方向舵的控制,能减少飞行器的体积;将发动机设置在后翼的前缘上,使螺旋桨的滑流通过副翼增强方向舵的控制。 |
12 |
一种倾转三旋翼飞行器及其工作方法 |
CN202110849368.5 |
2021-07-27 |
CN113353252B |
2024-11-08 |
张鑫; 李宜恒; 杨超; 刘娜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倾转三旋翼飞行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飞行器系统和起落系统,飞行器系统包括机身和设置于机身上的航向稳定器、倾转系统和旋翼系统;航向稳定器设置于机身背离起落系统的一侧,倾转系统包括倾转驱动装置和沿机身两侧对称设置的倾转旋翼,两侧倾转旋翼通过倾转驱动装置控制同步倾转运动,旋翼系统包括前旋翼结构和旋翼推动装置,旋翼推动装置设置于机身的前端,前旋翼结构一侧与机身前端部铰接,旋翼推动装置用于控制前旋翼结构绕与机身铰接处转动。该飞行器具有旋翼布局合理,提高倾转稳定性,降低高速飞行时的飞行阻力,达到提高飞行稳定性的效果。 |
13 |
飞行器尾部及包括这种飞行器尾部的飞行器 |
CN202410987805.3 |
2024-07-22 |
CN118877190A |
2024-11-01 |
李锦烨; 王祁旻; 王力; 吴大卫; 严凡非; 谭兆光 |
一种飞行器尾部和包括这种飞行器尾部的飞行器,飞行器尾部包括:机尾主体,该机尾主体大致沿纵向方向延伸;成对的水平尾翼,该对水平尾翼分别从机尾主体两侧延伸而出,大致沿水平平面延伸;动力风扇,该动力风扇布置成在机尾主体的尾端处,动力风扇位于水平尾翼的后侧;其中,飞行器尾部还包括成对的垂直尾翼,该垂直尾翼相对于动力风扇的回转轴线对称地设置在成对的水平尾翼处,并大致垂直于水平尾翼延伸。本发明的飞行器尾部提升了附面层吸入效果。 |
14 |
一种低声爆高升阻比超声速公务机构型 |
CN202411296669.X |
2024-09-18 |
CN118811070A |
2024-10-22 |
邵琳涛; 别大卫; 丁梦龙; 宣金婷; 张慧博; 李道春; 周尧明; 向锦武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声爆高升阻比超声速公务机构型,包括机头,采用类鸭嘴扁平状形状,且末端底部有向下突起;机身,采用细长型设计;所述机身长细比不低于26,所述机身具有光滑等效面积分布,所述机身具有类椭圆剖面;机翼,位于机身中部承力段两侧,所述机翼展弦比为1.64;尾翼,由分为垂尾与十字水平尾翼组成,所述垂尾的前缘后掠角为67°,所述垂尾顶部添加纺锤体结构,所述十字水平尾翼为两段式小后掠机翼,且展弦比为3.43,前缘后掠角为30‑50°;本发明具有在保持飞机气动性能的同时降低声爆大小的低声爆高升阻比的优点。 |
15 |
一种新型单人eVTOL飞行器结构 |
CN202410883312.5 |
2024-07-03 |
CN118701285A |
2024-09-27 |
宋俊锋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单人eVTOL飞行器结构,包括:机身以及对称设置在机身靠前部分两侧的机翼;机身的前端设置有同轴对转螺旋桨,机身靠后部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360°旋转倾转旋翼,机身的后端上部设有由两侧对称设置的尾翼组合而成的V型尾翼,机身的后端下部且对应V型尾翼之间的中部设有垂直尾翼;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改变了传统的固定翼飞行器的起飞方式和停靠方式,利用V型尾翼和垂直尾翼作为飞行器停靠时候的支撑,并通过一对360°旋转的倾转旋翼实现飞行器的多功能性;2.结构简单、轻便、易于维护,降低了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3.安全性高,可广泛应用于城市空中交通领域。 |
16 |
一种T型尾翼飞机全复合材料垂尾翼尖罩 |
CN202311524400.8 |
2023-11-15 |
CN117302505B |
2024-09-13 |
蔡建丽; 王冬明; 佟德喜; 杨荣; 杨俊杰; 柯曾言; 杨鉴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型尾翼飞机全复合材料垂尾翼尖罩。前罩底端与T型尾翼垂直盒段上的前缘梢肋连接,后罩组件与T型尾翼垂直盒段上的后缘梢肋连接;中罩组件包括中罩上蒙皮和对称设置于中罩上蒙皮两侧下方的中罩下蒙皮,中罩上、下蒙皮间设有平尾通孔;后罩组件包括后罩上蒙皮,后罩上蒙皮两侧下方对称设置有后罩侧蒙皮,后罩上、侧蒙皮后端端面经框段Ⅳ与尾罩前端面胶接,尾罩后端由尾框段支撑;后罩上蒙皮与后罩侧蒙皮的对接处通过连接件连接,两后罩侧蒙皮底部由后罩底蒙皮胶接封堵,两后罩侧蒙皮底部尾端由U型件胶接。本发明具有连接结构形式简单,零件数量少,重量轻的特点。 |
17 |
一种波状翼型的鸭翼飞行器 |
CN202410499241.9 |
2024-04-24 |
CN118220462A |
2024-06-21 |
叶礼裕; 孙浩迪; 王瑞宇 |
本发明提供一种波状翼型的鸭翼飞行器,包括:飞行器机身、前波状翼、后波状翼、垂直尾翼、遥控天线和螺旋桨;飞行器机身为空心圆柱壳体结构,其内置支撑骨架,前波状翼与飞行器机身的前半部分连接,后波状翼与飞行器机身的后半部分连接,前波状翼和后波状翼以轴对称的方式分布在飞行器机身竖直面的轴线两侧;垂直尾翼布置在飞行器机身上侧,遥控天线以设定倾斜角度布置于飞行器机身的竖直面;螺旋桨布置在飞行器机身的尾部,包括一组桨叶和经由飞行器机身的尾部开孔连接飞行器内部电机的传动装置。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延迟飞行器飞行过程中的流动分离,提升失速后的升力性能,增加攻角和风速的有效范围,有效改善机翼性能。 |
18 |
一种混合动力双机身倾转螺旋桨垂直起降高速飞行器及方法 |
CN202410319279.3 |
2024-03-20 |
CN118182806A |
2024-06-14 |
邓阳平; 米百刚; 詹浩; 王斑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双机身倾转螺旋桨垂直起降高速飞行器及方法,包括机身、鸭翼、主机翼、倾转组件、折展组件、电动系统、油动系统和垂尾;机身为双机身设置,鸭翼和主机翼分别安装在机身头部和尾部,机身尾部顶壁设有垂尾且向后倾斜;油动系统包括带有螺旋桨的活塞发动机,通过倾转组件设置在鸭翼和主机翼中心,用于提供飞行器垂直起降和巡航飞行时的拉力;电动系统包括多个电驱动螺旋桨,设置在垂尾顶部和机身头部两侧,能够在垂直起降和低速前飞时提供拉力并进行姿态调整;位于前面的电驱动螺旋桨通过折展组件与机身连接,能够沿机身折叠或展开。本发明通过电驱动螺旋桨和活塞发动机在不同飞行阶段提供动力,提升了载荷能力和续航时间。 |
19 |
能垂直起飞和降落的联结翼的多旋翼飞行器 |
CN201911221130.7 |
2019-12-03 |
CN111619795B |
2024-06-14 |
阿克塞尔·芬克; 乌韦·基塞韦特; 克劳斯·基克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垂直起飞和着陆的多旋翼飞行器(1)。多旋翼飞行器包括机身(2)、具有垂直尾翼(5)的尾梁(4)、被设置用于在运行中产生推力的推力产生单元组(40)、至少一个下机翼(12)以及至少一个上机翼(11),下机翼(12)包括连接至机身的下机翼内侧部分(12a)以及形成下机翼翼梢(27)的下机翼外侧部分(12b),上机翼(11)连接至垂直尾翼并形成上机翼翼梢。至少一个上机翼(11)以联结翼构造连接至至少一个下机翼(12)。 |
20 |
一种飞行器垂尾安装方法 |
CN202210991921.3 |
2022-08-17 |
CN117622504A |
2024-03-01 |
田瑜; 崔永强 |
本申请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飞行器垂尾安装方法,应用于飞行器,该飞行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机臂和垂尾,机臂的一端突出设置有连接段,垂尾包括垂尾一部和垂尾二部,垂尾一部靠近垂尾二部的一侧内嵌有连接套管,飞行器垂尾安装方法包括:将连接段构造成能嵌设在连接套管中,将机臂与垂尾二部抵接。通过该飞行器垂尾安装方法组装的机臂和垂尾拆装方式方便快捷,机臂和垂尾的连接刚度较好,连接可靠性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