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41 复合式背推进变距自转四旋翼飞行器 CN201920715154.7 2019-05-19 CN213566465U 2021-06-29 范磊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式背推进变距自转四旋翼飞行器,其特征是,机身(1)中部布置有固定机翼(2),机身(1)背部布置有背推动系统(6)、垂直尾翼(4)、平尾翼(3),固定机翼(2)上布置有副翼(11),固定机翼(2)两端纵列各布置有两套主升力旋翼组(5),飞行器配置可滑跑起落架(9)。通过四旋翼飞行器、固定机翼飞行器、自转四旋翼飞行器复合飞行、动力分布,综合提升飞行器飞行品质,实现飞行器垂直起降、悬停、高速前飞。
442 复合式尾推进变距自转四旋翼飞行器 CN201920715152.8 2019-05-19 CN213566463U 2021-06-29 范磊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式尾推进变距自转四旋翼飞行器机身(1)中部布置有固定机翼(2),机尾布置有尾推动系统(6)、垂直尾翼(4)、平尾翼(3),固定机翼(2)上布置有副翼(11),固定机翼(2)两端纵列各布置有两套主升力旋翼组(5),主升力旋翼组(5)上布置的桨叶(10)可变换桨距,飞行器配置可滑跑起落架(9)。通过四旋翼飞行器、固定机翼飞行器、自转四旋翼飞行器复合飞行、动力分布,综合提升飞行器飞行品质,实现飞行器垂直起降、悬停、高速前飞。
443 一种可实现垂直起飞的固定翼无人机 CN202022350250.1 2020-10-20 CN213139136U 2021-05-07 于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翼无人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垂直起飞的固定翼无人机。该可实现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无人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机翼,所述机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尾梁,所述尾梁的侧壁设置有两个腹鳍,所述每个腹鳍的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一机,所述每个第一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垂尾,所述机身的另一端两侧附近设置有鸭翼,所述鸭翼固定连接有第二舵机,所述第二舵机放置在机身内,所述机身的内部还设置有飞控盒与电池舱,通过设置两个腹鳍、两个垂尾、第一轴、第二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螺旋桨、第二螺旋桨和发动机,且腹鳍与垂尾呈X形布局、两个螺旋桨共轴反转实现了飞机垂直起降的目的。
444 一种无人倾转旋翼机总体气动布局 CN202021828954.9 2020-08-27 CN212951107U 2021-04-13 吴伟伟; 张练; 孙凯军; 马存旺; 兰文博
一种无人倾转旋翼机总体气动布局,包括:机身、机翼、发动机舱、旋翼、倾转机构和V尾。机身采用流线型外形,机翼与机身融合过渡。机翼包括内段机翼和外段机翼,内段机翼为平直翼,上面布置有襟翼、副翼,外段机翼尖削上反,机翼展弦比10~15。V尾上布置有升降方向发动机舱和旋翼、倾转机构贴临布置在内段机翼与外段机翼之间。垂直起飞或降落时,旋翼处于垂直状态,外段机翼和襟翼、副翼向下偏转约90°,降低旋翼下洗流影响。前飞时,旋翼处于平状态,外段机翼和襟翼、副翼恢复正常状态。储存时,外段机翼和旋翼桨叶折叠,机翼绕旋转中心旋转至与机身平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倾转旋翼机总体气动布局具有可垂直起降、升阻比高、续航时间长、悬停效率高、储存空间小等优点,可用于大中型无人倾转旋翼机的气动布局设计。(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445 一种新型大 CN202021816511.8 2020-08-26 CN212951087U 2021-04-13 薛海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大壳,包括第一固定横梁、受弹簧、固定下外架、固定头和第二固定横梁,所述第一固定横梁底端连接受力弹簧,受力弹簧另一端连接固定下外架,第一固定横梁右端连接下凹形固定架,下凹形固定架另一端连接固定头,第二固定横梁右端连接上凹形固定架,上凹形固定架右侧连接固定头,第一固定横梁和第二固定横梁右侧连接第一固定柱,第一固定柱左侧设有第二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左侧设有第三固定柱,第三固定柱左侧设有第四固定柱。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大铝壳,内部构件相互固定,整体结构较为稳定,具有一定的受压能力,有内引流板、外引流板、整流锥等调节装置,是一种实用的大铝壳。
446 一种组件化的复合翼无人机 CN202021257273.1 2020-06-30 CN212473892U 2021-02-05 潘能乾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件化的复合翼无人机,属于无人机设备技术领域。所述组件化的复合翼无人机,包括一个机身主体、两个外翼面、两套垂直动组件以及一套尾翼组件;所述机身主体呈面对称形状,包括舱体及舱体两侧向外延伸的中翼;所述两个外翼面分别插接到所述中翼的外侧构成对称的机翼;所述的两套垂直动力组件分别连接安装到所述中翼的外端下部构成四旋翼结构,用以产生复合翼无人机升降推力;所述尾翼组件插接到所述机身主体的后端,尾翼组件的后部设置平飞动力单元,用以产生复合翼无人机平飞推力。
447 无人机气动布局 CN202021149209.1 2020-06-19 CN212448040U 2021-02-02 张利辉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气动布局,该无人机气动布局包括:机身、主翼、副翼、进气道及V尾;其中,所述主翼连接于所述机身,所述主翼的根梢比为2.4至3.0,前缘后掠为7°至10°,后缘前掠角为0°至4°,安装角为0°至4°;其中,所述副翼设置在所述主翼上,位于所述主翼远离于所述机身的首部的一侧,副翼展长为无人机主翼单侧展长的28%至38%;其中,所述V尾连接于所述机身,位于所述机身的尾部;其中,所述进气道设置在所述机身上,位于所述主翼与所述V尾之间。内。该无人机气动布局速度、航时和高空性能更佳。
448 旋翼和矢量推进系统组合式飞行器 CN201921570679.2 2019-09-20 CN211996136U 2020-11-24 周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旋翼和矢量推进系统组合式飞行器。它包括升体,旋翼,和推进系统。推进系统所产生的推力的度可变,能在起飞的时候产生垂直向上的升力,在平飞的时候产生推力。在飞行器垂直起飞阶段,升力由旋翼和矢量推进系统共同提供。在飞行器加速的过程中,飞行器升力体产生的升力逐渐增大,旋翼产生的升力逐渐减小。在巡航状态下,飞行器的升力主要由升力体产生,推力由推进单元产生,这样巡航飞行效率高,且具良好的飞行稳定性和操控性。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旋翼和推进单元协同工作,通过改变推进单元推力的方向使得推进单元能在起飞、平飞和降落的时候都能有效工作,从而优化了飞行器的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449 一种机翼尾翼融合的扑翼机 CN201921453378.1 2019-09-03 CN211943733U 2020-11-17 赵乾; 吴昌聚; 陈伟芳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翼尾翼融合的扑翼机,包括机身、内机翼骨架、外机翼骨架、机翼骨架固接件、尾翼安装板、升降机、尾翼左杆件、尾翼右杆件等;内机翼骨架一端与机身铰接,另一端固接于机翼骨架固接件上,外机翼骨架也固接于机翼骨架固接件上,并且内机翼和外机翼处于同一平面内,尾翼安装板与机身的末端铰接,其后部固定安装有尾翼中杆件,通过升降舵机来控制其转动,在尾翼安装板的上方安装有尾翼左舵机和尾翼右舵机,控制尾翼左杆件和尾翼右杆件的转动,整个骨架由一张蒙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扑翼机机翼与尾翼融合增大了有效面积;增大尾翼的控制效率;减小流过机翼的气流对尾翼的影响;且尾翼的自由度更高。
450 一种平梯度磁探专用无人机气动布局 CN201921874165.6 2019-10-31 CN211252976U 2020-08-14 于悦洋; 周乃恩; 王永志; 徐涛; 李文昱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平梯度磁探专用无人机气动布局,包括机身、主翼、翼稍探头尾翼,机身包括机身蒙皮、加强框、普通框、桁架和口盖,机身采用桁梁式布局,沿着飞机机身轴向设置普通框,在与主翼连接位置设置有加强框,桁梁与普通框及加强框实现固定连接,机身蒙皮胶接于桁梁与普通框及加强框外表面,形成机身主体结构,翼稍探头包括翼稍整流罩、探头和支架,探头固定于支架上,翼稍整流罩连接于支架外表面,翼稍探头为两个探头,对称布置于主翼翼梢处的同一水平线上,用于实现水平梯度航空物探做业。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与挂载的水平梯度航磁测量设备相匹配,既提升了水平梯度测量的精确度,也确保了增加载荷后的无人机能够持续稳定飞行。
451 一种变体隐身飞机 CN201920994390.7 2019-06-28 CN211107954U 2020-07-28 申镇; 朱清华; 朱奕谛; 李宜恒; 招启军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变体隐身飞机。该飞机按隐身要求设计,采用升体边条翼变构型气动布局方案,包括两个可收放式全动鸭翼和两个可偏转式全动尾翼。可收放式鸭翼在飞机巡航或高速平飞时收进机身,从而降低雷达散射截面,提高隐身性。可偏转式全动尾翼则在不同飞行状态下可偏转到不同度,从而作为V形尾、平尾或腹鳍。以此实现该飞机气动布局的变换,包括鸭式布局、无尾式布局和三翼面布局。三种气动布局的切换能够将这三者的优势相结合,更好地满足各飞行剖面和飞行状态下对飞机机动性和隐身性的要求。该变体飞机可作为一种高升阻比、高机动性、隐身性好的新一代有人及无人空中作战平台,用于执行空中优势作战任务。(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452 一种客机尾翼防护装置 CN201921938371.9 2019-11-12 CN210942306U 2020-07-07 马俊韬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客机尾翼防护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左端设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左端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限位口,所述第一壳体内壁前后端面分别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壳体右端设有第一端口,所述外壳右端缝制有垫皮,所述外壳由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第四壳体、第五壳体组成,本装置通过在耐磨硬质布料内夹设橡胶软垫有效的保护了尾翼的侧面不会受到损伤,且在顶端尖锐处设有采用耐磨性皮料的垫皮进行防护,可对客机尾翼在运输过程中进行完全的保护,通过在各壳体设有限位槽、限位板,使外壳在无需使用时可进行收纳,可有效减少该防护装置的所占位置,为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便利。
453 一种扑翼机的尾翼装置 CN201921343543.8 2019-08-19 CN210592407U 2020-05-22 赵乾; 吴昌聚; 陈伟芳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扑翼机的尾翼装置,包括两个机、两个舵臂、两个拉杆、两个舵、尾翼安定面、两个尾翼舵面安装板、若干舵面撑杆、若干铰链合页;两个舵机对称固定安装于尾翼安定面上,两个舵臂分别安装于两个舵机上,两个舵角分别固接在两个尾翼舵面安装板上,拉杆两端分别铰接于舵臂和舵角,两个尾翼舵面安装板沿着尾翼安定面的一侧边沿左右对称分布,均通过铰链合页与尾翼安定面铰接,舵面撑杆安插固定于每尾翼舵面安装板上,形成两个尾翼舵面。通过舵机的转动带动拉杆的运动,从而可以实现对尾翼舵面的控制,产生滚转矩与俯仰力矩,实现对于扑翼机的控制。
454 飞机对接条带及飞机 CN201921455183.0 2019-09-03 CN210526827U 2020-05-15 高伟; 赵常飞
申请提供了一种飞机对接条带及飞机,该飞机对接条带包括:条带本体,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部分、具有第二厚度的第二部分和连接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连接部分连接;多个梗,由条带本体沿厚度方向凸起或下陷形成;其中,每个梗的延伸方向沿条带本体的宽度方向,且多个梗沿条带本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455 微型固定翼飞机 CN201822046027.0 2018-12-06 CN209535435U 2019-10-25 刘阳; 居伟杰; 居竹青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定翼飞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微型固定翼飞机,包括机体,机体中部设有固定机翼,机体后部设有尾翼,所述的机体包括机体主体、机体主体后部与机体主体可拆卸连接的用于承载尾翼的机尾架体,所述的尾翼呈V型对称的设置在机尾架体上,且所述的尾翼与机尾架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机尾可快速装拆折叠,便于运输携带,且尾翼与机尾架体一体成型,结构强度高,不易损坏。
456 一种双尾撑布局无人机 CN201920860195.5 2019-06-06 CN209241305U 2019-08-13 李盛喆; 韩睿; 马元一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尾撑布局无人机,机身内部由前至后由分为设备舱、燃料仓与动舱。机身下方布置前三点式起落架。机身两侧安装机翼,与机身上的主梁端部相连。两侧机翼下方分别安装有尾撑杆;尾撑杆末端安装有垂尾,垂尾之间设计有一体结构平尾。上述机身与机翼、机翼与尾撑、尾撑杆与垂尾以及垂尾和平尾之间均进行整流过渡;且机翼与主梁、尾撑杆与机翼以及垂尾与尾撑杆间均通过快卸销轴连接。同时具有6个独立面,分别设计于两机翼内外侧、两垂尾后缘以及平尾后缘。本实用新型组装和拆卸快速便捷;通过6个独立舵面与飞控模进行组合操纵,增加了操纵系统的冗余,提高飞行过程可靠性,解决了双尾撑布局无人机起降性能差的不足。(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457 一种磁吸式自动互接口 CN201820828476.8 2018-05-31 CN208931641U 2019-06-04 任曲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吸式自动互接口主要应用于飞行器机器人领域的快速且精准的空中自动对接用途。该接口的设计用途为通过平和上下方向的复合凹凸口,实现飞行器的水平和上下方位快速定位,实现可靠对接、精准定位;通过凹凸口的设计,加快空中定位速度;通过磁性元件的永磁体,产生无需电能的、牢固的前后飞行器或机器人连接关系;通过对凹凸口其中一侧的电磁通正向电流,产生与永磁铁牢固相吸的磁场,加强互相之间的连接;通过对磁性元件的电磁铁通逆向电流,产生与永磁铁相斥的磁场,解散飞行器或机器人前后连接,实现自动脱开。该发明不仅可以使得飞行器或机器人集群工作更低功耗,关键时刻实现飞行器或机器人的互救。(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458 一种防松动的无人机尾翼连接件 CN201821216842.0 2018-07-30 CN208828086U 2019-05-07 梅桂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松动的无人机尾翼连接件,包括平段连接杆和上升段连接杆,水平段连接杆与上升段连接杆之间通过固定座连接固定,所述固定座包裹在水平段连接杆和上升段连接杆连接处的外侧,固定座包括卡件,所述卡件为圆弧形结构,卡件的弧面内侧均匀排布有若干小齿,所述卡件的顶部表面上设有,所述凸块为圆柱结构,凸块中部轴向设有至少一个螺丝孔,所述螺丝孔贯穿卡件,紧螺丝穿过螺丝孔锁紧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固定牢靠,灵活性强,安装拆卸快捷方便,不易断裂,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
459 一种通用飞机尾旋改出装置 CN201820726417.X 2018-05-16 CN208429230U 2019-01-25 孙莹; 朱颂华; 李宁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用飞机尾旋改出装置,包括嵌板,所述嵌板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铰接支座,所述铰接支座的一侧位于嵌板的上方的位置活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外表面设有活塞滑轨,所述嵌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一侧位于嵌板的上方的位置活动连接有滑动,所述嵌板的一侧外表面设有斜撑柱。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通用飞机尾旋改出装置,装置中的嵌板为机头整流罩的一部分,可以反复使用,装置的操作和功能独立,可以辅助增强升降的偏转作用,而且对方向舵没有影响,始终保持最大反尾旋偏航矩直至尾旋改出,尾旋改出装置可以保证飞行员不必在两秒内必须做出反应,减少误操作的几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460 插装式无人机尾翼 CN201721906196.6 2017-12-29 CN207712287U 2018-08-10 张垚; 程航; 顾佳佳; 边华明; 胡忍飞; 薛辉; 朱永雷
一种插装式无人机尾翼,由机身、侧尾翼、胶圈、尾翼插轴、尾翼插座组成;机身的内部两侧分别设有尾翼插座,尾翼插座内设有与胶圈匹配的内环槽;侧尾翼的一端设有与尾翼插座吻合匹配的尾翼插轴,尾翼插轴上设有与胶圈匹配的外环槽;当尾翼插轴插入尾翼插座后,胶圈恰好导入内环槽与外环槽之间。尾翼插轴与尾翼插座吻合匹配,保证尾翼插轴及与其连接的侧尾翼稳定、牢固。胶圈具有相应的弹性,当胶圈导入内环槽与外环槽之间后,保证尾翼插轴不能够轻易掉落;如果需要拆卸尾翼插轴及侧尾翼时,拔出即可。其积极效果在于:侧尾翼安装、拆卸方便,便于维修和养护。(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